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2023-07-14 18:42:07 78 ℃0 评论 第1周 静力学1---力学基本公理;约束(力)和受力分析 第1周测试 1、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任何两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p,则剩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定:
a、交于同一p点
b、交于同一点,且三个力的作用线共面
c、不一定交于同一点
d、不通过p.
2、二力平衡公理适用于:
a、刚体
b、变形体
c、刚体和变形体
d、流体
3、作用与反作用公理适用于:
a、刚体
b、变形体
c、刚体和变形体
d、流体
4、作用于刚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到变形体上,则变形体:
a、平衡
b、不平衡
c、不一定平衡
d、都不对
5、作用于变形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到刚体上,则刚体:
a、平衡
b、不平衡
c、不一定平衡
d、都不对
6、如图的结构,忽略各构件自重和各处摩擦,构件bc是不是二力构件?
a、不是
b、是
c、不一定
d、都不对
7、如图所示结构,构件自重不计,各处光滑,主动力f作用在销钉b上。哪个刚体是二力构件/二力杆?
a、ab
b、bc
c、de
d、没有二力构件/二力杆
8、画一个系统中某个构件的受力图时,约束和其约束力可以同时出现。
9、作用于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作用于变形体上的力是定位矢量。
10、作用于刚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到变形体上,则变形体一定不平衡。
11、作用于变形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到刚体上,则刚体不一定平衡。
1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还适用于变形体。
13、若两个力相等,则这两个力就等效。
14、作用于a点共线反向的两个力f1和f2如图所示,且f1>f2,则合力fr=f1-f2.
15、如图所示,力f其作用线由d点滑移到e点,对支座a和b处的支座反力的方向没有影响。
16、假定各接触处光滑,物体ab自重为p, 处于静平衡时,在接触点a和b处所受的约束力与p一定汇交于一点。
17、如图的结构,忽略各构件自重和各处摩擦,画构件ab的受力图时,可以用三力汇交定理判断出a处约束反力的作用线方位如右图所示。对吗?
18、如图所示,构件自重不计,各处光滑,图中ab的受力图如右图。对吗?
19、如图所示,构件自重不计,各处光滑,图中ab的受力图如右图。对吗?
20、如图所示,构件自重不计,各处光滑,图中ab的受力图如右图。对吗?
21、二力构件的约束反力其作用线的方位沿二受力点的连线,指向可假设。
22、如图所示结构,构件自重不计,各处光滑.刚体bc是二力构件。
23、如图所示结构,构件自重不计,各处光滑,主动力f作用在销钉b上。 画刚体bc受力图时,能用三力汇交定理确定销钉b对刚体bc的约束力作用线方位。
24、如图所示结构,构件自重不计,各处光滑,主动力f作用在销钉b上。 画整体受力图时,能用三力汇交定理确定支座a的约束力作用线方位。
25、如图所示的结构,各杆件自重不计,各处光滑,整体受力图如右图。 对吗?
第2周 静力学2---平面基本力系平衡和计算;平面任意力系1(简化和平衡及计算) 第2周测试 1、题图所示,刚体受汇交力系(f1,f2,f3,f4)作用,这四个力构成的力多边形分别如图(a)、(b)、(c)所示。平衡的有:
a、a
b、b
c、a和b
d、c
2、如图所示结构,不计各刚体自重和各处摩擦,若矩形平板受力偶矩为m=0.6n.m的力偶作用,则直角弯杆abc对平板的约束力为:
a、0.15n
b、0.20n
c、0.12n
d、0.60n
3、平面任意力系能列几个独立方程?
a、2
b、5
c、3
d、4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球,以绳索挂在墙上而平衡,若绳长等于球的半径,则球对墙的压力大小为:
a、mg
b、mg/2
c、
d、2mg
5、
a、最大
b、最小
c、最大
d、最小
6、如图所示三铰拱架中,若将作用于构件ac上的力偶m搬移到构件bc上,则a、b、c各处的约束力:
a、都不变
b、只有c处的不改变
c、都改变
d、只有c处的改变
7、如图结构,不计各刚体自重和各处摩擦,若矩形平板受力偶矩为m=0.6n.m的力偶作用,那么直角弯杆abc是二力构件。
8、构成力偶的2个力,大小一定相同,方向相反,且两个力作用线间距离不为零。
9、平衡的平面力偶系能列2个独立方程。
10、如图所示,不计自重和各处摩擦,圆轮在力偶矩为m的力偶和力f的共同作用下平衡,这说明一个力偶可用一个合适的力与之平衡。
11、在刚体上a、b、c、d四点各作用一力如图所示,其力多边形封闭,则刚体处于平衡。
12、 研究a点可列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13、 求2根绳子的拉力tab和tac,可以不联立求解得到。
14、如图所示,直角弯杆 abcd 与直杆 de 及 ec 铰接,作用在杆 de 上力偶的力偶矩m = 40 kn ⋅ m ,不计各杆件自重,不考虑摩擦,尺寸如图。则其中刚体ec是二力杆,对吗?
15、如图所示,直角弯杆 abcd 与直杆 de 及 ec 铰接,作用在杆 de 上力偶的力偶矩m = 40 kn ⋅ m ,不计各杆件自重,不考虑摩擦,尺寸如图。则整体受力图如右图所示,对吗?
16、如图所示,直角弯杆 abcd 与直杆 de 及 ec 铰接,作用在杆 de 上力偶的力偶矩m = 40 kn ⋅ m ,不计各杆件自重,不考虑摩擦,尺寸如图。则整体受力图如右图所示,对吗?
