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西方文学经典及其当代价值第一讲测验1、“西方文学经典”中的“西方”作为地理和文化概念,不包括:
a、西欧
b、西非
c、北美
d、澳洲
2、西方国家最主要的宗教信仰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东正教
3、据达莫若什教授的观点,以下哪种概念指一些隶属于小的、有争议的、非主流的传统的作家作品,会随着时代潮流而大起大落:
a、超经典
b、反经典
c、影子经典
d、旧经典
4、以下哪类文学属于“西方文学”范畴?
a、非洲文学
b、中国文学
c、北欧文学
d、阿拉伯文学
5、以下哪种情形与“关联阅读法”无关?
a、将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中的诸神形象进行对比研究
b、结合电影、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欣赏文学作品
c、梳理西方文学传统中的历史分期、思潮流派
d、对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
6、西方文学的范围包括:
a、日本文学
b、埃及文学
c、法国文学
d、印度文学
7、属于西方文学中“希腊传统”的作品不包括:
a、伊利亚特
b、圣经
c、奥德赛
d、俄狄浦斯王
8、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作家不包括:
a、莎士比亚
b、塞万提斯
c、拉伯雷
d、歌德
9、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作家不包括:
a、但丁
b、托尔斯泰
c、易卜生
d、哈代
10、自文艺复兴运动至19世纪晚期,西方国家先后经历过的文学思潮有:
a、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b、人文主义、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启蒙主义
c、人文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现实主义
d、人文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
第一讲作业(沙河)1、学习西方文学有哪些好的方法?
2、写一篇600字以内的短文《我与外国文学经典》(具体内容自由发挥)。
第一讲作业(学院路)1、学习西方文学有哪些好的方法?
2、写一篇600字以内的短文《我与外国文学经典》(具体内容自由发挥)。
第二讲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历史、神话与英雄第二讲测验(沙河 学院路)1、《伊利亚特》被分为多少卷?
a、18卷
b、20卷
c、24卷
d、25卷
2、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所用的饰词“佩琉斯之子”是指谁?
a、赫克托尔
b、雅典娜
c、阿基琉斯
d、阿伽门农
3、《伊利亚特》以哪两位人物的矛盾为开端?
a、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
b、海伦与帕里斯
c、墨涅劳斯与帕里斯
d、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
4、下列关于《伊利亚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伊利亚特》描写了10年战争中的51天战事和其他活动。
b、《伊利亚特》是由荷马独立创作完成的。
c、《伊利亚特》表现了英雄主义精神。
d、《伊利亚特》堪称古希腊生活的百科全书。
5、关于《伊利亚特》,说法正确的是:
a、《伊利亚特》描写了海伦被帕里斯拐到特洛伊的经过。
b、《伊利亚特》最后描写了特洛伊城的陷落。
c、《伊利亚特》中描写了赫克托耳之死。
d、《伊利亚特》中描写了阿基琉斯之死。
6、关于《伊利亚特》,说法正确的是:
a、诸神都支持希腊人。
b、《伊利亚特》描写了三个女神争夺金苹果的故事。
c、《伊利亚特》最后描写了阿基琉斯举办的体育竞技比赛。
d、阿基琉斯第一次发怒的原因是战友被赫克托耳杀死。
7、《伊利亚特》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核心人物是:
a、阿伽门农
b、奥德修斯
c、阿基琉斯
d、海伦
8、《伊利亚特》结构紧凑、布局巧妙,全部情节围绕一个核心展开,就是:
a、阿基琉斯的愤怒
b、争夺美女海伦
c、如何取得胜利
d、金苹果的传说
9、下面关于“荷马时代”说法错误的是
a、仅指荷马生活的时代
b、从公元前12世纪晚期到公元前8世纪
c、其间发生了特洛伊战争
d、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过渡
第二讲作业(沙河)1、《我看〈伊利亚特〉中的英雄》(800字以内)
第二讲作业(学院路)1、《我看〈伊利亚特〉中的英雄》(800字以内)
第三讲 但丁的《神曲》与中世纪精神生活第三讲测验(沙河 学院路)1、下列不属于《神曲》组成部分的是:
a、《地狱篇》
b、《炼狱篇》
c、《天堂篇》
d、《新生》
2、在《神曲》前两部分中引导但丁幻游的是:
a、贝雅特丽齐
b、维吉尔
c、荷马
d、柏拉图
3、《神曲》中贝雅特丽齐象征着:
a、信仰
b、智慧
c、爱情
d、美丽
4、但丁遇见弗兰采斯加和保禄这一对恋人是在:
a、丛林
b、地狱
c、炼狱
d、天堂
5、但丁创作《神曲》时的处境与下列哪位诗人相似:
a、荷马
b、歌德
c、屈原
d、李白
6、但丁写过下面哪部作品?
