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温病学概述1、【单选题】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纬》
e、《温疫论》
2、【单选题】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
a、《温热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
e、《疫病篇》
3、【单选题】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的医家是: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4、【单选题】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
a、《温热论》
b、《外感温病篇》
c、《湿热病篇》
d、《疫病篇》
e、以上均不是
5、【简答题】简述温病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1.2温病学发展的历史阶段1、【单选题】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 影响最大的是: ( )
a、吴又可
b、薛生白
c、王孟英
d、吴鞠通
e、叶天士
2、【单选题】薛生白的学术成就是: ( )
a、开专论温病之先河
b、倡导三焦辨证
c、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d、创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e、立湿热病专著
3、【单选题】吴鞠通的代表著作( )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纬》
e、《瘟疫论》
4、【判断题】宋到金元时期是温病学的成长时期 ( )
5、【简答题】(名词解释)疠气:
1.3测试1、【单选题】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2、【单选题】哪一篇著作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施治体系,发展和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a、《温热论》
b、《外感温病篇》
c、《温热经纬》
d、《湿热病篇》
e、《温病条辨》
3、【单选题】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a、病因学说的确立
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
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的确立
4、【单选题】“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
a、吴又可
b、吴鞠通
c、汪机
d、王孟英
e、王安道
5、【判断题】明到清代是温病学的成长时期。
6、【判断题】吴又可提出在温病初起不得纯投辛温,应以寒凉为主。
7、【判断题】王安道认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8、【判断题】宋代朱肱提出不可拘泥使用古方,要因人、因地、因病、因时而异。
9、【判断题】《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平行关系。
10、【简答题】疠气是什么?
2.1温病的概念1、【单选题】温病的主症是:
a、头痛
b、抽搐
c、发热
d、昏迷
e、口渴
2、【单选题】根据临床证候而命名的温病是:
a、风温
b、春温
c、大头瘟
d、秋燥
e、伏暑
3、【单选题】温病和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a、起初是否有表证
b、起病的缓急
c、伤阴的程度
d、传染的强弱
e、病邪的性质
4、【简答题】温病的特点是什么?
2.2测试1、【单选题】温病的主症是:( )
a、头痛
b、抽搐
c、发热
d、昏迷
e、口渴
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c、易出现险恶证候
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破糜烂
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3、【单选题】以下温病病名不是以四时主气分类命名的是:
a、风温
b、暑温
c、湿温
d、秋燥
e、春温
4、【单选题】以下哪病种不属于温热类的温病: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秋燥
e、伏暑
5、【单选题】在温病和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
d、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温疫
e、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容易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6、【判断题】大多数温病具有传染性,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
7、【判断题】新感温病包括风温、春温、秋燥、湿温、暑湿。
8、【判断题】从温病的发展趋向和过程来看,大多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
9、【判断题】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湿温。
10、【判断题】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指的是狭义伤寒。
11、【简答题】温病的定义
3.1温病的病因与发病1、【单选题】温病的病因是:
a、冬伤于寒
b、外感温邪
c、外感风热
d、乖戾之气
e、疫疠之气
2、【单选题】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的温邪是:
a、风热病邪
b、燥热病邪
c、温热病邪
d、暑热病邪
e、湿热病邪
3、【单选题】下列哪项属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易侵犯上焦肺卫
b、易致局部红肿热痛
c、径入阳明气分
d、按卫气营血渐次深入
e、逆传心包,引起昏迷
4、【单选题】不属于温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是:
a、病自里发,初起即见里热证候
b、病程中里热炽盛,动风动血
c、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d、病初可见营血分证
e、易伤肝肾阴液
5、【简答题】简述有哪些常见的温邪?
3.2测试1、【单选题】对于温热病邪的概念,下列哪种认识不妥:
a、春季导致某一种温病的病邪
b、温邪中的一种
c、温邪的同义概念
d、春温病的病因
e、根据“伏寒化温”的理论衍生出的一种新的病因概念
2、【单选题】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的病邪是:
a、湿热病邪
b、燥热病邪
c、温热病邪
d、暑热病邪
e、温毒病邪
3、【单选题】下列哪项属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易侵犯上焦肺卫
b、易致局部红肿热痛
c、径入阳明气分
d、按卫气营血渐次深入
e、逆传心包,引起昏迷
4、【单选题】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的病邪是:
a、湿热病邪
b、燥热病邪
c、温热病邪
d、暑热病邪
e、温毒病邪
5、【单选题】对于温热病邪的概念,下列哪种认识不妥:
a、春季导致某一种温病的病邪
