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蛋白质2 蛋白质 单元测试1、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中,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的最主要成分是:
a、酪氨酸的酚环
b、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c、肽键
d、苯丙氨酸
2、在生理ph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
a、赖氨酸
b、丙氨酸
c、酪氨酸
d、蛋氨酸
3、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
a、脯氨酸
b、丝氨酸
c、亮氨酸
d、组氨酸
4、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
a、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
b、处于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
c、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
d、有紫外吸收特性
5、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不具有旋光性?
a、gly
b、leu
c、ser
d、ala
6、在下列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中,哪一种取决于完整的肽链?
a、双缩脲反应
b、凯氏定氮法
c、紫外吸收法
d、茚三酮反应
7、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是它的等电点
b、大多数蛋白质在含有中性盐的溶液中会沉淀析出
c、由于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大,所以沉淀蛋白质时应远离等电点
d、以上各项均不正确
8、下列哪个性质是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
a、两性性质
b、胶体性质
c、沉淀反应
d、变性现象
9、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是非必需氨基酸?
a、酪氨酸
b、亮氨酸
c、赖氨酸
d、甲硫氨酸
10、对于β-折叠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β-折叠片结构都是通过几段肽链平行排列而形成的
b、β-折叠片的肽链处于曲折的伸展状态
c、β-折叠片的结构是借助于链内氢键稳定的
d、氨基酸之间的轴距为0.35nm
11、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
a、氢键
b、离子键
c、疏水键
d、二硫键
12、下面不是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稳定的因素是:
a、肽键
b、二硫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力
13、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特征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项?
a、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次级键
c、链内及链间的二硫键
d、温度及ph
1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a、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c、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折叠和盘绕
d、蛋白质分子的酸碱特性
15、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都产生蓝紫色化合物。
16、因为羧基碳和亚氨基氮之间的部分双键性质,所以肽键不能自由旋转。
17、所有的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18、α-碳和羧基碳之间的键不能自由旋转。
19、多数氨基酸有d-和l-两种不同构型,而构型的改变涉及共价键的破裂。
20、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构象。
21、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但并不都具有四级结构。
22、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都是氧的载体,它们都是变构蛋白,在与氧结合过程中呈现变构效应。
23、所有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都有一个自由羧基和一个自由氨基。
24、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它的酸碱性质主要取决于肽链上可解离的r基团。
25、在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中,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是一个亚基。
26、所有的肽和蛋白质都能和硫酸铜的碱性溶液发生双缩脲反应。
27、一个蛋白质分子中有两个半胱氨酸存在时,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两个二硫键。
28、盐析法可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引起变性,所以盐析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制备。
29、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就是它的三级结构。
30、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它的每个亚基单独存在时仍能保存蛋白质原有的生物活性。
31、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是由于中和了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及破 坏了外层的水膜所引起的。
32、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稳定性是靠链内氢键维持的,肽链上每个肽键都参与氢键的形成。
3 核酸化学3 核酸化学 单元测试1、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3', 5'-磷酸二酯键
b、2', 5'-磷酸二酯键
c、肽键
d、糖苷键
2、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哪一波长附近?
a、260nm
b、280nm
c、220nm
d、340nm
3、dna携带生物遗传信息这一事实意味着什么?
a、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dna,其碱基组成相同
b、病毒的侵染是靠蛋白质转移至宿主细胞来实现的
c、不论哪一物种的碱基组成均应相同
d、dna的碱基组成随机体年龄及营养状况而改变
4、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
a、多聚a
b、多聚u
c、多聚c
d、多聚g
5、dna变性是指:
a、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
b、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c、多核苷酸链解聚
d、dna分子由超螺旋→双链双螺旋
6、dna 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a、c g
b、a t
c、a c
d、g a
7、已知一个trna的反密码子为5′cug 3′,它识别的密码子是:
a、cag
b、gac
c、tac
d、cat
8、dna变性后其理化性质不具有下列哪种改变:
a、共价键发生断裂
b、出现增色效应
c、粘度增加
d、部分失活
9、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
a、戊糖的c-2′上
b、戊糖的c-5′上
c、戊糖的c-3′上
d、戊糖的c-2′和c-5′上
10、可用于测量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a、磷
b、碳
c、氢
d、氮
11、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
a、尿嘧啶
b、胸腺嘧啶
c、腺嘌呤
d、鸟嘌呤
12、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a、35%
b、15%
c、30%
d、40%
13、关于dna的碱基组成,正确的说法是:
a、不同种属dna碱基组成比例不同
b、年龄增长但dna碱基组成不变
c、腺嘌呤与鸟嘌呤分子数相等,胞嘧啶与胸嘧啶分子数相等
d、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dna碱基组成不同
14、dna二级结构特点有:
a、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双螺旋
b、以a-t,g-c方式形成碱基配对
c、双链均为右手螺旋
d、链状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15、mrna的特点有:
a、分子大小不均一
b、有3′-多聚腺苷酸尾
c、有编码区
d、有5′c-c-a结构
16、有关rna的描写哪项是正确的:
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b、trna二级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单链、 三叶草形和四臂四环
c、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
d、rna可分为mrna、trna、rrna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核酸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
b、核酸中磷的含量比较稳定
c、rna含磷量约为9.0%
d、dna的含磷量约为16%
18、dna水解后可得到下列哪些最终产物?
a、磷酸
b、腺嘌呤、鸟嘌呤
c、核糖
d、胞嘧啶、尿嘧啶
19、rna的碱基组成无一定的比例关系。
20、mrna是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种类最多的rna。
21、变性dna分开的两条链在快速冷却的条件下可重新缔合而恢复成双螺旋结构。
22、核酸的提取过程应尽量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应剧烈搅拌和振荡使之均匀。
23、dna与rna中所包含的嘌呤碱基完全相同?
