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1 国内生产总值随堂测验1、gdp是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 )的市场价值总和。
1.1 国内生产总值随堂测验1、gdp是一个( )的概念。
a、流量
b、存量
c、现值
d、基期
1.2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随堂测验1、gdp平减指数是( )和( )的比率。
1.2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随堂测验1、gdp平减指数和cpi物价指数衡量的商品是一致的。
1.3 失业及其衡量、本章评析随堂测验1、家庭主妇不纳入失业人口计算中。
1.3 失业及其衡量、本章评析随堂测验1、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即市场出清时,不存在失业率。
第一章章节测试1、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 )的市场价值。
a、所有经济交易
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
c、所有商品与劳务
d、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2、通常用来计算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指数为( )。
a、消费者价格指数
b、生产者价格指数
c、原材料价格指数
d、gdp平减指数
3、如果a国经济在2000年(基期)的gdp为2000亿元,如果在2001年gdp平减指数增加了一倍,而实际gdp增加50%,那么2001年的名义gdp等于( )。
a、8 000亿元
b、4 000亿元
c、6 000亿元
d、3 000亿元
4、已知消费为6亿元,投资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的商品劳务支出额为1.5亿元,净出口为0.2亿元,则( )。
a、nnp=8.7亿元
b、gnp=8.7亿元
c、nnp=5亿元
d、无法确定gnp
5、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
a、购买公司债券
b、购买公司股票
c、购买国债
d、上述都不是
6、经过以下哪些调整,国民核算的储蓄总是等于投资?( )。
a、企业折旧变动作为投资处理
b、企业库存变动作为投资处理
c、企业利润变动作为投资处理
d、企业未分配变动作为投资处理
7、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
8、计算gdp平减指数时,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动不予考虑;而在计算cpi时,则应考虑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变动。
9、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小于同期的实际gdp。
10、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伍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
11、个人财富与个人可支配收入都是流量。
12、某公司生产的电脑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1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14、有时候会出现gdp平减指数增加而实际gdp下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名义gdp不一定上升。
15、企业购买一辆轿车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范畴,而家庭购买公司债券则不应计入投资。
16、假定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只有消费,没有政府、投资及存货积累。那么gdp平减指数与cpi是相等的,因为二者是根据相同的商品来计算的。
第三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3.1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随堂测验1、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is曲线( )。
a、整体左移
b、整体右移
c、上的点左移
d、上的点右移
2、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 )的产品市场的均衡。
3.2 流动性偏好理论随堂测验1、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2、当处于货币流动性陷阱时,可以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降低,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3.3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随堂测验1、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高,投机需求曲线越陡峭,从而lm曲线越陡峭。
2、lm曲线表示( )时的货币市场均衡下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关系。
3.4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 模型随堂测验1、同时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将导致( )
a、产出增加,利率增加
b、产出不确定,利率不确定
c、产出增加,利率不确定
d、产出不确定,利率增加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越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越大。
第三章章节测试1、lm曲线表示( )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产品供给大于产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2、一般而言,位于is曲线左下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属于( )
a、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b、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c、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
3、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意味着产品市场( )
a、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
b、和货币市场均非均衡
c、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d、处于充分就业均衡
4、根据凯恩斯主义的is-lm型,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期,为刺激需求,应该采取的政策是( )
a、增加财政供给
b、增加财政税收
c、增加货币供给
d、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5、对于极端凯恩斯主义的is-lm模型,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对私人投资产生百分之百的挤出效应,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d、对私人投资产生百分之百的挤出效应,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6、储蓄增加将导致( )
a、is曲线向右移动
b、is曲线向左移动
c、lm曲线向右移动
d、lm曲线向左移动
7、处于is和lm曲线交点下方的一个点表示( )
a、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d、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8、流动性陷阱是指lm曲线呈水平状,此时财政政策最有效。
9、当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时,可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10、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lm曲线向右移动。
11、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12、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1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
14、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15、经济处于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有效,经济处于凯恩斯区域,则货币政策有效。
第六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6.1 经济增长事实随堂测验1、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 )
a、各国家或地区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
b、各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增长率差距较大
c、人均收入与投资率呈正相关
d、人均收入与人口增长率呈负相关
6.2 增长核算随堂测验1、全要素生产率(tfp)包括哪些方面?
