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何谓中州随堂测验1、《尚书 禹贡》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它们是冀州、雍州、扬州、兖州、徐州、梁州、青州、荆州、( )
唐诗中的中州文化风貌随堂测验1、诗夺锦袍的故事中,武则天第二次把锦袍赏赐给了谁?
a、李白
b、杜甫
c、东方虬
d、宋之问
2、唐代诗人最多的省份是( )
a、陕西
b、山西
c、江苏
d、河南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诗人崔颢的名句。
4、杜甫、韩愈、李贺、李商隐、刘希夷都是中州诗人
5、著名学者袁行霈先生指出:“唐代著名诗人几乎有一半出自河南,尤以洛阳、( )两地最为集中。河南人对唐诗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单元测试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中州诗人( )的名句。
a、杜甫
b、白居易
c、张继
d、刘禹锡
2、在古代诗文中,“中州”一词有多重涵义。其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中“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一句中,“中州”特指( )。
a、汴京
b、开封
c、黄河流域
d、豫州
3、著名学者袁行霈先生指出:“唐代著名诗人几乎有一半出自河南,尤以( )( )两地最为集中。河南人对唐诗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a、安阳
b、洛阳
c、南阳
d、平顶山
中州概念的性质1、中州是一个固定的地理概念,还是一个变化的文化概念?
第一章 唐诗与中州政治文化1.1.1安史之乱随堂测验1、安史之乱发生于755年,唐王朝从此转向衰落,我国封建社会也由此转向后期。
1.1.2国破山河在随堂测验1、( ),恨别鸟惊心
1.2刘禹锡与永贞革新随堂测验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 )做的诗篇
1.3韩愈与藩镇割据随堂测验1、韩愈是纯粹的文士,不曾参加过平叛藩镇的军事活动。
1.4.1牛李党争随堂测验1、唐朝末年,朝廷官员中形成了、分别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个派别,从唐宪宗元和三年开始,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前后持续近40年。
1.4.2沧海月明珠有泪随堂测验1、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受到了牛李党争很大的影响
第一章单元测试1、杜甫《春望》创作于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开封
2、二王八司马事件标志着( )的失败
a、两税法
b、永贞革新
c、初税亩
d、姓氏革命
3、李商隐的受业恩师是牛党领袖令狐楚,而其岳父( )被认为是李党,所以李商隐长期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
a、李德裕
b、王茂元
c、李宗闵
d、李吉甫
4、1.“三吏”、“三别”作于安史之乱时期。
5、2.刘禹锡的《聚蚊谣》是对永贞革新失败后朝中局势的影写。
6、3.牛李党争对李商隐朦胧多义的诗风有着重要影响。
7、《羌村三首》是()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的名作。
8、()撰写的《平淮西碑》被用长绳捆住拉倒,并磨掉碑文。
9、唐朝末年,朝廷官员中形成了分别以( )和李德裕为首领两个派别,从唐宪宗元和三年开始,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历经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到唐宣宗时期以李德裕被贬崖州而病死结束,前后持续四十近40年。
第一单元作业1、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杜甫、刘禹锡、韩愈、李商隐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 唐诗与中州科举文化2.1洛阳科考随堂测验1、唐朝进士考试曾经在洛阳举行过。
2.2 座主门生兴韩门随堂测验1、韩愈《伯乐》一文体现的思想是韩门形成的指导思想之一
2.3 “诗鬼”无缘陷风波随堂测验1、李贺因为避讳问题最终没能参加科举考试。
第二章 单元测试1、唐高宗时,刘仁愿在( )科举中第
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北京
2、韩愈以及韩门弟子把写作古文的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唐诗()的手法,极大地影响了宋代诗歌。
a、以文为诗
b、以画为诗
c、以禅为诗
d、以赋为诗
3、韩愈为李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写作《》做辩护,但最终没有成功。
a、师说
b、送穷文
c、原道
d、《讳辩》
4、下面( )都是韩门弟子
a、贾岛
b、孟郊
c、皇甫湜
d、李翱
e、张籍
5、唐承袭隋代科举制,对唐代社会有深远影响。它摆脱了两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的束缚,打破了长期以来豪门世族控制仕路、垄断政权的局面。
6、唐玄宗多次在洛阳举行制举,他还在洛阳为《孝经》作注,颁布全国。
7、垂拱四年(688)制举策问说:“河洛建,受图之所”,反映了李唐长安的关中本位政策。应试者也就不断地称颂洛阳和河洛文化。
8、() 在《上宰相书》中指出:“孟子曰:君子有三乐,天下不与存焉。其一曰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皆圣人贤士所极言至论,古今之所宜法者也。”
9、李贺被取消考试资格。原因是他的父亲名字叫李晋肃,晋和进同音。唐代应试,注重()。既然父亲名中有晋,李贺便不能考取进士了。
第二章 单元作业1、韩门弟子形成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
第三章 唐诗与中州军事文化3.1 中州英雄的壮歌随堂测验1、瓦岗军的创立者是( )。
a、翟让
b、李密
c、单雄信
d、魏征
2、下列哪些人物曾在瓦岗军中?( )
a、秦琼
b、程咬金
c、单雄信
d、徐世勣
3、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推翻隋王朝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4、被称为“隋唐风云第一寨”的是( )。
3.1 中州英雄的壮歌随堂测验1、《守睢阳诗》是( )在睢阳城危时所写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与直接感受,体现了作者精忠报国的壮怀与高尚气节。
a、许远
b、张巡
c、韩愈
d、杜甫
2、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刻画了张巡、许远的英雄形象。
3.2 中州百姓的生活随堂测验1、《系乐府》十二首是( )的作品。
a、杜甫
b、李商隐
c、元结
d、白居易
3.3 中州诗人的战争抒写随堂测验1、《平淮西碑》之所以有名,原因是( )。
a、碑文是由名家书写的。
b、一碑二文,天下少有。
c、是皇帝下令写的。
d、内容是表彰功臣功绩的。
2、碑志文是古代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的文章。
第三章 单元测试1、《系乐府》十二首是唐朝中州诗人( )的作品。
a、元结
b、杜甫
c、高适
d、岑参
2、《平淮西碑》与众不同的最大特点是( )。
a、名人所写
b、名家所刻
c、一碑二文
d、皇帝诏令所刻
3、下列哪些人物曾在瓦岗军中?( )
a、魏征
b、单雄信
c、李密
d、翟让
e、程咬金
4、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推翻隋王朝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5、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刻画了张巡、许远的英雄形象。
6、碑志文是古代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的文章,类型主要分为纪功碑、宫室神庙碑和墓志铭三种。( )
7、《守睢阳诗》是( )在睢阳城危时所写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与直接感受,体现了作者精忠报国的壮怀与高尚气节。
8、少小虽非投笔吏,( )
9、男儿何不带吴钩,( )
第三章 单元作业1、唐代中州诗人在他们的作品里彰显出豪迈与激情,原因何在?
