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作为科学名字出现在( )
运筹学模型( )
下列哪些不是运筹学的研究范围( )
不是运筹学的主要来源()
运筹学是一门数学课程。
运筹学的发展趋势是追求数学模型的精巧。
运筹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当线性规划的可行解非空时一定( )
线性规划无可行解是指( )
单纯形法迭代的每一个解都是可行解,因为遵循了下列规则( )
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是指( )
线性规划具有多重最优解是指( )
使用人工变量法求解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当所有的检验数小于等于0时,在基变量中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表明该线性规划问题( )
关于线性规划的可行解和基解,下面( )叙述正确。
某个常数bi波动时,最优表中引起变化的有( )
当非基变量xj的系数cj波动时,最优表中引起变化的有( )
x是线性规划的可行解,则错误的结论是 ( )。
线性规划的每一个基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单纯形法计算中,如不按最小比值原则选取换出变量,则在下一个解中至少有一个基变量的值为负。
线性规划模型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缩小,减少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一般将扩大。
若lp模型的可行域非空有界,则其顶点中必存在最优解。
线性规划的每一个基可行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用单纯形法求解lp时,无论是极大化问题还是极小化问题,用来确定基变量的最小比值原则相同。
若x是某lp的最优解,则x必为该lp可行域的某一个顶点。
若lp模型的可行域非空有界,则其顶点中必存在最优解。
单纯形表中的检验数是目标函数用基变量表示时,基变量的价值系数。
对一个有n个变量m个约束的标准型的线性规划问题,其可行域的顶点恰好为个
对偶单纯形法的最小比值规则是为了保证( )。
对偶单纯形法解最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次迭代要求单纯形表中( )
设p是线性规划问题,d是其对偶问题,则( )不正确。
当基变量xj的系数cj波动时,最优表中引起变化的有( )
某个常数bi波动时,最优表中引起变化的有( )
已知对称形式原问题(max)的最优表中的检验数为(σ1,……,σm),松弛变量的检验数为(σm 1,……,σm) ,则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为( )
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
原问题与对偶问题都有可行解,则 ( )
某个常数bi波动时,最优表中引起变化的有()
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时的最优性条件是( )
任何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并具有唯一的对偶问题。
已知y*i为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如果y*i=0,说明在最优生产计划中第i种资源一定有剩余。
已知y*i为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如果y*i>0,说明在最优生产计划中第i种资源已经完全耗尽。
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则其对偶问题也一定具有无穷多解。
根据对偶的性质,当原问题解时,其对偶问题无可行解,反之,当对偶问题无可行解,其原问题具有解.
若线性规划问题的原问题存在可行解,则对偶问题也一定存在可行解.
线性规划问题不一定都有对偶问题。
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和其对偶问题都具有可行解,则该线性规划问题一定具有最优解。
原问题(极大值)第i个约束是“≥”约束,则对偶变量yi≥0
对偶单纯法是直接解对偶问题问题的一种方法。
有5个产地4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 ,( )
m n-1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是( )
有6个产地7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的对偶模型具有特征( )
运输问题( )
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下列变量组是一个闭回路 ( )
下列说确的是( )
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
对于总运输费用最小的运输问题,若已经得到最优方案,则其所有空格的检验数都( )
对同一运输问题,用位势法和用闭回路法计算检验数,两种结果是( )
运输问题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规划模型,因而求解结果也可能出现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有惟一最优解,有无穷多最优解,解,无可行解。
表上作业法实质上就是求解运输问题的单纯形法。
当所有产地产量和销地的销量均为整数值时,运输问题的最优解也为整数值.
在运输问题中,只要任意给出一组含(m n-1)个非零xij的且满足σxij=aij,σxij=bij就可以作为一个初始基可行解.