24、根据戊糖3’位上氧原子的有无分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na,以及核糖核酸rna。
4 酶(一)4 酶(一)单元测试1、关于酶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酶是生物催化剂
c、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
d、酶具有专一性
2、酶原没有活性的原因:
a、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b、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
c、缺乏辅酶或辅基
d、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3、酶的命名有习惯命名与系统命名,以下属于系统命名的是:
a、l-乳酸 :nad 氧化还原酶对氨基苯甲酸
b、胃蛋白酶
c、乳酸脱氢酶
d、唾液淀粉酶
4、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b、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
c、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
d、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
5、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哪一点错误?
a、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
b、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
c、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
d、酶蛋白决定结合酶蛋白反应的专一性
6、以下有关连接酶,哪一点错误?
a、此类反应多数是可逆的
b、凡是催化偶联atp裂解供能,将两个分子连接在一起的合成反应的酶,就是连接酶或称为合成酶类
c、反应中必须有atp(或gtp等)参与
d、反应的公式为a b atp→ a-b adp pi
7、丙酮酸脱氢酶系属于
a、多酶复合体
b、寡聚酶
c、单体酶
d、别构酶
8、作为酶辅助因子的金属离子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a、作为抑制剂,使酶促反应速度减慢
b、作为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参与催化反应
c、可以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
d、稳定酶的空间结构所必需
9、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
a、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提高产物能量水平
c、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
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10、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
a、决定酶的专一性
b、传递氢
c、转移基团
d、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
1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在于酶具有:
a、极高催化效率
b、对反应环境的高度不稳定
c、高度专一性
d、酶可改变反应平衡常数
12、常见的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
a、组氨酸的咪唑基
b、谷氨酸,天冬氨酸的侧链羧基
c、丝氨酸的羟基
d、半胱氨酸和胱氨酸的巯基
13、酶的专一性可分为:
a、相对专一性
b、立体异构专一性
c、绝对专一性
d、基团专一性
14、根据酶所催化反应的类型,可将酶分为6大类,包括以下:
a、水解酶类
b、氧化还原酶类
c、转移酶类
d、淀粉酶类
15、根据蛋白质结构上的特点,酶可分为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复合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
b、寡聚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酶
c、大多数的寡聚酶,其聚合形式是不具有活性,而解聚后具有活性
d、多酶复合体是由几种酶彼此依靠共价键组成的复合体
16、对于酶的相对专一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专一性分为键专一性和基团专一性
b、具有键专一性的酶,只对底物中某些化学键有选择性的催化作用,对化学键两侧链接的基团并无严格的要求
c、具有基团专一性的酶对底物的选择较为严格,除了要求底物具有一定的化学键,还对键的某一侧所连的基团又特定的要求
d、与绝对专一性相比,相对专一性的酶对底物专一性程度要高一些
17、酶具有高效作用的机理有:
a、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
b、酸碱催化
c、共价催化
d、协同催化
18、构成酶活性中心的大多数aa残基为亲水性的,使此小区形成一个极性的微环境,有利于与底物作用。
19、底物与酶结合一般是通过共价键结合。
20、酶是如何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而体现出极为强大的催化效率?目前比较圆满的解释是中间产物学说。
21、简单蛋白酶只有蛋白质组分组成,此外不含其它成分,酶活性仅仅取决于它们的蛋白质结构。
22、酶蛋白和蛋白酶虽然称呼不同,其基本功能是相同的。
4 酶(二)4 酶(二)单元测试1、对米氏常数km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促反应速度达到1/2vmax的底物浓度
b、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无关
c、酶促反应速度达到vmax所必须的底物浓度
d、与酶的性质无关
2、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a、对氨基苯甲酸
b、四氢叶酸
c、二氢叶酸
d、叶酸
3、已知米氏方程为v =vmax[s]/ (km+[s]), 在酶促反应中过氧化氢酶cat的km为25 mmol/l,当底物cat的浓度为100 mmol/l时,求此底物浓度下cat被底物饱和的百分数。
a、80%
b、50%
c、60%
d、20%
4、已知米氏方程为v =vmax[s]/ (km+[s]),当某酶的km值为0.15 mol/l,则此酶催化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底物的浓度应为:
a、0.6 mol/l
b、0.4 mol/l
c、0.2mol/l
d、0.05mol/l
5、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b、可逆性抑制作用
c、竞争性抑制作用
d、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6、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正确?
