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题库

中国大学mooc设计与制造ⅱ(机械原理与设计)慕课答案大全-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安全教育问答 正文

作者2023-10-22 23:59:24安全教育问答 78 ℃0 评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测验

1、现代机器往往采用开环控制的方式。

2、机器能完成一定的工作过程,能够代替人的劳动或辅助人的活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3、机构是具有确定运动的构件系统。

4、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是机械设计的关键步骤,是机械创新设计的重要内容。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就是按市场需求确定的机器功能,构思出机器工艺动作过程,进行执行机构系统的类型综合和尺度综合。

5、对于一部机器,其系统构成一定包括三个子系统,即广义执行机构子系统、信息处理及控制子系统、传感检测子系统,缺一不可。

6、机器可以用来完成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换、或信息的传递和转换。

第二章 机构的表达和组成原理

第二章测验

1、下面不属于低副的是?
    a、转动副
    b、螺旋副
    c、移动副
    d、凸轮副

2、下面属于ⅴ级副的是?
    a、圆柱副;
    b、平面副;
    c、虎克铰;
    d、螺旋副;

3、如图所示的机构,自由度为()
    a、1
    b、2
    c、3
    d、0

4、如图所示的机构,自由度为_
    a、1
    b、2
    c、3
    d、4

5、某平面基本杆组有6个低副,其构件数为()
    a、2
    b、3
    c、4
    d、5

6、如图所示的机构,自由度为()
    a、4
    b、1
    c、2
    d、3

7、如图所示的机构,以构件2为原动件拆分机构,机构为()
    a、ⅰ级机构
    b、ⅱ级机构
    c、ⅲ级机构
    d、ⅳ级机构

8、机构简图可以不按运动副之间的相对方位定量关系的实际比例绘制。

9、机构拆分成若干基本杆组的方式与原动件的选取有关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

11、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_]。

12、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_]。

第三章 连杆机构

第三章测验

1、在如图所示机构中,已知,,,,顺时针转动,,则点d的速度为()
    a、0.1 m/s
    b、0.5 m/s
    c、1 m/s
    d、2 m/s

2、在如图所示机构中,已知,,,,顺时针转动,,则点d的速度为()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机构中,瞬心点标注有误的是?
    a、p12
    b、p13
    c、p23
    d、所有瞬心点均正确

4、曲柄摇杆机构中,若曲柄与连杆处于共线位置,则当()为原动件时,称为机构的死点位置。
    a、曲柄;
    b、连杆;
    c、摇杆;
    d、机架;

5、曲柄摇杆机构中,若曲柄与连杆处于共线位置,则当()为原动件时,称为机构的极限位置。
    a、曲柄;
    b、连杆;
    c、摇杆;
    d、机架;

6、在曲柄作等速转动的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的极位夹角θ=30°,摇杆工作时间为7s时,则摇杆空回行程所需时间为()
    a、5s;
    b、7s;
    c、9.8s;
    d、14s;

7、当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机构的压力角为()
    a、0°;
    b、90°;
    c、180°;
    d、与构件尺寸有关;

8、对于双摇杆机构,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长度之和()大于其它两构件长度之和
    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d、其他答案均不正确;

9、不满足杆长和条件的平面四杆机构一定不存在曲柄。

10、平面四杆机构在运动中,压力角和传动角始终不变。

11、平面机构的顺心一定位于转轴位置,或导路两侧沿法线方向的无穷远处,或接触点的公法线上。

12、曲柄摇杆机构一定存在急回特性

13、平面连杆机构中,极位夹角θ越大,行程速比系数k越大,急回运动的性质也越显著

14、双曲柄机构中,曲柄一定是最短杆。

15、对心曲柄滑块机构[_](有,无)急回特性

16、机构的压力角越[_](大、小)对传动越有利

17、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作整周连续回转的连架杆称为[_]

18、如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机构以ab为机架时,则为[_]机构

19、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与[_]处于共线位置时可能出现最小传动角。

第四章 凸轮机构

第四章测验

1、下列从动件运动规律中,存在刚性冲击的是()?
    a、等速运动规律
    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c、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d、简谐运动规律

