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动物细胞培养概论1.1 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和优缺点随堂测验1、体外培养的三种类型包括
a、细胞培养
b、组织培养
c、幼体培养
d、器官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是指将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的组织用机械或消化的方法分散成单细胞悬液,然后放在类似于体内生存环境的体外环境中,进行孵育培养,使其生存、生长并维持其结构与功能的方法。
3、利用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设备,可以方便的进行以 为载体的大规模生物产品,如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等的生产。
1.2 动物细胞培养的发展史随堂测验1、下列不属于天然培养基的是()。
a、胎汁
b、dmem培养基
c、血浆
d、血清
2、早期细胞培养采用的都是无血清培养基。
3、实验胚胎学家harrison在无菌条件下,建立的 培养法,开创了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先河。
1.3 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随堂测验1、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下面属于其应用领域的有:()。
a、基础研究
b、临床医学
c、动物育种
d、生物制品生产
2、由于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杂交技术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创建与相互结合,使得人们能够在细胞水平操作并改变动物的基因,进行遗传物质的重组,从而为动物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3、在病毒学领域, 是分离病毒的最好和最方便的基质。
动物细胞培养概论单元测试题1、在( )原理的启发下,出现了多种类型培养瓶、多孔培养板的培养。
a、试管
b、旋转管
c、卡式瓶
d、培养皿
2、harrison开创了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先河并建立( )。
a、单玻片悬滴培养法
b、旋转管培养法
c、灌注小室培养法
d、双盖玻片法
3、体外培养只有组织培养一种方法。
4、动物细胞培养操作简便易于检测实验结果。
5、体外培养动物细胞对营养要求很高,需要氨基酸、维生素、激素、生长因子等。
6、旋转管培养法开创了细胞培养的先河。
7、早期细胞培养常用天然培养基例如:胎汁、血浆、血清。
8、细胞培养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药理学、病毒学上都有广泛应用 。
9、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对营养要求并不苛刻。
10、在培养动物细胞时需加入血清。
11、体外培养(或组织培养)主要包括 、组织培养和器官培养三种类型。
12、harrison的实验开创了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先河,他建立了 培养法。
13、在卡氏瓶原理的启发下,出现了用试管培养,继而又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培养瓶、培养皿和多孔培养板的培养。从40年代开始,大多数培养工作都过渡到用 培养。
14、在动物细胞培养方法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培养方法有:盖玻片悬滴培养法、 、灌注小室培养法和目前普遍应用的单层细胞培养法。
15、早期细胞培养采用天然培养基,现在广泛采用添加血清的 培养基,近二十年来,动物细胞培养基朝着无血清培养基的方向发展。
动物细胞培养概论单元作业1、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现已应用到哪些领域?请举例说明,至少举3个例子。
第二周 动物细胞培养准备——器材篇2.1 动物细胞培养的生存环境要求随堂测验1、动物细胞培养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 )。
a、5.5-7.0
b、3.0-4.0
c、7.2-7.4
d、8.0-8.5
2、动物细胞培养需使用新鲜(制备不超过两周)的三蒸水或超纯水。
3、培养细胞所需气体主要是氧和 。
2.2 动物细胞培养基本要求和工作方法随堂测验1、超净工作台台面需要先用75%酒精擦拭,用紫外线消毒至少( )min,然后才能启动超净台风机和照明灯,开始实验操作。
a、30
b、5
c、15
d、60
2、在无菌操作时,首先要点燃酒精灯,但是打开或封闭瓶口不需要在火焰近处并经过烧灼进行。
3、动物细胞培养用到的所有制备好的溶液和试剂瓶上都要有标签,标签上需要注明名称、浓度、 和制备日期。
2.3 动物细胞培养的设备随堂测验1、动物细胞培养实验室常用的设备有:( )。
a、消毒设备
b、无菌操作设备
c、细胞观察设备
d、细胞和试剂存储设备
2、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灭菌后需要等待高压锅内的压力慢慢下降,压力指针指到“0”时,再打开锅盖。
3、主要用于冻存细胞、组织块等活性材料。
2.4 动物细胞培养的用品随堂测验1、下列动物细胞培养用品,需要采用全包装的有:( )。
a、胶塞
b、烧杯
c、解剖剪
d、三角瓶
