蓝莓题库

中国大学mooc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作业答案查询-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 正文

作者2023-07-14 20:36:58 78 ℃
课程概况

绪论随堂测验

1、关于“物料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料衡算不适用于化学变化过程
    b、物料衡算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c、物料衡算就是输入和输出的物料的流量相等
    d、物料衡算就是输入和输出的物料的流速相等

2、“三传”是指( )。
    a、动能传递、势能传递、化学能传递
    b、动能传递、内能传递、物质传递
    c、动量传递、能量传递、热量传递
    d、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

项目一 流体输送技术

任务一 学习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的密度、黏度随堂测验

1、温度升高,气体的密度( )。
    a、不定
    b、增大
    c、减小
    d、不变

2、1pa·s=( )cp。
    a、103
    b、103
    c、10
    d、0.1

3、关于流体的黏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体不流动就不会有黏度
    b、流体的黏度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流体的黏度是造成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
    d、流速增大黏度就增大

4、液体的温度升高,黏度(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不定

5、流体的黏度越大,流体内部质点之间的内摩擦力(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d、不定

项目一小测

1、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pl(表压)=1200mmhg (1mmhg=133.322pa)和p2(真空度)=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 )mmhg。
    a、500
    b、1250
    c、1150
    d、1900

2、密度为l000kg/m3的流体,在φ108×4的管内流动,流速为2m/s,流体的黏度为lcp(1cp=0.001pa·s),其re为( )。
    a、
    b、
    c、
    d、

3、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 )。
    a、功率最大时的扬程
    b、最大流量时的扬程
    c、泵的最大量程
    d、效率最高时的扬程

4、在完全湍流时(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λ数值( )。
    a、与光滑管一样
    b、只取决于re
    c、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d、与粗糙度无关

5、液体密度与20oc的清水差别较大时,泵的特性曲线将发生变化,应加以修正的是( )。
    a、流量
    b、效率
    c、扬程
    d、轴功率

6、流体运动时,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流体存在着( )。
    a、压力
    b、动能
    c、湍流
    d、黏性

7、下列几种叶轮中,( )叶轮效率最高。
    a、开式
    b、半开式
    c、闭式
    d、桨式

8、离心泵送液体的黏度越大,则有( )。
    a、泵的扬程越大
    b、流量越大
    c、效率越大
    d、轴功率越大

9、气体在管径不同的管道内稳定流动时,它的( )不变。
    a、流量
    b、质量流量
    c、体积流量
    d、质量流量和体积流量都

10、在静止的连通的同一种连续流体内,任意一点的压强增大时,其他各点的压强则( )。
    a、相应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11、用阻力系数法计算局部阻力时出口阻力系数为( )。
    a、1
    b、0.5
    c、0.1
    d、0

12、稳定流动是指 ( )。
    a、流动参数与时间变化有关与位置无关
    b、流动参数与时间和位置变化均无关
    c、流动参数与时间变化无关与位置有关
    d、流动参数与时间变化与位置变化都有关

13、以2 m/s的流速从内径为50mm的管中稳定地流入内径为100mm的管中,水在100mm的管中的流速为( )m/s。
    a、4
    b、2
    c、1
    d、0.5

14、离心泵的扬程是指( )。
    a、1kg液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
    b、1n液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
    c、从泵出口到管路出口间的垂直高度,即压出高度
    d、液体的升扬高度

15、离心泵效率随流量的变化情况是( )。
    a、q增大,η增大
    b、q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
    c、q增大,η减小
    d、q增大,η先减小后增大

16、密度为850kg/m3的液体以5m3/h的流量流过输送管,其质量流量为( )。
    a、170kg/h
    b、1700kg/h
    c、425kg/h
    d、4250kg/h

17、层流流动时不影响阻力大小的参数是( )。
    a、管径
    b、管长
    c、管壁粗糙度
    d、流速

18、液体通过离心泵后其获得的能量最终形式是( )。
    a、速度
    b、压力
    c、内能
    d、位能

19、液体的流量一定时,流道截面积减小,液体的压强将( )。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d、不能确定

20、当离心泵输送的液体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时,则泵的安装高度应( )。
    a、加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1、1cp等于1×10-3 pa·s。

