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单元测验1、描述基态c原子中两个2p单电子的合理的量子数组合是
a、2,1,-1, 1/2; 2,1,-1,-1/2
b、2,1,0, 1/2; 2,1,-1,-1/2
c、2,1, 1,-1/2; 2,1, 1,-1/2
d、2,1,0, 1/2; 2,1, 1, 1/2
2、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a、na
b、ca
c、cl
d、s
3、原子序数为25的元素,其 2价离子的外层电子排布为
a、3d3 4s2
b、3d5
c、3s2 3p6 3d5
d、3s2 3p6 3d3 4s2
4、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 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5、下列关于四个量子数n, l, m, ms,其中不合理的是
a、1, 1, 0,1/2
b、2,1,0,-1/2
c、3,2,0,1/2
d、5,3,0,1/2
6、已知某元素 4 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 区
b、ds 区
c、p 区
d、d 区
7、基态19k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表达正确的有
a、4,1,0, 1/2
b、4,1,1, 1/2
c、3,0,0, 1/2
d、4,0,0, 1/2
8、已知某元素 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s区
b、d区
c、p区
d、ds区
9、下列轨道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波函数的角度分布y(q, j)为零的是
a、3s
b、3px
c、3pz
d、3dz2
10、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是
a、2, 1, 1, -1/2
b、3, 1, 0, -1/2
c、3, 1, -1, -1/2
d、3, 2, 1, -1/2
11、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
a、7
b、6
c、5
d、4
12、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其能量最高的是
a、3,2,-1,-1/2
b、2,1,-1,-1/2
c、2,0,0, 1/2
d、3,1,1, 1/2
13、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概率也大
14、c、mg、si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mg >si >c。
15、类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与主量子数n与角量子数l有关
16、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没有经典式的轨道,并需用统计规律来描述
17、氢原子1s电子云图中,小黑点越密的位置,电子出现的概率一定越大
18、色散力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而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
19、be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20、“镧系收缩”是指镧系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快速减小的现象
21、周期表中31号元素ga处于第四周期、第iiia主族,其核外电子结构式为[ar]4s24p1
22、s电子在球面轨道上运动、p电子在双球面轨道上运动
23、氢原子的3s 和3d轨道能级相等
24、符号4d5是用来表示主量子数为4的d轨道有5个
25、对24号元素cr来说,价电子构型3d54s1为其激发态
26、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其后的o元素的要高,这可以用“半充满”电子构型更稳定来解释
27、29号元素cu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94s2
28、在同一个多电子原子内,若两个电子n、l、m都相同,则其自旋状态一定相反
29、s电子与s电子或s电子与p电子只能以σ键成键,而p电子与p电子形成的键则一定是π键
30、所谓的“镧系收缩”是指镧系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迅速增大的现象
第二章 分子结构分子结构单元测验1、下列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的是
a、ccl4
b、h2s
c、ch4
d、sicl4
2、以下各物质的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的是
a、ch3cooh
b、nh3
c、h2o
d、ch4
3、下列物质熔点由低至高的排列顺序为
a、ccl4<co2<sic<cscl
b、co2<ccl4<sic<cscl
c、co2<ccl4<cscl<sic
d、ccl4<co2<cscl<sic
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亚硫酸根负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a、平面正三角形
b、v形
c、正四面体
d、三角锥
5、下列分子中,非极性分子的是
a、o3
b、bcl3
c、ph3
d、chcl3
6、下列各分子中,中心原子在成键时,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的是
a、becl2
b、ph3
c、sicl4
d、bf3
7、下列分子中,含有最大键角的是
a、nh3
b、so3
c、xef2
d、o3
8、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构型不是直线形的是
a、i3正离子
b、i3负离子
c、cs2
d、becl2
9、在brch=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
a、sp-p
b、sp2-s
c、sp2-p
d、sp3-p
10、下列分子中含有不同键长的是
a、nh3
b、so3
c、sf4
d、ccl4
11、下列晶格能(离子键能)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kcl > nacl > rbcl
b、rbcl > kcl > nacl
c、rbcl > nacl > kcl
d、nacl > kcl > rbcl
12、下列分子采取sp3杂化且成键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的是
a、h2o
b、nh3
c、ch4
d、nh4
13、f、n的氢化物(hf、nh3)的熔点都比它们同族中其他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 要由于hf、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14、h2s分子与h2o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折线形,表明s原子和o原子采用相同的杂化轨道成键
15、共价分子中形成的π键,不决定分子的几何构型
16、h2o 的熔点比hf高,所以o—h…o氢键的键能比f—h…f氢键的键能大
17、色散力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而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
18、凡是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轨道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它们都是非极性分子
