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题库

病理生理学中国大学mooc网课答案-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职业技能习题 正文

作者2022-12-05 08:51:11职业技能习题 78 ℃0 评论
第一单元 绪论及疾病概论

第一单元绪论及疾病概论单元测验

1、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
    a、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c、临床诊断治疗
    d、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2、健康是指
    a、没有躯体疾病
    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c、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
    d、有自我保健意识

3、疾病的概念是
    a、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
    b、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c、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
    d、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

4、临床死亡的判断标准是
    a、脑电波零电位
    b、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c、瞳孔散大
    d、反射消失

5、脑死亡的判断标准不包括
    a、不可逆性昏迷
    b、自主呼吸停止
    c、心跳停止
    d、脑电波消失

6、疾病的原因是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

7、疾病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8、能够加强原因的作用,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9、康复(rehabilitation)是指人体内疾病发生的损伤性变化消失,自稳态恢复正常。

10、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包括大脑和脑干的全脑死亡,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这是判断脑死亡的标志。

第二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二单元正常水、钠代谢单元测验

1、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40%
    b、50%
    c、60%
    d、70%

2、正常成人血浆占体重的
    a、4%
    b、5%
    c、6%
    d、7%

3、新生儿的体液占其体重的
    a、50%
    b、60%
    c、70%
    d、80%

4、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k
    c、ca2
    d、mg2

5、血浆中最主要的阴离子是
    a、hco3-
    b、hpo42-
    c、so42-
    d、cl-

6、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k
    c、ca2
    d、mg2

7、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电解质含量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8、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间渗透压是基本相等的。

9、k 浓度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10、炎症时,由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可导致局部出现水肿。

第二单元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等渗性脱水及低渗性脱水随堂测验

1、等渗性脱水时,血清钠浓度维持在
    a、110~130 mmol/l
    b、120~140 mmol/l
    c、130~150 mmol/l
    d、140~160 mmol/l

2、下列反应中哪一项不是等渗性脱水引起的
    a、血浆渗透压正常
    b、血清钠浓度正常
    c、组织液量增加
    d、醛固酮分泌增加

3、低渗性脱水时,血清钠浓度维持在
    a、低于130 mmol/l
    b、120~140 mmol/l
    c、130~150 mmol/l
    d、高于150 mmol/l

4、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

5、等渗性脱水时,体液变化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减少
    b、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增多
    c、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变化不大
    d、细胞内液变化不大,细胞外液减少

6、下述哪一情况可引起低渗性脱水
    a、大量胃肠液丢失
    b、经皮肤大量失液
    c、长期使用速尿、利尿酸
    d、大量体液丢失后只补水

7、等渗性脱水若不处理则可转变为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低钠血症
    d、低钾血症

8、下述哪一类水肿不属于全身性水肿
    a、心性水肿
    b、炎性水肿
    c、肾性水肿
    d、肝性水肿

9、等渗性脱水时只补充部分水分,则将转变成低渗性脱水。

10、低渗性脱水时,失水多于失钠。

水肿随堂测验

1、水肿渗出液的性状
    a、蛋白质含量高,比重高,细胞数多
    b、蛋白质含量低,比重高,细胞数多
    c、蛋白质含量高,比重低,细胞数少
    d、蛋白质含量低,比重低,细胞数少

2、水肿漏出液的性状
    a、蛋白质含量高,比重高,细胞数多
    b、蛋白质含量低,比重高,细胞数多
    c、蛋白质含量高,比重低,细胞数少
    d、蛋白质含量低,比重低,细胞数少

3、心性水肿首先出现于
    a、面部
    b、腹腔
    c、上肢
    d、下肢

4、下述哪一类水肿不属于全身性水肿
    a、心性水肿
    b、炎性水肿
    c、肾性水肿
    d、肝性水肿

5、下列不属于水肿的发生机制的是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微血管通透性降低
    d、淋巴回流受阻

6、水肿是指
    a、体液增多引起的肿胀
    b、细胞内液过多
    c、细胞外液过多
    d、组织间隙液体积聚

7、水肿时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醛固酮分泌减少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心房肽分泌减少
    d、肾血流重分布

8、肝源性水肿的特点为
    a、水肿与体位有明显关系
    b、于直立或劳累后出现,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c、以腹水为主要表现
    d、指压后凹陷不明显

