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题库

中国大学mooc分析化学(2)试题及答案-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随行课堂习题 正文

作者2023-10-22 23:45:49随行课堂习题 78 ℃0 评论
第十七章 色谱分析概论

17.1 色谱的前世今生随堂测验

1、俄国植物学家tswett在研究植物色素的成分时所采用的色谱方法属于( )。
    a、气-液色谱
    b、气-固色谱
    c、液-液色谱
    d、液-固色谱

2、下列不属于色谱法优点的是( )。
    a、高超的分离能力
    b、检测灵敏度高
    c、对未知物定性鉴别能力强
    d、分析速度快

3、下列哪位科学家不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色谱工作者( )。
    a、martin
    b、synge
    c、van deemte
    d、tiselius

17.2 色谱过程和基本概念随堂测验

1、吸附色谱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
    a、反复地吸附和解吸附
    b、不同组分差速迁移
    c、被固定相吸附能力强的组分先流出
    d、组分不断在两相间分配

2、与流速无关的保留值是( )。
    a、死时间
    b、调整保留时间
    c、保留体积
    d、保留时间

3、某色谱峰,其0.607倍峰高处的峰宽度为4mm,则其半峰宽为( )mm。
    a、6.66
    b、9.42
    c、3.33
    d、4.71

17.3 色谱过程和基本概念(2)随堂测验

1、在某色谱条件下,组分的保留因子为4,若死时间为30 s,组分的保留时间为( )s。
    a、120
    b、180
    c、30
    d、150

2、可以衡量色谱柱柱效的指标是( )。
    a、调整保留时间
    b、保留因子
    c、理论塔板高度
    d、分配系数

3、在柱色谱分析中,某物质的分配系数为零,则可用它来测定( )。
    a、色谱仪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据的体积
    b、柱中填料所占的体积
    c、色谱柱的总体积
    d、色谱仪的总体积

17.4 色谱法基本理论—塔板理论随堂测验

1、以下关于塔板理论叙述错误的是( )。
    a、塔板理论成功解释了色谱曲线的形状,色谱保留和柱效的关系
    b、理论塔板数可以用于衡量柱效高低
    c、从塔板理论可知影响柱效的因素
    d、塔板理论作出了四个与实际不符的假设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若柱长增加1倍,则理论塔板高度变为原来的( )。
    a、1/2
    b、1倍
    c、 倍
    d、不变

3、测得苯在2.0 m长的某色谱柱上死时间为0.20 min,保留时间为2.10 min,半峰宽为0.285 cm, 记录纸速为2 cm/min,则苯的理论塔板高度为( )mm。
    a、1.7
    b、1.5
    c、0.0017
    d、0.0015

17.5 色谱法基本理论—速率理论随堂测验

1、根据van deemter方程,在低流速条件下,影响柱效的因素主要是( )。
    a、传质阻抗
    b、纵向扩散
    c、涡流扩散
    d、填充不规则因子

2、van deemter方程中,影响涡流扩散项的主要因素是( )。
    a、流动相组成
    b、流动相流速
    c、固定相粒度大小和均匀程度
    d、柱温

3、van deemter方程中,几乎不影响传质阻抗项的因素是( )。
    a、固定相填充均匀程度
    b、固定液用量
    c、柱温
    d、载气流速

17.6 色谱法的分类与分离机制随堂测验

1、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色谱中,错误的说法是( )。
    a、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
    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c、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
    d、吸附剂的活性越大,对组分的吸附力越大

2、下列色谱类型中属于分配色谱机制的是( )。
    a、液-固柱色谱
    b、液-液色谱
    c、大孔树脂制备色谱
    d、凝胶过滤色谱

3、在空间排阻色谱中,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组分,一般保留时间短,先被洗脱出柱
    b、分离机理和流动相没有直接关系
    c、可用于对某些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d、常用多孔凝胶为固定相, 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第二十章 平面色谱法

20.1 平面色谱法定义、过程、分类及分离机理随堂测验

1、硅胶薄层色谱按机理来分是属于( )色谱。
    a、吸附
    b、分配
    c、离子交换
    d、空间排阻

2、纸色谱按机理来分是属于( )色谱。
    a、吸附
    b、分配
    c、离子交换
    d、空间排阻

3、纸色谱是以( )为固定相
    a、纸纤维
    b、纸上的吸附水
    c、玻璃板
    d、硅胶

20.2 平面色谱的主要技术参数随堂测验

1、a、b两药物,在同一薄层系统中展开后,若(rf)a=(rf)b,则a、b两者( )。
    a、是同一种物质
    b、不是同一种物质
    c、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d、无法判断

2、薄层色谱在分离样品时,要求其比移值rf在(   )。
    a、0~0.3
    b、0.7~1.0
    c、0.2~0.8
    d、1.0~1.5

3、样品在薄层色谱上展开,10min时有一rf值,则20min 时的展开结果是( )。
    a、rf值加倍
    b、rf值不变
    c、样品移行距离增加,但小于2倍
    d、样品移行距离增加,但大于2倍

20.3 薄层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随堂测验

1、薄层色谱法中,如使用硅胶或氧化铝为固定相,其活度级别越大,则含水量( ),活性( )。
    a、越小,越大
    b、越大,越小
    c、越大,越大
    d、越小,越小

