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题库

医学微生物学中国大学mooc网课答案-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医学类习题 正文

作者2022-12-05 19:59:16医学类习题 78 ℃0 评论
第一周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及细菌的基本性状

第一周单元测验

1、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um
    b、mm
    c、mu
    d、nm

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细胞核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质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质、菌毛
    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质、中介体

3、关于细胞壁的功能,错误的是
    a、维持细菌形态
    b、使细菌得以在比菌体内渗透压低的环境中生长
    c、抵抗巨噬细胞的吞噬
    d、细胞壁上带有许多抗原决定基

4、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影响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
    c、破坏细胞膜
    d、影响细菌的核酸代谢性

5、溶菌酶杀菌的作用机制是
    a、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
    b、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c、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6、g- 菌细胞壁的成分中不包括
    a、磷壁酸
    b、脂多糖
    c、脂蛋白
    d、肽聚糖

7、关于革兰阳性菌,错误的是
    a、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还含有磷壁酸
    b、肽聚糖层外有脂蛋白、脂质双层及脂多糖
    c、有些革兰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
    d、产芽胞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菌

8、关于l型细菌的特性,错误的是
    a、形态大小不一,不易着色
    b、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油煎蛋”样小菌落
    c、分离l型细菌须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
    d、除去抑制物可以返祖

9、内毒素的毒性的主要组分在
    a、特异多糖
    b、脂质双层
    c、核心多糖
    d、脂质a

10、细菌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
    a、物质交换作用
    b、呼吸作用
    c、维持细菌的外形
    d、合成和分泌作用

11、细菌染色体以外的位于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
    a、mrna
    b、核蛋白体
    c、质粒
    d、异染颗粒

12、芽胞描述错误的是
    a、是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
    b、根据芽胞的形状、位置、大小有助于鉴别细菌
    c、临床上常以是否杀死芽胞作为灭菌的指标
    d、在适宜条件下,一个芽胞可发芽成多个细菌

13、关于菌毛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革兰阴性细菌
    b、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种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d、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4、细菌的普通菌毛是
    a、细长波状的丝状物
    b、运动器官
    c、可传递遗传物质的结构
    d、黏附结构

15、革兰阴性细菌的性菌毛
    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b、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
    c、参与两个细菌间遗传物质的交换
    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

16、除哪项外均属细菌的特殊结构
    a、荚膜
    b、鞭毛
    c、质粒
    d、芽胞

17、革兰染色步骤是
    a、制片-初染-复染-脱色-媒染--观察
    b、制片-初染-媒染-脱色-复染-观察
    c、制片-初染-脱色-媒染-复染-观察
    d、制片-初染-脱色-复染-媒染-观察

18、关于微生物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最确切
    a、微生物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
    b、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小部分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生物
    c、微生物是一类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生物
    d、微生物是自然界中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9、目前认为自然界中最小的微生物是
    a、病毒
    b、细菌
    c、类病毒
    d、衣原体

20、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放线菌
    b、细菌
    c、病毒
    d、衣原体

21、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细菌
    c、立克次体
    d、病毒

22、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衣原体
    b、立克次
    c、病毒
    d、放线菌

23、不属于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分布广泛
    b、个体微小
    c、种类繁多
    d、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4、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病毒是
    a、肝炎病毒
    b、黄热病病毒
    c、烟草花叶病毒
    d、口蹄疫病毒

第二周 细菌生理、消毒灭菌与遗传、变异

第二单元测验

1、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可能是
    a、氧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缺乏细胞色素,使细菌不能合成色素
    c、缺乏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触酶和过氧化物酶
    d、氧能阻碍细菌细胞壁与膜的半渗透性

2、病原性细菌生长繁殖不需要
    a、营养物质
    b、适宜的ph
    c、适宜的温度和气体
    d、光线

3、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二分裂
    b、芽胞形成
    c、复制
    d、有丝分裂

4、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的细菌群体生长繁殖期是
    a、迟缓期
    b、稳定期
    c、对数期
    d、衰亡期

5、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代谢产物
    a、外毒素
    b、侵袭性酶
    c、细菌素
    d、热原质

6、不属于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a、内毒素
    b、抗毒素
    c、抗生素
    d、维生素

7、观察细菌生化反应所用的培养基是
    a、营养培养基
    b、基础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8、观察细菌动力最常使用
    a、液体培养基
    b、半固体培养基
    c、固体平板培养基
    d、固体斜面培养基

9、消毒的含意是指
    a、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b、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c、物体中无活菌存在
    d、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10、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
    b、紫外线破坏细胞的dna构型
    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所以对人体无损害
    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11、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是
    a、是灭菌效果最好的灭菌方法
    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d、通常温度为151.3℃

12、关于湿热灭菌法,不正确的是
    a、湿热中菌体蛋白质较易凝固变性
    b、在同一温度下,湿热杀菌效果比干热灭菌好
    c、蒸汽有潜热存在
    d、湿热比干热的穿透力弱

13、有关化学因素对微生物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毒剂越浓效果越好
    b、消毒剂浓度减稀即可成为化学治疗剂
    c、某些低浓度的消毒剂可用做防腐剂
    d、环境中有机物存在对消毒剂作用并不影响

14、噬菌体在分类上属于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支原体

15、溶原性细菌是
    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b、能产生细菌素的细菌
    c、带有f因子的细菌
    d、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16、前噬菌体是
    a、毒性噬菌体
    b、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病毒核酸
    c、温和噬菌体
    d、游离于胞浆中的病毒核酸

17、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耐药性变异
    c、鞭毛变异
    d、形态变异

18、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19、溶原性转换
    a、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dna片段
    b、由性菌毛介导
    c、由毒性噬菌体参与
    d、由温和噬菌体参与

20、整合前噬菌体的细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21、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的过程,称为
    a、接合
    b、转化
    c、转导
    d、溶原性转换

22、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菌的过程,称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23、细菌的溶原性转换与转导的共同特点是
    a、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接触
    b、需性菌毛介导
    c、毒性噬菌体可参与
    d、温和噬菌体可参与

24、hfr菌是
    a、含有r质粒的细菌
    b、溶原性细菌
    c、整合有f质粒的细菌
    d、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第三周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三单元测验

1、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
    a、合成维生素d
    b、抗肿瘤作用
    c、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
    d、阻碍致病菌的入侵与粘附

2、机会致病菌引起感染的条件之一是
    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
    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
    c、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
    d、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

3、机会致病菌致病的条件不包括
    a、寄居部位改变
    b、长期使用抗生素
    c、病原菌大量入侵
    d、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4、医院内感染不包括
    a、术后感染
    b、输血后肝炎
    c、住院期间发生的骨折
    d、陪护人员感染

5、细菌的毒力取决于细菌
    a、基本结构
    b、侵袭力和毒素
    c、特殊结构
    d、分解代谢产物

6、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鞭毛
    b、普通菌毛
    c、芽胞
    d、性菌毛

7、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
    a、荚膜多糖
    b、肽聚糖
    c、磷壁酸
    d、脂多糖

8、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
    a、食物中毒
    b、发热
    c、dic
    d、白细胞反应

9、内毒素不正确的是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c、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
    d、性质稳定,耐热

10、关于外毒素叙述错误的是
    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耐热,高压蒸气灭菌法不能将其破坏
    d、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11、在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b、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严格消毒
    c、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标本,采集标本后立即送检
    d、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12、关于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a、双份血清标本,后者抗体效价比前者高4倍或4倍以上时有诊断意义
    b、单次试验阳性不能完全证明新近感柒
    c、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相应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
    d、试验阳性即有诊断意义

13、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
    a、注射抗菌素
    b、注射胎盘球蛋白
    c、注射类毒素
    d、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14、机体获得人工被动免疫的方式是
    a、隐性感染
    b、注射抗毒素
    c、显性感染
    d、接种疫苗