a、《哀格蒙特》
b、《努曼西亚》
c、《新生》
d、《训诫小说集》
7、《神曲》中,但丁遇到维吉尔的地方是:
a、丛林
b、地狱
c、炼狱
d、天堂
8、《神曲》中,以下哪个人物没有被打入林薄狱?
a、维吉尔
b、荷马
c、苏格拉底
d、尤利西斯
9、如想了解但丁对中世纪有关天体运行、宇宙秩序的认识,可以在以下哪部作品中寻找:
a、《地狱篇》
b、《炼狱篇》
c、《天堂篇》
d、《新生》
10、下列关于“中世纪”的说法,错误的是:
a、始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b、持续大概一千年
c、又称“黑暗时代”
d、天主教会势力强大
第三讲作业(沙河)1、围绕但丁《神曲·地狱篇》写一篇800字的短文,谈谈你对《神曲·地狱篇》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讲作业(学院路)1、围绕但丁《神曲·地狱篇》写一篇800字的短文,谈谈你对《神曲·地狱篇》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讲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戏仿的骑士传奇第四讲测验(沙河 学院路)1、关于塞万提斯,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塞万提斯是葡萄牙作家。
b、写过悲剧《努曼西亚》。
c、写过《新生》。
d、写《堂吉诃德》的初衷是为了名扬天下。
2、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写了乡绅堂吉诃德的冒险游侠经历,共有: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3、被堂吉诃德当作巨人并与之交战的是:
a、风车
b、旅店主
c、苦役犯
d、强盗
4、《堂吉诃德》中最后被封为“海岛总督”的是:
a、堂吉诃德
b、桑丘
c、杜尔西内娅
d、绿衣骑士
5、给堂吉诃德册封“骑士”的是:
a、城堡贵族
b、公主
c、旅店老板
d、国王
6、堂吉诃德大战风车是在他的第几次出行中?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7、堂吉诃德为了说服桑丘与自己一起出行,许诺将来把桑丘封为:
a、国王
b、城堡主人
c、海岛总督
d、骑士
8、《堂吉诃德》中,以下外形和性格的特点中,哪一项为桑丘·潘沙所不具备?
a、具有牺牲精神
b、喜欢口福之乐
c、讲求实际
d、胆小怕事
9、下面关于《训诫小说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包括12部短篇小说,主要涉及爱情和冒险主题
b、具有独特的写实性,揭露了当时西班牙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
c、重视作品的教谕意义
d、是《堂吉诃德》的姊妹篇
10、塞万提斯的“在监狱里诞生的孩子”指的是:
a、《伽拉苔亚》
b、《奴曼西亚》
c、《惩恶扬善故事集》
d、《堂·吉诃德》
第四讲作业(沙河)1、以《我眼中的堂吉诃德》为题,写一篇800字的短文。不要求真知灼见,抒发己见、己思、己想即可。
第四讲作业(学院路)1、以《我眼中的堂吉诃德》为题,写一篇800字的短文。不要求真知灼见,抒发己见、己思、己想即可。
第五讲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哈姆莱特》第五讲测验(沙河 学院路)1、《哈姆雷特》的故事发生在:
a、英国
b、德国
c、丹麦
d、挪威
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
a、《哈姆莱特》《罗米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李尔王》
b、《奥赛罗》《哈姆莱特》《罗米欧与朱丽叶》《李尔王》
c、《奥赛罗》《哈姆莱特》《暴风雨》《麦克白》
d、《奥赛罗》《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
3、《哈姆莱特》中一共有几条为父报仇的线索?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4、能够较准确地形容哈姆雷特性格特点的词是:
a、勇敢
b、犹豫
c、怯懦
d、果断
5、关于哈姆莱特出使英国,以下哪个说法是错的?