a、经营管理
b、技术水平
c、资本供给水平
d、劳动供给水平
2、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又叫做索洛余量。
6.3 索洛增长模型随堂测验1、在无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储蓄率的增加导致了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增长率的增加。
2、在无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率的提高降低了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
6.4 内生增长理论随堂测验1、索洛模型认为储蓄导致了经济的暂时增长,但资本边际效用递减导致了最终的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的稳态;而内生增长模型则认为只要满足sa>δ n,储蓄或投资就能带来经济的长期增长。
2、索洛模型中,储蓄率的提高既有水平效应,也有增长效应;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提高有增长效应。
6.5 经济发展随堂测验1、经济发展问题包括( )
a、如何增加经济资源的数量和提高其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b、如何通过国际贸易和分工协调,共同发展。
c、哪些制度、体制、模式、战略更适合特定的国家。
d、怎样实现人均收入持久的、可持续的增长。
2、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展中国家具有的共同特征有( )
a、贫困
b、劳动生产率低下
c、失业率高
d、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
第六章章节测试1、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某一点向曲线移动
b、整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移动
d、生产可能是营上的某一点沿着曲线移动
2、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 )储蓄率对应于有保证的增长率。
a、自然的
b、适宜的
c、有效的
d、实际的
3、根据索洛模型,某国人口增长率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可能会( )
a、增加该国的实际利率
b、提高该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增加该国的储蓄率
d、促进该国技术进步
4、根据索洛模型,经过一段长的时期后,某国的实际利率有所降低,那么可以推测( )
a、该国的长期通货膨胀率有所降低
b、该国的长期货币供应量有所降低
c、如果该国的折旧率保持稳定的话,则该国的人口增长率必然有所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索洛模型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a、肯定了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b、抛弃了索洛模型外生技术变革的假设
c、将研究与开发作为外生技术变革的主要原因
d、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6、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的经济增长是无法持久的,主要是因为( )
a、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着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行为
b、国家普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c、东亚国家人民的教育程度不高
d、东亚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中,属于技术进步的成分太低
7、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将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较低的稳态人均增长率。
8、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一国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速度,即取决于储蓄。
9、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
10、资本和劳动在生产上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11、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会导致稳态水平的人均资本降低。
12、索洛模型中的黄金分割律是指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储蓄的增长率。
第七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7.1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随堂测验1、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哪几部分构成?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金融账户
d、无
2、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原则。
7.2 汇率与外汇市场随堂测验1、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决定。
2、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利率平价是指两国的利差等于预期的外币升贬值幅度。
7.3 开放经济下的商品与货币市场随堂测验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曲线给出了在现行汇率下使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的产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
2、开放经济条件下的lm曲线给出了使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的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
7.4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整随堂测验1、浮动汇率制度下,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dd线向右平移,产出增加,( )
a、汇率上升,本国货币升值
b、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贬值
c、汇率下降,本国货币贬值
d、汇率下降,本国货币升值
2、浮动汇率制度下,增加货币供给,会使得aa线向右平移,产出增加,( )
a、汇率上升,本币升值
b、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c、汇率下降,本币贬值
d、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第七章章节测试1、对欧元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说,如果欧元的汇率上升,那么美元的汇率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一定,尚需考虑其他因素
d、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2、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将使( )。
a、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b、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c、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d、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3、下列哪一项能引起美元升值?( )
a、外国对美国的出口需求上升
b、美国的进口需求上升
c、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d、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4、外汇市场上某国的货币发生贬值,这意味着( )
a、在国际市场上,该国货币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
b、该国居民可以较便宜地买到进口产品
c、对外国人来说,该国的出口产品较为便宜
d、对外国人来说,该国的出口产品较为昂贵
5、决定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 )
a、收入水平
b、利率水平
c、价格水平
d、进出口差额
6、一国的贸易盈余表示该国( )
a、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
b、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
c、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
d、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
7、bp曲线是用以考察国际收支平衡时,( )两个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
a、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
b、国民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
c、国民收入水平与净出口额
d、国民收入水平与国际收支差额
8、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后,对本国的国内外均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 )项所描述的影响是不可能出现的。
a、国内失业率上升
b、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c、资本外流减少
d、投资减少
9、假设一辆自行车在美国卖300美元而在英国150英镑。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那么美元兑英镑的名义汇率是( )
a、0.5
b、1
c、2
d、2.5
10、货币政策无效但财政政策完全有效是下列哪种情形下的结论?( )
a、固定汇率制下,并且资本完全流动
b、浮动汇率制下,并且资本完全流动
c、浮动汇率制下,并且资本完全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浮动汇率就是指中央银行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变动汇率,而固定汇率则是指中央银行把汇率固定下来不再变动。
12、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都固定在1:6.8左右,可见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
13、若其他条件不变,日元对美元升值,将导致美国增加对日本商品的进口,减少对日本商品的进口。
14、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因为贸易保护最终只会带来汇率上升,并不能增加该国的净出口以及国民收入。
15、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对产出水平的影响效果明显,而货币政策却对国民收入没有作用。
16、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国际收支可自动得到调整,不需要任何政府调节。
17、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各行业的技术水平都低于发达国家,因而它们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中不具有任何优势。
18、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美元时,本国的货币供给量就减少了。
19、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要比在浮动汇率下更有效。
20、要改变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国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的状况,应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第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8.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随堂测验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包括( )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稳定物价
d、国际收支平衡
2、宏观经济政策通常是通过财政政策来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
8.2 财政政策随堂测验1、财政政策工具的自动稳定器作用体现在哪几种制度上?