22、层流内层影响传热、传质,其厚度越大,传热、传质的阻力越大。

23、改变离心泵出口阀的开度,可以改变泵的特性曲线。

24、管内流体是湍流时所有的流体都是湍流。

25、雷诺准数re≥4000时,一定是层流流动。

26、离心泵的泵壳既是汇集叶轮抛出液体的部件,又是流体机械能的转换装置。

27、流体在直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其流体阻力与流体的性质、管径、管长有关,而与管子的粗糙度无关。

28、流体质点在管内彼此独立的互不干扰的向前运动的流动型态是湍流。

29、流体阻力的大小与管长成正比与管径成反比。

30、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任务一 流体的基本性质-单元作业

1、流体的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随温度如何变化?

2、压力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任务二 流体静力学-单元作业

1、静止流体内部等压面的条件是什么?

任务三 液体输送工艺条件的确定-单元作业

1、什么是定态流动和非定态流动?

2、什么是可压缩流体?什么是不可压缩流体?

3、理想流体是指?

任务四 认识液体输送机械-单元作业

1、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离心泵的气缚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3、调节流量的阀门一般不装在泵的吸入管路上,为什么?

项目二 非均相物系分离技术

项目二小测

1、多层降尘室是根据( )原理而设计的。
    a、含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层数无关
    b、含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高度无关
    c、含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直径无关
    d、含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大小无关

2、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 )。
    a、过滤介质阻力
    b、滤饼阻力
    c、过滤介质和滤饼阻力之和
    d、无法确定

3、过滤常数k与()无关。
    a、滤液黏度
    b、过滤面积
    c、滤浆浓度
    d、滤饼的压缩性

4、过滤速率与( )成反比 。
    a、操作压差和滤液黏度
    b、滤液黏度和滤渣厚度
    c、滤渣厚度和颗粒直径
    d、颗粒直径和操作压差

5、降尘室的高度减小,生产能力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6、颗粒在空气中的自由沉降速度()颗粒在水中自由沉降速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7、可引起过滤速率减小的原因是()。
    a、滤饼厚度减小
    b、液体粘度减小
    c、压力差减小
    d、过滤面积增大

8、离心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固体颗粒产生的离心力( )液体产生的离心力 。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两者无关

9、球形固体颗粒在重力沉降槽内作自由沉降,当操作处于层流沉降区时,升高悬浮液的温度,粒子的沉降速度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断

10、微粒在降尘室内能除去的条件为:停留时间( )它的尘降时间。
    a、不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小于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浆粘性越大过滤速度越快
    b、滤浆粘性越小过滤速度越快
    c、滤浆中悬浮颗粒越大过滤速度越快
    d、滤浆中悬浮颗粒越小,过滤速度越快

12、旋风分离器主要是利用( )的作用使颗粒沉降而达到分离。
    a、重力
    b、惯性离心力
    c、静电场
    d、重力和惯性离心力

13、以下过滤机是连续式过滤机的是( )。
    a、箱式叶滤机
    b、真空叶滤机
    c、回转真空过滤机
    d、板框压滤机

14、在外力作用下,使密度不同的两相发生相对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操作是( )。
    a、蒸馏
    b、沉降
    c、萃取
    d、过滤

15、在重力场中,微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与( )无关。
    a、粒子的几何形状
    b、粒子的尺寸大小
    c、流体与粒子的密度
    d、流体的速度

16、板框压滤机的整个操作过程分为过滤、洗涤、卸渣和重装四个阶段。根据经验,当板框压滤机的过滤时间等于其它辅助操作时间总和时,其生产能力最大。

17、沉降分离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是,停留时间不小于沉降时间,且停留时间越大越好。

18、过滤操作是分离悬浮液的有效方法之一。

19、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有关,而与高度无关。

20、颗粒的自由沉降是指颗粒间不发生碰撞或接触等相互影响的情况下的沉降过程。

任务一 认识非均相物系分离技术-单元作业

1、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哪些?

任务二 认识沉降过程-单元作业

1、自由沉降是指?

任务三 认识过滤过程-单元作业

1、过滤方法有几种?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2、过滤得到的滤饼是浆状物质,使过滤很难进行,如何解决?