2、设计平面盘形凸轮机构时,对于同一从动件运动规律,当基圆半径越大时,其对应点的压力角()。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3、如图所示的机构,已知:,,,基圆半径为()mm。
    a、15
    b、25
    c、35
    d、45

4、如图所示的机构,已知:,,,从动件行程为()mm。
    a、35
    b、40
    c、50
    d、65

5、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有尖底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和曲面从动件等形式。

6、对于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而言,凸轮几何外形就是理论廓线。

7、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是由于加速度不连续。

第五章 齿轮机构与轮系

第五章测验

1、齿轮传动中(),重合度越大
    a、模数越大;
    b、齿数越多;
    c、中心距越小;
    d、其他选项均不正确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时,其啮合角恒等于齿轮()上的压力角
    a、基圆;
    b、齿顶圆;
    c、分度圆;
    d、齿根圆;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中,齿距p ,法节pn ,基节pb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a、pb=pn    b、pb    c、pb>pn>p;
    d、pb>pn=p;

4、渐开线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较,下列选项中不变的是()
    a、齿厚;
    b、齿根圆;
    c、齿顶圆;
    d、基圆;

5、渐开线齿轮齿廓形状决定于()
    a、分度圆
    b、齿顶圆
    c、齿根圆
    d、基圆

6、定轴轮系指的是传动时所有齿轮的回转轴线位置均固定不变

7、渐开线圆柱直齿轮的变位系数不可能大于0。

8、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越大。

9、在范成法加工中,采用一种模数的齿轮滚刀,能加工不同齿数的齿轮。

10、对于同样模数而不同齿数的标准齿轮,它们的分度圆齿距是不相同的。

11、一斜齿轮法面模数mn =3 mm,分度圆螺旋角β=15°,其端面模数 mt =[_]mm.(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12、标准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在[_]面上的参数为标准值。

13、已知一条渐开线,它的基圆半径为60mm,则该渐开线上压力角α= 20°处,曲率半径为 [_] mm。(若为小数,则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有效数字)

14、一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距为15.7mm,齿顶圆的直径为400mm,则该齿轮的齿数为 [_]

15、在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z1=20,z2=40,z2’=30,z3=40,z3’=20,z4=90,轮1的转速n1=1400 r/min,转向如图,构件h的转速大小nh=[_]r/min。

16、对下图所示圆锥齿轮差动轮系,各论齿数z1 = 24, z2 = 18, z2' = z3 = 48。已知1、3轮转速n1=100r/min, n3=250r/min转向如图所标。则杆h的转速大小为nh = [_]r/min。

17、在如下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 z1 = z2' = 100, z2 = 101, z3 = 99。则在该轮系中,传动比i21 = [_]

18、对于如下图所示的钟表机构,已知z1 = 8, z2 = 60, z3 = 8, z5 = 15, z7 = 12,各齿轮的模数均相同,则剩余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4 = [_]

第六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第六章测验

1、下述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_。
    a、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
    b、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
    c、变应力是由静载荷产生
    d、静载和变载都可能产生变应力

2、在静应力下,脆性材料以()为极限应力。
    a、屈服极限
    b、疲劳极限
    c、强度极限
    d、弹性极限

3、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该为材料的[_]。
    a、屈服极限
    b、疲劳极限
    c、强度极限
    d、弹性极限

4、零件的工作安全系数为()
    a、零件的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
    b、零件的极限应力比零件的工作应力
    c、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
    d、其他答案均不正确

5、零件受到对称循环应力时,对于塑性材料应该选取_作为材料的极限。
    a、强度极限
    b、屈服极限
    c、疲劳极限
    d、屈服极限除以安全系数

6、对于受循环变应力作用的零件,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是:
    a、最大应力
    b、平均应力
    c、应力幅
    d、其他答案均不正确

7、设计零件时的理论依据时计算量<=许用量

8、零件设计时,若按工作能力计算准则进行设计计算后,就无需进行校核计算。

9、点蚀是齿轮、凸轮等点、线接触高副的常见失效形式。

10、若一零件的应力循环特性r=0.5,σa=70mpa,则此时σmax=[_]mpa.