17、如图所示,直角弯杆 abcd 与直杆 de 及 ec 铰接,作用在杆 de 上力偶的力偶矩m = 40 kn ⋅ m ,不计各杆件自重,不考虑摩擦,尺寸如图。则刚体ed上受到的力系是平面力偶系。
18、平面任意力系,平面力偶系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分别可列3,1,2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19、平面汇交力系的2个力投影平衡方程中,两个投影轴必须互相垂直。
第3周 静力学3---平面任意力系2(静定系统平衡计算和桁架结构计算) 第3周测试 1、如图所示结构,研究abc的平衡问题时,力偶矩m在平衡方程组(3个方程)中的力投影方程中( )出现。
a、一定不会
b、可能会
c、空项
d、空项
2、如图所示结构,在求a处的约束反力时,为了计算简单,fc对点a的力矩计算,一般采用( )
a、求出点a到fc的力臂
b、将fc分解为2个正交分量,使得点a到各分量的力臂容易计算
c、空项
d、空项
3、如图所示结构,研究abc的平衡问题时,力偶矩m在平衡方程组(3个方程)中的力矩方程中( )出现。
a、一定不会
b、一定会
c、空项
d、空项
4、静平衡的系统,取一次研究对象,若是平面任意力系,不能列( )个力投影方程。
a、1
b、2
c、3
d、0
5、对于下图,若仅求d销钉的2个约束反力,最少列( )个方程就可求解。
a、2
b、3
c、4
d、5
6、对于下图,若仅求a和b处的支座约束反力,最少需要列( )个方程求解。
a、3
b、4
c、5
d、6
7、对于下图,若仅求e处的约束反力,最少列( )个方程就可求解。
a、2
b、3
c、4
d、5
8、如图所示,欲求a处固定端的约束力,最少列( )个方程就可求解。
a、2
b、3
c、4
d、5
9、如图所示,欲求c处销钉的约束力,最少列( )个方程就可求解。
a、2
b、3
c、4
d、5
10、图示四连杆机构,各杆自重不计,q=1000kn。求在所示位置平衡时所需的铅垂力p的大小,最少列 ( )方程就可求解。
a、1
b、2
c、3
d、4
11、各构件自重不计,各处光滑。 ab、ac、bc、ad四杆连接及受力如图示,其中ad与bc通过铰链e连接。求杆件ac的内力。至少需要列 ( )个方程。
a、1
b、2
c、3
d、4
12、各构件自重不计,各处光滑。 ab、ac、bc、ad四杆连接及受力如图示,其中ad与bc通过铰链e连接。求销钉a对ad的约束反力。最少列 ( )个方程就可求解。
a、2
b、3
c、4
d、5
13、图示结构由直角弯杆 dab 与直杆 bc、cd 铰链而成,并在 a 处与 b 处用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固定。杆 dc 受均布载荷 q 的作用,杆 bc 受矩为 m = qa2 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构件的自重,求铰链 d 受力至少需要列( )个方程。
a、2
b、3
c、4
d、5
14、图示结构由直角弯杆 dab 与直杆 bc、cd 铰链而成,并在 a 处与 b 处用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固定。杆 dc 受均布载荷 q 的作用,杆 bc 受矩为 m = qa2 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构件的自重,求铰链c 受力,最少列( )个方程就可求解。
a、2
b、3
c、4
d、5
15、图示结构由直角弯杆 dab 与直杆 bc、cd 铰链而成,并在 a 处与 b 处用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固定。杆 dc 受均布载荷 q 的作用,杆 bc 受矩为 m = qa2 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构件的自重,求销钉b对刚体bc的约束反力,最少列( )个方程就可求解。
a、2
b、3
c、4
d、5
16、图示结构由直角弯杆 dab 与直杆 bc、cd 铰链而成,并在 a 处与 b 处用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固定。杆 dc 受均布载荷 q 的作用,杆 bc 受矩为 m = qa2 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构件的自重,求销钉b对bad的约束反力最少列( )个方程就可求解。
a、2
b、3
c、4
d、5
17、如图所示结构,求支座 e 及固定端 a 的约束力。至少需列( )个方程。
a、4
b、5
c、6
d、7
18、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求杆cd的内力至少需要列( )个方程。
a、1
b、2
c、3
d、4
19、当需要多次取不同研究对象列方程时,从结构上,若【局部1/刚体ab】 【局部2/刚体bc】=【局部3/ab bc】,3个部分别对同一点列的力矩方程间互相独立。
20、分布的平行力系其最终简化为一个合力,其合力大小为分布力图形的面积,作用线通过图形的形心。
21、平面平行力系可以列2个独立的力投影方程。
22、对于静平衡的系统, 取1次研究对象,若是平面任意力系,能且只能列3个独立方程,再由该研究对象所列的任何第4个方程,必然与已列的3个方程相关,不能再列。
23、对于平面任意力系,若列2力矩式平衡方程组,则其中的力投影方程的投影轴不能与这2个矩心连线平行。
24、对于平面任意力系,若列3力矩式平衡方程组,3矩心连线一定不能共线。
25、取一次平衡的研究对象,若是平面任意力系,任何第4个方程一定可以由已列的3个独立方程推导得到,是不独立的;任意一组独立的3个方程一定可以转化为另一组独立的3个方程。
26、当需要多次取不同研究对象列方程时,从结构上,若【局部1/刚体ab】 【局部2/刚体bc】=【局部3/ab bc】,那么三部分分别在某个轴上的力投影方程间是不独立的。
27、当需要多次取不同研究对象列方程时,从结构上,若【局部1/刚体ab】 【局部2/刚体bc】=【局部3/ab bc】,若其中2个部分各自列出了所有的3各独立方程,则第3部分还可以再列独立的方程参与计算。
28、如图所示结构,欲求b销钉对刚体bc的约束力,两个方程就可以做到。
29、研究对象选择为整体,是求支座约束反力比较常用的方法。
30、如图所示结构,求a处的约束反力时,如果截取ab段为研究对象,并对b点列力矩方程,该方程中只含有a处固定端的3个未知约束反力而无其他未知约束量。
31、如图所示结构,欲求铰支座d处约束反力,两个方程就可以做到。
第4周 静力学4---摩擦知识点版 第4周测试 1、若楔子两侧面与槽之间的摩擦角均为s,则欲使楔子被打入后而不致自动滑出,角应为多大?(楔重不计)
a、s
b、2s
c、s
d、2s
2、对于放置在地面的视为一个点的物块,摩擦力与支持力之矢量和称为全约束反力。全约束反力与 ( )的夹角称为摩擦角。
a、支持力
b、摩擦力
c、水平方向
d、重力
3、当作用在滑块上的所有主动力合力矢量fr作用在摩擦角以内,无论fr多么大,物体一定不动,这种现象的专业术语为( )
a、静平衡
b、自稳
c、静止
d、自锁
4、放置在升角为60度的斜面上的物块,物体总是保持不动的条件是其静滑动系数大于( )
a、tan60°
b、tan30°
c、sin30°
d、sin60°
5、
a、30kn
b、25kn
c、
d、
6、下面题目中,分析系统是几次超静定问题:(忽略滚动摩阻)
a、1
b、2
c、3
d、4
7、圆柱重g,放在倾角30°的斜面上,由一直角弯杆挡住,如图所示。圆柱各处摩擦系数均为f,不计杆重。问:在画受力图时,图中标识1号处的约束给弯杆几个约束力?
