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化学结构第一章测验1、下列结构中,属于高聚物的是:
a、聚乙烯
b、石蜡
c、聚乙烯蜡
d、dna
2、lldpe属于下列哪种构造?
a、线形链
b、支化链
c、超支化链
d、星形链
3、下列共聚物中属于嵌段共聚物的是:
a、高抗冲聚苯乙烯
b、丁苯橡胶
c、sbs树脂
d、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4、硫化橡胶属于:
a、简单网络
b、互接网络
c、互穿网络
d、半互穿网络
5、下列单体聚合时,可能形成的构型结构最多的是:
a、丁二烯
b、乙烯
c、丙烯
d、异丁烯
6、下列结构中,最不容易结晶的是:
a、高密度聚乙烯
b、低密度聚乙烯
c、全同聚丙烯
d、无规聚丙烯
7、某聚乙烯样品中含有相同数量分数的聚合度为100,200,300,400的四种分子链,请问该样品的数均分子量为:
a、300
b、250
c、7000
d、5600
8、某聚合物样品采用端基分析方法测得平均分子量为8500 g/mol,可以推测该样品的重均分子量:
a、≤8500 g/mol
b、≥ 8500 g/mol
c、>8500 g/mol
d、<8500 g/mol
9、根据定义,i(∞)=?
a、0
b、1
c、∞
d、不确定
10、某聚合物样品经分级后得到分子量为1万、2万、3万的级分的累积质量分数依次为0.02、0.08、0.19,则可计算出分子量介于1万和3万之间的分子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a、0.17
b、0.06
c、0.11
d、0.19
e、0.29
11、下列聚合物中属于杂链高分子的是:
a、聚四氟乙烯
b、聚甲醛
c、聚二甲基硅氧烷
d、尼龙
e、聚苯乙烯
f、聚酯
12、在下列结构中,可能同时具有键接异构与旋光异构的是
a、聚1,4-丁二烯
b、聚丙烯
c、聚偏氯乙烯
d、聚苯乙烯
e、聚氯乙烯
f、聚二氯乙烯
13、下列结构中,会导致结晶能力下降的是:
a、共聚
b、支化点增加
c、头头比例增加
d、等规度增加
e、交联
14、以下链节的序列结构中表示无规构型是:
a、mmmm
b、rrrr
c、mrmr
d、rmrm
e、mmrr
f、rrmm
15、下列术语中可能出现在线形链中的是:
a、链节
b、主链
c、支链
d、端基
16、下列公式中计算结果为数均分子量的是:
a、
b、
c、
d、
17、高分子的构造可能影响材料的宏观性能,例如:短支化链可降低材料的结晶度,长支化链可以改善熔体的流动性
18、热固性树脂与热塑性树脂的区分在于分子构造不同。
19、高分子按照主链结构可以分为碳链高分子、杂链高分子与元素高分子。
20、接枝共聚物与无规共聚物都属于短序列共聚物。
21、旋光异构体中前后两个相邻链节的m构型通过分子内旋转可以转变为r构型。
22、高分子主链上存在的双键可能导致出现旋光异构体。
23、因为聚乙烯醇是无规构型,所以很难结晶。
24、高分子链中头-头结构的存在会破坏空间结构的规整性,所以会导致高分子材料不结晶。
25、根据统计方法的不同有多种平均分子量,只有当聚合物具有单一分子量时各种平均分子量才相等,否则其大小顺序为mz> mn>mw。
26、多分散系数的数值越小,表示分子量分布越窄。
27、热塑性弹性体sbs属于长序列共聚物。
28、ldpe属于线形构造。
单元作业一1、请写出高分子“主链”的定义,并举例说明主链结构的分类。
2、某聚乙烯样品中含有相同数量分数的聚合度分别为100,200,300,400的四种分子链,请计算该样品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以及多分散系数为多少?
第二章、单链单元作业二-a1、请简要说明为什么反式构象能量最低最稳定?
2、下列聚合物中分子链柔性最好的是: a. 聚氯乙烯 b. 聚丙烯 c. 聚苯乙烯 d. 聚异丁烯
3、试对比构象与构型的异同点。
第二章、单链第二章测验1、戊烷分子理论上具有多少种稳定构象?
a、9
b、8
c、3
d、1
2、在均方末端距公式中只有键长,键角和键数的理想链是:
a、自由旋转链
b、自由连接链
c、等效自由连接链
d、无扰链
3、下列分子链结构中柔性最不好的是:
a、聚乙烯
b、聚丙烯
c、聚苯乙烯
d、聚异丁烯
4、可以定量表征分子链柔性的参数有:
a、数均分子量
b、kuhn单元长
c、均方末端距
d、均方旋转半径
5、下列聚合物的链段长度最长的是:
a、聚二甲基硅氧烷
b、聚乙烯
c、聚甲醛
d、聚丙烯
6、下列分子链中柔性最差的是:
a、自由连接链
b、自由旋转链
c、完全伸直链
d、无扰链
7、下列分子链段中末端距最大的是:
a、tttttttt
b、tttgtttt
c、ttggttgg
d、gggggggg
8、下列因素中可以使分子链中旁式比例增加的是:
a、升高温度
b、引入共聚单体
c、提高等规度
d、施加拉力
9、无扰链的均方末端距与其分子量的多少次方成正比?