第四章 唐诗与中州农业文化4.1 唐代河南农业发展随堂测验1、《茶经》对茶的性状、产地、采制和烹饮作了较全面的叙述,后人称( )为“茶神”。
a、a. 李益
b、b.李白
c、c. 陆羽
d、d. 李贺
2、( )在《江陵使至汝州》中,描写了麦子成熟时的景象。
a、a. 王建
b、b. 刘希夷
c、c. 韩愈
d、d. 杜甫
3、岑参在《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中,描写了唐前巩县乡村周围( )种植的普遍性。
a、a.榆树
b、b.桑树
c、c.玉米
d、d.松树
4、"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是( )在( )里的诗句,描写了宁静的田园景色。
a、a. 王建 《江陵使至汝州》
b、b.祖咏 《夕次圃田店》
c、c. 李贺 《昌谷诗》
d、d. 白居易《观刈麦》
4.2.1 中州士人诗歌中的农业现实(上)随堂测验1、王建是( )人,他的《田家行》,写了仲夏时节,小麦、蚕茧喜获丰收,农民欣喜欢乐的情景。
a、南阳
b、许昌
c、洛阳
d、郑州
2、《舂陵行》的作者是( )
a、a、王建
b、b、元结
c、c、李商隐
d、d、杜甫
4.2.2 中州士人诗歌中的农业现实(下)随堂测验1、1.( )塑造一个拾穗者的形象。
a、a.《观刈麦》
b、b.《陇上行》
c、c.《织妇词》
d、d.《舂陵行》
2、2.元稹的《田家词》,形象地表达了他( )的政治主张
3、3.白居易的( ),描写了唐代自然灾害中的蝗灾。
4.3 社日诗中的农业精神随堂测验1、( )的《赛神》,把笔墨触及到了农家社日赛会时人们共同庆祝的欢乐场面。
a、a.柳宗元
b、b.韩愈
c、c.刘禹锡
d、d.杜牧
2、“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是( )的诗句
a、a.刘禹锡
b、b.王昌龄
c、c.王之涣
d、d.王湾
3、杜甫的( ),运用了东方朔割肉和陈平分肉两个典故
a、a.《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b、b.《社日两篇》
c、c.《蜀相》
d、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社,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这段话出自( )
4.4 农业关怀下的喜雨情结随堂测验1、《白水明府舅宅喜雨》是( )的喜雨诗
a、a. 李白
b、b. 杜甫
c、c. 白居易
d、d. 韩愈
2、“人各有所私,我旱忧松竹”出自白居易的喜雨诗《喜雨》
3、开喜雨诗先河的是三国时的( ),他的作品是《喜雨》
第四章 单元测试1、《茶经》对茶的性状、产地、采制和烹饮作了较全面的叙述,后人称( )为“茶神”。
a、陆羽
b、李白
c、杜甫
d、高适
2、王建在《 》中,描写了汝州麦子成熟时的景象。
a、水夫谣
b、宫词
c、江陵使至汝州
d、田家行
3、下面哪些诗是元结创作的( )?
a、《舂陵行》
b、《贼退示官吏》
c、《系乐府十二首》
d、《春夜喜雨》
4、杜甫的《社日》两篇,运用了东方朔割肉和陈平分肉两个典故
5、元稹的《赛神》,把笔墨触及到了农家社日赛会时人们共同庆祝的欢乐场面,但诗歌的主旨是对赛神迷信活动的批判。
6、“千柯习习润,万叶欣欣绿。千日浇灌功,不如一霢霂。”出自白居易的喜雨诗《喜雨》
7、白居易的《 》塑造一个拾穗者的形象。
8、白居易的《 》,描写了唐代官吏与百姓是如何对待蝗灾的,表达了自己等视蝼蚁的慈悲情怀。
9、“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是唐代诗人( )的著名诗句
第四章 单元作业1、杜甫和白居易的喜雨诗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第五章 唐诗与中州婚恋文化5.1.1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上)随堂测验1、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 )。
a、a. 郑州
b、b. 巩县
c、c. 洛阳
d、d. 南阳
2、弘农县就是今天的河南三门峡( )县
a、a. 陕县
b、b. 灵宝
c、c. 宜阳
d、d. 新安
3、“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描写了元稹对妻子韦丛的愧疚之情。
4、杜甫存留下来的诗歌中,有40多首是写给妻子杨氏的。
5、“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是( )描写自己的家庭状况。
5.1.2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下)随堂测验1、“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出自杜甫的( )
a、《羌村三首其一》
b、《月夜》
c、《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出自杜甫的( )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江村》
c、《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d、《登高》
3、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逼真地将战乱时期亲人突然相逢时产生的复杂情感传达了出来。
4、“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是( )心中妻子的形象。
5、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 )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5.2.1 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上)随堂测验1、( )在《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中说:“夫人固前受教于贤父母,得其良夫,又及教于先姑氏,率所事所言皆从仪法。”
a、白居易
b、韩愈
c、杜甫
d、李白
2、元稹是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十六世孙
3、元稹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就中了进士。
4、“谢公最小偏怜女”,是“谢公偏怜最小女”的倒装。
5、“未若柳絮因风起”是东晋才女谢道韫比喻杨花的诗句,受到后人称赞。
6、元稹写给( )的《遣悲怀三首》,是古代悼亡诗中的经典之作。
5.2.2 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下)随堂测验1、元稹创作了大量的悼亡诗,其中有( )首诗写到妻子韦丛。
a、23
b、33
c、43
d、53
2、“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是李商隐怀念妻子的诗句。
3、清代蘅塘退士( )评价元稹的《遣悲怀》说:“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
4、“元公与柔之琴瑟相和,亦房帷之美也。余故编录之”,这句话出自( )
5、吴伟斌先生写了一本书( ),书中认为“元稹与薛涛既没有私会,也没有唱和。”
5.3.1 为伊消得人憔悴:李商隐(上)随堂测验1、李商隐出生在今天的河南郑州( )市,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a、中牟
b、荥阳
c、新密
d、新郑
2、( )评价李商隐的《燕台四首》:“四首实奇绝之作,何减昌谷(李贺)?”
