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何谓发展中国家1、【单选题】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个发展中经济体?
a、34
b、44
c、140
d、144
2、【单选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政治、经济、制度、文化
b、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c、道路、理论、制度、意识形态
d、政治、经济、制度、军事
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1、【单选题】按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2005年按每天人均消费低于 美元的贫困线 计算发展中国家的总贫困人口高达13.74亿,占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的25.2%。
a、1美元
b、1.25美元
c、1.5美元
d、2美元
2、【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
a、收入水平低下
b、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
c、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
d、人口增长率低
1.3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人群和特点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特点?
a、更注重长期的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
b、更注重国际经济的比较研究
c、更注重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具体国家的特殊性
d、更注重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静态均衡
2、【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发展经济学主要涉及的问题
a、经济行为方式的转变
b、充分就业
c、投入要素的开发与积累
d、经济结构的转换与调整
1.4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多选题】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以 和 为指导
a、辩证法
b、比较法
c、唯物论
d、唯心论
2、【多选题】发展经济学应侧重于 和 的分析
a、静态
b、动态
c、均衡
d、非均衡
1.5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1、【单选题】下列哪种理论不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提出的?
a、二元经济模型
b、平衡增长理论
c、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d、新增长理论
2、【判断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其主要特点是把发展研究扩展到制度和其他非经济学领域(如政治、社会资本等),同时,这一时期发展经济学还把研究领域扩展到过去被认为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领域。不过,这一时期的发展研究采用的仍然是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方法。
2.1中等收入陷阱1、【多选题】下列哪些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的典型特征?
a、经济回落
b、贫富分化
c、过度城市化
d、技术创新瓶颈
2、【判断题】学者安格斯·麦迪森整理的数据表明,从1950年到2008年,全世界只有新加坡和韩国两个经济体从低收入经济体跃升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2.2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单选题】摩根士丹利研究预计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从8260美元达到1.29万美元,到 年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a、2025
b、2027
c、2035
d、2050
2、【判断题】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2.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新发展理念?
a、创新
b、协调
c、共赢
d、绿色
2、【多选题】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投入结构的变化
b、产出结构的变化
c、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
d、分配状况改善和贫困下降
2.4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讨论增长与人类发展时指出的5种有增长而无人类发展的情况?
a、无工作的增长
b、无声的增长
c、无情的增长
d、无希望的增长
2、【多选题】下列哪些是经济学家丹尼斯·古雷特认为的人类发展包含的三个基本因素?
a、生存
b、自尊
c、自信
d、自由
3.1经济增长阶段与起飞理论1、【多选题】以下哪些是罗斯托认为的一个国家要实现起飞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a、科学思想条件
b、社会条件
c、政治条件
d、经济条件
2、【判断题】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经济特征是产出增长缺乏持续性,虽然在特定时期也可能出现经济繁荣局面,但紧接着却是社会危机和经济衰落。
3.2后发优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1、【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后发优势的特征
a、客观性
b、相对性
c、潜在性
d、递减性
2、【判断题】从发展要素的角度,我们把后发优势划分为五种类型:资本后发优势、技术后发优势、人力后发优势、制度后发优势和信息后发优势。
3.3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库兹涅茨假说的理论支持?
a、贫穷国家的二元经济显著
b、增长目标的转变
c、民主化进程
d、政治不稳
3.4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和发动因素1、【判断题】贫困、收入分配不均等、收入水平低下、营养不良,以及贫困恶性循环、低水平均衡陷阱、累积因果循环、市场不完善等,都是经济的限制因素。
4.1贫困的界定与贫困线的确定1、【单选题】世界银行2015年10月宣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每人每天生活支出1.25美元上调至 美元。
a、1.5
b、1.8
c、1.9
d、2
2、【判断题】世界银行把家庭收入和支出作为生活水准的指标。
4.2贫困的分布特征1、【单选题】从家庭规模与贫困这个角度讲,在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灾难过多地落在 的身上
a、儿童
b、青少年
c、中年
d、老年
2、【判断题】一般而言,贫困家庭的规模比较小。
4.3贫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多选题】根据贫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政策,使穷人跳出贫困陷阱?
a、建立穷人的食物或现金转移支付计划
b、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提供长期劳动合同
c、依靠市场力量
d、刺激消费
2、【判断题】营养健康问题不会导致贫困。
4.4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与减贫成就1、【单选题】2000年,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穷人的呼声》中,提出了哪三个减贫方向,下列哪项不是这三个减贫方向之一?
