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题库

中国大学mooc民族学导论最新考试答案-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初级会计题库 正文

作者2023-10-22 15:10:01初级会计题库 78 ℃0 评论
第一章导论

测试

1、在18世纪前,对于“他者”的认识已经贴上了“野蛮”的标签的游记有
    a、《马可·波罗游记》
    b、《徐霞客游记》
    c、《西班牙旅行笔记》
    d、《威尼斯日记》

2、他者,既涉及一个人们日常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于邻人、陌生人、外来人等的经验,又涉及结构人类学意义上的什么理论
    a、交换理论
    b、联结理论
    c、功能主义
    d、历史特殊论

3、真正的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是由马林诺夫斯基在哪个岛的研究奠定的?
    a、trobriand岛
    b、andaman 岛
    c、samoa岛
    d、tikopia岛

4、科学的民族志摒弃了思辩型的“靠在轮椅上的理论家”的清谈,去调查、去听、去记录、去参与、去观察当地的社会,强调应从什么观点进行调查和研究
    a、当地人的观点
    b、研究者的观点
    c、学界权威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5、美国人类学的四大分支学科不包括
    a、文化人类学
    b、考古人类学
    c、语言人类学
    d、社会人类学

6、什么是人类学/民族学学生训练的基础,对学生培养来说是“成人礼”?
    a、田野调查
    b、民族志阅读
    c、参与观察
    d、深度访谈

7、要求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去习得被调查者所具有的地方性知识和世界观,即研究者不受自身文化的束缚,置于被研究者的立场上,去了解、理解和研究问题是指
    a、主位研究
    b、客位研究
    c、共时性研究
    d、历时性研究

8、什么概念描述地球上全人类的一致性与共同性
    a、普同性
    b、他者性
    c、个体性
    d、社会性

9、什么理论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赞成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指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
    a、文化相对主义
    b、功能主义
    c、进化论
    d、传播论

10、在20世纪前以及20世纪中叶前的欧美国家,由于其殖民扩张,对于与自己不同的“他者”的认识和记述,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学术特点。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认识“他者”世界和文化的两个学科是
    a、民族志
    b、社会学
    c、地域研究
    d、国际关系

11、现代社会人类学是哪两位英国人类学家共同确立的?
    a、马林诺夫斯基
    b、拉德克里夫-布朗
    c、埃文斯-普理查德
    d、利奇

12、田野工作是人类学/民族学首要的方法与途径,强调对地方族群日常生活的直接加入,其经验性调查的特征通常包括:
    a、学会当地的语言
    b、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如一个农业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
    c、采纳参与观察的方法
    d、采用问卷调查法

13、人类学家m.foster和v.kemper指出,历史上人类学经历了三次研究对象的革命:
    a、从19世纪中期开始只研究无文字记载的原始民族
    b、20世纪20年代—40年代进行乡民社会的研究
    c、20世纪50年代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对非洲城镇的调查
    d、198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人类学兴起

14、民族志可分为哪三个时代?
    a、民族志是自发性的、随意性的和业余性的
    b、民族志是通过学科规范支撑起“科学性”的
    c、民族志是从反思以“科学”自我期许的人类学家的知识生产过程开始萌发的
    d、民族志是从田野工作搜集材料开始的

15、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追踪调查的中国民族志个案包括:
    a、江苏江村
    b、福建黄村
    c、四川凉山彝族
    d、广东南景村

16、民族志可分为三个时代

17、我们所关注的不是作为人群的他者,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

18、“科学的民族志”,是指研究者自身在原住民中生活,以直接的观察进行充分检讨的资料为基础,参照专业的规范、来确立法则和规则性,进而证实部族生活的实态。

19、民族学、人类学的特点就是以各个社会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社会的比较研究,阐明人类社会普遍的和基本的特点和性质。

20、近几十年来,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开始形成广泛的研究兴趣。由于简单社会或者封闭的原始社团的消失和被同化,他们越来越多地去研究那些更为复杂的社会中的亚文化现象,并开始研究现代生活类型及文化的变迁。

主观题

1、请简述民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请简述我国的民族识别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二章 民族与历史

测试

1、被称为“历史学之父”的希腊学者是
    a、希罗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2、汉朝司马迁四处游历,根据亲身经历撰写了
    a、《史记》
    b、《汉书》
    c、《左传》
    d、《国语》

3、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全面对人类社会的进化阶段进行总结的著作是
    a、《古代社会》
    b、《古代城市》
    c、《古代世界的政治》
    d、《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

4、被称为“美国人类学之父”的是
    a、博厄斯
    b、泰勒
    c、莫斯
    d、摩尔根

5、威斯勒对当时正处于濒危状态的美国印第安人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的复原操作,提出的概念是
    a、文化区
    b、文化模型
    c、文化比较
    d、文化史

6、英国的社会人类学以印度、中国等文明社会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最为有名的是1958年弗里德曼在广泛涉猎文献之后总结写成的著作是
    a、《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
    b、《未开的脸与文明的脸》
    c、《帝国的隐喻》
    d、《皇帝与祖宗》