a、何焯
b、叶嘉莹
c、陈寅恪
d、徐德泓
3、“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是李商隐在( )中描写父亲病故之后自己过的贫困生活。
4、“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是唐代( )哀悼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两句诗。
5、白居易跟李商隐说:我死后能够投胎当你的儿子,就心满意足了。这段趣事记录在( )里。
6、李商隐与一位叫( )的姑娘有一段缠绵伤感的经历,在失去她后,李商隐还为她写了《柳枝五首》一组诗。
5.3.2 为伊消得人憔悴:李商隐(下)随堂测验1、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意象中,“东风”往往代指( )。
a、春风
b、夏风
c、秋风
d、冬风
2、“东风无力百花残”描写了( )时节的情景。
a、初春
b、仲春
c、季春
d、暮春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李商隐著名的诗句。
4、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题目为《夜雨寄内》的诗歌,是元稹寄给妻子韦丛的。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西风”指( )
5.3.3 为伊消得人憔悴:李贺随堂测验1、( )有苦吟的习惯,留下了“呕心沥血”这个成语。
a、李白
b、李贺
c、李益
d、李商隐
2、( )的诗歌描写,很多都是晚上的场景,他的诗有一个特点:诡异,后人还送给“诗鬼”的称号。
a、贾岛
b、孟郊
c、李贺
d、杜牧
3、李贺的代表作( ),不仅烘托出苏小小鬼魂形象的婉媚多姿,同时也反衬出她心境的索寞凄凉,孤寂幽冷。
a、《山鬼》
b、《南园》
c、《苏小小墓》
d、《苏小小歌》
4、李白在《巴童答》中说李贺是“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
5、李贺,出生于今天河南洛阳( )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因为他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李昌谷。
6、( )在《李贺小传》中说:“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5.4.1 日迟独坐天难暮:旷女现象的反思(上)随堂测验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 )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来的。
a、元稹
b、白居易
c、韩愈
d、杜甫
2、( )在《唐诗别裁集》说:“只‘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二语,已见宫人之苦”。
a、沈德潜
b、苏轼
c、陈寅恪
d、王国维
3、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具有高度的纪实性,写了一位未央宫宫女长达四十多年的幽禁遭遇,诗歌表达了对被幽禁在宫廷中女子的深切同情。
4、( )给皇帝呈上奏状《请拣放后宫内人》,希望皇帝挑出一些宫女把她们放出来。
5.4.2 日迟独坐天难暮:旷女现象的反思(下)随堂测验1、( )的“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太行路》),道出了封建时代多数妇女凄苦悲哀的命运。
a、李贺
b、刘禹锡
c、白居易
d、韩愈
2、白居易的( ),批判了当时受封建门第观念影响的攀高结富恶俗,并对难于出嫁的贫家女寄予了同情。
a、《陵园妾》
b、《母别子》
c、《琵琶行》
d、《议婚》
3、白居易在新乐府50首中写了一首( ),目的就是“止淫奔也”。
a、《井底引银瓶》
b、《上阳白发人》
c、《太行路》
d、《琵琶行》
4、“新妇去年胼手足,衣不暇缝蚕废簇”,出自王建的( )。
5、王建的( ),刻画了一个每天苦苦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悲苦的命运。
5.5.1 此恨绵绵无绝期:李杨爱情(上)随堂测验1、( )在《丽人行》中,讽刺了杨家兄妹骄纵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
a、杜甫
b、白居易
c、李商隐
d、刘禹锡
2、( )的《清平乐》三首,极力赞美了杨玉环之美。
a、杜甫
b、李白
c、李商隐
d、杜牧
3、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一篇长恨有风情”,说明作者是为歌“风情”而创作的《长恨歌》。
4、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太原,出生于河南( )。
5、王质夫提议,由擅长抒情的白居易作歌,由( )写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5.5.1 此恨绵绵无绝期:李杨爱情(下)随堂测验1、李商隐的《马嵬》(其二),写到了李杨爱情这个题材,李商隐的讽刺批判直指唐玄宗。
2、李贺的《过华清宫》写的是李杨题材,表达的是欣赏歌颂之意。
3、“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是( )的诗句,既有讽刺之意,也暗含着悲哀之情。
第五章单元测试1、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 )的一个窑洞里,后被称为工部窑。
a、洛阳
b、郑州
c、开封
d、巩县
2、白居易在新乐府50首中写了一首《》,目的是“止淫奔也”,但是却没有对其中的淫奔女进行讽刺批判,而是充满了同情。可以看出诗人此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女子免受伤害,而非纯粹的维护封建礼教。这是白居易思想进步的表现。
a、轻肥
b、井底引银瓶
c、母别子
d、卖炭翁
3、诗鬼李贺的形体特点( ),但是却写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诗句。
a、细瘦
b、通眉
c、长指爪
d、魁梧
4、“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是《北征》中的句子,描写了元稹对妻子韦丛的愧疚之情。
5、元稹写给发妻韦丛的《遣悲怀三首》,是古代悼亡诗中的经典之作。而“曾经沧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则是元稹写给恋人的经典名句。
6、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具有高度的纪实性,写了一位被关于上阳宫的宫女长达四十多年的幽禁遭遇,诗歌表达了对被幽禁在宫廷中女子的深切同情。元稹、李绅都有同题之作。
7、张蓬舟《薛涛诗笺》中认为元稹要为唐代名妓薛涛的婚姻负责,而吴伟斌先生写了一本书《》,书中认为“元稹与薛涛既没有私会,也没有唱和。”
8、“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是李商隐在《》中描写父亲病故之后自己过的贫困生活,同时该文也是四六文中的名篇。
9、《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 )、王质夫同游仙游寺。三人一起谈论李杨故事时,王质夫提议,由擅长抒情的白居易作歌,由( )写传奇小说《长恨歌传》。这种用诗与传奇相配合的写法在中晚唐是比较流行的。
第五章单元作业1、李商隐的爱情诗无题诗,用细腻的笔触抒写爱情的甜蜜、失恋的怅惘、相思的执着、离别的凄楚,把爱情生活的各个侧面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原因何在?
