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的水分生理单元测验1、在烈日照射下,植物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降低体温,是因为( )。
a、水具有高比热
b、水具有高气化热
c、水具有表面张力
d、水分子具有内聚力
2、某一物质在两个区域间移动的方向可以由其所在的两个区域中的( )判定。
a、化学势
b、自由能
c、化学势差
d、水势差
3、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其衬质势通常省略不计,其原因是:( )。
a、衬质势很低
b、衬质势不存在
c、衬质势很高,绝对值很小
d、衬质势很低,绝对值很小
4、将一个植物细胞放入与其渗透势相等的外界溶液中,则细胞( )。
a、吸水
b、失水
c、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d、既可能失水,也可能保持平衡
5、干燥种子萌发和分生组织细胞吸水靠( )。
a、渗透作用
b、代谢作用
c、吸胀作用
d、扩散作用
6、一个植物细胞的ψw= -0.3mpa,ψp= 0.1mpa;将该细胞放入ψs= -0.6mpa溶液中,达到平衡时,细胞的( )。
a、ψp变大
b、ψp不变
c、ψp变小
d、ψw= -0.45mpa
7、根部吸水主要在根尖进行,吸水能力最大的是( )。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
d、根冠
8、在气孔张开时,水蒸气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速度( )。
a、与气孔的面积成正比
b、与气孔面积成反比
c、与气孔周长成正比
d、与气孔周长成反比
9、薄壁细胞中大量水分流入保卫细胞通常会导致气孔( )。
a、关闭
b、张开
c、没影响
d、不确定
10、植物体内水分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是( )。
a、筛管和伴胞
b、导管和管胞
c、通道细胞
d、胞间连丝
11、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 )。
a、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
b、需水量最多的时期
c、需水终止期
d、生长最快的时期
12、溶液的水势与溶液的浓度成( )。
a、反比
b、正比
c、无关
d、不确定
13、细胞液本身的水势永远是(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小于1
14、将一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吸水到平衡时该细胞的( )。
a、ψw= ψs
b、ψw= ψp
c、ψw= ψm
d、ψs= -ψp
15、细胞内压力势为负值时,细胞的水势( )。
a、ψw>ψs
b、ψw<ψs
c、ψw=0
d、ψw =ψs
16、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主要动力是( )。
a、吐水
b、内聚力
c、蒸腾拉力
d、根压
17、已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吸水靠( )。
a、吸胀作用
b、渗透作用
c、代谢作用
d、扩散作用
18、在同一植株中,地上器官细胞与根部细胞比较( )。
a、水势低
b、水势高
c、水势相等
d、水势变化无规律
19、水孔蛋白的缩写符号是( )。
a、aqp
b、pga
c、wue
d、nue
20、植物组织内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越高,其抗逆性越( )。
a、强
b、弱
c、不变
d、无规律
21、目前发现水孔蛋白的活化主要是依靠( )作用调节。
a、磷酸化/去磷酸化
b、甲酰化/去甲酰化
c、氧化/还原
d、腺苷酰化/去腺苷酰化
22、水分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是( )。
a、原生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b、有机物合成原料
c、良好溶剂
d、代谢介质
23、下列主要依靠吸胀作用吸水的组织或器官是( )。
a、成熟组织
b、风干种子
c、根毛
d、分生组织
24、证明根系主动吸水的证据有( )。
a、伤流
b、蒸腾作用
c、吐水
d、萎蔫
25、保卫细胞的水势变化与下列无机离子有关( )。
a、
b、
c、
d、
26、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有:( )。
a、叶片水势
b、细胞汁液浓度
c、渗透势
d、气孔开度
27、土壤通气不良使根系吸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
a、缺乏氧气
b、水分不足
c、水分太多
d、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28、要做到合理灌溉,需要( )。
a、看人
b、看天
c、看地
d、看植物
29、保卫细胞的水势变化与下列有机物质有关( )。
a、丙酮酸
b、脂肪酸
c、苹果酸
d、糖
30、调节植物叶片气孔运动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温度
c、氧气
d、二氧化碳
31、水分跨膜运输的方式有( )。
a、单个水分子经膜脂间隙的扩散作用
b、水集流经水通道
c、水集流经载体蛋白
d、水集流经atp酶
32、植物的自由水含量越多,其代谢活动越旺盛,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越强。( )
33、在植物生理学中水势的定义是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
34、干燥种子中的水势由衬质势决定。( )
35、水势差不仅决定水流的方向,而且影响水分移动的速度。( )
36、植物的临界水势越高,则耐旱性越强。( )
37、一般水势的绝对值不易测得。因此在同温同压下,测定纯水和溶液的水势以作比较 。( )
38、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的水势等于其压力势。( )
39、强风可将气孔边的水蒸汽吹散,减少外部阻力,加速蒸腾。( )
40、豆类种子中胶体的衬质势很高,可达-100mpa。( )
41、种子吸胀吸水和蒸腾作用都是不需要呼吸作用直接供能的生理过程。( )
42、灌溉的形态指标易于观察,它比生理指标更及时和灵敏。( )
43、作物一定时期缺水并不一定会降低产量,还可能对作物增产更为有利。( )
植物的水分生理单元作业1、论述植物细胞水势的组成及各组成的含义。
2、论述气孔运动的实质及气孔运动机制的三种主要假说。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矿质营养单元测验1、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有( )种。
a、7种
b、9种
c、14种
d、17种
2、植物的肥料三要素是指( )。
a、c、h和o
b、fe、mg和cu
c、b、mo和zn
d、n、p和k
3、植物细胞对离子吸收和运输时,膜上起电致质子泵作用的是( )。
a、nadh脱氢酶
b、过氧化氢酶
c、atp酶
d、磷酸酶
4、质子泵对质子的主动转运属于( )。
a、初级主动转运
b、次级主动转运
c、共转运
d、协同转运
5、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既相关又相互独立
d、无相关性
6、存在竞争作用的两种离子是( )。
a、
b、
c、
d、
7、植物体内参与循环的元素缺素症主要发生在( )。
a、老叶
b、幼叶
c、落叶
d、病叶
8、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通过( )运输到地上部。
a、韧皮部
b、质外体
c、胞间连丝
d、木质部
9、能反映水稻叶片氮素营养水平的氨基酸是( )。
a、蛋氨酸
b、天冬酰胺
c、丙氨酸
d、甘氨酸
10、为了防止水稻、小麦后期贪青晚熟,在生长后期不能偏施(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微肥
11、植物体内的生命元素是指( )。
a、n
b、p
c、fe
d、k
12、质子动力(pmf)指的是( )。
a、电势梯度
b、化学势梯度
c、电化学势梯度
d、质子电化学势梯度
13、植物根部吸收离子较活跃的区域是( )。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
d、根冠
14、离子经载体进行转运的速率大约为( )。
a、
b、
c、
d、
15、植物缺铁导致的病症是( )。
a、幼叶失绿
b、老叶失绿
c、全株失绿
d、叶呈紫红色
16、影响植物根细胞主动吸收无机离子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土壤溶液ph值
b、土壤氧气分压
c、土壤盐含量
d、土壤微生物
17、能发生拮抗作用的两种元素是( )。
a、
b、
c、
d、
18、油菜“花而不实”、甜菜“心腐病”,常因缺( )。
a、cu
b、mo
c、b
d、p
19、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运输属于哪种运输形式( )。
a、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
c、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
20、反映植株需肥情况最敏感的形态指标是( )。
a、株高
b、节间长度
c、叶色
d、株型
21、进行植物溶液培养时, 一般要求营养液ph控制在( )之间。
a、4.5~5.5
b、5.5~6.5
c、6.5~7.5
d、7.5~8.5
22、水稻新叶生长过程中,可以从老叶中获得( )等元素。
a、n、p、k、ca
b、n、k、mg、fe
c、n、p、k、mg
d、n、p、k、mn
23、
a、全部运输到叶片内还原
b、全部在根内还原
c、在根内和叶片内均可还原
d、在植物的地上部叶片和茎秆中还原
24、进行植物生理学史第一个实验即采用柳树枝条进行盆栽实验,探索植物营养来源的学者是( )。
a、v. helmont
b、j. boussingault
c、j. sachs
d、w. knop
25、下列元素中,属于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
a、铁
b、锰
c、铜
d、磷
26、植物细胞主动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特点是( )。
a、消耗代谢能量
b、无选择性
c、逆浓度梯度吸收
d、需要转运蛋白参与
27、下列化合物属于生理酸性盐的是( )。
a、
b、
c、
d、
28、追肥的生理指标是( )。
a、细胞液浓度
b、某些酶的活性
c、叶绿素含量
d、酰胺与淀粉含量
29、追肥的形态指标是( )。
a、节间长度
b、作物长相
c、作物长势
d、叶色
30、高等植物的嫩叶首先出现缺绿症,可能是缺乏了下列元素中的( )。
a、镁
b、磷
c、硫
d、铁
31、载体蛋白通常也被称作为( )。
a、活化酶
b、透过酶
c、运输酶
d、同工酶
32、高等植物体内氨转化成氨基酸, 主要是由( )催化完成的。
a、谷氨酸脱氢酶
b、谷氨酰胺合成酶
c、谷氨酸合酶
d、转氨酶
33、植物体内含量多的元素不一定都是必需元素。( )
34、通过土培法就可以确定哪些元素是必需的元素。( )
35、细胞对离子的主动吸收中驱使离子跨膜运输的动力是跨膜离子浓度梯度。( )
36、单向转运指的是仅与膜电势梯度相关联的溶质的单方向转运。( )
37、叶片吸收的离子是沿木质部向下运输的。( )
38、n、mg、s、mn的缺乏都会引起缺绿症。( )
39、植物吸收必需元素的量越多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
40、植物必需矿质元素都是灰分元素。( )
41、
42、植物必需矿质元素都是灰分元素。( )
