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免疫学绪论1、自身免疫病是由哪一项免疫功能损害所致
a、免疫记忆
b、免疫防御
c、抗原提呈
d、免疫自稳
e、免疫调节
2、最早发现的免疫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巨噬细胞
e、nk细胞
3、目前人类通过疫苗主动消灭的唯一的一个曾经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
a、狂犬病
b、白喉
c、破伤风
d、天花
e、脊髓灰质炎
4、最早提出和实践“预防接种”概念的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埃及
e、印度
5、人类消灭天花借助的是哪种免疫治疗方法
a、注射细胞因子
b、注射抗体
c、口服免疫抑制剂
d、疫苗接种
e、效应t细胞回输
6、首次应用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类毒素
c、白喉抗毒素
d、白喉类毒素
e、肉毒类毒素
7、机体防御反应过高可导致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肿瘤
d、病毒持续感染
e、免疫缺陷
8、以下关于固有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迅速
b、无免疫记忆
c、对病原体无严格选择性
d、又称非特异性免疫
e、不诱导炎症
9、下列哪项属于主动免疫治疗手段
a、疫苗接种
b、细胞因子注射
c、单克隆抗体注射
d、口服免疫抑制剂
e、效应t细胞回输
10、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11、首次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科学家是
a、pasteur
b、behring
c、jenner
d、border
e、burner
12、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kohler
b、border
c、koch
d、burnet
e、pasteur
13、英国科学家jenner发明了
a、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牛痘疫苗
d、人痘疫苗
e、卡介苗
14、最早发现减毒活疫苗的科学家是
a、pasteur
b、koch
c、porter
d、burner
e、jenner
15、德国behring发现了
a、abo血型
b、人痘苗
c、牛痘苗
d、抗毒素
e、狂犬病疫苗
16、美国landsteiner发现了
a、abo血型
b、人痘苗
c、牛痘苗
d、抗毒素
e、狂犬病疫苗
17、中国人发明了
a、abo血型
b、人痘苗
c、牛痘苗
d、抗毒素
e、狂犬病疫苗
18、英国人jenner发明了
a、abo血型
b、人痘苗
c、牛痘苗
d、抗毒素
e、狂犬病疫苗
19、法国pasteur研制了
a、abo血型
b、人痘苗
c、牛痘苗
d、抗毒素
e、狂犬病疫苗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器官和组织1、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淋巴结和脾脏
b、胸腺和骨髓
c、淋巴结和胸腺
d、骨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e、淋巴结和骨髓
2、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法氏囊
c、脾脏
d、胸腺
e、淋巴结
3、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腔上囊
c、脾脏
d、胸腺
e、淋巴结
4、人类最大的免疫器官是
a、骨髓
b、胰腺
c、脾脏
d、胸腺
e、淋巴结
5、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
a、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受损
b、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c、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缺乏
d、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e、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受损
6、脾脏和淋巴结生发中心主要由哪类细胞聚积形成?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粒细胞
d、巨噬细胞
e、nk细胞
7、淋巴结的功能不包括
a、t细胞进行阴性选择的场所
b、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c、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的场所
d、清除异物
e、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8、不属于胸腺基质细胞的是
a、胸腺细胞
b、胸腺上皮细胞
c、巨噬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树突状细胞
9、下列关于淋巴结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b、具有过滤作用
c、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e、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10、关于淋巴细胞归巢和再循环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的淋巴细胞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b、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c、淋巴细胞归巢的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表面的归巢受体和内皮细胞的血管地址素的相互作用
d、参与再循环的淋巴细胞主要是b细胞
e、淋巴细胞再循环可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趋合理
11、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和淋巴结
b、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统
c、淋巴结和脾
d、胸腺和骨髓
e、脾和胸腺
12、有关免疫器官和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骨髓是所有免疫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b、脾是对血液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c、淋巴结是t细胞的主要定居地
d、黏膜免疫系统是局部免疫应答发生部位
e、脾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13、下列属于胸腺功能的是
a、各类血细胞发生的场所
b、过滤作用
c、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t细胞成熟的场所
e、b细胞成熟的场所
14、淋巴结中t细胞定居的场所是
a、浅皮质区
b、副皮质区
c、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
d、髓质区
e、髓索
15、以下关于脾脏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发生的场所
b、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c、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d、不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e、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16、成熟的b细胞定居的主要部位是
a、淋巴结的浅皮质区
b、淋巴结的深皮质区
c、动脉周围淋巴鞘
d、骨髓
e、淋巴结的副皮质区
17、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主要产生的抗体是
a、igm
b、igg
c、siga
d、ige
e、igd
18、关于t、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结的深皮质区
b、t细胞主要定居在脾脏的红髓
c、b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结的副皮质区
d、b细胞主要定居在脾脏的动脉周围淋巴鞘
e、t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滤泡内
19、下列关于脾脏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b、t、b细胞定居的场所
c、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d、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e、过滤作用
20、脾脏中t细胞定居的场所是
a、浅皮质区
b、副皮质区
c、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
d、髓质区
e、髓索
21、关于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为合理
b、参与再循环的淋巴细胞主要是b细胞
c、增加了淋巴细胞与抗原和apc接触的机会
d、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e、有利于动员各种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迁移至抗原所在部位
第三章 抗原抗原1、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成分与人心肌组织存在的共同抗原,属于
a、异嗜性抗原
b、异种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自身抗原
e、独特型抗原
2、同种不同个体间存在的不同抗原称为
a、独特型抗原
b、自身抗原
c、异种抗原
d、同种异型抗原
e、异嗜性抗原
3、抗td-ag抗体产生过程中需要参与的细胞有
a、中性粒细胞与t细胞
b、dc与t细胞
c、t细胞、b细胞共同参与
d、红细胞与b细胞
e、以上都不是
4、具有较多重复b表位的抗原是
a、ti-1抗原
b、ti-2抗原
c、td-ag
d、内源性抗原
e、异种抗原
5、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是
a、抗原分子的物理性状
b、抗原分子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c、抗原分子中特殊的化学基团
d、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e、抗原分子的异物性
6、抗原具备的两种特性是
a、抗原性和异物性
b、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c、异物性和特异性
d、免疫原性和特异性
e、异物性和免疫反应性
7、与载体蛋白偶联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超抗原
b、完全抗原
c、酵母多糖
d、半抗原
e、dna
8、将健康人的组织或器官来替代患者丧失功能的组织和器官,常常会发生排斥反应,此时hla分子被认为是
a、同种异型抗原
b、异嗜性抗原
c、超抗原
d、改变的自身抗原
e、异种抗原
9、下列关于抗原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表位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
b、表位的氨基酸须依次排列
c、表位不能被b细识别
d、表位可以被nk细胞识别
e、表位的空间构象可影响其免疫原性
10、下列有关抗原表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亦称抗原决定基
b、是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
c、一般由50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
d、可由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e、1个抗原表位相当于1个半抗原
11、关于内源性抗原提呈描述错误的是
a、内源性抗原通常被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4 t细胞识别
b、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抗原属内源性抗原
c、肿瘤细胞合成的肿瘤抗原属内源性抗原
d、内源性抗原主要被宿主的apc类细胞加工处理及提呈
e、细胞内合成的抗原为内源性抗原
12、下列哪一项不会改变自身组织和细胞的免疫原性
a、外伤
b、电离辐射
c、药物
d、免疫接种
e、感染
13、对ti-2抗原发生应答的主要细胞是
a、祖b细胞
b、前b细胞
c、b-1细胞
d、不成熟b细胞
e、t细胞
14、不属于免疫隔离部位的是
a、脑
b、眼的前房
c、胎盘
d、精子
e、骨髓
15、ti-1抗原可以
a、单独激活b细胞
b、诱导ig类别转换
c、诱导抗体亲和力成熟
d、诱导记忆细胞生成
e、激活th细胞
16、下列哪种疾病的变应原是半抗原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输血反应
c、青霉素治疗后发生的溶血性贫血
d、风湿性关节炎
e、对移植肾的排斥反应
17、ti-1抗原与ti-2抗原的区别是
a、ti-1抗原能够与bcr及丝裂原受体同时结合,而ti-2抗原只能结合丝裂原受体
b、ti-2抗原能够与bcr及丝裂原受体同时结合,而ti-1抗原只能结合丝裂原受体
c、ti-1抗原能够与bcr及丝裂原受体同时结合,而ti-2抗原只能结合bcr
d、ti-2抗原能够与bcr及丝裂原受体同时结合,而ti-1抗原只能结合bcr
e、ti-1抗原能够激活b1细胞,而ti-2抗原能激活b2
18、下列不属于免疫增强剂的是
a、al(oh)3
b、青霉素
c、卡介苗
d、cpg
e、矿物油
第四章 抗体抗体1、患者女性,27岁,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出现无痛性、渐进性淋巴结肿大,体重 进行性下降,镜检见大量b细胞浸润。临床使用美罗华单抗后效果好。最可能的诊断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非霍奇金淋巴瘤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临床上常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方法治疗自身免疫病和炎症,研究表明其作用机制是由fc段介导的,问下列哪类fc受体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a、fcγr i
b、fcγr iia
c、fcγr ii b
d、fcγr iii
e、fcεr iii
3、类风湿因子是
a、自身抗原
b、抗自身抗原igg
c、变性igg
d、抗变性igg的igm抗体
e、抗变性igg的igg抗体
4、a患过sars,血清中含有sars抗体,如果将a的血清γ球蛋白注射到b体内,b将被动获得针对sars的免疫力,同时还能诱导b产生抗抗体,该抗抗体所针对的特异性抗原主要是:
a、同种型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异种抗原
d、移植抗原
e、独特型抗原
5、用马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小鼠得到的抗体,其所针对的特异性抗原主要是:
a、同种异型抗原
b、异种抗原
c、自身抗原
d、移植抗原
e、独特性抗原
6、下列抗体功能中不是通过结合fc受体介导的
a、中和作用
b、调理作用
c、adcc作用
d、介导i型超敏作用
e、穿过胎盘
7、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是患者产生针对基底膜的抗体,该自身抗体与肺泡基底膜和肾小球基底膜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或通过调理吞噬作用,导致肺出血和肾炎。问该自身抗体属于哪类?