按最小元素法(或伏格尔法)给出的初始基可行解,从每一空格出发可以找出且能找出惟一的闭回路。
运输问题的位势就是其对偶变量。
运输问题一定存在有惟一最优解
表上作业法实质上就是求解运输问题的单纯形法。
产地个数为m销地个数为n的平衡运输问题的系数矩阵为a,则有r(a)≤m n-1
用一个常数k加到运价矩阵c的某列的所有元素上,则最优解不变。
下列线性规划与目标规划之间错误的关系是( )
如果要使目标规划实际实现值不小于目标值。则相应的偏离变量应满足( )
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是( )
关于目标规划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在目标规划中,求解的基本原则是首先满足高级别的目标,但当高级别目标不能满足时( )。
如果要使目标规划实际实现值不超过目标值,则相应的偏离变量应满足( )。
目标函数的含义是 ( ) 。
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是( )
要求恰好完成第一目标,不超过第二目标,目标函数是( )
要求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是( )
线性规划问题是目标规划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
正偏差变量取正值,负偏差变量取负值。
目标规划模型中,应同时包含系统约束(绝对约束)与目标约束。
目标规划模型中存在的约束条件,则该约束是系统约束。
一对正负偏差变量至少一个大于零。
目标规划没有系统约束时,不一定存在满意解。
目标约束含有正负偏差变量。
一对正负偏差变量至少一个等于零。
目标规划的目标函数优化方向可是最大化也可以是最小化。
目标规划只能解得满意解,不存在最优解。
分枝定界法中( ) a.最大值问题的松弛问题的目标值是各分枝的下界 b.最大值问题的松弛问题的目标值是各分枝的上界 c.最小值问题的松弛问题的目标值是各分枝的上界 d.最小值问题的松弛问题的目标值是各分枝的下界 e.以上结论都不对
不满足匈牙利法的条件是( )
下列错误的结论是( )。
对指派问题的价值系数矩阵作下列何种变换,不影响指派问题的解( )
用割平面法求解整数规划时,构造的割平面只能切去 ( )
在下列规划问题中,分枝定界法和割平面法都可以应用的是( )。
匈牙利法用于求解下列哪类问题( )。
在求解整数规划问题时,不可能出现的是( )。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指的是( )。
求解指派问题的匈牙利方法,当覆盖所有零元素的最少直线数( )任务数时,即得到了最优解。
用分支定界法求一个极大化的整数规划时,任何一个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是该问题目标函数值的下界。
0-1规划的隐枚举法是分枝定界的特例。
整数规划解的目标函数值一般优于其相应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目标函数值。
用割平面求纯整数规划时,要求包括松弛变量在内的全部变量必须取整数。
指派问题数学模型的形式同运输问题十分相似,故也可以用表上作业法求解。
用割平面求整数规划时,构造的割平面有可能切去一些不属于最优解的整数解。
分枝定界法在需要分枝时必须满足:一是分枝后的各子问题必须容易求解;二是各子问题解的必须覆盖原问题的解。
用分支定界法求一个极大化的整数规划时,当得到多于一个可行解时,通常可以任取一个作为下界值,再进行比较和剪枝。
在指派问题的效率表的某行乘以一个大于零的数最优解不变。
在指派问题的效率表的某行加上一个非零数最优解不变。
动态规划求解一般方法是()
关于动态规划问题的下列命题中( )是错误的。
最优性定理是动态规划问题求解的()。
动态规划不是()。
动态规划的基本方程不正确的描述()。
动态规划模型中,问题的阶段数目等于问题中子问题的数目。
动态规划的最优性原理保证了从某一状态开始的未来决策独立于先前已作出的决策。
对于一个动态规划问题,应用顺推或逆推解法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动态规划中,定义状态时应保证在各个阶段中所做决策的相互独立性。
动态规划问题的基本方程是将一个多阶段的决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具有递推关系的单阶段的决策问题。
假如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含有5个变量和3个约束条件,则用动态规划求解时将划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状态将由一个五维的向量组成。
动态规划和单纯型法一样,是一种算法。
状态转移方程式状态变量和决策变量的函数。
过程指标函数是阶段指标函数的函数。
动态规划中,定义状态时应保证在各个阶段中所做决策的相互独立性。
μ是关于可行流 f 的一条增广链,则在μ上有 ( )
下列说确的是 ( )。
下列错误的结论是( )。
下列正确的结论是( )。
下列正确的结论是( )。
连通图g有n个点,其部分树是t,则有( )。
求最短路的计算方法有( )
设p是图g从vs到vt的最短路,则有( )。
寻找最大流时,增广链上的调整量为( )。
求最大流的计算方法有( )。
图论中的图不仅反映了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而且是真实图形的写照,以因而对图中点与点的相对位置、点与点连线的长短曲直等都要严格注意。
在任一图g中,当点集v确定后,树图是g中边数最少的连通图。
连通图g的支撑树是取图g的点和g的所有边组成的树。
dijkstra算法要求边的长度非负。
μ是一条增广链,则后向弧上满足流量f≥ 0。
连通图一定有支撑树。
容量cij是弧(i,j)的实际通过量。
可行流是最大流的充要条件是不存在发点到收点的增广链。
在最短路问题中,发点到收点的最短路长是唯一的。
可行流的流量等于每条弧上的流量之和。
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 )
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 )
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会 ( ) 。
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导通压降会( ) 。
pn结电容包括( )。
本征半导体温度升高后,两种载流子浓度仍然相等。
p型半导体带正电,n型半导体带负电。
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pn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在p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五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n型半导体。
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具有如下特点
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具有如下特点
在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中,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的是______组态。
对于下图所示放大电路,当用直流电压表测得uce≈vcc时,有可能是因为______。