a、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b、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
c、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d、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
7、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
a、竞争性抑制剂
b、变构调节
c、反竞争性抑制
d、非竞争性抑制
8、酶的反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vm减小,km减小
b、vm不变,km增大
c、vm增大,km不变
d、vm减小,km不变
9、关于酶的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抑制剂均能使酶促反应速度下降
b、酶的抑制剂中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
c、酶的抑制剂只与活性中心上的基团结合
d、酶的抑制剂一般是大分子物质
10、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
a、比活力最高
b、蛋白产量最高
c、转换系数最高
d、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
11、酶的比活力是指:
a、每毫克蛋白的酶活力单位数
b、任何纯酶的活力与其粗酶的活力比
c、每毫升反应混合液的活力单位
d、以某种酶的活力作为1来表示其他酶的相对活力
12、有关别构酶活性调节的机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齐变模型适用大多数别构酶,可以用来解释别构酶的调节作用
b、序变模型主张酶分子中亚基结合底物后,不同亚基构象逐个地依次变化,存在杂合态
c、齐变模型主张酶分子中的一个亚基结合底物以后,不同亚基构象几乎同时发生变化,在这个齐变过程中,不存在杂合态
d、序变模型就是顺序模式,齐变模型就是协同模式
13、有关酶的活力单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酶的活力单位代表酶的纯度
b、酶单位u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
c、1个国际单位(iu)是指:在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下(一般温度为25℃),每分钟内能催化1u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
d、1个“katal”(简称kat)是指每秒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
14、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抑制剂结构一般与底物结构相似
b、vm不变
c、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影响
d、使km值增大
15、关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vm降低
b、抑制剂结构与底物无相似之处
c、km值不变
d、增加底物浓度能减少抑制剂的影响
16、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
a、温度,ph值
b、底物浓度
c、激活剂
d、酶本身的浓度
17、有关酶的变性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变性剂直接引起酶活力的丧失
b、变性剂使酶蛋白变性失活
c、变性剂对酶的变性是无选择性的
d、变性剂对酶的变性是有选择性的
18、有关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对酶表现为双重作用,在最适温度的时候酶的活性最大
b、当温度比酶的最适温度低时,随着温度升高,活化的分子增多,酶促反应的速度加快
c、当温度比酶的最适温度高时,随着温度升高,部分酶变性失活,酶促反应的速度降低
d、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例如动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为40~55℃
19、有关酶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通常用酶催化反应速度的大小来表示酶的活力
b、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快,酶的活力越高;反之,酶活力就愈低
c、测定酶的活力就是测定酶促反应的速度
d、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表示酶促反应速度
20、有关变构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变构酶是多聚复合物
b、可有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
c、酶从一种构象转变为另一种构象时,酶活性发生改变
d、是体内快速调节酶含量的重要方式
21、酶分离提纯的总目标的是:
a、增加酶的产量
b、提高酶的纯度
c、保持酶的活性
d、无论酶的纯度,只要求获得最大产量的酶
22、酶的km越大,说明酶和底物的亲和力越大。
23、酶有几种底物时,其km值也不相同。
24、通常可选用金属螯合剂除去有害的重金属离子,恢复酶的活性,因此低浓度的重金属盐对某些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属于可逆抑制。
25、咪唑基在酶催化中既能作为质子的供体,又能作为质子的受体,是最有效最活泼的一个催化功能基团。
26、别构酶的ν对[s]作图不服从米氏关系,而多呈s形曲线。
27、对别构酶来说,正调节物一般是别构酶的底物,负调节物一般是别构酶的直接产物或代谢序列的最终产物。
28、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5 生物氧化5 生物氧化 单元测试1、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是意味着:
a、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
b、线粒体膜atp酶被抑制
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
d、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
2、p/o比值是指:
a、每消耗一摩尔原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原子数
b、每消耗一摩尔原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
c、每消耗一摩尔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原子数
d、每消耗一摩尔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
3、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a、b→c1→c→aa3→1/2o2
b、b→a→a3→c1→c→1/2o2
c、c1→c→b→a→a3→1/2o2
d、c→c1→aa3→b→1/2o2
4、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
a、adp相应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随之加快
b、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恢复正常
c、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加快
d、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减慢
5、下列属呼吸链中递氢体的是:
a、黄素蛋白
b、辅酶q
c、铁硫蛋白
d、细胞色素
6、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是:
a、细胞色素aa3
b、细胞色素c1
c、细胞色素 c
d、细胞色素 a
7、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
a、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c、α-磷酸甘油穿梭
d、肉碱穿梭
8、下面哪一项不是生物氧化包含的内容?