a、促进机会
b、提升安全
c、赋予权利
d、保障稳定
4.5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1、【判断题】任何社会都存在绝对贫困。
5.1资本与资本形成1、【单选题】现在,通常把资本划分为哪两类?
a、物质资本与无形资本
b、无形资本与人力资本
c、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
d、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
2、【多选题】物质资本的技术属性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它是投资过程的结果
b、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本期和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
c、它具有耐用性
d、它不因使用而降低价值
5.2资本累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单选题】从哈罗德一多马增长模型中可知经济增长率取决于 与资本产出比。
a、储蓄率
b、投资率
c、消费率
d、生产率
6.1世界人口增长及其趋势1、【判断题】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达国家人口爆炸性增长的结果。
6.2人口转变阶段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芬兰人口转变模式的特征?
a、高效性
b、长期性
c、滞后性
d、干预性
2、【多选题】以下哪些是日本人口转变的特征?
a、高效性
b、控制性
c、广泛性
d、老龄化
6.3转型中的人口红利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人口红利的特征?
a、人口红利正在迎来转折点
b、人口红利低质性未改变
c、中国人口转变具有强烈的区域特征
d、人口红利阶段性持续较长
2、【多选题】下列哪些可能是是中国新的人口红利来源?
a、大量的创业创新者
b、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
c、外来移民
d、掌握新技术的农民
7.1人力资本1、【判断题】西奥多·舒尔茨是著名的研究人力资本的学者,他1959年提出的《人力资本:一个经济学的观点》以及1960年提出的《人力资本投资》标志着人力资本理论的繁荣。
7.2人力资本投资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
a、教育投资
b、职业培训投资
c、卫生保健投资
d、技术投资
2、【多选题】下列哪些是人力资本所具备的特征?
a、异质性
b、可变性
c、专用性
d、时效性
7.3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影响经济繁荣的四种主要机制?
a、健康的人能够工作更长的时间,在体力、脑力,或者认知能力上都更加充沛强壮,这直接提高了家庭和市场的劳动生产率。
b、健康的人可以享受更长的寿命,更有动力为其教育投资,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和收入。
c、更长的期望寿命促进了生产阶段的个人进行储蓄,这为经济投资储备了更多的货币资本,后者的进步促进了收入和经济增长。
d、更健康的人群意味着更低的死亡率,这增加了家庭大量生育的必要性,从而导致更低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平均年龄的提高,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年龄人群的比例。
2、【判断题】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年限与他所获得的收入成反比变动关系。
7.4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状况与问题1、【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发展中国家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a、数量发展较快,质量还比较低下
b、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c、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严重
d、教育深化
2、【判断题】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大多上升了。教育支出比重甚至超过了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
8.1技术进步的含义1、【判断题】技术进步等同于技术发明。
2、【判断题】科学等同于技术。
8.2技术进步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有研究显示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 的贡献,,在1978-1995 年该率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平均每年高达43%
a、劳动生产率
b、全要素生产率
c、储蓄率
d、投资率
2、【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中国技术进步的体现?
a、汽车关税的大幅度上升
b、高新技术出口比重上升
c、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率上升
d、国内自主品牌的占有份额上升
8.3技术引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技术商品的特点?
a、技术商品的研制成本一般要大大高于普通商品的生产成本,但技术商品在运用中却无需再生产成本
b、技术知识作为商品使用后,会减少原所有者的持有量
c、技术商品随时面临着被仿效的危险,从而垄断地位随时都可能丧失
d、买卖双方中,买方处于不利地位,其无法正确估算技术商品的末来成本和收益
2、【多选题】外部引进的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a、保证发展中国家不必对每种技术都从头开始研究
b、可以缩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节省大量的资源
c、加快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发育和创新活动的发展
d、促进外贸的发展
8.4适用技术的选择1、【多选题】除了考虑资源禀赋状况之外,技术引进国还要综合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a、本国的技术和经济基础
b、市场需求
c、文化与意识形态
d、发展前景
8.5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熊彼特指出的创新形式?
a、引入新产品
b、引入新技术和新生产方法
c、制造新产品
d、重组一个工业
2、【判断题】在熊彼特看来,发明和创新是企业家。
8.6创新如何实现1、【判断题】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当代世界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广大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落后,主要是因为科技落后并缺乏行之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8.7国家创新体系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a、企业
b、国家公共部门
c、研究与开发机构
d、企业家
2、【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广义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的特点?