a、1
b、0.5
c、0.6
d、0.8
10、随着温度升高,高分子链的均方旋转半径会如何变化?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11、随着分子量增加,下列参数中会减小的是:
a、构象数
b、均方末端距
c、结晶度
d、均方旋转半径
12、下列分子链结构中柔性最好的是:
a、聚丁二烯
b、聚氯乙烯
c、聚苯乙烯
d、聚乙炔
13、下列高分子具有熵弹性的是:
a、塑料
b、橡胶
c、纤维
d、高分子溶液
e、高分子熔体
14、下列构象中属于稳定构象的有:
a、反式构象
b、左旁式构象
c、右旁式构象
d、顺式构象
15、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构型可以通过单键旋转来改变。
b、柔性表示高分子链中单键的旋转能力,柔性好表示旋转能力强。
c、kuhn单元的长度与柔性有关。
d、能垒越大,表示高分子链中反式比例越高
e、分子链中反式比例越高,表示分子链的柔性越好
16、下列模型中属于理想链的有:
a、自由连接链
b、自由旋转链
c、等效自由连接链
d、无扰链
e、高斯链
17、下列理想链模型中均方末端距大于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的有:
a、自由连接链
b、完全伸直链
c、等效自由连接链
d、无扰链
18、高分子链上侧基的极性越强,内旋转越困难,所以聚氯乙烯的柔性好于聚偏氯乙烯。
19、高分子链上侧基的体积越大,内旋转越困难,所以聚苯乙烯的柔性差于聚丙烯。
20、构象是指由于单键旋转所造成的原子空间排布的不同。
21、高分子链上单键旋转的能垒越低,高分子链的柔性越好。
22、高分子链上单键旋转的能垒越低,高分子链的运动单元链段越长。
23、理想链是指只考虑近程作用,忽略远程作用的分子链。因此实际分子链的线团尺寸一定与理想链不同。
24、乙烷分子上碳-碳单键旋转可以产生无数种构象。
25、因为反式构象具有最低的能量,所以高分子链会自发地处于低能量的全反式构象,即分子链完全伸直状态。
26、橡胶的高弹性的本质是熵弹性,而塑料则不具有熵弹性。
27、自由连接链是极端柔性的理想链模型。
28、flory特征因子越大,表示分子链的柔性越好
29、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一定大于自由连接链。
单元作业二-b1、为什么无扰链的均方末端距大于自由连接链的均方末端距?
2、基于理想链模型,下列因素中能够增大线团尺寸的是: a. 分子量增加 b. 键长增加 c. 温度升高 d.侧基体积增大
3、什么是θ状态?
第三章、溶液第三章测验1、下列溶液体系中高分子链的扩张体积最大的是
a、良溶剂
b、亚良溶剂
c、无热溶剂
d、θ溶剂
2、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熵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柔性
b、分子量
c、温度
d、溶度参数
3、下列橡胶中耐油性能最好的是:
a、天然橡胶
b、丁苯橡胶
c、丁基橡胶
d、氯丁橡胶
4、下列共聚物中会发生分相的是:
a、乙丙共聚物
b、高抗冲聚苯乙烯
c、丁苯橡胶
d、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5、符合高分子合金分相的成核生长机理的是:
a、会形成海岛结构
b、在相图中旋节线以内的区域
c、相分离可以自发的进行
d、分相过程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扩散。
6、随聚合物样品的分子量增加,下列参数中增大的是:
a、构象数
b、均方回转半径
c、混合熵
d、均方末端距
7、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焓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温度
b、溶剂与分子链的相互作用能
c、分子量
d、柔性
8、利用光散射方法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a、均方回转半径
b、不同溶剂对该聚合物的溶解能力
c、测定数均分子量
d、测定重均分子量
e、第二维利系数
9、利用渗透压方法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a、判断是否为θ状态
b、测定数均分子量
c、测定第二维利系数
d、对比溶剂的溶解能力
e、测定重均分子量
10、随着聚合物/溶剂体系的第二维利系数增加,下列参数中减小的是:
a、相图中临界点c对应的χ值
b、flory-huggins常数
c、重叠浓度
d、混合焓
11、随着温度升高,下列参数中增大的是:
a、聚合物在溶液中的均方末端距
b、混合熵
c、flory特征比
d、构象熵
e、ucst溶液体系的膨胀因子
12、以下方法中,可以得到聚合物-溶剂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χ的是:
a、端基分析
b、渗透压法
c、凝胶渗透色谱
d、光散射法
13、θ溶液满足下列参数条件的有:
a、第二维利系数等于0
b、χ=1/2
c、排除体积等于零
d、分子链的均方末端距等于无扰链的均方末端距
e、扩张体积等于零
f、混合自由能等于零
14、结晶聚合物的溶解过程是先熔融、后溶解,因此所有结晶聚合物都需要在其熔点温度以上才能溶解。
15、处于非稳态的高分子溶液,相分离自发进行。
16、在a、b两种高分子共混形成的海-岛结构高分子合金中加入少量a-b嵌段共聚物,会减小两相结构中分散相(“岛”)的尺寸。
17、温度越高,聚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越充分。
18、flory-huggins常数是可以描述聚合物与溶剂混合难易的物理量,其数值越小,表示越容易混合。
19、对某聚合物样品进行沉淀分级时,最先析出的是分子量最大的级分。
20、高分子无热溶剂中,链段间相互作用等于链段与溶剂分子间作用。
21、聚合物的分子量越大,溶解过程完成的越慢。
22、在高分子合金的相图中位于旋节线以内的区域,则按照旋节分解机理进行分相,会形成海岛结构。
23、聚合物与溶剂的溶度参数越接近,一定是越容易溶解。
单元作业三1、溶液1由 10 根聚合度为10 的高分子链溶于200个溶剂分子形成,溶液2由 5 根聚合度为20 的高分子链溶于200个溶剂分子形成,哪个溶液形成过程的熵变更大?