第六章 唐诗与中州名胜6.1.1 香山埋骨白乐天随堂测验1、白居易晚年回到( )定居
a、洛阳
b、开封
c、新郑
d、长安
2、白居易为哪个好友写了墓志铭,并将巨额润笔费捐给了香山寺作为修缮之用
a、李白
b、刘禹锡
c、韩愈
d、元稹
3、下列哪些作品是白居易创作的
a、长恨歌
b、琵琶行
c、中隐
d、离思
4、白居易晚年在大隐与小隐之间,选择了一条折中的路,即“中隐”。
6.1.2 洛水唱和入仙境随堂测验1、祓禊的目的是什么
a、洗除邪秽
b、求功名
c、求子
d、求姻缘
2、祓禊是在阴历的哪一天
a、八月十五
b、大年初一
c、三月初三
d、大年初一
6.1.3 鹤舞北邙引悲音随堂测验1、北邙山位于
a、南阳
b、洛阳
c、新郑
d、开封
2、北邙山又称
a、芒山
b、屏逢山
c、郏山
d、中岳
6.1.4 白马驮经添禅趣随堂测验1、“永平求法”的“永平”是谁的年号
a、汉武帝刘彻
b、汉明帝刘庄
c、汉光武帝刘秀
d、汉元帝刘奭
2、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官方兴建的第一座寺庙。
6.2.1 夷门怀古叹抱关随堂测验1、谁给信陵君出了窃符救赵的主意
a、侯嬴
b、晋鄙
c、朱亥
d、如姬
2、窃符救赵最后以失败告终。
6.2.2 梁园漫游成追忆随堂测验1、“千金买壁” 讲的是谁与前朝宰相宗楚客孙女宗煜的爱情故事
a、李商隐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2、唐代文坛三杰曾一同在梁园漫游,他们是
a、骆宾王
b、李白
c、杜甫
d、高适
6.2.3 隋堤烟柳鉴后人随堂测验1、“隋堤”又称为“汴堤”。
2、隋朝大运河是( )开凿的
6.3.1 嵩山归隐得青睐随堂测验1、嵩山又称为
a、北岳
b、西岳
c、南岳
d、中岳
6.3.2 玉鸾东巡幸嵩山随堂测验1、武则天是在泰山进行封禅的
第六章单元测试1、白居易为好友元稹写了墓志铭,并将巨额润笔费捐给了香山寺作为修缮之用,这座香山寺位于( )
a、长安
b、开封
c、北京
d、洛阳
2、北邙山,又名北芒、芒山、邙山、北山、平逢山、太平山、郏山。北邙山海拔300米左右,东西横亘数百里,位于河南省( )市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是中国古代丧葬的重要处所,现存有秦相吕不韦墓、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西晋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陵墓,以及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历代名人之墓。
a、洛阳
b、开封
c、郏县
d、北京
3、隋唐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a、北京
b、开封
c、洛阳
d、郑州
4、唐代三大著名诗人一同在梁园漫游,这段经历对三人诗艺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漫游对唐诗繁荣做出贡献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三人分别是( )
a、岑参
b、李白
c、杜甫
d、高适
5、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位于河南洛阳,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6、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侯嬴是当时魏国都城大梁城东门的守门人,这座大梁城位于现今河南的开封
7、中岳指哪一座山:( )。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 )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 )为中岳,始称“中岳( )”。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是中国的文化名山。
8、封禅是古代帝王昭告天地的一种隆重仪式,象征着君权神授。多数帝王一般在泰山封禅,武则天就曾劝唐高宗封禅泰山,但是她建立大周后,却封禅( ),是其开启新朝的象征。
9、三十六峰晴,( )
第六章单元作业1、请简要列举嵩山的文化意义
第七章 唐诗与中州美食7.2 唐诗的河洛美食随堂测验1、“洛鲤伊鲂,贵于牛羊”这句话出自()的()。
a、郦道元,水经注
b、郦道元,山海经注
c、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d、颜延之,颜氏家训
2、“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出自杜甫的哪首诗?