b、温邪中的一种
c、温邪的同义概念
d、春温病的病因
e、根据“伏寒化温”的理论衍生出的一种新的病因概念
6、【判断题】暑温的病因是暑热夹湿。
7、【判断题】即易于困遏清阳,又阻滞气机的病邪是暑热病邪。
8、【判断题】先入阳明气分,又易于损伤津气的病邪是温热病邪。
9、【判断题】燥热病邪致病,初起病变中心是厥阴心包。
10、【判断题】以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戾气。
11、【简答题】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4.1卫气营血辨证1、【单选题】血分证的病理要点为( )
a、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b、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c、邪热内陷,机窍闭阻
d、热邪久羁,耗损肾阴
e、里热蒸迫,热炽津伤
2、【单选题】营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 )
a、夜热无汗,口干不欲饮,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无力
b、身灼热,口干不甚渴饮,舌红绛少苔,脉细数
c、发热胸闷,肌肤红疹,心烦口渴,舌红绛,苔薄白
d、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
e、以上均不是
3、【单选题】发热恶寒,汗出,口渴,心烦,头痛如劈,舌红苔黄,脉滑数,属于:( )
a、卫分证
b、卫气同病
c、气分证
d、卫营同病
e、气营两燔
4、【判断题】有恶寒者都属卫分证( )
5、【简答题】卫分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4.2三焦辨证-上焦1、【单选题】热闭心包的辨证要点( )
a、神昏,肢厥,舌绛
b、肢厥,舌绛 ,舌蹇
c、身灼热,神昏,肢厥
d、神志昏蒙,时清时昧
e、舌苔垢腻,舌绛
2、【多选题】三焦辨证之上焦证型与卫气营血辨证有关的是: ( )
a、卫分病变
b、气分病变
c、营分病变
d、血分病变
e、阴伤病变
3、【多选题】邪在上焦出现的证候有: ( )
a、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脉浮数,苔薄白
b、舌红绛,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灼热肢厥
c、身热、汗出、口渴、咳嗽、气喘、苔黄、脉数
d、身热不扬,神志昏蒙,时或谵语,胸闷脘痞,苔腻,脉滑数
e、潮热便秘,腹胀满,苔黄黑而燥,脉沉实
4、【判断题】“逆传心包”是指由肺卫传入心包 ( )
5、【简答题】(名词解释)逆传:
4.3三焦辨证-中焦和下焦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湿热困牌、气机郁阻的主要表现的是( )
a、身热不扬,有汗不解
b、痰涎壅盛,神志昏蒙
c、胸脘痞闷,泛恶欲呕
d、身重肢倦,便溏尿浊
e、苔腻,脉濡
2、【单选题】按三焦辨证,病在足少阴的病理主要是: ( )
a、热盛动血、心神扰乱
b、热邪壅滞、肺气闭郁
c、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d、热邪久羁、肾阴耗损
e、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3、【单选题】下焦病证所涉及的脏腑是: ( )
a、心肾
b、脾胃
c、肝肾
d、胆胃
e、肺胃
4、【判断题】三焦辨证中,温病的极期阶段指的是中焦足阳明胃的病变 ( )
5、【简答题】(名词解释)瘛疭:
4.4测试1、【单选题】以下不属气分发热的是? ( )
a、壮热
b、身热不扬
c、身热夜甚
d、日晡潮热
e、寒热起伏
2、【单选题】血分证的病理要点为( )
a、耗血动血,瘀热内阻
b、热伤阴液,扰神窜络
c、热邪内陷,机窍阻闭
d、邪热久羁,耗损肾阴
e、里热蒸迫,热炽津伤
3、【单选题】按三焦辨证,病在足少阴的病理主要是: ( )
a、热盛动血、心神扰乱
b、热邪壅滞、肺气郁闭
c、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d、热邪久羁、肾阴耗损
e、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4、【单选题】温病邪在气分的脏腑部位,下列项是错误的? ( )
a、脾胃
b、肝
c、脾
d、大肠
e、胆
5、【单选题】温病中邪入脾、胃、肠、胆、胸、膈等部位时,一般多属: ( )
a、卫分证
b、气分证
c、营分证
d、血分证
e、以上都不对
6、【判断题】有恶寒者都属卫分证。
7、【判断题】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是气分证的辨证要点。
8、【判断题】谵语是营分证的辨证要点。
9、【判断题】按卫气营血顺序传变称为顺传。
10、【判断题】温病的传变有从营血分转出气分而逐渐向愈。
11、【简答题】心中憺憺大动名词解释
5.1辨舌验齿和辨斑疹白㾦1、【单选题】积粉苔的病机是:( )
a、痰湿蕴肺
b、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c、中焦湿热
d、胃中宿滞
e、以上均不是
2、【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镜面舌是温病后期胃阴衰亡之象
b、舌绛不鲜,干枯而痿为温邪深入下焦,肾阴欲竭
c、杨梅舌提示瘀血阻络
d、猪肝舌为肝肾阴竭之象
e、舌尖红赤起刺多为心火上炎
3、【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斑疹的色泽越深越暗,病情就越轻浅
b、牙齿燥如枯骨多见于温病后期真阴耗损之证
c、齿缝流血且齿龈红赤肿痛多为胃火冲击
d、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高于皮面,抚之碍手,压之退色,消退后脱屑的为疹。
e、白㾦是湿热留恋气分,郁蒸肌肤而形成的细小白色疱疹。
4、【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斑疹紧束有根,从皮面钻出,则为热毒锢结,预后不良。
b、斑疹发出量少,稀疏均匀,为热毒深重。
c、斑疹虽然透发,但病人身热不退,烦躁不安,为预后不良。
d、白㾦往往随着发热和出汗而透发。
e、白㾦透发前多伴有胸闷不舒等先兆表现。
5、【简答题】温病舌诊包括哪些内容?
6、【简答题】简述斑疹的病机。
5.2辨常见症状1、【单选题】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发热的辨析有助于判别病邪的性质、病变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病势的进退。
b、身热不扬多见于湿温病初起。
c、热蒸湿动可以出现时有汗出的表现。
d、津气外脱的亡阴之证多见无汗。
e、战汗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所致。
2、【单选题】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热盛津伤、尿源不足或湿热阻滞,膀胱气机不畅可以见到小便短少。
b、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可以见到小便涩痛。
c、湿热积滞搏结肠腑可见大便溏垢,色如败酱,状如藕泥。
d、热与血结,蓄结下焦则可见大便色黑如柏油。
e、肠热下利可出现纯利稀水。
3、【单选题】实风内动常见的表现,不包括:( )
a、心中憺憺大动
b、颈项强直
c、牙关紧闭
d、角弓反张
e、两目上视
4、【单选题】有关热厥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表现为四肢厥冷但胸腹灼热
b、具有热深厥亦深的特点
c、表现为四肢不温,通体清冷
d、常伴见烦躁、气息粗大、汗多、尿短赤、便秘等热象
e、为热毒炽盛,郁闭气机,阳气不能外达四肢所致
5、【简答题】温病神昏谵语的病机有哪些?
6、【简答题】温病过程中无汗的机理是什么?