a、有机化合物的三级结构
b、有机化合物中的c是怎样通过酶的作用转变为co2的
c、有机化合物中的h是怎样转变为h2o的
d、有机物氧化过程中最后能够释放出多少能量
9、氧化还原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与反应物供出或得到电子的趋势成比例,这种趋势用数字表示就称为:
a、氧化还原电位eo
b、自由能g
c、以上都不是
d、体系的焓h
10、下列能够作为能量货币的高能化合物为:
a、atp
b、adp
c、amp
d、焦磷酸
11、铁硫蛋白的性质包括:
a、由fe-s构成活性中心
b、铁的氧化还原是可逆的
c、每次传递一个电子
d、与辅酶q形成复合物存在
1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可以:
a、使一对电子氧化生成2.5个atp
b、将线粒体外nadh转运入线粒体
c、将线粒体基质中的nadh逆向转运到细胞质中。
d、使一对电子氧化生成1.5个atp
13、下列关于能荷概念理解正确的有:
a、能荷就是细胞所处能量状态的一个指标
b、能荷就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一种数量上的衡量
c、细胞内三种腺苷酸中充满高能磷酸基团的程度
d、细胞内三种腺苷酸在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控制着细胞的代谢活动
14、下列关于解偶联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氧化反应和磷酸反应脱节
b、使呼吸加快,耗氧增加
c、使atp减少
d、可抑制氧化反应
15、不能携带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物质是:
a、肉碱
b、天冬氨酸
c、α-磷酸甘油
d、草酰乙酸
16、下列对生物氧化描述正确的有:
a、生物氧化是在生物体细胞内进行
b、生物氧化会在一系列酶、辅酶的催化及中间传递体的作用下进行
c、生物氧化是分阶段进行,能量逐步释放
d、生物氧化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17、生物氧化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加氧反应
b、脱氢反应
c、脱电子反应
d、硝化反应
18、nadh呼吸链包括复合体ⅱ、ⅲ、ⅳ。
19、一些能够阻断呼吸链中某一特定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被称为电子传递抑制剂或呼吸抑制剂。
20、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体系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伴有adp磷酸化为atp的全过程。
21、atp能够在呼吸链的复合体i、ii、iii和iv这些部位生成。
22、生物氧化反应的本质是燃烧反应。
23、变化的自由能δg的重要意义是可以揭示反应的速度。
2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电子从氧化剂转移到还原剂的过程,该过程往往可逆。
25、电子总是从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向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流动。
6 糖代谢(一)6 糖代谢(一)单元测试1、厌氧条件下,下列哪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乳酸
b、乙酸
c、丙酮酸
d、co2
2、糖主要有哪些元素组成?
a、c、h、o
b、c、h、o、n
c、c、h、o、s
d、c、h、o、p
3、糖酵解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的?
a、胞液中
b、线粒体基质
c、内质网膜上
d、细胞核内
4、一分子葡萄糖酵解净生成多少个atp?
a、2个
b、1个
c、3个
d、4个
5、糖酵解途径中生成的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内氧化因为:
a、丙酮酸脱氢酶在线粒体
b、为了保持胞质的电荷中型
c、乳酸不能通过线粒体膜
d、生成的丙酮酸别无其他去路
6、人和动物能够消化淀粉和糖原,但是不能消化纤维素,因为纤维素的结构是由葡萄糖分子以 连接形成,而人类缺乏相应的消化酶。
a、β(1⟶4)糖苷键
b、α(1⟶4)糖苷键
c、α(1⟶6)糖苷键
d、β(1⟶6)糖苷键
7、在有氧时仍需糖酵解供能的组织或细胞是:
a、成熟红细胞
b、脂肪细胞
c、心肌细胞
d、表皮细胞
8、经过糖酵解途径,完全氧化1个分子葡萄糖,一共能够生成多少个分子的atp?
a、5-7个
b、3~5个
c、1~3个
d、4~6个
9、广义的糖包括:
a、单糖
b、低聚糖
c、多糖
d、复合糖
10、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
a、1,3-二磷酸甘油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6-磷酸葡萄糖
d、2-磷酸甘油酸
11、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有:
a、fad
b、tpp
c、nad
d、coa
12、在糖酵解过程包括三个不可逆步骤,它们分别被以下关键酶所调控:
a、己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13、下列属于双糖的有:
a、麦芽糖
b、蔗糖
c、淀粉
d、糖原
14、糖酵解过程只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15、块茎被水淹、潮湿的谷物堆积过久都会有一股酒味,是因为丙酮酸变成了乳酸。
16、在生活中,很多成年人在喝奶后会出现恶心、腹胀、腹泻的症状,就是缺少淀粉酶,支链淀粉不能吸收而被积累在肠道的缘故。
6 糖代谢(二)6 糖代谢(二)单元测试1、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co2 h2o atp
b、乳酸
c、丙酮酸
d、乙酰辅酶a
2、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a、乙酰coa
b、丙酮酸
c、乳酸
d、α-磷酸甘油
3、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
b、磷酸戊糖途径
c、胆固醇合成
d、血红素合成
4、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
a、udp
b、gdp
c、cdp
d、adp
5、动物长时间饥饿后,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为:
a、糖异生
b、糖有氧氧化
c、糖酵解
d、磷酸戊糖途径
6、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a、磷酸戊糖途径
b、糖酵解
c、三羧酸循环
d、糖异生
7、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的同时还会产生:
a、nadph
b、coash
c、adp
d、nadh
8、三羧酸循环主要在亚细胞器的哪一部位进行?
a、线粒体
b、胞液
c、微粒体
d、细胞核
9、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和糖代谢的物质是?
a、5-磷酸核糖
b、6-磷酸葡萄糖
c、1-磷酸葡萄糖
d、1,6-二磷酸果糖
10、cori 循环(科里氏循环)是指:
a、外周组织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乳酸在肝内异生成葡萄糖后释放入血,供周围组织用
b、肌肉从丙酮酸生成丙氨酸,肝内丙氨酸重新变成丙酮酸
c、糖原与葡萄糖-1-磷酸之间的转变
d、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有氧时乳酸重新合成糖原
11、葡萄糖合成糖原需要哪些核苷酸参与?