a、1
b、2
c、3
d、4
8、圆柱重g,放在倾角30°的斜面上,由一直角弯杆挡住,如图所示。圆柱各处摩擦系数均为f,不计杆重,忽略滚阻。问如果求向上拉动弯杆所需的最小力pmin,系统的超静定次数是多少?
a、1
b、2
c、3
d、4
9、在粗糙地面放置的圆盘,中心受水平外力作用,其在水平力、重力和地面的约束共同作用下处于静平衡状态,其受到粗糙地面的所有约束反力为静滑动摩擦力和支持力。
10、带摩擦的平衡系统,如果需要考虑摩擦的位置是接触线摩擦,那么此接触处所有的约束力为:静摩擦力和偏移中心线的支持力。
11、带摩擦的平衡系统,如果需要考虑摩擦的位置是接触线摩擦,那么此接触处所有的约束力为:静摩擦力、在中点的支持力和一个约束力偶。
12、带摩擦的平衡系统,如果需要考虑摩擦的位置是轮与地面的接触点摩擦,那么此接触处所有的约束力为:静摩擦力和支持力(提示:注意课程中讲过的特殊情况)。
13、带摩擦的平衡系统,如果需要考虑摩擦的位置是不考虑尺寸的物块与地面接触点摩擦,那么此接触处所有的约束力为:静摩擦力和支持力。
第5周 静力学5---空间力系知识点版 第5周测试 1、固定1个空间物体,至少需要几根二力杆?
a、2
b、4
c、5
d、6
2、空间平行力系最终的简化结果有哪些?
a、一个力偶,或者平衡。
b、一个力螺旋。
c、一个力,或者一个力偶,或者平衡。
d、一个力;或者一个力偶。
3、长方体上受三个力p1,p2,p3,三力的大小均为p,要使力系简化为一合力,长方体边长a、b、c应满足的条件是( )。
a、a=b c
b、b=a c
c、c=a b
d、2c=a b
4、题1图所示,均质长方形薄板abcd重 p=200 n,用球铰链 a 和蝶铰链 b 固定在墙上,并用绳子 ce 维持在水平位置。其中蝶形铰链的约束反力有 ( )个.
a、1
b、2
c、3
d、4
5、空间力系对一个点取矩,得到( )个 代数方程.
a、1
b、2
c、3
d、4
6、空间同向平行力系如图所示。该力系向o点简化,则主矢和主矩( )。
a、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
b、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
c、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
d、主矢和主矩都为零
7、空间力系对一个点取矩,得到的是一个代数方程.
8、空间力对某一点之矩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力对该轴的矩。
9、空间平行力系不可能简化为力螺旋。
10、空间汇交力系不可能简化为合力偶。
11、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可表示为两投影方程和一矩方程。
12、力偶可在刚体同一平面内任意转移,也可在不同平面之间移转,而不改变力偶对刚体的作用。
13、本题可以对通过点c的分别与x,y,z轴平行的3根轴列力矩平衡方程求出铰链a的3个约束反力。
14、一个力对与其平行轴的力矩为0.
15、空间力系对一个轴取矩,得到的是一个代数方程.
16、空间平衡力系对3根以上的平行轴所列的力矩平衡方程间不独立。
17、空间平衡力系对通过同一点的3根以上的轴列的力矩平衡方程互相独立。
18、用解析法求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需选定坐标系再建立平衡方程。所选的x、y、z各轴必须彼此垂直。
第6周 运动学1---点的运动学,刚体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之轨迹和速度合成(知识点版) 第6周测试 1、点作直线运动,方程为x=12-t^3,(x以cm计,以s计)可算出点在0~3秒钟内经过的路程为( )。
a、30cm
b、15cm
c、27cm
d、0cm
2、在点的复合运动中,正确的命题是()
a、牵连运动是指动参考系相对于静参考系的运动。
b、牵连速度和加速度是指动系相对于静系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c、牵连运动是指动系上在该瞬时与动点重合之点对静系的运动。
d、牵连速度和加速度是指动系上在该瞬时与动点相重合之点对于动系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3、点m的运动方程为x=t^2, y=t^3(x、y以cm计,t以s计),试求m在(1,1)处的曲率半径。
a、
b、
c、
d、
4、揉茶桶a’b’c’由三个互相平行的曲柄来带动,abc和a’b’c’为两个等边三角形。已知每一曲柄长均为r=15cm,且都以匀速n=45r/min分别绕a、b、c 轴转动。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oc' 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为0
b、点a’做定轴转动
c、点a’的角速度为45r/min.