植物的矿质营养单元作业1、论述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的机理。
2、论述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上)植物的光合作用(上)单元测验1、l937年发现光照射离体叶绿体可以将水分解释放氧气的科学家是( )。
a、hill
b、mitchell
c、calvin
d、hatch
2、高等植物叶绿素a颜色呈( )。
a、蓝绿色
b、黄绿色
c、黄色
d、橙黄色
3、在叶绿体色素中,属于反应中心色素的是( )。
a、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b、叶绿素b
c、类胡萝卜素
d、藻红素
4、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最大吸收蜂在( )。
a、蓝紫光区
b、绿光区
c、橙光区
d、红光区
5、大部分高等植物正常叶子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 的分子比例约为( )。
a、3:1
b、1:3
c、1:2
d、2:1
6、引起绿藻发生红降现象的光是( )。
a、大于685nm的远红光
b、650nm的红光
c、450nm的蓝光
d、550nm的绿光
7、在光合作用中被称之为同化力的物质是指( )。
a、atp和nadph
b、amp和nadh
c、adp和 nadph
d、atp和nadh
8、psⅰ的光反应主要特征是( )。
a、
b、atp的生成
c、氧的释放
d、水的光解
9、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来源于( )。
a、
b、
c、rubp
d、nadh
10、高等植物叶绿素的生物合成的第一阶段是以( )作为原料。
a、谷氨酸与α-酮戊二酸
b、谷氨酸与丙酮酸
c、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
d、丙氨酸与丙酮酸
11、高等植物胡萝卜素颜色呈( )。
a、黄绿色
b、蓝绿色
c、黄色
d、橙黄色
12、高等植物正常叶子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约为( )。
a、2:1
b、3:1
c、1:1
d、4:1
1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在( )。
a、叶绿体类囊体膜
b、叶绿体间质
c、细胞质
d、叶绿体被膜
14、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绿色细胞的( )。
a、线粒体内膜上
b、液泡膜上
c、类囊体膜上
d、叶绿体膜上
15、光合有效辐射的大致范围是( )。
a、300-500nm
b、400-700nm
c、500-800nm
d、600-900nm
16、在高等植物光合非环式电子传递中最终电子供体是( )。
a、
b、
c、
d、nadph
17、在高等植物光合假环式电子传递的最终电子受体是( )。
a、
b、
c、
d、
18、与叶绿素b相比较,叶绿素a在红光部分的吸收带偏向( )方向,在蓝紫光部分的吸收带偏向( )方向。
a、长光波,短光波
b、长光波,长光波
c、短光波,短光波
d、短光波,长光波
19、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反射光下观察呈( )色,在透射光下观察呈( )色。
a、绿,红
b、红,绿
c、绿,绿
d、红,红
20、p700的次级电子供体d是( )。
a、cyt
b、
c、pq
d、pc
21、rubisco由( )个大亚基和( )个小亚基组成。
a、12,4
b、6,10
c、8,8
d、10,6
22、在循环的光合电子传递途径中,没有( )产生。
a、氧化型细胞色素f
b、e-
c、nadph
d、atp
23、在提取叶绿素时,通常用的试剂是( )。
a、80%的丙酮
b、丙酮:乙醇 :蒸馏水(4.5:4.5:1)
c、蒸馏水
d、甘油
24、在叶绿体色素中,属于聚光色素的是( )。
a、大部分叶绿素a和全部叶绿素b
b、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25、证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存在有两个光系统的主要实验证据有( )。
a、红降现象
b、荧光现象
c、希尔反应
d、双光增益效应
26、psⅱ的光反应主要特征是( )。
a、水的光解
b、氧气的释放
c、atp的生成
d、nadh的生成
27、参与光合作用水的光解放氧反应的矿质元素是( )。
a、锰
b、钙
c、氯
d、镁
28、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了下列哪些物质( )。
a、磷酸丙糖
b、atp
c、
d、
e、
29、下列哪些物质是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成员( )。
a、pq
b、pc
c、fd
d、coq
e、cytf
30、高等绿色植物光合色素主要有(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e、藻胆素
31、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的主要蛋白复合体有( )。
a、psi
b、psii
c、cytb6//f
d、atp酶
32、光合磷酸化的类型有( )。
a、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b、环式光合磷酸化
c、假环式光合磷酸化
d、底物水平磷酸化
33、叶绿素分子的头部是镁卟琳环,呈极性,因而叶绿素溶于水。( )
34、一般情况下,叶片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比值为2:1。( )
35、叶绿素a比叶绿素b在红光部分吸收带窄些,在蓝紫光部分宽些。( )
36、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在光下和黑暗下都可以进行,光可以促进暗反应的进行。( )
37、
38、碳素同化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
39、只有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具有光化学活性,可以将光能转变成电能。( )
40、依化学性质而论,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能发生皂化反应。( )
41、叶片不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器官。( )
4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上)单元作业1、简述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外界条件。
2、光合电子传递途径有几个类型?各条途径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单元测验1、
a、pep
b、ru5p
c、rubp
d、pga
2、
a、三碳化合物
b、四碳化合物
c、五碳化合物
d、六碳化合物
3、光呼吸是一个氧化过程,被氧化的底物是( )。
a、乙醇酸
b、丙酮酸
c、葡萄糖
d、甘油酸
4、光呼吸调节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氧气对光呼吸( )。
a、有促进作用
b、有抑制作用
c、作用小
d、无作用
5、光合产物蔗糖形成的部位是( )。
a、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基粒
c、叶绿体间质
d、类囊体
6、光合产物运出叶绿体的主要形式是( )。
a、磷酸丙糖
b、淀粉
c、蔗糖
d、果糖
7、植物处于光补偿点时,( )。
a、净光合速率为零
b、真正光合速率为零
c、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d、净光合速率最大
8、
a、棉花
b、仙人掌
c、玉米
d、高粱
9、
a、还原阶段
b、羧化阶段
c、再生阶段
d、三个阶段都需要
10、
a、磷酸丙酮酸双激酶
b、pep羧化酶
c、pep羧激酶
d、腺苷酸激酶
1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在( )。
a、叶绿体膜
b、叶绿体基粒
c、叶绿体基质
d、细胞质基质
12、
a、磷酸甘油酸
b、苹果酸
c、草酰乙酸
d、葡萄糖
13、光合产物淀粉的形成和贮藏部位是( )。
a、叶绿体基质
b、叶绿体基粒
c、细胞质基质
d、类囊体
14、植物的光饱和点是植物光合强度达到光饱和现象时的( )。
a、最适温度
b、光合强度
c、光照强度
d、二氧化碳浓度
15、仙人掌和凤梨是( )植物。
a、
b、
c、
d、cam
16、具cam途径的植物,其气孔一般是( )。
a、昼开夜闭
b、昼闭夜开
c、昼夜均开
d、昼夜均闭
17、在光合作用研究中首先发现光合碳循环并获诺贝尔奖的是( )。
a、r.hill
b、m.calvin and benson
c、hatch and slack
d、p.mitchell
18、光呼吸乙醇酸代谢途径的底物主要来源于( )的作用。
a、rubp羧化酶
b、rubp加氧酶
c、乙醇酸氧化酶
d、pep羧化酶
19、有人认为乙醇酸代谢也是氨基酸合成的补充途径,它主要形成的氨基酸是( )。
a、丙氨酸和甘氨酸
b、甘氨酸和丝氨酸
c、丝氨酸和亮氨酸
d、苏氨酸和甘氨酸
20、rubp羧化酶的活化剂是( )。
a、cu
b、fe
c、mg
d、zn
21、
a、pep羧化酶
b、
c、pep羧激酶
d、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22、
a、淀粉、糖减少
b、苹果酸增加
c、磷酸甘油酸减少
d、细胞液变酸
23、参与完成光呼吸全过程的细胞器有( )。
a、过氧化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d、叶绿体
24、
a、pepc活性高
b、叶面积大
c、叶绿素含量高
d、
25、下列哪些物质是卡尔文循环的中间产物( )。
a、1,3-二磷酸甘油酸
b、磷酸二羟丙酮
c、核酮糖5-磷酸
d、果糖-1,6-二磷酸
26、
a、甘蔗
b、小麦
c、菠萝
d、高粱
27、
a、菠萝
b、高粱
c、水稻
d、苹果
28、发生在类囊体的反应包括( )。
a、光合磷酸化
b、光能的传递和转换
c、光合电子传递
d、水的光解、放氧
e、
29、下列哪些物质不是卡尔文循环的中间产物( )。
a、pep
b、草酰乙酸
c、柠檬酸
d、5-磷酸核酮糖
e、1 ,6-二磷酸果糖
30、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光合作用的能源
b、诱导rubisco活化
c、气孔的开放
d、叶绿素的形成与基粒垛叠
31、
32、
33、弱光下光合速率降低比呼吸速率显著。( )
34、光合作用中暗反应是由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温度影响不大。( )
35、改善光合性能是提高产量的根本措施。( )
36、卡文循环是所有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基本途径。( )
37、光合作用产物都是在叶绿体内形成的。( )
38、细胞质内pi含量升高,有利于叶绿体内tp的运出。( )
39、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高于阴生植物。( )
40、
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单元作业1、植物的光合碳同化途径有几条? 各条途径有何特点?简述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的三个阶段和光合产物糖类的合成过程。
2、如何评价光呼吸的功能。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单元测验1、下面关于植物呼吸代谢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 )。