2、目前细胞培养工作中采用的培养用液,常含有蛋白、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在高温或射线照射下易发生变性而失去功能,因而上述液体常采用滤过消毒以除去细菌。
3、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括五个步骤,分别是浸泡、刷洗、 、冲洗和烘干。
动物细胞培养准备——器材篇单元测试题1、若不使用co2培养箱,将会导致培养液
a、酸性增强
b、碱性增强
c、酸碱度不变
d、变浑
2、人体细胞培养的标准温度为
a、36.5℃±0.5℃
b、35.5℃±0.5℃
c、37.5℃±0.5℃
d、37℃±0.5℃
3、动物细胞培养的最适ph值为
a、7.0~7.4
b、7.2~7.4
c、7.4~7.6
d、6.5~7.2
4、培养人体细胞的理想渗透压为
a、360mosm/kg*h2o
b、220mosm/kg*h2o
c、190mosm/kg*h2o
d、290mosm/kg*h2o
5、动物细胞培养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括: (1)浸泡 (2)刷洗 (3)浸酸 (4)冲洗
a、(1)(4)
b、(3)(4)
c、(1)(2)
d、(1)(2)(3)(4)
6、下列培养用品常采用全包装的是
a、细胞培养瓶
b、注射器
c、三角瓶
d、容量瓶
7、动物细胞培养基(液)的除菌方法为
a、干热灭菌
b、过滤除菌
c、高压蒸汽灭菌
d、紫外灯灭菌
8、安装正压除菌滤器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滤膜用0.45微米的
b、滤膜安装时光面朝下
c、滤膜在使用前需经三蒸水浸泡过夜
d、滤膜用一层
9、动物细胞培养设备常用:
a、光照培养箱
b、生化培养箱
c、二氧化碳培养箱
d、厌氧培养箱
10、主要用于细胞克隆和细胞毒性检测的培养器皿是:
a、培养瓶
b、培养板
c、冷冻管
d、培养皿
11、动物细胞培养用水应使用在太阳光下晾晒四周的三蒸水。
12、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13、无菌操作时的一切操作,如安装吸管帽、打开或封闭瓶口等,都需在火焰近处并经过烧灼进行。
14、无菌操作时,吸管使用前其使用端要火焰消毒,吸取过营养液后的吸管可再用火焰烧灼。
15、无菌操作时,开启、关闭长有细胞的培养瓶时,火焰灭菌时间要长。
16、无菌操作时,不能用手触及已消毒器皿。
17、手或相对较脏的物品不能经过开放的瓶口上方,瓶口最易污染,加液时如吸管尖碰到瓶口,则应将吸管丢掉。
18、各种培养用液后,试剂瓶上都要有标签,标签注上名称、浓度和制备日期即可。
19、一切培养用品都要有固定的存放地点。培养用品与非培养用品应严格分开;已消毒与未消毒品应严格分开存放。
20、培养室是进行细胞培养及各种无菌操作的区域,其位置最好设在阳面。
21、缓冲间常设于无菌室外, 3~5m2即可,要求清洁、干燥和不通风, 并设置紫外灯(距地面不超过3m)等必要的环境消毒设备。
22、无菌操作间专用于无菌操作、细胞培养, 要求清洁、干燥、无菌、不通风,局部空气洁净度要达到百级以下。
23、准备室主要用于培养器皿的洗涤、消毒、培养物的准备和物资保存等。
24、天花板、地板和四周墙壁要光滑无死角不易在墙角堆积灰尘,以便定期清洁和消毒。
25、细胞培养操作间经紫外线照射消毒和化学消毒后要开窗通风,减小对操作员的危害。
26、浸泡、煮沸、酸泡的器皿内要充满液体,不得有气泡。
27、冲洗器皿时不需要流水振荡冲洗。
28、培养器材包装时,手指与器材接触面积要小,手指不能触及器材的使用端。
29、培养器材包装时,封闭器材手持端,标记器材使用端。
30、培养器材包装时,玻璃管道口(尖吸管、移液管手持端等)加棉花。
31、超净工作台使用前,台面需先用 擦拭。
32、超净工作台台面用紫外线消毒至少 min后,才能开始工作。
33、超净工作台用紫外线消毒结束后,启动超净台 和照明灯即可开始工作。
34、在利用超净台工作时,应着 的清洁工作服。
35、进入原代培养室需彻底洗手还要戴 、着消毒衣帽。
36、在无菌操作时,首先要点燃 。
37、不能火焰消毒时间过长,烧过的金属镊要待冷却后才能挟取组织。
38、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无菌操作装置。
39、co2培养箱通常使用条件为 ℃ 、5% 二氧化碳。
40、观察培养瓶内的培养物,要用 显微镜。
41、细胞培养用品的包装主要包括 和全包装两种类型。
42、滤器中间夹一层微孔滤膜,滤器的上部进液口可插入注射器针筒。
43、主要用于解剖、取材、剪切组织及操作时持取物件 。
44、常用于培养室地面的消毒。
45、用于器械的浸泡消毒和皮肤消毒。
46、二氧化碳培养箱内水盘每周消毒、换 一次。
47、主要用于冻存细胞、组织块等活性材料。
48、液氮温度可低达零下 ℃,使用时应防止冻伤。
49、主要用于湿热消毒,用途广。
50、常设于无菌室外, 一般3~5平方米,可作为更衣室,同时可放置某些必需的小型仪器及消毒好的无菌物品等。
第三周 动物细胞培养准备——试剂篇3.1 动物细胞培养的营养需要和常用溶液随堂测验1、有些氨基酸细胞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培养液提供,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体外培养是需要添加的必需氨基酸有( )种。
a、8
b、12
c、15
d、20
2、目前常用的消化液主要有胰蛋白酶消化液、胶原酶消化液以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3、平衡盐溶液内常含有少量的 ,作为溶液酸碱度变化的指示剂,溶液变酸时呈黄色,变碱时呈紫红色,中性时呈桃红色,借此易于观察到培养液ph的变化。
3.1 动物细胞培养的营养需要和常用溶液随堂测验1、下列属于优质血清的标准表现有( )。
a、透明清亮
b、棕红色
c、土黄色或棕黄色
d、无沉淀或极少量沉淀,比较粘稠
2、血清在4℃冰箱中就可以长期保存。