对于下图所示放大电路,当用直流电压表测得uce≈0时,有可能是因为________。
对于下图所示放大电路,当vcc=12v,rc=2kω,集电极电流ic计算值为1ma。用直流电压表测时uce=8v,这说明______。
对于下图所示放大电路,若其他电路参数不变,仅当rb增大时,uceq将______。
对于下图所示放大电路,若其他电路参数不变,若仅当rc减小时,uceq将______。
对于下图所示放大电路,若其他电路参数不变,若仅当rl增大时,uceq将______。
对于下图所示放大电路,若其它电路参数不变,若仅更换一个β较小的三极管时,uceq将______。
对于下图所示放大电路中,输入电压ui为余弦信号,若输入耦合电容ci短路,则该电路______。
对于npn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若产生饱和失真,则输出电压_______失真。
当输入电压为余弦信号时,如果pnp管共射放大电路发生饱和失真,则基极电流ib的波形将________。
当输入电压为余弦信号时,如果pnp管共射放大电路发生饱和失真,则集电极电流ic的波形将_________。
当输入电压为余弦信号时,如果pnp管共射放大电路发生饱和失真,则输出电压uo的波形将________。
当输入电压为余弦信号时,如果npn管共射放大电路发生饱和失真,则基极电流ib的波形将___________。
当输入电压为余弦信号时,如果npn管共射放大电路发生饱和失真,则集电极电流ic的波形将__________。
当输入电压为余弦信号时,如果npn管共射放大电路发生饱和失真,则输出电压uo的波形将________。
为了使高阻输出的放大电路(或高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或低输入电阻的放大电路)很好地配合,可以在高阻输出的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插入________。
为了使一个低阻输出的放大电路(或内阻极小的电压源)转变为高阻输出的放大电路(或内阻尽可能大的电流源),可以在低阻输出的放大电路的后面接入_____________。
在单级放大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为余弦波形,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ui和输出uo的波形。当为ce组态电路时,ui和uo的相位_________。
在单级放大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为余弦波形,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ui和输出uo的波形。当cc电路时,,ui和uo的相位_________。
在单级放大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为余弦波形,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ui和输出uo的波形。当cb电路时,,ui和uo的相位________。
在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组态中,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的是_______组态。
在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组态中,输入电阻最大的是________组态。
在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组态中,输出电阻最大的是________组态。
在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组态中,输出电阻最大的是________组态。
在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组态中,输出电阻最小的是________组态。
可以放大电压又能放大电流的是_________组态放大电路。
可以放大电压但不能放大电流的是_________组态放大电路
可以放大电流但不能放大电压的是_________组态放大电路。
能够进行功率放大的是___________组态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在低频信号作用下电压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电容。
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下电压放大倍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存在_________电容。
晶体三极管的特征频率ft点对应的β为_______。
某晶体三极管的带宽增益积为1 mhz。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一频率的余弦波,电路能够进行信号放大的最高频率为_________。
利用单一频率的余弦信号进行测试某放大电路,测试结果是:低频增益为au,提高输入信号频率,频率f1时信号增益为0.707au,继续提高输入信号频率,频率f2时信号增益为0.5au,频率f3时信号增益为0.1au。电路的通频带宽为__________。
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分析下图电路的低频特性时,可以忽略_________的影响。
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分析下图电路的中频特性时,忽略_________的影响。
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分析下图电路的高频特性时,可忽略_________影响。
已经晶体三极管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如下图所示,判断晶体管的类型和ce组态电流增益。
已经晶体三极管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如下图所示,判断晶体管的类型和ce组态电流增益。
测得放大电路中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三极管的直流电位如下图所示。判断晶体三极管类型是npn还是pnp型,判断其是硅管还是锗管。
测得放大电路中处于放大的状态的晶体三极管的直流电位如下图所示。判断晶体三极管类型,判断其是硅管还是锗管。
测得放大电路中处于放大的状态的晶体三极管的直流电位如下图所示。判断晶体三极管类型,判断其是硅管还是锗管。
测得放大电路中处于放大的状态的晶体三极管的直流电位如下图所示。判断晶体三极管类型,判断其是硅管还是锗管。
测得放大电路中处于放大的状态的晶体三极管的直流电位如下图所示。判断晶体三极管的是三个电极。
测得放大电路中处于放大的状态的晶体三极管的直流电位如下图所示。判断晶体三极管的是三个电极。
测得放大电路中处于放大的状态的晶体三极管的直流电位如图t3.2-44所示。判断晶体三极管的是三个电极。
测得放大电路中处于放大的状态的晶体三极管的直流电位如下图所示。判断晶体三极管的是三个电极。
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时发射极没有电流流过。
晶体三极管在放大状态下,发射集电流主要是由扩散电流组成。
晶体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