a、末端氧化酶只分布在线粒体内
b、呼吸代谢途径表现出多样性
c、电子传递途径多样性
d、末端氧化酶系统多样性
2、
a、酒精发酵
b、丁酸发酵
c、醋酸发酵
d、乳酸发酵
3、在植物正常生长条件下,植物细胞中葡萄糖降解主要是通过( )。
a、emp-tcac
b、ppp
c、emp
d、tcac
4、无氧呼吸中氧化作用所需要的氧来自细胞内( )。
a、被氧化的糖分子
b、水分子
c、乙醇
d、乳酸
5、交替氧化酶(抗氰氧化酶)途径的p/o等于( )。
a、1
b、2
c、3
d、0
6、氧化磷酸化形成atp的过程是( )。
a、既有放能过程也有贮能过程
b、贮能过程
c、放能过程
d、不一定
7、从种子萌发到形成幼苗,全部呼吸几乎都属于( )。
a、生长呼吸
b、维持呼吸
c、有氧呼吸
d、无氧呼吸
8、
a、80%
b、60%
c、40%
d、25%
9、苹果贮藏久了,组织内部会发生( )。
a、酒精发酵
b、抗氰呼吸
c、糖酵解
d、乳酸发酵
10、下列植物器官中,呼吸速率最高的是( )。
a、花
b、根
c、茎
d、叶片
11、植物受旱或受伤时,ppp所占比例一般表现为(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一定
12、与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植物激素是( )。
a、eth
b、ga
c、aba
d、ctk
13、马铃薯块茎受到伤害后出现褐色主要是由于下面哪个酶作用的结果( )。
a、酚氧化酶
b、超氧化物歧化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交替氧化酶
14、能够反映呼吸底物性质及氧气供应状态的指标是( )。
a、呼吸商
b、
c、
d、atp生成量
15、早稻浸种时用温水淋冲、翻堆的目的主要是( )。
a、提高温度、通气以利于种子萌发
b、散热
c、冲洗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
d、避免根系生长过快
16、能够促进呼吸作用进行的因素主要有( )。
a、适宜浓度的氧
b、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c、低的组织含水量
d、低温
17、对种子安全贮藏不利的措施是( )。
a、高温低湿
b、仓库要通风
c、防治害虫
d、密闭保藏
18、不属于三羧酸循环的调节物是( )。
a、nadph
b、adp
c、atp
d、nadh
19、植物体内呼吸过程中末端氧化酶主要是( )。
a、细胞色素氧化酶
b、酚氧化酶
c、交替氧化酶
d、抗坏血酸氧化酶
20、
a、1
b、2
c、3
d、4
21、糖在无氧条件下发生降解是可以形成少量atp的。( )
22、呼吸作用中形成的atp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的。( )
23、
24、呼吸作用都是要释放二氧化碳的。( )
25、呼吸跃变是由于果实内ga积累所致。( )
26、抗氰呼吸过程中,atp形成显著减少,释放的热能增加。( )
27、呼吸作用中底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只有经过呼吸链上的氧化磷酸化作用,才能形成atp。( )
28、emp和tca循环中,均存在受adp(或atp)促进(或抑制)的酶。( )
29、制作绿茶时,需要借助多酚氧化酶的作用。( )
30、干旱可加强植物体内的氧化磷酸化作用,提高植物细胞能荷水平。( )
31、当细胞以蛋白质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时,呼吸商会接近于1。( )
32、呼吸商大小与底物中相对含氧量有关,含氧量高,呼吸商也高。( )
33、绿色细胞中存在乙醇酸氧化酶,不存在细胞色素氧化酶。( )
34、小麦感染锈病后,体内酚氧化酶活性升高。( )
35、低温干燥处理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 )
36、氧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呼吸作用就没有促进作用。( )
37、
38、植物感病和机械损伤明显促进组织的呼吸作用。( )
39、
40、早稻灌浆成熟期正处高温季节,可以灌“跑马水”降温,有利于种子灌浆和成熟。( )
植物的呼吸作用单元作业1、论述植物呼吸代谢多样性的内容及其生物学意义。
2、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辨证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五章 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单元测验1、在植物有机体中,有机物的运输主要靠哪个部位来承担( )。
a、韧皮部
b、本质部
c、微管
d、导管
2、在植物体中,细胞间有机物的运输不依靠下列哪种运输途径( )。
a、简单扩散
b、质外体运输
c、共质体运输
d、交替途径
3、韧皮部装载时的特点是( )。
a、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具选择性
b、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具选择性
c、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不具选择性
d、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不具选择性
4、在筛管运输机理的几种学说当中,主张筛管液是靠源端和库端的压力势差建立起来的压力梯度来推动的,是哪一种?( )。
a、压力流动学说
b、胞质泵动学说
c、收缩蛋白学说
d、化学渗透学说
5、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为( )。
a、蔗糖
b、果糖
c、葡萄糖
d、棉籽糖
6、在细胞质泵动学说和收缩蛋白学说中,都认为有机物运输需要( )。
a、充足的水
b、合适的温度
c、消耗能量
d、充足的二氧化碳
7、温度是影响有机物运输的外界因素之一,当温度降低时,运输速度就会变( )。
a、快
b、慢
c、不变
d、不确定
8、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白天一般比晚上( )。
a、快
b、慢
c、一样
d、不确定
9、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速度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是间接,主要起控制作用的是( )。
a、叶内蔗糖浓度
b、水分
c、镁元素
d、二氧化碳浓度
10、有机物在植物内运输的最适温度一般为( )。
a、25℃—35℃
b、20℃—30℃
c、10℃—20℃
d、35℃—45℃
11、温度降低可使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速度降低的原因是( )。
a、光合作用减弱
b、呼吸速率降低
c、筛管内含物粘度降低
d、导管内含物粘度降低
12、韧皮部同化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是受三种能力的综合影响( )。
a、供应、竞争和运输能力
b、供应、运输和控制能力
c、运输、竞争和收缩能力
d、供应、竞争和控制能力
13、温度对同化物质的运输有影响,当气温高于土温时( )。
a、有利于同化物质向顶部运输
b、有利于同化物质向根部运输
c、只影响运输速率,对运输方向无影响
d、运输方向不确定
14、p蛋白存在于( )中。
a、筛管
b、伴胞
c、导管
d、管胞
15、春天树木发芽时,叶片展开前,茎秆内糖分运输的方向是( )。
a、从形态学下端运向上端
b、从形态学上端运向下端
c、既不上运也不下运
d、双向运输
16、韧皮部装载有2条途径,即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
17、韧皮部中的物质可以双向运输。( )
18、解释筛管中运输同化产物的机理的学说有3种,其中压力流动学说主张筛管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的膨压建立起来的压力势梯度来推动的。( )
19、同化产物经过韧皮部从源到库的运输称为短距离运输。( )
20、源叶中的光合产物装载入韧皮部的细胞途径可能是“共质体→质外体→共质体→韧皮部筛管分子”。 ( )
21、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源与库的地位始终保持不变。( )
22、许多实验证明,有机物的运输途径主要是由木质部担任的。( )
23、玉米接近成熟时,将其连杆带穗收割后堆放,则穗中有机物向秸杆倒流,不利于有机物在穗中积累,反而减产。( )
24、昼夜温差大,可减少有机物的呼吸消耗,促进同化物向果实运输,因而使瓜果的含糖量和谷类种子的千粒重增加。( )
25、胞间连丝在细胞间密切、频繁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26、同化物运输的指标有比集转运速率。( )
27、同化物能够逆浓度高效地转运,除了和跨膜转运机制有关,另外还与韧皮部se-cc(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
28、共质体途径中同化产物在细胞间的转运通过胞间连丝进行,可用聚合物陷阱模型解释。( )
29、源-库单位是指源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应相应的库,也就是在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与库的合称。( )
30、温度影响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方向,当土温大于气温时,则有利于光合产物向根部运输。( )
31、当温度降低时,呼吸作用相应减弱,导致有机物在机体内运输速率变慢。( )
32、温度如果过高,呼吸增强,也会消耗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同时胞质中的酶也可能开始钝化或被破坏,所以有机物运输速度也会变慢。( )
33、促进同化产物运输的矿质元素主要有硼、磷、钾。( )
34、影响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外界条件有温度、水分、矿质元素和光照。( )
35、同化产物在机体内有3种去向,分别为合成储藏化合物、代谢利用和形成运输化合物。( )
36、韧皮部核心组织是筛管,筛管是由系列首尾相接的筛分子组成。( )
37、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物输出到库的接受细胞的过程。( )
38、早春,多年生植物的根部是有机物运输的源( )
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单元作业1、压力流动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2、试述影响植物体内同化物分配的三要素。
第六章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单元测验1、细胞信号转导是在细胞水平上,偶联各种( )与其所引起的相应的( )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a、不良环境,生理效应
b、感受部位,反应部位
c、刺激信号,生理效应
d、刺激信号,形态变化
2、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的分子途径可分四个阶段:( )。
a、胞间信号传递,胞内信号转导,膜上信号转换,胞内细胞反应
b、胞间信号传递,膜上信号转换,胞内信号转导,胞内细胞反应
c、胞间信号传递,膜上信号转换,胞内分子反应,胞内信号转导
d、胞内信号转导,膜上信号转换,胞间信号传递,胞内细胞 反应
3、植物胞间化学信号长距离传递的主要途径是( )。
a、韧皮部
b、细胞质
c、内质网
d、胞间连丝
4、干旱条件下属于第一信使的物质是( )。
a、
b、干旱
