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一章章节测验1、【单选题】罗马法称“法理不理琐碎之事”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琐碎之事”不是法律调整的范围
b、“凡事皆诉讼”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
c、法律无法对所有的社会问题提供k8凯发的解决方案
d、法律对自身能够提供k8凯发的解决方案的问题一律加以规制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
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c、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的自治法规
d、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的终审判决
3、【单选题】港口税务官对船长说:“照章缴税!否则警察抓你。”海盗对船长说:“按规矩交钱!不然把你抓走。”从法的性质和特征来看,对上述两种情形理解不正确的是
a、税务官的话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
b、税务官和海盗的话都体现了法的强制性
c、海盗的话不能体现船长有交钱的义务
d、税务官的话意味着船长有纳税的义务
4、【单选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立法者都应当从自然科学家中产生
b、立法者应该在制定法律时多听听自然科学家的意见
c、立法者在立法时应当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尊重科学性和规律性
d、立法者不必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考虑立法问题
5、【单选题】“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命题之一。有关该命题的含义理解错误的是
a、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
b、法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
c、法是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d、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6、【单选题】法由国家制定和认可,有关法的这一特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以制定这种方式创制的法,叫制定法或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或司法机关赋予社会上既存的某些习惯、教义、礼仪等以法律效力而形成的法律规范。
b、以认可方式创制的法,叫不成文法,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创造出新的法律规范。
c、判例法和制定法都是通过认可方式创制的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制定法
7、【多选题】下列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a、规范性
b、特殊性
c、国家意志性
d、国家强制性
8、【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基本特征的理解,正确的有
a、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b、法由专门国家机关制定、认可
c、法既调整行为,又调整思想
d、法与道德、习惯不同,其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予以保护
9、【多选题】有关法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法是“意志”的体现
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c、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d、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
10、【多选题】有关法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强制力是指警察、法庭、监狱、军队等暴力机关
b、法不能始终为人们自愿地遵守,故需要国家强制力强迫遵行
c、国家强制力是法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
d、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实施法律制裁,可以突破刑法的一般规定
11、【判断题】法是由国家通过制定和修改两种方式创制。
12、【判断题】法律的内容是权利与权力。
13、【判断题】国家强制力不等于赤裸裸的暴力,必须严格依法行使。
14、【判断题】法律规范具有强制力,道德规范没有强制力。
15、【判断题】法仅仅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不受统治阶级意志的制约。
2.5第二章章节测验1、【单选题】法的三要素是指
a、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
b、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
c、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d、立法、执法、司法
2、【单选题】下列有关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解正确的是
a、在立法和法的实施上,法律规则都比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主要归功于法律规则独具严密的逻辑结构
b、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所以法律规则更稳定,更不易改变
c、一条完整的法律规则由假定、行为模式、制裁三个要素构成
d、法律条文在表述任何一条法律规则时,都必须全面完整地将表述法律规则的全部逻辑要素
3、【单选题】根据法律规则的强行性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
a、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权利义务复合规则
b、规范性规则、标准性规则
c、强行行规则、指导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构成性规则
4、【单选题】有关法律原则对立法活动的重要作用,理解错误的是
a、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
b、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c、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意义
d、立法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法律规则制定法律原则
5、【单选题】2018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其中,第三条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有关本法条表述法律规则,理解错误的是
a、本法条表述的是授权性规则
b、本法条表述的是权义复合规则
c、本法条表述的是强行性规则
d、本法条表述的是指导性规则
6、【多选题】法的三要素包括
a、法的渊源
b、法律概念
c、法律规则
d、法律原则
7、【多选题】有关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假定是法律规则中关于适用该规则的条件的规定