项目三 传热技术

项目三小测

1、保温材料一般都是结构疏松、导热系数( )的固体材料。
    a、较小
    b、较大
    c、无关
    d、不一定

2、对流传热时流体处于湍动状态,在滞流内层中,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d、传导和对流同时

3、对流给热热阻主要集中在( )。
    a、虚拟膜层
    b、缓冲层
    c、湍流主体
    d、层流内层

4、对于间壁式换热器,流体的流动速度增加,其传热系数( )。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d、不能确定

5、对于列管式换热器,当壳体与换热管温度差( )时,产生的温度差应力具有破坏性,因此需要进行热补偿。
    a、大于45℃
    b、大于50℃
    c、大于55℃
    d、大于60℃

6、管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相比( )。
    a、传热效率高
    b、结构紧凑
    c、材料消耗少
    d、耐压性能好

7、化工厂常见的间壁式换热器是( )。
    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b、板式换热器
    c、釜式换热器
    d、蛇管式换热器

8、金属的纯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很大,一般合金的导热系数比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会( )。
    a、增大
    b、减小
    c、相等
    d、不同金属不一样

9、冷、热流体在换热器中进行无相变逆流传热,换热器用久后形成污垢层,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与无垢层相比,结垢后的换热器的k(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10、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若仅将流速增加一倍,则对流传热膜系数比原来增加了( )。
    a、1.74
    b、2
    c、4
    d、0.74

11、棉花保温性能好,主要是因为( )。
    a、棉纤维素导热系数小
    b、棉花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油脂
    c、棉花中含有大量空气,而空气的运动又受到极为严重的阻碍
    d、棉花白色,因而黑度小

12、某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t1=400k、t2=300k、t1=200k、t2=230k,逆流时,δtm=( )k。
    a、170
    b、100
    c、200
    d、132

13、逆流换热时,冷流体出口温度的最高极限值是( )。
    a、热流体出口温度
    b、冷流体出口温度
    c、冷流体进口温度
    d、热流体进口温度

14、若固体壁为金属材料,当壁厚很薄时,器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系数相差悬殊,则要求提高传热系数以加快传热速率时,必须设法提高( )的膜系数才能见效。
    a、最小
    b、最大
    c、两侧
    d、无法判断

15、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 )。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6、下列不属于热传递的基本方式的是( )。
    a、热传导
    b、介电加热
    c、热对流
    d、热辐射

17、下列过程的对流传热系数最大的是( )。
    a、蒸汽的滴状冷凝
    b、空气作强制对流
    c、蒸汽的膜状冷凝
    d、水的强制对流

18、一套管换热器,环隙为120℃蒸汽冷凝,管内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则管壁温度应接近于( )。
    a、35℃
    b、120℃
    c、77.5℃
    d、50℃

19、有一冷藏室需用一块厚度为100mm的软木板作隔热层。现有两块面积厚度和材质相同的软木板,但一块含水较多,另一块干燥,从隔热效果来看,宜选用( )。
    a、含水较多的那块
    b、干燥的那块
    c、两块效果相同
    d、不能判断

20、在蒸汽冷凝传热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α的影响是( )。
    a、会使α大大降低
    b、会使α大大升高
    c、对α无影响
    d、无法判断

21、板式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形式。

22、传热的阻力与流体的流动形态关系不大。

23、导热系数λ与粘度μ一样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它是物质导热性能的标志。

24、对流传热过程是流体与流体之间的传热过程。

25、工业设备的保温材料,一般都是取热导率(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26、换热器的管壁温度总是接近于对流传热系数大的那一侧流体的温度。

27、冷热流体在换热时,并流时的传热温度差要比逆流时的传热温度差大。

28、热导率(导热系数)是物质导热能力的标志,热导率(导热系数)值越大,导热能力越弱。

29、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能够有效地提高传热速率。

30、物质的热导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任务一 认识化工传热过程及设备-单元作业

1、换热器的分类?

2、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有哪些?

任务二 学习传热基本方式及规律- 单元作业

1、简述间壁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传热的过程。

任务三 传热过程工艺条件确定-单元作业

1、什么是显热、潜热?

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壳体上的补偿圈或称膨胀节起什么作用?

3、换热器在冬季如何防冻?

4、提高换热器传热效率的途径有哪些?