19、mgf2晶体的熔点比naf的高
20、孤对电子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
21、“八隅体规则”适用于所有的共价型分子
22、凡是能形成氢键的物质,其熔、沸点比同类物质的都高
23、非极性分子中只有非极性共价键
24、s电子与s电子或s电子与p电子只能以σ键成键,而p电子与p电子形成的键则一定是π键
25、诱导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26、sicl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cl原子的3s轨道和si原子的3p轨道混合形成的
27、nacl晶体的熔点比nai的要高
28、pcl3分子中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且ðclpcl为120°
29、pcl5 (g)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p原子的价层无孤对电子
30、由于分子内氢键的形成,邻硝基苯酚的沸点小于对硝基苯酚
第三章 宏观物质及其聚集状态宏观物质及其聚集状态1、关于溶液依数性规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稀溶液有些性质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粒子数目有关,称依数性
b、非电解质的稀溶液都遵循依数性规律
c、遵循依数性规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溶液的部分表面被难挥发的溶质粒子占据,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数减少,引起蒸气压降低
d、依数性的性质包括有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2、以下各物质的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的是
a、ch3cooh
b、nh3
c、h2o
d、ch4
3、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4、某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kb=0.6k·kg·mol-1,kf =2k·kg·mol-1,沸点升高了0.3℃,则其凝固点下降了:
a、-1℃
b、0℃
c、1℃
d、0.09℃
5、下列物质熔点由低至高的排列顺序为
a、ccl4<co2<sic<cscl
b、co2<ccl4<sic<cscl
c、co2<ccl4<cscl<sic
d、ccl4<co2<cscl<sic
6、下列关于理想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溶液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汽压乘以溶液的摩尔分数
b、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c、稀溶液的kf(或kb)只与溶剂本身有关,与溶液浓度,温度无关
d、利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可测物质分子量
7、已知具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h2so4、c6h12o6和ch3cooh 的稀溶液,一定温度下,其溶液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c6h12o6< ch3cooh < nacl <h2so4
b、ch3cooh< nacl <h2so4<c6h12o6
c、nacl <h2so4<ch3cooh<c6h12o6
d、h2so4< nacl <ch3cooh<c6h12o6
8、50 g水中溶解0.50 g某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0.31 oc。已知水的kf=1.86 k·kg·mol-1,则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0
b、36
c、60
d、56
9、四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其凝固点下降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是:
a、hac nacl c6h12o6 cacl2
b、c6h12o6 hac nacl cacl2
c、cacl2 nacl hac c6h12o6
d、cacl2 hac c6h12o6 nacl
10、下列晶格能(离子键能)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kcl > nacl > rbcl
b、rbcl > kcl > nacl
c、rbcl > nacl > kcl
d、nacl > kcl > rbcl
11、测得血浆的凝固点为-0.52°c,今有质量浓度为10.0g·l-1的尿素(相对分子质量为60)溶液100ml,问需加入( )克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才能与血浆具有相同的渗透压(水的kf =1.86k·kg·mol-1)。
a、1.0
b、2.0
c、3.0
d、4.0
12、f、n的氢化物(hf、nh3)的熔点都比它们同族中其他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 要由于hf、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13、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性质有关。
14、h2o 的熔点比hf高,所以o—h…o氢键的键能比f—h…f氢键的键能大。
15、规定在 1.01325×105 pa 条件下,被空气饱和了的水与冰处于平衡时的温度就是0℃。
16、色散力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而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
17、mgf2晶体的熔点比naf的高。
18、凡是能形成氢键的物质,其熔、沸点比同类物质的都高。
19、在两个都装有1kg水的烧杯中分别溶解20g葡萄糖(c6h12o6)和20g蔗糖(c12h22o11)后,两种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不同。
20、诱导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21、nacl晶体的熔点比nai的要高。
22、由于分子内氢键的形成,邻硝基苯酚的沸点小于对硝基苯酚。
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热力学基础1、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焓变一定与系统和环境之间交换的热量相等
b、焓是状态函数
c、焓具有能量量纲
d、焓的绝对值无法确定
2、某一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动进行,但在低温下能自动进行。则该反应的和为
a、<0 >0
b、>0 >0
c、<0 <0
d、>0 <0
3、对于反应:2nh3(g) = n2(g) 3h2(g),在一定温度和标准条件下,反应的与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无法判断
4、下列物质中(2298.15 k)最大的是:
a、ch4 (g)
b、c2h4 (g)
c、c2h6 (g)
d、c2h2(g)
5、对于反应 n2(g) 3h2(g) = 2nh3(g),(298.15k) = -92.2 kj·mol-1,若升温到100℃,对和的影响是:
a、增大
b、减小
c、影响很小
d、无法判断
6、已知下列各反应的标准焓变: -393.16 kj/mol -296.85 kj/mol 1057.42 kj/mol 则反应的为
a、-70.56 kj·mol
b、70.56 kj·mol