a、失业保险制度
b、失业救济制度
c、农产品的补贴
d、政府减税
2、财政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政府的购买性支出
b、政府的转移支付
c、政府的税收收入
d、政府的发债
8.3 货币政策随堂测验1、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应实行以下哪种行为来稳定经济?
a、卖出债券,减少货币供给
b、卖出债券,增加货币供给
c、买入债券,增加货币供给
d、买入债券,减少货币供给
2、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 )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法定准备金率
d、量化宽松
第八章章节测试1、挤出效应接近100%时,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导致( )
a、乘数效应接近1
b、乘数效应接近0
c、乘数作用增强
d、乘数作用不受影响
2、对应凯恩斯区域,( )
a、货币政策更有效
b、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等有效
c、财政政策更有效
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无效。
3、经济过于萧条时,政府应该采取( )的财政政策。
a、增加政府财政支出
b、缩减财政支出
c、减少财政赤字
d、增加税收
4、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b、lm曲线与is曲线一样平缓
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5、在is-lm模型中,受到利率影响的两个变量是( )
a、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和政府购买
b、名义货币余额供给和投资支出
c、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和投资支出
d、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和实际货币余额需求
6、在is-lm框架中,收入税的增加会导致( )
a、产出和利率的下降
b、消费的上升和利率的上升
c、is曲线更加平坦
d、支出乘数的上升
7、若中央银行在政府减税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则( )
a、利率必然下降
b、利率必然上升
c、均衡收入水平必然下降
d、均衡收入水平必然上升
8、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一般不包括( )
a、企业营业税的变化
b、个人所得税的变化
c、个人遗产税的变化
d、农产品价格的变化
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的目的是(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10、下列哪种情况,中央银行应该停止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
a、物价水平急剧上涨
b、经济出现衰退现象
c、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d、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
11、如果税率降低,中央银行希望收入保持不变,因此只有减少货币供给。此时消费和投资同时下降。
1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挤出效应。
13、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差。
14、存在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现象时,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最小。
15、企业投资对于利率变动反应越敏感,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16、lm曲线斜率既定时,is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17、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
18、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况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19、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20、投资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第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均衡2.1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随堂测验1、两部门经济是假定只有( )和( )两个部门的经济社会。
2.1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随堂测验1、特朗普总统的减税政策很大部分是通过税收减免,来刺激投资增加,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2.2 三部门经济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随堂测验1、根据是否随国民收入变动,政府税收分为( )两大类。
2.2 三部门经济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随堂测验1、逆经济风向而行是指当经济萧条时采取紧缩性的政策,当经济繁荣时采取扩张性的政策。
2.3 乘数论随堂测验1、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 )
a、反比
b、正比
c、不成比例
d、无关
2、简单乘数等于一减( )的倒数。
第二章章节测试1、假设一个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是6 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5 0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4 700,贸易赤字是100,那么,投资为( )。
a、100
b、200
c、300
d、400
2、乘数的作用必须在以下条件下才可发挥( )。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
d、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
3、在简单凯恩斯乘数中,乘数的重要性依赖于( )。
a、投资函数的斜率
b、消费函数的斜率
c、实际货币供应量
d、实际利率
4、下述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储蓄倾向为0.1
c、边际消费倾向为0.4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5、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得最多( )。
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开支增加250亿元
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元
c、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
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元
6、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出口和进口都增加,则均衡国民收入( )。
a、必然增加
b、不变
c、必然减少
d、不能确定
7、假设某经济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进口倾向为0.2,比例税率为0.1,则该经济体的转移支付乘数为( )。
a、3/2
b、1/0.1
c、1/0.6
d、18/7
8、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政府增加公共支出1 000亿元,考虑到货币市场,均衡产出的增加最多是( )。
a、1 800亿元
b、21 250亿元
c、4 000亿元
d、5 000亿元
9、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而边际消费倾向减小,国民收入将会增加。
10、政府支出的变化直接影响总需求,但税收和转移支付则是通过它们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影响间接影响总需求
11、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