2、用光散射法如何测定聚合物/溶剂体系的q温度?
3、下图为聚丙烯/大豆油体系的相图。a点的溶液在降温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变化?
第四章、橡胶态第四章测验1、橡胶弹性的特点有:
a、小应力下大形变
b、拉伸时放热
c、形变基本可以完全回复
d、橡胶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e、杨氏模量较低
f、橡胶模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具有橡胶弹性的结构条件包括:
a、分子链足够长
b、足够柔性
c、交联结构
d、容易结晶
e、均聚物
3、在推导橡胶状态方程时进行了以下哪些假设简化
a、网链为理想链
b、忽略内能贡献,只考虑熵的贡献
c、忽略粘性,只考虑弹性
d、拉伸过程中体积不变
4、下列参数中可以表征交联程度的有:
a、网链密度
b、交联点密度
c、网链分子量
d、数均分子量
e、溶胀比
5、橡胶的溶胀比与以下因素有关:
a、网链分子量
b、橡胶的极性
c、flory-huggins常数χ
d、网链密度
e、均方末端距
6、下列分子链结构中可以在常温下用作橡胶的是:
a、聚丁二烯
b、聚异丁烯
c、聚苯乙烯
d、聚乙烯
e、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
7、聚合物网络的溶胀平衡体积会随着下列哪个因素增加而减小:
a、温度
b、网链分子量
c、溶剂/聚合物对的χ值
d、网链密度
8、橡胶的拉伸模量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9、真实橡胶在拉伸过程中没有内能变化。
10、相似形变是指在网络中任意网链的形变量相等。
11、在相似模型的推导中以假设网链是高斯链。
12、在大形变条件下,由于真实橡胶可能发生应力诱导结晶,导致模量高于橡胶弹性状态方程计算的理论值。
13、由于外力对橡胶做功,橡胶在拉伸时吸热。
14、将被固定应力拉伸的橡胶条移入较高温度环境中,橡胶条的形变量会增加。
15、橡胶中的交联点必须通过化学反应形成。
16、经过硫化后成型橡胶制品,是可以完全溶解在溶剂中的。
单元作业四1、写出构成橡胶弹性体的三个必要结构条件。
2、一弹性体密度为1.00 g/cm3,网链分子量为10000 g/mol,求在25°c时伸长100%时的应力。
第五章、玻璃态与玻璃化转变第五章测验1、下列聚合物中玻璃化温度最高的是:
a、聚乙烯
b、聚丙烯
c、聚苯乙烯
d、聚甲醛
2、下列聚合物中玻璃化温度最高的是: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聚偏氯乙烯
d、聚丙烯
3、下列哪个方法不能测试玻璃化转变温度:
a、dsc
b、模量-温度曲线
c、光散射法
d、体积-温度曲线
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玻璃化温度的是:
a、分子链的柔性
b、溶剂
c、变温速率
d、样品尺寸
5、关于玻璃化转变的理论解释有:
a、flory-huggins晶格模型理论
b、理想链模型
c、相似模型
d、自由体积理论
6、玻璃化转变前后聚合物的下列性质会发生转折或突变:
a、粘度
b、体膨胀系数
c、热容
d、模量
e、介电常数
f、平均分子量
g、粘流温度
7、下列因素中可以使玻璃化温度升高的是:
a、增加分子量
b、提高升温速率
c、提高降温速率
d、加入增塑剂
e、增加压力
f、共聚
8、自由体积理论认为聚合物的总体积包括:
a、自由体积
b、占有体积
c、淋洗体积
d、扩张体积
e、排除体积
9、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聚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高于聚丙烯的
b、聚丙烯酸甲酯的玻璃化温度高于聚丙烯酸丁酯的
c、聚异丁烯的玻璃化温度高于聚丙烯的
d、聚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高于聚丙烯的
e、1,4-聚丁二烯的玻璃化温度高于聚乙烯的
10、高分子在受力情况下,随着时间延长,高分子链中依次启动的运动单元是小尺寸单元、链段和整链。
11、拉伸模量,又称杨氏模量,定义为应力与应变之比,代表材料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
12、线形聚合物的模量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
13、聚合物的模量-温度曲线上的橡胶弹性平台区会随着分子量增加而延长。
14、提高降温速率,聚合物的体积-温度曲线上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
15、高压环境下测定的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会升高。