15、可用类毒素预防的疾病是
    a、伤寒
    b、菌痢
    c、白喉
    d、百日咳

第四周 细菌各论一: 球菌

第四单元测验

1、革兰阴性化脓性球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脑膜炎奈瑟球菌
    c、乙型溶血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

2、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性错误的是
    a、抵抗力较强,是无芽胞菌中最强者
    b、90%以上耐青霉素g
    c、某些菌株能产生肠毒素
    d、极少数菌株含有a蛋白

3、葡萄球菌a蛋白(spa)的特点是
    a、直接杀伤巨噬细胞
    b、能与抗体igg的fc段特异性结合
    c、位于9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表面
    d、能与抗体igg的fab段结合

4、关于葡萄球菌a蛋白(spa),叙述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都含有这种蛋白
    b、是金黄色葡葡球菌的一种抗原,存在于细菌的细胞浆内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可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igg分子中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

5、关于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化脓性感染灶常常是局限的
    b、由于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而造成耐药性葡萄球菌的假膜性肠炎
    c、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g
    d、葡萄球菌均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6、关于葡萄球菌凝固酶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凝血酶,而非致病性葡萄球菌一般不产生
    b、能使含有枸橼酸盐等抗凝剂的兔或人血浆发生凝固
    c、凝固酶引起机体产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感染易于局限和形成血栓

7、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局限、脓汁粘稠主要与( )有关
    a、透明质酸酶
    b、肠毒素
    c、链激酶
    d、血浆凝固酶

8、无芽胞细菌中对理化因素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绿脓杆菌

9、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鉴定依据不包括
    a、金黄色色素
    b、触酶阳性
    c、凝固酶阳性
    d、耐热核酸酶阳性

10、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毒素性疾病不包括
    a、肉毒中毒
    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c、葡萄球菌性肠炎
    d、毒性休克综合征

11、链球菌的分类依据之一是
    a、能否产生血浆凝固酶
    b、产生色素的颜色不同
    c、鞭毛抗原的不同
    d、在血平板中的溶血现象不同

12、关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叙述错误的是
    a、是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
    b、感染容易扩散
    c、可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
    d、产生多种外毒素,可用类毒素预防

13、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
    a、扁桃体炎
    b、咽峡炎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类风湿性关节炎

14、链球菌不产生
    a、透明质酸酶
    b、链道酶
    c、血浆凝固酶
    d、红疹毒素

15、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不包括
    a、猩红热
    b、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风湿热

16、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链球菌

17、与风湿热有关的病原体是
    a、葡萄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a群链球菌

18、用于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试验的原理是
    a、溶血反应
    b、凝集反应
    c、中和反应
    d、沉淀反应

19、引起成人大叶性肺炎最常见病原体是
    a、葡萄球菌
    b、肠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淋病奈瑟菌

20、自鼻咽拭子中分离出一株细菌,其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胆汁溶菌试验阳性,最可能的细菌是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绿脓杆菌

21、胆汁溶菌试验可鉴别的一组细菌是
    a、引起猩红热和引起扁桃体炎的细菌
    b、引起大叶性肺炎和引起心内膜炎的细菌
    c、引起风湿热和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d、引起脑膜炎和引起尿道炎的细菌

22、鉴别肺炎链球菌可用
    a、乳糖分解试验
    b、血浆凝固酶试验
    c、肥达试验
    d、胆汁溶菌试验

2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流行性感冒杆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葡萄球菌

24、培养脑膜炎奈瑟菌应选用
    a、巧克力培养基
    b、牛乳培养基
    c、罗氏培养基
    d、庖肉培养基

第五周 细菌各论一:肠杆菌科、弧菌属

第五单元测验

1、鉴别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肠道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是否发酵葡萄糖
    b、是否产生硫化氢
    c、是否发酵乳糖
    d、是否产生靛基质

2、常用于肠道杆菌鉴别的imvic试验是
    a、吲哚试验、尿素分解试验、vp试验、枸椽酸盐利用试验
    b、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椽酸盐利用试验
    c、甲基红试验、硫化氢试验、vp试验、尿素分解试验
    d、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vp试验、尿素分解试验

3、能引起霍乱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是
    a、etec
    b、epec
    c、eiec
    d、ehec

4、能发酵乳糖的肠道杆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大肠埃希菌
    c、伤寒沙门菌
    d、鼠伤寒沙门菌

5、尿标本细菌总数测定,一般认为超过( )方有诊断意义
    a、100个菌/ml
    b、1000个菌/m1
    c、10,000个菌/ml
    d、100,000个菌/ml

6、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测定大肠菌群的意义是
    a、大肠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所以它的存在和数量可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
    b、大肠菌群的细菌均可引起食物中毒
    c、大肠菌群分布广泛
    d、大肠菌群均可引起腹泻

7、以下哪种大肠菌群可产生外毒素引起腹泻
    a、福氏志贺菌
    b、鲍氏志贺菌
    c、宋内志贺菌
    d、痢疾志贺菌

8、肠热症的恢复主要依靠
    a、体液免疫
    b、补体
    c、细胞免疫
    d、嗜中性粒细胞

9、易产生耐药变异的肠道杆菌是
    a、志贺菌
    b、伤寒沙门菌
    c、鼠伤寒沙门氏菌
    d、变形杆菌

10、肠热症病后易带菌的部位在
    a、小肠
    b、结肠
    c、胆囊
    d、十二指肠

11、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a、伤寒沙门菌
    b、鼠伤寒沙门菌
    c、变形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12、作为饮水食品卫生指标检测的重要菌种是
    a、志贺菌
    b、沙门菌
    c、大肠埃希菌
    d、变形杆菌

13、有菌毛而无动力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霍乱弧菌
    c、志贺菌
    d、伤寒沙门菌

14、我国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宋内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福氏志贺菌

15、引起急性中毒性菌痢的致病因素是
    a、透明质酸酶
    b、内毒素
    c、肠毒素
    d、外毒素

16、诊断细菌性痢疾最可靠的方法是
    a、查抗体
    b、血培养
    c、粪培养
    d、粪便直接涂片染色,找革兰阴性杆菌

17、沙门菌在ss琼脂平板上菌落特征是
    a、无色半透明菌落
    b、大而红的菌落
    c、紫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d、菌落周围有无色透明的溶血圈

18、可鉴别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是
    a、革兰染色
    b、动力试验
    c、是否有荚膜
    d、细菌的形态

19、肥达试验的原理是
    a、凝集反应:已知抗体测末知抗原
    b、沉淀反应:巳知抗原测未知抗体
    c、凝集反应: 巳知抗原测未知抗体
    d、沉淀反应: 已知抗体测末知抗原

20、有关伤寒叙述错误的是
    a、发病早期应取血标本做培养
    b、如果做肥达试验,则应连续二天采血,二次抗体效价相差四倍,即可确诊
    c、发病二周后,最好采粪便标本培养
    d、检查带菌者,可先做vi抗体测定,效价在1:10以上,再取粪便培养

21、伤寒的并发症(肠穿孔和肠出血)常发生在
    a、病程第1周,因为此时细菌进入血流
    b、病程第2周,因为igm与细菌结合激活补体
    c、病程第3—4周,第二次菌血症的细菌再次进入肠壁淋巴组织,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导致局部坏死和溃疡,重者
    d、病程第3周,大量细菌引起肠壁血管栓塞坏死

22、能辅助诊断肠热症的是
    a、抗“o”试验
    b、肥达试验
    c、外斐反应
    d、结核菌素试验

23、关于肥达试验错误的是
    a、o凝集效价在l:80以上,h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协助诊断价值
    b、若出现多种抗体,则一定是混合感染
    c、h抗体(igg)维持时间长,可能是患病,也可能是预防接种或非特异回忆反应的结果
    d、第二次测定的效价高于第一次效价的4倍或以上可以确诊

24、伤寒发病第一周内,阳性率最高的检查法是
    a、尿培养分离伤寒沙门菌
    b、血培养分离伤寒沙门菌
    c、粪培养分离伤寒沙门菌
    d、血清作肥达试验

