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流行病学的定义及诠释1、【单选题】1.以下关于流行病学的定义既能显示出学科本质,又适合我国卫生实践的是:
a、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应用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问题
b、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
c、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d、流行病学是关于流行的科学,它研究流行发生的原因、规律及扑灭的条件,并研究与流行做斗争的措施
e、流行病学是医学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疾病的分布、生态学及防制的措施
f、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群体中疾病表现形式(表型)及影响这些表型的因素
2、【单选题】2.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概括流行病学中所研究的人群:
a、有典型临床表现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d、潜伏期病人
e、在一定范围内的健康人
3、【单选题】3.以下选项能全面的涵盖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的是:
a、地方病与传染病
b、慢性病与地方病
c、疾病与健康状况
d、传染病与慢性病
e、慢性病与健康状态
4、【单选题】4.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对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
5、【单选题】5.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e、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6、【单选题】6.流行病学的三个层次是指:
a、疾病、伤害、健康
b、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
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
d、死亡、患病、伤残
e、健康、亚健康、患病
7、【单选题】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b、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e、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8、【单选题】8.从研究设计的角度流行病学可分为下述哪三种方法:
a、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b、历史法、观察法、数理法
c、分析法、观察法、实验法
d、描述性研究、分析法、实验法
e、现况研究、病例对照、队列研究
9、【单选题】9.流行病学科的三大要素是指: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原理、方法、应用
c、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d、描述、分析、验证
e、疾病、伤害、健康
10、【单选题】10.传染病的分期包括以下那些:
a、亚临床期、症状早期、症状期、恢复期
b、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
c、潜伏期、爆发期、处理期、恢复期
d、感染期、临床前期、发病期、恢复期
e、亚临床期、临床前期、发病期、恢复期
1.2流行病学的应用1、【单选题】1.最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横断面调查
e、病例对照研究
2、【单选题】2.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是:
a、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b、研究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问题并给出相应措施
c、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并提出防制策略与措施
d、研究疾病的病因与流行因素并提出防制策略与措施
e、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
3、【单选题】3.为了发现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可以采取的研究是:
a、实验流行病学
b、筛检试验
c、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现况研究
4、【单选题】4.为了探究某罕见病的危险因素,可以采取的研究是:
a、实验流行病学
b、筛检试验
c、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现况研究
5、【单选题】5.探究长期吸烟对高血压及冠心病造成的影响时可采取的研究:
a、实验流行病学
b、筛检试验
c、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现况研究
6、【单选题】6.肿瘤的早期发现能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此应在人群中开展哪项研究:
a、实验流行病学
b、筛检试验
c、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现况研究
7、【单选题】7.为了验证某种药物是否可以治疗冠心病,可以采取的研究是:
a、实验流行病学
b、筛检试验
c、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现况研究
8、【单选题】8.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较多,某研究者想确证吸烟是否可以导致结癌,可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流行病学
b、筛检试验
c、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现况研究
9、【单选题】4.某社区医生在对某社区居民的患病情况与生活方式进行普查时,发现高血压患者大多有吸烟的习惯,那么他所做的研究属于:
a、病例对照研究
b、病例系列
c、队列研究
d、社区试验
e、现况研究
10、【单选题】5.某社区医生发现高血压患者大多有吸烟的习惯,为了进一步研究吸烟与高血压的关系,他选取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人群,根据是否患高血压对人群进行了分组,并调查各组吸烟史,那么他所做的研究属于: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社区试验
d、实验流行病学
e、现况研究
11、【多选题】6.流行病学在进行病因研究时的主要作用是:
a、提出病因线索
b、建立病因假设
c、验证病因
d、研究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e、针对病因提出防治措施
12、【多选题】7.流行病学方法可应用于:
a、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b、对某类疾病的高危人群开展筛检
c、对筛检试验进行评价
d、评价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e、制定预防措施
13、【多选题】8.流行病学对传染病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找出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原因
b、分析影响因素
c、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d、为了确定检疫期限
e、制定治疗措施
14、【多选题】9.流行病学的用途包括:
a、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b、疾病的监测
c、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d、疾病的自然史
e、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15、【多选题】10.以下能检验或验证假设的研究有:
a、队列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临床试验
e、现场试验
16、【多选题】11.以下能产生假设的研究有:
a、现况研究
b、个体试验
c、监测
d、社区试验
e、生态学研究
17、【多选题】12.疾病监测的目的是:
a、发现异常情况,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b、了解人群疾病的发生状况,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c、确定高危人群,预测疾病流行
d、评价干预措施效果
e、估计卫生服务需求
1.3流行病学的特征1、【单选题】1.流行病学最重要的特征是:
a、群体的特征
b、预防为主的特征
c、社会心理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发展的特征
2、【单选题】1.流行病学最重要的特征是:
a、群体的特征
b、预防为主的特征
c、社会心理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发展的特征
3、【多选题】2.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群体的特征
b、对比的特征
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d、预防为主的特征
e、特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4、【多选题】2.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群体的特征
b、对比的特征
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d、预防为主的特征
e、特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2.1发病率与患病率1、【单选题】1.1991年春季某地2万人口中,相继发生流感病例共有1500人,则该地当时有7.5%发生流感,这7.5%是:
a、罹患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
d、感染率
e、续发率
2、【单选题】2018年,某地共发生500例结核病病例,在18年年初已知有1000例结核病病例,年中人口数2千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地分布在全年中,则2018年该地结核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a、2.5
b、7.5
c、0.4
d、5.3
e、1.6
3、【单选题】2010年期间,某地共发生肺癌病例1万例,2010年初已知有4000例肺癌患者,年内新发肺癌患者6000例,已知该地平均人口数2千万,则该地区在2010年患病率(1/10万)为:
a、2.0
b、3.0
c、5.0
d、6.7
e、0.7
4、【单选题】4.患病率指标多来自于:
a、现况研究
b、队列研究
c、专科门诊调查
d、住院患者调查
e、所有患者的调查
5、【单选题】5.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评价其预防效果的指标是
a、死亡率
b、病死率
c、发病率
d、罹患率
e、患病率
6、【单选题】某地为解高血压人群的发病情况拟进行一次普查,说明普查结果的指标为: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累积发病率
e、死亡率
7、【单选题】7.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个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罹患率
d、病死率
e、患病率
8、【单选题】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引起患病率升高:
a、新病例减少
b、病死率降低
c、诊断水平提高
d、未治愈者寿命延长
e、报告率提高
9、【单选题】9.某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比值加大,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该病病死率升高
b、该病病程短
c、该病治愈率低
d、患病率降低
e、该病病程长
10、【单选题】10.某研究机构研制出一种药物治疗结核,其治疗效果优于目前市场上其他抗结核药物,并且广泛使用,则下列哪个指标可能发生改变:
a、生存率下降
b、患病率升高
c、患病率下降
d、发病率上升
e、发病率下降
11、【单选题】11.在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为:
a、续发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死亡率
12、【单选题】12.2000年,某地共发生500例结核病病例,在2000年年初已知有1000例结核病病例,年内因该病死亡80例,年中人口数2千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地分布在全年中,则2000年该地结核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a、0.4
b、1.6
c、2.5
d、5.3
e、7.5
13、【单选题】13.2003年某地区发现流感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10000万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700例,请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期间患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
e、时点患病率
14、【单选题】14.在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或传染病爆发流行中经常使用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为:
a、续发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死亡率
3.1随机抽样方法1、【单选题】1.为了解某校学生近视的患病情况,调查者在全校50个班级中随机抽取10个班级,然后调查这10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多阶段抽样
2、【单选题】2.为调查某单位职工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分别在男职工和女职工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人进行体检。这种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多阶段抽样
3、【单选题】3.某居民小区有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3人口进行膳食调查,随机抽取一户开始后,每隔3户再抽取一户,对抽到的户中的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多阶段抽样
4、【单选题】4.为调查社区居民糖尿病的患病情况,调查者先将全部5000名居民进行编号,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其中500名居民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多阶段抽样
5、【单选题】5.下列适用于抽样调查的情况是:
a、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
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
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6、【单选题】6.某研究者欲在调查某省份大、中、小学生的近视眼的现状。较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b、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c、先整群抽样,再分层抽样
d、先分层抽样,再整群抽样
e、先分层抽样,再单纯随机抽样
7、【单选题】7.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测量误差
c、消除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
d、减少随机误差
e、减少样本的偏性
8、【单选题】8.关于随机抽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b、研究者在随机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遵循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观察单位,使样本能较好地代表总体特征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e、随机抽样可采取典型调查的方式进行
9、【单选题】9.以下抽样方法中,抽样误差最小的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阶段抽样
10、【单选题】10.以下抽样方法中,抽样误差最大的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阶段抽样
11、【单选题】11.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常用的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阶段抽样
12、【单选题】
13、【多选题】9.要保证抽样调查的结果能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样本有代表性
b、样本量足够大
c、调查方法可靠
d、样本随机分配
e、数据分析正确
14、【多选题】
4.1队列研究的原理1、【单选题】1.队列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分析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干预性研究
2、【单选题】2.某药品上市后,为监测该药的毒副反应,最适用的研究方法是
a、现场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系列报告
d、病例对照研究
e、横断面研究
3、【单选题】3.下列有关队列研究的叙述中哪条不正确的
a、属于分析性研究
b、暴露与疾病在时间上必须是前瞻性的
c、一般需要计算人年
d、在随访期间,随访方法应保持不变
e、观察终点就是观察终止时间
4、【单选题】4.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b、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验证病因假说
c、比较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
d、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因素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e、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阳性率,评价实验措施
5、【单选题】5.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
a、在患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6、【单选题】6.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错误的说法是
a、均是分析性研究方法
b、均属于观察法
c、均可以计算发病密度
d、队列研究验证病因假设的能力较病例对照研究强
e、队列研究适用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病因的研究,而病例对照研究则可用于罕见病病因的研究
7、【单选题】7.某地发生一种原因不明性疾病,为弄清其病因,首先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形成病因假设,进一步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检验病因假设,能说明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下列哪种?