a、atp
b、utp
c、gtp
d、ctp
12、下列什么情况下会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a、糖原合成酶去磷酸化
b、糖原磷酸化酶去磷酸化
c、糖原合成酶磷酸化
d、糖原磷酸化酶磷酸化
13、关于糖的完全氧化下列正确的是:
a、糖完全氧化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b、糖完全氧化是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c、葡萄糖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生成30或32个atp
d、糖的完全氧化不包括糖酵解阶段
14、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葡萄糖主要消耗组织是:
a、脑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皮肤组织
15、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
16、一次三羧酸循环包括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2次脱羧、3个关键酶、 4次脱氢。共产生10个atp。
17、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非常重要。
18、三羧酸循环是糖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重要途径,但它不是生物脂肪、蛋白质及氨基酸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重要途径。
7 脂代谢7 脂代谢 单元测试1、下列关于脂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是细胞内能源物质
c、难溶于水
d、是细胞膜的结构成分
2、下列说法中,最准确描述了肉碱的功能的是:
a、转运长链脂肪酸越过线粒体内膜
b、转运长链脂肪酸进入肠上皮
c、参与转移酶催化的酰基反应
d、是脂肪酸合成中需要的一种辅酶
3、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是:
a、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b、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c、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d、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4、十二碳以下的脂肪酸先通过以下哪个途径进行降解:
a、ω氧化
b、α氧化
c、β氧化
d、γ氧化
5、偶数碳原子脂肪酸的β氧化最终产物是:
a、乙酰辅酶a
b、丙酰辅酶a
c、丙二酸单酰辅酶a
d、脂酰辅酶a
6、下列化合物中不参与脂肪酸β氧化的物质是:
a、nadp
b、肉碱
c、nad
d、fad
7、有关脂肪酸活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要atp
b、需要nad
c、在线粒体中进行
d、由硫解酶催化
8、酮体生成过多主要见于:
a、糖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
b、摄入脂肪过多
c、肝内脂肪代谢紊乱
d、脂肪转运障碍
9、下列哪种组织不能利用酮体:
a、肝脏
b、心脏
c、脑
d、肾上腺皮质
10、长期饥饿时脑组织的能量主要来自:
a、酮体的氧化
b、脂肪酸的氧化
c、氨基酸的氧化
d、乳酸的氧化
11、软脂酰辅酶a在b氧化的第一次循环中以及生成的二碳代谢物彻底氧化,atp生成的总量是:
a、14
b、13
c、17
d、18
12、脂肪酸β-氧化的逆反应可见于:
a、线粒体中脂肪酸的延长
b、胞浆中脂肪酸的合成
c、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d、内质网中脂肪酸的延长
13、下列关于脂肪酸合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素是参与合成的辅助因子
b、脂肪酸的碳链全部由丙二酰coa提供
c、不消耗atp
d、需要大量的nadh参与
14、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浆的途径是:
a、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b、乳酸循环
c、糖醛酸循环
d、乙醛酸循环
15、从甘油和软脂酸合成1分子甘油三酯,消耗多少高能磷酸键?
a、7
b、1
c、5
d、9
16、脂肪酸的合成中,每次碳链的延长都需要下列那种物质的直接参与:
a、丙二酰辅酶a
b、乙酰辅酶a
c、草酰乙酸
d、甲硫氨酸
17、酮体包括:
a、乙酰乙酸
b、β-羟丁酸
c、丙酮
d、丙酮酸
18、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a、脂肪酸的活化
b、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
c、β-氧化
d、乙酰辅酶a的彻底氧化
19、下列化合物中,能够随着β-氧化的进行不断产生的是:
a、乙酰辅酶a
b、脂酰辅酶a
c、nadh
d、h2o
20、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调控关键酶是肉碱脂酰转移酶i。
21、相同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时生成的atp数目相等。
22、脂类不仅具有氧化供能和贮备能量的功能,还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23、通过乙醛酸循环,动植物体内脂肪酸降解产生的乙酰辅酶a可以异生为糖。
24、脂肪酸从头合成和β氧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脂酰基载体都是coa。
25、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乙酰coa羧化酶,其单体有活性、多聚体无活性。
26、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柠檬酸裂解提供乙酰辅酶a。
8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8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单元测试1、氨肽酶水解靠近肽链什么地方的肽键?
a、氨基端
b、羧基端
c、中间
d、两端
2、组成氨基酸转氨酶的辅酶组分是:
a、吡哆醛
b、泛酸
c、烟酸
d、核黄素
3、经脱氨基作用直接生成α-酮戊二酸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
b、甘氨酸
c、丝氨酸
d、天冬氨酸
4、经转氨作用可生成草酰乙酸的氨基酸是:
a、天冬氨酸
b、苯丙氨酸
c、谷氨酸
d、苏氨酸
5、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指:
a、转氨酶与谷氨酸脱氢酶联合
b、氨基酸氧化酶与谷氨酸脱氢酶联合
c、氨基酸氧化酶与谷氨酸脱羧酶联合
d、腺苷酸脱氨酶与谷氨酸脱羧酶联合
6、哺乳动物体内解除氨毒的主要方式是:
a、生成尿素
b、生成谷氨酰胺
c、生成其他氨基酸
d、生成尿酸
7、下列哪种氨基酸与尿素循环无关?
