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审美文化期末测试1、1. “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
a、威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马可•波罗回国
2、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
a、替皇帝起草诏令
b、审核诏令内容
c、负责诏令的执行
d、负责监察百官
3、文学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4、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行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5、使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最顶峰的是
a、秦朝的郡县制
b、明朝宰相制度被废除
c、明内阁制正式确立
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7、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二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
8、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
a、天京陷落
b、天京事变
c、安庆陷落
d、北伐失利
10、钱穆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冲破了旧有的官吏来源
b、标志着贵族权力的丧失
c、完善了官员选拔的程序
d、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局限
11、西汉海昏侯刘贺当过27天皇帝,后被辅政大臣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为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事件说明当时
a、外戚宦官势力专权乱政
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制约
c、“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
d、分封诸侯威胁中央集权
12、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而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1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等级次序。下列等级次序,正确的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卿大夫——士——诸侯
d、周王——士——卿大夫——诸侯
14、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 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这一趋势表明了
a、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b、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
c、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
d、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
15、《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维护社会的安定
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区分血缘的远近
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16、元末,张士诚、方国珍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失败,但余部逃亡海上,继续与明朝为敌,而且还与日本海盗相勾结,共同反明。针对这一情况,朱元璋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据此可知,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
a、海疆不靖带来的政治威胁
b、封建自然经济心态下产物
c、重农抑商狭隘思想的体现
d、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骚扰
17、“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该材料反映的是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8、电视剧《乔家大院》向我们展示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明清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①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②农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③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 ④货币经济占据主导,白银使用广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
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c、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20、史书记载:“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这段材料反映出 ①唐前期开辟出大量荒田 ②劳动人民创造出大量的财富 ③ 生产工具大有改进 ④社会经济十分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求其宁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讨伐六国
b、攻打匈奴
c、推行郡县制
d、修筑长城
22、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李贽
23、下列中国人发明或制造的物品中,最早传入欧洲的是
a、火器
b、纸张
c、丝绸
d、瓷器
24、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的瓦解
b、地主阶级的兴起
c、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起了变法的浪潮
25、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猜你喜欢
- 2023-10-22 23:45
- 2023-10-22 23:31
- 2023-10-22 23:25
- 2023-10-22 23:21
- 2023-10-22 23:16
- 2023-10-22 23:14
- 2023-10-22 23:08
- 2023-10-22 22:53
- 2023-10-22 22:43
- 2023-10-22 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