项目四 蒸发技术

项目四小测

1、单效蒸发的蒸汽消耗比多效蒸发( )。
    a、小
    b、大
    c、一样
    d、无法确定

2、二次蒸汽为( )。
    a、加热蒸汽
    b、第二效所用的加热蒸汽
    c、第二效溶液中蒸发的蒸汽
    d、无论哪一效溶液中蒸发出来的蒸汽

3、工业生产中的蒸发通常是( ) 。
    a、自然蒸发
    b、沸腾蒸发
    c、自然真空蒸发
    d、不确定

4、减压蒸发不具有的优点是( )。
    a、减少传热面积
    b、可蒸发不耐高温的溶液
    c、提高热能利用率
    d、减少基建费和操作费

5、循环型蒸发器的传热效果比单程型的效果要( ) 。
    a、高
    b、低
    c、相同
    d、不确定

6、用一单效蒸发器将2000kg/h的nacl水溶液由11%浓缩至25%(均为质量%),则所需蒸发的水分量为:( )。
    a、1120kg/h
    b、1210 kg/h
    c、280 kg/h
    d、2000 kg/h

7、在蒸发过程中,溶液的( )均增大。
    a、温度、压力
    b、浓度、沸点
    c、温度、浓度
    d、压力、浓度

8、蒸发流程中除沫器的作用主要是( )。
    a、汽液分离
    b、强化蒸发器传热
    c、除去不凝性气体
    d、利用二次蒸汽

9、蒸发器的单位蒸汽消耗量指的是( ) 。
    a、蒸发1kg水所消耗的水蒸汽量
    b、获得1kg固体物料所消耗的水蒸汽的量
    c、蒸发1kg湿物料所消耗的水蒸汽量
    d、获得1kg纯干物料所消耗的水蒸汽的量

10、自然循环型蒸发器中溶液的循环是由于溶液产生( ) 。
    a、浓度差
    b、密度差
    c、速度差
    d、温度差

11、在多效蒸发时,后一效的压力一定比前一效的低。

12、饱和蒸汽压越大的液体越难挥发。

13、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相比,其单位蒸汽消耗量与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均减少。

14、蒸发操作只有在溶液沸点下才能进行。

15、蒸发过程的实质是通过间壁的传热过程。

任务一 认识蒸发操作-单元作业

1、什么叫多效蒸发?

2、多效蒸发的常用流程有哪几种?

任务二 蒸发工艺的计算-单元作业

1、蒸发操作中的温度差损失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2、什么叫单位蒸汽消耗量?

项目五 干燥操作技术

项目五小测

1、( )是根据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物料中所含水分能否用干燥的方加以除去来划分的。
    a、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
    b、结合水分和平衡水分
    c、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d、自由水分和结合水分

2、50kg湿物料中含水10kg,则干基含水量为( )%。
    a、15
    b、20
    c、25
    d、40

3、不能用普通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是( )。
    a、结合水分
    b、非结合水分
    c、自由水分
    d、平衡水分

4、干燥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a、物料内部温度必须大于物料表面温度
    b、物料内部水蒸气压力必须大于物料表面水蒸气压力
    c、物料表面水蒸气压力必须大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压力
    d、物料表面温度必须大于空气温度

5、干燥热敏性物料时,为提高干燥速率,不宜采用的措施是( )。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
    b、改变物料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
    c、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
    d、增大干燥介质流速

6、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水分除去,这是采用哪种去湿方法?( )
    a、机械去湿
    b、吸附去湿
    c、供热去湿
    d、无法确定

7、某物料在干燥过程中达到临界含水量后的干燥时间过长,为提高干燥速率,下列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是( )。
    a、提高气速
    b、提高气温
    c、提高物料温度
    d、减小颗粒的粒度

8、湿空气不能作为干燥介质的条件是( )。
    a、相对湿度大于1
    b、相对湿度等于1
    c、相对湿度等于0
    d、相对湿度小于0

9、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 )。
    a、露点温度
    b、焓
    c、相对湿度
    d、湿球温度

10、不是对流干燥操作中,空气预热目的的是( )。
    a、提高温度
    b、增大焓值
    c、降低绝对湿度
    d、降低相对湿度

11、干燥过程既是传热过程又是传质过程。

12、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的水气(或其他蒸气)的压强必须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气(或其他蒸气)的分压。

13、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湿度也维持不变。

14、所谓露点,是指将不饱和空气等湿度冷却至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15、相对湿度越低,则距饱和程度越远,表明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越弱。

任务一作业

1、干燥器的分类?