3、血清在使用前一般还需要热灭活,也就是将已经完全解冻的血清在 ℃水浴中加热30分钟,使血清中的补体成分灭活,这是因为血清中的补体成分对细胞有毒副作用。
3.2 动物细胞培养常用的消毒和无菌处理方法随堂测验1、下列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有( )。
a、紫外线照射
b、干热灭菌
c、湿热灭菌
d、过滤除菌
2、细胞污染就只会造成培养细胞的生长缓慢。
3、目前在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是将 与链霉素混合使用,俗称双抗液,常规加入所用的培养基中。
3.3 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配制随堂测验1、基础培养基在使用前还需添加的有( )。
a、血清
b、葡萄糖
c、肾上腺素
d、抗生素
2、在进行滤膜的安装时,先放置好正压滤器本身的不锈钢滤网,再在其上依次放一张滤纸、一张0.22微米孔径滤膜、再一张滤纸,盖好滤器上盖,注意要将滤纸和滤膜压紧。
3、基础培养基的配制包括溶解培养基干粉、补加nahco3等试剂、调节ph值、定容和 除菌5个步骤。
动物细胞培养的营养需求和常用溶液测试题1、培养动物细胞无需加入的营养成分是( )
a、碳水化合物
b、肾上腺素
c、氨基酸
d、维生素
2、在动物培养液中往往不需要加入的物质是( )
a、氨基酸
b、激素
c、生长因子
d、尿素
3、要想使动物细胞更好地繁殖、生长,需在合成培养基中补加小牛血清,其浓度为( ) 。
a、20-30%
b、5-20%
c、50%
d、1-5%
4、bss的中文名字是( )
a、平衡盐溶液
b、缓冲溶液
c、消化液
d、酸碱调节溶液
5、不属于平衡盐溶液具有的功能是( )
a、维持渗透压
b、缓冲和调节溶液ph
c、分散细胞团
d、提供无机盐离子
6、在动物细胞培养基中除必须的成份外,往往还需要加些液体,下列物质不能加的是( )
a、消化酶抑制剂
b、抗生素溶液
c、氨水
d、hepes
7、血清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物质,以下物质中是血清中没有的物质( )
a、生长因子
b、激素
c、消化酶
d、蛋白质和糖类
8、hanks液在动物细胞培养操作中的作用是( ) 。
a、配制消化液
b、洗涤组织细胞
c、分离细胞
d、提供细胞生存所需的营养
9、hanks液中所加的ph指示剂为( ) 。
a、0.4%台盼蓝
b、0.4%美蓝
c、0.4%考马斯亮蓝
d、0.4%酚红
10、小牛血清灭活的温度为( ) 。
a、40度
b、70度
c、56度
d、65度
11、体外培养动物细胞对营养要求很高,需要氨基酸、维生素、激素、生长因子等。
12、在培养动物细胞时需加入血清。
13、配制消化液要用hanks液。
14、细胞培养用到的每种试剂都要精确并且无细菌危害。
15、bss中文名称为 ,具有维持渗透压、ph值等作用,常用作洗涤组织和细胞以及配制各种培养用液的基础溶液。
16、动物细胞培养中常用的消化液有 、胶原酶消化液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液三种,常在细胞培养中用来离散细胞。
17、要想取得好的细胞培养效果,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 构成完全培养基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它的灭活处理方法是热灭活。
18、动物细胞培养的合成培养基除需添加血清,为防止污染,培养基中还要添加抗生素,有的细胞(如上皮细胞)还要添加谷氨酰胺,添加了以上物质的动物细胞培养基称为 。
动物细胞培养常用的消毒和无菌处理方法测试题1、在做细胞培养实验前不是必须做的工作是( )。
a、开窗通风
b、紫外线照射消毒
c、新洁尔灭拖地
d、用酒精擦试验台
2、消毒灭菌的方法中属于化学消毒法的是( )。
a、过氧乙酸灭菌
b、紫外线消毒
c、湿热灭菌
d、抗生素灭菌
3、动物细胞培养基(液)的除菌方法为 ( )。
a、过滤除菌
b、干热灭菌
c、高压蒸汽灭菌
d、紫外灯灭菌
4、( )主要用于玻璃器皿的消毒,一般需加温到160℃和保持90~240min。
a、干热灭菌
b、湿热灭菌
c、射线灭菌
d、浸泡消毒
5、细胞培养中塑料制品主要采用射线消毒进行除菌,人工合成培养基和酶液采用 方式进行除菌。
6、细胞培养实验前实验者的皮肤主要用1%的新洁尔灭或 %乙醇来消毒灭菌,实验室地面采用来苏尔定期拖洗消毒,培养室空气可以用乳酸蒸气或紫外线照射消毒。
7、是最常见、最有效的一种灭菌方法。
动物细胞培养准备——试剂篇单元作业1、请简要说说如何判断血清的好坏。
第四周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技术4.2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技术:组织块法随堂测验1、在进行组织块培养法的剪切步骤时需要用眼科剪、眼科镊反复将所取组织剪切成( )立方毫米的小块。
a、10
b、0.5
c、1
d、5
2、原代培养也叫初代培养,是从供体进行细胞分离之后至第一次传代之前的细胞培养阶段。原代培养方法很多,最基本和常用的有组织块培养法和消化培养法两种。
3、用组织块法进行原代培养包括取材、 、接种和培养4个步骤。
4.3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技术:消化法随堂测验1、下列属于消化培养法优点的有:( )。
a、可以很快得到大量活细胞
b、可在短时间内生长成片
c、原代细胞产量高
d、实验成本不高
2、在用胰蛋白酶进行组织消化时,消化的时间越久,消化的越充分越好。
3、消化培养法是采用组织消化分离法将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等妨碍细胞生长的物质去除,使细胞分散,形成 悬液后再接种进行培养的方法。
