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题库

中国大学mooc婚姻家庭法慕课答案大全-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计算机类习题 正文

作者2023-01-15 23:28:11计算机类习题 78 ℃0 评论
第1讲 婚姻家庭的法律解读

1.4 婚姻家庭的类型随堂测验

1、阶级社会的婚姻形式是( )
    a、一夫一妻制
    b、群婚制
    c、对偶婚制
    d、杂婚制

2、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制度赋予婚姻家庭的( )。
    a、个别属性
    b、自然属性
    c、本质属性
    d、单一属性

3、群婚制的低级形态是( )。
    a、血缘群婚制
    b、对偶婚制
    c、亚血缘群婚制
    d、一夫一妻制

4、群婚制的高级形态是( )。
    a、血缘群婚制
    b、对偶婚制
    c、亚血缘群婚制
    d、一夫一妻制

5、原始社会中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是( )。
    a、群婚制
    b、一夫一妻制
    c、对偶婚制
    d、对偶婚制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是一个亲属团体
    b、家庭须有共同经济
    c、家庭成员一般是亲属
    d、亲属未必是家庭成员

7、下列关于对偶婚制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a、对偶婚制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式
    b、这种婚姻仍然以女子为中心
    c、在对偶婚制下,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d、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偶婚制是和群婚制同时并存的

8、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9、婚姻家庭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

10、血缘群婚制是群婚制的低级形态。

11、对偶婚制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阶段。

12、一夫一妻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2讲 婚姻家庭的立法阐释

2.3 婚姻家庭法的立法改革随堂测验

1、1930年12月6日公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共五编,1225条。亲属编为( )。
    a、第四编
    b、第三编
    c、第五编
    d、第六编

2、1950年《婚姻法》全文共分八章:原则、结婚、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附则,共计( )。
    a、27条
    b、37条
    c、47条
    d、57条

3、2001年4月28日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共计6章,( )。
    a、51条
    b、47条
    c、48条
    d、54条

4、解放前革命根据地于1934年4月8日颁布了(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c、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
    d、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

5、下列关于婚姻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陈述中,正确的理解有( )。
    a、婚姻家庭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b、婚姻家庭法就本质而言是身份法,而不是财产法
    c、婚姻中的人身关系是为经济上的目的而创设的
    d、婚姻中的财产关系从属于人身关系

6、形式意义的婚姻家庭法包含于实质意义的婚姻家庭法中。

7、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8、婚姻家庭法规范具有广泛性、伦理性、强制性。

9、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1950年《婚姻法》。

10、1980年《婚姻法》是对1950年《婚姻法》的补充与完善。

第3讲 基本原则的实践应用

3.6 忠实帮助原则随堂测验

1、实行一夫一妻制原则,禁止( )。
    a、家庭暴力
    b、重婚
    c、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d、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2、下列关于婚姻自由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b、婚姻自由是一种绝对的自由
    c、婚姻自由是婚姻法规定的一项基本的原则
    d、婚姻自由的实现程度是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3、关于重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又他人再行结婚的行为
    b、重婚包括事实上的重婚和法律上的重婚
    c、重婚是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
    d、因重婚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4、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
    a、婚姻自由原则
    b、男女平等原则
    c、一夫一妻原则
    d、保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原则

5、婚姻法的基本原则要求( )。
    a、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
    b、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
    c、禁止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
    d、禁止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

6、《婚姻法》第2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

7、《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家庭关系。”

8、《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9、包办婚姻,指第三人(包括父母)违背婚姻自由的原则,无视婚姻当事人的意志强迫他人的婚姻。

10、借婚姻索取财物,指当事人自愿结婚但以索取一定财物作为结婚的必要条件的行为。

11、《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12、《婚姻法》第16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13、《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14、我国《婚姻法》第2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

15、我国《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16、我国《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文明的婚家庭关系。”

17、我国《婚姻法》第44条规定:“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赡养费、()、扶养费的判决。”

18、我国《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4讲 亲属制度的关系架构

4.4 亲属的效力随堂测验

1、我国古代的丧服制,以祭奠死者时丧服的等差来区别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共分五等。斩衰的服期是( )。
    a、3年
    b、1年
    c、2年
    d、5年

2、我国古代的丧服制,以祭奠死者时丧服的等差来区别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共分五等。大功的服期是( )。
    a、9月
    b、1年
    c、3月
    d、5月