25、外斐试验所用的抗原是
    a、大肠埃希菌k抗原
    b、伤寒沙门菌vi抗原
    c、立克次体耐热多糖抗原
    d、变形杆菌x2、x19、xk菌株的菌体抗原

26、不属于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的是
    a、革兰阴性
    b、耐碱不耐酸
    c、周鞭毛菌
    d、呈鱼群穿梭运动

27、霍乱弧菌的生长特征是
    a、能在高ph环境中生长
    b、专性厌氧
    c、最适生长温度是25℃
    d、营养要求高

28、霍乱弧菌是
    a、在自然情况下,人是唯一的易感者
    b、o抗原是共同抗原,根据h抗原可将霍乱弧菌分为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
    c、具有周身鞭毛,运动非常活泼
    d、o1群霍乱弧菌感染比o139群严重,表现为严重脱水和高死亡率

29、针对霍乱弧菌不正确的是
    a、霍乱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
    b、霍乱病愈后患者带菌一般不超过2周,但个别el tor型病例可数月至数年带菌
    c、病菌主要存在于胆囊中
    d、o1群霍乱弧菌死菌苗肌内注射后,免疫力仅维持3~6个月

30、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a、志贺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副溶血性弧菌
    d、伤寒沙门菌

31、患者产生米泔样粪便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溶血素
    b、链激酶
    c、霍乱肠毒素
    d、内毒素

32、霍乱的主要症状是
    a、剧烈呕吐、腹泻
    b、发烧
    c、出血倾向
    d、脓血便

33、霍乱临床治疗的原则
    a、注射抗毒素
    b、抗菌药物及补充水和电解质
    c、补充蛋白质
    d、注射疫苗

34、与食入不洁海产品引起食物中毒有关的细菌是
    a、鼠伤寒沙门菌
    b、肉毒梭菌
    c、变形杆菌
    d、副溶血性弧菌

35、霍乱弧菌致病是由于
    a、细菌通过菌毛粘附于肠壁,造成炎症
    b、细菌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c、内毒素使肠壁痉挛
    d、肠毒素作用于小肠粘膜,引起肠液过度分泌

36、自病人分离培养霍乱弧菌,是将病人“米泔水”样大便或呕吐物先接种
    a、血琼脂平板
    b、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c、ss琼脂平板
    d、巧克力琼脂平板

37、下列传染病病后带菌时间不长的是
    a、伤寒
    b、霍乱
    c、细菌性痢疾
    d、结核

38、以下关于副溶血弧菌描述正确的是:
    a、需要在含盐的培养基中生长
    b、是一种嗜酸性的弧菌
    c、动力阴性
    d、是引起我国新疆地区常见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第六周 细菌各论二:厌氧芽孢菌、无芽孢厌氧菌

第六单元测验

1、专性厌氧菌均不具有的是( )
    a、侵袭性酶
    b、超氧化物歧化酶
    c、芽胞
    d、荚膜

2、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 )
    a、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结核分枝杆菌
    b、产气荚膜梭菌、乳酸杆菌、流感杆菌
    c、肉毒梭菌、双歧杆菌、脆弱类杆菌
    d、破伤风梭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

3、厌氧芽胞梭菌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厌氧芽胞梭菌属
    b、均为革兰阳性杆菌
    c、均通过伤口感染
    d、可引起特有的临床症状

4、破伤风梭菌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革兰阳性,周毛菌
    b、芽胞圆形,直径大于菌体宽度,位于菌体顶端
    c、芽胞抵抗力强
    d、通过伤口感染,细菌侵入血流而致病

5、引起破伤风梭菌感染最常见的创伤是( )
    a、因搔痒挠破的伤口
    b、被宠物抓破的伤口
    c、战伤或深度刺伤
    d、腿部大面积擦伤

6、被锈铁钉深刺造成外伤时,首先应考虑注射( )
    a、破伤风减毒活疫苗
    b、破伤风抗毒素
    c、白百破三联疫苗
    d、破伤风类毒素

7、破伤风梭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
    a、溶血毒素
    b、红疹毒素
    c、肠毒素
    d、痉挛毒素

8、破伤风痉挛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毒素由二硫键连接的轻链与重链所组成
    b、毒素的作用是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释放
    c、毒素经伤口或食入后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
    d、可制成类毒素作为人工自动免疫

9、破伤风的发病条件不包括( )
    a、伤口窄而深,有泥土或其他异物进入
    b、大面积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缺血
    c、同时伴有需氧菌感染
    d、破伤风梭菌经伤口入血

10、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机制是( )
    a、中和游离的外毒素
    b、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外毒素
    c、抑制破伤风梭菌生长
    d、在补体参与下溶解破伤风梭菌

11、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体是( )
    a、炭疽杆菌
    b、变形杆菌
    c、产气杆菌
    d、产气荚膜梭菌

12、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双层溶血环的细菌是( )
    a、产气荚膜梭菌
    b、肉毒梭菌
    c、破伤风梭菌
    d、脆弱类梭菌

13、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的细菌是( )
    a、破伤风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脆弱类杆菌

14、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错误叙述的是( )
    a、可引起严重的创伤感染
    b、以组织气肿、水肿、坏死为主要病理表现
    c、致病因素为荚膜、鞭毛、内毒素和酶
    d、可引起食物中毒

15、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α毒素是( )
    a、胶原酶
    b、透明质酸酶
    c、dna酶
    d、卵磷脂酶

16、产气荚膜杆菌产生的α毒素,其致病作用不包括( )
    a、溶血
    b、分解透明质酸
    c、坏死
    d、血管通透性增高

17、产气荚膜杆菌不引起( )
    a、气性坏疽
    b、坏死性肠炎
    c、食物中毒
    d、败血症

18、深部创口取材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排除下列哪项可考虑为气荚膜杆菌的感染( )
    a、革兰阳性大杆菌
    b、白细胞甚少且形态不典型
    c、伴有其他杂菌
    d、竹节状排列

19、神经性的外毒素是( )
    a、肉毒毒素
    b、红疹毒素
    c、葡萄球菌肠毒素
    d、霍乱肠毒素

20、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错误叙述的是( )
    a、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b、芽胞形成后,细胞呈网球拍状
    c、有鞭毛、无荚膜
    d、在牛乳培养基中,产生汹涌发酵现象

21、不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破伤风梭菌
    d、脑膜炎奈瑟菌

22、毒性最强的细菌毒素是( )
    a、痉挛毒素
    b、溶血毒素
    c、肉毒毒素
    d、红疹毒素

23、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
    a、肉毒梭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
    c、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致病性大肠杆菌
    d、产气荚膜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

24、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细菌是( )
    a、大肠埃希菌
    b、无芽胞厌氧菌
    c、变形杆菌
    d、葡萄球菌

25、关于无芽胞厌氧菌感染叙述错误的是( )
    a、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b、分泌物恶臭,有气体
    c、临床表现非常典型
    d、腹部、会阴部感染中脆弱类杆菌占病原菌的60%以上

第七周 细菌各论三:分枝杆菌属与嗜血杆菌属

第七单元测验

1、下列哪个现象可助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a、迁徙生长现象
    b、汹涌发酵现象
    c、卫星现象
    d、神奈川现象

2、引起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脑膜炎奈瑟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

3、人工培养时,必须在巧克力平板上才能生长较好的细菌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副溶血性弧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结核分枝杆菌

4、有关卫星现象出现的条件是
    a、金葡菌合成x因子供流感嗜血杆菌利用
    b、流感嗜血杆菌合成v因子供金葡菌利用
    c、金葡菌合成v因子供流感嗜血杆菌利用
    d、流感嗜血杆菌合成x因子供金葡菌利用

5、流感嗜血杆菌不引起
    a、中耳炎
    b、流感
    c、脑膜炎
    d、鼻咽炎

6、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酸染色,阳性
    b、专性需氧,营养要求较高,生长缓慢
    c、耐煮沸,100℃15min才死亡
    d、耐酸碱,在6%h2so4或4%naoh中可存活30min