a、赖氨酸
b、天冬氨酸
c、鸟氨酸
d、精氨酸
8、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是通过下面哪种作用完成?
a、联合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氧化脱氨基
d、转氨基
9、参与蛋白质降解的酶主要分为:
a、内切酶和外切酶
b、蛋白酶和肽酶
c、羧肽酶和二肽酶
d、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
10、根据蛋白质降解途径的差异,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包括不依赖atp的降解途径
b、包括依赖atp和泛素的降解途径
c、不依赖于atp的降解途径主要是存在于溶酶体中
d、依赖atp和泛素的降解途径主要存在于溶酶体中
11、组织之间氨的主要运输形式有:
a、丙氨酸
b、谷氨酰胺
c、氯化铵
d、尿素
12、血氨(nh3)来自:
a、氨基酸氧化脱下的氨
b、肠道细菌代谢产生的氨
c、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
d、转氨基作用生成的氨
13、完整的尿素循环仅存在于肝细胞,循环的一部分反应发生在该细胞的细胞液 ,另一部分发生在该细胞的线粒体基质。
14、在生命体活动中,蛋白质可以负责大部分氧化供能的任务。
15、急性肝炎时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明显升高,心肌梗塞时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 活性明显上升。此种检查在临床上可用作协助诊断疾病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9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9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单元测试1、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是将什么初始底物进行活化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分子加入的?
a、5-磷酸核糖
b、黄嘌呤
c、次黄嘌呤
d、别嘌呤醇
2、别嘌呤醇与次黄嘌呤的结构类似,它强烈地抑制下列哪种酶的活性?
a、黄嘌呤氧化酶
b、次黄嘌呤氧化酶
c、次黄嘌呤还原酶
d、黄嘌呤还原酶
3、下列哪一个代谢途径是细菌和人共有的?
a、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b、氮的固定
c、乙醇发酵
d、细胞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4、痛风症是由于尿酸在组织中,特别是在关节内积累过量引起的,治疗的原则是:
a、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b、激活尿酸分解酶
c、激活黄嘌呤氧化酶
d、抑制鸟嘌呤脱氢酶
5、关于核酸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特异性识别回文序列的酶称为限制性外切酶
b、分为dna酶和rna酶
c、分为内切酶和外切酶
d、非特异性核酸酶既可以降解dna又可以降解rna
6、胞嘧啶脱氨基后会生成:
a、尿嘧啶
b、胸腺嘧啶
c、腺嘌呤
d、鸟嘌呤
7、蛇毒磷酸二酯酶和牛脾磷酸二酯酶都是内切酶。
8、腺嘌呤和鸟嘌呤脱去氨基后,都会生成黄嘌呤。
9、嘌呤核苷酸和嘧啶的生物合成过程相同,即先合成碱基再与磷酸核糖连接生成核苷酸。
10、在细菌的细胞内有一类识别并水解外源dna的酶,称为限制性内切酶。
11、atp脱氧会生成datp。
12、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大多有相同的合成原料。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1、在生理ph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
a、赖氨酸
b、丙氨酸
c、酪氨酸
d、蛋氨酸
2、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
a、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
b、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
c、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
d、有紫外吸收特性
3、下列哪个性质是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
a、两性性质
b、胶体性质
c、沉淀反应
d、变性性质
4、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
a、脯氨酸
b、丝氨酸
c、亮氨酸
d、组氨酸
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
a、氢键
b、离子键
c、疏水键
d、二硫键
6、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a、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c、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折叠和盘绕
d、蛋白质分子的酸碱特性
7、可用于测量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a、磷
b、碳
c、氢
d、氧
8、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中:
a、尿嘧啶
b、腺嘌呤
c、胞嘧啶
d、胸腺嘧啶
9、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3′,5′磷酸二酯键
b、2′,3′磷酸二酯键
c、糖苷键
d、肽键
10、dna携带生物遗传信息这一事实意味着什么?
a、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dna,其碱基组成相同
b、不论哪一物种的碱基组成均应相同
c、病毒的侵染是靠蛋白质转移至宿主细胞来实现的
d、dna的碱基组成随机体年龄及营养状况而改变
11、dna 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a、c g
b、g a
c、a t
d、a c
12、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是意味着:
a、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
b、线粒体膜atp酶被抑制
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
d、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
13、脂肪酸的合成中,每次碳链的延长都需要下列那种物质的直接参与?