9、肾性水肿时会发生眼睑和面部浮肿。

10、引起水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管-球失平衡。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请简述高渗性脱水的常见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100-300字)

第三单元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测验

1、人体中h 的主要来源是:
    a、磷酸释放的h
    b、糖酵解过程产生的h
    c、脂肪代谢产生的h
    d、碳酸释放的h

2、机体的正常代谢必须处于:
    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
    b、弱碱性的体液环境
    c、强酸性的体液环境
    d、中性的体液环境

3、血液中缓冲固定酸最强的缓冲对是:
    a、hb-/hhb
    b、hbo2/hhbo2
    c、hco3-/h2co3
    d、pr-/ hpr

4、机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不包括:
    a、蔬菜
    b、肾小管细胞泌氨
    c、肉类
    d、氨基酸脱氨基

5、参与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不包括:
    a、血液
    b、肝脏
    c、肺脏
    d、肾脏

6、体内酸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固定酸。

7、蔬菜中的草酸盐是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

8、挥发酸主要是通过血液来调节。

9、nh4 属于碱性物质。

10、na -k 交换是细胞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方式之一。

第四单元 缺氧

第四单元血液性缺氧单元测验

1、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
    a、o2与脱氧hb结合速率变慢
    b、hbo2解离速度增快
    c、hbco无携o2能力
    d、一氧化碳(co)使rbc内2,3-dpg增多

2、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氧解离曲线左移
    a、rbc内2,3-dpg减少
    b、血h离子浓度升高
    c、paco2升高
    d、血温升高

3、以下哪种情况引起的缺氧不属于血液性缺氧
    a、贫血
    b、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c、一氧化碳中毒
    d、动脉血栓形成

4、关于氧解离曲线,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氧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
    b、氧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与氧不容易解离
    c、氧解离曲线左移,有利于向组织供氧
    d、氧解离曲线左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

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a、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
    b、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
    c、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增加血氧含量
    d、增加细胞利用氧

6、血液性缺氧的主要特征是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发生改变。

7、严重贫血可导致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8、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hb)的亲和力是o2与hb亲和力的100倍。

9、碳氧血红蛋白(hbco)使血液呈现咖啡色。

10、co中毒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

第五单元发热

发热(上)测试题

1、关于人体体温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7.0℃左右
    b、体温变化波动呈现昼夜节律
    c、人体温度存在性别、年龄等差异
    d、人类主要通过增减衣物、调节周围环境温度来维持体温

2、下列哪种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先天性汗腺缺陷
    c、剧烈运动
    d、流行性感冒

3、中暑导致的体温升高属于
    a、发热
    b、过热
    c、生理性体温升高
    d、主动性体温升高

4、发热时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主要是
    a、散热障碍
    b、产热大于散热
    c、散热大于产热
    d、产热等于散热

5、发热时高温持续期的临床表现有
    a、鸡皮
    b、多汗
    c、皮肤发红
    d、畏寒和寒战

6、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就表明机体发热了。

7、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为发热。

8、发热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常出现于疾病的早期。

9、发热的临床经过通常包括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10、密切观察发热时的热型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鉴别诊断。

第五单元发热

发热(下)作业

1、请简述引起发热的基本环节。

第六单元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上)作业

1、请问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活性氧和自由基增多的机制是什么?

第六单元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下)

1、无复流现象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b、心肌细胞收缩
    c、微血管堵塞
    d、血管间隙水肿

2、缺血-再灌注导致细胞内钙超载的机制无哪一项?
    a、na - ca2 交换异常
    b、细胞膜通透性增高
    c、儿茶酚胺减少
    d、钙泵功能障碍

3、下述哪种物质通过促使肌浆网释放钙离子而引起心肌细胞内钙超载?
    a、磷脂酰肌醇
    b、三磷酸肌醇(ip3)
    c、甘油二脂(dg)
    d、camp

4、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类型是:
    a、房性心律失常
    b、室性心律失常
    c、房室交界区阻滞
    d、房室传导阻滞

5、与再灌注损伤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灌流液的成分
    b、灌注压力
    c、缺血器官的需氧程度
    d、缺血时间的长短

6、sod可清除再灌注损伤中过多的h2o2。

7、能直接激活na - ca2 交换的是ca2 的跨膜浓度梯度。

8、心、肺骤停后,最难复苏的器官是脑。

9、再灌注时,组织内白细胞浸润增加可能是趋化性炎症介质的作用。

10、呼吸爆发是指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增加。

第七单元休克

休克单元测验

1、关于休克的概念,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由强烈致病因素引起
    b、总血管容积急剧减少
    c、微循环灌流严重障碍
    d、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