16、软质聚氯乙烯中添加了大量增塑剂,因此材料的玻璃化温度降低,弹性模量降低。
17、sbs树脂是嵌段共聚物,因此只会表现出一个玻璃化温度。
18、根据自由体积理论,所有高分子材料发生玻璃化转变时都具有相同的自由体积。
19、聚合物分子链的柔性越好,其玻璃化温度越高。
20、在聚合物具有较低分子量时,其玻璃化温度随着分子量增大而升高。
21、二元无规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介于其链节组成的两种均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之间。
22、无论对什么结构的高分子合金,都可以通过玻璃化温度判断其相容性。
23、聚丙烯的玻璃化温度低于聚苯乙烯。
24、玻璃化温度是橡胶使用的温度下限,低于玻璃化温度橡胶将无法表现出高弹性。
25、聚乙烯的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所以聚乙烯在室温环境下可以用作橡胶。
单元作业五1、在下列空格处填入专业名词: 高分子材料的模量-温度曲线中 第一个模量平台称作 (1) 区,在此温度区域的运动单元是 (2) ;第二个模量平台称作 (3) 区,在此温度区域的运动单元是 (4) ;第一次模量剧降的转变称作 (5) 转变。第二个转变后样品中的运动单元是 (6) ,第二个转变的名称是:(7)。
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并说明原因: a) 聚乙烯与聚丙烯 b) 聚丁烯-1与 聚异丁烯 c) 聚乙烯与聚氯乙烯 d) 聚丙烯酸乙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e) hdpe与ldpe
3、在下列空格处填入数字1或2 sbs具有 (1) 个玻璃化温度,乙烯与丁烯-1的无规共聚物具有 (2) 个玻璃化温度,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物具有 (3) 个玻璃化温度,聚氯乙烯与聚乙烯的共混物具有 (4) 个玻璃化温度。
4、试用自由体积理论解释随着分子量增加,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升高的原因。
第六章、半晶态单元作业六-a1、列举“聚合物结晶为部分结晶”这一结论的两个实验依据。
2、对比下列聚合物的熔点,并简要说明原因: (1)聚乙烯与聚丙烯; (2)尼龙55与尼龙66; (3)聚丙烯与聚丙烯腈;
第六章、半晶态第六章测验1、聚合物结晶时,晶叠以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状生长,得到的晶体形态是:
a、球晶
b、纤维晶
c、串晶
d、树枝晶
2、下列聚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
a、hdpe
b、ldpe
c、全同pp
d、反式1,4-聚丁二烯
3、下列聚合物中熔点最低的是:
a、hdpe
b、pet
c、尼龙66
d、尼龙1010
4、随着结晶温度降低,聚合物的熔点会如何变化?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不确定
5、已知高密度聚乙烯的熔点为120℃,则可以推测在下列哪个温度下的结晶速率最快:
a、96℃
b、120℃
c、61℃
d、130℃
6、随着分子量增加,下列参数减小的是:
a、均方回转半径
b、熔点
c、结晶速率
d、玻璃化温度
7、下列模型中属于聚合物晶态结构模型的是:
a、插线板模型
b、无规线团模型
c、maxwell模型
d、自由旋转链模型
8、下列因素中会降低聚合物结晶速率的是:
a、增大分子量
b、提高温度
c、施加张力
d、加入增塑剂
9、下列因素可以提高聚合物熔点的是:
a、增厚晶片
b、提高压力
c、加入增塑剂
d、增加分子量
e、升高结晶温度
10、下列因素可以提高结晶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增塑剂
d、增加分子量
e、应力诱导
f、加入成核剂
11、可以用来通过外推确定聚合物的平衡熔点的参数有:
a、压力
b、分子量
c、晶片厚度
d、成核剂
e、结晶温度
12、对比hdpe与全同pp的下列参数,其中hdpe较小的是:
a、结晶度
b、单位晶胞中的链节数
c、半结晶时间
d、平衡熔点
e、晶胞尺寸c
f、沿晶胞c轴方向的拉伸模量
13、下列模型中属于聚合物晶态结构模型是
a、缨状胶束模型
b、折叠链模型
c、插线板模型
d、kelvin模型
e、局部有序模型
14、聚合物的结晶过程包括:
a、诱导期
b、主期结晶
c、次期结晶
d、析出过程
e、固化过程
15、分子链排入晶格的原则是能量最低原则,因此分子链只能以全反式构象排入。
16、聚四氟乙烯分子链以全反式构象排入晶格。
17、全同聚丙烯分子链以螺旋构象排入晶格。