12、边际进口倾向越低,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小。
13、考虑一个封闭经济,边际消费倾向为0.8,所得税税率为50%,假设投资i为外生变量。如果政府支出g增加100,那么产出y的变化为50。
14、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其他条件相同,消费数量与人们的寿命成反比。
15、市场总需求取决于价格和总收入,但与收入分布无关。
16、在每一收入水平上意愿投资额的减少会减少总需求,但总需求的减少小于投资额的减少
17、在开放型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值大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值。
18、边际储蓄率越低,政府购买对gdp的贡献越大。
第四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4.1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随堂测验1、经济周期波动发生时,会出现( )
a、gdp波动
b、投资波动
c、产量减少
d、失业增加
2、物价水平通过( )三种效应分别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从而影响总产出水平
a、财富效应
b、利率效应
c、汇率效应
d、乘数效应
4.2 总供给曲线随堂测验1、( )导致了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a、劳动或自然失业率变动
b、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变动
c、自然资源变动
d、技术知识变动
2、哪几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向上倾斜状态?
a、粘性工资理论
b、粘性价格理论
c、错觉理论
d、流动性理论
4.3宏观经济的波动随堂测验1、股市崩盘会导致需求需求减少,ad左移,物价水平下降,as左移。
2、油价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as左移,真实产出下降,物价上升,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第四章章节测试1、ad曲线上任意一点均代表了( )
a、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
b、劳动力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d、三个市场同时实现均衡
2、政府对不利的供给冲击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结果将是( )
a、通货膨胀率和自然失业率都降低
b、通货膨胀率降低,失业率上升
c、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上升
d、as曲线回到原来的位置
3、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反l形的
b、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通常有"萧条区","中间区"和"产量极限区"三个区域
c、古典经济学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也类似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d、古典经济学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始终位于潜在收入水平的垂线
4、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出现了较高的失业率,此时我们可以假定其总供给曲线斜率是正的,假如日本当局采取增加税收的政策,那么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将是( )
a、价格上升,产量增加
b、价格上升,产量不变
c、产量增加,价格不变
d、价格下降,产量减少
5、引起长期总供给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技术进步
b、人口增长
c、储蓄增加
d、资本存量增加
6、下列哪种情况存在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正相关?( )
a、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存在
b、劳动力供给立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作出调整
c、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
d、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需求却不受影响。
7、总供给曲线越平坦,货币供给增加,对gdp的影响越大。
8、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利率调整机制
9、凯恩斯主义认为,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工资是刚性的(短期内),劳动力市场不是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而是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状态。
10、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11、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2、在长期总供给水平上,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第五章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5.1 失业率的定义及失业类型随堂测验1、失业率的局限性表现在( )
a、不能捕捉到灰心的工人,反映出失业率的降低
b、不能捕捉到工作状况变差的人
c、不能反映整体国家经济状况
d、不能反映通货膨胀
2、自然失业率只是一个估算值,事实上并不存在。
5.2 通货膨胀的基本事实随堂测验1、衡量价格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
a、cpi
b、ppi
c、pmi
d、gdp平减指数
2、古典货币主义学派利用费雪方程式_______来解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5.3 菲利普斯曲线和经济周期随堂测验1、在短期中和长期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都存在着替代关系。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对应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第五章章节测试1、社会技术进步,导致部分人不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属于( )
a、自愿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的失业
d、摩擦性失业
2、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3、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 )的。
a、税率与税收额之间的关系
b、产出和利率之间的关系
c、经济增长长期趋势
d、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
4、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再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 )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5、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 )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
d、投资增加
6、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政府支出会使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
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影响产量
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产量
7、若某一经济的价格水平2004年为100,2005年为104,2006年为106,则2005年和2006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是( )