11、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取循环基数,。试求循环次数n分别为25000次时的有限寿命弯曲疲劳极限[_]mpa。(保留一位小数)

第七章 齿轮传动

第七章测验

1、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齿面胶合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磨损与轮齿疲劳折断
    d、轮齿塑性变形

2、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
    a、齿面胶合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磨损
    d、轮齿疲劳折断

3、对于齿轮传动设计,若设计齿面为软齿面时,应()
    a、按接触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弯曲强度
    b、按弯曲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接触强度
    c、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
    d、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

4、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若z1=18,z2=72,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为()
    a、
    b、
    c、
    d、

5、设计一对减速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从等强度要求出发,大、小齿轮的硬度选择时,应使()
    a、两者硬度相等
    b、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
    c、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
    d、小齿轮采用硬齿面、大齿轮采用软齿面

6、一对圆柱齿轮传动,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50mm,齿宽b1=55mm,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90mm,齿宽b2=50mm,则齿宽系数为()
    a、1.1
    b、5/9
    c、1
    d、1.3

7、设计齿轮传动时,若保持传动比i和齿数和z=z1 z2不变,而增大模数m,则齿轮()
    a、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提高
    b、弯曲强度不变,接触强度提高
    c、弯曲强度与接触强度都不变
    d、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不变

8、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a、轮齿折断
    b、齿面点蚀
    c、齿面胶合
    d、以上均包括

9、齿轮传动进行润滑时,当v<12m/s,应采用油池润滑,当v为0.5~0.8m/s时,采用惰轮蘸油润滑,当v>12m/s时,采用喷油润滑

10、齿轮传动中,功率损耗包括啮合中的摩擦损耗、搅动润滑油的油阻损耗、轴承中的摩擦损耗

1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作用于齿轮上的载荷增加1倍时,接触应力增加[_]倍(保留两位小数)

第八章 连接与螺纹传动

第八章测验

1、螺纹副在摩擦系数一定时,螺纹的牙型角越大,则()
    a、当量摩擦因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好;
    b、当量摩擦因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差;
    c、当量摩擦因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差;
    d、当量摩擦因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好;

2、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为保证被连接件不出现缝隙,因此()
    a、残余预紧力f1应小于零
    b、残余预紧力f1应大于零
    c、残余预紧力f1应等于零
    d、预紧力f0应大于零

3、某螺栓的材料性能等级为6.8级,其数字6.8代表()
    a、对螺栓材料的强度要求
    b、对螺栓的制造精度要求
    c、对螺栓材料的刚度要求
    d、对螺栓材料的耐蚀性要求

4、螺纹副中一个零件相对于另一个转过一圈时,它们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距离是()
    a、线数×螺距
    b、一个螺距
    c、线数×导程
    d、导程/线数

5、当两个被连接件不太厚时,宜采用()
    a、双头螺柱连接
    b、螺栓连接
    c、螺钉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6、螺纹连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a、增加螺纹连接的轴向力
    b、增加螺纹连接的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d、增加螺纹连接的刚度

7、矩形螺纹更适合传动,梯形螺纹更适合连接.

8、承受预紧力的螺栓,仅承受拉应力。

9、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栓连接的疲劳强度,可以增加螺栓刚度。

10、受横向载荷的铰制孔精配螺栓连接,螺栓的抗拉强度不需要进行计算。

11、受轴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连接,适当增大预紧力能提高螺栓的抗疲劳强度。

12、用于薄壁零件连接的螺纹,应采用三角形细牙螺纹。

13、当螺纹的公称直径、牙型角及螺纹线数都相同时,粗牙螺纹的自锁性比细牙的好。

14、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的是螺纹的[_]

15、受预紧力f0和工作拉力f的紧螺栓连接,如螺栓和被连接件刚度相等,预紧力f0=6000n,在保证接合面不产生缝隙的情况下,允许的最大工作拉力f=[_]n

16、三角形螺纹的牙型角α=[_](角度)

17、螺纹的升角是指螺纹[_]处的升角。

18、对受轴向工作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连接,当预紧力f0和轴向载荷f一定时,为减小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2,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是[_](填“增大”或“减小”)螺栓的刚度。

19、如图所示的托架边板用螺栓与相邻的机架连接。托架受一大小为60kn的载荷fσ作用,该载荷与边板螺栓组的对称轴线yy相平行,距离为250mm。该螺栓组中受力最大的3号螺栓受到的力大小为[_]n.