所有组态晶体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都可以进行功率放大。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信号源内阻无关,输出电阻与负载电阻无关。
根据在食品中物理作用方式,自由水可分为()
高于冰点时,影响水分活度的因素有()
结合水的作用力有()
大分子的非极性基团会使疏水基团附近的水分子之间的氢键()
影响水分活度的主要因素有()
细菌生长需要的aw较高,而霉菌需要的aw较低。()
所有的化学及酶促反应在msi区间ⅰ和区间ⅱ的边界(aw=0.20-0.30)处,其反应速率均最低。()
随着温度升高,水的配位数增多,故提高了水的密度。()
aw相同的食品,其含水量也相同。()
一般水分活度低于0.5后,微生物不生长,生化反应不发生。()
下列碳水化合物一般可溶于水的有()
多糖溶液的粘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非酶褐变反应会造成下列哪些营养元素的损失()
食品中丙烯酰胺产生的途径可能有()。
制备交联淀粉常用下列交联试剂()。
糖醇不具备糖类典型的鉴定性反应,不发生美拉德褐变反应。( )
糖苷一般具有苦味,水溶性较好。( )
多糖在酸或酶的催化下易发生水解,并伴随粘度降低、甜度增加。( )
糖醇均有一定的吸湿性,特别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 )
环状糊精内部呈非极性环境,能够有效地保留非极性的风味成分和其它小分子化合物。( )
毛油含有多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所以不易氧化耐贮藏。()
α型油脂的熔点低。()
纯天然的食品是不含反式脂肪酸的。()
油脂氧化产生的丙二醛(mda)是风味的重要成分。()
脂交换包括三酰基甘油分子内的脂交换和不同分子间的脂交换。()
不属于蛋白质起泡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
下列哪一项是蛋白质的性质_______
蛋白质变性的特性是_______
下列哪些性质不是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_______
下列哪些条件下可产生食品中生物胺_______
lal具有鲜味,可用于鲜味剂开发。()
发酵食品中常有生物胺的存在。()
蛋白质的组成是影响其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his、leu、lys、thr、trp和val等是必需氨基酸。()
面筋蛋白主要是由纤维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组成。()
实际的电路元件是由一种或几种理想元件组成的。
电路模型是由各种实际元件按照一定的应用要求组成的。
电路中常用的理想元件有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
形成电流的带电粒子既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或两者兼有。
为了衡量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能力,引入电压这一物理量,电压的方向是客观存在的。
习惯上规定电压的实际方向是从高电位端指向低电位端与电动势的实际方向相同。
关联参考方向是指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
一般情况下电路中标出的电压和电流方向都是实际方向。
在电路中无源元件一定是吸收功率。
在电路中电源元件一定发出功率。
电路中的元件若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同,一定是吸收功率起负载作用。
当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功率小于零说明元件发出功率。
凡是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元件其电流都等于此恒流源的电流,与其它外部电路无关。
对于外部电路而言与恒流源串联的元件均可去掉。
对于外部电路而言与恒压源并联的元件均可去掉。
电阻元件都遵循欧姆定律
电路中任一时刻,一个结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流入任一闭合面的电流之和等于从该闭合面流出的电流之和。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之间不可以等效变换
电压源与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等效只对外部电路而言,对电源内部是不等效的。
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后要注意变换后的电压和电流方向要保持一致。
一个理想电压源必须与r0串联才能变成电流源。
结点电压是指结点与结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的两个结点之间,可直接利用两结点电压公式计算两结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含有多个独立电源时,可利用叠加定理求解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换路定则仅适用于换路瞬间
换路瞬间只有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感中的电流不能发生跃变,其它各电量都可发生跃变
rl电路暂态过程的时间常数与电阻值成正比与电感量成反比。
在电路的暂态过程中,电路的时间常数愈大,则电流和电压的增长或衰减愈快。
只有一个储能元件的电路称为一阶电路
一阶电路瞬态分析三要素法的一般公式,只适用于求解储能元件电容和电感元件换路后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
两同频率的正弦量相位差大小与时间起点的选择有关。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为周期、幅值、相位差。
瞬时值表达式为i(t)=10sin(t)a的电流,有效值为10a
表示正弦量的复数为相量。
相量就等于正弦量。
表示电压超前于电流90°。
有功功率又称为平均功率,等于电路中电阻元件上消耗的功率。
无功功率是用来衡量电路中负载与电源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幅度。
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指的是视在功率。
电阻元件在电路中是耗能元件,始终为负载元件。
在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两端的电压超前于电流90°。
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两端的电压超前于电流90°。
阻抗角为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的相位差。
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如果感抗大于容抗,则相位差为负值。
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由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决定。