a、丙二酰辅酶a
b、乙酰辅酶a
c、草酰乙酸
d、甲硫氨酸
14、脂肪酸β-氧化的逆反应可见于:
a、线粒体中脂肪酸的延长
b、胞浆中脂肪酸的合成
c、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d、内质网中脂肪酸的延长
15、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a、b→c1→c→aa3→1/2o2
b、b→a→a3→c1→c→1/2o2
c、c1→c→b→a→a3→1/2o2
d、c→c1→aa3→b→1/2o2
16、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
a、udp
b、gdp
c、cdp
d、adp
17、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和糖代谢的物质是:
a、5-磷酸核糖
b、6-磷酸葡萄糖
c、1-磷酸葡萄糖
d、1,6-二磷酸果糖
18、cori 循环(科里氏循环)是指:
a、外周组织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乳酸在肝内异生成葡萄糖后释放入血,供周围组织用
b、肌肉从丙酮酸生成丙氨酸,肝内丙氨酸重新变成丙酮酸
c、糖原与葡萄糖-1-磷酸之间的转变
d、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有氧时乳酸重新合成糖原
19、动物长时间饥饿后,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为:
a、糖异生
b、糖有氧氧化
c、糖酵解
d、磷酸戊糖途径
20、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
a、adp相应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随之加快
b、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恢复正常
c、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加快
d、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减慢
21、关于酶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
c、酶是生物催化剂
d、酶具有专一性
22、丙酮酸脱氢酶系属于:
a、多酶复合体
b、寡聚酶
c、单体酶
d、别构酶
23、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
a、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提高产物能量水平
c、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
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24、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
a、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c、α-磷酸甘油穿梭
d、肉碱穿梭
25、对米氏常数km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促反应速度达到1/2vmax的底物浓度
b、酶促反应速度达到vmax所必须的底物浓度
c、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无关
d、与酶的性质无关
26、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a、对氨基苯甲酸
b、四氢叶酸
c、二氢叶酸
d、叶酸
27、已知米氏方程为v =vmax[s]/ (km+[s]), 在酶促反应中过氧化氢酶cat的km为25 mmol/l,当底物cat的浓度为100 mmol/l时,求此底物浓度下cat被底物饱和的百分数。
a、80%
b、60%
c、50%
d、70%
28、关于酶的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抑制剂均能使酶促反应速度下降
b、酶的抑制剂中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
c、酶的抑制剂只与活性中心上的基团结合
d、酶的抑制剂一般是大分子物质
29、酶的比活力是指:
a、每毫克蛋白的酶活力单位数
b、任何纯酶的活力与其粗酶的活力比
c、每毫升反应混合液的活力单位
d、以某种酶的活力作为1来表示其他酶的相对活力
30、有关别构酶活性调节的机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齐变模型适用大多数别构酶,可以用来解释别构酶的调节作用
b、序变模型是顺序模式,齐变模型是协同模式
c、序变模型主张酶分子中亚基结合底物后,不同亚基构象逐个地依次变化,存在杂合态
d、齐变模型主张酶分子中的一个亚基结合底物以后,不同亚基构象几乎同时发生变化,在这个齐变过程中,不存在杂合态
31、氧化还原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与反应物供出或得到电子的趋势成比例,这种趋势用数字表示就称为:
a、氧化还原电位
b、自由能
c、体系的焓
d、变化的自由能
32、下列能够作为能量货币的高能化合物为:
a、atp
b、adp
c、amp
d、焦磷酸
33、厌氧条件下,下列哪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乳酸
b、乙酸
c、丙酮酸
d、co2
34、糖主要有哪些元素组成?
a、c、h、o
b、c、h、o、n
c、c、h、o、p
d、c、h、o、s
35、糖酵解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的?
a、胞液中
b、线粒体基质
c、内质网膜上
d、细胞核内
36、一分子葡萄糖酵解净生成多少个atp?
a、2
b、1
c、3
d、4
37、下列关于脂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细胞内能源物质
c、难溶于水
d、细胞膜的结构成分
38、偶数碳原子脂肪酸的β氧化最终产物是
a、乙酰辅酶a
b、丙酰辅酶a
c、丙二酸单酰辅酶a
d、脂酰辅酶a
39、酮体生成过多主要见于:
a、糖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
b、摄入脂肪过多
c、肝内脂肪代谢紊乱
d、脂肪转运障碍
40、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是将什么初始底物进行活化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分子加入的?
a、5-磷酸核糖
b、黄嘌呤
c、次黄嘌呤
d、别嘌呤醇
41、别嘌呤醇与次黄嘌呤的结构类似,它强烈地抑制下列哪种酶的活性?
a、黄嘌呤氧化酶
b、次黄嘌呤氧化酶
c、次黄嘌呤还原酶
d、黄嘌呤还原酶
42、下列哪种组织不能利用酮体?
a、肝脏
b、心脏
c、肾上腺皮质
d、脑
43、氨肽酶水解靠近肽链什么地方的肽键?
a、氨基端
b、羧基端
c、中间
d、两端
44、组成氨基酸转氨酶的辅酶组分是:
a、吡哆醛
b、泛酸
c、烟酸
d、核黄素
45、经脱氨基作用直接生成α-酮戊二酸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
b、甘氨酸
c、天冬氨酸
d、丝氨酸
46、哺乳动物体内解除氨毒的主要方式是:
a、生成尿素
b、生成谷氨酰胺
c、生成其他氨基酸
d、生成尿酸
47、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是通过下面哪种作用完成的?