18、通过结晶聚合物的密度小于晶胞密度这一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结晶聚合物为部分结晶。
19、基于聚合物分子结构的不同与结晶条件的不同,可以呈现多种晶体形态,其中最常见的形态是球晶。
20、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球晶,可以看到maltese黑十字。
21、由于结晶与熔融是可逆过程,因此结晶聚合物的结晶温度与熔点相同。
22、因为聚乙烯的结构简单规整,因此很容易结晶,具有较高的结晶速率与熔点。
23、理论上当分子链完全伸展时晶片达到平衡态,因此可以通过外推晶片厚度到无穷大来估算得到聚合物的平衡熔点。
24、结晶过程是先形成晶核,再生长晶片,因此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成核,结晶速率会加快。
25、异相成核的速率会快于均相成核,因此avrami指数n值较低。
26、在球晶相碰之后,聚合物的结晶速率会偏离avrami方程。
27、在球晶相碰之后,聚合物的结晶速率会偏离avrami方程。
28、压力越高,越不利晶片生长,因此晶片厚度减小。
29、聚合物晶体的xrd谱图中只有尖锐的衍射峰。
作业六-b1、请列举dsc可以测试的参数。
2、请对比hdpe与pp的下列参数大小,并说明原因: (1)平衡熔点; (2)结晶度; (3)结晶速率
第七章、取向态第七章测验1、下列方法中可以测定聚合物的取向度的是:
a、体膨胀计法
b、双折射法
c、dsc
d、dmta
2、下列液晶型中出现温度最高的是:
a、向列型
b、近晶a
c、近晶c
d、胆甾型
3、下列方法中不能测定取向度的是:
a、动态热机械分析
b、xrd
c、声速法
d、双折射法
e、差示扫描量热法
f、红外二向色法
g、模量-温度曲线
4、xrd方法可以测定以下参数:
a、晶胞参数
b、结晶度
c、结晶速率
d、取向度
5、dsc方法可以测定以下参数:
a、晶胞参数
b、结晶度
c、结晶速率
d、取向度
e、清亮点
f、熔点
6、液晶的晶型包括:
a、向列型
b、近晶a
c、近晶c
d、胆甾型
7、下列聚合物中属于液晶聚合物的有:
a、芳香聚酯
b、芳香尼龙
c、尼龙66
d、聚乙烯
8、下列方法可以降低热致液晶聚合物的熔点的有:
a、采用多种液晶单元共聚
b、使用大侧基单体
c、使用弯曲单体
d、增加分子链刚性
9、xrd衍射图中衍射弧越短,表示晶区的取向程度越大。
10、取向因子等于1时,表示完全的一维取向。
11、结晶聚合物的取向度由晶区与无定形区两相的比例与各自的取向度共同决定。
12、液晶小分子由刚性的液晶核和柔性的尾链组成。
13、取向会使高分子材料沿取向方向的杨氏模量升高。
14、液晶聚合物的溶液粘度会随着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
单元作业七1、请列举三种测定取向度的方法。
2、请按照从高温到低温的顺序列出液晶聚合物可能出现的液晶晶型。
第八章、线性粘弹性单元作业八-a1、简述maxwell模型的组成形式与适用范围。
2、简述kelvin模型的组成形式与适用范围。
第八章、线性粘弹性第八章测验1、下列模型中描述线形聚合物蠕变最为准确的模型为:
a、maxwell模型
b、kelvin模型
c、广义的maxwell模型
d、burger’s四元件模型
2、动态力学谱不能用于表征:
a、玻璃化温度
b、次级松弛
c、储能模量
d、结晶温度
3、maxwell模型可以模拟:
a、线形聚合物的应力松弛
b、交联聚合物的应力松弛
c、线形聚合物的蠕变
d、交联聚合物的蠕变
4、kelvin模型可以模拟:
a、线形聚合物的应力松弛
b、交联聚合物的应力松弛
c、线形聚合物的蠕变
d、交联聚合物的蠕变
5、随着频率增加,聚合物的下列参数增加的是:
a、松弛时间
b、滞后角
c、内耗
d、储能模量
6、动态热机械分析方法不能得到以下参数:
a、损耗模量
b、实模量
c、损耗角正切
d、特性粘度
7、随着环境温度降低,聚合物的下列参数中增大的有:
a、微观松弛时间
b、橡胶的拉伸模量
c、粘度
d、力学损耗
8、下列现象中属于粘弹性表现的是:
a、应力松驰
b、蠕变
c、滞后
d、内耗
9、下列关于松弛时间的描述正确的是:
a、松弛过程完成63.2%所需要的时间
b、松弛时间越短表示弹性越好
c、松弛时间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d、材料粘度与模量之比
10、随着分子量增加,下列参数中增大的是:
a、玻璃化温度
b、聚合物本体的线团尺寸
c、整链的松弛时间
d、挤出胀大比
11、通过wlf方程可以计算出不同温度以下参数的比值:
a、时间
b、松弛时间
c、粘度
d、模量
12、线形聚合物的模量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
13、在固定温度、恒定应力条件下,聚合物的应变随着时间增加而降低。
14、降低升温速率,聚合物材料的模量-温度曲线会向右平移。
15、温度越高,高分子链的运动越容易,所以聚合物在力学损耗会降低。