a、igm
b、igg
c、ige
d、iga
e、igd
8、介导i型、ii型和ii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分别是:
a、iga, igg, ige
b、ige, igg, igg
c、igg,ige, igg
d、ige,igg,ige
e、igg, ige,ige
9、对小鼠来源的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保留其可变区部分,恒定区用人免疫球蛋白代替,这种工程抗体称为:
a、多克隆抗体
b、单克隆抗体
c、人-鼠嵌合抗体
d、双特异性抗体
e、人抗体
10、下列哪种细胞表面高表达fcεr i?
a、平滑肌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nk细胞
e、血管内皮细胞
11、临床上用于乳腺癌治疗的单抗药物是:
a、herceptin (针对her2)
b、rituxan (针对cd20)
c、cetuximab (针对egfr)
d、adalimumab (针对tnf-α)
e、e.secukinumab (针对il-17a)
12、下列哪种分子与抗体的结合不是特异性的:
a、内源性抗原
b、外源性抗原
c、抗抗体
d、抗独特型抗体
e、补体
13、人体内开始合成igm的时间是:
a、胎儿早期
b、胎儿晚期
c、出生后1个月
d、出生后3个月
e、出生后6个月
14、我国乙肝计划免疫需要注射3次乙肝疫苗,第3次注射后出现的抗体主要是:
a、iga
b、igg
c、igm
d、iga
e、igd
15、鼠源性单抗在人体反复使用后会出现抗鼠抗体反应,这是因为鼠原性单抗对人体来说是:
a、异嗜性抗原
b、异种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自身抗原
e、独特性抗原
16、可将妊娠期母体的igg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的抗体相关受体是:
a、fcγr i
b、fcαr i
c、fcεr i
d、fcγr ii
e、fcrn
17、下列分泌液中不含iga的是:
a、唾液
b、初乳
c、支气管粘液
d、肠道分泌液
e、汗液
18、ig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a、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ig可直接溶解靶细胞
b、igg、ige能与细胞上fcr结合
c、siga参与局部粘膜免疫
d、igg具有调理作用
e、igg1、igg2、igg3、igm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19、关于igm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igm中和病毒的能力比igg强
b、igm在防止菌血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c、igm激活补体的能力弱于igg
d、患者血清中检出高滴度特异性igm说明感染末期
e、igm可介导adcc作用
20、关于ige正确的叙述是:
a、主要参与抗肿瘤
b、可以激活补体
c、是亲细胞抗体
d、可介导ii、iii型超敏
e、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
21、被称为机体感染“先头部队”、“主力军”和“边防军”的分别是:
a、igm igg siga
b、igg igm siga
c、siga igg igm
d、igg iga igm
e、igm siga igg
第五章 补体系统补体系统1、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
a、c4b3b
b、c3bbb
c、c4b2a
d、c4b2a3b
e、c4b2b3b
2、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d
c、ige
d、igm
e、iga
3、补体系统是
a、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
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
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
d、由30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e、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
4、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三条途径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
b、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c、经典途径从c1激活开始
d、旁路途径从c3激活开始
e、mbl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c4b2a
5、组织中尤其是炎症病灶中补体的主要来源是
a、b细胞
b、t细胞
c、nk细胞
d、粒细胞
e、巨噬细胞
6、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发挥作用的时相相同
c、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激活物质相同
e、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7、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3a
b、c3b
c、c5b
d、c4b
e、c2a
8、能协助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a
b、c3b
c、c5a
d、c4a
e、c2a
9、某人补体c3缺乏,当他被细菌感染时,下列哪些功能不受影响
a、细胞毒作用
b、c调理作用
c、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
d、过敏毒素作用
e、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10、能与免疫球蛋白fc段结合的补体成分是
a、c4
b、c1q
c、c1r
d、c1s
e、c3
11、临床上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补体参与了这一过程,请问补体以下列哪种功能导致了溶血
a、细胞毒作用
b、调理作用
c、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d、炎症介质作用
e、免疫调节作用
12、以下哪种补体是三条途径激活必备成分
a、c1
b、c2
c、c3
d、c4
e、b因子
13、阻止膜攻击复合物在正常细胞表面形成的补体调节蛋白是
a、c4bp
b、cr1
c、mcp
d、daf
e、c8结合蛋白
14、某患者从小易患感染性疾病,经检查是补体成分缺陷,患者最不可能是以下哪种补体缺陷
a、c1q缺陷
b、c3缺陷
c、h因子缺陷
d、b因子缺陷
e、c2缺陷
第六章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单元测验1、dc产生的il-12可刺激临近的t淋巴细胞分化,这种作用方式为
a、自分泌
b、重叠性
c、旁分泌
d、协同性
e、内分泌
2、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活化的细胞因子是
a、il-12
b、il-4
c、il-7
d、g-csf
e、m-csf
3、直接作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发发热的细胞因子是
a、il-8, il-21, il-1
b、il-1, tnf-α, il-6
c、il-2, il-3,il-5
d、il-10, tgf-β, il-6
e、g-csf, il-3, gm-csf
4、介导炎症反应发生,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fn-γ
c、csf
d、il-6
e、il-8
5、下列哪组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负调节效应
a、tnf, ifn, il-1
b、il-4, il-5, il-3
c、il-2, il-10, il-12
d、il-10, tgf-β
e、il-6, il-8, il-3
6、能活化巨噬细胞,以促进巨噬细胞功能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fn-γ
c、il-10
d、il-5
e、il-7
7、抗il-8单抗(abx-il8)、抗il-12/23单抗(ustekinumab)可用于治疗
a、aids
b、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c、银屑病
d、哮喘
e、晚期肺癌
8、t细胞产生的il-2可刺激其自身的生长,这种作用方式为
a、自分泌
b、内分泌
c、旁分泌
d、协同性
e、重叠性
9、细胞因子风暴不发生在
a、移植物抗宿主病
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
c、脓毒血症
d、流感
e、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10、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
b、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主要以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d、细胞之间相互交流的信使
e、生物学效应具有多效性
11、在红系分化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tpo
b、gm-csf
c、il-3
d、il-4
e、epo
12、通过自分泌效应刺激t细胞本身生长的ck是
a、il-1
b、il-2
c、il-4
d、il-5
e、il-6
13、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i型干扰素
b、ii型干扰素
c、肿瘤坏死因子
d、白细胞介素
e、趋化性细胞因子
14、与肿瘤病人进行性消瘦有关的细胞因子是
a、il-8
b、ifn
c、il-2
d、tnf-α
e、il-1
15、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l-11
c、ifn-γ
d、epo
e、m-csf
16、不属于细胞因子特性的是
a、重叠性
b、拮抗性
c、特异性
d、多效性
e、协同性
17、用于治疗慢性肉芽肿、过敏性皮炎、风湿性关节炎的重组细胞因子药物是
a、il-2
b、il-11
c、ifn-γ
d、epo
e、m-csf
18、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a、抗细菌作用
b、抗病毒作用
c、刺激造血
d、促进血管的生成
e、调理作用
19、下列哪项不属于集落刺激因子
a、epo
b、scf