5.3测试1、【单选题】有关舌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卫分和气分的病变
b、按色泽来分,温病常见的舌苔有白苔、黄苔、灰苔和黑苔
c、积粉苔多见于湿热性质的温疫病
d、黄苔则多由白苔转化而来,提示邪热已入气分
e、白砂苔是秽浊之气上泛而胃气衰败的征象
2、【单选题】有关白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白㾦形如粟米,突出于皮肤,内含少量透明浆液
b、白㾦多分布于四肢和头面
c、白㾦消退时有脱屑
d、白㾦反复多次发作
e、温病过程中出现白㾦,即说明湿热病邪郁阻气分
3、【单选题】有关神志异常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神志的异常表现,程度有轻重之别,但病位无浅深之分
b、神志异常涉及的病机可分为扰、蒙、闭、脱、虚5类
c、热结肠腑、浊热扰心可导致神昏谵语
d、营热扰心可导致神昏谵语
e、血热扰心可导致神昏谵语
4、【单选题】有关斑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消退不脱屑的为斑
b、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高于皮面,抚之碍手,压之退色,消退后脱屑的为疹
c、斑疹的出现提示热毒锢结,邪无出路
d、斑和疹的形成,所涉及的脏腑病位以及病机浅深是有区别的
e、从斑疹的形态来看,如果斑疹松浮洋溢,如洒于皮面,提示邪热外达,预后较好
5、【判断题】温病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营血分病变。
6、【判断题】白砂苔、白霉苔、积粉苔是危重症的表现。
7、【判断题】斑为太阴热毒,疹为阳明风热。
8、【判断题】血随咳唾而出称为咯血,是邪热损伤肺络的标志。
9、【判断题】实风内动者常伴见颧赤、五心烦热等表现。
10、【简答题】厥(名词解释题)
6.1温病的治疗1、【单选题】温病湿热阻滞三焦,治宜:( )
a、清泄少阳
b、分消走泄
c、开达膜原
d、宣气化湿
e、燥湿泄热
2、【单选题】温病高热烦躁,痉厥,神昏谵语,治宜选用:( )
a、牛黄清心丸
b、苏合香丸
c、玉枢丹
d、紫雪丹
e、止痉散
3、【单选题】温病息风止痉法的作用是:( )
a、祛风清热
b、祛风除湿
c、祛风通络
d、祛风除痰
e、以上都不是
4、【单选题】增液汤适用于:( )
a、腑实阴伤证
b、腑实兼气液两虚证
c、肺燥肠闭证
d、津枯肠燥便秘证
e、以上均不是
5、【单选题】温病热郁胸膈证适用的治法是:( )
a、轻清宣气法
b、辛寒清气法
c、清热泻火法
d、辛凉解表法
e、疏卫润燥法
6、【简答题】简述温病的治法有哪几类?
6.2测试1、【单选题】泄卫透表法的共同作用是:( )
a、疏散卫表风热
b、外散表寒,内清暑热
c、疏泄腠理,逐邪外出
d、疏化肌表湿热
e、疏解肺卫燥热
2、【单选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祛湿清热法是驱除三焦湿热的治法
b、祛湿清热法包括宣气化湿法、燥湿泄热法和分消走泄法
c、分消走泄法代表方如温胆汤
d、开达膜原法适用于湿热秽浊郁闭膜原证
e、分利湿热法适用于湿热阻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证
3、【单选题】属于滋阴息风的方剂是:( )
a、大定风珠
b、沙参麦冬汤
c、大承气汤
d、羚角钩藤汤
e、白虎汤
4、【单选题】瘀热结于下焦之证,可用:( )
a、导滞通便法
b、通腑泄热法
c、通瘀破结法
d、攻下滋阴法
e、宣肺攻下法
5、【单选题】凉血散血法的代表方剂是:( )
a、清营汤
b、加减玉女煎
c、清瘟败毒饮
d、菖蒲郁金汤
e、犀角地黄汤
6、【判断题】清心开窍法适用于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清窍证。
7、【判断题】热极生风者用凉肝息风法。
8、【判断题】茯苓皮汤是分利湿热法的代表方。
9、【判断题】湿热积滞搏结肠腑用通腑泄热法。
10、【判断题】回阳固脱法适用于温病过程中阳气暴脱证。
11、【简答题】简述豁痰开窍法的适应证和代表方。
7.1风温病因病机1、【单选题】风温的病因是( )
a、温热病邪
b、风寒病邪
c、风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暑热病邪
2、【单选题】对风温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作了系统论述的温病学专著是( )
a、叶香岩《温热论》
b、朱肱《类证活人书》
c、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d、吴鞠通《温病条辨》
e、王孟英《温热经纬》
3、【多选题】风温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
a、感受风热病邪
b、人体与外界环境不相适应
c、素体虚弱,抗病能力减弱
d、冬令应寒反而温
e、冬令气候过寒
4、【判断题】现代医学所说的大叶性肺炎就是中医温病学中的风温( )
5、【简答题】(名词解释)风温:
7.2风温辨治---邪在肺经辨治1、【单选题】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选用方为( )
a、调味承气汤
b、导赤承气汤
c、桃仁承气汤
d、宣白承气汤
e、增液承气汤
2、【单选题】风温初起风热犯于肺卫证的治则为( )
a、解表发汗,透邪外达
b、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c、疏风发汗,清肺泻热
d、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e、辛凉解表,甘润肺阴
3、【单选题】身热,汗出,烦躁,咳喘,胸闷,咳甚痰多,舌红苔黄,脉数,治宜:( )
a、麻杏石甘汤加半夏,苏子,橘红
b、麻杏石甘汤加芦根,苡仁,冬瓜
c、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连翘,川贝
d、麻杏石甘汤加浙贝,瓜蒌,郁金
e、麻杏石甘汤加桔梗,甘草,贝母
4、【判断题】风温肺热发疹证属营分病变( )
5、【简答题】什么是温病中的辛凉轻剂?
7.3风温辨治 --邪在阳明和心包辨治1、【单选题】风温热陷心包的证候是: ( )
a、猝然昏倒,不知人事,身热肢厥
b、身体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舌色鲜绛,脉细数
c、身热,昏愦不语,倦卧,或兼汗多气短,脉细无力;或兼面色苍白,汗出淋漓,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d、身热夜甚,时有谵语,斑点隐隐,舌质红绛
e、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或时有谵语,苔黄腻
2、【单选题】身热,神志昏愦不语,倦卧,兼汗多,气短,脉细无力,首选方剂是: ( )
a、安宫牛黄丸合生脉散
b、苏合香丸合生脉散
c、紫雪丹合参附汤
d、至宝丹合参附汤
e、神犀丹合生脉散
3、【单选题】热入心包兼有腑实与单纯阳明腑实,前者辨证的关键是: ( )
a、身热神昏
b、腹痛便秘
c、口渴欲饮
d、舌蹇言语不利
e、四肢逆冷
4、【判断题】阳明腑实证发生神昏谵语,只要通下腑实,神志即可恢复( )
5、【简答题】“热结旁流”的纯利稀水和“肺热移肠”的下利有何不同?