a、生态学研究
b、监测
c、病例对照研究
d、病例系列报告
e、队列研究
8、【多选题】8.队列研究的目的包括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检验病因假设
c、早期发现病人,以利早期治疗
d、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e、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9、【多选题】9.队列研究中有关暴露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
b、指皮肤对外的暴露
c、指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d、指给予了某种干预措施
e、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
4.2队列研究的类型1、【单选题】1.评价怀孕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适用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
b、病例系列报告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现场试验
e、横断面研究
2、【单选题】2.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特点
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发病密度
c、多用于罕见疾病
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
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3、【单选题】3.对某病进行前瞻性研究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人员组成
a、患该病的人
b、未患该病的人
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4、【单选题】4.随访观察饮用牛奶和骨质疏松的关系,按照纳入标准选择饮用牛奶者5000名,不饮用牛奶者5000名,比较三年后两组骨质疏松发生率,该研究为
a、历史性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描述性研究
e、现场试验
5、【单选题】5.下列关于前瞻性队列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b、不适于罕见暴露和疾病关系的病因研究
c、不适于一果多因的研究
d、目前确证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最好的设计
e、收集到的资料可能缺少需要的细目
6、【单选题】6.下列关于历史性队列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b、不适于罕见暴露和疾病关系的病因研究
c、不适于一果多因的研究
d、目前确证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最好的设计
e、收集到的资料可能缺少需要的细目
7、【单选题】7.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b、不适于罕见暴露和疾病关系的病因研究
c、不适于一果多因的研究
d、目前确证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最好的设计
e、收集到的资料可能缺少需要的细目
4.3累积发病率与发病密度1、【单选题】1.队列研究中,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疾病频率指标是:
a、累积发病率
b、发病专率
c、死亡专率
d、发病密度
e、期间患病率
2、【单选题】2.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时,当研究对象多且变化较大、随访时间较长时,用于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采用 a.累积发病率
a、smr
b、发病率
c、发病密度
d、患病率
3、【单选题】3.关于累积发病率与发病密度区别不正确的是:
a、累积发病率适用于样本量,人口稳定的队列
b、发病密度适用于队列中人口不稳定,存在失访或资料不整齐的情况
c、累积发病率分母为观察开始时人数
d、发病密度分母是观察人时数
e、积发病率变化范围是0至无穷大,发病密度变化范围为0至1
4、【单选题】4.发病密度适用条件不包括:
a、观察时间长
b、人口不稳定
c、无失访
d、资料不整齐
e、观察对象的观察时间不一致
5、【单选题】5.发病密度的计算是:
a、以新发病例数为分子,以人时为分母
b、以新发病例数为分子,以固定人群为分母
c、以现患病例数为分子,以人时为分母
d、以现患病例数为分子,以固定人群为分母
e、以死亡病例数为分子,以人时为分母
6、【单选题】6.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最初调查过吸烟情况的研究对象中有一部分后来失访了,这些失访者:
a、应从研究对象中剔除出去
b、不会导致选择偏倚
c、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d、其被随访到的那段时间应包括在暴露人年中,
e、如果吸烟的研究对象中,失访者的肺癌发病率高于未失访者,则本次研究得出的吸烟与肺癌的关系被高估。
7、【单选题】7.以个人为单位计算暴露人年,要求清楚每个对象进入和退出队列的时间,并且样本量小的计算人年的方法为:
a、精确法
b、近似法
c、寿命表法
d、理论法
e、查表法
8、【单选题】8.人时数等于观察的平均人口数乘以观察时间的计算人年的方法为:
a、精确法
b、近似法
c、寿命表法
d、理论法
e、查表法
4.4队列研究指标计算1、【单选题】1.说明暴露与结局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a、rr和ar
b、rr和par
c、rr和par%
d、par和par%
e、ar和par
2、【单选题】2.有研究者对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做如下研究,吸烟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300/10万人年,不吸烟者的发病率是100/10万人年,总人群的心血管发病率是150/10万人年。吸烟与疾病的相对危险度是
a、3
b、2
c、6
d、0.33
e、0.67
3、【单选题】3.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2.6,95%的可信区间为1.7-3.4,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率差为1.7
b、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d、暴露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2.6倍
e、该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4、【单选题】4.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rr95%可信区间(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b、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c、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d、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联系
e、rr95%ci包括l,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联系
5、【单选题】5.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为
a、1.89
b、22.6/10万
c、48
d、0.48%
e、73.4
6、【单选题】6.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中,吸烟组肺癌的发病率为1.20‰,非吸烟组肺癌的发病率为0.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说明
a、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不一定比非吸烟组高
b、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是非吸烟组的3倍
c、吸烟人群中因为吸烟导致肺癌的比例是70%
d、吸烟人群中因为吸烟导致肺癌的发生率为0.40‰
e、普通人群中因为吸烟导致肺癌的比例是70%
7、【单选题】7.综合考虑相对危险度及人群暴露率两因素来探讨暴露因素对目标人群的影响,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的指标为:
a、相对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8、【单选题】8.用来说明暴露组由于某种暴露所致发病占全部发病的百分比的指标为:
a、相对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9、【单选题】9.下列指标,用来计算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的是:
a、相对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10、【单选题】10.描述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的病因学联系的强弱最合适的指标是:
a、相对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11、【单选题】1.欲了解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的大小时,常用的指标是
a、相对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比值比
12、【单选题】2.除rr外,与par%高低有关的因素是: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
b、病例组人群的暴露率
c、暴露组的疾病死亡率
d、人群的平均暴露水平
e、人群中暴露的比例
13、【单选题】3.与队列研究样本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
b、病例组人群的暴露率
c、暴露组的疾病死亡率
d、人群的平均暴露水平
e、人群中暴露的比例
14、【单选题】4.与相对危险度有关的因素是: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
b、病例组人群的暴露率
c、暴露组的疾病死亡率
d、人群的平均暴露水平
e、人群中暴露的比例
4.5队列研究指标推算1、【单选题】1.欲了解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的大小时,常用的指标是
a、相对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比值比
2、【单选题】2.除rr外,与par%高低有关的因素是: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
b、病例组人群的暴露率
c、暴露组的疾病死亡率
d、人群的平均暴露水平
e、人群中暴露的比例
3、【单选题】3.与队列研究样本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
b、病例组人群的暴露率
c、暴露组的疾病死亡率
d、人群的平均暴露水平
e、人群中暴露的比例
4、【单选题】4.与相对危险度有关的因素是: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
b、病例组人群的暴露率
c、暴露组的疾病死亡率
d、人群的平均暴露水平
e、人群中暴露的比例
5.1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基本特点1、【单选题】1.2018年某妇幼保健院开展的一项研究中,分别对在该院上一年度就诊的两组孕妇(即高血压的孕妇和血压正常的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在怀孕前期及怀孕期间的饮酒情况,:来分析孕妇饮酒与孕妇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上述研究属于: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
2、【单选题】2.据2015年数据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癌的中标发病率为31.53/10万,中标死亡率为6.67/10万,城市高于农村。乳腺癌的病因中,可归因于遗传因素(如brca1、基因突变等)的乳腺癌占5%~10%,现在拟进行一项研究快速地检验关于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最好应采用哪种方法: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分析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队列研究
3、【单选题】3.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病例对照研究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 b.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c.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分析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d.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情况的差别 e.病例对照研究可以检验某因素与目标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
4、【单选题】4.以下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设计时研究对象不需要分组
b、资料分析时研究对象不需要分组
c、可计算发病率资料
d、可描述各特征人群疾病分布
e、可研究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5、【单选题】5.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a、以当前已经确诊的病人为病例组
b、以当前已经确诊的非该病的人为对照组
c、通过询问、复查病史等搜集既往各因素的暴露情况
d、前瞻性地收集各因素的暴露情况
e、比较各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暴露比例
6、【单选题】6.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设立对照组,是因为:
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
b、了解对照组中目标疾病的发病率,以便于比较
c、设立对照增大了样本,可达到统计学要求
d、借助于具有可比性的对照中的暴露,判断两组暴露有否差别
e、比较两组中的发病比例,以判断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7、【单选题】7.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性研究
b、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c、回顾性研究
d、由果及因的研究时间顺序
e、能够计算疾病的发病率
8、【单选题】8.关于暴露的定义,描述错误的是:
a、可以是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
b、可以是研究对象具备某种待研究的行为
c、可以是研究对象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
d、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
e、可以是要研究的,也可以是不需要研究的
9、【单选题】9.下列研究设计中,因果论证强度最强的是:
a、现患病例的病例对照研究
b、新发病例的病例对照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横断面研究
e、病例报告
10、【单选题】10.某研究拟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探索50岁以上者吸烟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例组可以只选择男性,对照组要选择同年龄段的不吸烟者男性
b、对照组不能选择40岁以下者,因为年龄上没有可比性
c、要对两组人均进行回顾性的调查暴露史
d、也可以对两组人进行暴露水平的调查
e、还要测量并且比较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暴露比例
5.2or值与rr值的意义及关系1、【单选题】1.下列哪项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中说明暴露与结局关联强度的指标:
a、or和rr
b、rr和ar%
c、rr和par%
d、ar和par%
e、par和par%
2、【单选题】2.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
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
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
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e、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3、【单选题】2014年,上海进行的一项关于饮酒与肥胖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显示or值的95%可信区间为0.35-1.75,基于此项研究,请你判断该因素可能为:
a、混杂因素
b、危险因素
c、保护因素
d、无关因素
e、相关因素
4、【单选题】4.一项吸烟与前列腺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共240对,其中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吸烟者128对,两组均不吸烟者34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40对,通过以上数据请计算,or值为:
a、3.75
b、2.90
c、1.37
d、1.24
e、1.05
5、【单选题】5.某研究发现,在100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吸烟的有800人,同时在1000例健康人对照中吸烟的只有200人,计算得or值为16,p<0.00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病例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6.0倍,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b、病例组暴露危险是对照组的16.0倍,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c、吸烟的人的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是未暴露组的16.0倍,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d、吸烟的人的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是未暴露组的16.0倍,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e、不能下结论,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