在感性负载的两端并联电容器,可以减小负载上流过的电流。
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小负载从电源获取的有功功率,进而减小负载对电源容量的占用。
利用补偿的办法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以保证负载工作状态不变为前提,也就是保证负载的有功功率和加载电压不变。
串联阻抗具有分压作用。
串联阻抗的等效复阻抗等于各复阻抗之和。
并联阻抗具有分流作用。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方程可表示为
正弦交流电路计算中各元件的伏安关系必须采用相量式表示。
若正弦量用相量表示,电路参数用复数阻抗表示,则直流电路中介绍的基本定律、定理及各种分析方法在正弦交流电路中都能使用。
对电源内阻抗为复数阻抗的正弦交流电路,负载获得最大有功功率的条件是负载阻抗等于电源内阻抗。
负载的功率因数越大,说明负载的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越大。
两个复阻抗串联,则阻抗模大的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大。
幅频特性描述响应与激励的大小比随频率的变化规律。
低通滤波器的通频带为,其中为截止频率。
rc带通滤波器可以用做选频电路。
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阻抗最小,电流最大。
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因为可以在电感和电容元件两端获得高于电源的电压。
在其它参数一定的条件下,电路的电阻值越高品质因数越低。
并联谐振发生时电路中的阻抗为近似最大值。
并联谐振又称为电流谐振。
电路发生并联谐振时,整个电路呈现电阻性。
三相对称电源是指各相电动势满足:
三相四线制供电电源的线电压超前于相应的相电压30°
在相序为u-v-w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电源中,如果,则有
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中,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中,相电压等于线电压。
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中,中线的作用是保证负载不对称的情况下各项负载仍能获得对称的三相电压。
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中,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倍
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等于各相负载有功功率之和
对于三相对称线性负载,三相瞬时功率为定值。
三相对称负载上消耗的有功功率计算公式中的为线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
p型半导体的多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电子。
pn结加正向电压时截止。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导通
pn结正向导通时,阻抗很大。
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导通。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线性的。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分为正向区域和负向区域。
二极管具有死区。
二极管导通电压不需要超过死区电压
二极管的反向击穿具有可恢复性。
二极管可用来限幅。
应用二极管时可不考虑其是否具有单向导电特性。
理想二极管导通后其管压降可以忽略。
三极管放大时,集电极加反向电压。
三极管放大时,发射结加反向电压。
三极管的集电极收集发射过来的电子。
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是在集射级电压不变时测得的。
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与二极管的反向特性曲线一致。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放大区、饱和区和截至区。
电流放大倍数只有直流的,没有交流的。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直流放大倍数与交流放大倍数物理意义相同。
pcm限制了三极管的工作范围。
稳压管与二极管一样反向击穿后具有不可恢复性。
稳压二级管工作在反向区间。
发光二极管之所以发光是因为涂了颜色。
电压放大倍数不是放大电路的指标。
为减少信号损失,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大一些较好。
为增大放大电路的带载能力,输出电阻大一些好。
共射级放大电路中,c1和c2不用考虑极性。
共射级放大电路中,uce需要大于ube。
共射级放大电路中,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共同用的之路是集电极。
无输入信号时,输出无信号。
共射级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
共射级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频率也进行了放大。
静态分析是指输入信号也加上后的情况。
静态分析的目的是确定静态工作点的范围。
交流负载线在静态分析时需要考虑。
动态分析是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考虑的。
动态分析是在小信号的情况下分析的。
非线性失真不在动态的分析范围之内。
温度对放大电路没有影响。
温度的升高会使静态工作点位置下降。
温度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体现在工作点会进入饱和区。
输入级进行功率放大。
输出级进行功率放大。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前后级的静态分析没有影响。
差动放大一般放在后面几级。
差动放大的主要目的是抑制零漂。
差动放大电路能放大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中间级一般采用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当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输出信号与两个输入端(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信号的差值成比例。
当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在饱和区时,输出信号与两个输入端(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信号的差值成比例。