7.4测试1、【单选题】下述症状中除哪项外,皆属营分见证? ( )
a、心烦不寐
b、身热夜甚
c、斑疹隐隐
d、舌质紫绛
e、汗出
2、【单选题】初起病在上焦肺的温病有:( )
a、风温
b、冒暑
c、湿温
d、暑秽
e、伏暑
3、【单选题】气分的主要病理是: ( )
a、正邪剧争
b、热闭心包
c、热炽津伤
d、肺气失宣
e、脾胃失和
4、【单选题】不是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
a、发热微恶风寒
b、头痛
c、无汗
d、口微渴
e、脉数
5、【单选题】下焦病证所涉及的脏腑是: ( )
a、心肾
b、脾胃
c、肝肾
d、胆胃
e、肝胆
6、【判断题】现代医学所说的大叶性肺炎就是中医温病学中的风温。
7、【判断题】风温虽多见于冬春,但一年四季都能发生。
8、【判断题】叶天土曾说:“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就是指用桑菊饮。
9、【判断题】风温肺经气分热甚都可用麻杏石甘汤为主方。
10、【判断题】风温肺热发疹证属营分证病变。
11、【简答题】风温名词解释
8.1春温概念病因病机及辨证1、【简答题】春温病的治疗原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简答题】春温是由____________而引起的初起____________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热病。
3、【简答题】春温初期,有病发于______________和病发于____________之别。
8.2春温辨治-热郁少阳及胸膈辨治1、【单选题】身热不已,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象弦数,其基本病机为()
a、热郁胸膈
b、邪留三焦
c、热灼胸膈
d、热郁胆腑
e、热炽津伤
2、【单选题】症见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最合适的处方是()
a、蒿芩清胆汤
b、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
c、黄芩汤加柴胡、山栀
d、黄芩汤加龙胆草、黄连、竹茹、代赭石
3、【单选题】春温气分郁热证见身热不甚心烦懊憹,坐卧不安,欲呕不得呕,舌苔微黄不躁,脉数。治宜()
a、凉膈散
b、栀子豉汤
c、増损双解散
d、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
e、蒿芩清胆汤
4、【单选题】春温气分郁热证见身热不已,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躁,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
a、宣白承气汤
b、导赤承气汤
c、凉膈散
d、调胃承气汤
8.3春温辨治-温病三承气汤证辨治1、【单选题】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象沉细,其证是()
a、阳明腑实
b、腑实腑实,阴液亏虚
c、阳明腑实,气液两虚
d、肺燥肠闭
e、以上都不是
2、【单选题】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象沉细,方用()
a、调胃承气汤
b、増液汤
c、凉膈散
d、増液承气汤
e、新加黄龙汤
3、【单选题】身热口燥咽干,大便秘结,倦怠少气,撮空摸床,肢体阵颤,目不了了,苔焦黄,脉沉细,治宜()
a、増液汤
b、调胃承气汤
c、新加黄龙汤
d、増液承气汤
e、导赤承气汤
4、【单选题】身热,腹满便秘,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舌红脉数,药用生地、赤芍、黄连、黄柏、大黄加()
a、扁蓄、竹叶
b、芒硝
c、竹叶、车前草
d、竹叶、甘草、滑石
e、木通、甘草
5、【单选题】新加黄龙汤适用于下列哪一项证候?()
a、阳明腑实兼阴液亏虚
b、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
c、肺热壅盛兼腑实
d、阳明腑实兼气液两伤
e、热闭心包兼腑寒
8.4春温辨治-阴虚火炽及邪留阴分辨治1、【单选题】春温后期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脉细数,病机为( )
a、心火亢于上,肾水亏于下
b、热灼营阴,扰乱心神
c、余热久羁,肝肾阴伤
d、余邪留伏阴分
e、以上都不是
2、【单选题】春温阴虚火炽证见: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脉细数,治宜()
a、栀子豉汤
b、清营汤
c、翘荷汤
d、黄连阿胶汤
e、青蒿鳖甲汤
3、【单选题】春温后期,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苔少,拟用何方宜()
a、阿胶黄连汤
b、黄连阿胶汤
c、青蒿鳖甲汤
d、加减复脉汤
e、连梅汤
8.5测试1、【单选题】发于冬春两季,初起以里热为主的温病是()
a、风温
b、大头瘟
c、疫疹
d、冬温
e、春温
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春温的特点?()
a、发病急骤
b、变化较快
c、病情较重
d、初起以肺卫证候为主
e、多发于春季
3、【单选题】下列春温辨治方法哪项不妥?()
a、初起兼有表邪者,治宜疏表透邪,清泄里热
b、若初起热在气分,治以苦寒泄下
c、若热在营分,则予凉营养阴为主
d、若热盛动血,迫血妄行,治宜凉血止血
e、一旦邪陷正衰,导致亡阳虚脱,急当扶正固脱
4、【单选题】下列春温病理哪项不正确()
a、春温邪热内郁,初起即见里热炽盛证
b、若复感时邪,引动在里伏邪,可见卫表证
c、病初有郁发气分和郁发营分之别
d、病程中易见热盛动风,神昏,痉厥等证。
e、病变后期,多见肺胃之阴被劫烁之候
5、【单选题】春温的治则以清泄里热为主,并须注意养阴,透邪外出,下列治法中哪项错误?()
a、热在气分,苦寒清泄里热
b、热在营分,清营解毒,透热转气
c、热盛动血,清热凉血解毒
d、热盛动风,凉肝息风
e、后期肺胃阴伤,甘寒滋养肺胃
6、【单选题】身热不已,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象弦数,其基本病机为()
a、热郁胸膈
b、邪留三焦
c、热灼胸膈
d、热郁胆腑
e、热炽津伤
7、【多选题】春温发病之初即见到的病证有()
a、气分里热证
b、邪阻中焦
c、营分里热证
d、邪伏募原
e、卫气同病
8、【多选题】新加黄龙汤的主治证可见()
a、口干咽燥
b、小便涓滴不畅
c、倦怠少气
d、目不了了
e、脉象滑数
9、【多选题】春温气营两燔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壮热口渴
b、小便不利
c、斑疹隐隐
d、吐血衄血
e、舌质红绛
10、【多选题】春温热与血结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少腹坚满按之疼痛
b、口渴引饮
c、小便不利
d、大便色黑,神志如狂
e、脉沉实而涩
11、【多选题】春温热盛动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高热烦渴
b、少腹坚满,按之疼痛
c、手足躁扰,角弓反张
d、舌质紫晦
e、脉象弦数
12、【简答题】心烦懊憹名词解释
9.1暑温概述和气分证辨治1、【单选题】暑温是 ( )高发病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四季
2、【单选题】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伤暑全书》
d、《景岳全书》
e、《温病条辨》
3、【单选题】暑温临床特点,下列说明中哪项提法欠妥:( )
a、发病急骤
b、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多等气分证候
c、病机传变迅速
d、易化燥化火而出现口唇燥裂、咽喉肿痛、双目红赤等表现。
e、可出现伤络动血、抽搐痉厥、闭窍神昏等严重病证。
4、【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暑温津气欲脱证的常见证候:( )
a、身热已退
b、汗出不止
c、高热
d、脉散大
e、喘喝欲脱
5、【简答题】暑温的辨证要点有哪些?