2、对流干燥器有哪些?

任务二作业

1、湿空气焓的定义是?

2、湿空气进入干燥器之前,常常先进行预热,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任务二作业2

1、焓湿图由那几条线构成

任务三作业

1、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过程主要包括哪两个阶段?

2、恒速干燥阶段的特点?

3、两吸湿性物料a和b具有相同的干燥面积。若在相同的恒定干燥条件下进行干燥,它们在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ua和ub是否相等?为什么?

项目六 精馏技术

项目六小测

1、(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a、液相回流
    b、进料
    c、侧线抽出
    d、产品提纯

2、不影响理论塔板数的是进料的( )。
    a、位置
    b、热状态
    c、组成
    d、进料量

3、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回流比r应取( )倍最小回流比rmin。
    a、1.1
    b、1.3
    c、1.7
    d、2

4、当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操作压力应采用( )。
    a、加压
    b、减压
    c、常压
    d、不确定

5、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精馏段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为达到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不变
    d、无法判断

6、二元连续精馏操作中进料热状况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 )的变化。
    a、平衡线和对角线
    b、平衡线和进料线
    c、精馏段操作线和平衡线
    d、提馏段操作线和进料线

7、回流比的计算公式是( )。
    a、回流量比塔顶采出量
    b、回流量比塔顶采出量加进料量
    c、回流量比进料量
    d、回流量加进料量比全塔采出量

8、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为r/(r 1), 全回流时其斜率等于( )。
    a、0
    b、1
    c、∞
    d、-1

9、精馏分离操作完成如下任务( )。
    a、混合气体的分离
    b、气、固相分离
    c、液、固相分离
    d、溶液系的分离

10、精馏过程中采用负压操作可以( )。 c
    a、使塔操作温度提高
    b、使物料的沸点升高
    c、使物料的沸点降低
    d、适当减少塔板数

11、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a、塔顶气相
    b、塔顶液相
    c、塔底气相
    d、塔底液相

12、连续精馏中,精馏段操作线随( )而变。
    a、回流比
    b、进料热状态
    c、残液组成
    d、进料组成

13、两组分液体混合物,其相对挥发度α越大,表示用普通蒸馏方法进行分离( )。
    a、较容易
    b、较困难
    c、很困难
    d、不能够

14、馏塔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 0.216,则操作回流比为( )。
    a、0.75
    b、3
    c、0.216
    d、1.5

15、某常压精馏塔,塔顶设全凝器,现测得其塔顶温度升高,则塔顶产品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6、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50kmol/h,回流比是2,则精馏段的回流量是( )。
    a、100kmol/h
    b、50kmol/h
    c、25kmol/h
    d、125kmol/h

17、区别精馏与普通蒸馏的必要条件是( )。
    a、相对挥发度大于1
    b、操作压力小于饱和蒸气压
    c、操作温度大于泡点温度
    d、回流

18、若仅仅加大精馏塔的回流量,会引起以下的结果是( )。
    a、塔顶产品中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
    b、塔底产品中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
    c、提高塔顶产品的产量
    d、减少塔釜产品的产量

19、下列哪种情况不是诱发降液管液泛的原因( )。
    a、液、气负荷过大
    b、过量雾沫夹带
    c、塔板间距过小
    d、过量漏液

20、下面( )不是精馏装置所包括的设备。
    a、分离器
    b、再沸器
    c、冷凝器
    d、精馏塔

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液进料q=1
    b、汽液混合进料0    c、过热蒸气进料q=0
    d、饱和液体进料q
22、在多数板式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从总体上是( )流,而在塔板上两相为( )流流动。
    a、逆 错
    b、逆 并
    c、错 逆
    d、并 逆

23、在精馏过程中,回流的作用是提供( )。
    a、提供下降的液体
    b、提供上升的蒸汽
    c、提供塔顶产品
    d、提供塔底产品

24、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不包括加料板)的塔部分称为( )。
    a、精馏段
    b、提馏段
    c、进料段
    d、混合段