c、tpo
d、gm-csf
e、il-11
20、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严重肺炎的主要原因
a、病毒对免疫细胞的破坏
b、病毒对肺泡上皮细胞的破坏
c、大量细胞因子产生形成的“细胞因子风暴”
d、机体细胞免疫缺陷
e、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21、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是
a、抗 il-2r单抗 (daclizumab, basiliximab)
b、il-1r拮抗剂
c、抗il-8单抗(abx-il8)
d、干扰素制剂
e、抗il-4单抗
22、预防肾脏移植排斥的药物是
a、抗 il-2r单抗 (daclizumab, basiliximab)
b、il-1r拮抗剂
c、抗il-8单抗(abx-il8)
d、抗tnf-α单抗(infliximab)
e、抗il-4单抗
23、治疗哮喘的药物是
a、抗 il-2r单抗 (daclizumab, basiliximab)
b、il-1r拮抗剂
c、抗il-8单抗(abx-il8)
d、抗tnf-α单抗(infliximab)
e、抗il-4单抗
24、治疗银屑病的药物是
a、抗 il-2r单抗 (daclizumab, basiliximab)
b、il-1r拮抗剂
c、抗il-8单抗(abx-il8)
d、抗tnf-α单抗(infliximab)
e、抗il-4单抗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黏附分子1、cd2分子又称为
a、lfa-1
b、lfa-2
c、lfa-3
d、icam-1
e、icam-2
2、下列免疫膜分子中有黏附作用的分子是
a、cd3
b、cd79a/cd79b
c、hla
d、mig
e、cd28
3、在红系分化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tpo
b、gm-csf
c、il-3
d、il-4
e、epo
4、lfa-1的配体是
a、lfa-2
b、lfa-3
c、vla-1
d、fn
e、icam-1
5、可表达归巢受体的细胞
a、dc
b、. t细胞
c、单核细胞
d、mϕ
e、红细胞
6、关于整合素家族的分子正确的表述是
a、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
b、分子结构和肽链氨基酸组成与免疫球蛋白有定的同源性
c、介导淋巴细胞迁移
d、介导同型细胞间相互聚集的黏附分子
e、所有黏附分了都有cd编号
7、l-选择素主要分布于
a、白细胞
b、血小板
c、活化内皮细胞
d、红细胞
e、巨噬细胞
8、白细胞黏附缺陷症是下列哪种分子的基因发生缺陷
a、β1整合素
b、.β2整合素
c、p-选择素
d、l-选择素
e、e选择素
9、整合素家族分组的依据是
a、α亚单位
b、β亚单位
c、β1亚单位
d、β2亚单位
e、β3亚单位
10、参与白细胞与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黏附的黏附分子是
a、l-选择素
b、e-选择素
c、整合素
d、白细胞黏附受体
e、p-选择素
11、l-、p-和e-选择素都能识别的配体是
a、cd15s( sle×)
b、cd34
c、vcam-1
d、icam-1
e、icam-2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活化的t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b细胞
2、mhc分子中不参与构成抗原结合槽的结构域是
a、ⅰ类分子的α1
b、ⅰ类分子的α2
c、ⅰ类分子的α3
d、ⅱ类分子的α1
e、ⅱ类分子的β1
3、人类hlaⅰ类抗原β2m链编码基因位于
a、第2号染色体
b、第6号染色体
c、第9号染色体
d、第15号染色体
e、第20号染色体
4、hlaⅰ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的部位是
a、α1和β1结构域
b、α1和α2结构域
c、β2m和α3结构域
d、α2和β2结构域
e、α2和α3结构域
5、不属于m hc经典ⅰ类和ⅱ类基因的是
a、hla-a
b、hla-b
c、hla-c
d、hla-dr
e、hla-e
6、hla分子不具备的功能是
a、诱导移植排斥反应
b、参与抗原提呈
c、参与t细胞在胸腺的发育
d、参与调理吞噬
e、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7、亲代与子代间必然有一个hla单体型相同的原因是
a、性连锁遗传
b、连锁不平衡
c、高度多态性现象
d、单体型遗传方式
e、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
8、人类mhc基因定位于
a、第2号染色体
b、第6号染色体
c、第9号染色体
d、第17号染色体
e、第22号染色体
9、下列关于hlaⅱ类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hla-dr、dq、dp亚区相应功能基因编码的分子
b、是由α链和β2m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
c、主要表达在b细胞和静息t细胞表面
d、主要参与内源性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e、接纳的抗原肽通常由8-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10、编码经典hlaⅱ类分子的基因是
a、hla-a、hla-b、hla-c基因
b、hla-dp、hla-dq、hla-dr基因
c、c2、c4、bf基因
d、hla-e、hla-f、hla-g基因
e、hla-dm、hla-do、tap、lmp基因
11、对经典的hlaⅰ类分子描述不正确的是
a、ⅰ类基因编码α和β2m链
b、由α链和β2m构成异二聚体
c、抗原结合槽两端闭合
d、表达在所有细胞表面
e、hlaⅰ类分子提呈抗原肽给cd8 t细胞识别
12、关于hla单体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la单体型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b、亲代与子代之间必然有一个单体型相同
c、同卵双生兄弟的hla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
d、同胞之间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的几率为25%
e、同胞之间一个单体型相同的几率为25%
13、下列关于经典的mhcⅰ类和ⅱ类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物有抗原提呈功能
b、显示极为丰富的多态性
c、直接参与t细胞的激活和分化
d、调控免疫应答
e、主要功能是决定移植物排斥
14、hla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hla等位基因的匹配度越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越高
b、hla分子的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的发生有关
c、hla等位基因是决定人体对疾病易感程度的重要基因
d、携带hla-b27等位基因的个体不易患强直性脊柱炎
e、在法医学中被用于对死亡者“验明正身”
15、对经典hlaⅱ类分子描述正确的是
a、α、β链各有3个胞外结构域
b、α1和α2共同形成抗原结合槽
c、表达在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d、有dr、dq、dp三类
e、α1和β1为igsf结构域
16、属于人mhc非经典ⅰ类基因的是
a、hla-a
b、hla-b
c、hla-c
d、hla-d
e、hla-e
17、对经典hlaⅰ类和ⅱ类等位基因产物描述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对应座位上两个等位基因不同时表达
b、同源染色体对应座位上两个等位基因的表达具有共显性特点
c、一个个体通常拥有6种以上经典hlaⅰ类分子
d、一个个体通常拥有6种经典hlaⅱ类分子
e、hlaⅰ类和ⅱ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的长度相似
18、关于mhc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专司移植物的排斥
b、专司外来抗原的提呈
c、包含128个基因座位
d、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英文字头缩写
e、只有人拥有mhc
19、关于抗原肽与mhc分子的作用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严格的特异性
b、不同mhc分子有可能提呈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表位
c、一种mhc分子可结合多种抗原肽
d、hla分子对抗原肽锚定残基之外的氨基酸残基无要求
e、不同的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的锚定残基不同
20、对经典hlaⅰ类分子描述正确的是
a、重链胞外段有2个结构域
b、α1和α2构成抗原结合槽
c、α3与cd4分子结合
d、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e、仅表达在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表面
第九章 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1、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发生于( )阶段
a、祖b细胞
b、前b细胞
c、未成熟b细胞
d、成熟b细胞
e、浆细胞
2、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不包括( )
a、组合多样性
b、连接多样性
c、受体编辑
d、体细胞高频突变
e、类别转换
3、bcr识别抗原的特点是 ( )
a、受mhcⅰ类分子的限制
b、受mhcⅱ类分子的限制
c、识别抗原需要抗原提呈
d、可直接识别抗原
e、需要th2细胞的辅助
4、关于b1细胞,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针对的主要是蛋白质类抗原
b、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c、常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
d、可发生类别转换
e、不具有多反应性
5、编码ig重链可变区的基因片段是( )
a、d、j片段
b、v、j片段
c、v、d、j片段
d、c片段
e、s区
6、体外实验时,用抗μ链的抗体可结合的细胞是( )
a、t细胞
b、b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nk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7、未成熟的b细胞表达 ( )