7、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结核分枝杆菌

8、在液体培养基中呈菌膜生长的细菌是
    a、变形杆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链球菌
    d、炭疽芽胞杆菌

9、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含蛋黄、马铃薯、甘油和天门冬酰胺等的培养基
    b、亚碲酸钾培养基
    c、庖肉培养基
    d、巧克力色培养基

10、细胞壁中含脂质最多的细菌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霍乱弧菌
    d、幽门螺杆菌

11、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a、索状因子
    b、磷脂
    c、分枝菌酸
    d、蜡质d

12、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不可能的途径是
    a、呼吸道、消化道
    b、节肢动物叮咬
    c、破损的皮肤
    d、泌尿道

13、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
    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
    b、以体液免疫为主
    c、有菌免疫
    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

14、有关结核菌素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态
    c、12—18h内观察结果
    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1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叙述错误的是
    a、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b、无需接种卡介苗
    c、对结核分枝杆菌无免疫力
    d、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16、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正确的是
    a、末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对结核有免疫力
    b、可能是原发感染的早期或严重的结核病
    c、这种结核病患者病情较轻
    d、这种结核病患者没有传染性

17、肺结核病人痰涂片常用染色方法是
    a、革兰染色法
    b、美蓝染色法
    c、墨汁染色法
    d、齐-尼抗酸染色法

18、细胞免疫缺陷而体液免疫正常,且传染性强的麻风类型是
    a、瘤型
    b、结核型和未定类
    c、界限类和结核型
    d、未定类和界限类

19、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性错误描述是
    a、免疫与超敏反应同时存在
    b、再感染时往往和原后感染病变特点一样
    c、结核的抗感染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d、属于有菌免疫

20、与结核杆菌致病性无关的是
    a、内、外毒素
    b、在组织细胞内大量繁殖
    c、毒性的代谢产物
    d、荚膜、脂质和蛋白质

第八周 病毒的基本性状、感染与免疫

第八周单元测验

1、不是病毒体的特征( )
    a、对抗生素不敏感
    b、只含一种类型核酸  
    c、可在任何活细胞内增殖
    d、非细胞结构

2、测量病毒体大小最可靠的方法是( )
    a、电镜测量法
    b、光镜测量法
    c、x线晶体衍射分析法
    d、超速离心沉淀法

3、病毒体大小的测量单位是( )
    a、mm
    b、nm 
    c、mm
    d、cm

4、大多数动物病毒的形态呈( )
    a、球形
    b、杆形
    c、砖形
    d、蝌蚪形

5、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由( )构成
    a、核酸 衣壳
    b、核心 衣壳 包膜
    c、核心 衣壳 刺突
    d、核心 衣壳

6、对病毒核酸的错误论述是( )
    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
    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
    c、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d、只有dna才能携带遗传信息

7、对病毒包膜的错误叙述是( )
    a、对脂溶剂敏感
    b、表面刺突与吸附细胞有关
    c、其化学组成与宿主细胞膜完全相同
    d、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

8、病毒包膜不具有( )
    a、除去包膜后病毒仍可保持感染性
    b、可引起免疫病理反应
    c、能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利于病毒穿入
    d、能保护病毒

9、组成衣壳的化学成分是( )
    a、类脂
    b、核酸
    c、蛋白质
    d、肽聚糖

10、与病毒衣壳无关的是( )
    a、保护病毒核酸
    b、具有免疫原性
    c、本身具有感染性
    d、病毒鉴别和分类依据

11、关于病毒体,最正确的描述是( )
    a、是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b、是脱去衣壳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
    c、是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颗粒
    d、是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

12、病毒复制周期中,( )阶段与隐蔽期有关
    a、吸附 、穿入
    b、脱壳
    c、装配和释放
    d、生物合成

13、正链rna病毒的核酸特点是( )
    a、自身带有rna聚合酶
    b、需转录后才能翻译病毒蛋白
    c、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病毒蛋白
    d、只能携带部分遗传信息

14、自身含有依赖rna的rna聚合酶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
    a、dsdna
    b、dsrna
    c、(-)ssrna
    d、( )ssrna

15、逆转录病毒的核酸类型为( )
    a、单股负链rna
    b、单股正链rna
    c、单股负链dna
    d、单股正链rna二聚体

16、逆转录病毒的核酸复制过程中不包括( )
    a、以病毒rna为模板转录dna,合成rna-dna中间体
    b、降解中间体中的rna链
    c、以中间体中的负链dna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
    d、将病毒的dna双链整合至宿主细胞dna中

17、多数病毒的脱壳有赖于( )
    a、病毒的脱壳酶
    b、病毒的溶酶体酶
    c、病毒的蛋白酶
    d、细胞的溶酶体酶

18、核心中不含聚合酶的病毒是( )
    a、逆转录病毒
    b、正粘病毒
    c、副粘病毒
    d、肠道病毒

19、逆转录病毒特有的酶是( )
    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b、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20、子代病毒释放途径不包括( )
    a、细胞裂解释放 
    b、转导
    c、通过细胞间桥释放
    d、出芽释放

21、辅助病毒的作用是( )
    a、增加另一种病毒的产量
    b、为缺陷病毒提供其所需要的基因
    c、与另一种病毒发生基因重组
    d、为缺陷病毒提供其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22、缺陷病毒的产生是由于( )
    a、基因的缺陷
    b、包膜的缺陷
    c、衣壳的缺陷
    d、复制酶的缺陷

23、对病毒干扰现象错误叙述是( )
    a、只发生在活病毒之间
    b、与缺损感染颗粒有关 
    c、可发生于异种病毒之间
    d、与干扰素产生有关

24、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是病毒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最常见的变异
    b、人工诱导突变常用于疫苗制备
    c、可自发产生,也可人工诱导产生
    d、突变的分子机制是病毒间的基因交换

25、可将基因组与宿主细胞基因组整合的病毒有
    a、dsdna病毒和(十)ssrna病毒
    b、ssdna病毒和(十)ssrna病毒
    c、(-)ss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
    d、逆转录病毒和dsdna病毒

26、关于重组,正确的说法是( )
    a、是病毒核酸内嘌呤和嘧啶的互换
    b、是病毒核酸内碱基的缺失
    c、是病毒核酸内碱基的增加
    d、是两种病毒之间的基因交换

27、基因重配发生在( )
    a、双链dna病毒
    b、双链rna病毒
    c、核酸分节的病毒
    d、单链dna病毒

28、互补作用是指( )
    a、两种病毒之间酶的互相交换
    b、两种病毒之间基因互相交换
    c、两种病毒之间包膜的互相交换
    d、一种病毒的基因产物被另一种病毒利用

29、病毒的互补作用不可能发生于( )
    a、感染性病毒和缺陷病毒之间
    b、感染性病毒和灭活病毒之间
    c、两种缺陷病毒之间
    d、两种感染性病毒之间

30、表型混合的错误叙述是( )
    a、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的子代病毒衣壳相混
    b、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的子代病毒包膜相混
    c、这种变异可稳定遗传
    d、子代病毒的免疫原性可发生变化

31、一般保存病毒的最佳温度是( )
    a、37℃ 
    b、-20℃  
    c、室温
    d、-70℃

32、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
    a、免疫原性
    b、感染性
    c、血凝特性
    d、诱生干扰素的能力

33、关于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b、56℃30分钟能杀死所有病毒
    c、有包膜病毒比无包膜病毒更耐受反复冻融
    d、紫外线不能灭活病毒

34、常用于制备灭活疫苗的理化因素是( )
    a、乙醚
    b、甲醛
    c、反复冻融
    d、紫外线

第九周 病毒各论一:呼吸道病毒与肠道病毒

第九单元测试

1、流感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a、dsdna
    b、ssdna
    c、分节段的-ssrna
    d、分节段的 ssrna

2、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病原体是
    a、流感杆菌
    b、甲型流感病毒
    c、乙型流感病毒
    d、丙型流感病毒