25、在一定操作压力下,塔釜、塔顶温度可以反映出( )。
    a、生产能力
    b、产品质量
    c、操作条件
    d、不确定

26、在再沸器中溶液( )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a、部分冷凝
    b、全部冷凝
    c、部分气化
    d、全部气化

27、在蒸馏生产过程中,从塔釜到塔顶,压力( )。
    a、由高到低
    b、由低到高
    c、不变
    d、都有可能

28、蒸馏分离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不同。
    a、浓度
    b、挥发度
    c、温度
    d、溶解度

29、蒸馏塔板的作用是( )。
    a、热量传递
    b、质量传递
    c、热量和质量传递
    d、停留液体

30、已知精馏q线如下:y=2x–0.5,则原料液的进料状况为( )。
    a、过冷液体
    b、饱和液体
    c、气液混合物
    d、饱和蒸气

任务一 作业

1、什么叫蒸馏?在化工生产中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蒸馏和精馏的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塔?塔设备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任务二 作业

1、精馏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沸点?什么是泡点?什么是露点?

3、影响沸点的因素有哪些?

任务三 作业1

1、什么是挥发度?什么是易挥发组分?什么是难挥发组分?

2、精馏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精馏塔是如何分段的?

3、精馏塔中两段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任务三 作业2

1、何为回流?精馏操作中为什么要回流?

2、何为恒摩尔汽化?何为恒摩尔溢流?

3、什么是回流比?

4、精馏操作的进料状态有哪几种?

项目七 吸收技术

项目七小测

1、“液膜控制”吸收过程的条件是( )。
    a、易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
    b、难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
    c、易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
    d、难溶气体,液膜阻力可忽略

2、氨水的摩尔分率为20%,而它的比分率应是( )%。
    a、15
    b、20
    c、25
    d、30

3、当y,y1,y2及x2一定时,减少吸收剂用量,则所需填料层高度z与液相出口浓度xl的变化为( ) 。
    a、z,x1均增加
    b、z,x1均减小
    c、z减少,x1增加
    d、z增加,x1减小

4、利用气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而使气体中不同组分分离的操作称为( ) 。
    a、蒸馏
    b、萃取
    c、吸收
    d、解吸

5、溶解度较小时,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遵守( )定律。
    a、拉乌尔
    b、亨利
    c、开尔文
    d、依数性

6、吸收操作的目的是分离( )。
    a、气体混合物
    b、液体均相混合物
    c、气液混合物
    d、部分互溶的均相混合物

7、吸收过程能够进行的条件是( )
    a、p=p*
    b、p>p*
    c、p    d、不需条件

8、吸收过程中一般多采用逆流流程,主要是因为( ) 。
    a、流体阻力最小
    b、传质推动力最大
    c、流程最简单
    d、操作最方便

9、吸收混合气中苯,已知y1=0.04,吸收率是80%,则y1、y2是( )。
    a、0.04167kmol苯/kmol惰气0.00833 kmol苯/kmol惰气
    b、0.02kmol苯/kmol惰气0.005 kmol苯/kmol惰气
    c、0.04167kmol苯/kmol惰气0.02 kmol苯/kmol惰气
    d、0.0831kmol苯/kmol惰气0.002 kmol苯/kmol惰气

10、吸收塔尾气超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 )。
    a、塔压增大
    b、吸收剂降温
    c、吸收剂用量增大
    d、吸收剂纯度下降

11、已知常压、20oc时稀氨水的相平衡关系为y*=0.94x,今使含氨6%(摩尔分率)的混合气体与x=0.05的氨水接触,则将发生( ) 。
    a、解吸过程
    b、吸收过程
    c、已达平衡无过程发生
    d、无法判断

12、在进行吸收操作时,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 )。
    a、上方
    b、下方
    c、重合
    d、不一定

13、在逆流吸收的填料塔中,当其它条件不变,只增大吸收剂的用量(不引起液泛),平衡线在y-x图上的位置将( ) 。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不能判断

14、在吸收操作中,操作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相平衡常数m( ) 。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15、最小液气比( ) 。
    a、在生产中可以达到
    b、是操作线斜率
    c、均可用公式进行计算
    d、可作为选择适宜液气比的依据

16、当吸收剂需循环使用时,吸收塔的吸收剂入口条件将受到解吸操作条件的制约。

1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填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 将增大,n og 将不变。

18、根据相平衡理论,低温高压有利于吸收,因此吸收压力越高越好。

19、难溶气体的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气膜上。

20、双膜理论认为相互接触的气,液两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滞流膜层。吸收质以涡流扩散方式通过此二膜层。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任务一 作业

1、什么是吸收?