6、【单选题】6.某项病例对照研究得出的比值比为2.6,95%的可信区间为1.7-3.4,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暴露因素使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了2.6倍
b、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c、暴露组的发病风险比对照组高
d、暴露组发病风险是对照组的2.6倍
e、该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6.1实验流行病学的原理及基本特征1、【单选题】1.实验流行病学的特征不包括:
a、前瞻性研究
b、平行的对照组
c、有干预因素
d、因在前果在后
e、盲法
2、【单选题】2.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必须具备:
a、前瞻性研究
b、平行的对照组
c、有干预因素
d、因在前果在后
e、盲法
3、【单选题】3.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细胞
b、培养基
c、器官
d、组织
e、人群
4、【单选题】4.实验流行病学与观察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a、前瞻性
b、随机分组
c、对照组
d、有干预措施
e、群体观点
5、【单选题】5.类实验是指:
a、横断面研究,有干预,有对照组,不能随机分组
b、有干预, 有平行对照组, 不能随机分组
c、平行的对照组
d、爆发
e、比较性研究
6、【单选题】6.某研究者观察某微量营养素对儿童营养的干预效果,选择两个整托幼儿园,在家长知情同意后,一个幼儿园的120名儿童接受了该微量营养素的干预,而另一个幼儿园仍采用常规饮食,观察3个月后,对比儿童此微量元素的营养状况,该研究属于:( )
a、预实验
b、类实验
c、仿实验
d、假实验
e、真实验
6.2盲法的应用1、【单选题】为了避免主要因素的影响,收集资料时应采用:
a、盲法
b、录音
c、签字
d、留手印
e、阅读调查表
2、【单选题】实验流行病学使用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或避免实验设计错误的影响
b、减少或避免客观因素的影响
c、减少或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d、减少或避免失访的影响
e、减少或避免混杂因素的影响
3、【单选题】3.实验流行病学中,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分到哪一组,这称为:
a、单盲
b、双盲
c、三盲
d、全盲
e、开放性实验
4、【单选题】4.优点是研究者及时处理研究对象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而缺点是避免不了研究者方面带来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这种盲法为:
a、单盲
b、双盲
c、三盲
d、全盲
e、开放性实验
5、【单选题】5.不但研究实施者和研究对象不了解分组情况,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也不了解分组情况,从而较好地避免了偏倚,这种盲法称为:
a、单盲
b、双盲
c、三盲
d、全盲
e、开放性实验
6、【单选题】6.适用于有客观的观察指标的实验或难以实施盲法的临床试验时,常采用:
a、单盲
b、双盲
c、三盲
d、全盲
e、开放性实验
6.3随机化分组与分组隐匿1、【单选题】1.随机化能保证:
a、偏倚
b、小样本组间均衡
c、大样本组间均衡
d、不会现医学伦理问题
e、统计分析
2、【单选题】2.不属于常用的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的是:
a、滚雪球法
b、抛硬币
c、随机数字表
d、抽签法
e、掷骰子
6.4实验流行病学的资料整理与分析1、【单选题】1.对于不符合纳入标准的人,数据整理如何进行:
a、剔除
b、保留这些人
c、追究不符合标准人的责任
d、要求不符合标准的人重新进行试验
e、求这些人找其他人参加研究
2、【单选题】2.实验流行病学中,对于退出试验的整个数据进行分析不包括
a、意向性分析
b、依从性分析
c、接受干预措施分析
d、异质性分析
e、a b c联合分析
7.1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1、【单选题】1.roc曲线上的最佳截断值是:
a、灵敏度最大的点
b、特异度最大的点
c、约登指数最大的点
d、判定筛检试验结果最好的点
e、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最优的点
2、【单选题】2.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越接近1.0,说明筛检试验:
a、灵敏度越大
b、特异度越大
c、真实性越高
d、可靠性越高e.预测值越高
3、【单选题】3.如果疾病的预后不严重,且现有诊疗方法不理想,在确定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时要求:
a、提高灵敏度
b、提高特异度
c、提高符合率
d、提高约登指数
e、提高阴性预测值
4、【单选题】4.如果疾病的预后差,漏诊病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且目前又有可靠的治疗方法,在确定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时要求:
a、提高灵敏度
b、提高特异度
c、提高符合率
d、提高约登指数
e、提高阳性预测值
5、【单选题】5.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22~42mmhg,非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14~26mmhg范围,根据上述资料,较适合的筛检标准应定在:
a、22~42mmhg
b、14~26 mmhg
c、14~22 mmhg
d、22~26 mmhg
e、26~42 mmhg
6、【单选题】6.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值约在100~160mg/100ml,正常人的血糖值约在80~110mg/100ml,如果将筛检试验阳性截断值定在100 mg/100ml,此筛检试验:
a、灵敏度高、特异度低
b、灵敏度低、特异度高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
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低
e、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
7、【单选题】正常人的血压值约在100~150 mmhg,,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值约在130~180 mmhg,如果将筛检试验阳性截断值定在150mmhg,此筛检试验:
a、灵敏度高、特异度低
b、灵敏度低、特异度高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
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低
e、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
8、【多选题】8.在糖尿病的筛检方案中,甲医师将餐后血糖水平定为160mg/100ml,而乙医师将餐后血糖试验定为140mg/100ml。这就意味着:
a、甲医师的灵敏度比乙医师高
b、甲医师的特异度比乙医师高
c、甲医师的假阳性率乙医师者高
d、甲医师的假阴性率乙医师者高
e、甲医师的符合率比乙医师高
7.2筛检的概念和目的1、【单选题】1.为了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宜进行:
a、个案调查
b、诊断试验
c、抽样调查
d、普查
e、筛检
2、【单选题】2.有关筛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某种疾病作出诊断的一种措施
b、早期发现可疑病人的一种措施
c、所用的试验要求特异性高
d、灵敏度是评价其可靠性的指标
e、筛检试验阳性者应立即治疗
3、【单选题】3.在人群中普遍开展肺癌筛查,最适宜采用的检查是:
a、胸透
b、磁共振
c、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d、活组织病理检查
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4、【多选题】4.筛检的主要的目的是:
a、发现隐匿的可能病例
b、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
c、检出某病的高危人群
d、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e、指导合理分配卫生资源
8.1病因模型1、【单选题】1.疾病轮状模型中外围的轮子表示:
a、环境
b、宿主
c、遗传核
d、特异病原生物
e、理化因素
2、【单选题】2.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三大因素是:
a、宿主、环境、病原体
b、机体、生物、社会
c、宿主、环境、遗传
d、遗传、环境、社会
e、遗传、环境、人群
3、【单选题】3.关于病因网的论述正确的是:
a、由多个完全独立的病因链组成