7、《野性的思维》是法国哪位人类学家 代表作之一
    a、列维-斯特劳斯
    b、列维-布留尔
    c、福柯
    d、布迪厄

8、英国人类学家特纳在哪本著作提出“阈限”概念?
    a、《洁净与危险》
    b、《象征之林》
    c、《戏剧、场景及隐喻》
    d、《仪式过程》

9、法国社会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道格拉斯
    c、杜蒙
    d、埃利亚斯

10、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在哪本著作中揭示了传统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不变的陈迹,而是当代人活生生的创造。
    a、《学做工》
    b、《传统的发明》
    c、《文明的进程》
    d、《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11、博厄斯的代表作是
    a、《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b、《萨摩亚人的成年》
    c、《文化模式》
    d、《语言与文化》

12、进化论的代表著作有
    a、摩尔根《古代社会》
    b、泰勒《原始文化》
    c、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
    d、弗雷泽《金枝》

13、美国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博厄斯
    b、克鲁伯
    c、本尼迪克特
    d、米德

14、英国功能主义的代表著作有
    a、《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b、《安德曼岛人》
    c、《努尔人》
    d、《忧郁的热带》

15、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一批卓越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的民族志代表作有
    a、《江村经济》
    b、《金翼》
    c、《祖荫下》
    d、《山东抬头》

16、法国社会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莫斯
    c、杜蒙
    d、埃利亚斯

17、社会调查本身就在创造历史。

18、非文字建构出来的历史特别是口传传承建构出来的历史也可被视作历史。

19、文化不仅是既定的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东西,也是人们在赋予象征新的含义的同时创造出来的事项。

20、“社会”传统和“文化”传统是西方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两大传统,且在西方的研究中早期存在分离的倾向。

21、对历史悠久且有着多民族的中国社会的研究,首先,要看到大的文化传统,分析文化传统所起的内在作用。 其次,要注意将之与“社会”传统结合分析,清晰地把握社会的构成和结构特征。

主观题

1、1.请以东南亚与华南的民族交流为例,试论述历史学与人类学应如何对话。

2、请以家庭结构的变动为例,结合课程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的研究传统。

第三章 民族与民族

测试

1、以下特征,哪些是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我们民族工作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a、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
    b、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
    c、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
    d、以上皆是

2、“中华民族”这一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是谁提出来的?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潘光旦
    d、严复

3、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史上的中国功能学派有哪些代表性学者?
    a、吴文藻
    b、费孝通
    c、林耀华
    d、以上三者都是

4、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史上的中国历史学派有哪些代表性学者?
    a、杨成志
    b、杨堃
    c、凌纯声
    d、以上皆是

5、费孝通先生第一个民族志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是
    a、江苏江村调查
    b、云南禄村调查
    c、广西大瑶山调查
    d、以上皆不对

6、193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哪位老师?
    a、吴文藻
    b、潘光旦
    c、史禄国
    d、马林诺夫斯基

7、民族识别的第一个阶段识别了多少个民族?
    a、38
    b、30
    c、26
    d、15

8、我国最后被识别的一个民族是?
    a、土家族
    b、基诺族
    c、德昂族
    d、门巴族

9、作为中华民族核心的汉族在哪个朝代育成?
    a、商
    b、周
    c、秦
    d、汉

10、193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广西调查的成果是
    a、《花篮瑶社会组织》
    b、《周族社会制度及社会组织一考》
    c、《分析中华民族人种成分的方法和尝试》
    d、《亲迎婚俗之研究》

11、费孝通先生在《人不知而不愠——缅怀史禄国老师》解读了史禄国老师的哪个概念?
    a、民族国家
    b、民族历史
    c、民族文化
    d、民族单位

12、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是出自于费先生哪部著作?
    a、《乡土中国》
    b、《江村经济》
    c、《云南三村》
    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3、农牧结合带的交流与融合,即便有征战和对峙,但是相互依存的交流与交易依然存在包括
    a、马绢互市
    b、茶马贸易
    c、盐铁贸易
    d、丝绸贸易

14、新石器时期黄河下游存在的文化区包括
    a、青莲岗文化
    b、青莲岗文化
    c、山东龙山文化
    d、山东龙山文化

15、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包括
    a、大溪文化
    b、大溪文化
    c、青龙泉文化
    d、仰韶文化

16、海南岛上的民族或族群包括
    a、黎族
    b、苗族
    c、回族
    d、临高人

17、中国历史上民族之间固然也有冲突、对抗乃至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借鉴、吸收和互补,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18、各民族历史上的迁移、融合、分化所造就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具有地区特色的区域社会、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格局、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建设,共同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面貌

19、在中国疆域内的地理与生态结构中,以汉族为核心形成点线结合的网络,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实体多元一体的格局。

20、春秋战国时期近五百年,人口流动频繁,各族文化交流,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而不断孕育,直到汉朝而形成。

21、公元304-439年,大量吸收进入农业地区的非汉人,进入华北地区的非汉人,改牧为农,改从汉姓,杂居民族间的普遍通婚,汉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主观题

1、1.请简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影响及其意义。

2、1.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请结合课程所学知识,以某一民族为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与认识。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