a、随同哈姆莱特一起出使英国的有霍拉旭和罗森格兰兹。
b、随同哈姆莱特一起出使英国的有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吞。
c、克劳狄斯的目的是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莱特。
d、哈姆莱特途中发现了克劳狄斯的阴谋。
6、下列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a、《奥赛罗》
b、《李尔王》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麦克白》
7、“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独白,出自《哈姆莱特》:
a、第二幕第一场
b、第三幕第一场
c、第四幕第一场
d、第一幕第一场
8、《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在前往母亲寝宫的路上,看见国王克劳狄斯而没有动手,当时克劳狄斯正在:
a、睡觉
b、交谈
c、读书
d、祷告
9、很多中国学者认为,造成哈姆雷特延宕的根本原因,在于主人公:
a、审慎有余,行动力不足
b、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c、没有发动民众力量
d、正在经历的人文主义精神危机
第五讲作业(沙河)1、《我眼中哈姆莱特的忧郁与延宕》
第五讲作业(学院路)1、《我眼中哈姆莱特的忧郁与延宕》。
第六讲 歌德的《浮士德》与人生的五重境界第六讲测验(沙河 学院路)1、歌德的《浮士德》取材于:
a、18世纪德国现实生活
b、中世纪骑士传奇
c、基督教圣经故事
d、中世纪德国民间传说
2、歌德的《浮士德》的体裁是:
a、诗剧
b、舞台剧
c、史诗
d、小说
3、与浮士德定下契约的是:
a、上帝
b、梅非斯托
c、瓦格纳
d、海伦
4、下列不属于浮士德的追求的是:
a、事业
b、爱情
c、金钱
d、政治
5、歌德在“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代表作品是:
a、《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
b、《少年维特之烦恼》
c、《浮士德》
d、《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6、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人生追求的第三阶段是:
a、知识
b、爱情
c、政治
d、艺术美
7、浮士德得出的智慧结论是什么?
a、“人必须每日每时去争取生活和自由,才配有生活与自由的享受!”
b、“你真美啊,请你暂停。”
c、“过去和全无,完全是一样东西,永恒的造化何有于我们?不过是把创造之物又向虚无投进。”
d、“仍然拥有的彷佛从眼前远遁,已经逝去的又变得栩栩如生。”
8、下列哪一部不是歌德的作品:
a、《少年维特之烦恼》
b、《阴谋与爱情》
c、《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d、《亲和力》
9、1794年与歌德定交,共同开创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文学”时代的是:
a、赫尔德
b、席勒
c、卡尔·奥古斯特公爵
d、浮士德
第六讲作业(沙河)1、二选一作答: (1)我眼中的浮士德 (2)我眼中的魔鬼梅菲斯托
第六讲作业(学院路)1、从以下二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本次课的课堂作文: (1)我眼中的浮士德 (2)我眼中的魔鬼梅菲斯托
第七讲 司汤达的《红与黑》:个人奋斗,何以成为悲剧?第七讲测验(沙河 学院路)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斯丹达尔的是:
a、《帕尔玛修道院》
b、《爱的徒劳》
c、《论爱情》
d、《意大利纪事》
2、《红与黑》的故事背景设置在:
a、法国大革命之前
b、法国大革命期间
c、拿破仑战争期间
d、波旁王朝复辟期间
3、“红”与“黑”分别代表着:
a、正义与邪恶
b、鲜血与死亡
c、军装与教袍
d、希望与绝望
4、《红与黑》中于连的崇拜对象是:
a、谢朗神甫
b、德·雷纳市长
c、德·拉摩尔侯爵
d、拿破仑
5、《红与黑》中主要女性形象有:
a、德·雷纳夫人、德伐石太太
b、娜塔莎、鲍赛昂夫人
c、达吉亚娜、玛蒂尔德
d、玛蒂尔德、德·雷纳夫人
6、下列作品和《红与黑》同属一位作者的是:
a、《帕尔马修道院》
b、《战争与和平》
c、《野鸭》
d、《无名的裘德》
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司汤达《红与黑》的特点?