3、属于正粘病毒科,基因分节段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轮状病毒
    d、风疹病毒

4、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转变的错误叙述是
    a、ha和(或)na变异幅度大
    b、属于质变
    c、产生流感病毒新亚型
    d、由病毒基因点突变造成

5、抗原性漂移指的是
    a、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基因节段间的重组
    b、可产生新亚型的流感病毒变异
    c、流感病毒亚型抗原的大变异
    d、流感病毒亚型抗原的小变异

6、对血凝素叙述错误的是
    a、由糖蛋白三聚体构成,必须裂解为hal和ha2才有活性
    b、可凝集人和动物的红细胞
    c、ha2具有酶活性,可水解宿主细胞膜表面糖蛋白
    d、hal与宿主细胞膜表而唾液酸结合

7、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为蘑菇状的糖蛋白四聚体
    b、具有膜结合活性,促使病毒释放
    c、可破坏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促使病毒释放
    d、具有抗原性且易变异

8、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
    a、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
    b、流行病学特征
    c、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
    d、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9、甲型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依据是
    a、核蛋白
    b、血凝素
    c、m蛋白
    d、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10、抗流感病毒再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有
    a、血凝素抗体
    b、神经氨酸酶抗体
    c、细胞免疫
    d、核蛋白抗体

11、造成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型别多
    b、流感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c、甲型流感病毒易变异形成新的亚型
    d、流感病毒抗原性不强,故免疫力不强

12、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原因是
    a、rna分节段,易发生基因重组
    b、ha、na在包膜上易受化学因素的影响
    c、ha、na都是糖蛋白,化学性质不稳定
    d、ha、na和相应抗体结合导致变异

13、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抗原是
    a、ha和m蛋白
    b、na和m蛋白
    c、ha和na
    d、np和rnp

14、从流行性感冒患者的咽漱液中分离流感病毒,最好接种于
    a、小鼠腹腔
    b、鸡胚羊膜腔
    c、人胚羊膜腔
    d、细胞培养

15、预防麻疹流行的最好办法是
    a、注射丙种球蛋白
    b、注射胎盘球蛋白
    c、注射恢复期病人血清
    d、接种麻疹疫苗

16、引起严重急性呼气综合征的是
    a、流感病毒
    b、sars冠状病毒
    c、鼻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17、通常不引起病毒血症的病毒是
    a、风疹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流行性感冒病毒
    d、麻疹病毒

18、流行性腮腺炎较常见的并发症是
    a、脑膜炎
    b、肺炎
    c、肝炎
    d、睾丸炎或卵巢炎

19、腮腺炎病毒属于
    a、呼吸道正粘病毒科
    b、呼吸道副粘病毒科
    c、疱疹病毒
    d、肠道病毒

20、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
    a、脊髓灰质病毒引起的慢病毒感染
    b、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c、疱疹病毒引起的潜伏感染
    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隐性感染

21、下列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哪一项是错误的
    a、无包膜,呈20面体立体对称的小核糖核酸病毒
    b、耐酸、耐乙醚
    c、细胞内增殖
    d、常寄生于肠道,只引起人类消化道的传染病

22、肠道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a、正股rna
    b、双股dna
    c、负股rna
    d、单股dna

23、肠道病毒感染可引起细胞
    a、膜抗原发生改变
    b、出现包涵体
    c、细胞坏死
    d、形成多核巨细胞

24、不能灭活肠道病毒的理化因素是
    a、紫外线
    b、脂溶剂
    c、氧化剂
    d、56℃30分钟

25、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
    a、三叉神经节
    b、脑神经节
    c、脊髓前角神经细胞
    d、神经肌肉接头处

26、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粪-口途径传播
    b、可形成二次病毒血症
    c、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肢体痉挛性瘫痪
    d、极个别病例可发生延髓麻痹

27、对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错误的认识是
    a、疫苗病毒随粪便排出,扩大了免疫范围
    b、可刺激机体产生血清中和抗体igg
    c、口服方便,儿童易接受
    d、只服一次即可

28、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的病毒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甲肝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
    b、腺病毒、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
    c、柯萨奇病毒、甲肝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
    d、eb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第十周 病毒各论一:肝炎病毒

第十单元测验

1、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接触
    d、性接触

2、甲型肝炎病毒由粪便排毒的高峰期是
    a、潜伏期
    b、黄疸期
    c、恢复期
    d、潜伏期末至急性期初

3、具有感染性的物质是
    a、管形颗粒
    b、小球形颗粒
    c、dane颗粒
    d、hbeag

4、有关hbv基因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由双股不完整的环状dna组成
    b、开放读框基点位于长链dna
    c、s区可编码三种分子量不同的hbv表面抗原
    d、c基因的变异与肝癌的发生最相关

5、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的乙肝病毒基因是
    a、s基因
    b、c基因
    c、x基因
    d、前c基因

6、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阳性是传染性高的指标
    b、其相应抗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c、存在于dane颗粒的最外层
    d、与病毒体及dna聚合酶消长一致

7、关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叙述错误的是
    a、存在于dane颗粒的内衣壳
    b、可表达在受感染的肝细胞表面
    c、是导致受感染肝细胞损伤的因素之一
    d、其相应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8、关于抗-hbcigm叙述正确的是
    a、由hbv的表面抗原刺激产生
    b、阳性为早期诊断hbv感染的依据之一
    c、有抗hbv再感染的作用
    d、阳性表示疾病开始恢复

9、不能灭活hbv的方法是
    a、煮沸loo℃,30min
    b、高压蒸汽121℃,20min
    c、0.5%过氧乙酸浸泡,30-60min
    d、70%乙醇浸泡15min

10、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粪-口途径
    b、日常生活接触
    c、血液、性接触和母婴接触
    d、呼吸道

11、对乙型肝炎叙述错误的是
    a、hbv在肝细胞内的复制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b、感染途径主要是经血液
    c、人受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d、有些可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

12、与hbv致病机制不符的叙述是
    a、肝细胞的损伤主要由体液免疫介导
    b、成人大量感染病毒可形成免疫耐受,不能有效清除病毒
    c、感染细胞表面抗原改变导致免疫攻击
    d、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13、不符合血清hbsag( )、hbeag( )和抗hbc( )的解释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乙型肝炎恢复期
    d、血清有强传染性

14、具有高度传染性的hbv感染者血液中可检测到
    a、hbsag、hbcag、hbeag
    b、hbsag、抗hbe、抗hbc
    c、hbsag、抗hbs、hbeag
    d、hbsag、抗hbc、hbeag

15、不必接受hbig被动免疫的人群是
    a、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
    b、输入了hbsag 阳性血液者
    c、体表破损处沾染了hbsag 阳性血清者
    d、无症状hbsag携带者

16、hcv的核酸类型是
    a、单股正链rna
    b、单股负链rna
    c、双股rna
    d、双股dna

17、hc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消化道
    b、日常生活接触
    c、血液和血制品
    d、性接触

18、目前hcv感染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主要是
    a、电镜观察血液中的hcv颗粒
    b、取血作病毒的细胞培养
    c、检测血液中的hcv抗原
    d、检测血清中的抗hcv抗体

19、hdv的复制中,需hbv为其提供的主要物质是
    a、复制酶
    b、整合酶
    c、反转录酶
    d、包膜蛋白

20、hev的传播和流行主要是通过
    a、血液和血制品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水源或食物被粪便污染

第十一周 病毒各论二: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

第十一单元测验

1、我国主要流行的虫媒病毒不包括
    a、乙型脑炎病毒
    b、森林脑炎病毒
    c、登革病毒
    d、埃博拉病毒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
    a、日本脑炎病毒
    b、脑膜炎奈瑟菌
    c、森林脑炎病毒
    d、麻疹病毒

3、乙型脑炎病毒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家禽
    b、幼猪
    c、牛
    d、鼠