c、-101.24 kj·mol
d、101.24 kj·mol
7、下列反应中,熵减小(即δrsm < 0 )的是:
a、2co(g)+o2(g) = 2co2(g)
b、2nh4no3(s) = 2n2(g)+4h2o(g)+o2(g)
c、2o3(g) = 3o2(g)
d、f2(g) = 2f(g)
8、在标准状态和温度t时,已知反应a®2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为,而反应2a®c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为,则反应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为:
a、2
b、-2
c、
d、2-
9、在下列反应中,进行摩尔反应(或当x=1 mol)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ch4 (l) 2o2 (g) = co2 (g) 2h2o(g)
b、ch4 (g) 2o2 (g) = co2(g) 2h2o(l)
c、ch4 (g) 2o2 (g) = co2 (g) 2h2o(g)
d、ch4 (g) 3/2o2 (g) = co(g) 2h2o(l)
10、对于反应2hcl(aq) zn(s) = zncl2(aq) h2(g),关于其热力学标准状态的正确描述是:
a、298k,hcl和zncl2的浓度均为1 mol/l,h2的分压为100 kpa
b、hcl和zncl2的浓度均为1 mol/l,h2的分压为100 kpa
c、298k,hcl, zncl2和zn的浓度均为1 mol/l,h2的分压为100 kpa
d、hcl, zncl2和zn的浓度均为1 mol/l,h2的分压为100 kpa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系统的焓等于等压反应热;
b、不做非体积功时,系统的焓变等于等压反应热;
c、只有等压过程,才有化学反应热效应;
d、单质的生成焓等于零
12、某反应在298k标准状态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则符合的条件是:
a、
b、
c、
d、
13、g、h、w、v均为状态函数。
14、常温下,将kcl溶于水中,各热力学函数的改变量是δh > 0、δs > 0、δg < 0。
15、热和功是系统和环境交换或传递的能量,受过程的制约,不是系统自身的性质,所以不是状态函数。
16、在化学热力学中所谓标准条件是指:在 298.15 k 下,系统中各气体物质的分压均为标准压力,或者溶液中溶质浓度均为标准浓度。
17、qp、qv之间的换算只适合气相反应,不适合有凝聚相参与的反应。
18、对于一个定温反应,如果>,则该反应必定是熵增的反应。
19、由于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w,可知q和w也是状态函数。
20、化学反应的焓变,是反应的热效应。
21、在298k时,指定单质的=0,=0,=0。
22、物质的温度越高,熵值越大。
第五章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1、下列情况中,使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最少的情况是
a、平衡常数很小
b、平衡常数很大
c、平衡常数等于1
d、前三种情况均无法判断
2、若某反应在一定条件时,反应商j =1,则此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3、反应在298k时标准平衡常数,若在此温度时,该反应式中的各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则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a、处于平衡状态
b、逆向进行
c、正向进行
d、无法判断
4、某温度时反应 h2(g) cl2(g)=2hcl(g)的=,则反应hcl(g)=1/2h2(g) 1/2 cl2(g)的为:
a、25
b、5
c、
d、
5、已知某反应的,在给定温度下,可以求出:
a、反应的
b、反应的
c、反应的
d、反应的ea
6、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标准平衡常数为标准态时的平衡常数
c、如果找到该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其平衡转化率
d、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而变化
7、在温度t和压力p时,已知反应: (1)2h2o (g)=2h2 (g)+o2 (g) (2)co2 (g)=co (g)+1/2o2 (g) 则反应(3) co (g)+h2o(g)=co2(g)+h2 (g)的应为:
a、
b、
c、
d、
8、化学平衡是指系统中正、逆反应活化能相等的状态。
9、在一定温度下,δg值越大,平衡常数值就愈小。
10、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
11、某一可逆反应,当j>时,该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12、对于一个> 0的化学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第六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1、某反应a→b,反应物消耗3/4所需的时间是其半衰期的2倍,此反应为:
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无法确定
2、反应c(s) o2(g)→co2(g)的<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肯定无用的是:
a、增加o2的分压
b、升温
c、加催化剂
d、减少co2的分压
3、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在定温下,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越负,反应速度越快
b、越负,反应速度越快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4、当反应物反应掉5/9,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1/3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是:
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3/2级反应
5、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
a、增加了分子总数
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增加了反应的活化能
6、如果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50年,下列描述正确的为:
a、反应完全进行需要50年
b、反应完全进行需要100年
c、每50年反应物消耗量相同
d、反应进行50年后,反应物的浓度减半
7、对于基元反应:h2 2no = n2 h2o2,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个时刻(时间以s计),h2的浓度为2 ,no的浓度为3 ,则反应速率v是_________ 。
a、6 k
b、12 k
c、18 k
d、36 k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复杂反应是由若干元反应组成的;
b、在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时,此反应必为元反应;
c、反应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
d、反应速率等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
9、哪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浓度无关?