a、丽人行
b、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c、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d、园人送瓜
3、牡丹燕菜源自()时期
a、武则天时期
b、宋仁宗
c、唐玄宗
d、唐太宗
7.3 唐诗中的中州瓜果随堂测验1、下列不属于唐代科举文化范畴的是()
a、行卷
b、探花使
c、曲江宴
d、殿试不黜落
2、樱桃有多种别称,下列属于樱桃别名的有()。
a、含桃
b、朱樱
c、麦英
d、崖蜜
第七章单元测试1、《答柳柳州食虾蟆》是唐代诗人( )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描写了诗人食虾蟆由不能下咽到稍能入口,从中可见诗人的饮食习惯因地域和食物原料的改变而不得不有所改变。
a、柳宗元
b、韩愈
c、杜甫
d、白居易
2、( )被贬潮州,由于当地地理山水气候与饮食非常不同于中原,使其诗风向奇崛险怪方向加速发展。
a、韩愈
b、李白
c、刘禹锡
d、柳宗元
3、唐代已经有的水果:( )
a、李
b、梨
c、枣
d、桃
e、牛油果
4、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鲤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唐朝的国姓为李,所以那时的鲤鱼也沾了光,不能乱吃。但实际情况是唐代吃鲤鱼的事被写进了白居易等不少诗人的诗作中,看来法律法规与社会实际有时并非是吻合的。
5、白居易诗: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胡饼在东汉时期就有,发展到唐代成为普及的美食,一直流传到现在。因为在饼面上撒有芝麻,并且是从西域传入的,所以称为胡饼。
6、秋葵原产于印度。由于生长周期短,耐干热,后来被广泛引进我国。白居易有诗《烹葵》:“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但是中国也有葵,这个与秋葵不同。 清代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把葵列为蔬菜的第一品,他说葵就是冬苋菜。这个葵在《诗经》与汉乐府中都写到过: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 豳风 七月》)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十五从军征》)不过也有人说白居易诗中的秋葵也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秋葵。
7、唐代洛阳城遍植柿树,如白居易《寄内》诗:“桑条初緑即为别,( )。”
8、“( ),衣食足而知荣辱”,俗语,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9、陆浑山在河南,其出产的稻米有红色品种,故白居易作诗:“( ),白鳞伊水鲂。”
第七单元作业1、从“葵”的角度切入,联系《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对白居易的《烹葵》进行鉴赏。
第八章 唐诗与中州酒文化8.1.2唐诗中的中州名酒随堂测验1、下列哪一项是美酒的代称()
a、孔方兄
b、阿堵物
c、杜康
d、邓通
8.2.2杜诗与酒文化随堂测验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饮酒》组诗,请问这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
a、谢灵运
b、谢眺
c、陶渊明
d、阮籍
8.3.3刘白的文酒之会随堂测验1、“文酒之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
a、白居易
b、李商隐
c、刘禹锡
d、裴度
第八章单元测试1、“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 )在《醉中八仙歌》诗中描写李白的名句。
a、高适
b、岑参
c、白居易
d、杜甫
2、“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不但求仙,而且痛饮,这首诗的作者是( )
a、王维
b、高适
c、杜甫
d、岑参
3、中晚唐之际在洛阳著名的文酒之会的三位主要领袖人物( )
a、白居易
b、刘禹锡
c、裴度
d、李商隐
4、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出土的酒器多以彩陶制成,说明中州地区饮酒的历史非常久远
5、“绿蚁新醅酒”中的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并非是真正的蚂蚁。
6、唐人尤其是文人喝酒是要吟诗的,所谓诗酒是一家,这使古人的酒宴特别富有文化气息,而且酒还会成为作诗的助力。譬如白居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句就是在杯酒交错之中产生的。
7、朝回日日典春衣,( )。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8、杜牧在洛阳东城再次见到曾为人妇又被抛弃的张好好当垆卖酒,写下了著名的《( )》相赠。
9、“莫道桑榆晚,( )”,是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中的名句,反映出诗豪一贯不服输的坚强个性。
第八章单元作业1、诗仙自然受到酒很大的影响,而酒对诗圣的影响也不可小觑,请列举出杜诗中以酒来表达诗人豪迈、自伤、愤怒三种不同情感的诗句,并作简要分析。
第九章 唐诗与中州艺术9.1中州书风随堂测验1、“曌”字是()首先创制使用的。
a、汉武帝朝
b、隋炀帝朝
c、武则天朝
d、唐玄宗朝
2、新安千唐志斋中所收藏的唐代墓志占全国唐代墓志三分之一还多。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因此被称为“石头唐书”。
9.2诗画相得随堂测验1、吴道子的壁画在宋代仍然存有不少真迹,被诗人歌咏。其中苏轼作有《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苏辙为政汝州时作有《王维吴道子画》。
2、唐代诗人以画工或者画为题材,创作了一批题材独特的诗。中州大诗人杜甫在成都与流落此地的曹霸相遇,写下了( )这首诗。
9.3诗乐交辉随堂测验1、唐代薛用弱撰《集异记》中所记的旗亭画壁故事是特别著名的诗乐交辉的例子。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李白。
2、唐诗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唐诗纪事》所记1150位诗人中,诗作与音乐有关的,共200家,也就是平均每六位诗人中就有一位的诗作与音乐有关。《全唐诗》中关于乐舞的就更多了。
9.4易居庭院随堂测验1、若从买房开始算起,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别墅一共居住、生活了22年。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有100多首提及履道里的居所,可见白居易对履道里别墅的深厚感情。
2、时饮一杯,( )。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