2、吸收和精馏过程本质的区别在哪里?

3、什么叫填料塔?主要部件有哪些?

任务二 作业

1、什么是双膜理论?

2、填料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

3、什么叫吸收速率?吸收速率的单位?

任务三 作业

1、什么是亨利定律?亨利定律的表达形式有哪些?

2、对吸收过程有利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3、相平衡在吸收过程的应用?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pl(表压)=1200mmhg (1mmhg=133.322pa)和p2(真空度)=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 )mmhg。
    a、500
    b、1250
    c、1150
    d、1900

2、稳定流动是指 ( )。
    a、流动参数与时间变化有关与位置无关
    b、流动参数与时间和位置变化均无关
    c、流动参数与时间变化无关与位置有关
    d、流动参数与时间变化与位置变化都有关

3、离心泵效率随流量的变化情况是( )。
    a、q增大,η增大
    b、q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
    c、q增大,η减小
    d、q增大,η先减小后增大

4、液体的流量一定时,流道截面积减小,液体的压强将( )。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d、不能确定

5、化工企业中压力容器泄放压力的安全装置有安全阀与( )等。
    a、疏水阀
    b、止回阀
    c、防爆膜
    d、节流阀

6、在化工管路中,对于要求强度高、密封性能好、能拆卸的管路,通常采用( )。
    a、法兰连接
    b、承插连接
    c、焊接连接
    d、螺纹连接

7、泵壳的作用是( )。
    a、汇集能量
    b、汇集液体
    c、汇集热量
    d、将动能转化为位能

8、保温材料一般都是结构疏松、导热系数( )的固体材料。
    a、较小
    b、较大
    c、无关
    d、不一定

9、对流给热热阻主要集中在( )。
    a、虚拟膜层
    b、缓冲层
    c、湍流主体
    d、层流内层

10、管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相比( )。
    a、传热效率高
    b、结构紧凑
    c、材料消耗少
    d、耐压性能好

11、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 )。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2、一套管换热器,环隙为120℃蒸汽冷凝,管内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则管壁温度应接近于( )。
    a、35℃
    b、120℃
    c、77.5℃
    d、50℃

13、在蒸汽冷凝传热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α的影响是( ) 。
    a、会使α大大降低
    b、会使α大大升高
    c、对α无影响
    d、无法判断

14、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 )。
    a、过滤介质阻力
    b、滤饼阻力
    c、过滤介质和滤饼阻力之和
    d、无法确定

15、过滤速率与( )成反比。
    a、操作压差和滤液黏度
    b、滤液黏度和滤渣厚度
    c、滤渣厚度和颗粒直径
    d、颗粒直径和操作压差

16、微粒在降尘室内能除去的条件为:停留时间( )它的尘降时间。
    a、不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小于

17、旋风分离器主要是利用( )的作用使颗粒沉降而达到分离。
    a、重力
    b、惯性离心力
    c、静电场
    d、重力和惯性离心力

18、单效蒸发的蒸汽消耗比多效蒸发( )。
    a、小
    b、大
    c、一样
    d、无法确定

19、二次蒸汽为( )。
    a、加热蒸汽
    b、第二效所用的加热蒸汽
    c、第二效溶液中蒸发的蒸汽
    d、无论哪一效溶液中蒸发出来的蒸汽

20、工业生产中的蒸发通常是( )。
    a、自然蒸发
    b、沸腾蒸发
    c、自然真空蒸发
    d、不确定

21、在蒸发过程中,溶液的( )均增大。
    a、温度、压力
    b、浓度、沸点
    c、温度、浓度
    d、压力、浓度

22、利用气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而使气体中不同组分分离的操作称为( )。
    a、蒸馏
    b、萃取
    c、吸收
    d、解吸

23、溶解度较小时,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遵守( )定律。
    a、拉乌尔
    b、亨利
    c、开尔文
    d、依数性