a、migm
b、migd
c、migd和migm
d、miga
e、siga
8、初始b细胞( )
a、只表达完整migm
b、表达migm和migd
c、mig、mhcⅱ类分子等标记消失
d、开始表达igα和igβ
e、表达pre-bcr
9、对igα/igβ描述错误的是( )
a、通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b、与mig组成bcr复合物
c、胞质区有itam
d、转导抗原与bcr结合后产生的信号
e、能与抗原非特异性结合
10、b细胞不表达 ( )
a、mhcⅰ类分子
b、mhcⅱ类分子
c、cd2
d、cd19
e、cd22
11、b细胞表面能结合c3d的分子是( )
a、mhc分子
b、cd19
c、cd81
d、cd21
e、bcr
12、与mig共同组成bcr复合物的是 ( )
a、cd19和cd21
b、cd28和cd152
c、cd79a和cd79b
d、cd80和cd86
e、cd40和cd40l
13、b细胞共受体是 ( )
a、cd4/cd8
b、cd80/cd86
c、cd21/cd19/cd81
d、cd79a/cd79b
e、bcr-cd79a/cd79b
14、以下cd分子中与b细胞活化有关的是 ( )
a、cd2
b、cd3
c、cd4
d、cd8
e、cd40
15、可抑制b细胞活化的受体是( )
a、fcγⅱb(cd32b)
b、cd79
c、cd40
d、丝裂原受体
e、cd80
16、鉴别b1细胞和b2细胞的主要标志是 ( )
a、cd4
b、cd5
c、cd8
d、cd28
e、cd40
17、b1细胞接受碳水化合物刺激后,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
a、高亲和力igg类抗体
b、高亲和力igm类抗体
c、低亲和力igg类抗体
d、低亲和力igm类抗体
e、低亲和力iga类抗体
18、b细胞区别于t细胞的特征是( )
a、属于淋巴细胞
b、可被美洲商陆(pwm)激活
c、表达膜型ig识别抗原
d、表达cd3分子
e、可分化为记忆细胞
19、b细胞区别于其他apc的重要特点是 ( )
a、可通过吞噬作用摄取抗原
b、可通过胞饮作用摄取抗原
c、可通过甘露糖受体摄取抗原
d、可通过bcr特异性摄取抗原
e、可通过fcr摄取抗原抗体复合物
20、b细胞的功能不包括( )
a、免疫调节
b、产生抗体,激活补体
c、直接杀伤靶细胞
d、产生抗体,参与ⅰ型超敏反应
e、提呈抗原
第十章 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习题1、cd4+th细胞能识别的抗原是
a、游离的可溶性抗原
b、ti-ag
c、经apc提呈的抗原
d、经apc提呈的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体
e、经apc提呈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体
2、胸腺细胞阴性选择的结果是
a、t细胞获得对抗原识别的mhc限制性
b、t细胞对自身抗原形成中枢免疫耐受
c、t细胞分化为单阳性未成熟t细胞
d、t细胞分化为记忆t细胞
e、t细胞对外源性抗原形成外周免疫耐受
3、t细胞的共受体是
a、cd3
b、cd28
c、cd4/cd8
d、cd40l
e、ctla-4
4、调控th0向th1分化的因素
a、胞内病原体
b、il-4
c、tgf-β和il-2
d、可溶性抗原
e、apc高表达的icosl
5、可促进th2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l-12
c、tgf-β
d、ifn-γ
e、il-4
6、t细胞表面传递抗原识别信号的分子是
a、cd2
b、cd3
c、cd4
d、cd8
e、cd28
7、t细胞中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亚群是
a、th细胞
b、tc细胞
c、tcrαβ+细胞
d、tcrγδ+细胞
e、记忆性t细胞
8、关于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错误的是
a、以受体和配体的形式结合
b、为t细胞的进一步活化提供共刺激信号
c、加强apc和t细胞间的直接接触
d、具有抗原特异性
e、激活的专职apc高表达
9、可促进th1细胞进一步分化,同时抑制th2细胞增生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l-4
c、il-13
d、tnf-β
e、ifn-γ
10、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通过阳性选择获得
a、自身mhc限制性
b、自身耐受
c、tcr的表达
d、tcrα链基因重排
e、tcrβ链基因重排
11、介导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是
a、cd16
b、cd28
c、cd4
d、cd8
e、ctla-4
12、介导t细胞抑制的共刺激分子是
a、cd16
b、cd28
c、cd4
d、cd8
e、pd-1
13、能够与t细胞共刺激分子ctla-4相结合的分子是
a、cd28
b、b7
c、icosl
d、pd-l1
e、icam-1
14、t细胞表面tcr识别mhc-抗原肽复合物后,其抗原识别信号由下列哪个分子向胞内传递
a、cd2
b、cd3
c、cd4
d、cd8
e、cd28
15、th细胞对b细胞的辅佐作用不包括
a、生发中心的tfh在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类别转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为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c、th2细胞分泌il-4、il-5、il-6等提供细胞因子支持
d、通过cd40l与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提供活化信号
e、为b细胞提供第一活化信号
16、初始t细胞表达的cd分子是
a、cd45ra
b、cd44
c、cd45ro
d、cd40
e、cd28
17、关于无胸腺小鼠的免疫状态,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小鼠发生t细胞免疫缺陷
b、小鼠发生b细胞免疫缺陷
c、小鼠抗体的生成不受影响
d、小鼠treg细胞缺陷
e、小鼠不能产生ctl细胞
18、胸腺中的sp细胞是指
a、cd4 cd8-细胞
b、cd4-cd8 细胞
c、cd4 cd8-细胞或cd4-cd8 细胞
d、cd4 cd3-细胞或cd3-cd8 细胞
e、cd2 cd3-细胞或cd2-cd3 细胞
19、初始t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
a、由tcr直接识别可溶性抗原而产生
b、由tcr分子胞浆区直接转导
c、代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d、单独导致t细胞的完全活化
e、与cd4或cd8分子无关
20、关于记忆性t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由效应性t细胞分化而来
b、存活期比效应性t细胞长
c、介导再次免疫应答
d、表达cd45ro
e、可以自发增殖,维持一定的数量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和提呈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和提呈1、mhc i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中,hla-dm分子的作用是
a、引导mhc ii类分子进入内体
b、解离抗原肽结合槽中的clip
c、引导抗原肽进入内体
d、促进mhcii类分子的折叠与装配
e、降解抗原肽结合槽中的ii
2、活化后可产生大量i类干扰素的dc是
a、滤泡样dc
b、并指状dc
c、朗格汉斯细胞
d、间质dc
e、浆细胞样dc
3、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dc
c、b细胞
d、内皮细胞
e、成纤维细胞
4、属于专职性apc的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b淋巴细胞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5、能显著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apc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b细胞
c、dc
d、th细胞
e、nk细胞
6、递呈抗原能力最强的树突状细胞是
a、成熟dc
b、前体dc
c、未成熟dc
d、迁移期dc
e、fdc
7、促进mhcii类分子组装与转运到miic的蛋白质是
a、钙网蛋白
b、mhc-dm
c、erap
d、ii
e、tap
8、apc加工外源性抗原的主要场所时
a、吞噬体和内体
b、吞噬溶酶体和miic
c、吞噬体和mii c
d、吞噬溶酶体和内体
e、吞噬体、吞噬溶酶体和mii c
9、识别mhci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的细胞是
a、nkt细胞
b、cd5阴性b细胞
c、γδt细胞
d、cd4阳性t细胞
e、cd8阳性t细胞
10、识别mhc ii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的细胞是
a、nkt细胞
b、cd5阴性b细胞
c、γδt细胞
d、cd4阳性t细胞
e、cd8阳性t细胞
11、识别cd1分子提呈的脂类抗原的细胞是
a、nkt细胞
b、b细胞
c、dc细胞
d、巨噬细胞
e、nk细胞
12、b细胞以bcr介导内化抗原后,其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形成的部位
a、细胞膜
b、内质网
c、mhcii类小室
d、高尔基体
e、蛋白酶体
13、内源性抗原肽需经下列哪种分子转运进入内质网
a、lmp
b、tap
c、clip
d、hla-dm
e、ii
14、mhc 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中,识别抗原肽并产生应答的细胞是
a、th
b、ctl
c、γδt
d、nkt
e、nk
15、下列分子中不参与蛋白质抗原加工提呈过程的是
a、cd 4
b、cd 8
c、cd1
d、mhc
e、tcr
16、非专职性apc最重要的属性是
a、组成性表达mhc i类分子
b、诱导性表达mhc i类分子
c、组成性表达高水平mhc ii类分子
d、诱导性表达mhcii类分子
e、加工和提呈抗原的能力非常强
17、细胞加工内源性抗原的主要部位是
a、蛋白酶体
b、免疫蛋白酶体
c、胞质中的游离蛋白酶
d、内体中的蛋白酶
e、吞噬溶酶体中的蛋白酶
18、外源性抗原包括
a、病毒蛋白、肿瘤抗原和某些细胞内的自身抗原
b、被吞噬的细胞、被吞噬细菌或内化蛋白质
c、病毒蛋白、肿瘤抗原或内化蛋白质
d、被吞噬的细胞、被吞噬细菌和某些细胞内的自身抗原
e、病毒蛋白、肿瘤抗原或被吞噬细菌
19、内源性抗原包括
a、病毒蛋白、肿瘤抗原和某些细胞内的自身抗原
b、被吞噬的细胞、被吞噬细菌或内化蛋白质
c、病毒蛋白、肿瘤抗原或内化蛋白质
d、被吞噬的细胞、被吞噬细菌和某些细胞内的自身抗原
e、病毒蛋白、肿瘤抗原或被吞噬细菌