4、乙脑的传播途径是
    a、消化道
    b、呼吸道
    c、蚊虫叮咬
    d、皮肤接触

5、首选小鼠脑内接种分离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腮腺炎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6、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叙述错误的是
    a、幼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b、主要传播媒介是伊蚊
    c、测定体内特异性igm抗体可作出早期诊断
    d、病后免疫力持久

7、有关登革病毒不正确的是
    a、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b、靶细胞为单核巨噬细胞
    c、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d、引起登革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8、关于乙脑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中和抗体为主要保护性抗体
    b、隐性感染也可获得免疫力
    c、完善的血脑屏障起重要作用
    d、保护性免疫维持时间短暂

9、可通过蜱传播的病毒是
    a、登革病毒
    b、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d、森林脑炎病毒

10、通过蚊传播的病毒是
    a、汉坦病毒
    b、新疆出血热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
    d、森林脑炎病毒

11、汉坦病毒所致疾病是
    a、登革热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森林脑炎
    d、回归热

12、汉坦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传染源是
    a、幼猪
    b、蚊
    c、黑线姬鼠
    d、恙螨

13、汉坦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吸入含病毒的尘埃
    b、食入病毒污染的食品
    c、蚊叮咬
    d、感染动物粪便进入伤口

14、与汉坦病毒的致病机制不符合的是
    a、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
    b、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可直接造成细胞损伤
    c、超敏反应造成血管和肾脏病变加剧
    d、细胞免疫功能亢进是致病关键

第十二周 病毒各论二:疱疹病毒

第十二单元测验

1、不属于疱疹病毒特性的是
    a、呈球形,有包膜,dna病毒
    b、使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c、可溶细胞性感染,亦可潜伏感染
    d、与致癌无关

2、疱疹病毒不包括
    a、cmv
    b、vzv
    c、ebv
    d、hcv

3、对疱疹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均为双股dna无包膜病毒
    b、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c、原发感染后可形成潜伏感染
    d、婴幼儿感染多为隐性感染

4、可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
    b、疱疹病毒
    c、风疹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

5、hsv-1潜伏感染的部位是
    a、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
    b、脊髓后根神经节
    c、骶神经节
    d、三叉神经节

6、hsv-2常潜伏的部位是
    a、三叉神经节
    b、颈上神经节
    c、骶神经节
    d、腰神经节

7、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不包括
    a、唇疱疹
    b、生殖器疱疹
    c、带状疱疹
    d、疱疹性脑炎

8、hs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直接密切接触
    b、性接触
    c、垂直传播
    d、输血

9、水痘-带状疱疹的病原是
    a、hsv-1
    b、hhv-6
    c、cmv
    d、vzv

10、ebv主要侵犯的细胞是
    a、b细胞
    b、红细胞
    c、单核细胞
    d、cd4 t细胞

11、eb病毒的潜伏部位是
    a、b淋巴细胞
    b、t淋巴细胞
    c、三叉神经节
    d、骶神经节

1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是
    a、eb病毒
    b、巨细胞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3、目前认为与鼻咽癌关系密切的病毒是
    a、vzv
    b、cmv
    c、ebv
    d、hsv

14、巨细胞病毒常引起
    a、唇疱疹
    b、带状疱疹
    c、先天性畸形
    d、病毒性脑炎

15、婴儿玫瑰疹主要病原是
    a、hhv-5
    b、hhv-6
    c、hhv-7
    d、hhv-8

16、通过输血传播的疱疹病毒有
    a、ebv、vzv
    b、hsv、ebv
    c、cmv、ebv
    d、vzv、hsv

17、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毒有
    a、ebv、hsv 、hav
    b、cmv、ebv 、hev
    c、vzv、hsv、hav
    d、hsv、cmv、hiv

18、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的一组病毒是
    a、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
    b、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c、hiv、乙型脑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d、巨细胞病毒、腺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第十三周 病毒各论二:逆转录病毒、狂犬病病毒与朊粒

第十三单元测验

1、hiv的结构中不包括
    a、包膜、gpl20
    b、正链rna的二聚体
    c、逆转录酶
    d、血凝素

2、构成hiv衣壳蛋白的是
    a、gp120
    b、gp41
    c、gp160
    d、p24

3、hiv与宿主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的病毒蛋白是
    a、gp120
    b、gp41
    c、p17
    d、p24

4、促进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的病毒蛋白是
    a、gp120
    b、gp41
    c、p17
    d、p24

5、关于hiv错误的是
    a、hiv属于逆转录病毒
    b、hiv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c、hiv引起的aids病人常出现严重的机会感染
    d、多数hiv感染者终生带毒

6、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
    b、使用血液或血制品
    c、母婴垂直传播
    d、日常生活的一般接触

7、对hiv的错误叙述是
    a、核酸类型是单股负链rna
    b、hiv基因可长期整合于宿主细胞基因中
    c、感染其他病毒可使hiv基因活化转为显性感染
    d、gpl20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8、对hiv感染的正确叙述是
    a、感染hiv后机体较快进入aids期
    b、随病程进展,p24抗体量逐渐升高
    c、细胞免疫反应早期可彻底清除病毒
    d、gp120易变异使疫苗制备困难

9、hiv的感染特点不包括
    a、潜伏期长
    b、引起严重的免疫系统损伤
    c、发生各种肿瘤
    d、常由于继发外源性感染而致死

10、hiv不感染
    a、th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ctl细胞
    d、小胶质细胞

11、机会感染多见于hiv感染的哪一期
    a、急性感染期
    b、无症状潜伏期
    c、aids相关综合征期
    d、adis期

12、临床筛查aids常用
    a、cd4 t细胞培养分离hiv
    b、pcr测定hiv核酸
    c、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 试验)
    d、elisa测定hiv抗体

13、内基小体是下列那种病毒的包涵体
    a、麻疹病毒
    b、狂犬病病毒
    c、疱疹病毒
    d、流感病毒

14、对狂犬病病毒的正确叙述是
    a、病兽发病前十天唾液开始排毒
    b、可用灭活疫苗预防
    c、可在感染细胞浆内形成嗜碱性包涵体
    d、抵抗力强,不被碘、乙醇、肥皂水等灭活

15、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恐水病”的病毒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狂犬病病毒
    c、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d、登革病毒

16、对疑有狂犬病的咬人犬等动物,应将其捕获隔离观察时间为
    a、1—2天
    b、3—4天
    c、7—10天
    d、10天以上

17、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 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抗病毒药物
    c、清创 抗生素
    d、清创 接种疫苗 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

18、最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对象是
    a、新生儿
    b、孕龄期妇女
    c、被来历不明的犬咬伤者
    d、学龄前儿童

19、我国目前所用的狂犬疫苗类型是
    a、减毒活疫苗
    b、灭活疫苗
    c、基因工程疫苗
    d、多肽疫苗

20、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组病毒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b、狂犬病毒、柯萨奇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
    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狂犬病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21、引起尖锐湿疣的病原体是
    a、衣原体
    b、梅毒螺旋体
    c、人乳头瘤病毒
    d、淋球菌

22、与宫颈癌的密切相关的hpv型别是
    a、16型
    b、6型
    c、33型
    d、11型

23、与羊瘙痒病有关的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hiv
    d、朊粒

24、朊粒的本质是
    a、rna
    b、dna
    c、传染性蛋白粒子
    d、脂质

25、朊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a、潜伏期长
    b、呈慢性,进行性,退化性发展直至死亡
    c、病理学特征是脑皮质神经元空泡变性,死亡,缺失
    d、能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26、有关prpsc不正确的是
    a、存在感染动物的组织中
    b、具有致病性和传染性
    c、对蛋白酶k敏感
    d、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27、灭活朊粒的方法是
    a、煮沸100℃ 5分钟
    b、高压蒸汽灭菌121.3℃,20分钟
    c、高压蒸汽灭菌134℃,超过2小时
    d、2.5%naclo溶液浸泡1小时

第十四周 真菌学与其他微生物

第十四单元测验

1、真菌是
    a、是一大类不分根、茎、叶和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b、常寄生于健康人体,大部分能引起人类疾病
    c、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极为有限
    d、孢子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是繁殖方式之一