2、休克发生的本质是:
    a、过敏反应
    b、严重创伤
    c、心力衰竭
    d、急性循环衰竭

3、下列哪种因素不是导致休克的病因:
    a、大面积烧伤
    b、严重败血症
    c、严重精神病
    d、分娩大出血

4、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不包括以下哪个:
    a、严重车祸创伤
    b、血容量减少
    c、心泵功能障碍
    d、血管容积增加

5、通常成年人急性失血量大于全血量的____%时即可引起休克:
    a、10
    b、20
    c、30
    d、50

6、以下哪种情况早期往往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a、大面积心肌梗死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心包压塞
    d、严重心律失常

7、低动力型休克的基本特征是:
    a、动脉血压不降低
    b、外周阻力降低
    c、心输出量降低
    d、尿量增多

8、高动力型休克主要见于:
    a、失血性休克早期
    b、失血性休克晚期
    c、感染性休克早期
    d、感染性休克晚期

9、非心肌源性病因不会引起心源性休克。

10、高动力型休克也被称为冷休克。

休克测试题1

1、关于休克的概念,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由强烈致病因素引起
    b、总血管容积急剧减少
    c、微循环灌流严重障碍
    d、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

2、休克发生的本质是
    a、过敏反应
    b、严重创伤
    c、心力衰竭
    d、急性循环衰竭

3、下列哪种因素不是导致休克的病因
    a、大面积烧伤
    b、严重败血症
    c、严重精神病
    d、分娩大出血

4、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不包括以下哪个
    a、严重车祸创伤
    b、血容量减少
    c、心泵功能障碍
    d、血管容积增加

5、通常成年人急性失血量大于全血量的____%时即可引起休克
    a、10
    b、20
    c、30
    d、50

6、以下哪种情况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a、大面积心肌梗死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心包压塞
    d、严重心律失常

7、低动力型休克的基本特征是
    a、动脉血压不降低
    b、外周阻力降低
    c、心输出量降低
    d、尿量增多

8、高动力型休克主要见于
    a、失血性休克早期
    b、失血性休克晚期
    c、感染性休克早期
    d、感染性休克晚期

9、高动力型休克也被称为冷休克。

10、非心肌源性病因不会引起心源性休克。

休克测试题2

1、关于休克早期的发生机制,错误的说法是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b、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
    c、血栓素a2和白三烯类等缩血管物质增加
    d、白细胞粘附、血液浓缩

2、下列哪项不是休克早期的主要表现
    a、脉压差增大
    b、面色苍白
    c、四肢冰凉
    d、尿量减少

3、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是
    a、多灌多流
    b、多灌少流
    c、少灌少流
    d、不灌不流

4、用于解释休克发生机制的“微循环学说”是谁最早提出的
    a、le dran
    b、crile
    c、lillehei
    d、warren

5、一个完整的微循环单位包括几个部分
    a、3
    b、5
    c、7
    d、10

6、微循环血管的直径大概是
    a、> 1mm
    b、> 100μm
    c、< 10μm
    d、< 100μm

7、微循环中主要用于物质交换的是
    a、微动脉
    b、直捷通路
    c、动-静脉短路
    d、真毛细血管网

8、微循环中平时关闭或很少开放的结构是
    a、微动脉
    b、直捷通路
    c、动-静脉短路
    d、微静脉

9、微循环的真毛细血管网中血流速度最快。

10、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所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是大多数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

休克测试题3

1、休克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是
    a、多灌多流
    b、少灌多流
    c、多灌少流
    d、不灌不流

2、关于休克期的发生机制,错误的说法是
    a、儿茶酚胺导致血管持续性收缩
    b、酸中毒使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
    c、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
    d、白细胞粘附、血流阻力增大

3、休克期的最显著临床特征是
    a、脉压差增大
    b、面色苍白
    c、四肢冰凉
    d、血压进行性下降

4、与休克早期不同,休克期的皮肤粘膜变化特点是
    a、面色苍白
    b、大汗淋漓
    c、四肢冰凉
    d、花斑发绀

5、休克晚期的微循环特点是
    a、前阻力增大,少灌少流
    b、后阻力增大,多灌少流
    c、麻痹扩张,不灌不流
    d、微循环持续痉挛收缩

6、临床上更容易发生dic的是哪种类型休克?
    a、失血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7、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晚期的发生机制
    a、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
    b、血管反应性进行性下降
    c、内、外凝血系统激活
    d、pgi2-txa2平衡失调