3、下列属于姻亲的是(  )。
    a、公婆
    b、兄弟
    c、姐妹
    d、叔侄

4、下列关于亲属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产生的。
    b、亲属和家属是一回事。
    c、凡是亲属之间都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d、亲属关系不能因为任何法律事实而改变。

5、按照罗马法的计算方法,己身与表兄弟姐妹之间应当是( )。
    a、一亲等
    b、二亲等
    c、三亲等
    d、四亲等

6、我国古代根据宗法制度,把亲属分为( )。
    a、宗亲
    b、外亲
    c、妻亲
    d、近亲

7、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
    a、父母与子女
    b、姑与侄女
    c、堂兄弟姐妹
    d、祖父母与孙子女

8、属于姻亲的是( )。
    a、儿媳
    b、夫之兄弟姐妹
    c、妯娌
    d、姨、舅

9、按我国的世代计算法,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是( )。
    a、己身与外祖父母
    b、己身与侄子侄女
    c、己身与同胞兄弟姐妹
    d、己身与舅、姨

10、按亲系可以把亲属分为( )。
    a、直系亲与旁系亲
    b、男系亲与女系亲
    c、父系亲与母系亲
    d、平辈亲与长辈亲

11、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包括( )。
    a、继承
    b、代理
    c、监护
    d、禁婚亲

12、拟制血亲终止的原因包括( )。
    a、一定的法律行为
    b、死亡
    c、离婚
    d、结婚

13、姻亲是指因婚姻关系而发生的亲属,具体包括( )。
    a、血亲的配偶
    b、配偶的血亲
    c、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d、直系血亲

14、按辈份的不同,可以将亲属分为(  )。
    a、长辈亲
    b、平辈亲
    c、晚辈亲
    d、宗亲

15、亲属,指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16、我国古代根据宗法制度,以男系为中心,将亲属分为宗亲、外亲和妻亲。

17、现代婚姻家庭法基于男女平等原则,以亲属关系的发生原因为标准,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

18、姻亲包括配偶的血亲、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19、我国古代的丧服制共分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第5讲 结婚制度的规范厘清

5.3 结婚的程序随堂测验

1、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结婚年龄( )
    a、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b、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c、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2、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的范围是( )
    a、三代以内
    b、二代以内
    c、二亲等
    d、三亲等

3、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程序是( )。
    a、登记制
    b、仪式制
    c、登记与仪式结合制
    d、世俗式

4、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哪些是结婚的必备条件( )。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达到法定婚龄
    c、符合一夫一妻制
    d、男女双方订有婚约

5、《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6、《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7、《婚姻法》第7条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8、《婚姻法》第8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9、我国《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10、我国《婚姻法》第8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6讲 结婚效力的理性认知

6.3 事实婚姻的效力随堂测验

1、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认定可撤销婚姻的法定事由是( )。
    a、胁迫
    b、欺诈
    c、乘人之危
    d、重大误解

2、某女甲在1999年24岁时与23岁的某男乙在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2003年乙的阿姨赠与乙5万元人民币,2004年时乙不幸身亡,则该5万元人民币的财产应如何处理( )。
    a、甲乙形成事实婚姻,该财产由甲全部继承
    b、该财产由乙的合法继承人继承,但甲排除在外
    c、甲乙形成事实婚姻,该财产由乙的合法继承人法定继承
    d、该财产由乙的合法继承人继承,但应给乙保留适当的份额

3、2003年甲、乙未办理结婚登记就同居,后来生下一子丙,因感情不和分手,现丙由乙抚养,现乙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支付抚养费,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a、判决甲支付抚养费
    b、以非婚生子女为由判决甲不支付抚养费
    c、以甲乙不是夫妻关系为由,裁定驳回起诉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4、甲男与乙女从小青梅竹马,感情很好。转眼间,甲男已25周岁,乙女已24周岁,双方感情进一步加深,准备结婚。于是,双方父母在2001年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但甲男与乙女未到有关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男与乙女双方完全自愿,他们之间的婚姻成立
    b、甲男与乙女已达到法定婚龄,他们之间的婚姻成立
    c、甲男与乙女已举行了婚礼,他们之间的婚姻成立
    d、甲男与乙女未办理结婚登记,他们之间的婚姻不成立