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05,其开环增益也可以表示为100db。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大多采用高性能差分放大电路。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的两个特点分别是虚短和虚断。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的前提是有正反馈。
当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区时,也有虚断的特点。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有限值。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输出电阻为零。
将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一元件或一定电路引回到输入端,若引回的信号削弱了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称为负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形式在输入端串联,称为串联反馈。
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增大输出电阻。
负反馈会降低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负反馈不会影响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负反馈会改善放大电路的波形失真。
负反馈不会影响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
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平衡电阻的阻值任意取,无约束条件。
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等,在电路中没有什么作用。
加法运算电路的多个输入信号只能通过电阻加在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与比例运算电路相比,减法运算电路的电路特点是两个输入信号分别通过电阻加在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
减法运算电路在结构对称时,输出信号中包含共模成分。
结构对称的减法运算电路可以对浮地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与减法运算电路相比,仪用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更高。
与减法运算电路相比,用集成电路芯片构成的仪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不变。
与减法运算电路相比,用集成电路芯片构成的仪用放大器的电路增益调整简单。
当集成运算放大器开环或者有正反馈时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
当电压比较器同相输入端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为负饱和输出电压值。
矩形波发生电路工作时无需输入信号。
矩形波发生电路中只存在正反馈。
通用型运算放大器一般价格低廉、产品量大面广,ua741就是一款典型的通用型运算放大器。
数字信号具有离散性,主要体现在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在幅值上是离散的。
数字电路功能强大,就不再需要模拟电路了。
数字信号具有离散性,其幅值只有高、低两种电平,因此抗干扰能力强。
将二进制数[10101101]2转换为十进制数,结果为 。
将十进制数[223]10转换为二进制数,结果为 。
即不是5421码,也不是余3码。
或逻辑的运算法则可以总结为 。
在逻辑代数中,0和1不再是二进制数码,而是两种不同的逻辑状态。
如果某种事件的最终“结果”必须依赖于若干“条件”的同时满足,这种“结果”和“条件”的关系就是“或”逻辑关系。
与非逻辑的运算法则可以总结为 。
当两个输入都为0或都为1时,输出是1,其他情况时输出都为0,则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是 。
所有的复合逻辑运算都可以由基本逻辑运算复合而成。
或逻辑的运算符在形式上和普通代数中的加号相同,但在计算结果上和加法有明显差别。
吸收律是逻辑代数特有的定律,普通代数中是没有的。
可以化简为
任何一个逻辑函数式都能展开成与—或表达式,而最简与—或表达式也可以转变成其他形式的逻辑函数式。
逻辑函数的最简与—或表达式是唯一的。
公式化简法没有固定的步骤可以遵循,它是在逻辑代数公式反复应用过程中求得简化的。
最简与或表达式是逻辑函数的标准与或式
所有最小项之和为1
所有最小项之积为0
一个逻辑函数的标准与或式是唯一的
任意两个最小项之积为0
利用卡诺图化简的结果是唯一的。
画圈时,包围的方块要尽可能的多。
画圈越大,写出的变量乘积项中的变量就越少。
四种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包括逻辑函数表达式、真值表、逻辑图和卡诺图,它们之间可以任意转换。
一个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其中真值表的描述形式不是唯一的。
一个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其中逻辑电路图的描述形式不是唯一的。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是全部输入的逻辑函数。
复合逻辑门电路是组合逻辑电路,与、或、非逻辑门不是组合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和当前的输入有关。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变化时,输出立即变化。
仅采用 门电路,就可以实现任意的组合逻辑函数。
对于一个组合逻辑函数,其对应的最简逻辑电路图是唯一的。
最简逻辑电路图一般来自最简逻辑表达式。
多位加法器的最低位可以用半加器。
只需要把两个半加器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实现全加器功能。
利用全加器可以实现半加器功能。
可以通过设计一个10线-4线编码器来生成bcd8421码。
普通编码器允许多个输入变量同时为有效状态。
用m位代码对n种状态进行编码,应满足
译码器的输出中至多只能有一个是有效状态。
利用与非门,可以设计一个3线-10线译码器。
利用74ls138并配合使用与非门及或门,可以实现任意的三变量组合逻辑功能。
lcd液晶显示器自己发光,更适合于户外使用。
共阴极接法的数码管需要高电平信号驱动。
显示译码器74ls248通电并将信号送入数码管后,在输入信号正常的情况下没有显示数码,可能的原因是试灯输入端接入了低电平。
8选1数据选择器能实现任意的含有三个变量的逻辑功能。
4选1数据选择器应该有4根地址线。
对于数据分配器,如选线地址码为n位,则能够选通的输出端为路。
触发器和门电路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
所有的触发器都能记录1和0两个数码。
触发器是按逻辑功能分主要有: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
基本rs触发器输出状态有两个,0和1.