8、休克晚期的微循环血管中通常不会出现
    a、形成血栓
    b、无复流现象
    c、血管麻痹扩张
    d、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

9、所有休克患者晚期都会合并发生dic。

10、微循环障碍学说可以用来解释所有休克的发生机制。

休克测试题4

1、休克时的物质代谢特点是
    a、合成代谢增强
    b、分解代谢增强
    c、能量生成增多
    d、酸中毒

2、休克发生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功能损伤的脏器是
    a、心
    b、脑
    c、肝
    d、肾

3、导致休克晚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休克肾
    b、休克肺
    c、休克肝
    d、休克脑

4、休克肺的主要特征是:
    a、肺水肿
    b、肺不张
    c、透明膜形成
    d、动脉血氧分压进行性下降

5、休克肾是由于休克而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6、休克肺不同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7、休克肺是由于休克而导致的肺坏死。

8、休克肺的发生大多与治疗时补液量过多过快等因素有关。

第八单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测试题

1、dic患者出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a、纤溶活性降低
    b、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
    c、血小板生成减少
    d、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

2、dic导致的贫血主要由于
    a、机体铁元素代谢障碍
    b、大量失血
    c、骨髓中红细胞生成障碍
    d、红细胞受到机械损伤、溶血

3、导致dic时器官功能障碍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微血栓导致组织缺血缺氧
    b、出血
    c、严重感染
    d、炎性因子大量释放

4、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不包括
    a、拮抗凝血酶
    b、抑制纤维蛋白聚集
    c、促进骨髓生成血小板
    d、抑制血小板聚集

5、dic导致机体发生休克的机制不包括
    a、出血
    b、组胺等导致血管强烈收缩
    c、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
    d、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6、止血药对dic时患者的出血效果一般较好。

7、dic患者出血常为隐匿性,不会发生大出血。

8、dic患者外周血中出现的裂体细胞是破坏的红细胞。

9、严重感染可直接导致dic患者器官功能障碍。

10、循环衰竭是dic患者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

第九单元心功能不全

急性冠脉综合症随堂测验

1、心梗的全身症状包括血沉减慢。

2、斑块破裂之后的首发症状就是胸痛,通常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

3、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胸痛会持续3-5min。

4、急性冠脉综合征会出现的非特异性症状有 剑突下疼痛,恶心呕吐;咽部发紧等。

5、急性冠脉综合征出现全身性现象——发热,通常体温维持在38℃左右。

6、急性冠脉综合征出现心律失常和泵衰竭,是因为心肌细胞的坏死。

7、心肌细胞坏死后导致心肌细胞四个特性的丢失。这四个特性包括: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延伸性。

8、急性冠脉综合征出现全身性现象——白细胞计数增高,72h后复查,血常规恢复正常。

9、心脏位于胸前区,故恶心、呕吐、腹痛等腹部症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无关。

10、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不全测试题

1、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包括
    a、心室的充盈量
    b、心肌本身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c、心率
    d、以上都是

2、引起心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不包括
    a、心肌受损
    b、心脏后负荷降低
    c、心室充盈障碍
    d、心律失常

3、下列哪个因素最易引起心性猝死
    a、限制性心肌病
    b、心脏瓣膜狭窄
    c、严重的心率失常
    d、以上均是

4、高排血量性心力衰竭见于
    a、严重贫血引起的心力衰竭
    b、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
    c、糖尿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d、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5、常见的心衰诱因包括
    a、心肌炎
    b、心肌中毒
    c、心梗
    d、劳累

6、患者体力活动受限,但休息后症状可以消失属心功能iii级。

7、心室充盈障碍时,心室在舒张期载血量下降,收缩时射血量减少。

8、右心衰早期的典型症状为下肢水肿。

9、心率增快绝对可增加心输出量。

10、心脏瓣膜的主要作用是阻止血液的倒流,保障血液流动的方向。

第十单元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测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i型呼衰患者血气特点是pao2<60mmhg,同时伴有paco2>50mmhg
    b、i型呼衰患者血气特点是pao2<60mmhg,同时伴有paco2>50mmhg
    c、i型呼衰患者血气特点是pao2<60mmhg,同时伴有paco2<50mmhg
    d、ii型呼衰患者血气特点是pao2<60mmhg,同时伴有paco2<50mmhg