b、行为模式是法律关于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规定
c、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规定
d、任何一条法律规则都是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结合而成,三者缺一不可
8、【多选题】根据规则内容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利义务复合规则。关于权义复合规则,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是
a、权义复合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利和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
b、公安机关履行职权的行为,体现了权义复合规则的要求
c、权义复合规则的特点是,一方面,国家机关有权按照法律授权履行职权;另一方面,履行职权又是国家机关不可推卸的义务
d、权义复合规则,是直接要求人们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
9、【多选题】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相比较,其优势包括:
a、法律原则具有较宽的覆盖面,每一个原则都是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标准,它所涵盖的社会关系要比一个规则丰富的多
b、法律原则有较强的宏观指导性,它可以在较大的范围、较长的时间过程中对人们的行为,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c、法律原则预设了权利义务得以成立的各种必要的时间条件、空间条件等事实状态,所以法律原则具有较强的微观指导性
d、法律原则的稳定性较强,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相对稳定。
10、【多选题】法律原则在司法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为
a、法律原则可以弥补法律漏洞
b、法律原则可以维护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
c、法律原则可以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d、法律原则可以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
11、【判断题】法律规则的适用范围比法律原则更广。
12、【判断题】法的三要素是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
13、【判断题】根据法律规则功能的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14、【判断题】法律原则仅对司法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对立法和执法活动没有积极作用。
15、【判断题】任何一条法律条文都应当包括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这三个要素。
3.5第三章章节测验1、【单选题】不属于一国法的空间效力范围的是:( )
a、领陆
b、领水
c、领空
d、驻外公司
2、【多选题】在中国,能够成为法院裁判依据的是:(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司法解释
d、地方性法规
3、【判断题】大陆法系的主要法源是制定法。
4、【判断题】英美法系的主要法源是判例法。
5、【判断题】不同国家的法源之间不能进行移植。
6、【判断题】在法的适用过程中,一般优先适用正式法源。
7、【判断题】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具有最高的普遍的法律效力。
8、【判断题】法的溯及力就等于法的效力。
9、【判断题】中国法的渊源都是通过法律条文表达的。
10、【判断题】美国是一个既有判例法又有制定法的国家。
4.4.1第四章章节测验1、【单选题】有关法律关系客体表述错误的是:( )
a、有些法律关系有多个客体
b、法律关系的客体总代表一定利益
c、法律关系的客体可有可无
d、客体的确定涉及法的价值评价
2、【多选题】甲乙二人签订了一项私有房屋买卖合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甲乙
b、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法律事实是法律行为
c、房屋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d、该法律关系不允许变更
3、【判断题】老乡关系不是法律关系。
4、【判断题】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5、【判断题】在中国,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能是法律上的“人”。
6、【判断题】法律关系的客体从趋势上看在不断扩大。
7、【判断题】不是所有的关系都能成为法律关系。
8、【判断题】法律事实就是客观事实。
9、【判断题】每个人的法律关系都是一样的。
10、【判断题】主体、客体和内容是法律关系不可或缺的三要素。
5.9第五章章节测验1、【单选题】法的实施的最终保障手段是( )。
a、道德观念
b、守法意识
c、国家强制力
d、社会监督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执法活动的有( )。
a、工商局给某企业颁发营业执照
b、人民法院对王某盗窃一案进行审理
c、县物价局进行物价大检查
d、市公安局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收押
3、【单选题】下列哪个属于执法活动的特征( )?
a、启动的被动性
b、单方面性
c、终局性
d、运作的中立性
4、【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司法的特征( )?
a、裁判的终局性
b、启动的被动性
c、运作的中立性
d、司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5、【单选题】下列主体中不属于执法主体的是( )。
a、国家行政机关
b、法律授权的组织
c、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d、全国人大
6、【多选题】执法的特点是( )。
a、执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
b、执法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具有国家强制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过程同时是行使执法权的过程
d、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7、【多选题】下列哪些不属于执法活动?( )
a、全国人大制定法律的活动
b、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
c、公安机关为公民办理户口登记
d、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
8、【多选题】下列诸项表述中,能够成立的有( )。
a、立法体制是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体制
b、司法具有被动性、中立性与终极性
c、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而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
d、守法是与违法相对的一种状态
9、【多选题】下列关于执法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执法具有权威性
b、执法不仅要合法,还要强调公平合理