9.2暑温辨治-营血分证和后期证1、【单选题】疾病初起就见暑伤肺络证的表现,可称为:( )
a、暑风
b、暑厥
c、暑瘵
d、暑秽
e、冒暑
2、【单选题】暑热之邪猝中心营,内闭心包,可称为:( )
a、冒暑
b、暑秽
c、暑痫
d、暑厥
e、暑风
3、【单选题】暑热动风证的治法是:( )
a、清营泄热,清心开窍
b、清泄暑热,息风定痉
c、凉血解毒,清心开窍
d、凉血解毒,清暑安络
e、清心泻火,滋肾养液
4、【单选题】暑伤心肾证的治法是:( )
a、清心泻火,滋肾养液
b、清营泄热,清心开窍
c、凉血解毒,清心开窍
d、凉血解毒,清暑安络
e、清泄暑热,息风定痉
5、【简答题】连梅汤的组方药物有哪些?
9.3暑温兼证辨治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暑湿在卫证的典型表现:( )
a、身热,微恶风寒
b、身重肢节酸楚
c、无汗或微汗,脘痞
d、苔白腻或微黄腻
e、口大渴喜凉饮
2、【单选题】暑湿困阻中焦证的代表方是:( )
a、卫分宣湿饮
b、白虎加苍术汤
c、东垣清暑益气汤
d、三石汤
e、新加香薷饮
3、【单选题】暑湿未净,蒙扰清阳证的代表方是:( )
a、白虎加苍术汤
b、卫分宣湿饮
c、东垣清暑益气汤
d、清络饮
e、三石汤
4、【单选题】清络饮的组方药物是:( )
a、鲜荷叶边、鲜银花、西瓜翠衣、鲜扁豆花、丝瓜皮、鲜竹叶心
b、黄芪、苍术、人参、升麻、橘皮、白术
c、滑石、生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
d、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苍术
e、香薷、青蒿、滑石、茯苓、通草、苦杏仁、淡竹叶、鲜冬瓜皮、鲜荷叶
5、【简答题】患者夏季发热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胸脘痞闷,心中烦,时有呕恶,苔薄腻,脉浮弦。用合方加减治疗较为适宜?
9.4测试1、【单选题】暑温临床特点,下列说明中哪项提法欠妥:( )
a、发病急骤
b、易化燥化火而出现口唇燥裂、咽喉肿痛、双目红赤等表现。
c、病机传变迅速
d、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多等气分证候
e、可出现伤络动血、抽搐痉厥、闭窍神昏等严重病证
2、【单选题】暑温热结肠腑证的代表方是:( )
a、牛黄承气汤
b、新加黄龙汤
c、解毒承气汤
d、麻子仁丸
e、大承气汤
3、【单选题】不是暑温后期痰瘀滞络证可见的症状有:( )
a、痴呆
b、失语
c、耳聋
d、角弓反张
e、手足拘挛
4、【单选题】暑伤津气证的病机主要是:( )
a、津气外脱
b、暑热郁蒸,阳明热结
c、邪入营分
d、暑湿中阻
e、暑热内盛,伤津耗气
5、【单选题】暑入阳明证患者在高热的同时出现“背微恶寒”是因为:( )
a、兼感寒邪
b、阳气大伤
c、汗出过多,腠理疏松,卫气受伤
d、正气亡脱
e、湿邪郁阻
6、【判断题】暑温的基本治则是清暑祛湿。
7、【判断题】暑温病初起容易见到阳明气分热盛证。
8、【判断题】暑温病一年四季可发。
9、【判断题】暑热动风证的代表方是大定风珠。
10、【判断题】暑湿弥漫三焦证的代表方是三石汤。
11、【简答题】暑温类证包括哪些?
10.1伏暑---病因病机1、【单选题】称“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俞根初
d、薛雪
e、王孟英
2、【单选题】伏暑的病变季节是:
a、发生于冬季
b、发生于秋季
c、秋冬季节
d、发于夏季
e、两者均无
3、【单选题】发病初起为表里同病,里热有在气在营之分,且有暑湿郁蒸的温病是指:
a、春温
b、暑温
c、湿温
d、伏暑
e、以上都不是
4、【单选题】伏暑的发病由于:
a、伏邪自发
b、外感引发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5、【多选题】伏暑病可出现
a、表里同病
b、湿热积滞阻于肠道
c、暑湿郁蒸
d、邪袭肺卫
e、暑湿化燥
6、【多选题】伏暑初发其症可见:
a、发热恶寒,无汗
b、心烦口渴,小便短赤
c、头痛,周身酸痛
d、口干不渴
e、舌赤少苔
7、【判断题】提出“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的是叶天士
8、【简答题】(名词解释)伏暑
10.2伏暑---卫气分证辨治1、【单选题】伏暑,证见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脘痞,身热午后较重,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证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苔黄白而腻,脉弦数,其治疗处方宜:
a、黄芩汤
b、黄连温胆汤
c、蒿芩清胆汤
d、青蒿鳖甲汤
e、雷氏宣透膜原法
2、【单选题】身热不解, 胸腹积热,呕恶,便溏不爽, 色黄如酱,舌黄垢腻, 脉濡数。治宜
a、王氏连朴饮
b、枳实导滞汤
c、葛根芩连汤
d、黄芩汤
e、以上都不是
3、【单选题】头痛,无汗或少汗,恶寒发热,全身酸痛,胸闷院痞,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尖边红,苔白腻,脉濡数。治宜:
a、三仁汤
b、藿朴夏苓汤
c、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
d、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e、以上都不是
4、【多选题】伏暑邪在气分,其症可见:
a、寒热似疟
b、脉洪数
c、胸腹灼热
d、口渴心烦
e、汗多
5、【多选题】伏暑发病季节有秋冬迟早之不同,因而又称:
a、晚发
b、发痧
c、伏暑晚发
d、伏暑秋发
e、冬月伏暑
6、【判断题】伏暑“卫营同病”治宜选用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7、【简答题】(名词解释)轻法频下
10.3伏暑---热在营血证治1、【单选题】身热夜甚,烦躁不安,夜不能寐,渴不欲饮,尿赤涩痛,舌绛,治宜:
a、黄连阿胶汤
b、清营汤
c、清宫汤
d、导赤清心汤
e、以上都不是
2、【单选题】发热夜甚,神昏谵语,漱水不欲咽,舌紫晦而润,其病机为:
a、热入营分,营阴受灼
b、热入营分,邪闭心包
c、热入血分,瘀热内阻
d、热闭心包,血络瘀滞
e、以上都不是
3、【单选题】证见发热夜甚,神昏谵语,漱水不欲咽,舌绛无苔,望之若干,扪之尚润,或紫晦而润,其治疗处方宜
a、犀角地黄汤
b、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
c、桃仁承气汤
d、神犀丹
e、犀地清络饮
4、【多选题】热在心营,下移小肠其症可见:
a、身热夜甚,心烦不寐
b、口干渴喜热饮
c、口干但不甚渴饮
d、小便短赤热痛
e、舌绛,脉细数
5、【多选题】犀地清络饮中用于涤痰开窍的药是:
a、石菖蒲
b、远志
c、姜汁
d、竹沥
e、竹茹
6、【判断题】小便频数量多,甚至遗尿,口渴引饮,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脉沉弱,方用犀地清络饮
7、【简答题】伏暑“热闭心包,血络瘀滞”如何辨治?