d、oc' 的角速度为45r/min
5、如图所示 ,行星轮a的半径为1m,绝对角速度为4rad/s,杆件oa的长度为5m,绝对角速度为1rad/s。图示瞬时ab与oa垂直。当动系的原点固结在a上,但动系做平动,b为动点时,牵连速度大小为 ( )m/s.
a、4
b、3
c、5
d、6
6、如图所示 ,行星轮a的半径为1m,绝对角速度为4rad/s,杆件oa的长度为 根号15 m,绝对角速度为1rad/s。图示瞬时ab与oa垂直。当取oa为动系,b为动点时,牵连速度大小为 ( )m/s.
a、4
b、5
c、8
d、6
7、平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可以不同。
8、做定轴转动刚体,转动轴一定不能在刚体外形轮廓之外。
9、定轴转动刚体上点a的速度可以表示角速度矢量叉乘矢径r,其中r为转轴上任一点o至刚体上a点的矢径。
10、平动刚体其上各点的轨迹一定是直线。
11、定轴转动刚体上一点总的加速度不可能沿着切向方向。
12、相对于皮带轮传动,齿轮传动所能传动的力矩大,传动精度高,但传递距离近,成本高。
13、自行车的链传动兼有齿轮传动和皮带轮传动的优点。
14、两个做定轴转动相互啮合的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等于其齿数的反比。
15、两个做定轴转动相互啮合的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等于其半径的反比。
16、定轴转动刚体上点a的速度可以表示矢径r叉乘角速度,其中r为转轴上任一点o至刚体上a点的矢径。
17、若某个瞬时,刚体上每一点的速度相等,则该刚体一定做平动。
18、速度大小对时间的导数就是切向加速度。
19、牵连点与牵连运动有关。 牵连运动指的是动系相对于静系的运动。动系如果固结在有尺寸的物体上,其本质上不是该物体,动系是坐标系,应理解为无限大的刚体,故动系上有很多点,其中与动点位置重合的点就是牵连点。
20、动系上与动点位置重合的点相对静系的速度和加速度才是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
21、运动方程就是轨迹方程。
22、点的速度方向一定沿着切向方向。
23、切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有时可以不平行。
24、采用自然轴系描述法,速度矢量和加速度矢量在副法线的分量一定为0.
25、无论采用何种坐标描述,点的总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恒不变。
26、求一个点的轨迹,一般可通过建立点的坐标分量与时间的关系方程,这样的方程称为运动方程。然后消去运动方法中的时间变量,便得到轨迹方程。
27、如图所示,r2=4cm, r1=2cm, 轮o1的角速度为2rad/s, 轮o1,o2和固定外围大轮间不打滑,则轮o2的转速为1rad/s。
28、如图所示,圆轮o1半径r1=2cm, 圆轮o2半径r2=4cm, 轮o1的角速度为2rad/s, 则轮o2的转速为1rad/s。
29、若在任意时刻t,刚体上每一点的速度矢量和加速度矢量均相等,则该刚体做平动.
30、在点的运动方程中消去与时间有关的自变量便得到该点的轨迹方程。
31、如图所示,半径均为1m的 圆齿轮a和c的圆心在ab杆件上,圆齿轮a固结在o1a上 , 轮c仅转轴c与ab铰链连接。两轮半径相等, o1a=2m,ab=o1o2,ab//o1o2. o1a的角速度为1rad/s,角加速度为3rad/s^2。则有:圆齿轮a做定轴转动。
32、如图所示,半径均为1m的 圆齿轮a和c的圆心在ab杆件上,圆齿轮a固结在o1a上 , 轮c仅转轴c与ab铰链连接。两轮半径相等, o1a=2m,ab=o1o2,ab//o1o2. o1a的角速度为1rad/s,角加速度为3rad/s^2。则有:刚体ab做平动。
33、如图所示,半径均为1m的 圆齿轮a和c的圆心在ab杆件上,圆齿轮a固结在o1a上 , 轮c仅转轴c与ab铰链连接。两轮半径相等, o1a=2m,ab=o1o2,ab//o1o2. o1a的角速度为1rad/s,角加速度为3rad/s^2。则有:齿轮c做平动。
34、如图所示,半径均为1m的 圆齿轮a和c的圆心在ab杆件上,圆齿轮a固结在o1a上 , 轮c仅转轴c与ab铰链连接。两轮半径相等, o1a=2m,ab=o1o2,ab//o1o2. o1a的角速度为1rad/s,角加速度为3rad/s^2。则有:齿轮c做定轴转动。
35、对于图(a)(b),o1a=1m,o1a=o2b,o1a与o2b平行, ac,dc,ab间通过铰链相连。 图示瞬时o1a的角速度为1rad/s,角加速度为2rad/s2. 则图(a)和(b)中cd都做平动。
36、对于图(a)(b),o1a=1m,o1a=o2b,o1a与o2b平行, ac,dc,ab间通过铰链相连。 图示瞬时o1a的角速度为1rad/s,角加速度为2rad/s2. 则图(a)和图(b)机构上点c的速度大小都是1m/s。
第7周 运动学2---点的合成运动之加速度合成,刚体平面运动之速度关系(知识点版) 第7周测试 1、已知图示瞬时ab杆件速度和加速度,求图示oc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采用合成运动求解时,理论上有多种选择动点动系的方法,简单合理的选择动点动系是( )
a、套筒a为动点,oc为动系。
b、ab上的点a为动点,oc为动系。
c、滑块a为动点,ab为动系。
d、c为动点,套筒a为动系
2、已知图示瞬时ab杆件速度和加速度,求图示cd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采用合成运动求解时,理论上有多种选择动点动系的方法,简单有效的选取的动点动系是( )
a、ab上点b为动点,cd为动系
b、ab上点b为动点,ab为动系
c、d为动点,套筒b为动系
d、cd上与b重合的点为动点,套筒b为动系。
3、如图所示机构中,杆o2b以匀角速度绕o2轴转动,取o2b上的b点为动点,动系与o1a固定,则动点b在图标位置时的各项加速度可表示为: (a)图(2)所示; (b)图(3)所示; (c)图(4)所示; (d)图(5)所示。
a、a
b、b
c、c
d、d
4、分析机构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问题, 采用合成运动的方法,要想求解ced的速度,需要几次动点动系法?