a、联合脱氨基
b、氧化脱氨基
c、还原脱氨基
d、转氨基
48、组织之间氨的主要运输形式有:
a、丙氨酸
b、谷氨酰胺
c、氯化铵
d、尿素
49、酮体包括:
a、乙酰乙酸
b、β-羟丁酸
c、丙酮
d、丙酮酸
50、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a、脂肪酸的活化
b、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
c、β-氧化
d、乙酰辅酶a的彻底氧化
51、dna二级结构特点有:
a、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双螺旋
b、以a-t,g-c方式形成碱基配对
c、双链均为右手螺旋
d、链状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52、mrna的特点有:
a、分子大小不均一
b、有3′-多聚腺苷酸尾
c、有编码区
d、有5′c-c-a结构
53、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在于酶具有:
a、极高催化效率
b、对反应环境的高度不稳定
c、高度专一性
d、酶可改变反应平衡常数
54、根据蛋白质结构上的特点,酶可分为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复合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
b、寡聚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酶
c、大多数的寡聚酶,其聚合形式是不具有活性,而解聚后具有活性
d、多酶复合体是由几种酶彼此依靠共价键组成的复合体
55、铁硫蛋白的性质包括:
a、由fe-s构成活性中心
b、铁的氧化还原是可逆的
c、每次传递一个电子
d、与辅酶q形成复合物存在
56、下列关于能荷概念理解正确的有:
a、能荷就是细胞所处能量状态的一个指标
b、能荷就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一种数量上的衡量
c、细胞内三种腺苷酸中充满高能磷酸基团的程度
d、细胞内三种腺苷酸在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控制着细胞的代谢活动
57、下列什么情况下会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a、糖原合成酶去磷酸化
b、糖原磷酸化酶去磷酸化
c、糖原合成酶磷酸化
d、糖原磷酸化酶磷酸化
58、关于糖的完全氧化下列正确的是:
a、糖完全氧化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b、糖完全氧化是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c、葡萄糖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生成30或32个atp
d、糖的完全氧化不包括糖酵解阶段
59、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葡萄糖主要消耗组织是
a、脑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皮肤组织
60、下列属于双糖的有:
a、麦芽糖
b、蔗糖
c、淀粉
d、糖原
61、广义的糖包括:
a、单糖
b、低聚糖
c、多糖
d、复合糖
62、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抑制剂结构一般与底物结构相似
b、vm不变
c、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影响
d、使km值增大
63、有关酶的变性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变性剂直接引起酶活力的丧失
b、变性剂使酶蛋白变性失活
c、变性剂对酶的变性是无选择性的
d、变性剂对酶的变性是有选择性的
64、酶分离提纯的总目标的是:
a、增加酶的产量
b、提高酶的纯度
c、保持酶的活性
d、无论酶的纯度,只要求获得最大产量的酶
65、下列对生物氧化描述正确的有:
a、生物氧化是在生物体细胞内进行
b、生物氧化会在一系列酶、辅酶的催化及中间传递体的作用下进行
c、生物氧化是分阶段进行,能量逐步释放
d、生物氧化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66、所有的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67、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构象。
68、盐析法可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引起变性,所以盐析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制备。
69、根据戊糖3’位上氧原子的有无分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na,以及核糖核酸rna。
70、mrna是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种类最多的rna。
71、变性dna分开的两条链在快速冷却的条件下可重新缔合而恢复成双螺旋结构。
72、构成酶活性中心的大多数aa残基为亲水性的,使此小区形成一个极性的微环境,有利于与底物作用。
73、别构酶的ν对[s]作图不服从米氏关系,而多呈s形曲线。
74、变化的自由能δg的重要意义是可以揭示反应的速度。
75、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体系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伴有adp磷酸化为atp的全过程。
76、atp能够在呼吸链的复合体i、ii、iii和iv这些部位生成。
77、块茎被水淹、潮湿的谷物堆积过久都会有一股酒味,是因为丙酮酸变成了乳酸。
78、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
79、三羧酸循环是糖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重要途径,但它不是生物脂肪、蛋白质及氨基酸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重要途径。
80、过乙醛酸循环,动植物体内脂肪酸降解产生的乙酰辅酶a可以异生为糖。
81、相同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时生成的atp数目相等。
82、完整的尿素循环仅存在于肝细胞,循环的一部分反应发生在该细胞的细胞液 ,另一部分发生在该细胞的线粒体基质。
83、在生命体活动中,蛋白质可以负责大部分氧化供能的任务。
84、脂肪酸从头合成和β氧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脂酰基载体都是coa。
85、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乙酰coa羧化酶,其单体有活性、多聚体无活性。
86、蛇毒磷酸二酯酶和牛脾磷酸二酯酶都是内切酶。
87、腺嘌呤和鸟嘌呤脱去氨基后,都会生成黄嘌呤。
88、酶有几种底物时,其km值也不相同。
89、通常可选用金属螯合剂除去有害的重金属离子,恢复酶的活性,因此低浓度的重金属盐对某些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属于可逆抑制。
猜你喜欢
- 2023-10-23 00:14
- 2023-10-23 00:02
- 2023-10-22 23:43
- 2023-10-22 23:12
- 2023-10-22 22:11
- 2023-10-22 22:04
- 2023-10-22 21:57
- 2023-10-22 21:50
- 2023-10-22 21:46
- 2023-10-22 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