5、根据《婚姻法》第10条规定,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 )。
    a、重婚的
    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c、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d、未到法定婚龄的

6、《婚姻法》第1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7、《婚姻法》第11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1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1年内提出。”

8、根据《婚姻法》第11条规定,可撤销婚姻的宣告机关,是婚姻登记机关和人民法院。

9、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婚姻当事人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案件,应当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10、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12条规定:婚姻法第11条规定的“1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11、根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婚姻当事人因受()而请求撤销婚姻的案件,应当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第7讲 配偶关系的义务履行

7.3 夫妻财产关系规范随堂测验

1、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财产制是( )。
    a、婚后所得共同制
    b、劳动所得共同制
    c、所得共同制
    d、一般共同制

2、下列关于婚姻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陈述中,正确的理解有( )。
    a、婚姻家庭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b、婚姻家庭法就本质而言是身份法,而不是财产法
    c、婚姻中的人身关系是为经济上的目的而创设的
    d、婚姻中的财产关系从属于人身关系

3、因发生根据的不同,夫妻财产制分为( )。
    a、法定财产制
    b、约定财产制
    c、普通财产制
    d、特别财产制

4、因适用情形的不同,夫妻财产制分为( )。
    a、法定财产制
    b、约定财产制
    c、普通财产制
    d、特别财产制

5、《婚姻法》第9条规定:“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6、《婚姻法》第1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7、我国《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

8、我国《婚姻法》第14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的权利。”

9、我国《婚姻法》第22条规定:“()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10、我国《婚姻法》第1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

11、我国《婚姻法》第16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

12、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7条第1款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

13、我国《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互相()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14、我国《婚姻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夫妻有相互()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第8讲 亲子关系的有序建立

8.4 亲子关系的延展随堂测验

1、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主要是为了( )。
    a、确定非婚生子女出自何人
    b、使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资格
    c、使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承担法律义务
    d、使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的婚姻关系合法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除因死亡原因外,其他情况下都无法消除
    b、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c、在女方哺乳期内,男方不得要求离婚
    d、甲的祖母与乙的外祖父是同胞兄妹,因此甲与乙不得结婚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除因死亡的原因外,其他情况下都无法消除
    b、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c、在女方哺乳期内,男方不得要求离婚
    d、甲的祖母与乙的外祖父是同胞兄妹,因此甲与乙不得结婚

4、我国《婚姻法》关于父母子女间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有( )。
    a、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b、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c、父母有惩戒未成年子女的权利
    d、父母有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5、下列关于继父母、继子女的表述,正确的包括( )。
    a、继父母继子女属于姻亲关系
    b、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继子女间发生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
    c、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继子女为拟制血亲
    d、继子女与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或继母间,与不和自己共同生活的生父或生母间,有双重的权利义务关系

6、在我国,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是指( )。
    a、父母与非婚生子女
    b、养父母与养子女
    c、继父母与继子女
    d、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7、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给付能力的父母对( )成年子女,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
    a、丧失劳动能力的
    b、尚在高中就读的
    c、尚未结婚的
    d、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8、按照各国立法的通例,对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可以分为( )。
    a、任意认领
    b、强制认领
    c、生前认领
    d、死后认领

9、《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10、《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11、非婚生子女的认领,是指通过法定程序确认非婚生子女出自何人的法律行为,即生父承认该非婚生子女为其所生。

12、夫对其妻与前夫所生的子女,或妻对其夫与前妻所生的子女,均称继子女。子女对母或父的后婚配偶,称继父或继母。

13、我国《婚姻法》第27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14、收养,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子女,使之建立拟制亲子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15、我国《婚姻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的成立而消除。”

16、我国《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的义务。”

17、我国《婚姻法》第24条第2款规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的权利。”

18、我国《婚姻法》第25条第1款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

19、我国《婚姻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为止。”

20、我国《婚姻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的成立而消除。”

21、我国《收养法》第30条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

第9讲 离婚制度的规范援引

9.4 诉讼离婚的程序随堂测验

1、甲乙夫妻双方协商同意离婚,乙委托丙去婚姻登记机关代为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依我国法律,丙( )。
    a、可以代理
    b、不能代理
    c、在甲乙双方同意下可以代理
    d、在取得授权委托书的情况下可以代理