4.1 培养细胞的细胞生物学随堂测验1、下列属于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特点的是( )。
a、细胞贴附
b、无限增殖
c、接触抑制
d、密度依赖性
2、所谓培养细胞生命期,是指细胞在培养中持续增殖和生长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
a、原代培养期
b、传代培养期
c、停滞期
d、衰退期
3、贴壁生长的体外培养细胞按形态大体可以分为成纤维细胞型、上皮细胞型、游走细胞型、多形细胞型四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前两种。
4、处于衰退期的细胞可通过传代进行挽救,阻止其向死亡方向发展。
5、体外培养的细胞的生长方式主要有 生长和悬浮生长两种,分别称为贴壁型细胞和悬浮型细胞。还有一些细胞兼具上述两种生长方式,称为兼性贴壁细胞。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技术测试题1、下列不属于组织块分离方法的是( )。
a、人工分离法
b、机械分离法
c、剪切分离法
d、消化分离法
2、为了除去漂浮的组织块和残留的血细胞,原代培养多少天后需换液一次:( )。
a、3-5天
b、10-12天
c、20-25天
d、1-2天
3、关于细胞系维持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a、抹去原始编号,重新标记
b、做好细胞系的档案记录工作
c、遵循细胞生长规律
d、及时冻存、防丢失
4、一般来说,成熟个体较胚胎组织容易培养,正常组织较肿瘤组织容易培养。
5、分离液体性原代细胞悬液时,可采用长时间高速离心。
6、消化传代法一般用于悬浮细胞的传代。
7、原代培养取材的基本要求只有无菌取材、器材锋利两个要点。
8、取材时要剔除脂肪、神经组织、坏死组织等等。
9、分化高的组织较分化低的组织不易培养。
10、鼠胚组织取材极为不便,不易培养,价格昂贵,实验室不经常使用。
11、实验室常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
12、小鼠毛中有很多微生物,应使用75%的酒精长时消毒。
13、原代培养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有组织块培养法和消化培养法两种。
14、组织块的分离方法有机械分离法、剪切分离法、 。
15、目前,较常用的消化试剂有 、edta溶液、胶原酶溶液。
16、从体内取出细胞或组织的第一次培养,称为 。
17、贴壁依赖性细胞传代时采用 法,而悬浮培养的细胞在传代时采用离心传代或直接传代法。
培养细胞的细胞生物学测试题1、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一代生长过程为()。
a、游离期 、贴壁期、停止期
b、游离期 、贴壁期、潜伏期、指数生长期、停止期
c、游离期 、贴壁期、指数生长期、停止期
d、游离期 、潜伏期、指数生长期、停止期
2、下列不属于贴壁生长的体外培养细胞的形态类型是:( )
a、成纤维细胞型
b、放射细胞型
c、多形细胞型
d、游走细胞型
3、下列不属于悬浮型细胞的是:( )
a、杂交瘤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d、肿瘤细胞
4、下列不属于细胞体外生长特点的是:( )
a、密度依赖性
b、接触抑制
c、高度专一性
d、细胞贴附
5、下列关于培养细胞生命期说法正确的是:( )
a、所谓培养细胞生命期,是指细胞在培养中持续增殖和生长的时间。
b、所谓培养细胞生命期,是指细胞在培养中持续增殖、分化和生长的时间。
c、所谓培养细胞生命期,是指细胞在培养中持续增殖、脱分化和生长的时间。
d、所谓培养细胞生命期,是指细胞在培养中持续增殖、脱分化、再分化和生长的时间。
6、有些贴壁依赖性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时,细胞质常向外伸出2-3个长短不同的突起,细胞形态有梭形、扇形或不规则三角形,具有这种细胞形态的细胞归入成纤维细胞型。
7、细胞体外培养,其生长方式可以分为贴壁生长、悬浮生长和兼性贴壁生长三种。
8、细胞在没有神经—体液调节的体外环境下,经过多代培养,会出现脱分化的现象。
9、一种分化特性的丧失,意味着细胞已经失去了分化的能力。
10、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其生长方式主要有贴壁生长和悬浮生长两种,分别称为贴壁型细胞和悬浮型细胞。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其生长方式以 为主。
11、贴壁生长的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按形态来分,大体分为成纤维细胞型、 、游走细胞型、多形细胞型四种类型,最常见的为前两种。
12、细胞在体外生长时具有一些特点,其中主要是贴附生长、 和密度依赖性。
13、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其生命全过程大致要经过 、传代期和衰退期。
第五周 动物细胞传代培养技术和常规观察5.1 动物细胞传代培养技术随堂测验1、贴壁生长的细胞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传代?( )
a、直接吹打传代
b、消化法传代
c、离心分离法传代
d、空白
2、悬浮生长的细胞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传代?( )
a、直接吹打传代
b、消化法传代
c、离心分离法传代
d、空白
3、传代培养是指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的操作方法。
4、首次传代时细胞接种数量要多一些,使细胞能尽快适应新环境而利于细胞生存和增殖。
5、一般来说原代培养物未达到支持物的 %表面积,不要急于传代。