b、不同的病因链不能独立地影响疾病的发生
c、同时切断多条病因链可以预防更多的病例
d、不同的病因链对疾病发生的作用大小相同
e、去除一条病因链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就可以完全切断整个病因链
4、【单选题】4.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陈述正确的是: a.充分病因一定有多个组分 b.只有近因才能组成充分病因 c.找到疾病某个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根除该病 d.化学毒物是中毒死亡的充分病因 e.充分病因的形成就等于疾病的发生
5、【单选题】5.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必要病因
d、充分病因
e、必要且充分病因
6、【单选题】8.饮酒是肝癌的:
a、必要非充分病因
b、充分非必要病因
c、必要且充分病因
d、非必要非充分病因
e、无关病因
7、【单选题】9.麻疹病毒是麻疹的:
a、必要非充分病因
b、充分非必要病因
c、必要且充分病因
d、非必要非充分病因
e、无关病因
8、【多选题】6.关于病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
b、包括外围的远因以及致病机制的近因
c、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
d、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e、包括交错病因链中的直接和间接病因
9、【多选题】7.病因模型的主要用途包括:
a、指示病因的方向
b、阐述病因之间的关系
c、阐述病因与疾病的关系
d、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e、说明病因的作用机制
9.1预防策略1、【单选题】1.对大多数慢性疾病可实行二级预防,这是指:
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措施
b、防止疾病恶化的措施
c、针对致病因素的措施
d、针对传染来源的措施
e、.促进康复的措施
2、【单选题】2.关于我国预防控制策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策略是指导全局的总体方针
b、我国预防策略主要以治疗为主
c、要从医学预防走向社会预防
d、为人民健康服务
e、疾病预防要贯彻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的策略
3、【单选题】3.戒烟、限酒、少肉多食蔬菜水果和增加体力活动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常规报告
e、哨点监测
4、【单选题】5.通过定期的常规体检发现疾病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常规报告
e、哨点监测
5、【简答题】4.用联合疗法治疗艾滋病属于:
10.1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单选题】1.对于甲类传染病病人的措施是:
a、留验
b、医学观察
c、隔离治疗
d、随访
e、应急接种
2、【单选题】2.目前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有多少种:
a、25
b、39
c、38
d、45
e、33
3、【单选题】3.预防菌痢的综合措施中,下列哪项为主导措施:
a、隔离病人
b、治疗病人
c、切断传播途径
d、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e、接种疫苗
4、【单选题】4.餐厅的碗筷每次用后都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a、随时消毒
b、终末消毒
c、预防性消毒
d、经常性消毒
e、化学消毒
5、【单选题】5.某霍乱病人已住院隔离,疾控中心派人前往病家,对患者的接触物品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该措施属于:
a、随时消毒
b、终末消毒
c、预防性消毒
d、经常性消毒
e、化学消毒
6、【单选题】6.某甲肝患者居家隔离,对其家中的床单、被罩等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a、随时消毒
b、终末消毒
c、预防性消毒
d、经常性消毒
e、化学消毒
7、【多选题】1.下列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对痢疾病人每次所排粪便进行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剧场空气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饮水加氯消毒
8、【多选题】2.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
a、针对生态环境的措施
b、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c、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d、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e、对疫情的管理
10.2传染过程与流行过程1、【单选题】1.传染源是指:
a、机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b、体内有细菌的人
c、机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的人和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e、体内有病原体排出的人
2、【单选题】2.能够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
a、计划免疫
b、新生儿增加
c、免疫人口嵌入
d、隐形感染增加
e、易感者迁出
3、【单选题】3.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a、潜伏期
b、前驱期
c、传染期
d、临床症状期
e、恢复期
4、【单选题】4.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
a、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除病原体的过程
b、病原体沿一定传播途径扩散的过程
c、易感人群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发病的过程
d、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新旧疫源地的过程
e、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不断繁殖的过程
5、【单选题】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
a、临床症状期
b、恢复期
c、潜伏期
d、易感期
e、传染期
6、【单选题】6.有季节性升高,并以儿童多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是:
a、经接触传播
b、经空气传播
c、经水传播
d、经食物传播
e、经医院传播
7、【单选题】7.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
a、传染过程
b、传播过程
c、流行过程
d、传染期
e、隔离期
8、【单选题】8.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潜伏期
b、易感期
c、亚临床期
d、临床症状期
e、恢复期
9、【单选题】9.孕妇患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此种传播方式称为:
a、接触传播
b、医源性传播
c、血液传播
d、水平传播
e、母婴传播
10、【单选题】10.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a、疫源地
b、社区
c、疫区
d、疫点
e、传染源
11、【单选题】11.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三个环节是指:
a、病原体、感染条件、发病机制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媒介、免疫状态
d、病原体、传播途径、宿主
e、病人、媒介生物、易感人群
12、【单选题】12.根据传染源的定义,下列哪一项不是传染源:
a、受感染的动物
b、接种疫苗的动物
c、传染病病人
d、病原携带者
e、感染发病的动物
13、【多选题】1.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传播媒介
d、易感人群
e、病原体
14、【多选题】2.下列可以抑制传染病流行的情况是:
a、人群人口数增加
b、人群易感性升高
c、人群易感性降低
d、人群免疫力降低
e、人群免疫力提高
15、【多选题】3.下列可以降低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性:
a、免疫接种
b、提高疫苗接种率
c、易感人口迁出
d、易感人口迁入
e、普及计划免疫
16、【多选题】4.下列所列条件中,属于疫源地消灭条件的是:
a、传染源治愈
b、传染源死亡
c、疫源地彻底消毒
d、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发病
e、隔离易感接触者
10.3潜伏的定义及其流行病学意义1、【单选题】1.下列哪项的长短与病原体的数量、毒力、侵入途径、繁殖能力和机体状态都有关的是:
a、临床症状期
b、恢复期
c、潜伏期
d、易感期
e、传染期
2、【单选题】1.免疫接种时间的确定是根据:
a、前驱期
b、临床症状期
c、恢复期
d、潜伏期
e、传染期
3、【单选题】2.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a、前驱期