第九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第九章测验

1、v带的楔角为40°,为使带绕在带轮上能使轮槽侧面贴合更好,设计时应使轮槽楔角()
    a、小于40°;
    b、等于40°;
    c、大于40°;
    d、无特殊要求

2、下列传动中,平均传动比和瞬时传动比均不确定的是()
    a、带传动
    b、链传动
    c、齿轮传动
    d、三者均是

3、带在工作时,最大应力发生在()
    a、带进入小带轮处
    b、带离开小带轮处
    c、带进入大带轮处
    d、带离开大带轮处

4、某带传动中主动轮传递的转矩为70nm。已知主动轮的直径为200mm,初拉力为800n,则紧边拉力为()
    a、950
    b、1150
    c、1500
    d、1700

5、带传动接近水平位置时,应将松边放在下边。

6、若设计合理,带传动的打滑是可以避免的,但弹性滑动却无法避免。

7、在相同预紧力的作用下,v带的传动能力高于平带的传动能力。

8、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与预紧力、包角和摩擦系数有关。

9、链轮齿数过少,会加剧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因此链轮齿数越大越好。

10、为了使各排链受力均匀,因此链的排数不宜过多。

11、带传动中,打滑多发生在[_]带轮上

12、带传动的传动比过大,将使小带轮的包角过[_](填“大”、“小”),从而使带的有效拉力值减小

13、带传动的传动比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中心距,则小带轮上的包角[_](填“减少”、“增大”或“不变”)

14、链传动中,一般链条节数为偶数,链轮齿数为[_]。

第十一章 轴承及其选用

第十一章测试

1、()不宜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a、圆锥滚子轴承
    b、角接触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2、角接触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随接触角alpha的增大而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3、滚动轴承的代号由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后置代号组成,其中基本代号表示:
    a、轴承的类型、结构和尺寸
    b、轴承组件
    c、轴承内部结构变化和轴承公差等级
    d、轴承游隙和配置

4、验证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_min的目的是_。
    a、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
    b、控制轴承的发热量
    c、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
    d、控制轴承的压强p

5、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为:
    a、轴颈和轴承间形成楔形间隙
    b、充分供应润滑油
    c、轴颈和轴承表明存在相对滑动
    d、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摄氏度

6、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中,限制pv值的目的是防止轴承:
    a、过度发热而胶合
    b、过度磨损
    c、产生塑性变形
    d、产生咬死

7、径向滑动轴承的直径增大1倍,长径比不变,载荷及转速不变,则轴承的pv值为原来的_倍。
    a、2
    b、1/2
    c、4
    d、1/4

8、某角接触轴承内径为45mm,精度等级为p0级,宽度系列为窄系列,直径系列为中系列,接触角为25°,其代号为_。
    a、7145
    b、6209
    c、7209c
    d、7309ac

9、代号为30108,30208,30308的滚动轴承的_不同。
    a、外径
    b、内径
    c、精度
    d、类型

10、某深沟球轴承,当转速为480r/min,当量动载荷为8000n时,基本额定寿命为4000h。若转速改为960r/min,当量动载荷变为4000n时,则该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为_
    a、2000h
    b、4000h
    c、8000h
    d、16000h

11、直齿齿轮由一对圆锥滚子轴承支承,轴承径向反力fr2>fr1,则轴承的轴向力_。
    a、fa2>fa1
    b、fa2    c、fa2=fa1=0
    d、fa2=fa1≠0