2、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呼吸衰竭的判断标准受海平面高度的影响
    b、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时,血气分析达到诊断标准,才能诊断为呼吸衰竭
    c、判断呼吸衰竭时要排除外呼吸功能以外的原因
    d、呼吸衰竭这种病理过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3、在判断呼吸衰竭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临界值为50 mmhg,为什么
    a、根据二氧化碳滞留体内对患者的影响的严重程度综合估算
    b、根据医生以往的行医经验综合估算
    c、根据二氧化碳解离曲线判定
    d、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在的弥散速度估算

4、在判断呼吸衰竭时,血氧分压的临界值被定为60 mmhg,为什么
    a、根据患者情况综合估算
    b、根据医生的经验总结
    c、根据氧离曲线判定
    d、根据大气中氧气含量决定

5、呼吸衰竭指数的计算方法是
    a、动脉血氧分压除以吸入气氧含量
    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除以吸入气氧含量
    c、动脉血氧分压除以吸入气氧浓度
    d、动脉血二氧化碳氧分压除以吸入气氧浓度

6、心内解剖分流可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但不能判定为呼吸衰竭

7、呼吸衰竭可由脑部疾病引起。

8、肺脏的通气功能障碍和换气性功能障碍均可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

9、只要患者发生严重缺氧, pao2<60mmhg即可判定患者发生呼吸衰竭。

10、呼吸衰竭可由肺脏血管疾病引起。

呼吸衰竭测试题2

1、可以导致单纯弥散障碍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肺泡膜面积减少
    b、肺泡膜异常增厚
    c、呼吸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d、弥散时间缩短

2、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引起的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又称为
    a、功能性分流
    b、死腔样通气
    c、真性分流
    d、解剖分流

3、部分肺泡血流不足引起的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又称为
    a、功能性分流
    b、死腔样通气
    c、真性分流
    d、解剖分流

4、关于解剖分流,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正常情况下也存在
    b、静脉血经过支气管静脉直接流入肺静脉
    c、静脉血经过肺内动静脉交通支直接流入肺静脉
    d、也称功能性分流

5、下列哪种情况只能导致i型呼衰
    a、解剖分流
    b、死腔样通气
    c、单纯弥散障碍
    d、功能性分流

6、弥散时间缩短是指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缩短,可导致气体弥散不充分。

7、呼吸膜厚度增加对氧气的弥散影响较大,对二氧化碳的弥散影响较小。

8、正常生理状态下肺内不存在解剖分流,疾病时才存在。

9、健康人肺内各部分通气与血流的分布是均匀的,肺脏疾病时出现不均匀现象,并导致换气功能障碍。

10、只有在肺脏肺泡呼吸膜面积减少一半以上时,才会发生换气功能障碍,并导致呼吸衰竭。

第十一单元急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不全单元测试

1、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因素是
    a、汞中毒
    b、肾血栓形成
    c、急性肾炎
    d、休克

2、引起肾后性急性肾衰的因素是
    a、严重休克
    b、汞中毒
    c、严重挤压伤
    d、前列腺肥大

3、对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论述,错误的是
    a、肾实质未发生器质性病变
    b、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最常见的病因
    c、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肾性急性肾衰
    d、持续性的肾缺血可转变为肾性急性肾衰

4、发生原尿返漏主要是
    a、肾血流量增加
    b、原尿流速过慢
    c、肾小管坏死
    d、肾小球率过滤下降

5、导致肾缺血损伤的因素,哪一项除外
    a、交感神经兴奋
    b、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降低
    c、肾灌注压降低
    d、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6、持续性肾缺血和肾毒素作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致肾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血液循环障碍
    b、肾小球病变
    c、肾间质纤维化
    d、肾小管坏死

7、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机制中,哪一项不存在
    a、肾小球滤过系数升高
    b、肾血流灌注压下降
    c、肾小管阻塞
    d、肾小血管收缩

8、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中的主要作用是
    a、促使交感神经兴奋
    b、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
    c、促使肾小动脉收缩
    d、促使前列腺素e2释放

9、输尿管结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其gfr下降是因为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肾小管坏死
    c、原尿返漏
    d、囊内压升高