2、放置较久的硅胶板分离极性有差异的a、b两化合物,分离度较差,为了改善分离,可用下述( )方法再进行实验。
    a、薄层板全新活化1小时后,再进行实验
    b、减小点样量
    c、在同一批号硅胶中喷洒一定量的水,过夜后再进行实验
    d、增大点样量

3、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40、490、550,则三组分在薄层板上的比移值rf的大小顺序为( )
    a、a>b>c
    b、a    c、c< a < b
    d、无法判断

20.4 薄层色谱操作方法随堂测验

1、荧光薄层板主要用于检测( )的物质。
    a、无紫外吸收
    b、有颜色
    c、有紫外吸收
    d、任意物质

2、薄层色谱展开前要先饱和15~20分钟,是为了防止( )。
    a、扩散
    b、边缘效应
    c、拖尾
    d、移行速度太慢

3、薄层色谱中对氨基酸常用的显色剂为( )。
    a、碘
    b、茚三酮
    c、荧光黄溶液
    d、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剂

20.5 纸色谱随堂测验

1、纸色谱中,极性大的物质,比移值( )
    a、大
    b、小
    c、不一定
    d、相同

2、纸色谱是根据溶质在两相间( )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a、离子交换能力
    b、吸附系数
    c、分配系数
    d、比移值

3、下列样品中哪一种不适合用纸色谱分离分析( )。
    a、磺胺类药物
    b、氨基酸类
    c、糖类
    d、以上都不是

第十八章 气相色谱法

18.1 气相色谱法的概况随堂测验

1、在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宽沸程较试样时,为达到良好的分离分析效果,柱温应考虑时选用( )。
    a、低温
    b、高温
    c、恒温
    d、程序升温

2、一般气相色谱法适用于 ( )。
    a、任何气体的测定
    b、任何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分离、测定
    c、无腐蚀性气体与在气化温度下可以气化的液体的分离与测定
    d、任何无腐蚀性气体与易挥发的液体、固体的分离与鉴定

3、按照分离机理,气相色谱法可分为吸附色谱法和( )。

18.2 气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载气随堂测验

1、用气相色谱法分离极性物质,则应选( )为固定液。
    a、β,β'—氧二丙腈
    b、邻苯二甲酸二壬酯
    c、角鲨烷
    d、液体石蜡

2、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能用作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 )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氦气

3、gc色谱法中,利用固定液角鲨烷分离烷烃是利用了组分与固定相之间( )作用力的差异
    a、诱导力
    b、定向力
    c、色散力
    d、氢键力

18.3 气相色谱检测器随堂测验

1、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
    a、浓度型检测器
    b、质量型检测器
    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2、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
    a、氢气
    b、氧气
    c、氩气
    d、氮气

3、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下列操作哪种是正确的( )。
    a、先开载气,后开桥电流,先关载气,后关桥电流
    b、先开桥电流,后开载气,先关载气,后关桥电流
    c、先开载气,后开桥电流,先关桥电流,后关载气
    d、先开桥电流,后开载气,先关桥电流,后关载气

18.4 分离条件的选择-影响因素公式随堂测验

1、对于一对较难分离的组分现分离不理想,为了提高它们的分离效率,最好采用的措施为( ) 。
    a、改变载气速度
    b、改变固定液
    c、改变担体
    d、改变载气性质

2、在气-液色谱中,下列( )对两个组分的分离度无影响。
    a、增加柱长
    b、增加检测器灵敏度
    c、改变固定液化学性质
    d、改变柱温

3、在气-液色谱中, 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且峰很窄,其原因是 ( )。
    a、柱效能太低
    b、容量因子太大
    c、柱子太长
    d、固定相选择性不好

18.5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简介随堂测验

1、关于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离效能高
    b、柱容量大
    c、柱渗透性好
    d、应用范围广

2、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速率方程式的正确表达式为( )。
    a、h=a cu
    b、h= b/u cu
    c、h=a bu c/u
    d、以上都不正确

3、以( )进行色谱分离的气相色谱法称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18.6 定性定量分析随堂测验

1、在色谱分析中需要所有组分都出峰的是( )。
    a、定性分析
    b、归一化法
    c、内标法
    d、外标法

2、在色谱分析中需要准确进样的是( )。
    a、定性分析
    b、归一化法
    c、内标法
    d、外标法

3、下列对内标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比归一化法准确
    b、进样量对分析结果影响小
    c、进样量对分析结果影响大
    d、适用于不能全部出峰的试样

18.7 例题解析随堂测验

1、正庚烷与正己烷在某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为94s和85s,空气在此柱上的保留时间为10s,所得理论塔板数为3900,此二化合物在该柱上的分离度为 ( )。
    a、1.23
    b、2.60
    c、1.49
    d、1.05

2、某色谱柱长1m时,其分离度为1.0,问要实现完全分离(r=1.5),色谱柱至少应为( )。
    a、1.5 m
    b、2.25 m
    c、3 m
    d、4.5 m

3、在某色谱条件下,若死时间是20s,组分的保留因子是5,则组分的保留时间为( )。
    a、120s
    b、180s
    c、150s
    d、30s

猜你喜欢

  • 2023-10-23 00:19
  • 2023-10-23 00:02
  • 2023-10-22 23:41
  • 2023-10-22 23:20
  • 2023-10-22 22:37
  • 2023-10-22 22:36
  • 2023-10-22 22:21
  • 2023-10-22 21:59
  • 2023-10-22 21:48
  • 2023-10-22 21:42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