c、脱落酸
d、蛋白激酶
5、第二信使是由( )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 )。
a、胞外刺激信号,胞外信息分子
b、胞内刺激信号,胞内信息分子
c、胞外刺激信号,胞内信息分子
d、胞内刺激信号,胞外信息分子
6、植物胞内信号转导主要有3条途径,分别为:( )、( )和环核苷酸途径。
a、钙信号途径,肌醇磷脂途径
b、钙信号途径,肌醇三磷酸途径
c、肌醇磷脂途径,双信号途径
d、钙信号途径,二酰甘油途径
7、胞外信号被质膜接收后,以g蛋白为中介,由质膜中的磷脂酶c(plc)水解( )产生( )和二酰甘油两种信号分子,因此又称为双信号途径。
a、
b、
c、
d、
8、蛋白质的磷酸化是在( )的催化下,把atp或gtp的磷酸基转移到底物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的过程。
a、磷脂酶c(plc)
b、蛋白激酶(pk)
c、蛋白激酶c(pkc)
d、蛋白磷酸酶(pp)
9、钙信号的产生和终止是细胞内( )增减波动的结果。
a、
b、cam
c、
d、
10、g蛋白中具有gtp酶活性的亚基是( )。
a、α亚基
b、β亚基
c、γ亚基
d、δ亚基
11、信号传递是信号从( )传递到( )的过程。
a、根系,叶片
b、作用位点,效应位点
c、细胞外,细胞内
d、感受部位,反应部位
12、植物信号转导中胞间化学信号有( )。
a、水杨酸
b、乙烯
c、脱落酸
d、丙酮酸
13、植物信号转导中胞间物理信号有( )。
a、电信号
b、辐射
c、声
d、水力学信号
14、以下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
a、环核苷酸
b、脱落酸
c、
d、蛋白激酶
15、aba是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胞间化学信号之一。( )
16、植物细胞的胞间水力学信号传递的典型植物是含羞草。( )
17、胞外信号在膜上的信号转换与g蛋白密切相关 。( )
18、能够响应胞外刺激信号的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物质就是第二信使。( )
19、高度区域化的植物细胞结构中,钙离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细胞胞质中自由钙离子浓度比液泡中钙离子浓度高。( )
20、
21、蛋白质的磷酸化是信号传递的终止信号或一种逆向调节。( )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单元作业1、论述植物细胞胞内三种信号传递系统的类型及其信号转导通路。
2、论述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用如何进行及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重要意义。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物质单元测验1、发现最早、分布最普遍的天然生长素是( )。
a、吲哚-3—乙酸
b、4—氯—3—吲哚乙酸
c、苯乙酸
d、吲哚丁酸
2、下列选项中不是天然生长素的是( )。
a、2,4-二氯苯氧乙酸(2,4-d)
b、4-氯-3-吲哚乙酸 (4-cl-iaa)
c、苯乙酸(paa)
d、吲哚-3-乙酸(iaa)
3、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根本的区别是( )。
a、二者合成的方式不同
b、二者的生物活性不同
c、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d、二者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不同
4、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 )。
a、既有极性运输也有非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只有极性运输
d、既无极性运输又无非极性运输
5、下面哪些作物在生产上需要利用和保持顶端优势( ) 。
a、麻类和向日葵
b、棉花和瓜类
c、茶树和果树
d、烟草和绿篱
6、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通常敏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根 > 芽 > 茎
b、芽> 根> 茎
c、茎> 根 > 芽
d、根 > 茎 > 芽
7、赤霉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形式是( )。
a、无极性运输
b、极性运输
c、兼有极性和非极性运输
d、极性和非极性运输都无
8、赤霉素呈酸性,是因为各类赤霉素都含有( )。
a、羧基
b、酮基
c、醛基
d、苯基
9、已发现的赤霉素达130 多种,其基本结构是( )。
a、赤霉烷环
b、吲哚环
c、吡咯环
d、苯环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赤霉素生理作用的是( )。
a、抑制植物的顶端优势
b、促进种子萌发
c、促进莲座状植物开花
d、促进植物茎的伸长生长
11、细胞分裂素不具有的生理作用是( )。
a、诱导气孔关闭
b、促进侧芽(侧枝)生长
c、延缓叶片衰老
d、促进细胞分裂
12、下列物质中,除 ( )外均为天然的细胞分裂素。
a、6-苄基腺嘌呤
b、异戊烯基腺嘌呤
c、二氢玉米素
d、玉米素
13、植物体内天然形式的脱落酸主要为( )。
a、右旋
b、左旋
c、外消旋体
d、内消旋体
14、脱落酸不具备的生理作用是( )。
a、延缓叶片衰老
b、促进种子休眠
c、抑制种子萌发
d、促进种子成熟
15、乙烯不具备的生理作用是( )。
a、诱导子叶膨大
b、促进叶片衰老
c、诱导果实成熟
d、诱导黄化豌豆幼苗“三重反应”
16、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是( )。
a、acc
b、avg
c、aoa
d、met
17、油菜素甾醇类不具备的生理作用是( )。
a、促进叶片衰老
b、调控细胞分裂
c、参与光形态建成的调控
d、调控细胞伸长
18、能明显增大水稻叶夹角的物质是( )。
a、brs
b、6-ba
c、aba
d、eth
19、在细胞壁伸长或扩大的过程中,参与调节细胞壁松弛的蛋白质主要包括( )。
a、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et)和扩张蛋白
b、纤维素酶
c、果胶酶
d、细胞壁降解酶
20、下列生长物质中,可作为除草剂使用的是( )。
a、2,4-d
b、ja
c、aba
d、6-ba
21、以下叙述中,仅( )是没有实验证据的。
a、乙烯促进光合磷酸化
b、乙烯促进鲜果的成熟,也促进叶片的脱落
c、乙烯抑制根的生长,却刺激不定根的形成果胶酶
d、乙烯增加膜透性
22、生长素具有( )生理效应。
a、打破休眠
b、促进雌花分化
c、诱导单性结实
d、引起顶端优势
e、促进侧根与不定根的形成
23、赤霉素具有( )生理效应。
a、打破休眠
b、促进雄花分化
c、诱导单性结实
d、促进种子萌发
e、促进节间伸长
24、细胞分裂素具有( )生理效应。
a、促进细胞扩大
b、促进雄花分化
c、促进气孔开放
d、解除顶端优势
e、延缓器官衰老
25、脱落酸具有( )生理效应。
a、促进生长
b、抑制胚在成熟前的早萌
c、引起气孔关闭
d、提高抗逆性
e、抑制ga诱导酶产生
26、乙烯具有( )生理效应。
a、促进生长
b、促进菠萝开花
c、促进叶片衰老
d、促进橡胶树乳胶的分泌
e、促进器官脱落
27、aba和eth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能促进休眠、引起气孔关闭
b、都能促进器官的衰老
c、都能促进器官的脱落
d、都能调节基因表达
e、都能打破一些种子和芽的休眠
28、iaa和ga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b、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器官衰老
c、都可能引起单性结实
d、都能调节基因表达
e、都能促进种子萌发
29、常用于插枝生根的植物生长物质是( )。
a、naa
b、ga
c、6-ba
d、iba
e、tiba
30、有类似于植物激素生理效应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植物激素。( )
31、2,4-二氯苯氧乙酸的生理活性强于吲哚-3-乙酸。( )
32、高等植物都是通过色氨酸依赖途径合成生长素。( )
33、iaa从细胞膜外进入细胞膜内主要通过pin蛋白介导。( )
34、iaa在细胞质中主要以带负电的阴离子状态(iaa-)存在。( )
35、iaa在细胞壁中主要以带负电的阴离子状态(iaa-)存在。( )
36、生长素诱导扦插的枝条生根过程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
37、植物内源活性赤霉素水平是通过合成途径调控的。( )
38、
39、目前人们普遍认为tir1是赤霉素的受体。( )
40、赤霉素在胚乳中诱导α-淀粉酶形成。( )
41、赤霉素可部分代替低温和长日照而诱导某些植物开花。( )
42、组织培养研究表明:当培养基中ck/iaa 比值高时,诱导芽分化。( )
43、细胞分裂素氧化酶是细胞分裂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 )
44、一般认为,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是茎尖,可以通过韧皮部运往地下部。( )
45、在高等植物中,aba合成的最后阶段在质体中进行。( )
46、aba能够促进气孔开放。( )
47、acc转化为乙烯的反应由acc合酶调控。( )
48、成熟的苹果对青香蕉的成熟具有促进效应。( )
49、1-甲基环丙烯(1-mcp)可以作为乙烯作用的抑制剂。( )
50、最早被提取、分离、纯化的油菜素甾醇类物质是油菜素甾酮。( )
51、brs都具有 5个环的5-α-胆甾烷的基本结构。( )
植物生长物质单元作业1、论述iaa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
2、论述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主要的生理作用。
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植物的生长生理单元测验1、花生、棉花等含油较多的种子,在萌发时较其他种子需要更多的( )。
a、氧气
b、矿质元素
c、水
d、光照
2、水稻种子在缺氧的情况下萌发时,生长最快的器官是( )。
a、胚芽鞘
b、胚根
c、真叶
d、胚芽
3、促进莴苣或烟草种子萌发最有效的光是( )。
a、红光
b、白光
c、绿光
d、远红光
4、在茎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生长速率表现出( )。
a、慢-快-慢
b、快-慢-快
c、缓慢生长
d、快速生长
5、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理想昼夜温度条件是( )。
a、较高日温较低夜温
b、昼夜温度相等
c、昼夜温度均较高
d、较高夜温较低日温
6、当kt/iaa的比值低,诱导( )分化;比值高时,诱导( )分化。
a、根、芽
b、芽、根
c、花、叶
d、叶、根
7、对烟草、棉花进行打顶,主要目的是控制植物的( )。
a、顶端优势
b、极性运输
c、生长大周期
d、根系发育
8、植物生长在下述哪种条件下根冠比最大( )。
a、土壤比较干旱、氮肥适中、光照较强
b、土壤水分充足、氮肥充足、光照适中
c、土壤水分适中、氮肥充足、光照适中
d、土壤水分充足、氮肥适中、光照较弱
9、由于外界环境中有一定方向的刺激所引起的植物定向运动过程称( )。
a、向性运动
b、感性运动
c、生理钟
d、前三者都不是
10、感性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 )。
a、无关
b、一致
c、有关
d、不一致
11、合欢树小叶的开、闭运动属于( )。
a、感夜性运动
b、感热性运动