16、固定温度时,在恒定应变条件下,高分子材料的应力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小。
17、松弛时间越长,表示松弛过程完成的越慢。
18、maxwell模型是由一个弹簧与一个粘壶串联组成的,可以模拟线形聚合物材料的蠕变行为。
19、kelvin模型是由一个弹簧与一个粘壶并联组成的,可以模拟交联聚合物材料的蠕变行为。
20、聚合物是典型的粘弹性材料,所以在交变应力条件下,拉伸时应变大于平衡应变值。
21、滞后角越大,表示材料的弹性越强。
22、在交变应力条件下,聚合物材料的应变会落后于应力一个相角。
23、根据时-温等效原理,升高温度相当于延长时间,所以如果升高测试温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到相同的变化。
24、从高温移向低温时,时间由短变长,移动因子小于1。
25、橡胶可以作为理想弹性体推导弹性状态方程,所以实际橡胶材料的粘弹性表现可以完全忽略。
26、boltzmann叠加原理可以计算在不同时间分别施加外力后总的应变,但不适用于撤除外力的情况。
单元作业八-b1、根据时温等效原理,升高温度相当于 ( )时间,所以从低温移向高温时,曲线应该在时间轴上向(左/右)移,移动因子(大于/小于)1。
2、
第九章、流变学第九章测验1、下列关于假塑性流体的粘度描述正确的是:
a、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增加
b、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
c、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d、随时间延长而减小
2、下列流体中属于假塑性流体的有:
a、高分子熔体
b、牙膏
c、混凝土
d、水
3、在幂律方程的表达式中,n值的大小与流体特性有关。其中膨胀性流体的n值一般是:
a、n>1
b、n<1
c、n=1
d、无法确定n值范围
4、通常把较低应变速率下聚合物流体的粘度称为:
a、零切粘度
b、表观粘度
c、极限粘度
d、特性粘度
5、下列工艺可以降低聚合物熔体的挤出胀大比的:
a、升高温度
b、增大扭矩
c、增大转速
d、延长在管内的时间
6、下列因素中会导致聚合物熔体粘度增加的是:
a、提高剪切速率
b、增加分子量
c、引入短支链
d、引入长支链
e、降低温度
7、下列方法中可以测得流体粘度的有:
a、毛细管流变仪
b、旋转流变仪
c、dsc
d、gpc
8、粘度代表分子间内摩擦造成的流动阻力,粘度越大,表示流动越困难。
9、温度越低,聚合物熔体的粘度也越低。
10、带有支链的聚合物一般粘度较低。
11、影响高分子熔体粘度的主要因素是缠结,因此一般是分子量越高,缠结越严重,粘度越高。
12、升高温度,聚合物熔体的粘度降低,出口膨胀比减小。
13、增加切变速率,聚合物熔体的粘度降低,出口膨胀比减小。
14、聚合物是典型的粘弹体,所以聚合物流体也有弹性表现。
15、聚合物流体在任何条件下都表现为假塑性流体。
单元作业九1、试写出大多数聚合物流体的应力与应变速率的关系表达式。
2、提高或增加下列因素中可以使粘度增大的是: a. 分子量 b. 温度 c.剪切速率 d. 短支化链
3、下列现象属于聚合物流体的弹性表现的是: a. 包轴效应 b. 挤出胀大现象 c. 应变可回复 d. 分子链的取向 e. 熔体破裂现象
第十章、运动学第十章测验1、在gpc曲线普适校正中 [h]m的物理意义为:
a、扩张体积
b、淋洗体积
c、排除体积
d、分子链自身体积
2、通过特性粘度方法可以测得的分子量是:
a、粘均分子量
b、重均分子量
c、数均分子量
d、z均分子量
3、粘均分子量的数值结果:
a、小于数均分子量
b、大于重均分子量
c、介于数均分子量与重均分子量之间
d、大于z均分子量
4、特性粘度与下列哪些高分子链的因素有关:
a、柔性
b、膨胀因子
c、温度
d、分子量
5、特性粘度的定义是:
a、
b、
c、
d、
6、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方法,可以得到以下参数:
a、数均分子量
b、重均分子量
c、粘均分子量
d、z均分子量
e、多分散系数
f、结晶度
g、玻璃化温度
7、随着高分子的分子量增加,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度增加,gpc淋出时间增加。
8、粘度代表分子间内摩擦造成的流动阻力,因此特性粘度越大,表示流动越困难。
9、gpc色谱柱存在一定的分离效率,即只能对一定分子量范围的样品进行分级
10、特性粘度可以用乌氏粘度计进行测定。
11、相同分子量的线形链样品的特性粘度小于支化链样品的特性粘度。
12、mark-houwink方程中的参数α反映了分子链在良溶剂中的形态,取决于温度、高分子和溶剂的性质。
13、凝胶渗透色谱测试分子量时,淋洗体积与该级分样品的重量分数有关。
单元作业十1、怎样通过特性粘度测定溶液中真实链的膨胀因子?