10.4测试1、【单选题】称“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的医家是: ( )
a、叶天士
b、吴鞠通
c、俞根初
d、薛雪
e、王孟英
2、【单选题】伏暑的发病由于: ( )
a、伏邪自发
b、外感引发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3、【单选题】发病初起为表里同病,里热有在气在营之分,且有暑湿郁蒸的温病是指: ( )
a、春温
b、暑温
c、湿温
d、伏暑
e、以上都不是
4、【单选题】头痛,无汗或少汗,恶寒发热,全身酸痛,胸闷院痞,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尖边红,苔白腻,脉濡数。治宜: ( )
a、三仁汤
b、藿朴夏苓汤
c、银翘散去牛劳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
d、银翘散加生地、丹皮、亦芍、麦冬方
e、以上都不是
5、【单选题】伏暑的病变季节是: ( )
a、发生于冬季
b、发生于秋季
c、发于秋冬季节
d、发于夏季
e、两者均无
6、【判断题】提出“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的是叶天士。
7、【判断题】伏暑郁阻少阳证用小柴胡汤治疗。
8、【判断题】发病初起为表里同病,里热有在气在营之分,且有暑湿郁蒸的温病是指暑温。
9、【判断题】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脘痞,苔腻,脉濡数,方选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苡仁、通草。
10、【判断题】伏暑“卫营同病”治宜选用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11、【简答题】晚发名词解释
11.1湿温病因病机及辨证1、【单选题】湿温初起,一般的治疗原则是()
a、清热利湿
b、宣表化湿
c、淡渗利湿
d、清热燥湿
e、以上都不是
2、【单选题】“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是那位医家所说?
a、章虚谷
b、薛雪
c、王孟英
d、叶天士
e、雷少逸
3、【多选题】下述哪项是湿温初起三禁忌证?()
a、辛温发汗
b、芳香宣化
c、苦寒攻下
d、滋补阴液
e、以上都不是
11.2湿温-湿重于热遏阻卫气辨治1、【单选题】证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明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宜选用()
a、祛湿清热
b、宣表化湿
c、疏邪透达
d、清气化湿
e、燥湿化浊
2、【单选题】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 ,脉缓濡,治宜()
a、藿香正气散
b、藿朴夏苓汤
c、新加香薷饮
d、雷氏清凉涤暑法
e、雷氏宣透膜原法
3、【单选题】用其轻开肺气,使气化则湿亦化的处方是()
a、雷氏芳香化浊法
b、三仁汤
c、王氏连朴饮
d、菖蒲郁金汤
e、薛氏五叶芦根汤
11.3湿温-湿热困阻中焦辨治1、【单选题】身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其病机是()
a、湿热阻于下焦
b、湿热 积滞交结胃肠
c、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d、肠热下利
e、以上都不是
2、【单选题】湿热并重,困阻中焦治疗当()
a、芳香化浊,燥湿运脾
b、辛开苦降,燥湿清热
c、清热化湿,解毒利咽
d、清化湿热,豁痰开窍
e、以上都不是
3、【单选题】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腻,脉象滑数,治宜 ()
a、雷氏芳香化浊法
b、连朴饮
c、三石汤
d、甘露消毒丹
e、白虎加苍术汤
11.4湿温-湿热蕴毒及后期变证辨治1、【单选题】温病证见发热 口渴,胸痞腹胀,肢体倦怠,咽肿溺赤,苔黄而腻,最适合的方剂是()
a、三石汤
b、甘露消毒丹
c、王氏连朴饮
d、三仁汤
e、银翘散加马勃,元参
2、【单选题】湿温发热口渴,胸闷腹胀,肢体酸倦怠,咽肿溺赤或身目发黄者,多属()
a、湿重于热,困阻中焦
b、表湿偏重
c、湿阻中焦
d、湿热蕴毒
e、湿盛阳微
3、【多选题】湿热蕴毒证临床见症有()
a、发热口渴
b、咽喉肿痛
c、小便黄赤
d、水入即吐
e、苔黄腻,脉滑数
11.5测试1、【单选题】在湿温病的诊断中,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a、传变较慢,湿热留恋气分阶段较长
b、起病较缓,以卫分为病变中心
c、多发于长夏季节
d、病程中可出现蒙上流下,上闭下壅,弥漫三焦的变化。
e、病程中,既可以阳化,亦可从阴化,出现损伤阳气,致湿胜阳微
2、【单选题】在湿温病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提法是欠妥的?