第九章单元测试1、白居易在(《 》)中说“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遇,必为之先拂酒罍,次开诗筐,诗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若兴发,命家僮调法部丝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若欢甚,又命小妓歌《杨柳枝》新词十数章。放情自娱,酩酊mǐng dǐng而后己。”
a、大理寺桃花
b、长恨歌
c、池上篇
d、醉吟先生传
2、洛阳亲友如相问,( )。
a、寒雨两江夜入吴
b、平明送客楚山孤
c、开箧泪沾臆
d、一片冰心在玉壶
3、唐代薛用弱撰《集异记》中所记的旗亭画壁故事中的三位大诗人是( )。
a、王维
b、王之涣
c、高适
d、王昌龄
4、《东观余论》记吴道子在景云寺所作壁画《地狱变相》非常有威慑力,当时的和尚说:“吴生(道子)画此地狱变成之后,都人咸观,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沽,鱼肉不售shòu。”吴道子的画竟然使屠tú户放下了屠刀,其笔力简直是不可思议。
5、胡乐盛行是唐代乐舞的一大特点。王建的《凉州行》、元稹的《连昌宫词》、白居易的一部分讽喻诗都写到了胡乐在长安、洛阳两京的兴盛。其实胡乐盛行招致了亡国之音的批评,但是自宫廷到民间却被广泛接受,并且对词体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6、白居易购买了洛阳履道里别墅后,又短暂地到外地为官,58岁后便一直居住履道里别墅,直至75岁病逝。若从买房开始算起,白居易在此一共居住、生活了22年。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有100多首提及履道里的居所,可见白居易对履道里别墅的深厚感情。
7、“曌”字是( )创制的,其实她在位时创制的字有好多个,只不过只有这个流传下来了而已。当然她并不会亲自造字,而是一些人希图圣意而造,经过她的批准颁行于天下。
8、洛阳龙门石窟中的“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 )”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9、诏谓将军拂绢素,(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第九章单元作业1、鉴赏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第十章 唐诗与中州佛禅文化10.1达摩嵩山传禅法随堂测验1、达摩禅师在()九年面壁
a、华山
b、衡山
c、恒山
d、嵩山
10.1达摩嵩山传禅法随堂测验1、达摩禅师“二入四行”中的“四行”包括:第一,报怨行;第二,随缘行;第三,无所求行;第四,称法行
10.2中州高僧唐玄奘随堂测验1、玄奘在印度游学主要住于(),在此着重听戒贤三藏法师讲《瑜伽师地论》。
10.2中州高僧唐玄奘随堂测验1、在众多的《心经》译本中,鸠摩罗什翻译的最流行。
10.3神会南禅耀中州随堂测验1、神会是六祖慧能的弟子,在南宗确立正统地位中起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10.4“诗佛”缘法在中州随堂测验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诗充满了禅意,是诗佛()所写《终南别业》中的名句。
第十章单元测试1、我们知道慧能被称为禅宗六祖,他的( )是由中国僧人所写而唯一被称作“经”的佛教经典。
a、《大方广佛华严经》
b、《妙法莲华经》
c、《大佛顶首楞严经》
d、《坛经》
2、神会著《显宗记》定南北顿渐两门,即以南能为( ),北秀为渐教,“南顿北渐”之名由是而起,竭力攻击神秀之渐门,于是南宗日盛而北宗大衰。
a、邪教
b、正宗
c、顿宗
d、法性宗
3、中国的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八大宗派:( )律宗和密宗,其中在汉传佛教中,多数宗派渐趋衰微,禅宗与净土宗则逐渐占据了佛教的主导地位,尤其是禅宗被称为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
a、天台宗
b、三论宗
c、华严宗
d、法相宗
e、禅宗
f、净土宗
g、正宗
4、一苇渡江、九年面壁、立雪断臂、只履西归和一花开五叶的典故都与达摩祖师有关。
5、玄奘法师与《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虽然大为不同,但是他们取经的坚定意志却是一致的。
6、《心经》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只有简短的260字,却是大乘佛教经典的浓缩,把“真空妙有”的佛教义理阐释到了极致。
7、据正史记载,佛法首次传入中国在东汉明帝年间,落脚点即在洛阳( )。
8、据《神会录》记载,王维曾在( )问法神会,得到了很大教益,从而使王维从一个北宗信徒转向了南宗。
9、山路元无雨,( )
第十章单元作业1、赏析《终南别业》中的禅意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唐诗与中州文化期末试卷《唐诗与中州文化》期末测试1、以下诗文中,“中州”指代的是全中国的是( )。
a、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
b、宋·陆游《秋夜纪怀》:“瞿昙起西域,老氏奋中州。”
c、元·元好问《论诗》其七:“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d、唐·柳宗元《书毛颖传后》云:“自吾居夷,不与中州人通书。”
2、杜甫《春望》创作于()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开封
3、二王八司马事件标志着( )的失败
a、两税法
b、永贞革新
c、初税亩
d、姓氏革命
4、李商隐的受业恩师是牛党领袖令狐楚,而其岳父( )被认为是李党,所以李商隐长期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
a、李德裕
b、王茂元
c、李宗闵
d、李吉甫
5、唐高宗时,刘仁愿在( )科举中第。
a、长安
b、洛阳
c、洛阳
d、北京
6、韩愈以及韩门弟子把写作古文的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唐诗()的手法,极大地影响了宋代诗歌。
a、以文为诗
b、以画为诗
c、以禅为诗
d、以赋为诗
7、韩愈为李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写作《》做辩护,但最终没有成功。
a、师说
b、原道
c、送穷文
d、讳辩
8、《系乐府》十二首是唐朝中州诗人( )的作品。
a、元结
b、杜甫
c、高适
d、岑参
9、《平淮西碑》与众不同的最大特点是( )。
a、名人所写
b、名家所刻
c、一碑二文
d、皇帝诏令所刻
10、《茶经》对茶的性状、产地、采制和烹饮作了较全面的叙述,后人称( )为“茶神”。
a、陆羽
b、李白
c、杜甫
d、高适
11、王建在《 》中,描写了汝州麦子成熟时的景象。
a、水夫谣
b、宫词
c、江陵使至汝州
d、田家行
12、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 )的一个窑洞里,后被称为工部窑。
a、洛阳
b、开封
c、郑州
d、巩县
13、白居易在新乐府50首中写了一首《》,目的是“止淫奔也”,但是却没有对其中的淫奔女进行讽刺批判,而是充满了同情。可以看出诗人此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女子免受伤害,而非纯粹的维护封建礼教。这是白居易思想进步的表现。
a、轻肥
b、井底引银瓶
c、母别子
d、卖炭翁