20、内源性抗原在被免疫蛋白酶体降解前需要
a、甲基化
b、乙酰化
c、泛素化
d、羧基化
e、糖基化
21、参与a链与β2m组装成完整的mhc i类分子并保护a链不被降解的伴侣蛋白是
a、钙网蛋白
b、mhc-dm
c、erap
d、ii
e、tap
22、富含mhc ii 类分子的细胞器称为
a、吞噬体
b、吞噬溶酶体
c、溶酶体
d、内体
e、mii c
第十二章 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1、可负调t细胞活化的配对分子是
a、ctla-4/b7
b、b7/cd28
c、lfa-1/icam-1
d、cd2/lfa-3
e、cd40l/cd40
2、在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释放穿孔素
b、释放颗粒酶
c、通过adcc效应
d、引起细胞凋亡
e、细胞裂解
3、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由哪个分子传递的
a、tcr
b、cd3
c、cd2
d、ctla-4
e、cd28
4、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由哪对分子提供的
a、tcr与mhcⅰ/ⅱ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
b、cd4与mhcⅱ分子
c、cd8与mhcⅰ类分子
d、cd28与b7
e、ctla-4与b7
5、介导t细胞与apc非特异结合的t细胞表面分子是
a、cd40
b、cd2
c、lfa-3
d、cd80
e、cd86
6、以下哪项不是t细胞活化的表现
a、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b、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
c、表达cd40l
d、表达igα、igβ分子
e、表达fasl
7、下列哪种细胞因子对于t细胞的增殖至关重要
a、il-4
b、il-12
c、il-2
d、il-6
e、il-10
8、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增强t细胞和靶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cd分子
a、cd3
b、cd4
c、cd28
d、cd8
e、cd40
9、cd4 t细胞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
a、参与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直接杀伤
b、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c、可通过产生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
d、促进ctl的增殖分化
e、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10、最有效的激活初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e、上皮细胞
11、th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抗原提呈
b、中和作用
c、激活补体
d、分泌细胞因子
e、吞噬作用
12、下列哪种标志不出现于b细胞表面
a、mhcⅰ类分子
b、mhcⅱ类分子
c、pwm-r
d、c3b受体
e、cd2分子
13、naive t cell是
a、已初次接触过ag的不成熟t细胞
b、未接触过ag的成熟t细胞
c、已初次接触过ag的成熟t细胞
d、未接触过ag的末成熟t细胞
e、尚未离开胸腺的t细胞
14、ctl细胞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
a、无特异性
b、不需抗原预先刺激
c、不受mhc限制
d、不需与靶细胞直接接触
e、可反复杀伤多个靶细胞,而自身不受损伤
15、下列黏附分子对中,为t细胞活化提供负性共刺激信号的是
a、cd28/b7
b、ctla-4/b7
c、cd2/lfa-3
d、icos/icosl
e、cd40/cd40l
16、有关初始cd4 t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分化成不同亚群的细胞,不正确的是
a、分化成th1细胞
b、分化成th2细胞
c、分化成th17细胞
d、分化成treg细胞
e、分化成ctl细胞
17、关于t细抱cd28与apc b7结合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的重要提供途径
b、亲和力不及ctla-4与b7的结合
c、能促进il-2基因转录和稳定il-2 mrna
d、为t细胞活化提供正性共刺激信号
e、为b细胞活提供重要的第二信号
18、关于apc向t细抱提呈外源性ag,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外源性ag首先被apc摄取、加工和处理
b、外源性ag可在局部或由局部引流至林巴组织接触apc
c、外源性ag通常被apc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形提呈给cd4 t细胞识别
d、外源性aqj通常被apc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4 t细胞识別
e、外源性ag可以被apc以抗原肽-mhcⅰ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8 t细胞识別
19、成熟t细胞进行抗原识别及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不包括
a、淋巴结
b、胸腺
c、扁桃体
d、脾脏
e、阑尾
20、cd8分子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区域是
a、α1功能区
b、β1功能区
c、α2功能区
d、β2功能区
e、α3功能区
第十三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应答习题1、与bcr共受体无关的分子是
a、cd21
b、cd81
c、cd79
d、cd19
e、cr2
2、体液免疫初次应答时产生ig的特征是
a、抗体的产生持续时间长
b、igg出现较晚
c、抗体为高亲和力抗体
d、抗体含量比再次应答高
e、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
3、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介导细胞主要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th1细胞
d、朗格汉斯细胞
e、巨噬细胞
4、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mhc分子限制作用存在于
a、b细胞与ti-ag
b、巨噬细胞与th2细胞
c、b细胞与th2细胞
d、b细胞与巨噬细胞
e、巨噬细胞与th1细胞
5、关于bcr与tcr的不同之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bcr可独立识别抗原,而tcr需要抗原提呈
b、tcr可独立识别抗原,而bcr需要抗原提呈
c、bcr既可识别抗原的构象表位,又可识别线性表位
d、bcr没有mhc限制性,而tcr有
e、bcr不仅能识别蛋白质抗原,还能识别多肽、核酸、多糖类、脂类和小分子化合物类抗原
6、ti-1抗原与ti-2抗原的区别是
a、ti-1抗原能够与bcr及丝裂原受体同时结合,而ti-2抗原只能结合丝裂原受体
b、ti-2抗原能够与bcr及丝裂原受体同时结合,而ti-1抗原只能结合丝裂原受体
c、ti-1抗原能够与bcr及丝裂原受体同时结合,而ti-2抗原只能结合bcr
d、ti-2抗原能够与bcr及丝裂原受体同时结合,而ti-1抗原只能结合bcr
e、ti-1抗原具有多个重复的b表位,而ti-2抗原高浓度可诱导多克隆b细胞的活化
7、介导th细胞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的是
a、cd40l-cd40
b、cd28-b7
c、cd4-mhc ii类分子
d、ctla4-b7
e、cd19/cd21/cd81
8、不能诱导婴幼儿产生有效抗体应答的是
a、ti-1抗原
b、ti-2抗原
c、td抗原
d、丝裂原
e、同种异型抗原
9、td-ag的再次体液应答产生抗体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抗体igm和igg均有产生
b、抗体的亲和力低
c、抗体维持时间长
d、潜伏期短
e、抗体浓度高
10、对生发中心的中心细胞,描述正确的是
a、分裂速度慢而且体积小,表达mig
b、分裂速度慢而且体积小,不表达mig
c、分裂速度慢而且体积大,表达mig
d、分裂速度慢而且体积大,不表达mig
e、分裂速度快而且体积大,不表达mig
11、生发中心细胞与众多fdc接触主要是在
a、暗区
b、明区
c、髓质区
d、t、b交界区
e、皮质区
12、在生发中心,b细胞经历了许多事件,以下哪一项不是在生发中心发生的
a、体细胞高频突变
b、ig亲和力成熟
c、b细胞的阳性选择
d、b细胞的阴性选择
e、ig的类别转换
13、下列有关体细胞高频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高频突变是生发中心母细胞重链和轻链v区基因的点突变
b、体细胞高频突变是bcr多样性的机制之一
c、体细胞高频突变后,只有少数突变b细胞克隆的bcr亲和力提高,继续存活
d、体细胞高频突变需要抗原诱导和tfh细胞的辅助
e、体细胞高频突变的过程,也是b细胞阴性选择的过程
14、对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cd19、cd21、cd81以非共价键组成
b、cd21可与结合于抗原的c3d结合,将信号向胞内传导
c、信号由cd19传向胞内,可加强bcr复合物传导的信号
d、cd81的主要作用是连接cd19和cd21,稳定cd19/cd21/cd81复合物
e、活化辅助受体转导的信号,明显降低了抗原激活b细胞的阈值,提高了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15、关于ti抗原描述错误的是
a、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b、如某些细菌多糖及脂多糖
c、能在无胸腺鼠诱导抗体应答
d、能刺激初始b细胞
e、在正常个体可诱导抗体产生和t细胞应答
16、有关 ig的类别转换,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在抗原诱导下发生
b、接受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调节
c、ig v区未变,只c区改变
d、ig v区和c区均改变
e、igm是免疫应答中首先出现的抗体
17、有关生发中心母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生发中心中分裂增殖的b细胞
b、聚集在一起,形成明区
c、分裂增殖产生体积小的生发中心细胞
d、来源于在外周淋巴器官激活的b细胞
e、分裂增殖能力强,不表达mig