a、治疗总则是分解湿热,清热祛湿并治
b、湿重热轻者,以苦温芳化,燥湿运脾为主,辅以苦寒清热
c、热重湿轻者,以清泄胃热为主,兼以苦温燥湿
d、初起,邪遏卫气者,治宜清热燥湿,禁用淡渗利湿
e、若湿热完全化燥化火者,治疗则与一般温热类温病相同
3、【单选题】“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语出:
a、叶天士《温热论》
b、薛生白《湿热病篇》
c、吴鞠通《温病条辩》
d、吴又可《温疫论》
e、王孟英《霍乱论》
4、【单选题】下列温病中哪一种温病病证的性质属湿热性质:
a、春温
b、风温
c、湿温
d、伏暑
e、秋燥
5、【多选题】湿温初起的主要表现是:
a、身热不扬
b、身重肢倦
c、恶寒少汗
d、胸闷脘痞
e、口干欲饮
6、【多选题】湿温病的诊断,主要根据:
a、夏末秋初多见,一年四季均可见
b、初起以湿热郁遏卫气分见证为特征
c、传变较慢,故湿热留恋气分阶段较长
d、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中心
e、病程中可出现湿热弥漫三焦的变化
7、【多选题】湿温初起,吴鞠通提出治疗的“三大禁忌”是:
a、芳香宣化
b、辛温发汗
c、苦寒攻下
d、滋养阴液
e、淡渗利湿
8、【多选题】临床上,对湿温病的辨证,应遵从:
a、首先区分为新感抑或伏邪所生
b、辨析湿与热的孰轻孰重
c、辨别病位的上中下三焦不同
d、辨察病机在卫气营血之浅深层次
e、辨析证情的虚实转化
9、【多选题】湿温病,邪偏于中焦者,证候多见:
a、恶心,呕吐
b、神昏谵语
c、脘腹胀满,知饥不食
d、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e、舌苔厚腻
10、【简答题】(名词解释题)蒙上流下
12.1秋燥概述1、【单选题】温燥的病因是:( )
a、燥邪
b、内伤阴血
c、燥热病邪
d、凉燥病邪
e、以上均不是
2、【单选题】下列哪种条件下易发秋燥病:( )
a、秋高气爽
b、暑热酷烈
c、阴雨绵绵
d、寒风冷冽
e、温暖多风
3、【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燥热病邪易侵犯的部位:( )
a、肺卫
b、肺脏
c、胃
d、肠腑
e、心包
4、【单选题】秋燥的治疗原则是:( )
a、疏风散热
b、清热润燥
c、养阴润燥
d、清热泻火
e、以上都不是
5、【简答题】简述秋燥的诊断依据。
12.2秋燥辨治—邪犯肺卫和邪在气分1、【单选题】以下关于秋燥邪犯肺卫证的临床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热,微恶风寒
b、干咳或痰少而黏
c、咽干痛,鼻燥热
d、舌红绛
e、口微渴,苔薄白欠润
2、【单选题】秋燥,发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苔薄白而燥,脉数。治宜:( )
a、麻杏石甘汤
b、清燥救肺汤
c、千金苇茎汤
d、凉膈散
e、桑杏汤
3、【单选题】秋燥,症见耳鸣,目赤,龈肿咽痛等,其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
a、翘荷汤
b、桑杏汤
c、杏苏散
d、白虎汤
e、清咽汤
4、【单选题】初起喉痒干咳,继则痰黏带血丝,胸胁牵痛,腹部灼热,大便水泄如注,肛门灼热,舌尖红,脉数,方宜:( )
a、桑杏汤
b、清燥救肺汤
c、阿胶黄芩汤
d、葛根黄芩黄连汤
e、宣白承气汤
5、【简答题】秋燥病燥热伤阴多见大便干甚至干硬秘结,为何病程中却有人反见大便泄泻?
12.3秋燥辨治—邪在气分、气营(血)两燔和燥伤真阴1、【单选题】咳嗽不爽,痰黏难咯,胸腹胀满,便秘,治宜:( )
a、宣白承气汤
b、桑杏汤
c、五仁橘皮汤
d、增液承气汤
e、以上都不宜
2、【单选题】沙参麦门冬汤的功效是:( )
a、滋阴润肠
b、滋补肝肾
c、清热养阴
d、甘寒滋润, 清养肺胃
e、以上都不是
3、【单选题】秋燥昼凉夜热,口干,或干咳,或不咳,甚则痉厥,舌千绛,脉虚。治宜:( )
a、三甲复脉汤
b、清燥救肺汤
c、五仁橘皮汤
d、五汁饮
e、以上都不宜
4、【简答题】秋燥病肺燥肠闭证为何用五仁橘皮汤治疗而不用大承气汤?
12.4测试1、【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秋燥的诊断要点:( )
a、有特定的季节性
b、初起见有津液干燥征象
c、病变重心在肺
d、一般传变较少
e、病程较长,容易传入下焦肝肾
2、【单选题】古方书记载秋燥初、中、末三期的治疗大法为:( )
a、上燥增液,中燥治气,下燥治血
b、上燥治气,中燥治血,下燥增液
c、上燥治血,中燥增液,下燥治气
d、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e、上燥增液,中燥治血,下燥治气
3、【单选题】“燥证路径无多,故方法甚简。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苦寒者,燥证则惟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语出:( )
a、喻嘉言
b、吴鞠通
c、汪瑟庵
d、刘河间
e、王孟英
4、【单选题】秋燥便秘腹胀、身热、口干唇燥,或时有昏谵、苔黑而干,脉沉细的主要病机是:( )
a、燥热内结,腑实阴伤
b、肺不布津,肠燥失润
c、燥热灼伤肺胃阴液
d、肺经燥热,化火伤阴
e、燥热上干,清窍受扰
5、【单选题】燥热病邪循经上干头面清窍,下列表现除哪项外均可出现:( )
a、耳鸣
b、目赤
c、齿槁
d、龈肿
e、咽痛
6、【判断题】凉燥不属于温病。
7、【判断题】阿胶黄芩汤的主要功效是滋阴清热,泻火解毒。
8、【判断题】“中燥增液”是指秋燥中期,燥热损伤肺之津液,治宜甘寒清养肺阴。
9、【判断题】燥热病邪致病,初起病变中心是厥阴心包。
10、【判断题】初秋久晴无雨,症见咳嗽不爽而多痰,胸腹胀满,便秘,舌红苔黄,治宜滋阴润燥,通腑泄热。
11、【简答题】(名词解释)秋燥
13.1大头瘟1、【单选题】大头瘟多发生于哪个季节:
a、春夏
b、秋冬
c、冬春
d、夏末秋初
e、长夏
2、【单选题】三黄二香散中的二香是指:
a、乳香、藿香
b、乳香、木香
c、乳香、没药
d、香附、木香
e、香附、乳香
3、【单选题】普济消毒饮是谁所创方:
a、巢元方
b、张景岳
c、张子和
d、李东垣
e、吴鞠通
4、【单选题】大头瘟的常用外治法是:
a、清营透疹
b、化瘀排脓
c、清热利咽
d、清热解毒,行瘀止痛
e、托毒生肌
5、【单选题】大头瘟邪犯肺卫证宜选何方:
a、加味栀豉汤
b、柴胡枳桔汤
c、栀子豉汤
d、加味葱豉桔梗汤
e、银翘散
6、【简答题】试述大头瘟的常见证型及其治法用方?