2、男女双方协议离婚的,原有的结婚证书应( )。
    a、由双方妥为保存
    b、交双方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保存
    c、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收回
    d、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监督销毁

3、我国古代通过协议允许夫妻离异的法律制度是( )。
    a、和离
    b、义绝
    c、呈诉离婚
    d、出妻

4、我国古代夫妻一方基于特定的理由向官府诉请离婚的方式是( )。
    a、呈诉离婚
    b、和离
    c、义绝
    d、出妻

5、我国古代依据“七出”离弃妻子的行为是( )。
    a、出妻
    b、和离
    c、义绝
    d、呈诉离婚

6、根据《婚姻法》第32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 )。
    a、须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
    b、得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c、须经有关部门调解无效后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d、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7、申请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双方应持下列哪些证件和证明( )。
    a、户口证明
    b、居民身份证
    c、离婚协议书
    d、结婚证

8、双方自愿离婚的条件是( )。
    a、当事人对离婚的意思表示真实
    b、对离婚后的子女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c、双方均已征得各自家人同意
    d、对离婚后的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9、我国古代的离婚方式有( )。
    a、出妻
    b、义绝
    c、和离
    d、呈诉离婚

10、在我国,有效的离婚证件有( )。
    a、离婚证
    b、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
    c、离婚判决书
    d、离婚调解书

11、在我国,双方自愿离婚办理离婚登记的条件是( )。
    a、双方须有婚姻行为能力
    b、双方须取得所在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同意
    c、双方须有离婚的合意
    d、双方对子女、财产等问题有适当处理

12、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在下列哪些情形下限制男方的离婚请求权( )。
    a、女方在怀孕期间
    b、女方在分娩后1年内
    c、女方没有生育能力
    d、女方按照计划生育要求中止妊娠,在手术后6个月以内

13、婚姻的终止,又称婚姻的消灭,是指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因发生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归于消灭。

14、按照处理离婚问题的法定程序,可分为依行政程序离婚和依诉讼程序离婚。

15、按照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可分为协议离婚和判决离婚。

16、我国古代的离婚方式包括:出妻、和离、义绝、呈诉离婚。

17、《婚姻法》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10讲 离婚效力的法律规制

10.4 离婚的亲子关系效力随堂测验

1、下列选项中的财产,离婚时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是( )。
    a、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
    b、一方的婚前财产
    c、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
    d、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2、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7条的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 )。
    a、一半
    b、一部
    c、一部或全部
    d、全部

3、我国《婚姻法》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 )经济帮助。
    a、必要的
    b、适当的
    c、一定的
    d、所需的

4、父母双方对(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a、2周岁
    b、8周岁
    c、10周岁
    d、12周岁

5、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
    b、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
    c、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
    d、照顾无过错一方

6、根据《婚姻法》第46条规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 )。
    a、重婚的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
    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7、离婚的效力,又称离婚的法律后果,包括离婚在当事人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和亲子关系方面所引发的法律后果。

8、《婚姻法》第41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9、夫妻个人债务,是指与家庭共同生活无关的、夫妻一方为了个人的需要单独所负的债务。

10、婚姻法》第40条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11、《婚姻法》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12、我国《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13、我国《婚姻法》第41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14、我国《婚姻法》第40条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15、我国《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16、我国《婚姻法》第36条第1款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抚养,仍是()的子女。”

17、我国《婚姻法》第36条第3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18、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32条指出,“《婚姻法》第48条关于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不能对()、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期末考试

婚姻家庭法期末试卷

1、阶级社会的婚姻形式是( )
    a、一夫一妻制
    b、群婚制
    c、对偶婚制
    d、杂婚制

2、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制度赋予婚姻家庭的( )。
    a、个别属性
    b、自然属性
    c、本质属性
    d、单一属性

3、群婚制的低级形态是( )。
    a、血缘群婚制
    b、对偶婚制
    c、亚血缘群婚制
    d、一夫一妻制

4、群婚制的高级形态是( )。
    a、血缘群婚制
    b、对偶婚制
    c、亚血缘群婚制
    d、一夫一妻制

5、1930年12月6日公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共五编,1225条。亲属编为( )。
    a、第四编
    b、第三编
    c、第五编
    d、第六编

6、1950年《婚姻法》全文共分八章:原则、结婚、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附则,共计( )。
    a、27条
    b、37条
    c、47条
    d、57条