5.2 培养细胞的常规观察随堂测验1、培养细胞的常规观察项目有:( )。
a、培养液的变化
b、细胞生长情况
c、细胞形态
d、有无微生物污染
2、培养细胞发生细菌、霉菌、酵母菌和支原体污染时,培养液都会变混浊。
3、正常的新鲜培养液一般呈 色(ph7.2左右),适合细胞生长。
5.3 细胞培养的污染检测及其排除随堂测验1、微生物的污染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发生:( )。
a、空气
b、器材及试剂
c、实验操作
d、组织样本
2、所有从别处转来的细胞或自己所建的细胞系最好都在早期留有充足的冻存备用,这样一旦发生细胞交叉污染,就可以复苏早期冻存细胞使用。
3、对预防和杀灭细菌有一定效果,而且预防应用比污染后使用效果好。
动物细胞传代培养技术和常规观察测试题1、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细胞的代谢活动,酸性物质增多,ph值下降,培养液变成( ) 。
a、紫色
b、棕色
c、黄色
d、红色或橙红色
2、正常新鲜的培养液为( ),这种颜色代表培养液的ph值大约为7.2~7.4。
a、紫色
b、棕色
c、黄色
d、红色或橙红色
3、细胞培养的常规观察不包括:( )
a、培养液的变化情况
b、细胞生长情况
c、细胞形态
d、细胞亚显微结构
4、下面不可能引起细胞发生化学污染的物品是:( )
a、培养瓶
b、浸泡玻璃器皿的酸缸
c、培养瓶盖
d、培养基
5、细胞培养液短期内颜色变黄,且有明显混浊现象,一般是由细菌污染引起。
6、细胞被微生物污染后,若镜下观察菌体形态呈卵形,散在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生长,可判断为细菌污染。
7、细胞培养实验中,为防止交叉污染,实验器材和培养用液不能混用。
8、培养细胞的污染一般包括 、细胞交叉、化学物质的污染。
9、微生物的污染可通过多种途径发生,主要包括空气、器材及试剂、 、组织样本等途径。
10、观察培养瓶内的培养物,要用 显微镜。
11、贴壁依赖性细胞传代时采用消化传代法,而悬浮培养的细胞在传代时采用离心传代或 法。
第六周 细胞的冻存、复苏和活性检测6.1 细胞的冻存技术随堂测验1、冻存细胞时要缓慢冷冻,主要原因有( )。
a、细胞在不加任何保护剂的情况下直接冷冻时,细胞内外的水分会很快形成冰晶。
b、冰晶的形成会引起细胞脱水,从而使细胞局部电解质浓度增高,ph值发生改变,部分蛋白发生变性,导致细胞出现代谢障碍。
c、在冷冻中易破坏细胞膜上的类脂蛋白复合体,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容物流失。
d、冰晶体积膨胀易造成dna的空间构型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性变化,引起细胞死亡。
2、细胞培养在传代以及日常维持过程中,其培养器具、培养液及各种准备工作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随着细胞在体外传代次数的增加,它的各种生物特性都将逐渐发生变化。
3、为了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对细胞造成的伤害,通常在保存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冷冻保护剂。目前多采用 或甘油作保护剂(填中文名称)。
6.2 细胞的复苏技术随堂测验1、造成细胞复苏失败的原因可能有:( )。
a、冻存时细胞数量少或生长状态不良
b、细胞受细菌或支原体污染
c、液氮罐保管不善
d、复苏方法不得当或复苏时培养条件改变
2、细胞复苏与冻存的要求一样,需要缓慢融化。
3、将冻存在液氮或者-70℃冰箱中的细胞解冻之后重新培养,使细胞恢复生长,这个过程叫 。
6.3 细胞的活性检测方法随堂测验1、在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时,最后需要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 )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
a、260
b、280
c、490
d、560
2、四唑盐(mtt)法的检测机理是:活细胞线粒体中的脱氢酶能使外源性的四唑盐还原为难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物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则没有这种功能。
3、目前,细胞活性检测用的比较多的有 和四唑盐(mtt)法。
细胞的冻存、复苏和活性检测-测试题1、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方式应采用快冻慢融法。
2、细胞冷冻储存在-70℃冰箱中可以保存一年左右,因此适于细胞的短期保存。
3、细胞冻存时,常采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o)作保护剂。
4、细胞活性检查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它是了解细胞受不同药物、生化物质等处理效果的直观简便手段,是评定细胞冷冻效果的唯一方法。
5、细胞冻存时dmso常用的最终浓度为 %。
6、细胞冻存最常用的设备是 。
7、细胞活性检查中,常用的染料有 、苯胺黑和结晶紫。
8、(填中文名称)简单快速、准确,已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检测、大规模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毒性试验以及肿瘤放射敏感性测定等。具有灵敏度高、经济等特点。
细胞的冻存、复苏和活性检测-作业1、冷冻管应如何解冻?
2、细胞冻存时加入二甲亚砜的作用?