基本rs触发器是输入低电平触发的触发器。
对基本rs触发器来说,输入端r和s可以有1和0四种有效的组合。
可控rs触发器的时钟控制只能是高电平控制有效。
由与非门构成的可控rs触发器的输入端r和s是低电平触发有效的。
同步rs触发器的输入波形如左图所示,在cp脉冲作用下,输出端q的波形为右图。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主从jk触发器是一种边沿型动作的触发器。
主从jk触发器的输入波形如左图所示,在cp脉冲作用下,输出端q的波形为右图。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d触发器具有置0和置1的功能。
d触发器有一个输入端d,而jk触发器有两个输入端j和k,所以这两个类型的触发器不能相互转化。
1个触发器可以同时存储多位二值信息。
移位寄存器只能左移数据或者右移数据,不存在又可以实现左移又能实现右移的寄存器。
二进制计数器可以由d触发器构成,也可以由jk触发器构成。
十进制计数器至少要由4个触发器来构成。
十进制计数只能按照0000,0001,........,1001的模式进行加法计数。
十进制计数器可以按着自然态序和非自然态序来进行计数。
74ls161是一个十进制计数器。
74ls161的清零功能是采用异步形式的。
74ls161的ld载数功能是异步实现的。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uses personification?
if we view the problem _____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a solution may become more obvious.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words is a synonym for the word naiv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s this statement “money spent on america’s space program is more valuable than that on the poverty problem on earth” true or false?
we must address ourselves _____ the problem of drugs among young people.
在解决运筹学问题时,根据对问题内在机理的认识直接构造出模型的方法称为:
模型是对各种变量关系的描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运筹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运筹学是一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新兴科学
运筹学引入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谈一谈你对运筹学的理解
请简述运筹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是指
线性规划具有多重最优解是指
线性规划的退化基可行解是指
线性规划无可行解是指
若线性规划不加入人工变量就可以进行单纯形法计算
线性规划可行域的顶点一定是
x是线性规划的基本可行解则有
下例错误的结论是
若线性规划存在最优解则一定存在基本最优解
若线性规划为解则其可行域
可行解一定是基本解
线性规划的可行域则具有解
最优解不一定是基本最优解
可行解集有界非空时,则在极点上至少有一点达到最优值
任何线性规划总可用大m单纯形法求解
任何变量一旦出基就不会再进基
人工变量一旦出基就不会再进基
当最优解中存在为零的基变量时,则线性规划具有多重最优解
习题1.1 (生产计划问题)某企业利用a.b.c三种资源,在计划期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单位产品资源地消耗.单位产品利润等数据如下表,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使企业利润最大? 表1—1 产 品 单耗 资 源 甲 乙 资源限制 a b c 1 2 0 1 1 1 300kg 400kg 250kg 单位产品利润(元/件) 50 100
习题1.2 某产品重量为150千克,用a、b两种原料制成。每单位a原料成本为2元,每单位b原料成本为8元。该产品至少需要含14单位b原料,最多含20单位a原料。每单位a、b原料分别重5千克、10千克,为使成本最小,该产品中a、b原料应各占多少?