c、如果老百姓认为执法不公,就有奋起反抗的权利
d、守法是公民的义务,如果认为执法不当,可以采用合法的方式寻求救济,暴力抗法不可
10、【多选题】在我国,对司法权的监督表现在以下方面( )。
a、政党监督
b、人大监督
c、群众监督
d、舆论监督
11、【判断题】信赖保护原则被确立为我国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为了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防止行政机关侵犯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12、【判断题】执法权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独立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力。
13、【判断题】信赖保护原则是指由于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绝对不得随意撤销、废止或改变。
14、【判断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的“执法”,正是广义理解的语言用法。
15、【判断题】审判权的行使是主动介入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6.5第六章章节测验1、【单选题】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行政法规效力高于法律
c、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效力等同于地方政府规章
2、【多选题】法的制定过程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
a、准备阶段
b、由法案到法的阶段
c、完善阶段
d、投票阶段
3、【判断题】宪法在一国法律体系内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4、【判断题】我国法律体系的行政法部门全部由行政法规构成。
5、【判断题】我国尚未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也具有法律效力。
7.5第七章章节测验1、【单选题】对于那些“不告不理”的违法行为,受害人或利害关系人不提起诉讼,司法机关便不认定和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这种免责属于( )。
a、不诉免责
b、协议免责
c、自助免责
d、补救免责
2、【单选题】没有法律规定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体现了归责原则中所遵循的 ( )。
a、责任法定原则
b、因果联系原则
c、责任自负原则
d、责任相称原则
3、【单选题】“连坐式”处罚是对归责原则中哪个原则的否定( )。
a、责任自负原则
b、责任法定原则
c、责任相称原则
d、因果联系原则
4、【单选题】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对下列哪项行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
a、李某家贫如洗却不小心在打工的企业损坏了价值30万元的仪器
b、王某偷了一辆价值100元的自行车,14年后被人查出
c、赵某遇到抢劫的3个手拿利刃的歹徒时奋起反抗,夺过刀将其中一个万徒刺成重伤
d、朱某偷彩电被事主抓住,双方签订了由张向事主赔偿1000元精神损失的协议
5、【单选题】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择项中的哪行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小时后,才将康某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
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高某在与3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人刺成重伤
6、【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免除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
a、不可抗力
b、自首、立功
c、自助行为
d、人道主义
7、【多选题】人道主义免责主要适用于( )。
a、惩罚责任
b、财产责任
c、违法之后自动投案或有立功表现的人
d、对特殊群体的人道主义考虑
8、【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责任自负原则的涵义( )?
a、违法或违约行为人应该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
b、不能让没有违法或违约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
c、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无责任人受到法律保护,即不枉不纵,公平合理。
d、一个人要为自己所做的错事承担责任,也要为自己没有做过的错事承担责任。
9、【多选题】构成违法主体的必要条件是( )。
a、具有权利能力的公民
b、达到法定责任年龄
c、依法设置的法人
d、具有责任能力的人
10、【多选题】责任法定原则在哪些法律领域是主要体现在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形式上( )?
a、刑法
b、行政法
c、民法
d、商法
11、【判断题】在行政法、刑法等公法领域,责任法定原则是一项严格适用的原则。
12、【判断题】对于那些已经实施违法行为,但在国家机关追究责任之前采取补救措施的人,也不可以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
13、【判断题】责任法定原则就其实质或精髓而言是一个排除性、否定性原则。
14、【判断题】我国刑法关于又聋又的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就属于自助免责。
15、【判断题】我们国家法律判断行为人有无责任能力也主要是根据行为人精神状态来判断的。
8.6第八章章节测验1、【单选题】现代社会中,不仅需要有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有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说明( )。
a、法律是可有可无的
b、法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c、法自身具有缺陷
d、法只是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2、【单选题】从法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的这一角度出发来解释法的作用,称之为( )。
a、法的评价作用
b、法的指引作用
c、的社会作用
d、的规范作用
3、【单选题】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
a、违法者的行为
b、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c、般人
d、他人的行为
4、【单选题】法的指引作用是( )。
a、一种律他作用
b、一种自律作用
c、的一种社会作用
d、在各类社会规范中所特有的作用
5、【单选题】对每个个体行为的指引有个别指引和规范指引。规范指引相对于个别指引的缺陷是( )。
a、缺乏稳定性
b、缺乏连续性
c、缺乏高效率
d、乏针对性
6、【多选题】对人的行为指引有个别指引和规范指引。其中个别指引具有具体、针对性强的优点,但也有其缺点。包括( )。
a、具有主观随意性
b、缺乏效率
c、不符合人的自主、独立的心理倾
d、具有客观性
7、【多选题】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较,法律评价作用的优点是( )。
a、比较客观
b、比较明确
c、比较具体
d、比较灵活
8、【多选题】法的局限性体现在( )。