24、吸收操作的目的是分离( )。
    a、气体混合物
    b、液体均相混合物
    c、气液混合物
    d、部分互溶的均相混合物

25、吸收过程中一般多采用逆流流程,主要是因为( )。
    a、流体阻力最小
    b、传质推动力最大
    c、流程最简单
    d、操作最方便

26、吸收塔尾气超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 )。
    a、塔压增大
    b、吸收剂降温
    c、吸收剂用量增大
    d、吸收剂纯度下降

27、(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a、液相回流
    b、进料
    c、侧线抽出
    d、产品提纯

28、当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操作压力应采用( )。
    a、加压
    b、减压
    c、常压
    d、不确定

29、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精馏段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为达到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不变
    d、无法判断

30、二元连续精馏操作中进料热状况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 )的变化。
    a、平衡线和对角线
    b、平衡线和进料线
    c、精馏段操作线和平衡线
    d、提馏段操作线和进料线

31、回流比的计算公式是( )。
    a、回流量比塔顶采出量
    b、回流量比塔顶采出量加进料量
    c、回流量比进料量
    d、回流量加进料量比全塔采出量

32、进行干燥过程的必要条件是干燥介质的温度大于物料表面温度,使得( )。
    a、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大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b、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小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c、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等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d、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分压大于或小于气流中湿分分压

33、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提高介质温度
    b、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c、降低介质相对湿度
    d、提高介质流速

34、湿空气不能作为干燥介质的条件是( )。
    a、相对湿度大于1
    b、相对湿度等于1
    c、相对湿度等于0
    d、相对湿度小于0

35、空气经过绝热饱和器时不发生变化的参数是( )。
    a、温度
    b、湿度
    c、焓
    d、潜热

36、欲从液体料浆直接获得固体产品,则最适宜的干燥器是( )。
    a、气流干燥器
    b、流化床干燥器
    c、喷雾干燥器
    d、厢式干燥器

37、萃取是分离( )。
    a、固液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b、气液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c、固固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d、均相液体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38、萃取是根据( )来进行的分离。
    a、萃取剂和稀释剂的密度不同
    b、萃取剂在稀释剂中的溶解度大小
    c、溶质在稀释剂中不溶解
    d、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溶质在稀释剂中的溶解度

39、蒸馏塔板的作用是( )。
    a、热量传递
    b、质量传递
    c、热量和质量传递
    d、停留液体

40、最小液气比( )。
    a、在生产中可以达到
    b、是操作线斜率
    c、均可用公式进行计算
    d、可作为选择适宜液气比的依据

41、静止液体内部压力与其表面压力无关。

42、离心泵铭牌上注明的性能参数是轴功率最大时的性能。

43、流体质点在管内彼此独立的互不干扰的向前运动的流动型态是湍流。

44、传热的阻力与流体的流动形态关系不大。

45、导热系数λ与粘度μ一样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它是物质导热性能的标志。

46、冷热流体在换热时,并流时的传热温度差要比逆流时的传热温度差大。

47、过滤操作是分离悬浮液的有效方法之一。

48、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有关,而与高度无关。

49、饱和蒸汽压越大的液体越难挥发。

50、蒸发操作只有在溶液沸点下才能进行。

51、当吸收剂需循环使用时,吸收塔的吸收剂入口条件将受到解吸操作条件的制约。

52、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填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 将增大,n og 将不变。

53、根据相平衡理论,低温高压有利于吸收,因此吸收压力越高越好。

54、对于溶液来讲,泡点温度等于露点温度。

55、混合液的沸点只与外界压力有关。

56、间歇精馏只有精馏段而无提馏段。

57、精馏是传热和传质同时发生的单元操作过程。

58、精馏塔内的温度随易挥发组分浓度增大而降低。

59、干燥过程既是传热过程又是传质过程。

60、含a、b两种成分的混合液,只有当分配系数大于1时,才能用萃取操作进行分离。

  • 上一篇:
  • 下一篇:

猜你喜欢

  • 2023-07-14 20:56
  • 2023-07-14 20:31
  • 2023-07-14 20:20
  • 2023-07-14 19:59
  • 2023-07-14 19:47
  • 2023-07-14 19:41
  • 2023-07-14 19:24
  • 2023-07-14 19:08
  • 2023-07-14 19:07
  • 2023-07-14 18:24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