c、向光性运动
d、感震性运动
12、含羞草遇到外界刺激出现的小叶闭合,属于( )。
a、感震性运动
b、感热性运动
c、向光性运动
d、向重力性运动
13、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通过( )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 )增加细胞的体积,通过 ( )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a、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伸长
c、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d、细胞伸长、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14、植物细胞在组织受伤时,伤口附近的细胞发生( )形成愈伤组织。
a、脱分化
b、细胞分化
c、细胞分裂
d、再分化
15、植物种子萌发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 )。
a、充足的水分和氧气、适宜的温度
b、光照、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
c、光照、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
d、光照、充足的水分和氧气
16、在被培养的成熟花粉粒附近的培养基上放一小块子房组织,花粉管能朝向这块子房组织生长的行为称为( )。
a、向化性
b、向光性
c、向重力性
d、感性
1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现象的是( )。
a、根的向性生长
b、春季播种
c、多年生树木叶片的春发秋落
d、树木的年轮
18、光敏色素的pr型在( )处有最大吸收。
a、660nm
b、730nm
c、680nm
d、700nm
19、下列现象中,不受光敏色素调节的反应是( )。
a、节间缩短
b、种子萌发
c、小叶运动
d、成花诱导
2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植物的向性运动的是( )。
a、当温度升高时郁金香花瓣就开放温度下降时闭合
b、根向地性生长
c、燕麦胚芽鞘向单侧光弯曲生长
d、花粉管向花道中生长
21、影响根冠比的因子有(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矿物质
22、植物组织培养时,常常使用的人工合成生长素是( )。
a、iaa
b、2,4-d
c、naa
d、iba
23、能进行组织培养的器官是( )。
a、愈伤组织
b、根
c、茎
d、叶
24、由于植物收到单方向的刺激引起的运动有( )。
a、感震性
b、向光性
c、向水性
d、向化性
25、种子萌发时需要光的植物有( )。
a、烟草
b、莴苣
c、番茄
d、黄瓜
26、植物体内至少存在3种类型的光受体,包括( )。
a、光敏色素
b、隐花色素
c、紫外光b-受体
d、花青素
27、快速检验种子死活的方法主要有( )。
a、测定原生质的着色能力
b、测定组织的还原能力
c、测定细胞中荧光物质的量
d、测定蛋白质含量
28、种子萌发时必需的外界条件是( )。
a、充足的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足够的氧气
d、足够的光照强度
29、植物生长的协调最适温度,是指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 )
30、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低于地上部生长的最适温度。( )
31、一般植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其营养生长过程基本停止。( )
32、负责根生长的顶端分生组织处于根冠的保护之下,根没有顶端优势。( )
33、当土壤水分充足时,其根/冠比会增加。( )
34、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过旺对生殖器官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
35、植物的光形态建成中,温度是体外最重要的调节因子。( )
36、植物的光形态建成中,植物激素可能是最重要的体内调节因子。( )
37、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受光敏色素的调节,就是检验远红光能否使红光的效应逆转到单独远红光效应的水平上。( )
38、干种子也具有光敏色素反应。( )
39、黄化苗中的光敏色素含量比绿苗中的高。( )
40、对向光性最有效的光是短波光,红光是无效的。( )
植物的生长生理单元作业1、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何相关性?在生产上如何应用?
2、论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九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单元测验1、季节变化最可靠的信号是 ( )。
a、日照的长短
b、雨水的多少
c、光照的强弱
d、温度的高低
2、促进瓜类雄花分化的植物激素是( )。
a、赤霉素
b、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3、将北方的冬小麦引种至广东栽培,结果不能抽穗结实,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
b、日照短
c、雨水多
d、光照强
4、多数植物感受低温诱导后产生的春化效应,可通过( )传递下去。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分蘖
d、种子
5、春化作用感受部位是( )。
a、茎尖生长点
b、叶鞘
c、叶片
d、根系
6、光周期刺激的感受部位是( )。
a、叶片
b、顶芽
c、叶片和顶芽
d、根尖
7、利用暗期间断抑制短日植物开花,选择下列哪种光最有效( )。
a、红光
b、蓝紫光
c、远红光
d、绿光
8、植物体感受光周期诱导的光受体是( )。
a、光敏色素
b、紫外光b受体
c、蓝光受体
d、紫外光a受体
9、当光周期短于12小时时能够开花的一般是短日植物,该判断是( )。
a、不正确的
b、可以的
c、正确的
d、基本正确的
10、发育的解剖学、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花器官的发育是分轮次进行的,即萼片、花瓣、雄蕊、心皮和胚珠,由abcde模型可知, c类基因参与发育的是( )。
a、雄蕊和心皮
b、花瓣和雄蕊
c、萼片和雄蕊
d、心皮和胚珠
11、冬小麦经过春化作用后,对日照的要求是( )。
a、在长日照下才能开花
b、在短日照下才能开花
c、在任何日照下都能开花
d、在任何日照下都不开花
12、高温消除春化作用的现象,称为( )。
a、脱春化作用
b、再春化作用
c、无春化作用
d、光周期现象
13、典型的花器官具有四轮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 )。
a、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b、花瓣、花萼、雄蕊和雌蕊
c、花萼、雄蕊、花瓣和雌蕊
d、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
14、在abcde模型中,e类基因的作用是( )。
a、参与整个花器官的发育
b、控制萼片和花瓣的发育
c、花瓣和雄蕊的发育
d、控制胚珠的发育
15、花粉与柱头的识别蛋白为( )。
a、糖蛋白
b、核蛋白
c、脂蛋白
d、磷蛋白
16、以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南种北引,生育期( ),要引( )。
a、延迟,早熟种
b、提前,迟熟种
c、无变化,中熟种
d、无变化,早熟中熟迟熟均可
17、通过低温春化的植株可能产生某种物质,这些物质( )。
a、可能在植株间进行传递
b、不能在植株间进行传递
c、只能在植株内进行传递
d、不能在植株内进行传递
18、许多需春化作用的植物不经低温处理不能抽薹开花,但用( )处理却可使这些植物不经低温处理就能开花。
a、赤霉素
b、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19、美洲烟草在华盛顿附近地区夏季长日照下,株高达3~5m 时仍不开花,研究其原因发现是受( )影响。
a、日照长度
b、光照强度
c、温度高低
d、水分多少
20、只能在一定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而在较长和较短的日照下均保持营养生长的状态称为( )。
a、中日性植物
b、日中性植物
c、长-短日植物
d、短-长日植物
21、菊花的临界日长是15h,为使它提前开花需进行日照处理,必须( )。
a、小于15h
b、大于15h
c、等于15h
d、不确定
22、用红光间断短日植物苍耳的暗期,则会( )。
a、抑制开花
b、促进开花
c、无影响
d、无实验根据
23、用远红光间断长日植物冬小麦的暗期,则会( )。
a、无影响
b、促进开花
c、抑制开花
d、无实验根据
24、一般来说,突然氮肥少,土壤干旱,则会使植物( )。
a、多开雄花
b、多开雌花
c、影响不大
d、雌雄花均多开
25、促进瓜类雌花分化效应的植物激素是( )。
a、细胞分裂素
b、赤霉素
c、生长素
d、乙烯
26、在长暗期中间若给于适宜的光间断处理,可被促进开花的植物是( )。
a、冬小麦
b、大麦
c、玉米
d、大豆
27、下列植物中属于短 日植物的是( )。
a、晚稻
b、小麦和甘蓝
c、大豆
d、四季豆和番茄
28、某大豆品种的临界日长为15小时,抑制其开花的光周期性诱导处理是( )。
a、14h光照 10h黑暗
b、16h光照 8h黑暗
c、13h光照 11h黑暗并在暗期开始后3小时处用红光中断15分钟
d、8h光照 16h黑暗并在暗期中间用白光中断15分钟
29、植物花粉萌发时,其生理生化变化包括( )。
a、水解酶活性增强
b、呼吸速率急剧增长
c、蛋白质合成加快
d、脂肪大量合成
30、可诱导雌花比例增多的生长物质是( )。
a、naa
b、ga
c、eth
d、tiba
31、可诱导雄花比例增多的生长物质是( )。
a、naa
b、ga
c、eth
d、tiba
32、已研究发现的成花诱导途径包括以下哪些发育途径( )。
a、光周期途径
b、春化途径
c、赤霉素途径
d、碳水化合物或蔗糖途径
e、自主途径
33、植物花芽分化后的生理生化变化包括( )。
a、细胞代谢水平增高
b、有机物组成发生变化
c、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d、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增加
e、核酸合成速率加快
34、绝对低温型植物在种子吸胀以后就能感受低温。( )
35、将南方的大豆放在北京地区栽培,开花会推迟。( )
36、以金鱼草为材料研究花粉管生长的结果表明,引导花粉管定向伸长的无机离子是硼。( )
37、植物在光周期反应过程中,是受单一的光受体即光敏色素调节的。( )
38、雨天开花,花粉容易吸水而萌发。( )
39、若给予菊花遮光缩短光照处理,则可提前至夏季开花。( )
40、南麻北种可使麻秆生长期较长,提高纤维产量和质量,种子也能及时成熟。( )
41、小麦的冬性越强,要求春化的温度越低。( )
42、夜间较低温度不利于菠菜、大麻、葫芦等植物雌花的发育。( )
43、密集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比稀疏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要好。( )
44、氮肥过多,营养生长旺盛,会促进花芽分化。( )
45、冬小麦、冬黑麦等一年生冬性植物只有在营养体生长时期才能通过春化诱导。( )
植物的生殖生理单元作业1、光周期理论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表现哪些方面?
2、植物的性别分化有什么特点?研究植物的性别分化有何实际意义?
