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 单元测试1、gmp是指下列哪组英文的简写
a、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b、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se
c、good manufacture practise
d、goods manufacture practice
2、研究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是
a、制药工程
b、药剂学
c、药物分析
d、药理学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颁布于
a、1930
b、1950
c、1949
d、1953
4、以下药品标准在我国有法律效力的是
a、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
b、美国药典
c、欧洲药典
d、国际药典
5、以下剂型源自药剂学发展的第二时代的是
a、传统片剂
b、早期肠溶片
c、单克隆抗体
d、渗透泵片
6、现代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是()
a、中药药剂学
b、物理药剂学
c、生物药剂学
d、临床药剂学
e、工业药剂学
7、药剂学的任务有
a、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b、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c、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d、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e、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溶解和溶出理论第二章 2.1 溶解和溶出理论 单元测试1、.为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可加入的助溶剂是
a、苯甲酸钠
b、精氨酸
c、乙酰胺
d、碘化钾
2、下列除哪种方法外,均可增加药物溶解度
a、成盐
b、助悬剂
c、增溶剂
d、助溶剂
3、配制溶液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
a、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b、增加药物的润湿性
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d、增加药物的溶解速率
4、下列哪种溶剂不能作注射剂的溶剂
a、注射用水
b、注射用油
c、乙醇
d、二甲基亚砜
5、相似者相溶,“相似”指的是
a、形态相似
b、密度相似
c、分子量相似
d、极性相似
6、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a、温度
b、溶剂极性
c、溶剂量
d、药物晶型
e、药物分子量
7、影响增溶效果的正确表述
a、增溶剂的用量越多,增溶效果越明显
b、增溶剂与药物形成复合物有利于增溶
c、增溶剂的增溶量与增溶剂加入顺序有关
d、药物分子量越大增溶量越少
e、作为增溶剂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达cmc时,才具有增溶作用
8、难溶性药物微粉化的目的
a、改善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b、改善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性
c、有利于药物的稳定
d、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e、改善制剂的口感
9、可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
a、微粉化
b、加入助溶剂
c、加入增溶剂
d、制成固体分散体
e、制成包合物
10、下列有关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系物药物的分子量越大,增溶量越大
b、助溶的机制包括形成有机分子复合物
c、有的增溶剂能防止药物的水解
d、同系物增溶剂碳链越长,增溶量越小
e、增溶剂的加入顺序能影响增溶量
11、药物的介电常数和溶剂的介电常数越接近,药物在该溶剂中溶解性越好。
12、由于溶解度参数δ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力,所以两种组分的δ值越接近,它们越能互溶
13、正辛醇的溶解度参数与生物膜脂质接近,因此常用作模拟生物膜测定分配系数。
14、特性溶解度是药物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尤其是对新化合物而言具有意义。
15、将维生素k3制备成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的目的是改变维生素k3的药理作用。
第二章 2.1 溶解和溶出理论 单元作业1、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2、分析影响固体药物在液体中溶出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2.2 流变学与粉体学基础第二章 2.2 流变学与粉体学基础 单元测试1、粉体的堆体积是
a、真体积
b、颗粒间空隙体积
c、颗粒内空隙体积
d、以上三者加和
2、衡量粉体润湿性的指标
a、接触角
b、休止角
c、crh
d、空隙率
3、如何测定粉体的比表面积
a、沉降法
b、气体吸附法
c、筛分法
d、显微镜法
4、甘油属于何种流体
a、胀性流体
b、.触变流体
c、牛顿流体
d、假塑性流体
5、对黏弹体施加一定的作用力而变形,使其保持一定的形变时,应力随时间而减少,这种现象称为
a、应力缓和
b、蠕变性
c、触变性
d、假塑性流动
6、粒子大小是粉体最基本的性质。粒子径的表示方式包括
a、几何学粒子径
b、筛分径
c、比表面积等价径
d、有效径
e、直径
7、可用哪些方法测定有效粒子径
a、沉降法
b、库尔特计数法
c、气体透过法
d、光学显微镜法
e、电子显微镜法
8、真密度的常用测定方法
a、堆振法
b、液浸法
c、气体透过法
d、压力比较法
e、摇摆法
9、哪些因素会影响粉体的流动性
a、粒径
b、粒子形态
c、粒子表面粗糙度
d、粒子的吸湿性
e、粒子的颜色
10、关于粉体流动性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认为0≤40时可以满足生产对流动性的需要
b、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
c、粉体流动性好,可压性就好
d、评价参数为休止角
e、测定流动性时加入的玻璃球越多流动性越好
11、在粉体处理过程中,用黏合剂制粒的颗粒是二级粒子,而自发团聚的粒子是一级粒子。
12、沉降法测得的粒径为面积等价径。
13、《中国药典》规定了标准筛号,号数越大,筛孔尺寸越小