12、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和压力。

13、在使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代号相同的滚动轴承寿命是相同的。

14、对于回转的滚动轴承,一般常发生疲劳点蚀破坏,故轴承的尺寸主要按照[_]强度计算。

15、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把球轴承上的当量动载荷增加1倍,则该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原来的[_]倍(填写小数)。

16、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把球轴承上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增加1倍,则该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原来的[_]倍。

17、流体的粘度,即流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它表征流体内部[_]的大小。

第十章 轴及轴的结构设计

第十章测验

1、按照所受载荷轴的类型主要有转轴、心轴和传动轴,其中心轴又可以分为固定心轴和转动心轴,则自行车前轮的轴属于[]。
    a、转轴
    b、固定心轴
    c、转动心轴
    d、传动轴

2、轴上被轴承支撑的部分称为[]。
    a、轴颈
    b、轴头
    c、轴身
    d、轴肩

3、同时承受扭矩和弯矩的轴被称为转轴,只受弯矩、不受扭矩的称为心轴,只受扭矩、不受弯矩的称为传动轴。

4、可以通过采用合金钢代替碳钢的方法提高轴的刚度。

5、轴的弯曲变形计算方法主要有等效直径法和变形能法,其中等效直径法适用于轴的各段直径相近且只需作近似计算的场合。

6、工作转速低于一阶临界转速的轴,称为刚性轴;工作转速超过一阶临界转速的轴,称为挠性轴。

7、心轴可以分为固定心轴和转动心轴两类,其中固定心轴承受的是[_]应力,转动心轴承受的是对称循环变应力。

8、图示轴上的环形部分被称为[_]。

9、轴上零件的固定(或称定位)包括轴向定位和[_]定位。

10、轴的振动一般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沿轴线横向的弯曲振动、沿轴线方向的纵向振动和绕轴线方向的[_]振动。

第十三章 传感器及选型

第十三章测试

1、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被测量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为电信号,是实现自动化的首要环节。

2、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但灵敏度越高也意味着该传感系统应具备更高的信噪比,以防止干扰。

3、光电编码器是将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电脉冲信号。

4、声纳不是一种测距传感器。

第十二章 电机与常用原动机特性与选型

第十二章测试

1、相比于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的优点不包括以下哪点
    a、价格更加低廉
    b、控制精度更高
    c、具有一定过载能力
    d、速度响应较快

2、一次原动机使用自然界能量,直接将自然界能源转变为机械能,如内燃机、风力机。二次原动机将电能、压力能、介质动力转变为机械能,如电动机、水轮机等。

3、原动机的选用主要考虑行程、分辨率、精度、力和力矩特性、电气参数、机械参数等。

4、电动机的工作制就是对电动机承受负载情况的说明,包括启动、制动、空载、停转及这些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先后顺序。

5、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选择不宜过小,以避免其常在过载状态运行、因过热而过早损坏。因此,电动机额定功率应尽量选择较大。

6、已知直流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n=10kw,额定电压un=220v,额定效率ef=85%,额定转速nn=1500r/min。则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_]kw。(保留两位小数)

7、已知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n=4kw,额定电压un=380v,额定功率因数cosv=0.77,额定效率为ef=84%,额定转速为nn=960r/min。则额定电流为[_]a。(保留两位小数)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试卷

1、按照所受载荷轴的类型主要有转轴、心轴和传动轴,其中心轴又可以分为固定心轴和转动心轴,则自行车前轮的轴属于[]。
    a、转轴
    b、固定心轴
    c、转动心轴
    d、传动轴

2、_不宜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a、圆锥滚子轴承
    b、角接触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3、直齿齿轮由一对圆锥滚子轴承支承,轴承径向反力fr2>fr1,则轴承的轴向力_。
    a、fa2>fa1
    b、fa2    c、fa2=fa1=0
    d、fa2=fa1≠0

4、下面属于ⅴ级副的是?
    a、圆柱副;
    b、平面副;
    c、虎克铰;
    d、螺旋副;

5、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机构,自由度为()。
    a、1;
    b、2;
    c、3;
    d、4;