第十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单元测验1、小麦种子成熟时,胚乳中的蔗糖与还原糖的含量会( )。
a、迅速增加
b、迅速减少
c、变化很小
d、不发生变化
2、水稻成熟时以非丁的形式贮存于糊粉层的磷约占( )。
a、50%
b、60%
c、80%
d、90%
3、在豌豆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最先积累的是( )。
a、以蔗糖为主的糖分
b、蛋白质
c、脂肪
d、含氮化合物
4、种子成熟时最理想的温度条件是( )。
a、昼夜高温
b、昼夜低温
c、昼夜温差较大
d、恒温
5、我国北方大豆种子成熟时温度低,种子含油量( )。
a、低
b、中等
c、高
d、较低
6、叶片衰老时,哪一项不是其生理生化变化特征( )。
a、rna含量上升
b、蛋白质合成能力减弱
c、光合速率下降
d、呼吸速率下降
7、淀种子成熟脱水时,形成的非丁中不包括的元素是( )。
a、ca
b、k
c、mg
d、pi
8、在生产上,可以用作诱导果实单性结实的植物生长物质是( )。
a、脱落酸
b、乙烯利
c、细胞分裂素类
d、生长素类
9、在果实呼吸跃变正要开始之前,果实内含量明显升高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长素
b、乙烯
c、赤霉素
d、脱落酸
10、下列果实中,发生呼吸跃变现象的果实是( )。
a、橙子
b、哈密瓜
c、柚子
d、柑桔
11、下列器官中,不是植物休眠延存器官的是( )。
a、果实
b、块根
c、鳞茎
d、块茎
12、在生产上要破除马铃薯块茎休眠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 )。
a、萘乙酸
b、脱落酸
c、赤霉素
d、乙烯利
13、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其中蛋白质和rna含量( )。
a、蛋白质下降,rna升高
b、蛋白质升高,rna下降
c、显著上升
d、显著下降
14、在下列多种酶中,与植物器官脱落有密切关系的酶是( )。
a、肽酶和蛋白酶
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转化酶和淀粉酶
d、iaa氧化酶和atp酶
15、种子发育成熟期间禾本科植物的胚乳主要贮藏( )。
a、淀粉与蛋白质
b、脂类与蛋白质
c、淀粉与脂类
d、糖类与脂类
16、油料种子成熟时,不是油脂的形成特点的是( )。
a、最初形成较多的脂肪酸,以后逐渐减少
b、先形成饱和脂肪酸,再转变成不饱和脂肪酸
c、先形成可溶性糖,再转化为油脂
d、先形成不饱和脂肪酸,再转变成饱和脂肪酸
17、果实成熟时酸味减少是因为有些酸( )。
a、转化为糖
b、用于呼吸消耗
c、被钾、钙等中和形成有机酸盐
d、转化为淀粉
18、使果实芳香的物质主要有( )。
a、酯类
b、醛类
c、糖类
d、胺类
19、下列色素中,在果实的果皮中存在的主要色素有( )。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
c、花色素
d、细胞色素
20、根据引起植物器官脱落原因的不同,可将脱落分为( )。
a、正常脱落
b、胁迫脱落
c、生理脱落
d、器官脱落
21、引起芽休眠的原因主要有( )。
a、日照缩短
b、休眠促进物
c、温度降低
d、昼夜温差
22、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 ( )。
a、胚未成熟
b、种皮的限制
c、抑制物的存在
d、种子未完成后熟
23、种子中的贮藏物质主要有(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类
d、可溶性糖
24、肉质果实成熟时发生了下列哪些变化( )。
a、甜味增加
b、酸味减少
c、涩味增加
d、芳香物质增加
25、肉质果实甜味增加可能是因为( )。
a、淀粉增加
b、淀粉酶活性提高
c、可溶性糖增加
d、酸转化为糖
26、植物细胞中自由基清除系统的保护酶主要有( )。
a、超氧化物歧化酶
b、过氧化物酶
c、过氧化氢酶
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27、植物细胞中的抗氧化物质有( )。
a、维生素e
b、抗坏血酸
c、还原型谷胱甘肽
d、类胡萝卜素
28、苹果成熟时,生长素含量逐渐增加,乙烯含量逐渐降低。( )
29、适当降低温度和氧的浓度可以延迟呼吸跃变的出现。( )
30、未成熟果实有酸味,是果肉中含有很多抗坏血酸的缘故。( )
31、在果实呼吸跃变正要开始之前,果实内含量明显升高的植物激素是细胞分裂素。( )
32、橙子是非跃变型果实。( )
33、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其中蛋白质和rna含量显著下降。( )
34、衰老是不可逆转的过程,其结局是必然死亡。( )
35、衰老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与自身的遗传程序关系不大。( )
36、叶片在衰老时,呼吸速率下降,但光合速率变化不大。( )
37、当细胞趋向衰老时,膜脂的脂肪酸饱和度逐渐降低,脂肪链缩短,膜透性变小。( )
38、叶片衰老时,rna和dna含量都下降,但rna下降的速度比dna缓慢。( )
39、低浓度的iaa可延缓植物衰老,高浓度的iaa会促进植物衰老。( )
40、细胞衰老时,虽然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但dna的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
41、过量活性氧自由基可损伤生物膜结构,但不损伤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 )
42、脱落酸、乙烯和茉莉酸类化合物对衰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43、叶片衰老时,矿质元素和有机营养物质仍保留在衰老细胞中。( )
44、低温延缓植物衰老,而高温加速衰老。( )
45、光照可延缓植物衰老,黑暗则加速植物衰老。( )
46、紫外光可诱发植物衰老,红光、蓝光则延缓叶片衰老。( )
47、长日照延缓植物衰老,短日照则促进植物衰老。( )
48、施氮可延缓叶片衰老。( )
49、高温促进器官脱落,低温则抑制器官脱落。( )
50、水分过多或过少都能导致器官脱落。( )
51、光照充足抑制或延缓器官脱落,弱光则促进器官脱落。( )
52、长日照条件促进器官脱落,短日照则延迟器官脱落。( )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单元作业1、温度和干热风对种子品质有什么影响?
2、试述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休眠的方法。
第十一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植物的逆境生理单元测验1、植物体抗性较强时,细胞内水分含量较高的是( )。
a、自由水
b、束缚水
c、总含水量
d、液胞内的水分
2、沙漠植物主要是通过缩短生育期以逃避干旱季节的缺水胁迫,这中抗性称为( )。
a、避旱性
b、御旱性
c、耐旱性
d、耐干化
3、旱生植物在土壤水分过饱和情况下,受害的首要原因是( )。
a、水分过多
b、光合下降
c、缺氧
d、h2s毒害发生
4、渗透调节是植物抵抗逆境的一种重要机制,其主要功能在于保持细胞的膨压,从而维持原有正常的代谢过程,这种调节发生在( )。
a、器官水平上
b、组织水平上
c、细胞水平上
d、分子水平上
5、试验证实,细胞膜脂不饱和脂肪酸越多,植物的抗寒性就( )。
a、增强
b、减弱
c、保持稳定
d、随环境条件而变化
6、下列逆境条件下,导致植物呼吸速率缓慢下降的是( )。
a、高温
b、低温
c、冻害
d、盐渍
7、植物适应干旱条件的形态特征之一是根/冠比( )。
a、大
b、小
c、中等
d、随干旱程度变化
8、植物抗低温的能力主要与膜脂中( )的含量高有关。
a、不饱和脂肪酸
b、糖蛋白
c、半乳糖脂
d、糖类
9、低温来临时,越冬作物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会( )。
a、升高
b、降低
c、保持稳定
d、随条件变化
10、可增强植物抗寒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 )。
a、naa
b、6-ba
c、ga3
d、aba
11、生产中通过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寒性的操作措施是( )。
a、增施氮、钾肥
b、增施钾、磷肥
c、增施氮、磷肥
d、增施富锌微肥
12、为提高苗木的抗旱性,下列元素中不应多施的是( )。
a、氮
b、磷
c、钾
d、硼
13、植物在受到干旱或高温胁迫时,往往发生显著累积的游离氨基酸是( )。
a、天冬氨酸
b、精氨酸
c、脯氨酸
d、组氨酸
14、植物发生生理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壤的( )。
a、含水量过低
b、水势过低
c、含水量过高
d、水势过高
15、植物遭受涝害后植株会特别矮小,主要原因是涝害引起植物体内乙烯含量(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忽高忽低
16、氰化物对植物的最大危害是( )。
a、损伤细胞膜
b、破坏水分平衡
c、导致光合下降
d、抑制呼吸
17、大气污染除有毒气体以外,主要污染物之一是( )。
a、粉尘
b、有刺激性气体
c、乙烯
d、二氧化碳
18、甘薯感染黑斑病菌后产生的植保素是( )。
a、草酸
b、水杨酸
c、香豆酸
d、甘薯酮
19、下列途径中哪些是提高植物抗性的正确途径( )。
a、低温锻炼可提高植物抗冷性
b、植物适应盐胁迫的关键问题是排盐
c、增施磷肥能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d、合理使用生长延缓剂与抗蒸腾剂可提高作物抗旱性
20、逆境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变化有三种类型( )。
a、降低
b、先升高后降低
c、明显升高
d、先降低后升高
21、一般抗性机制可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
a、基因表达改变
b、可溶性物质积累
c、逆境蛋白合成
d、抗氧化代谢增强
22、细胞中( )及其他酶类相互协调,有效地清除代谢过程产生的活性氧,使生物体内活性氧维持在一个低水平,通常被称为保护酶。
a、sod
b、pod
c、cat
d、pepc
23、外施适当浓度的aba能提高植物对多种逆境的抗性。可能原因有( )。
a、提高膜脂不饱和度,稳定生物膜
b、减少自由基对膜的伤害
c、促进渗调物质如脯氨酸、可溶性糖等的增加,促进气孔关闭
d、促进植物体内自由基的过氧化作用
24、细胞中( )及其他酶类相互协调,有效地清除代谢过程产生的活性氧,使生物体内活性氧维持在一个低水平,通常被称为保护酶。
a、sod
b、pod
c、cat
d、pepc
25、一般抗性机制可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
a、基因表达改变
b、可溶性物质积累
c、逆境蛋白合成
d、抗氧化代谢增强
26、逆境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变化有三种类型( )。
a、降低
b、先升高后降低
c、明显升高
d、先降低后升高
27、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增加最多的两种植物激素是( )和( )。
a、aba
b、eth
c、ctk
d、iaa
28、盐分过多,可使棉花、小麦等的呼吸速率上升。( )
29、环境监测一般是选用对某一污染物抵抗力较强的植物作为指示植物。( )
30、大气中污染物能否危害植物,主要与气体的浓度和延续时间有关。( )