a、4.0%,1.9%
b、3.5%,6.0%
c、3.8%,2.7%
d、4.8%,2.6%
8、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意味着( )
a、存在粘性工资
b、预期在短期内无效
c、预期在长期内无效
d、短期内无工资与失业之间的代替
9、自然失业率是不存在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10、自然失业率不受政策变动的影响。
11、只有不存在任何失业时,经济才实现了充分就业。
12、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如果中央银行公开宣布提高货币增长率,结果会是失业率不变而通货膨胀率上升。
13、通货膨胀使得收入和财富从债务人手中转移到债权人人手中。
14、如果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内有效,说明预期在长期内是无效的。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1、ad曲线上任意一点均代表了( )
a、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
b、劳动力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d、三个市场同时实现均衡
2、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出现了较高的失业率,此时我们可以假定其总供给曲线斜率是正的,假如日本当局采取增加税收的政策,那么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将是( )
a、价格上升,产量增加
b、价格上升,产量不变
c、产量增加,价格不变
d、产量增加,价格不变
3、下列哪种情况存在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正相关?( )
a、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存在
b、劳动力供给立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作出调整
c、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
d、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需求却不受影响。
4、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的经济增长是无法持久的,主要是因为( )
a、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着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行为
b、国家普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c、东亚国家人民的教育程度不高
d、东亚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中,属于技术进步的成分太低
5、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某一点向曲线移动
b、整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移动
d、生产可能是营上的某一点沿着曲线移动
6、下列( )项应该计入gdp中。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b、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c、家庭主妇购买的股票
d、以上各项都不计入
7、假设a公司为b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双方约定的报酬为20万元,事后b公司为a公司提供价值10万元的电脑抵消了部分款项,再用价值6万元的k8凯发的售后服务抵消了余下的部分款项,最后只支付4万元现金给a公司。此种情况下,gdp增量为( )。
a、20万元
b、4万元
c、40万元
d、36万元
8、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0,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
a、0.20
b、0.80
c、1.0
d、1.2
9、就定量税而言,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唯一区别是( )
a、前者总比后者小1
b、前者为负,后者为正
c、后者为负,前者为正
d、两者互为倒数
10、当利率很低时,购买债券的风险( )
a、很小
b、很大
c、可能大也可能小
d、不变
11、在哪种情况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减弱?( )
a、实际利率很低
b、名义利率很低
c、实际利率很高
d、名义利率很高
12、在is-lm模型中,如果( ),那么政府购买g的变动将会导致gdp更大的变动。
a、货币需求对gdp变得更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得更不敏感
c、通过税收变动使它们相互抵消的话
d、lm曲线变得更加陡峭了
13、政府支出增加时,可能会使私人支出减少,这一效应成为( )
a、替代效应
b、挤出效应
c、投资效应
d、凯恩斯陷阱
14、假设某国某年出现严重自然灾害,使当年所有农作物产量锐减,则会出现( )
a、总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减少的滞胀现象
b、总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的经济衰退现象
c、总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减少的滞胀现象
d、总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的经济衰退现象
15、信息革命会使得( )
a、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移
b、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移
c、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
d、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16、若中央银行仅仅关心保持价格水平稳定,当石油价格外生性增长时,中央银行应该增加货币供给。
17、失业保险可以降低失业率,因为它可以帮助工人更容易找到工作。
18、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容易导致银行系统很快出现大面积坏账。
19、凯恩斯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使用紧缩性经济政策使失业率增加,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反之亦然。
20、汇率贬值就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上升了。
21、若一国货币长期以来不断升值,那么该国将处于不利地位。
22、在固定汇率制、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
23、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将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较低的稳态人均增长率。
24、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25、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期末主观题论述1、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实现长达四十年的高增长? (可从经济增长的四个因素进行分析:劳动投入、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制度创新)
2、为什么近年来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速下滑呢? (可以用支出法进行分析,传统的三驾马车出现问题,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减少、净出口萎缩、消费增长较为缓慢)
猜你喜欢
- 2023-10-22 23:28
- 2023-10-22 23:26
- 2023-10-22 23:25
- 2023-10-22 23:14
- 2023-10-22 23:06
- 2023-10-22 22:48
- 2023-10-22 22:39
- 2023-10-22 22:29
- 2023-10-22 22:29
- 2023-10-22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