10、不属于肾分泌的内分泌激素是
    a、促红细胞生成素
    b、前列腺素
    c、抗利尿激素
    d、肾素

第十二单元肿瘤学

肿瘤免疫治疗随堂测验

1、肿瘤发生的主要免疫机制是
    a、免疫防御功能障碍
    b、免疫自稳功能障碍
    c、免疫调节功能障碍
    d、免疫监视功能障碍

2、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无关的因素是
    a、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
    b、肿瘤细胞缺乏协同刺激信号
    c、宿主抗原提呈功能增强
    d、肿瘤细胞表达或分泌免疫抑制分子

3、用于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疗效最好的是
    a、lak
    b、car-t
    c、dc
    d、cik

4、体外诱导培养lak细胞时,主要使用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l-3
    c、il-4
    d、il-17

5、抗肿瘤免疫导向疗法中,错误的方法是
    a、单克隆抗体 放射性核素
    b、单克隆抗体 白喉毒素
    c、单克隆抗体 肿瘤抗原
    d、单克隆抗体 蓖麻毒素

6、肿瘤抗原是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

7、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是cd4 t细胞。

8、肿瘤抗原既可存在于肿瘤细胞,也可存在于正常细胞和胚胎细胞。

9、抗肿瘤主动免疫疗法是给患者输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10、靶向her2的基因工程抗体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

乳腺癌随堂测验

1、乳腺癌最早的临床表现为:
    a、乳头内陷
    b、无痛性单发乳房内小肿块,质地硬
    c、乳腺疼痛
    d、乳房橘皮样改变

2、患者女性,48岁,发现乳腺包块月余,质地硬,伴乳头溢液,乳头呈橘皮样改变,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囊肿
    b、乳腺增生
    c、乳腺纤维瘤
    d、乳腺炎

3、乳腺癌常见于20-25岁女性。

4、第一胎足月产晚于35岁的妇女属于乳腺癌发病高危人群。

5、男性不会患乳腺癌。

6、为预防乳腺癌,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性,定期做乳房自检即可,不需其他检查。

7、乳腺癌自检时应该取站位。

8、超声检查不能用于怀孕或者哺乳期女性乳腺检查。

第十三单元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健康是指
    a、没有躯体疾病
    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c、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
    d、有自我保健意识

2、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
    a、o2与脱氧hb结合速率变慢
    b、hbo2解离速度增快
    c、hbco无携o2能力
    d、一氧化碳(co)使rbc内2,3-dpg增多

3、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k
    c、ca2
    d、mg2

4、血液中缓冲固定酸最强的缓冲对是
    a、hb-/hhb
    b、hbo2/hhbo2
    c、hco3-/h2co3
    d、hpo42-/h2po4-

5、缺血-再灌注导致细胞内钙超载的机制无哪一项?
    a、na - ca2 交换异常
    b、细胞膜通透性增高
    c、儿茶酚胺减少
    d、钙泵功能障碍

6、下列哪种因素不是导致休克的病因:
    a、大面积烧伤
    b、严重败血症
    c、严重精神病
    d、分娩大出血

7、dic患者出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a、纤溶活性降低
    b、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
    c、血小板生成减少
    d、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

8、发热时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主要是
    a、散热障碍
    b、产热大于散热
    c、散热大于产热
    d、产热等于散热

9、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40%
    b、50%
    c、60%
    d、70%

10、休克发生的本质是:
    a、过敏反应
    b、严重创伤
    c、心力衰竭
    d、急性循环衰竭

11、疾病的原因是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

12、碳氧血红蛋白(hbco)使血液呈现咖啡色

13、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间渗透压是基本相等的。

14、挥发酸主要是通过血液来调节。

15、心、肺骤停后,最难复苏的器官是脑。

16、高动力型休克也被称为冷休克。

17、严重感染可直接导致dic患者器官功能障碍。

18、发热的临床经过通常包括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19、nh4 属于碱性物质。

20、非心肌源性病因不会引起心源性休克。

猜你喜欢

  • 2022-12-05 20:41
  • 2022-12-05 20:35
  • 2022-12-05 19:30
  • 2022-12-05 19:19
  • 2022-12-05 19:18
  • 2022-12-05 19:07
  • 2022-12-05 18:59
  • 2022-12-05 18:58
  • 2022-12-05 18:21
  • 2022-12-05 18:12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