7、2001年4月28日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共计6章,( )。
    a、51条
    b、47条
    c、60条
    d、54条

8、解放前革命根据地于1934年4月8日颁布了(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c、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
    d、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

9、实行一夫一妻制原则,禁止( )。
    a、家庭暴力
    b、重婚
    c、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d、有赌博等恶习

10、我国古代的丧服制,以祭奠死者时丧服的等差来区别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共分五等。斩衰的服期是( )。
    a、3年
    b、1年
    c、2年
    d、5年

11、我国古代的丧服制,以祭奠死者时丧服的等差来区别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共分五等。大功的服期是( )。
    a、9月
    b、1年
    c、3月
    d、5月

12、下列属于姻亲的是(  )。
    a、公婆
    b、兄弟
    c、姐妹
    d、叔侄

13、下列关于亲属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产生的。
    b、亲属和家属是一回事。
    c、凡是亲属之间都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d、亲属关系不能因为任何法律事实而改变。

14、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结婚年龄( )
    a、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b、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c、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15、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的范围是( )
    a、三代以内
    b、二代以内
    c、二亲等
    d、三亲等

16、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程序是( )。
    a、登记制
    b、仪式制
    c、登记与仪式结合制
    d、世俗式

17、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认定可撤销婚姻的法定事由是( )。
    a、胁迫
    b、欺诈
    c、乘人之危
    d、重大误解

18、某女甲在1999年24岁时与23岁的某男乙在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2003年乙的阿姨赠与乙5万元人民币,2004年时乙不幸身亡,则该5万元人民币的财产应如何处理( )。
    a、甲乙形成事实婚姻,该财产由甲全部继承
    b、该财产由乙的合法继承人继承,但甲排除在外
    c、甲乙形成事实婚姻,该财产由乙的合法继承人法定继承
    d、该财产由乙的合法继承人继承,但应给乙保留适当的份额

19、2003年甲、乙未办理结婚登记就同居,后来生下一子丙,因感情不和分手,现丙由乙抚养,现乙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支付抚养费,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a、判决甲支付抚养费
    b、以非婚生子女为由判决甲不支付抚养费
    c、以甲乙不是夫妻关系为由,裁定驳回起诉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20、甲男与乙女从小青梅竹马,感情很好。转眼间,甲男已25周岁,乙女已24周岁,双方感情进一步加深,准备结婚。于是,双方父母在2001年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但甲男与乙女未到有关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男与乙女双方完全自愿,他们之间的婚姻成立
    b、甲男与乙女已达到法定婚龄,他们之间的婚姻成立
    c、甲男与乙女已举行了婚礼,他们之间的婚姻成立
    d、甲男与乙女未办理结婚登记,他们之间的婚姻不成立

21、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财产制是( )。
    a、婚后所得共同制
    b、劳动所得共同制
    c、所得共同制
    d、一般共同制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除因死亡原因外,其他情况下都无法消除
    b、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c、在女方哺乳期内,男方不得要求离婚
    d、甲的祖母与乙的外祖父是同胞兄妹,因此甲与乙不得结婚

23、甲乙夫妻双方协商同意离婚,乙委托丙去婚姻登记机关代为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依我国法律,丙( )。
    a、可以代理
    b、不能代理
    c、在甲乙双方同意下可以代理
    d、在取得授权委托书的情况下可以代理

24、男女双方协议离婚的,原有的结婚证书应( )。
    a、由双方妥为保存
    b、交双方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保存
    c、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收回
    d、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监督销毁

25、我国古代通过协议允许夫妻离异的法律制度是( )。
    a、和离
    b、义绝
    c、呈诉离婚
    d、出妻

26、我国古代夫妻一方基于特定的理由向官府诉请离婚的方式是( )。
    a、呈诉离婚
    b、和离
    c、义绝
    d、出妻

27、下列选项中的财产,离婚时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是( )。
    a、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
    b、一方的婚前财产
    c、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
    d、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28、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7条的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 )。
    a、一半
    b、一部
    c、一部或全部
    d、全部

29、我国《婚姻法》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 )经济帮助。
    a、必要的
    b、适当的
    c、一定的
    d、所需的

30、原始社会中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是( )。
    a、群婚制
    b、一夫一妻制
    c、对偶婚制
    d、一夫多妾制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是一个亲属团体
    b、家庭须有共同经济
    c、家庭成员一般是亲属
    d、亲属未必是家庭成员