31、许多植物淹水时,苹果酸脱氢酶降低,乙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因此,乙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可作为衡量作物抗涝性的生理指标。( )
32、植物在抗旱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水势耐旱”特性,主要是通过减少细胞水分伤失和增加细胞吸水两个方面来维持细胞在干旱条件下的高水势。( )
33、在水分亏缺造成植物出现各种损伤之前,植物就对水分胁迫做出包括基因表达在内的适应性调节反应,这也是植物自身的保护性选择。( )
34、播种前,对萌动种子进行干旱锻炼,生长期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可提高小麦的抗旱性。( )
35、
36、冻害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结冰而引起的。细胞间结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原生质过度的膨胀。( )
37、同等冷害条件下,幼嫩组织器官比老的组织器官受害严重;同一植株不同生长期中,生殖生长期比营养生长期对冷害敏感。( )
38、外施脱落酸可改变植物体内代谢,使脯氨酸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加,提高抗逆性。( )
39、暂时萎蔫是植物对干旱的一种适应反应,对植物是有利的。( )
40、植物抗氧化防御系统中的保护酶系统是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中任何一种酶。( )
41、异常高温下诱导植物合成的热激蛋白,具有分子伴侣的作用,从而增强植物的抗热性。( )
42、仙人掌原生质粘性大,束缚水含量高,耐热性差。( )
43、逆境诱导糖类和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化合物的过程加强,这与合成酶的活性下降,水解酶活性增强有关。( )
44、植物在干旱、盐渍条件下会发生甜菜碱的积累,抗性品种尤为显著。遇水分胁迫时,甜菜碱的积累比脯氨酸快,解除胁迫时,甜菜碱的降解也比脯氨酸快。( )
植物的逆境生理单元作业1、试述干旱的类型及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2、试述植物如何从形态结构和生理代谢两方面提高对逆境的适应?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考试试卷1、在温度和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溶液中水的自由能与纯水的自由能相比( )。
a、要低一些
b、要高一些
c、二者相等
d、不能比较
2、蒸腾作用的快慢,主要决定于( )。
a、叶内外蒸汽压差的大小
b、叶面积的大小
c、蒸腾系数的大小
d、气孔的大小
3、引起植物“生理性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盐分浓度过高
b、土壤含水量过低
c、蒸腾旺盛
d、大气湿度过低
4、土壤通气不良使根系吸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
a、缺乏氧气,根系生长受抑制
b、水分不足,根系生长受抑制
c、
d、土壤孔隙小
5、与植物保卫细胞中的水势变化无关的是( )。
a、
b、
c、
d、有机酸
6、作物新生叶片生长过程中,可以从老叶中获得的元素是( )。
a、n、p、k、mg
b、n、k、mg、ca
c、n、k、mg、fe
d、mn、zn、s、n
7、高等植物的嫩叶先出现缺绿症,可能是缺乏( )。
a、铁
b、镁
c、.磷
d、氮
8、下列属于生理中性盐是( )。
a、
b、
c、
d、
9、在植物光合作用中,( )的生成标志着碳同化过程贮能过程完成。
a、甘油醛-3-磷酸
b、甘油酸-1,3-二磷酸
c、甘油酸-3-磷酸
d、核酮糖-5-磷酸
10、高光强、低温条件下植物光合磷酸化的产物可能有( )。
a、
b、
c、
d、atp和nadph
11、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淀粉的部位是( )。
a、叶绿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细胞质
12、在高光强、高温及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c4植物的光合速率( )。
a、远高于c3植物
b、稍高于c3植物
c、低于c3植物
d、与植物种类有关
13、叶绿素与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的化学结构相似,均有一个大的( )。
a、卟啉环
b、吡咯环
c、苯环
d、吲哚环
14、压力流动学说难以解释的现象是( )。
a、韧皮部同时有双向运输
b、树皮上的蚜虫吻针切口,保持几天不断地溢出汁液
c、筛管两端存在汁液浓度差
d、筛管运输本身不需要能量
15、氧化磷酸化指标为p/o,其p和o是指( )。
a、有机磷和氧原子
b、无机磷和氧原子
c、有机磷和氧气分子
d、无机磷和氧气分子
16、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都发生在( )。
a、细胞质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核
17、绿色植物无氧呼吸的生成物是( )。
a、
b、
c、
d、
18、能解除顶端优势的植物激素是( )。
a、细胞分裂素
b、生长素
c、赤霉素
d、乙烯
19、促进叶片衰老和脱落的激素是( )。
a、aba eth
b、iaa ga
c、ga ctk
d、ctk iaa
20、吲哚乙酸氧化酶需要两个辅因子,它们是( )。
a、
b、
c、
d、
21、生长素和乙烯的生物合成前体都为( )。
a、氨基酸
b、脂肪酸
c、色氨酸
d、甲硫氨酸
22、在影响花的性别方面,生长素与( )具有相同的效应。
a、eth
b、ctk
c、ga
d、aba
23、引起气孔关闭的物质是( )。
a、aba
b、ctk
c、ga
d、eth
24、可代替低温或长日照打破芽的休眠的物质是( )。
a、ga
b、ctk
c、eth
d、
25、提高植物根冠比的水分措施是( )。
a、多施磷肥,控制水分
b、多施氮肥,少浇水
c、多施氮钾肥
d、多施氮肥
26、防止植物出现黄化现象首先应注意( )。
a、通风透光
b、多施微量元素
c、多施氮肥
d、排水灌溉及时
27、已倒伏的植物器官负向地性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些物质分布不均匀所致( )。
a、生长素类
b、赤霉素类
c、细胞分裂素类
d、生长抑制物
28、协调最适温度是指( )的温度。
a、生长次快,但很健壮
b、生长最快,但不太健壮
c、生长最快又健壮
d、生长很慢,但很健壮
29、果树枝叶繁茂,但开花结实很少,这是由于( )不协调的结果。
a、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b、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
c、主茎和侧芽生长
d、花和叶生长
30、促使温带树木秋季落叶的信号是( )。
a、日照变短
b、气温下降
c、光强减弱
d、秋季干燥
31、冬小麦经过春化作用后,对日照的要求是( )。
a、在长日照下才能开花
b、在短日照下才能开花
c、在任何日照下都能开花
d、在任何日照下都不开花
32、典型的花器官具有四轮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 )。
a、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b、花瓣、花萼、雄蕊和雌蕊
c、花萼、雄蕊、花瓣和雌蕊
d、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
33、花粉与柱头的识别蛋白为( )。
a、糖蛋白
b、核蛋白
c、脂蛋白
d、磷蛋白
34、用红光间断短日植物苍耳的暗期,则会( )。
a、抑制开花
b、促进开花
c、无影响
d、无实验根据
35、以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南种北引,需要引( )。
a、早熟种
b、迟熟种
c、中熟种
d、均可
36、下列几种酶中,与器官脱落有关的是( )。
a、纤维素酶
b、淀粉酶
c、核酸酶
d、蛋白酶
37、叶片脱落与生长素有关,把生长素施于离区的近基端一侧,则会( )。
a、加速脱落
b、抑制脱落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
38、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碘价上升,表示( )含量增加。
a、不饱和脂肪酸
b、饱和脂肪酸
c、游离脂肪酸
d、油脂
39、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的叶片的衰老属于( )型。
a、渐进衰老
b、整体衰老
c、地上部衰老
d、脱落衰老
40、打破马铃薯块茎休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 )。
a、赤霉素
b、乙烯利
c、aba
d、2,4-d
41、顽拗性种子是不耐失水的,它们在贮藏中忌( )。
a、低温低湿
b、高温高湿
c、高温低湿
d、低温高湿
42、种子发育成熟期间禾本科植物的胚乳主要贮藏( )。
a、淀粉与蛋白质
b、脂类与蛋白质
c、淀粉与脂类
d、糖类与脂类
43、植物受旱时,永久萎蔫与暂时萎蔫的根本差别在于( )。
a、原生质脱水
b、蛋白质变性
c、激素变化
d、氨基酸积累
44、在抗冻锻炼过程中,可溶性糖、不饱和脂肪酸、束缚水/自由水比值( )。
a、均升高
b、均降低
c、基本不变
d、无规律
45、用电导仪测定植物抗逆性的原理是( )。
a、膜透性的变化
b、细胞渗透势的变化
c、细胞水势的变化
d、细胞衬质势的变化
46、越冬的白菜、蚕豆等,常冻得透明,这是( )引起的。
a、细胞间隙结冰
b、细胞内结冰
c、细胞内外都结冰
d、都不是
47、植物抗低温的能力主要与膜脂中( )的含量高有关。
a、不饱和脂肪酸
b、糖蛋白
c、半乳糖脂
d、糖类
48、参与细胞渗透调节的物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
a、无机离子与有机物质
b、无机离子与脯氨酸
c、可溶性糖与甜菜碱
d、无机离子与可溶性糖
49、植物在受旱的情况下,细胞中的( )含量显著提高。
a、脯氨酸
b、天冬氨酸
c、精氨酸
d、谷氨酸
50、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相变温度( )。
a、低
b、高
c、不受影响
d、无实验证据
51、光合电子传递的类型有( )。
a、环式光合电子传递
b、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
c、假环式光合电子传递
d、nadh呼吸链
52、光呼吸所经历的细胞器包括(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过氧化物酶体
d、细胞质
53、植物散失水分的方式有( )。
a、吐水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胀作用
54、已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的水势组分主要有( )。
a、渗透势
b、压力势
c、衬质势
d、重力势
55、与植物保卫细胞中的水势变化有关的是( )。
a、有机酸
b、
c、
d、
56、下列属于共质体的部分包括( )。
a、胞间连丝
b、质膜
c、细胞质基质
d、导管
57、水分沿导管向上运输的动力有( )。
a、根压
b、蒸腾拉力
c、水分子的内聚力
d、张力
58、导致植物萎蔫的可能原因有( )。