a、法只是社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
b、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
c、法自身特点所带来的局限性,如法具有连续性、抽象性等
d、实施法律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并受到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
9、【多选题】何某与孙某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何某向律师许某咨询,许某认为根据合同法,孙某行为构成违约,如提起诉讼,有较大胜诉把握。许某的分析体现了法的( )。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
10、【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作用的表述,有哪些是错误的?( )
a、宪法、刑法、民法、交通法规等都是主要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
b、法律不是万能的,因此法律是可有可无的
c、法律在法治社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应一一立法
d、法的指引作用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一种确定性的、不可选择的指引
11、【判断题】法的规范作用体现法的本质和目的。
12、【判断题】涉及人们思想、认识、信仰或一般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不宜采用法律手段。
13、【判断题】法只有在实际运行后才会发生警示作用。
14、【判断题】法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15、【判断题】法律的评价作用是对人的思想或行为的合法与不合法.违法与不违法的评价。
9.5第九章章节测验1、【多选题】法系是法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法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法系是一个比较法学上的概念,是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的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
b、陪审团制是英美法系的特征之一
c、我国澳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属于大陆法系
d、美国有成文宪法典,属于大陆法系
2、【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系与法律体系含义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法系是根据英国普通法(判例法)和欧洲大陆法典法的历史传统而对法所作出的分类
b、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c、法系是具有同一历史传统的国家和地区的法的总称
d、法律体系是一国之内的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其他国家的法或完整意义的国际法
3、【判断题】根据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的区别,结合国家历史类型的划分,可以把法的历史类型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4、【判断题】法律继承是指新法对旧法的借鉴和吸收,法律移植则是表征同时代的国家间相互引进和吸收法律的法律发展方式。
5、【判断题】英美法系的正式法源只有判例法。
10.5第十章章节测验1、【单选题】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法律,而且还需要道德、习俗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表明( )。
a、法律的起源与习惯、道德无关
b、道德、习俗比法律重要
c、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手段
d、法律可有可无
2、【单选题】列属于新分析法学的代表人物的是( )。
a、哈特
b、霍布斯
c、洛克
d、卢梭
3、【单选题】下列有关法律与道德得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与道德没有界限
b、法律与道德可以相互转化
c、道德没有强制性
d、法律不可能转化为道德
4、【单选题】一项研究表明,城市“陌生人社会”中的人更强调程序正义,更倾向于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而农村“熟人社会”中的人则更看重实体正义,并倾向于通过调解等传统模式解决纠纷。这说明( )。
a、正义具有普罗透斯似的脸,拥有多种内涵
b、程序正义优于实体正义
c、实体正义优于程序正义
d、实体正义是弱后的观念
5、【单选题】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 )
a、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
b、历史传统
c、意识形态
d、指导思想
6、【单选题】拉德勃鲁赫的法哲学转向的历史背景( )
a、对二战纳粹大屠杀的反思
b、一次世界大战
c、英法百年战争
d、西方殖民战争
7、【单选题】关于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构上,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在历史上,权利一直是第一性的,义务总是第二性的
c、权利和义务是有一定的界限和区别的
d、在数量上,权利和义务是等值的
8、【单选题】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法律,而且还需要道德、习俗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表明( )。
a、法律的起源与习惯、道德无关
b、道德、习俗比法律重要
c、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手段
d、法律可有可无
9、【单选题】列属于新分析法学的代表人物的是( )。
a、哈特
b、霍布斯
c、洛克
d、卢梭
10、【单选题】下列有关法律与道德得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与道德没有界限
b、法律与道德可以相互转化
c、道德没有强制性
d、法律不可能转化为道德
11、【单选题】一项研究表明,城市“陌生人社会”中的人更强调程序正义,更倾向于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而农村“熟人社会”中的人则更看重实体正义,并倾向于通过调解等传统模式解决纠纷。这说明( )。
a、正义具有普罗透斯似的脸,拥有多种内涵
b、程序正义优于实体正义
c、实体正义优于程序正义
d、实体正义是弱后的观念
12、【单选题】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 )
a、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
b、历史传统
c、意识形态
d、指导思想
13、【单选题】拉德勃鲁赫的法哲学转向的历史背景( )
a、对二战纳粹大屠杀的反思
b、一次世界大战
c、英法百年战争
d、西方殖民战争
14、【单选题】关于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构上,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在历史上,权利一直是第一性的,义务总是第二性的
c、权利和义务是有一定的界限和区别的
d、在数量上,权利和义务是等值的