2、
第十一章、极限力学性能第十一章测验1、应力-应变曲线不能测定的参数是:
a、断裂强度
b、屈服强度
c、损耗模量
d、杨氏模量
2、加入纤维可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
a、拉伸强度
b、冲击韧性
c、断裂伸长率
d、损耗模量
3、可以降低材料的脆韧转变温度的是:
a、提高拉伸速率
b、降低拉伸速率
c、引入缺口
d、提高材料的刚性
4、下列描述与银纹不符的是:
a、银纹内部是空的
b、银纹长度方向垂直于外力方向
c、银纹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形成
d、银纹可诱发裂纹
5、从应力-应变曲线中可以得到的参数有:
a、杨氏模量
b、屈服强度
c、断裂强度
d、断裂伸长率
e、韧性
f、损耗模量
g、脆韧转变温度
h、冲击强度
6、与脆性断裂相比,属于韧性断裂的表现有:
a、出现银纹
b、出现剪切带
c、出现细颈
d、出现新表面
e、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屈服点
f、断裂强度高
g、断裂面粗糙
h、断裂伸长率大
7、随着分子量增加,下列参数中会增大的有:
a、拉伸强度
b、杨氏模量
c、冲击韧性
d、次生银纹的数量
8、可以提高聚合物材料拉伸强度的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分子量
d、提高柔性
e、适度交联
f、引入氢键
9、可以提高材料冲击韧性的是:
a、提高冲击速率
b、降低冲击速率
c、增大分子量
d、引入橡胶粒子
10、应力-应变曲线上任意点的应力与应变之比都可以定义为该材料的杨氏模量。
11、随着拉伸速率增加,高分子材料的断裂强度增大。
12、韧性断裂是指先屈服、后断裂。
13、升高温度,高分子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会增加。
14、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应变软化实际是定义偏差所导致。
15、拉伸速率越高,脆韧转变温度越低。
16、制品存在缺口时,脆韧转变温度会大幅升高。
17、银纹可以在拉伸应力条件产生,也可以溶剂环境中产生。
18、剪张比越大,材料越容易屈服。
19、分子量越小,越容易诱发产生次生银纹。
20、银纹可以引发裂纹,因此银纹的出现不利于提高材料的韧性。
21、从理论上说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材料的断裂强度越高。
22、结晶可以提高拉伸强度。
23、加入橡胶粒子,由于引入了应力集中点,因此不利于提高材料韧性。
24、根据格里菲思断裂理论,材料的断裂强度与裂缝长度成反比。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1、高分子区别于小分子的主要特征是:
a、分子尺寸更大
b、链状结构
c、存在支化结构
d、含有碳原子
2、能结晶的高聚物在结构上须满足:
a、不能含有侧基
b、主链上仅有碳碳键
c、链结构具有规整性
d、不能含有双键
3、单键内旋转造成的原子空间排布称作:
a、构型
b、异构
c、构象
d、柔性
4、下列材料中,分子链柔性最好的是:
a、硅橡胶
b、聚苯乙烯
c、聚乙烯
d、聚碳酸酯
5、在聚丁二烯(pb),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四种高聚物中,玻璃化温度的正确排序是:
a、pb
b、pb>pe>pp>ps
c、pe d、ps
6、在θ溶液中,链段间的作用力( )链段与溶剂间的作用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7、对于ucst体系,相互作用参数c随温度升高而: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先降低后升高
8、室温环境下,蠕变最小的是:
a、高交联度的环氧树脂
b、聚碳酸酯
c、尼龙
d、聚苯乙烯
9、maxwell模型可以粗略描述:
a、线形高聚物的应力松弛行为
b、交联高聚物的应力松弛行为
c、线形高聚物的蠕变行为
d、交联高聚物的蠕变行为
10、下列物质中,常温下介电常数最小的是:
a、尼龙6
b、聚氯乙烯
c、聚苯乙烯
d、聚四氟乙烯
11、tg的测定结果会随着变温速率改变而变化,一般变温速率改变一个数量级时,tg大约会变化
a、1︒c
b、3︒c
c、5︒c
d、8︒c
12、高聚物的结晶形态中,最常见的是:
a、球晶
b、单晶
c、伸直链晶
d、横晶
13、wlf方程中的参数c1和c2不会受到( )的影响
a、参考温度
b、每个温度下测试的时间长短
c、高聚物的种类
d、高聚物的分子量
14、在x光衍射图上,单晶呈现:
a、多个光斑
b、清晰的同心圆
c、弥散环
d、明暗相间的条纹
15、不属于液晶的类别是:
a、向列型
b、近晶a
c、近晶c
d、横晶
16、无法用来测定取向度的方法是:
a、双折射法
b、广角x光衍射
c、声速法
d、偏光显微镜
17、下列材料中结晶能力最强的是:
a、硅橡胶
b、聚苯乙烯
c、聚乙烯
d、聚碳酸酯
18、对于多分散的高分子,其各种分子量的从大到小的排序为:
a、z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黏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
b、z均分子量>黏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
c、重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黏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
d、z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黏均分子量
19、高聚物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由重复的化学单元连接而成
b、链状的基本结构
c、主链含有碳原子
d、足够的链长度
20、按主链的组成,可以把高分子分为:
a、元素高分子
b、杂链高分子
c、碳链高分子