13.2烂喉痧1、【单选题】烂喉痧多发生于哪个季节:( )
a、春夏
b、秋冬
c、冬春
d、夏末秋初
e、长夏
2、【单选题】烂喉痧的典型舌象是:( )
a、舌边尖红赤
b、舌紫而瘀暗
c、舌紫晦而干
d、苔黑焦躁起刺
e、舌绛而干,遍起芒刺,状如杨梅
3、【简答题】如何判断烂喉痧病势发展的顺逆?
13.3大头瘟测试1、【单选题】三黄二香散中的二香是指:( )
a、乳香、藿香
b、乳香、木香
c、乳香、没药
d、香附、木香
e、香附、乳香
2、【单选题】大头瘟邪犯肺卫证宜选何方:( )
a、加味栀豉汤
b、柴胡枳桔汤
c、栀子豉汤
d、加味葱豉桔梗汤
e、银翘散
3、【单选题】普济消毒饮是谁所创方:( )
a、巢元方
b、张景岳
c、张子和
d、李东垣
e、吴鞠通
4、【单选题】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发热
b、口渴
c、脉数
d、头痛
e、局部红肿热痛
5、【单选题】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头面焮赤红肿,咽喉疼痛加剧,舌赤苔黄,脉实数宜选何方:( )
a、宣白承气汤
b、导赤承气汤
c、普济消毒饮
d、通圣消毒饮
e、五味消毒饮
6、【判断题】为提高疗效,治疗大头瘟应内治法与外敷药相配合。
7、【判断题】大头瘟的致病因素是温热时毒。
8、【判断题】大头瘟之邪犯肺卫证的选方是银翘散。
9、【判断题】风热时毒犯病初起即可见里热证候。
10、【判断题】大头瘟易在冬季应寒反温,春月温风过暖的异常气候中盛传播流行。
11、【简答题】大头瘟名词解释
13.4烂喉痧测试1、【单选题】“喉痛,丹疹,舌如朱,神躁暮昏”的病例记载于:( )
a、《金贵要略》
b、《诸病源候论》
c、《千金翼方》
d、《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疫门》
e、《通俗伤寒论》
2、【单选题】烂喉痧的致病因素是:( )
a、风温时毒
b、温热时毒
c、温热病邪
d、风热病邪
e、戾气
3、【单选题】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糜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宜选何方:( )
a、凉膈散
b、余氏清心凉膈散
c、普济消毒饮
d、黄连解毒汤
e、五味消毒饮
4、【单选题】烂喉痧与现代医学何种传染病相关:( )
a、麻疹
b、白喉
c、出血热
d、猩红热
e、风疹
5、【单选题】咽喉糜烂渐减,但仍疼痛,壮热已除,惟午后仍低热,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脱屑,舌红而干,脉细数。属于烂喉痧何种证型:( )
a、毒侵肺卫
b、毒壅上焦气分
c、毒燔气营(血)
d、余毒伤阴
e、胃阴耗伤
6、【判断题】烂喉痧的病因是外感温热时毒,好发于冬春两季。
7、【判断题】烂喉痧的典型舌象是杨梅舌。
8、【判断题】喻嘉言说“烂喉痧,以畅汗为第一要义”。
9、【判断题】烂喉痧初起咽喉红肿糜烂者可内服清咽栀豉汤,并用玉钥匙吹喉。
10、【判断题】烂喉痧通过接触病人可传染。
11、【简答题】烂喉痧名词解释
14.1叶天士《温热论》选讲1、【单选题】叶氏认为“温邪上受”,首先侵犯的脏腑主要是:( )
a、“心包”
b、“胸膈”
c、“肺”
d、“口鼻”
e、“心”
2、【单选题】叶天士说:“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其基本含义是:( )
a、病入营分,治疗只需大清营热,使病邪转出气分而解
b、病入营分,治疗只需辛凉宣透,使病邪转出气分而解
c、病入营分,治疗须在清营的基础上,配伍透泄之品,使病邪转出气分而解
d、病入营分,治疗必须辛寒清气,使病邪转出气分而解
e、病入营分,治疗必须苦寒泻火,使病邪转出气分而解
3、【单选题】叶天士说:“入血就恐耗血动血”,耗血动血的基本含义是:( )
a、热伤血中津液,迫血妄行
b、大量出血,造成血虚
c、气不摄血,大量出血
d、热伤血液,造成血虚
e、热伤血液,造成阴虚
4、【单选题】叶天士所说“逆传心包”是指:( )
a、邪由卫分内陷营分
b、邪由上焦传入下焦
c、邪由肺卫内陷心包
d、邪由气分内传心包
e、以上都不是
5、【简答题】叶天士为什么说“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4.2薛生白《湿热病篇》选讲1、【单选题】《湿热病篇》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薛生白
c、张仲景
d、张景岳
e、吴鞠通
2、【单选题】湿热病的病变中心是
a、肝胆
b、脾胃
c、心肺
d、肝肾
e、三焦
3、【单选题】湿热病主要在卫气营血的
a、气分
b、卫分
c、营分
d、血分
e、气营分
4、【单选题】湿中蕴热的首选方剂是
a、藿朴夏苓汤
b、五苓散
c、三仁汤
d、达原饮
e、藿香正气散
5、【判断题】温病只有温热类温病一种。
6、【判断题】与叶天士同时代的温病大家是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辨证。
7、【判断题】湿热病的正局是始恶寒,后但热不寒,后但热不寒,舌白,口渴不引饮。
8、【名词解释】湿温
14.3吴鞠通《温病条辨》选讲1、【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提出,湿温见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者,治用
a、三仁汤
b、茯苓皮汤
c、三加减正气散
d、黄芩滑石汤
e、青蒿鳖甲汤
2、【单选题】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主之。
a、三仁汤
b、宣痹汤
c、三加减正气散
d、黄芩滑石汤
e、青蒿鳖甲汤
3、【单选题】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主之。
a、三甲复脉汤
b、宣痹汤
c、三加减正气散
d、黄芩滑石汤
e、青蒿鳖甲汤
猜你喜欢
- 2023-02-27 01:10
- 2023-02-27 01:01
- 2023-02-27 00:49
- 2023-02-27 00:42
- 2023-02-27 00:33
- 2023-02-27 00:31
- 2023-02-27 00:08
- 2023-02-27 00:02
- 2023-02-26 23:59
- 2023-02-26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