a、很强的光照
b、过剩的蒸腾
c、土壤缺水
d、土壤水势过高
59、植物以主动吸收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有( )。
a、消耗代谢能
b、选择性吸收
c、逆浓度梯度吸收
d、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60、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了下列哪些物质( )。
a、atp
b、
c、
d、磷酸丙糖
61、发生在类囊体的反应包括( )。
a、光合磷酸化
b、光能的传递和转换
c、电子传递
d、水的光解和放氧
62、下列植物中属于c4植物的是( )。
a、玉米
b、甘蔗
c、菠萝
d、水稻
63、下列酶中,哪些是卡尔文循环中的光调节酶( )。
a、rubisco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1,7-二磷酸景天庚酮糖酶
d、5-磷酸核酮糖激酶
64、下列哪些物质是卡尔文循环的中间产物( )。
a、1,3-二磷酸甘油酸
b、1,6-二磷酸果糖
c、4-磷酸赤藓糖
d、磷酸二羟丙酮
65、研究有机物运输的途径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环割法
b、同位素示踪法
c、蚜虫吻针法
d、伤流
66、水分亏缺降低降低光合速率的原因可能是( )。
a、增加气孔阻力
b、光合产物输出减慢
c、光合机构受损
d、光合面积减少
67、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包括( )。
a、氨基酸
b、蛋白质
c、有机酸
d、果糖
68、植物呼吸代谢多样性表现在( )。
a、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
b、呼吸电子传递途径多样性
c、末端氧化酶多样性
d、光合链的多样性
69、植物在( )戊糖磷酸途径在呼吸代谢中比例上升。
a、组织衰老时
b、油料种子形成时
c、受旱时
d、生长旺盛时
70、线粒体外的末端氧化酶有( )。
a、抗坏血酸氧化酶
b、酚氧化酶
c、乙醇酸氧化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酶
71、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有( )。
a、细胞分裂
b、种子萌发
c、光反应
d、种子的吸胀
72、有共同合成前体甲羟戊酸的物质是( )。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生长素
73、aba和eth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能促进休眠、引起气孔关闭
b、都能促进器官的衰老
c、都能促进器官的脱落
d、都能调节基因表达
74、iaa和ga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b、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器官衰老
c、都可能引起单性结实
d、都能调节基因表达
75、植物细胞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 )。
a、细胞分裂期
b、细胞伸长期
c、细胞分化期
d、细胞生长期
76、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 )。
a、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
b、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c、顶端生长与侧生生长
d、整体与局部
77、生产上消除顶端优势的例子有( )。
a、棉花打顶和整枝
b、瓜类摘蔓
c、绿篱修剪促进侧芽生长
d、控制树木侧枝生长使主茎强壮而挺直
78、下列现象中,受光敏色素调节的反应有( )。
a、种子萌发
b、成花诱导
c、小叶运动
d、节间缩短
79、能进行组织培养的植物器官是( )。
a、愈伤组织
b、根
c、茎
d、叶
80、由于植物受到单方向来的刺激引起的运动有( )。
a、感震性
b、向光性
c、向水性
d、向化性
81、快速检验种子死活的方法主要有( )。
a、测定原生质的着色能力
b、测定组织的还原能力
c、测定细胞中荧光物质的量
d、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82、在光周期诱导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 )。
a、临界日长
b、诱导光周期数
c、光的性质
d、光照强度
83、可诱导雌花比例增多的生长物质是( )。
a、naa
b、ga
c、eth
d、ctk
84、可诱导雄花比例增多的生长物质是( )。
a、naa
b、ga
c、eth
d、tiba
85、已研究发现的成花诱导途径包括( )。
a、光周期途径
b、春化途径
c、赤霉素途径
d、碳水化合物或蔗糖途径
e、自主途径
86、有利于花芽分化的措施包括( )。
a、果树的整形修剪
b、棉花的整枝打杈
c、适当施用细胞分裂素
d、适当施用吲哚乙酸
87、果实成熟时酸味的减少是因为有些酸( )。
a、转变为糖
b、用于呼吸消耗
c、被钾、钙等中和形成有机酸盐
d、转化为淀粉
88、在果实的果皮中存在的主要色素是( )。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
c、花青素
d、类黄酮
89、根据引起植物器官脱落原因的不同,可将脱落分为( )。
a、正常脱落
b、胁迫脱落
c、生理脱落
d、器官脱落
90、引起芽休眠的原因主要是( )。
a、日照长度
b、休眠促进物
c、日平均温度
d、昼夜温差
91、种子中的储藏物质主要有(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类
d、可溶性糖
92、.肉质果实甜味增加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 )。
a、淀粉酶活性提高
b、可溶性糖增加
c、酸转变为糖
d、淀粉增加
93、常见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有( )。
a、脯氨酸
b、甜菜碱
c、可溶性糖
d、柠檬酸
94、逆境条件下诱导形成的蛋白质称为逆境蛋白,如( )蛋白等。
a、低温诱导
b、热休克
c、病原相关
d、渗调
95、逆境对植物细胞结构产生明显影响,影响生物膜结构,使细胞膜变性、( )。
a、各种细胞器受到破坏
b、区室化被打破
c、原生质变性
d、细胞膜龟裂
96、一般抗性机制可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
a、基因表达改变
b、可溶性物质积累
c、逆境蛋白合成
d、抗氧化代谢增强
e、激素平衡调节
97、抗寒锻炼后植物可能积累的碳水化合物是( )。
a、葡萄糖
b、果糖
c、淀粉
d、纤维素
e、蔗糖
98、植物受到冷害后,下列哪些变化可能发生( )。
a、代谢紊乱
b、离子泄露
c、光合速率增加
d、膜透性增加
e、吸水能力增加
99、抗旱性强的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包括( )。
a、根系发达
b、叶片细胞体积小
c、维管束发达
d、叶脉致密
e、单位面积气孔多而小
100、根系吸收的水和矿物质均可由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运输。( )
101、由于压力势的存在,成熟细胞的水势总是大于其渗透势。( )
102、随着作物生育时期的不同,源器官可以变为库器官。( )
103、光合作用光抑制的主要原因是光能过剩,只会在光照很强时才发生。( )
104、植物在光下不存在暗反应。( )
105、叶绿体色素都吸收蓝紫光,而在红光区域的吸收峰则为叶绿素所特有。( )
106、小麦拔节后,无效分蘖死亡,其中的营养物质可转运至主穗或有效分蘖。( )
107、在植物的筛管汁液中,被运输队物质全是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蔗糖。( )
108、早春,多年生植物的根部是有机物运输的源。( )
109、无氧呼吸的消失点是指发酵作用停止的二氧化碳浓度。( )
110、合成乙烯的直接前体物是蛋氨酸。( )
111、胚乳是α-淀粉酶产生的部位。( )
112、赤霉素能促进未经春化的两年生植物抽薹开花,所以说赤霉素可以代替短日照的作用。( )
113、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矮生品种(如玉米、四季豆)茎的伸长。( )
114、组织培养的理论根据是植物的再生作用。( )
115、较低的夜温促进南瓜雌花的分化。( )
116、土壤中氮肥和水分充足时,一般促进雌花的分化。( )
117、临界日长是指sdp长于这个日照长度的光周期下,才能开花的日照长度。( )
118、植物开花和光敏色素pfr/pr比值有关,比值低,促进短日照植物开花。( )
119、以日照长度12小时为界限,可区分长日植物与短日植物。( )
120、传粉授精后,雌蕊中生长素含量的增加是由花粉带进来的。( )
121、阴雨高湿通常加速种子的成熟。( )
122、衰老或成熟引起的器官脱落是不正常脱落,这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特性。( )
123、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短日照是休眠诱导因子,而休眠的解除需要经历冬季的低温。( )
124、暂时萎蔫是植物对干旱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对植物是有利的。( )
125、任何逆境都会使光合速率下降。( )
126、呼吸作用中必定有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释放。( )
127、有一吸水充分饱和的植物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液浓度低50倍的溶液中,则体积不变。( )
128、根尖合成的赤霉素沿韧皮部向上运输,而叶片合成的赤霉素沿木质部向上运输。( )
129、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渗透势降低,水分进入,气孔张开。( )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主观题考试试卷1、结合光合、呼吸、同化物积累与运输、籽粒灌浆等生理过程,分析外界条件对种子形成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2、结合植物生理学知识,举6例说明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不能列举同一知识点或类似的例子,请不列举代谢方面的例子)
3、请你应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对表1加以解释
4、在现代农业经营中,蔬菜和瓜果的货架期长短特别重要,根据所学的植物生理知识,阐述延长蔬果货架期的若干可用技术及原理
5、结合光合作用的三个过程(阶段),举例说明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猜你喜欢
- 2023-10-23 00:17
- 2023-10-22 23:33
- 2023-10-22 23:25
- 2023-10-22 22:49
- 2023-10-22 22:48
- 2023-10-22 22:14
- 2023-10-22 22:06
- 2023-10-22 22:01
- 2023-10-22 21:49
- 2023-10-22 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