第七周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7.1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概念和一般工艺流程随堂测验1、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时,需要人工控制的条件包括( )。
a、ph
b、溶氧
c、温度
d、搅拌速度
2、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在细胞生物反应器中高密度大量培养动物细胞用于生产生物制品的技术。
7.2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具体方法随堂测验1、下列不属于转瓶培养的缺点的是:( )。
a、供细胞生长的表面积小,细胞生长密度低
b、环境条件的监测和控制受限
c、劳动强度大,占有空间大
d、结构简单
2、贴壁培养是指细胞贴附在一定的固相表面(转瓶、微载体、中空纤维和细胞工厂等)进行培养的方法。
7.3 动物细胞微载体培养随堂测验1、下列属于微载体选取要求的有:( )。
a、表面适于细胞附着、伸展和增值
b、材料无毒性,不与培养基中的化学成分反应
c、不吸收营养成分
d、直径尽可能小,且尽可能均一
2、在利用微载体进行细胞大规模培养时,细胞在微载体表面附着并呈单层生长繁殖。
7.4 动物细胞的中空纤维培养随堂测验1、下列哪一项是细胞工厂培养的缺点( )。
a、可实现全面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
b、经胰蛋白酶消化后,难以将细胞完全洗出
c、污染风险低,节省空间
d、特别适合贴壁细胞,放大简单易行
2、中空纤维培养过程中,细胞需要接种到中空纤维的内腔。
7.5 动物细胞悬浮培养和固定化培养随堂测验1、固定化培养常用的方法有( )。
a、吸附培养
b、细胞工厂
c、微囊化培养
d、包埋培养
2、悬浮培养的核心技术包括:细胞的筛选驯化,细胞培养基的个性化,以及动物细胞反应器的完善。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填空题1、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是指在人工条件(除满足培养过程必需的营养要求外,还要进行ph和溶氧的最佳控制)下,在 中高密度大量培养动物细胞用于生产生物制品的技术。
2、根据动物细胞的培养特性不同,可采用 、悬浮培养、固定化培养等三种培养方法进行大规模培养。
3、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中,能为细胞提供贴附表面的培养基质目前主要有转瓶、_______、中空纤维和细胞工厂。
4、悬浮培养工艺中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 、个性化培养基的研发、动物细胞反应器的完善等三个方面。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中贴壁培养的是( )
a、细胞工厂培养
b、微载体培养
c、微囊化培养
d、转瓶培养
2、下列关于中空纤维培养法叙述错误的是( )
a、为细胞提供二维的生长空间
b、中空纤维是一种细微的管状结构
c、中空纤维的管壁为极薄的半透膜
d、属于贴壁培养的一种
3、下图为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流程,其中图中数字5、6分别代表( )
a、原代培养和扩大培养
b、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c、原代培养和复苏培养
d、传代培养和扩大培养
4、将贴壁培养和悬浮培养优点结合起来的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方法是( ):
a、微载体培养
b、中空纤维培养
c、微囊化培养
d、灌流培养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简答题1、简述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一般工艺流程。
第八周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操作技术8.1 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随堂测验1、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是模拟细胞在体内生长的( )维状态,利用中空纤维给培养的细胞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代谢条件而建立的一种体外培养系统。
a、一
b、二
c、三
d、四
2、下列属于可大规模培养的动物细胞的有:( )。
a、人二倍体细胞
b、cho细胞
c、bhk-21细胞
d、vero细胞
3、通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的最大优点是能培养各种类型的动物细胞,培养工艺容易放大,产品质量稳定,非常适合工厂化生产,但不足之处是机械搅拌所产生的剪切力对细胞有一定的损伤。
4、气升式生物反应器有两种类型,内循环式和外循环式。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采用外循环式,但也有个别采用内循环式的。
5、在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细胞接种到外腔空间上,培养液和氧气灌注到内腔空间中,依靠蠕动泵的推动在系统中循环。
8.2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操作方式随堂测验1、在细胞分批培养过程中,不能控制的参数是:( )。
a、通气量
b、ph
c、营养物质的浓度
d、温度
2、分批式培养是将细胞和培养液一次性转入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其体积不变,不添加其它成分,待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积累到适当的时间,一次性收获细胞、产物、培养基的操作方式。
3、流加式培养操作的特点是能够调节培养环境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而且整个过程中反应体积是不变的。
4、半连续式培养又称为重复分批式培养或换液培养,是在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从中取出部分培养物,再用新的培养液补足到原有体积,使反应器内的总体积不变的一种操作方式。
5、在连续式培养过程中,生物反应器的主要营养物质葡萄糖和谷氨酰胺,能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从而使他们的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
6、灌流式培养与连续式培养操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取出部分条件培养基时,绝大部分细胞通过细胞截流装置或其它方式保留在反应器内,而连续培养在取培养物时同时也取出了部分细胞。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判断题1、气升式生物反应器是依靠气流循环来保证反应器内培养液良好的传热、传质的。
2、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在细胞反应器中高密度大量培养动物细胞用于生产生物制品的技术。
3、根据动物细胞的培养特性不同,可分为旋转瓶培养、中空纤维培养、细胞工厂培养等。
4、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已成功应用于生产疫苗、蛋白质因子、免疫调节剂及单克隆抗体。
5、能为细胞提供贴附表面的培养方式目前主要有旋转瓶培养、中空纤维培养、微囊化培养、微载体等。
6、微载体是由天然葡聚糖或者各种合成的聚合物组成。
7、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很多,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考虑使用较温和的固定化方法,比如吸附培养、包埋培养、微载体培养、微囊化培养等。
8、微囊化培养可防止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受到物理和化学损伤,并且活性蛋白不能从囊中自由出入,从而提高细胞密度和产量 。
9、无论何种动物细胞,就操作方式而言,大规模培养可分为分批式、流加式、半连续式、连续式和灌流式五种发酵工艺。
10、用于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通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与传统的微生物生物反应器类似,两者采用了相似的搅拌器及通气方式。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操作技术-简答题1、连续式和灌流式操作要点有什么不同?