a、1
b、2
c、3
d、4
5、如图所示曲柄滑道机构,设oa=r,,已知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如图所示。取oa上的a点为动点,动系与t形构件固连,a点的加速度矢量图如图所示,根据加速度合成定理有:
a、a
b、b
c、c
d、d
6、在图示瞬时,刚体ab上与套筒o1中心重合点的绝对速度方向:
a、水平方向
b、竖直方向
c、沿着ab直线方向
d、垂直于ab直线方向
7、如图所示的机构,已知此瞬时刚体ag的角速度,问:此时点c的速度方向:
a、水平方向
b、竖直方向
c、于水平轴正向夹角为45°方向
d、速度为零
8、如图所示机构中,圆盘以匀角速度绕o轴转动,取ab杆上的a点为动点,动系与圆盘固连,则在图示位置时,动点a的速度平行四边形为: (a)图(1)所示; (b)图(2)所示; (c)图(3)所示; (d)图(4)所示。
a、a
b、b
c、c
d、d
9、分析机构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问题, 采用合成运动的方法,要想求解ced的速度,需要有哪几步:
a、o1a上a为动点,o2b为动系
b、o2b上b为动点,cde为动系
c、b为动点,o1a为动系
d、o2b上与滑块a重合的点为动点,o1a为动系
10、平面机构如图示,已知dc=eg,ce=dg.在图示位置,cd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也已知,求ab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下属论述正确的是 ( )
a、dg杆件做平动.
b、ab杆瞬时平动。
c、可以选取a为动点,dg为动系,科氏加速度一定为0。
d、可以选取a为动点,dg为动系。ab相对动系的角速度等于绝对角速度。
11、对于图示机构,应用加速度合成定理求相关加速度问题,下述论述正确的是( )
a、选取接触点e为动点,ab为动系。
b、选取圆心c为动点,ab为动系。
c、选取圆心c为动点,ab为动系,牵连速度的大小为ab的角速度与ac长度之积。
d、选择ab杆上d点为动点,轮为动系。
12、关于下述机构,应用合成定理求相关速度和加速度问题,论述正确的是( )
a、动系最好固结在ab上,因为它做简单的定轴转动
b、动系固结在cd上,选b点为动点,可以求出cd刚体的角速度。
c、ab与cd的角速度相同
d、ab与cd的角加速度相同
13、科氏加速度不一定与相对速度垂直.
14、科氏加速度不一定与牵连角速度矢量垂直。
15、牵连角速度和动点的相对速度都不等于0,则科氏加速度在该瞬时一定不等于零。
16、选择动点动系的时候,一般应使相对运动轨迹能够成为已知,一般为直线或圆或已知曲率半径的曲线,目的是使得相对法向加速度变成已知。此外,还要兼顾牵连点的牵连加速度法向分量也已知。否则,难以应用加速度合成定理来分析问题。
17、应用动点动系求同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 ,若选取同样的动点动系,一般2者的分析格式将很类似。分析完速度后,分析加速度时,只要将速度合成定理中的速度量换成切向加速度,方向也是切向方法, 再补充上法向加速度和科氏加速度(动系转动时),未知量对应的位置也是相同的。
18、存在稳定接触点问题,用合成定理求相关速度和加速度问题,一般选取稳定的接触点为动点 ,稳定接触点所在的物体为动系。
19、不存在稳定接触点的接触问题,用合成定理求相关速度和加速度问题,如图所示,一般选取圆盘圆心d为动点,另一个物体oa为动系。
20、牵连点与牵连运动有关。 牵连运动指的是动系相对于静系的运动。动系往往固结在有尺寸的物体上,但本质上不是该物体,动系是坐标系,应理解为无限大的刚体,故动系上有很多点,其中与动点位置重合的点才是牵连点。
21、动系上与动点位置重合的点相对静系的速度和加速度才是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
22、科氏加速度表达式中的角速度是动系相对于静系的角速度。
23、科氏加速度矢量等于相对速度矢量与动系角速度矢量叉乘的2倍。
24、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与静力学合力等于0公式类似,即:绝对加速度矢量 相对加速度矢量 牵连加速度矢量 科氏加速度矢量=0
25、在应用加速度合成定理时,确定科氏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对计算正确性非常关键。因此尽量在速度合成分析中找到相对速度和牵连角速度的真实方向。
26、曲柄机构在其连杆ab的中点c以铰链与以铰链与cd连接。而cd杆又与de杆铰接,de杆可绕e点转动。若oab成以水平线,曲柄oa的角速度, 此时b点的速度() 。
27、如图,半径r=1m的圆盘c在半径r=5m的圆形凹槽里做平面纯滚动。若圆盘c的角速度为4rad/s,则线段oc的角速度为( )rad/s。
28、图示瞬时,点d的速度为1m/s,此时,ac的角速度为( )rad/s。
第8周 运动学3---刚体平面运动之加速度关系,运动学综合练习(知识点版) 第8周测试 1、如图所示机构,设圆轮沿cd斜面作匀速纯滚动,其轮心的速度vo=0.12m/s, 轮子半径r=0.2m. 在图示位置关于点加速度论述,正确的是:
a、点b的加速度指向点d,大小为0.072m/s2
b、点b的加速度指向点d,大小为0.144m/s2
c、点b的加速度为0。
d、轮o的角加速度为0
2、求刚体两点间加速度关系有3种方法,其中基点法最常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3、刚体平面运动仅仅动系的原点固结在刚体上的已知信息的基点,而坐标轴与刚体无关,动系作平动。如此的方法使得动点到动系原点的连线相对动系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与刚体的绝对角速度和绝对角加速度相同,同时一定不会出现出现科氏加速度,牵连点的速度加速度就是与基点的相同。
4、半径r=1m的均质圆盘在粗糙水平地面作纯滚动,其质心加速度为1m/s^2, 则其角加速度为1rad/s^2。
5、任意形状的物体放在粗糙地面上,由静止释放后如果做纯滚动,其释放瞬时,其上与地面接触点的加速度为0.