d、支化高分子
21、可以起到交联点作用的结构有:
a、化学交联点
b、分子链的物理缠结点
c、相分离的微相
d、结晶微区
22、根据单体的连接方式,共聚物可分为四类,其中具有链节水平的混合程度有:
a、无规共聚物
b、交替共聚物
c、嵌段共聚物
d、接枝共聚物
23、下面测试方法中,可测量获得绝对分子量的方法有:
a、gpc
b、光散射
c、渗透压
d、乌式黏度计
e、端基滴定法
24、下面测试方法中,可获得数均分子量的方法有:
a、gpc
b、光散射
c、渗透压
d、乌式黏度计
25、能够测量tg 的仪器有:
a、差式量热扫描仪
b、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c、体积膨胀仪
d、宽频介电分析仪
26、对高分子量的线形高聚物,当分子量进一步增大时,数值随之增大的物理量有:
a、零剪切黏度
b、玻璃态的弹性模量
c、黏流温度
d、橡胶平台宽度
27、弹性体在结构上要满足:
a、由长链分子构成
b、分子链具有高度柔性
c、主链上含有孤立双键
d、形成适度交联的交联网络
28、结晶时采取全反式构象的是:
a、聚乙烯
b、聚丙烯
c、尼龙66
d、聚四氟乙烯
29、对提高碳链高分子柔性的有利的是:
a、增加键长和键角
b、增大取代基的极性
c、从单取代变为对称取代
d、在主链上引入苯环
30、下列流体中属于非牛顿流体的有:
a、流凝体
b、牛顿流体
c、宾汉流体
d、膨胀性流体
e、假塑性流体
f、触变体
31、选择晶胞的原则是:
a、对称性最高
b、能量最低
c、结构最简单
d、尺寸最小
32、在高分子晶体中的高分子链,其构象需满足:
a、能量最低
b、重复周期最短
c、构象熵最大
d、平面锯齿状
33、球晶的特点有:
a、等温结晶时,沿径向恒速增长
b、正交偏振光下可观察到maltese十字
c、从熔体结晶时,最终形态也是完美的球形
d、分子链垂直于径向
34、交联度增大时,一般也随之增大的物理量有:
a、玻璃化温度
b、橡胶平台模量
c、蠕变的大小
d、橡胶的溶胀程度
35、温度升高时,会随之增大的物理量有:
a、橡胶的弹性模量
b、出口膨胀比
c、晶片的厚度
d、lcst体系的c
36、提高降温速率,一般会增大的物理量有
a、玻璃化温度
b、结晶速率
c、结晶度
d、次级松弛温度
37、与小分子相比,高分子一般具有以下的不同特点:
a、分子量大且多分散
b、熔融过程具有熔限
c、具有独特的高弹态
d、无法100%结晶
38、可用来比较高分子链的相对柔性的参数有:
a、flory特征比
b、空间位阻参数
c、kuhn链段长度
d、玻璃化温度
39、橡胶高弹性的特点有:
a、可在小应力下发生大应变
b、模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c、去除外力后,形变能快速回复
d、形变伴随热效应
e、形变回复主要由熵弹性驱动
40、推导橡胶状态方程时用到的假设有:
a、网链是理想链
b、拉伸中体积不变
c、形变为仿射应变
d、交联网络没有缺陷
41、用光散射法测定高分子稀溶液时,可获得以下信息:
a、数均分子量
b、第二维利系数
c、均方旋转半径
d、特性黏度
e、重均分子量
42、正则溶液满足:
a、混合焓变为零
b、混合焓变不为零
c、混合前后体积没有变化
d、混合熵变为理想值
43、在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焓~组成(δg~φ2)曲线中,非稳态区的特点是:
a、相分离机理为旋节相分离
b、相分离机理为成核-增长
c、二阶导数大于零
d、二阶导数小于零
e、一般形成海岛结构
f、一般形成双连续结构
44、牛顿流体的特性有:
a、黏度不随剪切速率大小变化
b、黏度不随温度变化
c、黏度不随剪切力大小变化
d、黏度不随剪切时间长短变化
45、解释玻璃化转变时,经典自由体积理论的主要不足有:
a、各类高分子在tg时的自由体积分数都一样
b、难以准确测量自由体积
c、难以解释tg的变温速率依赖性
d、玻璃态仍时能观察到体积收缩
46、可产生冷拉的聚合物,其拉伸曲线上可获得如下信息:
a、拉伸模量
b、屈服强度
c、断裂伸长率
d、断裂强度
e、拉伸(静态)韧性
f、冲击韧性
47、高分子的侧链一定长于侧基。
48、共聚物一定无法结晶。
49、全同立构的高分子具有旋光性。
50、顺式1,4-聚丁二烯的等同周期大于反式聚1,4-丁二烯的等同周期。
51、多分散系数等于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之比。
52、用gpc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时,先被淋洗出的是小分子量的级分。
53、高聚物进行交联后,其tg不一定升高。
54、当温度发生变化时,mark-houwink公式中的参数值也会发生变化。
55、分子量相同时,hdpe的特性黏度大于ldpe的特性黏度。
56、对于非线形高分子,其均方末端距的平方也一定是其均方回转半径的6倍。
57、橡胶在拉伸过程中释放热量。
58、聚合物熔体的零切黏度高于表观黏度。
59、充满黏弹液体的烧杯,如果搅拌桨保持不动而旋转烧杯,仍会产生爬杆现象。
60、对于结晶高聚物,其晶胞不可能属于立方晶系。
61、聚合物的结晶度越高,dsc谱图中熔融峰的热焓值越大。
62、聚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结晶时可能形成不同结晶形态。
63、选择高分子的溶剂时,只需考虑溶度参数,无需考虑极性是否相近。
64、银纹中的分子链垂直于银纹方向。
65、高聚物的熔点一定高于结晶温度。
66、对于线形聚苯乙烯,其无扰链的均方末端距要大于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
67、溶解结晶高聚物必须在高于熔点的温度才能实现。
猜你喜欢
- 2022-11-11 18:36
- 2022-11-11 18:12
- 2022-11-11 18:12
- 2022-11-11 17:52婚恋-职场-人格-超星尔雅-学习通-题库零氪超星尔雅答案
- 2022-11-11 17:39
- 2022-11-11 17:39
- 2022-11-11 17:08
- 2022-11-11 16:49
- 2022-11-11 16:46
- 2022-11-11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