a、对创新的定义宽泛
b、考察了更宽泛的创新来源
c、研究更宽泛的历史跨度
d、研究非经济因素
9.1“荷兰病”与资源诅咒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制度安排导致资源诅咒产生的理论观点?
a、企业家才能误配观
b、政治激励观
c、大规模寻租观
d、人力资本观
2、【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非制度安排导致资源诅咒产生的理论观点?
a、人力资本观
b、强权联盟观
c、经济类型观
d、资源-冲突观
3、【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荷兰病”的表现形式?
a、严重的通货膨胀
b、制成品出口下降
c、失业减少
d、收入增长率减慢
9.2资源型城市发展1、【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摆脱“资源诅咒”的方法
a、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
b、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c、推进产业升级改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探索发展分散式、多元化的经济模式
2、【判断题】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同,主要分为矿产资源型城市和煤炭资源型城市。
9.3环境的经济功能1、【多选题】环境在支持经济活动方面发挥着下列哪些功能?
a、生命支持
b、自然资源供给
c、废弃物吸收
d、舒适服务提供
2、【判断题】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将会永远减少其存量,厂商能做的事情是不使用这此资源,延缓它们的耗竭。
9.4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变化1、【判断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在某个阶段出现环境恶化的状况。
2、【判断题】后发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小。
9.5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状况1、【单选题】从经济学角度看,下列哪项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a、市场失灵
b、政策失误
c、公共产品问题
d、人们的观念落后
9.6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
a、共同发展
b、协调发展
c、公平发展
d、和平发展
2、【判断题】“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观点。“自然”被认为是一种资源,为了实现人类目标可以使其效用最大化。该观点还认为“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之间具有可替代性,并且从理论上来讲,“人造资本”可以无限制替代“自然资本”。
10.1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化经济体系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征?
a、更高效益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速
b、更高速度的经济增长
c、更平衡的区域和城乡发展格局
d、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2、【多选题】新时代要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聚焦以下哪几个方面?
a、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工业化动力转变
b、围绕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提升推动高质量工业化进程
c、通过全面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工业化进程的包容性
d、以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为先导推进可持续工业化
10.2城市化的动因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规模经济?
a、企业规模
b、族群规模
c、行业规模
d、城市规模
2、【多选题】城市化的动因主要体现为以下哪几个方面?
a、规模经济
b、比较成本优势
c、推力和拉力因素
d、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10.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1、【多选题】下列哪些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病”?
a、就业机会增加
b、环境恶化
c、贫富差距减小
d、社会动荡
2、【判断题】工业化必然会导致城市化,这是规模经济使然;但城市化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城市病”。
10.4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融合发展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三层含义?
a、城乡二元的存在
b、城乡之间的社会矛盾
c、城乡二元体制
d、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
2、【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三层含义?
a、城乡二元的存在
b、城乡之间的社会矛盾
c、城乡二元体制
d、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
10.5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1、【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断言的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
a、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
b、中国的城镇化
c、苏联的解体
d、5g网络的出现
2、【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a、政府政策、政治中心的变革与战争
b、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推进
c、家庭婚姻、文化教育、宗教信仰
d、气候、土壤、自然灾害
10.6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基础设施具有的性质?
a、外部性
b、高收益
c、公益性
d、低风险
2、【判断题】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10.7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1、【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引起国家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出现着倒“u”型变化的原因?
a、劳动力迁移
b、人口结构变化
c、资本流动
d、发展模式与区域沟通渠道
2、【判断题】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差异化改革造成了区域间的非均衡发展,其重要表现就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11.1中国外资利用的历程1、【判断题】中国外资利用以197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营企业法》为起点,内地和香港合资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先河。
12.1典型的制度模式比较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苏联“休克疗法”的内容?
a、快速私有化
b、自由化
c、稳定化
d、扩张性财政政策
2、【判断题】华盛顿共识是适合社会主义体制,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模式。
12.2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经济发展中政府要提供的公共物品?
a、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b、提供经济基础设施
c、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d、提供制度基础设施
2、【判断题】政府需要代替市场行使一部分配置资源的职能,以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 2022-12-05 20:30
- 2022-12-05 20:18
- 2022-12-05 20:16
- 2022-12-05 19:28
- 2022-12-05 19:22
- 2022-12-05 19:21
- 2022-12-05 19:10
- 2022-12-05 18:48
- 2022-12-05 18:43
- 2022-12-05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