6、任意形状的物体放在粗糙地面上,由静止释放后如果做纯滚动,其释放瞬时,其上任一点的加速度大小等于该点到地面接触点的长度乘以角加速度。
7、一端只能在水平地上面运动,另一端只能靠在垂直于水平面的墙面上运动的ab杆,当其角速度不为0时,速度瞬心的加速度一定通过杆件中点。
8、一端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靠在与水平面不垂直的墙面的ab杆,当其角速度不为0时,速度瞬心的加速度一定通过杆件中点。
9、在固定地面以角速度为1rad/s做纯滚动的椭圆,当其顶点为速度瞬心时,顶点的加速度通过中心。
10、半径r=1m的均质圆盘在粗糙水平地面作纯滚动,在某瞬时其角速度为2rad/s,角加速度为 1rad/s^2 其最高点的加速度为2m/s^2。
11、如图所示 ,行星轮a的半径为1m,绝对角速度为4rad/s,角加速度为3rad/s2,杆件oa的长度为 m,绝对角速度为1rad/s,角加速度为2rad/s^2,。图示瞬时ab与oa垂直。当取oa为动系,b为动点时,牵连点法向加速度大小为 ( )m/s^2.
12、如图所示 ,行星轮a的半径为1m,绝对角速度为4rad/s,角加速度为3rad/s^2,杆件oa的长度为 m,绝对角速度为1rad/s,角加速度为2rad/s^2,。图示瞬时ab与oa垂直。当取oa为动系,b为动点时,牵连点切向加速度大小为 ( )m/s^2.
13、如图所示 ,行星轮a的半径为1m,绝对角速度为4rad/s,角加速度为3rad/s^2,杆件oa的长度为 m,绝对角速度为1rad/s,角加速度为2rad/s^2,。图示瞬时ab与oa垂直。当取oa为动系,b为动点时,科氏加速度大小为 ( )m/s^2.
14、半径r=1m的均质圆盘在粗糙水平地面以角加速度 1rad/s^2作纯滚动,其最高点的水平方向加速度为( )m/s^2。
15、长短轴长分别为2m和1m的椭圆,在水平地面作纯滚动,在某瞬时其角速度2rad/s,角加速度为1rad/s^2,其中短轴的一个顶点与地面接触。 此瞬时其最高点的水平方向加速度为( )m/s^2。
第9周 动力学1---三个小专题,质点动力学,动量和动量矩概念 第9周测试 1、空间一刚体有一个球铰链支座约束; 有两个球铰链支座约束;有三个球铰链支座(三点不共线)约束,各有自由度分别为:
a、6,5,4
b、4,3,2
c、2,1,0
d、3,1,0
2、图所示,直角三角块a可沿水平面滑动,在三角块的粗糙斜面上有纯滚动的均质圆柱体b,其上绕有不可伸长的绳索,绳索又通过滑轮c悬挂重物d,物块d相对于三角块只可铅垂运动,问系统有多少自由度?(绳与滑轮间无相对滑动)
a、1
b、2
c、3
d、4
3、平面连杆机构如图,有多少自由度?
a、1
b、2
c、3
d、4
4、图示平面连杆机构abcd,其中a和b可沿水平槽移动,该机构有多少自由度?
a、1
b、2
c、3
d、4
5、如图,刚度系数为k的弹簧oa,o端固定,a端连接长l重p的均质杆ab在铅垂面内运动,系统有多少自由度?
a、1
b、2
c、3
d、4
6、平面连杆机构如图,有多少自由度?
a、1
b、2
c、3
d、4
7、图(1)-(4)中,每个图中均质刚体(质量为m)的动量分别为:
a、a
b、b
c、c
d、d
8、图(1)-(4)所示各均质物体,质量均为m,对与o重合的固定点的动量矩大小分别为:
a、a
b、b
c、c
d、d
9、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质半圆形薄板,板对过圆心且垂直于板面的轴的转动惯量为:
a、mr^2/4
b、mr^2/2
c、mr^2
d、2mr^2
10、如图所示均质矩形板的质量为m,轴z1,z2,z3相互平行,薄板对三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则jz1,jz2,jz3( )
a、a
b、b
c、c
d、d
11、如图所示的各均质物体质量均为m,尺寸和角速度如图所示,其中为圆盘相对于杆的角速度。计算出系统对o轴的动量矩。
a、
b、
c、
d、
12、如图所示的各均质物体质量均为m,尺寸和角速度如图所示,计算出系统对o轴的动量矩。
a、
b、
c、
d、
13、如图所示的各均质物体质量均为m,尺寸和角速度如图所示,计算出系统对o轴的动量矩。
a、
b、
c、
d、
14、物体的质心就是形心.
15、计算均质物体的质心坐标可通过计算其形心坐标得到。
16、平行轴定理成立条件要求物体是均质的.