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三级反应
10、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11、反应 h2(g) i2(g) = 2hi(g)的速率方程为ν= k c(h2)·c(i2),则该反应为基元反应。
12、在等温、等压下,一个反应的数值越小,其反应速率越快。
13、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14、反应的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
15、催化剂能改变反应活化能,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
16、任何一种反应的速率都随时间而变。
17、催化剂对速率常数、平衡常数都有影响。
18、按碰撞理论分析,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加快2~4倍,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温度升高,分子碰撞频率随之增加。
19、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1、基态k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表达正确的有:
a、(4,1,0, 1/2)
b、(4,1,1, 1/2)
c、(3,0,0, 1/2)
d、(4,0,0, 1/2)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空间构型为:
a、平面正三角形
b、v形
c、正四面体
d、三角锥
3、在热力学标准状态下,某反应在高于某一温度t时能正向自发进行,而在低于温度t时不能正向自发进行,据此可判断该反应:
a、
b、
c、
d、
4、已知某反应的,在给定温度下,可以求出:
a、反应的
b、反应的
c、反应的
d、反应的
5、反应a(g) 2b(s)=3z(g), 当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b、将反应容器的体积压缩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c、充入惰性气体可以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d、加入催化剂可以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6、50 g水中溶解0.50 g某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0.31 。已知水的kf=1.86 k·kg·mol,则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0
b、36
c、60
d、56
7、四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其凝固点下降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是:
a、hac nacl c6h12o6 cacl2
b、c6h12o6 hac nacl cacl2
c、cacl2 nacl hac c6h12o6
d、cacl2 hac c6h12o6 nacl
8、下列分子中,非极性分子的是:
a、o3
b、bcl3
c、ph3
d、chcl3
9、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标准平衡常数为标准态时的平衡常数
c、如果找到该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其平衡转化率
d、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而变化
10、某基元反应热效应△rh =50 kj·mol,则该反应的活化能ea为:
a、≥50 kj/mol
b、<50 kj/mol
c、-50 kj/mol
d、无法确定
11、已知某元素 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s区
b、d区
c、p区
d、ds区
12、下列各分子中,中心原子在成键时,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的是:
a、becl2
b、ph3
c、sicl4
d、bf3
13、下列分子中,含有最大键角的是:
a、nh3
b、so3
c、xef2
d、o3
14、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构型不是直线形的是:
a、
b、
c、
d、
15、在brch=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
a、
b、
c、
d、
16、下列轨道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波函数的角度分布y(q, j)为零的是:
a、
b、
c、
d、
17、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是:
a、(2, 1, 1, -1/2)
b、(3, 1, 0, -1/2)
c、(3, 1, -1, -1/2)
d、(3, 2, 1, -1/2)
18、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
a、7
b、6
c、5
d、4
19、下列分子中含有不同键长的是:
a、
b、
c、
d、
20、当反应物反应掉5/9,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1/3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是:
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3/2级反应
21、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
a、增加了分子总数
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增加了反应的活化能
22、对于反应2hcl(aq) zn(s) = zncl2(aq) h2(g),关于其热力学标准状态的正确描述是:
a、298k,hcl和zncl2的浓度均为1 mol/l,h2的分压为100 kpa
b、hcl和zncl2的浓度均为1 mol/l, h2的分压为100 kpa
c、298k,hcl, zncl2和zn的浓度均为1 mol/l,h2的分压为100 kpa
d、hcl, zncl2和zn的浓度均为1 mol/l,h2的分压为100 kpa
23、下列对于功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非状态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
b、都是非状态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的数值
c、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有关
d、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
24、如果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50年,下列描述正确的为:
a、反应完全进行需要50年
b、反应完全进行需要100年