第九周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及其应用-19.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随堂测验1、由一种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分子成为单克隆抗体,它相对于多克隆抗体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a、特异性强
b、价格便宜
c、灵敏度高
d、纯度高
2、抗原上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分子结构,叫做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上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
3、由小鼠骨髓瘤细胞和免疫小鼠脾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在人工培养上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
9.2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过程-动物免疫随堂测验1、进行动物免疫时,为避免小鼠免疫过程中死亡或反应不佳,一般同时免疫( )只小鼠。
a、1-2
b、50-100
c、3-4
d、10-20
2、采用什么品系的动物进行免疫与融合时使用的骨髓瘤细胞系无关。
3、可溶性抗原免疫原性弱,一般要加佐剂,常用佐剂为福氏佐剂(第一次免疫用完全佐剂,以后用不完全佐剂)。
9.3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过程-脾细胞、骨髓瘤细胞及饲养细胞的制备随堂测验1、用于单抗生产的骨髓瘤细胞株一般缺乏哪两种酶,使其不能通过补救途径合成dna:( )。
a、hrp
b、tk
c、hgprt
d、t4连接酶
2、用于杂交瘤实验的脾细胞指的是处于免疫状态脾脏中b淋巴母细胞浆母细胞。
3、在体外的细胞培养中,单个的或数量很少的细胞不易生存与繁殖,必须加入其它活的细胞(饲养细胞)才能使其生长繁殖。
9.4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过程-细胞融合随堂测验1、细胞融合操作时选用的peg的分子量为1000-6000,使用工作浓度范围是:( )。
a、70%-80%
b、30%-50%
c、3%-5%
d、10%-20%
2、在进行细胞融合时,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的比值可从1:2到1:10不等,常用1:5到1:10之间的比例。
3、在进行细胞融合时,整个融合过程都要在37℃的水浴中进行;所需试剂要在37℃预热。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简答题1、什么是饲养细胞?细胞融合前为什么要在96孔板上铺上饲养细胞?
第十周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及其应用-210.1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过程-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随堂测验1、将骨髓瘤细胞和脾细胞,也就是b淋巴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后,如果只考虑发生了两两融合的情况,整个体系中总共有( )种类型的细胞。
a、2
b、3
c、4
d、5
2、杂交瘤技术所使用的抗体检测方法有( )。
a、酶联免疫吸附法
b、间接免疫荧光法
c、放射免疫法
d、双向扩散法
3、hat培养基含次黄嘌呤(h)、氨基喋呤(a)及胸腺嘧啶核苷(t)三种成分,这三种成分均与细胞的dna合成有关,其中氨基喋呤a可阻断细胞利用正常途径合成dna。
4、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结合起来的一种敏感性很高的实验技术,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常用elisa直接法来检测抗体。
10.2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过程-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培养随堂测验1、常用的克隆化方法有:( )。
a、显微操作法
b、荧光激活分离法
c、有限稀释法
d、软琼脂平板法
2、在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的过程中,是通过倍比稀释使得96孔培养板中的每个孔内平均都只能分到1个细胞,从而实现单克隆化的目的。
3、对于检测抗体阳性,也就是正确的的杂交克隆就不需要进行克隆化了。
10.3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过程-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与纯化随堂测验1、为了防止制备好的杂交瘤细胞停止分泌抗体,需要做到:( )。
a、应用倒置显微镜经常检查细胞的生长状况
b、让细胞“过度生长”
c、大量保持和补充液氮冻存的细胞原管
d、定期进行再克隆
2、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发生污染、染色体丢失和细胞死亡的机率也会增加,所以需要尽早进行抗体制备。
3、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普遍采用的是体内诱生法,也就是小鼠腹腔接种法。除此之外,现在还可以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来获得单克隆抗体的体外培养法。
10.4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随堂测验1、应用单克隆抗体制作的商品化试剂盒广泛应用于:( )。
a、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的检测
b、肿瘤抗原的检测
c、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的检测
d、激素和细胞因子的测定
2、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杂交瘤细胞为一无性细胞系,可以在体外“永久”地存活并传代,而且只要不发生细胞株的基因突变,就可以不断地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因此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3、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肿瘤,尤其是在肿瘤的导向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又被誉为医疗领域的“生物导弹”。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填空题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融合是指将免疫小鼠的 和骨髓瘤细胞融合。
2、融合过程中使用的促溶剂主要是 (写中文名称)。
3、杂交瘤细胞克隆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包括 和软琼脂平板法。
4、在细胞融合过程中瘤细胞株应用最多的是 细胞株。
5、细胞融合培养时加入 (填英文缩写)选择系统,目的是保证只有杂交瘤细胞的生长。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判断题1、促融剂peg的最适使用浓度为60%~80%。
2、融合过程中peg作用细胞的时间通常以1~2 min为宜。
