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请结合自身经历简要谈谈你对史学史的看法。1、请结合自身经历简要谈谈你对史学史的看法。
第二章 《史通》成书的学术背景(上)在二十四史中,有八部完成于唐代。请将这八部正史列举出来,并选择你感兴趣的两部进行简要评述。1、在二十四史中,有八部完成于唐代。请将这八部正史列举出来,并选择你感兴趣的两部进行简要评述。
第三章 《史通》成书的学术背景(下)回顾本章所学内容,指出《隋书·经籍志》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1、回顾本章所学内容,指出《隋书·经籍志》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第四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上)请根据本章内容,用五个关键词总结出你对刘知幾认识,并予以简析。1、请根据本章内容,用五个关键词总结出你对刘知幾认识,并予以简析。
第五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中)你如何理解“史学是经学的‘婢女’”这句话?请写出你对经史关系的理解。1、你如何理解“史学是经学的‘婢女’”这句话?请写出你对经史关系的理解。
第六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下)除了总结唐代史馆修史之弊,请结合《自叙》篇谈谈你认为本篇还有哪些重要的意义?1、除了总结唐代史馆修史之弊,请结合《自叙》篇谈谈你认为本篇还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一)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书教下》中论述了三种史书体裁各自的特点及其流变,除了文中所提到的著作,请另举出这三种体裁的史书各一部,并分别简析其内容与特点。1、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书教下》中论述了三种史书体裁各自的特点及其流变,除了文中所提到的著作,请另举出这三种体裁的史书各一部,并分别简析其内容与特点。
第八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二)请阅读陈其泰教授所撰《 <国语> 的史学价值和历史地位》一文,并结合文章谈谈自己对《国语》的认识。 1、请阅读陈其泰教授所撰《<国语>的史学价值和历史地位》一文,并结合文章谈谈自己对《国语》的认识。
第九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三)据瞿林东教授著《中国史学史纲》载:“中国古代史家,历来有一种忧患意识。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于朝代、国家的兴亡盛衰的关注,以及对于社会治乱、人民生活的关注。这是同史学的本质与功能密切相关的。” 请举出至少一个能支持上述观点的例子,并予以简要分析。1、据瞿林东教授著《中国史学史纲》载:“中国古代史家,历来有一种忧患意识。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于朝代、国家的兴亡盛衰的关注,以及对于社会治乱、人民生活的关注。这是同史学的本质与功能密切相关的。” 请举出至少一个能支持上述观点的例子,并予以简要分析。
第十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四)请梳理《史记》、《汉书》的异同,并简要谈谈通过这样的梳理,你有何新的发现。1、请梳理《史记》、《汉书》的异同,并简要谈谈通过这样的梳理,你有何新的发现。
第十一章 删削去取之际:史料剪裁的得与失(上)你如何看待魏收的《魏书》被称为“秽史”这一问题?请写出你的观点和依据。1、你如何看待魏收的《魏书》被称为“秽史”这一问题?请写出你的观点和依据。
第十二章 删削去取之际:史料剪裁的得与失(下)请阅读《十七史商榷·序》,并结合这篇序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日常学习体会/一段类似的经历。1、请阅读《十七史商榷·序》,并结合这篇序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日常学习体会/一段类似的经历。
第十三章 德行与职守:历史书法背后的思考(上)一些西方史学家认为中国史官制度的存在影响了中国史学对历史真相的探求,请尝试利用本章所学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回应。1、一些西方史学家认为中国史官制度的存在影响了中国史学对历史真相的探求,请尝试利用本章所学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回应。
第十四章 德行与职守:历史书法背后的思考(下)你觉得“史氏有事涉君亲,必言多隐讳,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这句话是否与《直书》篇的观点相矛盾,为什么?1、你觉得“史氏有事涉君亲,必言多隐讳,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这句话是否与《直书》篇的观点相矛盾,为什么?
第十五章 官修与私撰:史职形态的演变及得失请联系《忤时》篇,简要谈谈你对史馆修史利弊的认识。1、请联系《忤时》篇,简要谈谈你对史馆修史利弊的认识。
猜你喜欢
- 2023-07-14 20:45
- 2023-07-14 20:26
- 2023-07-14 20:09
- 2023-07-14 20:00
- 2023-07-14 19:09
- 2023-07-14 19:09
- 2023-07-14 19:08
- 2023-07-14 18:56
- 2023-07-14 18:44
- 2023-07-14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