15、【多选题】“法与道德无关,或至少两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法律即使是不道德的或不正义的,但只要是合法地制定的,仍应具有法律效力”,按照这种观点,可推导出下述命题( )
a、恶法非法
b、恶法亦法
c、衡量法律是否有效的标准来自法律之外
d、邪恶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法律也是法律
16、【多选题】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的任何瑕疵都足以否定其合法性
b、民主程序制定的法律不可能侵犯人权
c、普通法与衡平法是适用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的分类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包含下列部门法: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诉讼法等
17、【多选题】《沃尔芬登委员会报告》指出符合下述三个条件的行为属于私人道德领域( )
a、成年人
b、私底下
c、自愿
d、虔诚
18、【多选题】关于法律与道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一般应当符合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
b、道德可以分为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
c、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d、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理念正在相互影响
19、【多选题】我国的道德体系包括了( )
a、传统美德
b、个人品德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20、【多选题】“法与道德无关,或至少两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法律即使是不道德的或不正义的,但只要是合法地制定的,仍应具有法律效力”,按照这种观点,可推导出下述命题( )
a、恶法非法
b、恶法亦法
c、衡量法律是否有效的标准来自法律之外
d、邪恶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法律也是法律
21、【多选题】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的任何瑕疵都足以否定其合法性
b、民主程序制定的法律不可能侵犯人权
c、普通法与衡平法是适用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的分类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包含下列部门法: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诉讼法等
22、【多选题】《沃尔芬登委员会报告》指出符合下述三个条件的行为属于私人道德领域( )
a、成年人
b、私底下
c、自愿
d、虔诚
23、【多选题】关于法律与道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一般应当符合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
b、道德可以分为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
c、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d、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理念正在相互影响
24、【多选题】我国的道德体系包括了( )
a、传统美德
b、个人品德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25、【判断题】古典自然法学派坚持的主要命题之一是恶法非法。
26、【判断题】法治社会不需要道德。
27、【判断题】道德与法律冲突主要表现为情、理、法之间的冲突。
28、【判断题】道德的调整范围比法律要广。
29、【判断题】古典自然法学派坚持的主要命题之一是恶法非法。
30、【判断题】法治社会不需要道德。
31、【判断题】道德与法律冲突主要表现为情、理、法之间的冲突。
32、【判断题】道德的调整范围比法律要广。
11.5第十一章章节测验1、【单选题】亚里士多德是( )著名的哲学家。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启蒙时代
2、【单选题】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
b、应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c、人民主体地位原则是指一切法律活动都应当交给全体公民来完成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单选题】下列属于富勒对于法律本质的理解的是( )。
a、法律是使人们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
b、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
c、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d、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
4、【单选题】( )年修宪,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a、1999
b、2004
c、1992
d、2015
5、【单选题】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是( )的观点
a、卢梭
b、孟德斯鸠
c、洛克
d、霍布斯
6、【单选题】下列哪种法的要素确保了法律的硬度()。
a、法律原则
b、法律规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体系
7、【多选题】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包括( )
a、科学立法
b、全民守法
c、公正司法
d、严格执法
8、【多选题】法治的基本原则包括( )
a、法律至上
b、权利保障
c、权力制约
d、正当程序
9、【多选题】良法的标准包括( )
a、反映人民意志
b、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c、反映国情、民情、社情
d、反映公平正义
10、【多选题】我们需要坚持四个方面的自信,包括 ( )
a、路自信
b、论自信
c、度自信
d、化自信
11、【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
b、德规范没有强制性
c、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d、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12、【判断题】全面依法治国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13、【判断题】法不强人所难意味着凡是人们可以做到的就是法律必须规定的。
14、【判断题】由于合同不是法律,因而遵守合同并非守法。
15、【判断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16、【判断题】守法的主体不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猜你喜欢
- 2022-12-05 22:08
- 2022-12-05 22:05
- 2022-12-05 21:40
- 2022-12-05 21:09
- 2022-12-05 21:04
- 2022-12-05 21:00
- 2022-12-05 19:57
- 2022-12-05 19:38
- 2022-12-05 19:32
- 2022-12-05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