17、
18、均质物体质量为lkg,r=1m,角速度为2rad/s,物体对o轴的动量矩大小为( )kg.m2
19、均质物体质量为lkg,r=1m,角速度为4rad/s,物体对o轴的动量矩大小为( )kg.m2
20、均质物体质量为lkg,r=1m,角速度为2rad/s,物体对o轴的动量矩大小为( )kg.m^2
21、均质物体质量为lkg,r=1m,角速度为2rad/s,物体对o轴的动量矩大小为( )kg.m^2
22、均质物体质量为lkg,l=1m, 角速度为6rad/s,物体对o轴的动量矩大小为( )kg.m2
23、半径相同的3个圆盘在地面做纯滚动, 杆oa不能与轮b分离,其自由度为( )
24、圆盘在地面做纯滚动,其自由度为
第10周 动力学2---动量和动量矩定理,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动能和功概念,动力学普遍定理) 第10,11周测试 1、图(1)-(4)所示各均质物体,质量均为m,图(1)-(4)的动能分别为
a、a
b、b
c、c
d、d
2、如图所示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质圆盘,轮i上绳子一端受拉力g,轮ii上绳一端挂一重物,重量为g。 设轮i的角加速度为,绳的张力为;轮ii的角加速度为,绳的张力为. 则有( )
a、a
b、b
c、c
d、d
3、圆环以角速度绕z轴转动(如图),转动惯量为,在圆环顶点a处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由于微小干扰,小球离开点a运动,不计摩擦,则此系统在运动过程中( ) a 不变,对z轴的动量矩守恒; b 改变,对z轴的动量矩守恒; c 改变,对z轴的动量矩不守恒;d 不变,对z轴的动量矩不守恒。
a、a
b、b
c、c
d、d
4、如果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存在:其上外力在y轴上的投影之和 恒为零,那么此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有()
a、绕y轴的动量矩守恒
b、动能守恒
c、y方向动量守恒
d、不好说
5、如果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存在:其上外力对y轴矩之和恒为零,那么此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有()
a、对y轴的动量矩守恒
b、对y轴动量守恒
c、动能守恒
d、无法判断
6、如果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存在:其上所有的力做功之和等于零,那么此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有( )
a、动量矩守恒
b、动量守恒
c、动能守恒
d、无法判断
7、动力学普遍定理指的是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
8、动量矩是矢量。
9、已知质量为m ,有尺寸的刚体的动量大小为k, c点为刚体的质心,则其动能为t=mk/2。
10、动能定理积分形式相对于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积分形式的不同之一是:没有不做功的力,特别是没有不做功的未知 力。
11、质点系的内力在动量定理中不会出现。
12、质点系的内力在动量矩定理中不会出现。
13、质点系的内力在动能定理中不会出现。
14、质点的动能定理实际上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切向分量形式。
15、一刚体在粗糙的地面上作纯滚动,地面对刚体所有作用力做功之和不为0。
16、在粗糙的地面上作纯滚动,不考虑滚动摩擦,地面对物体所有作用力做功之和为0。
17、当刚体由静止释放瞬时,其虚拟速度瞬心p点的加速度为零。
第11周 动力学3---动能和功;动能定理的内容和应用,动力学综合问题(动力学综合问题和功率方程应用) 第10,11周测试 1、图所示的滑块摆杆圆盘机构由静止释放,地面光滑,忽略滑块的尺寸和各约束处的摩擦, 求释放瞬时所有加速度,至少需要列 ( )个动力学微分方程。
a、1
b、2
c、3
d、4
2、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可以求解哪些未知量()
a、约束力
b、主动力
c、加速度
d、速度
e、位移
3、动能定理可以求解哪些未知量()
a、有功力
b、无功力
c、加速度
d、速度
4、动量矩定理的简约式中的矩心d点一定是哪些点?
a、质心
b、加速度瞬心
c、加速度方向线过质心
d、速度瞬心
5、对于多刚体且单自由度的具有理想约束系统,在有功力全部已知的条件下,如果求角加速度,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6、对于多刚体且单自由度的理想约束系统,已知角加速度,仅仅求一个未知的做功力(其他有功力都已知),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7、图所示的系统,圆盘在粗糙地面做纯滚动,滑块a处光滑,则系统水平动量守恒。
8、图所示的系统,圆盘在粗糙地面做纯滚动,不计滚动摩擦,滑块a处光滑,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9、该题对虚拟速度瞬心p点用简约式动量矩定理,对吗?
10、该题对速度瞬心p点用简约式动量矩定理,对吗?
11、该题对虚拟速度瞬心p点用简约式动量矩定理,对吗?
12、下面题目中,可以对速度瞬心p点用简约式动量矩定理。
13、在目前所学的方法中, 该题用功率方程求解,动力学方程数最少。 如图所示,曲柄oa质量为m1,长为r, 以等角速度绕o轴逆时针方向转动。曲柄oa推动 质量为m2的滑杆bc, 使其沿铅垂方向运动。忽略各处摩擦,求当曲柄oa与水平夹角 为30°时的力偶矩m.
14、动能定理对时间微分,称为功率方程。
15、平面运动微分方程中有3个代数方程,两个是动量定理方程,一个是动量矩定理方程。
16、图所示的滑块摆杆圆盘机构,地面光滑,忽略滑块的尺寸,忽略各约束处的摩擦, 此机构有4个自由度。
第12周 动力学4---达朗贝尔原理 第12周测试 1、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质圆轮,沿水平轨道作纯滚动。已知轮心c在某瞬时的速度vc和加速度ac,此时惯性力系向速度瞬心简化所得主矢和主矩的大小,在下述答案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如图所示,均质板质量为m,放在两个半径为r、在地面上做纯滚动的轮子(质量均为m/2)上,轮与板之间不打滑。如果在板上作用一个力f, 问题:此机构的自由度是( ); 轮心的速度是板的速度( )倍
a、2;2
b、1;2
c、2;1/2
d、1;1/2
3、a,b两均质鼓轮的质量皆为m, 对质心的转动惯量皆为mr^2, 且r=2r, 小定滑轮和绳子的重量不计,轮b沿斜面只滚不滑。各轮子与绳子间不打滑。a轮心铅垂向下运动,则系统的自由度是:
a、1
b、2
c、3
d、4
4、质量为m,长为l的均质细直杆绕o轴转动,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均为逆时针转向,在下列四种惯性力系的简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5、惯性力系简化得到惯性主矢和惯性主矩。当简化中心点d是哪些点时, 其惯性主矩一定可以写成简约式:.