2、关于真菌叙述错误的是
    a、形态结构比细菌复杂
    b、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种类型
    c、细胞内有典型的核结构和细胞器
    d、细胞壁中含有与细菌相似的粘肽

3、真菌区别于细菌的本质特征是
    a、具有包括核膜、核仁在内的高分化的细胞核
    b、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等不同形态
    c、有多种繁殖方式
    d、细胞壁中无肽聚糖

4、真菌孢子区别于细菌芽胞的特点不包括
    a、可繁殖后代
    b、含dpa(吡啶二羧酸)
    c、细胞核为真核
    d、不耐热

5、真菌的繁殖方式不包括
    a、出芽
    b、形成菌丝
    c、产生孢子
    d、复制

6、能出现假菌丝的真菌是
    a、新生隐球菌
    b、毛癣菌
    c、表皮癣菌
    d、白假丝酵母

7、由菌丝末端形成的一种囊状结构的孢子称为
    a、芽生孢子
    b、孢子囊孢子
    c、厚膜孢子
    d、分生孢子

8、由菌丝末端形成的一种囊状结构的孢子称为
    a、芽生孢子
    b、孢子囊孢子
    c、厚膜孢子
    d、分生孢子

9、多细胞真菌由( )组成
    a、菌丝和芽胞
    b、荚膜和菌丝
    c、菌丝和孢子
    d、孢子和菌毛

10、属于无性孢子的是
    a、分生孢子
    b、叶状孢子
    c、孢子囊孢子
    d、以上均是

11、为叶状孢子的是
    a、大分生孢子
    b、小分生孢子
    c、厚膜孢子
    d、孢子囊孢子

12、真菌的专用培养基是
    a、罗氏培养基
    b、鲍金培养基
    c、沙保弱培养基
    d、吕氏血清培养基

13、浅部感染真菌的最适温度是
    a、37℃
    b、22~28℃
    c、42℃
    d、15℃

14、单细胞真菌形成的菌落为
    a、丝状菌落
    b、酵母型菌落
    c、卷发样菌落
    d、粗糙型菌落

15、有关真菌感染不正确的是
    a、一种疾病只由一种真菌引起
    b、一种真菌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疾病
    c、真菌性超敏反应由感染性和接触性两种类型
    d、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作用

16、鉴定真菌最常用的方法是
    a、血清学试验
    b、生化反应
    c、药敏试验
    d、形态学检查

17、关于皮肤癣菌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
    b、由接触癣病患者、染菌物品而感染
    c、在沙保弱培养基上形成丝状菌落
    d、一种皮肤癣菌只引起一种癣症

18、能够侵害指(趾)甲的皮肤癣菌有
    a、石膏样毛癣菌
    b、角层癣菌
    c、絮状表皮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
    d、石膏样小孢子菌 a

19、皮肤癣真菌具有的特性是
    a、嗜t细胞
    b、嗜b细胞
    c、嗜盐
    d、嗜角质蛋白

20、不引起皮肤感染的癣菌是
    a、絮状表皮癣菌
    b、石膏样小孢子菌
    c、毛癣菌
    d、荚膜组织脑浆菌

21、可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是
    a、白假丝酵母
    b、毛癣菌
    c、表皮癣菌
    d、小孢子癣菌

22、关于白假丝酵母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b、在沙保弱培养基上形成酵母型菌落
    c、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可产生厚膜孢子
    d、侵犯人体多个部位,造成浅部及深部疾病

23、白假丝酵母的常见感染类型不包括
    a、鹅口疮
    b、阴道炎
    c、汗斑
    d、脑膜炎

24、新生隐球菌形态学观察常用
    a、革兰染色
    b、墨汁负染
    c、抗酸染色
    d、镀银染色

25、关于新生隐球菌叙述错误的是
    a、存在于人体口腔和鸽粪中
    b、墨汁负染厚荚膜清晰
    c、检查尿素酶可鉴定此菌
    d、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26、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可见芽生孢子、厚荚膜,患者患有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隐球菌性脑膜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大作业

医学微生物学

1、关于汉坦病毒的致病性,错误的是
    a、主要的靶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
    b、主要的感染类型是隐性感染
    c、一年四季均有流行,无明显季节性
    d、所致疾病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特征

2、分枝杆菌属细菌最主要的特点是
    a、胞壁含大量脂质
    b、无特殊结构
    c、有分枝生长趋势
    d、一般不易着色

3、对病毒体叙述最正确的是
    a、脱壳后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
    b、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颗粒
    c、可独立存在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
    d、成熟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4、关于病毒,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病毒能侵害动植物
    b、病毒可产生类毒素
    c、病毒对抗生素敏感
    d、病毒不具有免疫原性

5、eb病毒的主要靶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b淋巴细胞
    c、t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6、流脑的病原体是
    a、淋病奈瑟菌
    b、肺炎链球菌
    c、乙脑病毒
    d、脑膜炎奈瑟菌

7、我国常用减毒活疫苗预防的疾病是
    a、狂犬病、麻疹
    b、破伤风、百日咳
    c、白喉、乙型肝炎
    d、麻疹、结核病

8、使形成原生质体的细菌发生融合,获得多种类型重组融合体,称为
    a、转化
    b、转导
    c、原生质融合
    d、溶原性转换

9、关于细菌核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为细菌的染色体
    b、存在于细胞核内
    c、无核膜和核仁,不显示核的形态
    d、具有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遗传基因

10、黑死病的病原体是
    a、鼠疫耶尔森菌
    b、布鲁菌
    c、幽门螺杆菌
    d、炭疽芽孢杆菌

11、针对hsv的微生物学检查,下列标本不合适的是
    a、粪标本
    b、水疱液
    c、唾液
    d、角膜拭子

12、脊髓灰质炎病毒最主要的感染类型是
    a、隐性感染
    b、慢发病毒感染
    c、急性感染
    d、潜伏感染

13、对病毒干扰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只发生在活病毒之间
    b、可使感染自然终止
    c、与干扰素产生有关
    d、与病毒竞争细胞受体有关

14、性病淋巴肉芽肿的病原体是
    a、肺炎衣原体
    b、鹦鹉热衣原体
    c、脲原体
    d、沙眼衣原体

15、被称为卡波西(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是
    a、hsv-1
    b、hsv-2
    c、hhv-6
    d、hhv-8

16、有正常微生物群存在的部位是
    a、胃、肠道、腹腔
    b、尿道、口腔、外耳道
    c、鼻咽腔、眼结膜、脑脊液
    d、皮肤、黏膜、淋巴液

17、下列病毒中,不能寄生在免疫细胞中的是
    a、麻疹病毒
    b、eb病毒
    c、乙肝病毒
    d、hiv

18、破伤风致病机制是由于
    a、破伤风梭菌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b、破伤风痉挛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c、破伤风梭菌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d、破伤风梭菌产生内毒素

19、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病后不能获得持久免疫力
    b、是有包膜的rna病毒
    c、临床类型以麻痹型多见
    d、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

20、下列药物对病毒感染治疗无效的是
    a、两性霉素
    b、阿昔洛韦
    c、拉米夫定
    d、蛋白酶抑制剂

21、具有高度传染性的hbv感染者血液中可检测到的成分是
    a、hbsag、hbcag、hbeag
    b、hbsag、抗-hbc、hbeag
    c、抗-hbe、抗-hbs、抗-hbc
    d、hbsag、抗-hbe、抗-hbc

2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的是
    a、病毒抗原的变异
    b、病毒抗原高表达
    c、子代病毒通过细胞融合方式释放
    d、细胞内寄生

23、常用于检查血液和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的染色方法是
    a、抗酸染色法
    b、镀银染色法
    c、墨汁染色法
    d、革兰染色法

24、青霉素导致革兰阳性菌死亡的机制是
    a、损伤细胞膜
    b、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c、裂解肽聚糖的聚糖骨架
    d、抑制肽聚糖中五肽交联桥与四肽侧链的连接