14、白居易为好友元稹写了墓志铭,并将巨额润笔费捐给了香山寺作为修缮之用,这座香山寺位于( )
a、开封
b、长安
c、郑州
d、洛阳
15、北邙山,又名北芒、芒山、邙山、北山、平逢山、太平山、郏山。北邙山海拔300米左右,东西横亘数百里,位于河南省( )市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是中国古代丧葬的重要处所,现存有秦相吕不韦墓、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西晋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陵墓,以及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历代名人之墓。
a、洛阳
b、开封
c、郏县
d、郑州
16、隋唐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a、洛阳
b、开封
c、郑州
d、长安
17、《答柳柳州食虾蟆》是唐代诗人( )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描写了诗人食虾蟆由不能下咽到稍能入口,从中可见诗人的饮食习惯因地域和食物原料的改变而不得不有所改变。
a、韩愈
b、柳宗元
c、杜甫
d、白居易
18、( )被贬潮州,由于当地地理山水气候与饮食非常不同于中原,使其诗风向奇崛险怪方向加速发展。
a、韩愈
b、柳宗元
c、刘禹锡
d、李白
19、“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 )在《醉中八仙歌》诗中描写李白的名句。
a、高适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20、“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不但求仙,而且痛饮,这首诗的作者是( )
a、王维
b、杜甫
c、刘禹锡
d、贺知章
21、白居易在(《 》)中说“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遇,必为之先拂酒罍,次开诗筐,诗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若兴发,命家僮调法部丝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若欢甚,又命小妓歌《杨柳枝》新词十数章。放情自娱,酩酊而后己。”
a、大理寺桃花
b、池上篇
c、长恨歌
d、醉吟先生传
22、我们知道慧能被称为禅宗六祖,他的( )是由中国僧人所写而唯一被称作“经”的佛教经典。
a、《大方广佛华严经》
b、《妙法莲华经》
c、《大佛顶首楞严经》
d、《坛经》
23、神会著《显宗记》定南北顿渐两门,即以南能为( ),北秀为渐教,“南顿北渐”之名由是而起,竭力攻击神秀之渐门,于是南宗日盛而北宗大衰。
a、邪教
b、正宗
c、顿宗
d、法性宗
24、在古代诗文中,“中州”一词有多重涵义。其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中“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一句中,“中州”特指( )。
a、汴京
b、开封
c、黄河流域
d、豫州
25、以下诗文中,“中州”指代的是河南省一带的是 ( )。
a、晋·桓温《平洛表荐谢尚》:“今中州既平,宜时绥定。”
b、唐·张籍《洛阳行》:“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
c、唐·陈子昂《答洛阳主人》:“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
d、唐·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宸章类河汉,垂象万中州。”
26、下面( )都是韩门弟子
a、贾岛
b、孟郊
c、皇甫湜
d、李翱
27、下列哪些人物曾在瓦岗军中?( )
a、魏征
b、单雄信
c、李密
d、程咬金
28、下面哪些诗是元结创作的( )?
a、《舂陵行》
b、《贼退示官吏》
c、《系乐府十二首》
d、《春夜喜雨》
29、诗鬼李贺的形体特点( ),但是却写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诗句。
a、细瘦
b、通眉
c、长指爪
d、魁梧
30、唐代三大著名诗人一同在梁园漫游,这段经历对三人诗艺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漫游对唐诗繁荣做出贡献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三人分别是( )
a、岑参
b、李白
c、高适
d、杜甫
31、唐代已经有的水果有( )。
a、李
b、梨
c、枣
d、桃
32、中晚唐之际在洛阳著名的文酒之会的三位主要领袖人物( )
a、白居易
b、裴度
c、刘禹锡
d、李商隐
33、唐代薛用弱撰《集异记》中所记的旗亭画壁故事中的三位大诗人是( )。
a、王维
b、王之涣
c、高适
d、王昌龄
34、中国的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八大宗派:( )律宗和密宗,其中在汉传佛教中,多数宗派渐趋衰微,禅宗与净土宗则逐渐占据了佛教的主导地位,尤其是禅宗被称为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
a、天台宗
b、三论宗
c、华严宗
d、法相宗
e、净土宗
f、禅宗
g、正宗
35、“三吏”、“三别”作于安史之乱时期。
36、刘禹锡的《聚蚊谣》是对永贞革新失败后朝中局势的影写。
37、牛李党争对李商隐朦胧多义的诗风有着重要影响。
38、唐承袭隋代科举制,对唐代社会有深远影响。它摆脱了两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的束缚,打破了长期以来豪门世族控制仕路、垄断政权的局面。
39、唐玄宗多次在洛阳举行制举,他还在洛阳为《孝经》作注,颁布全国。
40、垂拱四年(688)制举策问说:“河洛建,受图之所”,反映了李唐长安的关中本位政策。应试者也就不断地称颂洛阳和河洛文化。
41、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推翻隋王朝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42、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刻画了张巡、许远的英雄形象。
43、碑志文是古代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的文章,类型主要分为纪功碑、宫室神庙碑和墓志铭三种。( )
44、杜甫的《社日》两篇,运用了东方朔割肉和陈平分肉两个典故
45、元稹的《赛神》,把笔墨触及到了农家社日赛会时人们共同庆祝的欢乐场面,但诗歌的主旨是对赛神迷信活动的批判。
46、“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是《北征》中的句子,描写了元稹对妻子韦丛的愧疚之情。
47、元稹写给发妻韦丛的《遣悲怀三首》,是古代悼亡诗中的经典之作。而“曾经沧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则是元稹写给恋人的经典名句。
48、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具有高度的纪实性,写了一位被关于上阳宫的宫女长达四十多年的幽禁遭遇,诗歌表达了对被幽禁在宫廷中女子的深切同情。元稹、李绅都有同题之作。