第二章 2.3 流变学与粉体学基础---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第三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单元测试1、下列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正确说法是
a、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制备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程度
b、药物制剂在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就是指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稳定性
c、药物稳定性研究可以预测药物制剂的安全性
d、药物制剂稳定性包括化学、物理和微生物学三方面
2、一般来说,药物化学降解的主要途径是
a、水解、氧化
b、脱羧
c、酵解
d、异构
3、一般来说,易发生水解的药物有
a、酚类药物
b、酰胺与酯类药物
c、多糖类药物
d、烯醇类药物
4、一般来说,易发生氧化降解的药物
a、肾上腺素
b、乙酰水杨酸
c、盐酸丁卡因
d、甘草酸二铵
5、下列影响制剂稳定性因素不属于处方因素的是
a、药液的ph
b、溶剂的极性
c、安瓿的理化性质
d、药物溶液的离子强度
6、制备维生素c注射液应选用哪种抗氧剂
a、硫代硫酸钠
b、亚硫酸钠
c、亚硫酸氢钠
d、bht
7、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的正确说法为
a、酯类、酰胺类药物易发生氧化反应
b、专属性酸(h)与碱(oh)仅催化水解反应
c、药物的水解速度常数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无关
d、hpo2对青霉素钾盐的水解有催化作用
8、荷正电药物水解受oh催化,介质的离子强度增加时,水解速度常数k值
a、不变
b、增加
c、下降
d、先增加后减小
9、硝普钠降解的主要途径是
a、氧化
b、光降解
c、水解
d、异构化
10、注射剂的工艺中,将药物制成无菌粉末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药物氧化
b、方便运输贮存
c、方便生产
d、防止药物水解
11、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非处方因素有
a、氧气的影响
b、生产环境的湿度
c、溶剂的极性
d、充入惰性气体
e、包装材料
12、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包括
a、辅料或附加剂
b、缓冲体系的种类
c、温度
d、药物溶液的离子强度
e、湿度与水分
13、下列辅料属于抗氧剂的是
a、色氨酸
b、抗坏血酸
c、焦亚硫酸钠
d、磷酸
e、亚硫酸氢钠
14、药品注册中,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包括
a、影响因素试验
b、加速实验
c、快速测定实验
d、长期放置实验
e、包装材料的吸着性试验
15、关于药物氧化降解反应的错误说法
a、氧化降解反应速度与温度无关
b、维生素c的氧化降解仅与ph值有关
c、金属离子可催化氧化反应
d、含有酚羟基结构的药物不易氧化降解
e、药物的氧化反应可以防止
16、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是水解和氧化
17、盐酸丁卡因、盐酸可卡因、盐酸普鲁卡因等药物的降解途径主要是氧化
18、巴比妥类及利多卡因都属酰胺类药物,均容易发生水解反应
19、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需考虑包装材料的影响。
20、影响因素试验一般包括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和强光照射试验。
第三章 药用辅料- -表面活性剂第三章 药用辅料--表面活性剂 单元测试1、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会
a、提高界面张力
b、降低界面张力
c、不改变界面张力
d、不确定
2、关于表面活性剂概念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a、能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
b、能使溶液表面张力增高的物质
c、能使溶液表面张力不改变的物质
d、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降低的物质
3、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亲水基团,无疏水基团
b、有疏水基团,无亲水基团
c、有中等极性基团
d、无极性基团
4、下列不属于表面活性剂类别的为
a、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b、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c、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
d、聚氧乙烯脂肪酸醇类
5、表面活性剂不具有以下哪项作用
a、润湿
b、乳化
c、增溶
d、防腐
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
a、高级脂肪酸盐
b、硫酸化物
c、磺酸化物
d、季铵化物
e、磷脂
7、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
a、脂肪酸甘油酯
b、蔗糖脂肪酸酯
c、脂肪酸山梨坦
d、聚山梨坦
e、聚氧乙烯脂肪酸酯
8、以下与表面活性剂有关的参数是
a、hlb值
b、krafft point
c、起昙
d、浊点
e、低共熔点
9、聚山梨酯类表面活性剂是常用的
a、增溶剂
b、乳化剂
c、分散剂
d、润湿剂
e、助溶剂
10、当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浓度达到cmc时,溶液的()等物理性质发生变化
a、表面张力
b、摩尔电导
c、黏度和密度
d、渗透压
e、光散射
11、表面活性剂之所以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是由于结构上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特点决定的。
12、一些无机盐可以使水的表面张力略有增加,一些低级醇可以使水的表面张力略有降低。
13、表面活性剂浓度越低,降低表面张力越显著,则表面活性越强,越容易形成正吸附。
猜你喜欢
- 2023-02-26 23:37
- 2023-02-26 23:32
- 2023-02-26 23:32
- 2023-02-26 22:47
- 2023-02-26 22:40
- 2023-02-26 22:39
- 2023-02-26 22:31
- 2023-02-26 22:14
- 2023-02-26 22:05
- 2023-02-26 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