b、临床症状期
c、恢复期
d、潜伏期
e、传染期
4、【单选题】3.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前驱期
b、临床症状期
c、恢复期
d、潜伏期
e、传染期
5、【单选题】4.机体开始产生免疫力的时期是:
a、前驱期
b、临床症状期
c、恢复期
d、潜伏期
e、传染期
6、【多选题】1.关于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正确的是:
a、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
b、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c、潜伏期的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d、判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e、评价预防措施效果好坏
10.4疫源地形成和消灭条件1、【单选题】1.登革热的疫源地范围大小主要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登革热患者的活动范围
b、登革热病毒在环境中存活的时间
c、媒介蚊子的活动半径与飞程
d、季节变化
e、环境温度
2、【多选题】2.以下哪些消毒方式属于随时消毒:
a、传染病流行是对公共汽车的消毒
b、医院感染科的紫外灯照射
c、传染源移走后对其活动区域的消毒
d、疫源地日常喷洒消毒剂
e、医院用氯制剂对用后敷料的浸泡
3、【多选题】3.疫源地的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哪几个因素:
a、传染源存在的时间和活动范围
b、环境的气候特点
c、传播途径的特点
d、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e、病原体的存活时间
4、【多选题】4.达到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有哪些:
a、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移至他处)或不再排出病原体(治愈)
b、通过各种措施将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灭
c、传染源周围的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新感染者
d、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被切断
e、周围易感者都接种疫苗
10.5法定报告传染病1、【单选题】1.乙类传染病中完全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的法定报告时限为
a、2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
2、【单选题】2.我国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共有多少种
a、22
b、25
c、30
d、39
e、35
3、【单选题】3.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方式是:
a、自动免疫
b、被动免疫
c、自动被动免疫
d、被动自动免疫
e、治疗免疫
4、【单选题】4.我国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方式是:
a、电话报告
b、电报报告
c、逐级上报
d、网络直报
e、信件报告
5、【单选题】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哪类传染病:
a、甲型肝炎
b、脊髓灰质炎
c、甲类
d、乙类
e、乙型肝炎
6、【单选题】6.主要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是:
a、甲型肝炎
b、脊髓灰质炎
c、甲类
d、乙类
e、乙型肝炎
7、【单选题】7.感染后可以形成稳固免疫力的传染病是:
a、甲型肝炎
b、脊髓灰质炎
c、甲类
d、乙类
e、乙型肝炎
8、【单选题】8.发现霍乱病例或疑似病例,其网络报告时限为: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2小时
e、48小时
9、【单选题】9.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2小时
e、48小时
10、【多选题】5.采用甲类传染病管理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有哪些: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人感染h7n9禽流感
c、肺炭疽
d、麻疹
e、霍乱
11、【多选题】6.以下哪几种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肺炭疽
c、鼠疫
d、诺如病毒感染
e、霍乱
12、【多选题】7.法定报告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有哪些:
a、医院医生
b、乡村医生
c、个体医生
d、采供血机构体检医师
e、疾控机构调查人员
13、【多选题】8.采取强制方式管理的传染病是:
a、乙类传染病
b、甲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鼠疫
e、肺炭疽
14、【多选题】9.法定报告传染病的责任报告单位有哪些:
a、采供血机构
b、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卫生行政机构
e、市场监管机构
15、【多选题】10.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人的诊断结果有哪些:
a、实验室确诊病例
b、临床诊断病例
c、疑似病例
d、阳性检测结果
e、病原携带者
16、【多选题】11.责任报告人依法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包括以下哪些: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列入乙类管理的其它传染病
e、列入丙类管理的其它传染病
17、【多选题】12.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免疫血清包括以下哪几类:
a、抗毒素
b、抗菌血清
c、抗病毒血清
d、阳性血清
e、灭活血清
11.1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概念1、【单选题】1.下列研究设计类型因果论证强度由强至弱的排列正确的是:
a、rct的系统综述, 实验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b、随机对照实验, 病例对照研究, 嵌套队列中的病例对照研究, 生态学研究
c、历史队列研究, 前瞻队列, 新病例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研究
d、前瞻队列, 新病例病例对照研究, 嵌套队列中的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研究
e、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rct的系统综述
2、【单选题】2.下列研究设计中,因果论证强度最强的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
d、rct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e、队列研究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3、【单选题】3.系统综述与传统综述的区别是:
a、系统综述对文献是定性总结, 传统综述是定量总结
b、传统综述常集中于一个临床问题, 系统综述涉及面较广
c、系统综述全面收集有关文献, 进行严格评价必要时进行定量合并分析
d、系统综述涉及文献量远大于传统综述
e、传统综述重复性好, 系统综述重复性差
4、【单选题】4.有关系统综述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与传统综述相比更具体化
b、是很多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之和
c、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综合符合一定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
d、比传统综述引用的参考文献更多
e、写作方法比传统综述简单
5、【单选题】5.有关系统综述的说法, 哪项是错误的:
a、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严格评价文献
b、选择高质量的文章进行综合
c、结论可靠可信
d、一定是定量综合分析
e、收集的文献中包括未发表的文章
6、【单选题】6.meta分析过程中, 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a、对各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 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模型加权合并各研究的统计量
b、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计算失效安全数
c、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后按mental-haenszel法进行合并分析
d、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和合并后的综合效应
e、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ntal-haenszel法进行分层分析
7、【多选题】7.下列属于传统文献综述特点的是:
a、在处理同一问题的多个结果报道时,通常是平等(等权重方法)对待每个研究结果而得出结论。
b、一般不进行文献评价,也不考虑文献的质量,主要是以某类结果文献数量的多少得出结论。
c、很难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尤其当多个研究结果不一致时,容易让人产生困惑和误解。
d、使用meta分析合并合格的研究结果
e、清楚地表达每个入选研究的特点并对它们的方法学质量进行分析
8、【多选题】8.meta分析亦可称为:
a、元分析
b、综合分析
c、后分析
d、荟萃分析
e、回归分析
9、【多选题】meta分析的目的是:
a、增加检验效能
b、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
c、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d、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e、估计偏倚大小
10、【多选题】10.进行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目的是:
a、整合海量信息
b、避免“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决策失误
c、克服传统文献综述的缺陷
d、发现新的致病因素或治疗防治方法
e、连接新旧知识, 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11、【多选题】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eta分析是一种观察性研究
b、meta分析能排除原始研究中的偏倚
c、meta分析的目的是比较和综合多个同类研究的结果
d、针对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meta分析结论更为可靠
e、meta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各个独立研究的质量没有关系
12、【多选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eta分析是一种观察性研究
b、meta分析一般不对各个独立研究中的每个观察对象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c、报告meta分析结果时, 可不考虑研究背景和实际意义
d、meta分析的结论推广时应注意分析干预对象特征、干预场所、干预措施以及依从性等方面的差异
e、meta分析可能得不出明确的结论
11.2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及偏倚1、【单选题】1.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异质性(可合并性)
c、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d、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e、计算加入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
2、【单选题】2.发表偏倚是指:
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
c、研究者往往根据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
d、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只检索了某种语言的文献资料
3、【单选题】3.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
b、发表偏倚
c、纳入标准偏倚
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4、【单选题】4.失效安全数越大, 说明:
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
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 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 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meta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越差
5、【单选题】5.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 说明:
a、meta分析的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不好
c、meta分析的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6、【单选题】meta分析中敏感性分析主要用于:
a、控制偏倚
b、检查偏倚
c、评价偏倚的大小
d、计算偏倚的大小
e、校正偏倚
7、【单选题】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相关性检验
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转换
8、【单选题】8.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中最容易发生的偏倚是:
a、报告偏倚
b、信息偏倚
c、测量偏倚
d、发表偏倚
e、调查员偏倚
9、【单选题】meta分析中, 当各独立研究间异质性较小或没有异质性存在时,应选用:
a、随机效应模型
b、固定效应模型
c、随机森林模型
d、决策树分析
e、多元回归分析
10、【单选题】10.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显著性意义和无效的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属于:
a、报告偏倚
b、信息偏倚
c、测量偏倚
d、发表偏倚
e、调查员偏倚
11、【单选题】11.病例对照研究中最主要的偏倚是:
a、无应答偏倚
b、回忆偏倚
c、失访偏倚
d、发表偏倚
e、混杂偏倚
12、【单选题】12.队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倚是:
a、无应答偏倚
b、回忆偏倚
c、失访偏倚
d、发表偏倚
e、混杂偏倚
13、【单选题】meta分析中可能存在的偏倚是:
a、无应答偏倚
b、回忆偏倚
c、失访偏倚
d、发表偏倚
e、混杂偏倚
14、【多选题】14.下列方法中可以用于异质性分析的有:
a、计算i2
b、敏感性分析
c、亚组分析
d、标准化分析
e、失效安全数分析
15、【多选题】15.下列偏倚中可能存在于meta分析中的是:
a、发表偏倚
b、定位偏倚
c、引用偏倚
d、多次发表偏倚
e、有偏倚的入选标准
16、【多选题】16.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分析及校正meta分析中的发表偏倚:
a、漏斗图法
b、失效安全数
c、rank correlation method
d、linear regression approach
e、剪补法
11.3证据的含义及循证医疗卫生决策1、【单选题】1.基于循证医学实践,下述正确的选项是:
a、临床医学实践与科研结果不相干
b、是指临床医生在准确掌握相关临床问题的生物医学知识基础上对个体病人做出医学决策
c、是指临床医生在准确掌握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知识基础上对个体病人做出的医学决策
d、是指临床医生在全面收集现有的针对该医学问题的最好证据基础上对个体病人做出医学决策
e、是指临床医生基于针对该医学问题的最好的科学证据、病人的价值取向、现有可用资源的基础上对个体病人做出的医学决策
2、【多选题】2.对证据的含义的理解主要包括:
a、明确区分和对待不同来源的证据
b、证据的相关性
c、证据的发现
d、证据的质量
e、证据的结论
12.1流感与流感疫苗1、【单选题】1.流感流行时的主要传染源是:
a、隐性感染者
b、轻症病人
c、典型病人
d、潜伏期病人
e、康复期病人
2、【单选题】2.如果流感疫苗预防效果不佳,可能的主要因素是:
a、疫苗的免疫原性不强
b、没有按照要求接种
c、疫苗覆盖率低
d、疫苗株与流行株之间的显著差异性
e、接种时间错误
3、【单选题】3.目前流行的禽流感毒株属于:
a、甲型流感病毒
b、乙型流感病毒
c、丙型流感病毒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4、【单选题】4.以下哪个人群不是流感疫苗的优先接种人群:
a、医务人员
b、工厂工人
c、60岁及以上老年人
d、特定慢性病患者
e、6月龄~5岁儿童
5、【单选题】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毒株是指:
a、h7n9
b、h3n2
c、h1n1
d、h5n6
e、h5n1
6、【多选题】6.以下对流感易感性高的人群是:
a、一般人群
b、新生儿
c、有慢性病的老年人
d、青壮年
e、女性
7、【多选题】7.我国常用的流感疫苗包括以下哪些毒株:
a、h1n1
b、h5n1
c、乙型流感病毒
d、h3n2
e、h7n9
8、【多选题】8.甲型流感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是:
a、血凝素
b、神经氨酸酶
c、基质蛋白
d、核蛋白
e、聚合酶蛋白
9、【多选题】9.以下生物制品,哪些可以用于主动免疫:
a、丙种球蛋白
b、破伤风类毒素
c、卡介苗
d、蛇毒血清
e、减毒麻疹疫苗
猜你喜欢
- 2023-10-22 23:59
- 2023-10-22 23:58
- 2023-10-22 23:51
- 2023-10-22 23:28
- 2023-10-22 23:15
- 2023-10-22 22:51
- 2023-10-22 22:32
- 2023-10-22 22:24
- 2023-10-22 22:21
- 2023-10-22 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