18、下列关于t、b细胞相互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辅助性t细胞产生可溶性细胞因子诱导t、b细胞的增殖
b、辅助性t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与b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不同
c、辅助性t细胞只有与b细胞直接接触才能诱导它增殖
d、活化的t细胞表达cd40l,为b细胞提供活化的第二信号
e、活化的b细胞表达b7,为t细胞提供活化的第二信号
19、b细胞对ti-ag应答叙述错误的是
a、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时表现一样
b、肺炎球菌多糖抗原造成bcr交联使b细胞活化
c、细菌脂多糖可被apc摄取、加工、处理后提呈给b细胞
d、高浓度的细菌脂多糖可使b细胞多克隆激活
e、产生抗体主要为igm
20、浆细胞分泌抗体时
a、大部分迁往骨髓
b、大部分迁往脾脏
c、大部分迁往抗原入侵部位
d、大部分迁往全身各处淋巴结
e、大部分留在生发中心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应答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应答1、抗御病原体的化学屏障不包括( )
a、汗腺分泌的乳酸
b、皮脂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
c、胃酸
d、多种分泌物中的溶菌酶和抗菌肽
e、细胞因子
2、固有免疫分子不包括( )
a、防御素
b、补体系统
c、细胞因子
d、溶菌酶
e、抗毒素
3、以下属于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的是( )
a、补体c4受体
b、toll样受体
c、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d、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受体
e、igg fcr
4、单核细胞进入肝脏后发育而成的免疫细胞是( )
a、肥大细胞
b、朗格汉斯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库普弗细胞
e、破骨细胞
5、可诱导、募集和活化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不包括( )
a、mcp-1
b、mip-1α/β
c、ifn-γ
d、gm-csf
e、il-10
6、以下属于调理性受体的是( )
a、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β受体
b、补体c3受体
c、甘露糖受体
d、干扰素受体
e、toll样受体
7、巨噬细胞表面可识别病原菌表面甘露糖、岩藻糖残基的分子是( )
a、甘露糖受体
b、清道夫受体
c、toll样受体
d、cd14分子
e、调理性受体
8、巨噬细胞的功能不包括( )
a、免疫调节作用
b、吞噬杀伤作用
c、分泌细胞因子介导炎症反应
d、处理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e、激活后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9、体内执行抗肿瘤免疫监视作用的固有免疫细胞是( )
a、tc细胞(ctl)
b、nk细胞
c、b细胞
d、th细胞
e、调节性t细胞
10、下述关于nk细胞的正确叙述是( )
a、il-3能增强其杀菌活性
b、来源于骨髓的髓样细胞系
c、可通过adcc效应杀伤靶细胞
d、表面具有mig
e、发挥作用具有特异性
11、nk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和特征是( )
a、表达杀伤活化受体
b、表达杀伤抑制受体
c、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d、具有吞噬作用
e、表达igfc受体
12、nk细胞通过adcc机制杀伤靶细胞需要( )
a、抗体
b、补体
c、细胞因子
d、mhc
e、tcr
13、接受病毒刺激后可产生大量ⅰ型干扰素的免疫细胞是( )
a、经典树突状细胞
b、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c、滤泡树突状细胞
d、b淋巴细胞
e、肥大细胞
14、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的是( )
a、il-8
b、mip-1α/β
c、mcp-1
d、il-1β
e、il-6
15、以下关于γδt细胞的描述是错误的( )
a、有效识别mhc分子提呈的抗原多肽
b、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及外周免疫器官中
c、可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杀伤靶细胞
d、可通过fas/fasl方式杀伤靶细胞
e、识别热休克蛋白
16、γδt细胞所不能识别的抗原是( )
a、表达于感染细胞表面的热休克蛋白
b、表达于感染细胞表面的cd1分子提呈的脂类抗原
c、表达于感染细胞表面的某些病毒蛋白
d、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b分子
e、表达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17、nkt细胞表面tcr识别结合的配体是( )
a、mhcⅰ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b、cd1分子提呈的磷脂/糖脂类抗原
c、mhcⅱ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d、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b分子
e、细菌脂多糖
18、关于b1细胞错误的描述是( )
a、表面标记大多为cd5+、cd11+、cd23-、migm+
b、识别ag谱较窄,主要包括ti-ag和变性的自身成分
c、产生的免疫应答以igm为主,无ig类别转换和免疫记忆
d、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e、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较晚
19、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 )
a、nk细胞与靶细胞
b、树突状细胞与th细胞
c、th细胞与b细胞
d、ctl细胞与靶细胞
e、巨噬细胞与th细胞
20、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生于感染后( )小时之内
a、0~4
b、0~24
c、24~48
d、24~96
e、4~96
第十五章 黏膜免疫粘膜免疫1、不属于黏膜免疫相关淋巴组织的是
a、扁桃体
b、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c、脾脏
d、肠系膜淋巴结
e、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
2、在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
a、siga
b、igg
c、ige
d、igm
e、igd
3、不属于韦氏环结构的是
a、咽扁桃体
b、颌下淋巴结
c、腭扁桃体
d、舌扁桃体
e、鼻后部其它淋巴组织
4、对m细胞描述错误的是
a、呈穹隆状或“口袋状”
b、可摄取肠腔内抗原异物
c、可加工处理抗原
d、可转运抗原
e、包绕着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dc
5、对iel细胞描述错误的是
a、多属于cd8 αβ t细胞及cd8 γδt细胞
b、识别肠上皮细胞经mhc i类分子呈递的内源性抗原,发挥细胞毒作用
c、通过nkg2d识别肠上皮细胞的mic-a/mic-b,发挥细胞毒作用
d、iel多为初始t细胞
e、iel多为活化t细胞
6、关于肠道共生菌,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为宿主提供酶类参与食物消化
b、阻止病原菌入侵和聚集
c、宿主不存在针对共生菌的免疫应答
d、调节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e、降解毒素,产生机体需要的辅助因子,如维生素
7、下列哪项不属于肠细胞的功能
a、siga借助肠细胞表达的pigr,从黏膜基底膜被转运至肠腔
b、可通过fcrn,将igg在黏膜及血清中进行双向转运,以维持igg在血清中的浓度
c、分泌il-1、il-6、tnf-α、il-15,促进肠道炎症反应
d、不表达模式识别受体
e、释放il-10、tgf-β调节黏膜局部treg细胞分化
8、siga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a、与肠腔的病原体或毒素结合,阻止其进入黏膜
b、中和进入上皮细胞内或固有层的微生物或毒素
c、小肠淋巴细胞表达iga的fc受体(fcr),故siga具有adcc)作用
d、可直接溶解并清除病毒或细菌
e、封闭食物性或吸入的抗原,避免引起过敏反应
9、关于黏膜上皮组织的特点与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成年人的黏膜上皮细胞覆盖了约400m2的面积
b、是外界抗原直接接触的门户
c、是大部分病原体感染的部位
d、是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e、对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没有调节作用
10、肠上皮细胞发挥抵抗病原体的方式不包括
a、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紧密连接
b、分泌溶菌酶、防御素、转铁蛋白等杀菌介质
c、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
d、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e、跨转运siga
11、粘液层是黏膜上皮组织的重要组成,其特点和功能不包括
a、是病原体的储存库,是造成黏膜感染的原因之一
b、是siga的储存库
c、由杯状细胞产生
d、病原体被捕获在黏液层中,使之难以接近黏膜上皮细胞
e、主要成分为多糖-蛋白质复合物
12、黏膜中dc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摄取抗原的方式不包括
a、可吞噬含有抗原物质的凋亡上皮细胞
b、可以直接穿过上皮细胞摄取抗原
c、不能摄取经fcrn转运的抗原
d、可经siga介导摄取抗原
e、dc可经m细胞转运摄取抗原
13、关于黏膜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不包括
a、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siga及防御素的作用下,共生菌等无害抗原难以紧密接触黏膜组织
b、食物性抗原诱导了“口服耐受”
c、肠黏膜treg较多
d、黏膜固有层cd11b dc捕获食物抗原,诱导抗原特异性treg
e、treg细胞产生tgf-β