6、如图所示的机构,自由度为()。
    a、1;
    b、2;
    c、3;
    d、4;

7、对于双摇杆机构,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长度之和()大于其它两构件长度之和
    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8、在曲柄作等速转动的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的极位夹角θ=30°,摇杆工作时间为7s时,则摇杆空回行程所需时间为()
    a、5s;
    b、7s;
    c、9.8s;
    d、14s;

9、在如图所示机构中,已知lab = lbc = 100 mm,lcd = 50 mm,lac=100√2 mm,ω1=10 rad/s,顺时针转动,ε1=0,则点d的加速度ad为()
    a、1 m/s2;
    b、5 m/s2;
    c、10 m/s2;
    d、20 m/s2;

10、如图所示的机构中,瞬心点标注有误的是?
    a、p12;
    b、p13;
    c、p23;
    d、所有瞬心点均正确;

11、下列从动件运动规律中,存在刚性冲击的是?
    a、等速运动规律
    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c、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d、简谐运动规律

12、设计平面盘形凸轮机构时,对于同一从动件运动规律,当基圆半径越大时,其对应点的压力角()。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13、如图所示的机构,已知:r=40mm,loa=25mm,rk=10mm,基圆半径为()mm。
    a、15
    b、25
    c、35
    d、45

14、齿轮传动中(),重合度越大
    a、模数越大;
    b、齿数越多;
    c、中心距越小;
    d、上述均成立;

1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时,其啮合角恒等于齿轮()上的压力角
    a、基圆;
    b、齿顶圆;
    c、分度圆;
    d、齿根圆;

1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中,齿距p ,法节pn ,基节pb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a、pb=pn    b、pb    c、pb>pn>p;
    d、pb>pn=p;

17、渐开线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较,下列选项中不变的是()
    a、齿厚;
    b、齿根圆;
    c、齿顶圆;
    d、基圆;

18、渐开线齿轮齿廓形状决定于()
    a、分度圆
    b、齿顶圆
    c、齿根圆
    d、基圆

19、下述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_。
    a、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
    b、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
    c、变应力是由静载荷产生
    d、静载和变载都可能产生变应力

20、对于受循环变应力作用的零件,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是:
    a、最大应力
    b、平均应力
    c、应力幅
    d、其他答案均不正确

21、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齿面胶合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磨损与轮齿疲劳折断
    d、轮齿塑性变形

22、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
    a、齿面胶合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磨损
    d、轮齿疲劳折断

23、设计一对减速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从等强度要求出发,大、小齿轮的硬度选择时,应使()
    a、两者硬度相等
    b、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
    c、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
    d、小齿轮采用硬齿面、大齿轮采用软齿面

24、设计齿轮传动时,若保持传动比i和齿数和z=z1 z2不变,而增大模数m,则齿轮()
    a、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提高
    b、弯曲强度不变,接触强度提高
    c、弯曲强度与接触强度都不变
    d、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不变

25、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a、轮齿折断
    b、齿面点蚀
    c、齿面胶合
    d、以上均包括

26、螺纹副在摩擦系数一定时,螺纹的牙型角越大,则()
    a、当量摩擦因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好;
    b、当量摩擦因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差;
    c、当量摩擦因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差;
    d、当量摩擦因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好;

27、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为保证被连接件不出现缝隙,因此()
    a、残余预紧力f1应小于零
    b、残余预紧力f1应大于零
    c、残余预紧力f1应等于零
    d、预紧力f0应大于零

28、螺纹副中一个零件相对于另一个转过一圈时,它们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距离是()
    a、线数×螺距
    b、一个螺距
    c、线数×导程
    d、导程/线数

29、螺纹连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a、增加螺纹连接的轴向力
    b、增加螺纹连接的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d、增加螺纹连接的刚度