25、血清学诊断病毒感染时,应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各取一份标本,以比较两份标本的抗体效价,恢复期血清的抗体效价较急性期血清的抗体效价高( )有诊断意义
    a、2倍
    b、3倍
    c、4倍以上
    d、10倍以上

26、关于逆转录病毒的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a、为有包膜球形病毒
    b、基因组为2条相同的正链rna
    c、复制时形成rna-dna杂交体
    d、病毒复制时需要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27、病毒的分离培养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a、鸡胚培养
    b、动物培养
    c、无生命人工培养基
    d、细胞培养

28、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中最常见的是
    a、结核性胸膜炎
    b、肺结核
    c、结核性关节炎
    d、肠结核

29、在ebv血清学诊断中,异嗜性抗体主要用于诊断的疾病是
    a、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b、鼻咽癌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霍奇金淋巴瘤

30、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时,可用肉眼判断有无细菌生长,是利用了
    a、细菌的光学性质
    b、细菌的表面积
    c、细菌的带电现象
    d、细菌细胞壁的半透性

31、h7n9禽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结构是
    a、核蛋白(np)和核酸
    b、基质蛋白(mp)
    c、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d、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32、治疗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
    a、链霉素
    b、红霉素
    c、青霉素
    d、四环素

33、在粪便悬滴标本中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
    c、幽门螺杆菌
    d、霍乱弧菌

34、用dpt三联疫苗预防的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嗜肺军团菌
    d、铜绿假单胞菌

35、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
    a、转化
    b、接合
    c、转导
    d、溶原性转换

36、g-细胞壁特有成分是
    a、外膜
    b、磷壁酸
    c、多聚糖
    d、肽聚糖

37、下列哪种毒素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
    a、破伤风溶血素
    b、肉毒毒素
    c、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
    d、破伤风痉挛毒素

38、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是
    a、钩端螺旋体
    b、苍白密螺旋体
    c、回归热疏螺旋体
    d、伯氏疏螺旋体

39、对神经细胞具有高度亲和力的病毒是
    a、狂犬病病毒
    b、甲型肝炎病毒
    c、eb病毒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40、测定slo抗体,可协助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
    a、风湿热
    b、类风湿关节炎
    c、肠热症
    d、猩红热

41、大多数细菌分裂一代所需的时间是
    a、10~20秒
    b、30~60秒
    c、5~10分钟
    d、20~30分钟

42、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主要血清型是
    a、o6
    b、o25
    c、o111
    d、o157:h7

43、易破坏病毒包膜的因素是
    a、乙醚
    b、青霉素
    c、乙醇
    d、紫外线

44、霍乱弧菌具有下列哪种结构
    a、鞭毛
    b、芽孢
    c、vi抗原
    d、异染颗粒

45、不属于细菌致病物质的组分是
    a、细菌分泌系统
    b、核蛋白体
    c、荚膜多糖
    d、脂质a

46、下列病毒中与肿瘤不相关的是
    a、hbv
    b、hcv
    c、hev
    d、hpv

47、tsst-1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外毒素,可引起何种疾病
    a、毛囊炎
    b、毒性休克综合征
    c、疖或痈
    d、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48、细菌l型与支原体的共同点不包括
    a、脱离诱导因素后均可回复为原来的细菌型
    b、均能通过滤菌器
    c、具有多态性
    d、在固体培养基上均能形成荷包蛋样菌落

49、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
    a、可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b、以体液免疫为主
    c、为有菌免疫
    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

50、可以产生外毒素的革兰氏阴性菌是
    a、炭疽芽孢杆菌
    b、鼠疫耶尔森菌
    c、布氏菌
    d、肉毒梭菌

5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立克次体
    b、支原体
    c、病毒
    d、细菌

52、不符合脑膜炎奈瑟菌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的是
    a、标本送检过程中要保持低温和干燥
    b、采集的标本要立即送检
    c、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d、采集标本应注意无菌操作

53、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疖或痈,病灶比较局限,其主要原因是该菌释放
    a、血浆凝固酶
    b、tsst-1
    c、葡萄球菌溶素
    d、耐热核酸酶

54、下列哪种立克次体病的传染源是病人
    a、流行性斑疹伤寒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恙虫病
    d、q热

55、可疑肉毒毒素中毒的患者,采集的标本应该是
    a、患者的粪便
    b、患者吃剩的食物
    c、患者的血液
    d、患者的脑脊液

56、革兰染色可以将大部分细菌分成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者染色性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菌的
    a、细胞核结构的不同
    b、细胞壁结构的不同
    c、细胞膜结构的不同
    d、胞质颗粒的有无或不同

57、下列哪种微生物无细胞壁
    a、螺旋体
    b、结核分枝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肺炎支原体

58、卫星现象可用于鉴别
    a、百日咳鲍特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甲型链球菌

59、由螺旋体所致的人畜共患的疾病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梅毒
    c、雅司病
    d、回归热

60、目前诊断立克次体病较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是
    a、血凝试验
    b、冷凝集试验
    c、外斐反应
    d、肥达试验

61、bcg的获得属于
    a、形态结构变异
    b、抗原性变异
    c、毒力变异
    d、耐药性变异

62、布鲁菌与结核分枝杆菌的不同点是
    a、可在巨噬细胞内生长
    b、致病性与超敏反应有关
    c、可通过血流播散
    d、主要通过内毒素致病

63、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甲型溶血型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64、下列物质中,具有感染性的是
    a、dane颗粒
    b、小球形颗粒
    c、管形颗粒
    d、hbeag

65、机体对外毒素免疫作用是依靠抗毒素的
    a、杀灭作用
    b、调理作用
    c、中和作用
    d、清除作用

66、患者,男,24岁,有不洁性接触史,因近2日尿急、尿频、排尿刺痛而来院就诊。查体见尿道口有白色脓性分泌物。分泌物涂片染色,镜下见到g-成双排列的球菌。该患感染可能是由哪种细菌引起
    a、肺炎链球菌
    b、淋病奈瑟菌
    c、链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67、患者,男,32岁。因车祸致右胫腓骨中段开放性骨折1小时入院治疗,入院后急诊行切开钢板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术。术后第3天查房时发现小腿中部有明显捻发感,伤口周围皮肤大部分呈紫红色,局部呈黑紫色,立即拆除缝线,见有暗红色的恶臭液体溢出,涂片检查显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急诊行截肢,残肢端缝合术,初步怀疑该男子是由哪种病原体感染致病
    a、破伤风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结核分枝杆菌

68、一脑膜炎患者,疑为新生隐球菌感染。镜检脑脊液离心后的沉渣涂片,应选择的染色方法是
    a、瑞氏染色
    b、革兰染色
    c、墨汁负染法
    d、棉蓝染色

69、患者,男,39岁,无烟酒嗜好,于15日前出差回来后出现乏力,恶心呕吐,排便每日4~5次。体温逐日上升,服用乳酸菌素和黄连素未见缓解,近一周持续在39.5~40℃。躯干隐约可见淡红色皮疹,直径2~3mm,压之褪色,右下腹压痛。下列除哪项检测外,结果为阳性均有助于诊断
    a、骨髓培养
    b、血液培养
    c、粪便培养
    d、咽拭子培养

70、某患者是一名羊毛加工者,2周前突发高热、寒战,3日后发热消退,然后再次出现高烧和寒战,随后出现肝脾大、腹泻和关节疼痛,革兰染色可见阴性短小杆菌,该患者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肺炎链球菌
    b、布鲁氏菌
    c、志贺菌
    d、大肠埃希菌

猜你喜欢

  • 2022-12-05 20:31
  • 2022-12-05 19:55
  • 2022-12-05 19:50
  • 2022-12-05 19:48
  • 2022-12-05 19:35
  • 2022-12-05 19:30
  • 2022-12-05 19:06
  • 2022-12-05 18:37
  • 2022-12-05 18:25
  • 2022-12-05 18:20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