14、siga是黏膜免疫系统重要的效应分子,调节siga产生的关键因素是
a、il-22
b、il-33
c、tgf-β
d、共生菌
e、病原菌
15、肠黏膜免疫应答的诱导部位(位点)不包括
a、派氏集合淋巴结
b、阑尾
c、孤立淋巴滤泡
d、系膜淋巴结
e、肠上皮内淋巴细胞
16、下列不属于m细胞特征与功能的是
a、有皱褶,无微绒毛
b、可储存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c、可分泌细胞因子
d、对诱导黏膜疫苗应答非常重要
e、位于黏膜上皮细胞内
17、关于黏膜免疫系统,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黏膜局部免疫与全身免疫没有直接联系
b、机体60%的t淋巴细胞分布于黏膜
c、器官化的淋巴组织是抗原的诱导部位
d、上皮内或固有层弥散的淋巴细胞为免疫应答的效应部位或位点
e、黏膜上皮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及共生菌,共同组成黏膜免疫系统的“统一战线”
18、关于肠道黏膜免疫免疫系统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a、肠上皮细胞
b、m细胞
c、固有层散在t、b淋巴细胞
d、肠黏膜没有b细胞
e、肠黏膜正常栖息的“共生菌群”也属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19、关于黏膜固有层中的效应性cd4 t细胞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在没有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不会产生il-17和ifn-γ等促炎因子
b、只有在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才会产生il-17和ifn-γ等促炎因子
c、受到treg细胞的作用,其活性受到限制,不能产生炎症因子
d、在没有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效应性cd4 t与treg细胞共同参与免疫应答与免疫稳态的平衡
e、固有层cd4 t细胞主要是未活化的细胞
20、黏膜相关炎症性疾病与什么无关
a、菌群失调
b、遗传
c、饮食
d、感染
e、性别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免疫耐受1、关于中枢耐受,叙述正确的是
a、中枢耐受的形成机制与外周耐受的形成机制相同
b、中枢耐受是指已经发育成熟的t、b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形成的免疫耐受
c、中枢耐受是指在胚胎期及出生后t、b细胞发育的过程中,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
d、中枢耐受的形成主要是由非自身抗原诱导产生的
e、中枢耐受主要是通过免疫忽视和克隆无能或失活机制使免疫系统对抗原呈现无反应状态
2、b细胞中枢耐受形成,描述错误的是
a、不成熟b细胞遇自身ag
b、可在骨髓及末梢中发生
c、仅在胚胎发育期发生
d、经克隆消除所致
e、需与自身ag高亲和力结合
3、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
a、任何抗原都不发生反应的状态
b、改变的自身成分不发生反应的状态
c、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反应的状态
d、某种抗原不发生反应的状态
e、超抗原不发生反应的状态
4、关于调节性t细胞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过继转移调节性t细胞可用于打破免疫耐受
b、自然产生的调节性t细胞来源于胸腺
c、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耐受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d、自然产生的调节性t细胞可通过细胞-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e、调节性t细胞也可通过诱导产生
5、口服抗原可诱导局部黏膜免疫应答,却引起全身性免疫耐受的现象称为
a、耐受分离
b、高带耐受
c、低带耐受
d、免疫忽视
e、免疫抑制
6、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是
a、颗粒性抗原
b、可溶性抗原
c、大分子聚合状态抗原
d、细菌
e、马血清白蛋白加佐剂
7、最不易引起免疫耐受的情况是
a、新生期注射可溶性抗原
b、成年期注射可溶性抗原
c、新生期注射颗粒性抗原
d、成年期注射颗粒性抗原
e、成年期注射佐剂与颗粒性抗原
8、能够形成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a、b细胞和nk细胞
b、t细胞和nk细胞
c、t细胞和b细胞
d、b细胞和单核细胞
e、t细胞和单核细胞
9、临床尝试以口服重组胰岛素的方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主要机制是
a、模拟骨髓阴性选择诱导b细胞免疫耐受
b、模拟胸腺阴性选择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
c、口服自身抗原诱导免疫耐受
d、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e、消除病人体内的自身抗体
10、关于免疫耐受下述正确的是
a、是由于射线照射或药物引起的
b、对所有的抗原均不产生免疫应答
c、成年动物较容易诱导形成免疫耐受
d、t细胞较b细胞容易形成免疫耐受
e、抗原在体内消失后耐受性仍持续存在
11、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巨噬细胞
d、单核细胞
e、nk细胞
12、通过分泌il-10介导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是
a、ntreg
b、itreg
c、失能t细胞
d、失能b细胞
e、idc
13、后天接触ag致免疫耐受表述有误的是
a、终生不被打破
b、ag单体较其聚体容易
c、口服ag可致免疫分离
d、耐受原表位有作用
e、ag剂量不适宜
14、下列关于免疫耐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耐受是对某一抗原物质上的所有决定簇都具有特异性
b、耐受最易在成年期产生
c、应用佐剂可增强免疫耐受效果
d、免疫耐受可人为终止
e、免疫耐受形成只与抗原的性质有关,与机体因素无关
15、耐受原表位是指
a、能诱导免疫耐受的ag所具有的表位
b、能诱导b细胞活化的表位
c、能诱导treg细胞活化的ag表位
d、能诱导mφ活化的表位
e、能诱导th细胞活化的ag表位
16、胸腺细胞经历阴性选择后获得了
a、表达协同刺激分子的能力
b、杀伤靶细胞的能力
c、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
d、mhc限制性
e、自身耐受
17、交感性眼炎的发生是由于破坏了
a、阴性选择
b、免疫忽视
c、克隆无能
d、克隆消除
e、免疫隔离部位
医学免疫学考试医学免疫学1、b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结的
a、浅皮质区
b、深皮质区
c、副皮质区
d、髓索
e、髓窦
2、浆细胞
a、可发育为b细胞
b、具有细胞毒作用
c、分泌大量ifn-γ
d、来源于th细胞
e、能分泌抗体
3、下列关于hlaⅱ类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α链和β2m链组成
b、提呈外源性抗原
c、分布在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
d、由hla-a、b、c等基因编码
e、可与cd8分子结合
4、关于记忆b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大量igm
b、接触同一抗原可迅速活化
c、在生发中心形成
d、与静息b细胞的大小相似
e、介导b细胞的再次免疫
5、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a、异种抗原
b、隐蔽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独特型抗原
6、能刺激ctl分化增殖和活化的细胞因子是
a、th1分泌的细胞因子
b、th2分泌的细胞因子
c、tfh分泌的细胞因子
d、th17分泌的细胞因子
e、treg分泌的细胞因子
7、可特异性识别并摄取抗原的apc是
a、单核细胞
b、内皮细胞
c、b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巨噬细胞
8、结核菌素试验检测的免疫细胞是
a、b细胞
b、t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nk细胞
e、浆细胞
9、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m
b、iga
c、siga
d、igg
e、igd
10、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中的c5转化酶是
a、c3bbb3b
b、c4b2a3b
c、c3bbb
d、c4b2a
e、c56789
11、未成熟b淋巴细胞表达的膜免疫球蛋白是
a、miga
b、migm
c、mige
d、migd
e、migg
12、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免疫耐受
b、自身免疫病
c、移植排斥反应
d、超敏反应
e、肿瘤
13、以下关于免疫应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物质的整个过程
b、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c、免疫应答总是对机体有利
d、固有免疫是适应性免疫的先决条件
e、适应性免疫可促进固有免疫应答的发生
14、有关免疫器官和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骨髓是所有免疫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b、脾是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c、淋巴结是t细胞的主要定居地
d、黏膜免疫系统是局部免疫应答发生部位
e、脾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15、半抗原的特性是
a、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b、具有免疫反应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
c、含有多个抗原表位
d、具有免疫原性而不具有免疫反应性
e、不具有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
16、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a、抗原的化学性质
b、抗原分子结构的复杂性