3、在单抗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任何品系的动物进行免疫。
4、抗原决定簇是抗体上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原的分子结构。
5、抗原进入机体后会刺激几种b细胞增殖,从而产生几种各不相同的抗原,称为多克隆抗体。
6、单克隆抗体是由一种t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分子。
7、聚乙二醇可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免疫小鼠脾细胞融合,从而形成杂交瘤细胞。
8、杂交瘤细胞只可产生抗体,不能无限增殖。
9、可溶性抗原免疫原性弱,一般要加入促溶剂 。
10、常用的佐剂有福氏完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
11、选择骨髓瘤细胞株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应与制备脾细胞小鼠为不同品系。
12、骨髓瘤细胞细胞株是由降植烷等油类制剂反复注入小鼠腹腔诱发所产生的。
《动物细胞培养》期末考试《动物细胞培养》期末试卷1、在( )原理的启发下,出现了多种类型培养瓶、多孔培养板的培养。
a、试管
b、旋转管
c、卡式瓶
d、培养皿
2、harrison开创了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先河并建立( )
a、单玻片悬滴培养法
b、旋转管培养法
c、灌注小室培养法
d、双盖玻片法
3、人体细胞培养的标准温度为
a、36.5℃±0.5℃
b、35.5℃±0.5℃
c、37.5℃±0.5℃
d、37℃±0.5℃
4、动物细胞培养基(液)的除菌方法为()
a、过滤除菌
b、干热灭菌
c、高压蒸汽灭菌
d、紫外灯灭菌
5、在动物培养液中往往不需要加入的物质是
a、尿素
b、氨基酸
c、激素
d、生长因子
6、要想使动物细胞更好地繁殖、生长,需在合成培养基中补加小牛血清,其浓度为
a、5-20%
b、20-30%
c、50%
d、1-5%
7、bss的中文名字是
a、平衡盐溶液
b、缓冲溶液
c、消化液
d、酸碱调节溶液
8、hanks液在动物细胞培养操作中的作用是
a、洗涤组织细胞
b、配制消化液
c、分离细胞
d、提供细胞生存所需的营养
9、在做细胞培养实验前不是必须做的工作是
a、开窗通风
b、紫外线照射消毒
c、新洁尔灭拖地
d、用酒精擦试验台
10、( )主要用于玻璃器皿的消毒,一般需加温到160℃和保持90~240min,干热消毒。
a、干热灭菌
b、湿热灭菌
c、射线灭菌
d、浸泡消毒
11、下列不属于细胞体外生长特点的是
a、高度专一性
b、密度依赖性
c、接触抑制
d、细胞贴附
12、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一代生长过程为
a、游离期 、贴壁期、潜伏期、指数生长期、停止期
b、游离期 、贴壁期、停止期
c、游离期 、贴壁期、指数生长期、停止期
d、游离期 、潜伏期、指数生长期、停止期
13、为了除去漂浮的组织块和残留的血细胞,原代培养多少天后需换液一次
a、3-5天
b、10-12天
c、20-25天
d、1-2天
14、关于细胞系维持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抹去原始编号,重新标记
b、做好细胞系的档案记录工作
c、遵循细胞生长规律
d、及时冻存、防丢失
15、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细胞的代谢活动,酸性物质增多,ph值下降,培养液变成
a、黄色
b、紫色
c、棕色
d、红色或橙红色
16、细胞培养的常规观察不包括:
a、细胞亚显微结构
b、培养液的变化情况
c、细胞生长情况
d、细胞形态
17、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中贴壁培养的是
a、细胞工厂培养
b、微载体培养
c、微囊化培养
d、转瓶培养
18、下列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中,无搅拌、无剪切的是
a、搅拌管式生物反应器
b、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c、摇床式生物反应器
d、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
19、消毒灭菌的方法中属于化学消毒法的是
a、过氧乙酸灭菌
b、紫外线消毒
c、湿热灭菌
d、抗生素灭菌
20、hanks液中所加的ph指示剂为
a、0.4%酚红
b、0.4%台盼蓝
c、0.4%美蓝
d、0.4%考马斯亮蓝
21、体外培养动物细胞对营养要求很高,需要氨基酸、维生素、激素、生长因子等。
22、早期细胞培养常用天然培养基例如:胎汁、血浆、血清。
23、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24、细胞培养操作间经紫外线照射消毒和化学消毒后要开窗通风,减小对操作员的危害。
25、在培养动物细胞时需加入血清。
26、配制消化液要用hanks液。
27、细胞培养用到的每种试剂都要精确并且无细菌危害。
28、细胞体外培养,其生长方式可以分为贴壁生长、悬浮生长和兼性贴壁生长三种。
29、一种分化特性的丧失,意味着细胞已经失去了分化的能力。
30、消化传代法一般用于悬浮细胞的传代。
31、分化高的组织较分化低的组织不易培养。
32、细胞培养液短期内颜色变黄,且有明显混浊现象,一般是由细菌污染引起。
33、细胞培养实验中,为防止交叉污染,实验器材和培养用液不能混用。
34、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方式应采用快冻慢融法。
35、细胞冻存时,常采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o)作保护剂。
36、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在细胞反应器中高密度大量培养动物细胞用于生产生物制品的技术。
37、微囊化培养可防止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受到物理和化学损伤,并且活性蛋白不能从囊中自由出入,从而提高细胞密度和产量 。
38、融合过程中peg作用细胞的时间通常以1~2 min为宜。
39、杂交瘤细胞只可产生抗体,不能无限增殖。
40、浸泡、煮沸、酸泡的器皿内要充满液体,不得有气泡。
41、体外培养(或组织培养)主要包括 、组织培养和器官培养三种类型。
42、超净工作台台面用紫外线消毒至少 min后,才能开始工作。
43、要想取得好的细胞培养效果,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 构成完全培养基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它的灭活处理方法是热灭活。
44、细胞培养中塑料制品主要采用射线消毒进行除菌,人工合成培养基和酶液采用 方式进行除菌。
45、细胞在体外生长时具有一些特点,其中主要是贴附生长、 和密度依赖性。
46、从体内取出细胞或组织的第一次培养,称为 。
47、观察培养瓶内的培养物,要用 显微镜。
48、细胞冻存时dmso常用的最终浓度为 %。
49、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是指在人工条件(除满足培养过程必需的营养要求外,还要进行ph和溶氧的最佳控制)下,在 中高密度、大量培养动物细胞用于生产生物制品的技术。
50、细胞融合培养时加入 选择系统,目的是保证只有杂交瘤细胞的生长。
51、细胞冻存最常用的设备是 。
猜你喜欢
- 2022-12-05 22:05
- 2022-12-05 21:49
- 2022-12-05 21:26
- 2022-12-05 20:58
- 2022-12-05 20:19
- 2022-12-05 20:08
- 2022-12-05 20:03
- 2022-12-05 19:57
- 2022-12-05 19:31
- 2022-12-05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