c、每50年反应物消耗量相同
d、反应进行50年后,反应物的浓度减半
25、下列晶格能(离子键能)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kcl > nacl > rbcl
b、rbcl > kcl > nacl
c、rbcl > nacl > kcl
d、nacl > kcl > rbcl
26、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级和( )有关。
a、n、l
b、n、l、m
c、n
d、n、l、m、s
27、第四周期元素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 )。
a、3
b、5
c、6
d、7
28、下列各组元素中,电负性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
a、s < n < o < f
b、s < o < n
c、si < na < mg < al
d、br < h < zn < si
29、在 ch ≡ ch中两碳原子之中三键是( )。
a、三个σ键
b、三个π键
c、两个σ键一个π键
d、一个σ键两个π键
30、氨分子溶水后,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有( )。
a、取向力,诱导力
b、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c、诱导力、色散力
d、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31、相同压力下,下列物质沸点最高的是( )。
a、c2h5oh
b、c2h5cl
c、c2h5br
d、c2h5i
32、哪种化合物中既具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 )。
a、cscl
b、na2s
c、cacl2
d、nh4cl
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o2、s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
c、nh4+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
d、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34、下列各组粒子中,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是( )。
a、f-,ar
b、ca2 ,al
c、k ,s2-
d、mg2 ,cl
35、下列离子中,外层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
a、cr3
b、fe3
c、co3
d、cu2
36、n=2 时,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最多有四组。
37、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没有经典式的轨道,并需用统计规律来描述。
38、含有d电子的原子都是副族元素。
39、共价分子中形成的π键,不决定分子的几何构型。
40、|ф|2 代表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
4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就是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族序数。
42、在化学热力学中所谓标准条件是指:在 298.15 k 下,系统中各气体物质的分压均为标准压力,或者溶液中溶质浓度均为标准浓度。
43、qp、qv之间的换算只适合气相反应,不适合有凝聚相参与的反应。
44、对于一个定温反应,如果>,则该反应必定是熵增的反应。
45、化学平衡是指系统中正、逆反应活化能相等的状态。
46、在一定温度下,δg值越大,平衡常数值就愈小。
47、反应 h2(g) i2(g) = 2hi(g)的速率方程为ν= k c(h2)·c(i2),则该反应为基元反应。
48、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
49、在相同温度下,0.10 mol/l c6h12o6和0.10 mol/l co(nh2)2水溶液的渗透压相同(两者均为非电解质溶液)。
50、如将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稀释,则该溶液的解离度也将变小。
51、规定在 1.01325×105 pa 条件下,被空气饱和了的水与冰处于平衡时的温度就是0℃。
52、氢原子1s电子云图中,小黑点越密的位置,电子出现的概率一定越大。
53、色散力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而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
54、凡是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轨道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它们都是非极性分子。
55、be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56、“镧系收缩”是指镧系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快速减小的现象。
57、mgf2晶体的熔点比naf的高。
58、由于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w,可知q和w也是状态函数。
59、在等温、等压下,一个反应的数值越小,其反应速率越快。
60、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61、as、ca、o、s、p 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氧。
62、同一电子层的电子钻穿效应大的电子相对地受到屏蔽作用小。
63、s电子绕核运动轨迹是圆圈,而p电子运动轨道则是“8”字型。
64、凡是含h与o的化合物之间都有氢键。
65、对硝基苯酚和邻硝基苯酚分子量相等,故熔点也相同。
66、两个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两个分子轨道。在能量较低的分子轨道中, 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贡献较大。在能量较高的分子轨道中,能量较高的原子轨道贡 献较大。
67、凡是成键轨道都具有中心对称性。
68、气态seo3的立体构型是四面体形,clo3-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
69、cr3 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63d3)。
70、原子单独存在时不发生杂化,在与其它原子形成分子时才可能发生杂化。
猜你喜欢
- 2023-10-22 23:53
- 2023-10-22 23:35
- 2023-10-22 22:58
- 2023-10-22 22:49
- 2023-10-22 22:17
- 2023-10-22 21:48
- 2023-10-22 21:39
- 2023-10-22 21:33
- 2023-10-22 21:28
- 2023-10-22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