30、带在工作时,最大应力发生在()
    a、带进入小带轮处
    b、带离开小带轮处
    c、带进入大带轮处
    d、带离开大带轮处

31、同时承受扭矩和弯矩的轴被称为转轴,只受弯矩、不受扭矩的称为心轴,只受扭矩、不受弯矩的称为传动轴。

32、可以通过采用合金钢代替碳钢的方法提高轴的刚度。

33、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和压力。

34、现代机器往往采用开环控制的方式。

35、机构是具有确定运动的构件系统。

36、机器可以用来完成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换、或信息的传递和转换。

37、机构简图可以不按各运动副之间的实际比例绘制。

38、机构拆分成若干基本杆组的方式与原动件的选取有关。

39、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

40、不满足杆长和条件的平面铰链四杆机构一定不存在曲柄。

41、平面四杆机构在运动中,压力角和传动角始终不变。

42、平面机构的瞬心一定位于转轴位置,或导路两侧沿法线方向的无穷远处,或接触点的公法线上。

43、曲柄摇杆机构一定存在急回特性

44、对于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而言,凸轮几何外形就是理论廓线。

45、渐开线圆柱直齿轮的变位系数不可能大于0。

46、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越大。

47、在范成法加工中,采用一种模数的齿轮滚刀,能加工不同齿数的齿轮。

48、零件设计时,若按工作能力计算准则进行设计计算后,就无需进行校核计算。

49、点蚀是齿轮、凸轮等点、线接触高副的常见失效形式。

50、矩形螺纹更适合传动,三角形螺纹更适合连接

51、承受预紧力的螺栓,仅承受拉应力。

52、受轴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连接,适当增大预紧力能提高螺栓的抗疲劳强度。

53、用于薄壁零件连接的螺纹,应采用三角形细牙螺纹。

54、当螺纹的公称直径、牙型角及螺纹线数都相同时,粗牙螺纹的自锁性比细牙的好。

55、链轮齿数过少,会加剧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因此链轮齿数越大越好。

56、为了使各排链受力均匀,因此链的排数不宜过多。

57、心轴可以分为固定心轴和转动心轴两类,其中固定心轴承受的是[_]应力,转动心轴承受的是对称循环变应力。

58、轴的振动一般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沿轴线横向的弯曲振动、沿轴线方向的纵向振动和绕轴线方向的[_]振动。

59、对于回转的滚动轴承,一般常发生疲劳点蚀破坏,故轴承的尺寸主要按照[_]强度计算。

60、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_]。

61、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_]。

6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_](有,无)急回特性

6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与[_]处于共线位置时可能出现最小传动角。

64、标准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在[_]面上的参数为标准值。

65、已知一条渐开线,它的基圆半径为60mm,则该渐开线上压力角α= 20°处,曲率半径为 [_] mm(若为小数,则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有效数字)

66、一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距为15.7mm,齿顶圆的直径为400mm,则该齿轮的齿数为 [_]

67、在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z1=20,z2=40,z2’=30,z3=40,z3’=20,z4=90,轮1的转速n1=1400 r/min,转向如图,构件h的转速大小nh=[_]r/min。

68、对于如下图所示的钟表机构,已知z1 = 8, z2 = 60, z3 = 8, z5 = 15, z7 = 12,各齿轮的模数均相同,则剩余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8 = [_]

69、若一零件的应力循环特性r=0.5,σa=70mpa,则此时σm=[_]mpa

70、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_r=180mpa,取循环基数n_0 = 5×10^6,m=9,试求循环次数n为620000次时的有限寿命弯曲疲劳极限[_]mpa。(保留一位小数)

7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作用于齿轮上的载荷增加1倍时,接触应力增加[_]倍(保留两位小数)

72、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的是螺纹的[_]

73、受预紧力f0和工作拉力f的紧螺栓连接,如螺栓和被连接件刚度相等,预紧力f0=6000n,在保证接合面不产生缝隙的情况下,允许的最大工作拉力f=[_]n

74、三角形螺纹的牙型角α=[_](角度)

75、螺纹的升角是指螺纹[_]处的升角。

76、带传动中,打滑多发生在[_]带轮上

77、带传动的传动比过大,将使小带轮的包角过[_](填“大”、“小”),从而使带的有效拉力值减小

猜你喜欢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