32、下列关于对偶婚制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a、对偶婚制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式
    b、这种婚姻仍然以女子为中心
    c、在对偶婚制下,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d、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偶婚制是和群婚制同时并存的

33、下列关于婚姻自由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b、婚姻自由是一种绝对的自由
    c、婚姻自由是婚姻法规定的一项基本的原则
    d、婚姻自由的实现程度是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34、关于重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又他人再行结婚的行为
    b、重婚包括事实上的重婚和法律上的重婚
    c、重婚是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
    d、因重婚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35、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
    a、婚姻自由原则
    b、男女平等原则
    c、一夫一妻原则
    d、保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原则

36、婚姻法的基本原则要求( )。
    a、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
    b、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
    c、禁止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
    d、禁止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

37、我国古代根据宗法制度,把亲属分为( )。
    a、宗亲
    b、外亲
    c、妻亲
    d、近亲

38、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
    a、父母与子女
    b、姑与侄女
    c、堂兄弟姐妹
    d、祖父母与孙子女

39、属于姻亲的是( )。
    a、儿媳
    b、夫之兄弟姐妹
    c、妯娌
    d、姨、舅

40、按我国的世代计算法,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是( )。
    a、己身与外祖父母
    b、己身与侄子侄女
    c、己身与同胞兄弟姐妹
    d、己身与舅、姨

41、按亲系可以把亲属分为( )。
    a、直系亲与旁系亲
    b、男系亲与女系亲
    c、父系亲与母系亲
    d、平辈亲与长辈亲

42、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包括( )。
    a、继承
    b、代理
    c、监护
    d、禁婚亲

43、拟制血亲终止的原因包括( )。
    a、一定的法律行为
    b、死亡
    c、离婚
    d、结婚

44、姻亲是指因婚姻关系而发生的亲属,具体包括( )。
    a、血亲的配偶
    b、配偶的血亲
    c、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d、直系血亲

45、按辈份的不同,可以将亲属分为(  )。
    a、长辈亲
    b、平辈亲
    c、晚辈亲
    d、宗亲

46、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哪些是结婚的必备条件( )。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达到法定婚龄
    c、符合一夫一妻制
    d、男女双方订有婚约

47、根据《婚姻法》第10条规定,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 )。
    a、重婚的
    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c、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d、未到法定婚龄的

48、下列关于婚姻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陈述中,正确的理解有( )。
    a、婚姻家庭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b、婚姻家庭法就本质而言是身份法,而不是财产法
    c、婚姻中的人身关系是为经济上的目的而创设的
    d、婚姻中的财产关系从属于人身关系

49、因发生根据的不同,夫妻财产制分为( )。
    a、法定财产制
    b、约定财产制
    c、普通财产制
    d、特别财产制

50、因适用情形的不同,夫妻财产制分为( )。
    a、法定财产制
    b、约定财产制
    c、普通财产制
    d、特别财产制

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除因死亡的原因外,其他情况下都无法消除
    b、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c、在女方哺乳期内,男方不得要求离婚
    d、甲的祖母与乙的外祖父是同胞兄妹,因此甲与乙不得结婚

52、我国《婚姻法》关于父母子女间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有( )。
    a、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b、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c、父母有惩戒未成年子女的权利
    d、父母有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53、下列关于继父母、继子女的表述,正确的包括( )。
    a、继父母继子女属于姻亲关系
    b、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继子女间发生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
    c、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继子女为拟制血亲
    d、继子女与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或继母间,与不和自己共同生活的生父或生母间,有双重的权利义务关系

54、在我国,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是指( )。
    a、父母与非婚生子女
    b、养父母与养子女
    c、继父母与继子女
    d、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55、按照各国立法的通例,对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可以分为( )。
    a、任意认领
    b、强制认领
    c、生前认领
    d、死后认领

56、申请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双方应持下列哪些证件和证明( )。
    a、户口证明
    b、居民身份证
    c、离婚协议书
    d、结婚证

57、双方自愿离婚的条件是( )。
    a、当事人对离婚的意思表示真实
    b、对离婚后的子女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c、双方均已征得各自家人同意
    d、对离婚后的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58、我国古代的离婚方式有( )。
    a、出妻
    b、义绝
    c、和离
    d、呈诉离婚