习题1.3 设某工厂有甲、乙、丙、丁四台机床,生产a、b、c、d、e、f六种产品。加工每一件产品所需要时间和每一件产品的单价如下表所示: 表中没有填数的表示这台机床不参加生产这种产品。现假设在某一时间内,甲、乙、丙、丁四台机床的最大工作能力分别为850、700、600、900工时,问这一时段内,每种产品各应生产多少,才能使该厂总收入最大?
习题1.4 化下列线性规划为标准形 maxz=2x1 2x2-4x3 x1 3x2-3x3 ≥30 x1 2x2-4x3≤80 x1.x2≥0,x3无限制
习题1.5 化下列线性规划为标准形
判断下列是否为凸集并证明: (1)x={[x1,x2] | x1x2>=30, x1>=0, x2>=0}; (2)x={[x1,x2] | x1^2 x2^2<=1} (^2 表示平方)
用图解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指出各问题是否有唯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解还是无可行解: (1)min z=6x1 4x2 2x1 x2≥1 3x1 4x2≥1.5 x1.x2≥0 (2)max z=x1 x2 8x1 6x2≥24 4x1 6x2≥-12 2x2≥4 x1.x2≥0
用单纯形法求解 maxz=50x1 100x2 x1 x2≤300 2x1 x2≤400 x2≤250 x1.x2≥0
用单纯形法求解 maxz=2x1 x2 -x1 x2≤5 2x1-5x2≤10 x1.x2≥0
下表为用单纯形法计算时某一步的表格,已知该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为max z=5x1 3x2,约束形式为<=, x3、x4为松弛变量,表中解带入目标 函数后得z=10. (1) 求a~g 的值; (2)表中给出的解是否为最优解。
下表为用单纯形法计算时某一步的表格,已知该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为max z=5x1 3x2,约束形式为<=, x3、x4为松弛变量,表中解带入目标 函数后得z=10. (1) 求a~g 的值; (2)表中给出的解是否为最优解。
下表给出某一求极大值问题的单纯形表,问表中a1, a2, c1, c2, d为和值时以及表中变量属哪一种类型时有: (1)表中解为唯一最优解; (2)表中解为无穷多最优解之一; (3)表中解为退化的可行解; (4)下一步迭代将以x1 替换基变量x5; (5)该线性规划问题具有解;
1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max z=2x1 2x2-4x3 x1 3x2 3x3 ≤30 4x1 2x2 4x3≤80 x1、x2,x3≥0
2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min z=2x1 8x2-4x3 x1 3x2-3x3 ≥30 -x1 5x2 4x3 = 80 4x1 2x2-4x3≤50 x1≤0、x2≥0,x3无限制
2 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max z=x1 2x2 3x3 4x4 x1 2x2 2x3 3x4≤20 2x1 x2 3x3 2x4≤20 x1、x2,x3,x4≥0 其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为y1*=6/5,y2*=1/5。试用互补松弛定理求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2. 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 min z=4x1 2x2 6x3 2x1 4x2 8x3 ≥24 4x1 x2 4x3≥8 x1、x2,x3≥0
设有某物资从a1,a2,a3处运往b1,b2,b3,b4四个地方,各处供应量、需求量及单位运价见下表。问应如何安排运输方案,才能使总运费最少? 销 地 产地 b1 b2 b3 b4 产量 a1 3 7 6 4 50 a2 2 4 3 3 20 a3 8 3 8 9 30 销量 40 20 15 25 100 100
已知三个产地a1,a2,a3,四个销地b1,b2,b3,b4的产销量级单位运价如表所示,求使总运费最小的调运方案。
用割平面法求解: max z=7x1 9x2 -x1 3x2<=6; 7x1 x2<=35; x1,x2>=0且为整数。
分别用prim算法和破圈法求最小支撑树
用dijkstra标号算法求最优设备更新
用标号算法求下图中s→t的最大流量,并找出最小割。
根据下图资料,绘制pert网络图
由下图给出的pert网络图,计算各作业的最早开始、最早结束,最迟开始及最迟结束时间,并计算各工序的总时差,找出关键路线。
猜你喜欢 2023-10-22 23:24 2023-10-22 23:24 2023-10-22 23:01 2023-10-22 22:43 2023-10-22 22:41 2023-10-22 22:26 2023-10-22 22:15 2023-10-22 22:08 2023-10-22 21:38 2023-10-22 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