49、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位于河南洛阳,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50、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侯赢是当时魏国都城大梁城东门的守门人,这座大梁城位于现今河南的开封
51、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鲤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唐朝的国姓为李,所以那时的鲤鱼也沾了光,不能乱吃。但实际情况是唐代吃鲤鱼的事被写进了白居易等不少诗人的诗作中,看来法律法规与社会实际有时并非是吻合的。
52、白居易诗: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胡饼在东汉时期就有,发展到唐代成为普及的美食,一直流传到现在。因为在饼面上撒有芝麻,并且是从西域传入的,所以称为胡饼。
53、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出土的酒器多以彩陶制成,说明中州地区饮酒的历史非常久远
54、“绿蚁新醅酒”中的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并非是真正的蚂蚁。
55、唐人尤其是文人喝酒是要吟诗的,所谓诗酒是一家,这使古人的酒宴特别富有文化气息,而且酒还会成为作诗的助力。譬如白居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句就是在杯酒交错之中产生的。
56、《东观余论》记吴道子在景云寺所作壁画《地狱变相》非常有威慑力,当时的和尚说:“吴生(道子)画此地狱变成之后,都人咸观,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沽,鱼肉不售shòu。”吴道子的画竟然使屠tú户放下了屠刀,其笔力简直是不可思议。
57、白居易购买了洛阳履道里别墅后,又短暂地到外地为官,58岁后便一直居住履道里别墅,直至75岁病逝。若从买房开始算起,白居易在此一共居住、生活了22年。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有100多首提及履道里的居所,可见白居易对履道里别墅的深厚感情。
58、一苇渡江、九年面壁、立雪断臂、只履西归和一花开五叶的典故都与达摩祖师有关。
59、玄奘法师与《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虽然大为不同,但是他们取经的坚定意志却是一致的。
60、《心经》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只有简短的260字,却是大乘佛教经典的浓缩,把“真空妙有”的佛教义理阐释到了极致。
61、《羌村三首》是( )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的名作。
62、( )撰写的《平淮西碑》被用长绳捆住拉倒,并磨掉碑文。
63、唐朝末年,朝廷官员中形成了分别以( )和李德裕为首领两个派别,从唐宪宗元和三年开始,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历经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到唐宣宗时期以李德裕被贬崖州而病死结束,前后持续四十近40年。
64、() 在《上宰相书》中指出:“孟子曰:君子有三乐,天下不与存焉。其一曰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皆圣人贤士所极言至论,古今之所宜法者也。”
65、李贺被取消考试资格。原因是他的父亲名字叫李晋肃,晋和进同音。唐代应试,注重()。既然父亲名中有晋,李贺便不能考取进士了。
66、《守睢阳诗》是( )在睢阳城危时所写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与直接感受,体现了作者精忠报国的壮怀与高尚气节。
67、少小虽非投笔吏,( )
68、男儿何不带吴钩,( )
69、白居易的《 》塑造一个拾穗者的形象。
70、白居易的《 》,描写了唐代官吏与百姓是如何对待蝗灾的,表达了自己等视蝼蚁的慈悲情怀。
71、“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是唐代诗人( )的著名诗句
72、张蓬舟《薛涛诗笺》中认为元稹要为唐代名妓薛涛的婚姻负责,而吴伟斌先生写了一本书《》,书中认为“元稹与薛涛既没有私会,也没有唱和。”
73、“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是李商隐在《》中描写父亲病故之后自己过的贫困生活,同时该文也是四六文中的名篇。
74、《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 )、王质夫同游仙游寺。三人一起谈论李杨故事时,王质夫提议,由擅长抒情的白居易作歌,由( )写传奇小说《长恨歌传》。这种用诗与传奇相配合的写法在中晚唐是比较流行的。
75、中岳指哪一座山:( )。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 )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 )为中岳,始称“中岳( )”。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是中国的文化名山。
76、封禅是古代帝王昭告天地的一种隆重仪式,象征着君权神授。多数帝王一般在泰山封禅,武则天就曾劝唐高宗封禅泰山,但是她建立大周后,却封禅( ),是其开启新朝的象征。
77、三十六峰晴,( )
78、唐代洛阳城遍植柿树,如白居易《寄内》诗:“条桑初绿即为别,( )。”
79、陆浑山在河南,其出产的稻米有红色品种,故白居易作诗:“( ),白鳞伊水鲂。”
80、朝回日日典春衣,( )。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81、杜牧在洛阳东城再次见到曾为人妇又被抛弃的张好好当垆卖酒,写下了著名的《 》相赠。
82、“曌”字是( )创制的,其实她在位时创制的字有好多个,只不过只有这个流传下来了而已。当然她并不会亲自造字,而是一些人希图圣意而造,经过她的批准颁行于天下。
83、洛阳龙门石窟中的“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 )”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84、诏谓将军拂绢素,(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85、据正史记载,佛法首次传入中国在东汉明帝年间,落脚点即在洛阳( )。
86、据《神会录》记载,王维曾在( )问法神会,得到了很大教益,从而使王维从一个北宗信徒转向了南宗。
87、山路元无雨,( )
猜你喜欢
- 2023-10-23 00:10
- 2023-10-23 00:02
- 2023-10-22 23:21
- 2023-10-22 23:14
- 2023-10-22 22:08
- 2023-10-22 22:08
- 2023-10-22 22:06
- 2023-10-22 22:04
- 2023-10-22 21:48
- 2023-10-22 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