59、在我国,有效的离婚证件有( )。
    a、离婚证
    b、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
    c、离婚判决书
    d、离婚调解书

60、在我国,双方自愿离婚办理离婚登记的条件是( )。
    a、双方须有婚姻行为能力
    b、双方须取得所在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同意
    c、双方须有离婚的合意
    d、双方对子女、财产等问题有适当处理

61、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在下列哪些情形下限制男方的离婚请求权( )。
    a、女方在怀孕期间
    b、女方在分娩后1年内
    c、女方没有生育能力
    d、女方按照计划生育要求中止妊娠,在手术后6个月以内

62、根据《婚姻法》第46条规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 )。
    a、重婚的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
    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63、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64、婚姻家庭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

65、血缘群婚制是群婚制的低级形态。

66、对偶婚制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阶段。

67、一夫一妻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具有不同的特点。

68、形式意义的婚姻家庭法包含于实质意义的婚姻家庭法中。

69、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70、婚姻家庭法规范具有广泛性、伦理性、强制性。

71、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1950年《婚姻法》。

72、1980年《婚姻法》是对1950年《婚姻法》的补充与完善。

73、《婚姻法》第2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

74、《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家庭关系。”

75、《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76、包办婚姻,指第三人(包括父母)违背婚姻自由的原则,无视婚姻当事人的意志强迫他人的婚姻。

77、借婚姻索取财物,指当事人自愿结婚但以索取一定财物作为结婚的必要条件的行为。

78、《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79、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80、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81、亲属,指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82、我国古代根据宗法制度,以男系为中心,将亲属分为宗亲、外亲和妻亲。

83、现代婚姻家庭法基于男女平等原则,以亲属关系的发生原因为标准,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

84、姻亲包括配偶的血亲、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85、我国古代的丧服制共分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86、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87、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88、“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89、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9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91、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1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1年内提出。

92、可撤销婚姻的宣告机关,是婚姻登记机关和人民法院。

93、人民法院审理婚姻当事人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案件,应当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94、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95、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96、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97、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98、非婚生子女的认领,是指通过法定程序确认非婚生子女出自何人的法律行为,即生父承认该非婚生子女为其所生。

99、夫对其妻与前夫所生的子女,或妻对其夫与前妻所生的子女,均称继子女。子女对母或父的后婚配偶,称继父或继母。

100、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101、收养,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子女,使之建立拟制亲子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102、婚姻的终止,又称婚姻的消灭,是指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因发生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归于消灭。

103、按照处理离婚问题的法定程序,可分为依行政程序离婚和依诉讼程序离婚。

104、按照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可分为协议离婚和判决离婚。

105、我国古代的离婚方式包括:出妻、和离、义绝、呈诉离婚。

106、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107、离婚的效力,又称离婚的法律后果,包括离婚在当事人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和亲子关系方面所引发的法律后果。

108、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109、夫妻个人债务,是指与家庭共同生活无关的、夫妻一方为了个人的需要单独所负的债务。

110、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111、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112、我国《婚姻法》第2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

113、我国《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114、我国《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文明的婚家庭关系。”

115、我国《婚姻法》第44条规定:“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赡养费、()、扶养费的判决。”

116、我国《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117、我国《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118、我国《婚姻法》第8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119、根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婚姻当事人因受()而请求撤销婚姻的案件,应当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120、我国《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

121、我国《婚姻法》第14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的权利。”

122、我国《婚姻法》第22条规定:“()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123、我国《婚姻法》第1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

124、我国《婚姻法》第16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

125、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7条第1款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

126、我国《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互相()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127、我国《婚姻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的成立而消除。”

128、我国《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的义务。”

129、我国《婚姻法》第24条第2款规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的权利。”

130、我国《婚姻法》第25条第1款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

131、我国《婚姻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为止。”

132、我国《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133、我国《婚姻法》第40条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134、我国《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135、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32条指出,“《婚姻法》第48条关于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不能对()、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猜你喜欢

  • 2023-01-15 23:59
  • 2023-01-15 23:46
  • 2023-01-15 23:45
  • 2023-01-15 23:10
  • 2023-01-15 22:36
  • 2023-01-15 22:23
  • 2023-01-15 22:17
  • 2023-01-15 22:06
  • 2023-01-15 21:52
  • 2023-01-15 21:42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