c、抗原分子的特殊化学基团
d、抗原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e、抗原的物理性状
17、cd4 t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不包括
a、线性表位
b、顺序表位
c、构象表位
d、蛋白降解后的多肽片断
e、mhcⅱ类分子提呈的表位
18、从抗原化学性质来讲,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a、脂多糖
b、多糖类
c、核酸
d、dna
e、蛋白质
19、免疫佐剂是
a、增强半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
b、增强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物质
c、减少免疫原毒性的物质
d、增强免疫交叉反应性的物质
e、降低免疫交叉反应性的物质
20、用人igg免疫动物,理论上不可能诱导产生的抗体是
a、抗κ链抗体
b、抗λ链抗体
c、抗γ链抗体
d、抗独特型抗体
e、抗α链抗体
21、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中的c5转化酶是
a、c3bbb3b
b、c4b2a3b
c、c3bbb
d、c4b2a
e、c56789
22、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发挥同样或类似的生物学作用,这种作用的特点称为细胞因子的
a、多效性
b、重叠性
c、协同性
d、拮抗性
e、网络性
23、黏附分子的正确概念是
a、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和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表面标记
b、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和作用的分子
c、由活化的细胞分泌的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多肽
d、体液中正常存在的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的一组大分子系统
e、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24、下列关于hlaⅱ类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α链和β2m链组成
b、提呈外源性抗原
c、分布在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
d、由hla-a、b、c等基因编码
e、可与cd2分子结合
25、与hlaⅰ类分子结合的cd分子是
a、cd4
b、cd8
c、cd3
d、cd2
e、cd152
26、未成熟b淋巴细胞表达的膜免疫球蛋白是
a、miga
b、migm
c、mige
d、migd
e、migg
27、下列哪个分子为b细胞抗原特异性识别受体
a、cd2
b、mhcⅱ
c、mhcⅰ
d、bcr
e、tcr
28、提供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最重要的分子对是
a、cd28-b7
b、cd40-cd40l
c、bcr-抗原
d、cd4-mhcⅱ类分子
e、cd8-mhcⅰ类分子
29、传递b细胞活化信号到细胞内的主要是
a、cd8
b、cd4
c、cd79a/cd79b
d、cd3
e、bcr
30、下列关于b细胞共受体描述错误的是
a、b细胞共受体能促进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b、b细胞共受体能促进b细胞的活化
c、b细胞共受体由cd19、cd21和cd31组成
d、b细胞共受体中cd21可结合c3d
e、b细胞共受体中cd19可传递活化信号
31、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不包括
a、等位排斥
b、体细胞高频突变
c、组合多样性
d、连接多样性
e、受体编辑
32、b1细胞接受碳水化合物刺激后,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高亲和力igg类抗体
b、高亲和力igm类抗体
c、低亲和力igg类抗体
d、低亲和力igm类抗体
e、低亲和力iga类抗体
33、关于t细胞发育中的阳性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阳性选择发生于sp细胞
b、发生于胸腺皮质
c、经过阳性选择,dp分化为成熟t细胞
d、获得自身免疫耐受
e、获得tcr多样性
34、与tcr构成复合体的分子是
a、cd2
b、cd4
c、cd8
d、cd28
e、cd3
35、介导t细胞抑制的共刺激分子
a、cd16
b、cd28
c、cd4
d、cd8
e、ctla-4
36、介导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
a、cd16
b、cd28
c、cd4
d、cd8
e、ctla-4
37、可促进th2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l-12
c、tgf-β
d、ifn-γ
e、il-4
38、关于初始t细胞与apc间黏附分子的非特异性结合,错误的是
a、发生在淋巴结的副皮质区
b、包括lfa-1与icam-1的结合
c、包括cd2与lfa-3的结合
d、是不可逆的
e、为tcr识别特异性抗原肽提供机会
39、位于免疫突触中央的分子对是
a、tcr/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b、cd28/b7
c、cd2/lfa-3
d、cd40l/cd40
e、lfa-1/icam-1
40、树突状细胞表面提供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分子主要是
a、cd80/cd86
b、cd19
c、mhcⅱ类分子
d、cd28
e、cd58
41、th1细胞产生的对巨噬细胞活化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ifn-γ
b、tnf-α
c、il-3
d、il-2
e、gm-csf
42、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的免疫细胞是
a、ctl
b、mφ
c、th
d、treg
e、dc
43、cd4 效应t细胞不包括
a、th1
b、th2
c、th17
d、treg
e、ctl
44、b细胞不具有的功能是
a、抗原提呈功能
b、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c、细胞因子分泌功能
d、免疫记忆功能
e、直接杀伤靶细胞功能
45、ig的类别转换主要发生在哪个过程中
a、从igg转换为igm、iga等
b、从igm转换为igg、iga等
c、从igd转换为igm、iga等
d、从ige转换为igg、iga等
e、从iga转换为igm、igg等
46、b细胞在生发中心不会发生
a、ig亲和力成熟
b、阴性选择
c、ig的类别转换
d、浆细胞的形成
e、记忆b细胞的产生
47、对ti-1抗原叙述错误的是
a、常被称为b细胞丝裂原
b、诱导b细胞应答比td-ag早
c、低浓度时特异活化相应b细胞
d、高浓度时多克隆活化b细胞
e、可诱导记忆性b细胞
48、巨噬细胞的功能不包括
a、吞噬杀伤病原体
b、杀伤肿瘤细胞等靶细胞
c、参与炎症反应
d、加工提呈抗原激活初始t细胞
e、免疫调节作用
49、能分化为巨噬细胞的前体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b细胞
c、t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红细胞
50、nk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和特征是
a、表达杀伤活化受体
b、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c、表达igfc受体
d、具有吞噬作用
e、表达杀伤抑制受体
51、下列淋巴细胞中,不属于固有免疫细胞的是
a、γδt细胞
b、αβt细胞
c、nkt细胞
d、nk细胞
e、b1细胞
52、早期诱导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生于感染后( )小时之内
a、0~4
b、0~24
c、4~48
d、4~96
e、24~96
53、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
a、iga
b、igd
c、ige
d、igm
e、igg
54、交感性眼炎的主要致病机制是由于
a、分子模拟
b、表位扩展
c、隐蔽抗原的释放
d、自身抗原被修饰
e、超抗原激活
55、关于抗病毒免疫描述错误的是
a、固有免疫应答也参与
b、ctl是主力
c、抗体只能阻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d、这是t-b细胞协同抗感染的经典案例
e、nk细胞是重要的早期抗病毒效应细胞
56、关于过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输入物质为抗原
b、免疫力出现快
c、维持时间不定
d、多用于治疗
e、输入物质为免疫活性细胞
57、下列哪项属于人工主动免疫
a、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
c、注射胸腺肽治疗恶性肿瘤
d、静脉注射cik细胞治疗肿瘤
e、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
58、t细胞在胸腺中经过阴性选择获得
a、tcr的表达
b、cd3的表达
c、自身mhc限制性
d、自身免疫耐受性
e、cd4和cd8的表达
59、介导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的分子是
a、cd3
b、cd4
c、cd28
d、lfa-1
e、pd-1
60、下列关于t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为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b、根据tcr的类型分为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
c、αβt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黏膜组织
d、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th、ctl和treg细胞
e、cd45ro分子是记忆性t细胞的特征性标志分子
猜你喜欢
- 2023-02-27 00:21
- 2023-02-26 23:17
- 2023-02-26 23:09
- 2023-02-26 22:50
- 2023-02-26 22:39
- 2023-02-26 22:28
- 2023-02-26 22:18
- 2023-02-26 22:10中国大学mooc水文地球化学作业答案查询
- 2023-02-26 21:43
- 2023-02-26 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