a、质心
b、速度瞬心
c、加速度瞬心
d、任意点
6、运动的机构,在某瞬时,其上主动力系,约束力系和惯性力系一起,组成形式上的平衡力系,动力学的问题可以用静力学的平衡方程求解。
7、一个刚体无论做什么运动,其任意瞬时的惯性主矢都为。
8、惯性力系简化得到惯性主矢和惯性主矩。其中惯性主矢与简化点的选择有关。
9、惯性力系简化得到惯性主矢和惯性主矩。其中惯性主矩与简化点的选择有关。
10、惯性力系简化得到惯性主矢和惯性主矩。当简化中心点d点的加速度矢量方向线过质心时, 其惯性主矩可以写成简约式:.
第13周 动力学5---虚位移原理 第13周测试 1、如图所示桁架结构,f=140kn,图中各三角形都等腰直角三角形(边长l)。用虚位移原理求杆件bd的内力,采用虚速度法:
a、点c的虚位移为零
b、点b的虚位移不为零
c、点h的虚位移为零
d、点d的虚位移为零
2、如图所示桁架结构,f=140kn,图中各三角形都等腰直角三角形(边长l)。用虚位移原理求杆件ad的内力,采用虚速度法:
a、b点的虚位移为零
b、c点的虚位移为零
c、h点的虚位移为零
d、k点的虚位移为零
3、如图所示桁架结构,f=140kn,图中各三角形都等腰直角三角形(边长l)。用虚位移原理求杆件kb的内力,采用虚速度法:
a、点d的虚位移为零
b、点c的虚位移为零
c、点h的虚位移为零
d、点k的虚位移为零
4、如图所示桁架结构,f=140kn,图中各三角形都等腰直角三角形(边长l)。用虚位移原理求杆件ck的内力,采用虚速度法:
a、d点的虚位移为零
b、e点的虚位移为零
c、h点的虚位移为零
d、c点的虚位移为零
5、如图所示桁架结构,f=140kn,图中各三角形都等腰直角三角形(边长l)。用虚位移原理求杆件dc的内力,采用虚速度法:
a、c点与h点的虚位移相等,方向相同
b、c点与h点的虚位移相等,方向不同
c、c点与h点的虚位移不相等,方向相同
d、c点与h点的虚位移的大小与方向都不相同
6、如图所示桁架结构,f=140kn,图中各三角形都等腰直角三角形(边长l)。用虚位移原理求杆件hc的内力,采用虚速度法:
a、c点的虚位移为0
b、e点的虚位移为0
c、h点的虚位移为0
d、k点的虚位移不为0
7、如图所示桁架结构,f=140kn,图中各三角形都等腰直角三角形(边长l)。用虚位移原理求杆件hd的内力,采用虚速度法:
a、h点的虚位移沿着杆件hd的方向。
b、h点的虚位移沿着杆件hc的方向。
c、h点的虚位移为0
d、h点的虚位移既不沿着杆件hc也不沿着杆件hd的方向。
8、运动约束方程中,是否含有坐标对时间的导数?
a、否
b、是
c、可以含有,也可以不含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如果把非理想机构等效变成理想机构?
a、把机构中所有的理想约束都拆卸,用等效约束力代替
b、把机构中所有的非理想约束都拆卸,用等效约束力代替
c、不能等效改变。
d、上面的选项都不对。
10、对非自由质点系中的质点( )或( ) 所加的几何的或运动学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a、主动力
b、位置
c、运动
d、约束力
11、虚位移的定义中,包括几个重要信息:
a、凝固时间
b、与受力有关
c、满足约束条件
d、无限小位移
12、虚位移原理理论中,有哪几点要求?
a、系统平衡状态
b、系统的约束都是理想约束
c、主动力要求都是已知量
d、约束力必须都暴露出来
13、完整系统的广义坐标数等于其自由度。
14、虚位移之比等于虚速度之比。
15、虚位移就是无限小的实位移。
16、对于n个自由度的静定的平衡系统,一定有n个未知的主动力。
17、求ad杆件的内力,可以截断ad,采用虚速度法,d点的虚速度垂直与bd.
18、求bd杆件的内力,可以截断bd,采用虚速度法,d点的虚速度垂直与ad.
19、求cb杆件的内力,可以截断cb, 采用虚速度法,做虚功的力只有力p和c点处bc杆的力,b处的bc杆力不做虚功。
20、理想机构指的是机构上的约束都是理想约束。
21、双面约束的约束方程是等式,单面约束的约束方程也是等式。
22、约束方程中显含时间t的,是定常约束。
23、系统独立的广义坐标变分个数就是系统的自由度数。
24、完整系统的独立广义坐标数等于独立广义坐标变分个数。
25、虚位移是线位移,不能是角位移。
26、机构自由度越高,其虚位移的组数越多。
27、虚功是系统上虚拟的力在真实位移上做的功。
28、虚位移原理要求系统平衡,所以动力学的题目不能用虚位移原理做。
课程结业考试 理论力学课程结业考试 1、
2、
3、
课程结业考试 理论力学课程结业考试 1、
2、
3、
猜你喜欢 2023-07-14 20:46 2023-07-14 20:37 2023-07-14 20:19 2023-07-14 20:11 2023-07-14 20:09 2023-07-14 19:50 2023-07-14 19:23 2023-07-14 19:21 2023-07-14 18:47 2023-07-14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