a、善于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法国社会
b、擅长通过内心独白来刻划人物心理
c、擅长从经济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法国社会
d、善于表现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
8、《红与黑》中的于连是一个:
a、革命者
b、民族英雄
c、虔诚的基督徒
d、个人奋斗者
9、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于连的人物特征:
a、唯利是图
b、浪漫气质
c、英雄主义
d、自尊心强
10、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于连的精神需求主要在:
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情感和归属需求
d、自我实现的需求
第七讲作业(沙河)1、《我看于连的个人奋斗》。
第七讲作业(学院路)1、《我看于连的个人奋斗》。
第八讲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婚姻幸福密码第八讲测验(沙河 学院路)1、《简·爱》的作者是:
a、夏洛蒂·勃朗特
b、艾米丽·勃朗特
c、安妮·勃朗特
d、勃朗特三姐妹
2、下列关于《简·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其作者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
b、它带有鲜明的自传色彩。
c、其作者用真名出版了这部小说。
d、它在艺术上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对叙事时间的巧妙利用。
3、《简·爱》中主人公幼年失去双亲后,最先住在:
a、舅妈里德太太家
b、洛伍德学校
c、桑菲尔德庄园
d、哥哥约翰家
4、《简·爱》是以第几人称来进行叙述的?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多种方式相结合
5、简·爱最初到桑菲尔德庄园是为了:
a、进入上流社会
b、做家庭教师
c、做仆人
d、寄宿
6、关于勃朗特姐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勃朗特姐妹包括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
b、勃朗特姐妹的代表作有《简·爱》、《雪莉》和《傲慢与偏见》。
c、艾米丽·勃朗特创作了《呼啸山庄》。
d、三姐妹中文学成就最低的是安妮·勃朗特。
7、《简·爱》在文体上属于:
a、自传体小说
b、日记体小说
c、对话体小说
d、游记体小说
8、《简·爱》中被关在桑费尔德庄园阁楼上的疯女人是罗切斯特的:
a、私生女
b、妹妹
c、女裁缝
d、妻子
9、除了简·爱所生活的英格兰乡村世界,小说《简·爱》还涉及丰富的世界图景,但不包括:
a、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都市世界
b、爱尔兰世界
c、苏格兰世界
d、殖民地世界
第八讲作业(沙河)1、我看简·爱的爱情和婚姻
第八讲作业(学院路)1、我看简·爱的爱情和婚姻
第九讲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爱情追求与精神探索的双重变奏第九讲测验1、以下哪一部作品不是托尔斯泰所作?
a、《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
b、《复活》
c、《还乡》
d、《哥萨克》
2、关于托尔斯泰,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一个贵族家庭。
b、托尔斯泰在1899年病逝。
c、心灵辩证法是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最大特点。
d、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3、《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与渥伦斯基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
a、安娜的哥哥家中
b、渥伦斯基家中
c、安娜家中
d、火车站
4、下列作品不属于托尔斯泰的是:
a、《战争与和平》
b、《青年》
c、《复活》
d、《理查三世》
5、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战争”指:
a、俄土战争
b、抵抗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日俄战争
6、托尔斯泰晚年思想转变之后写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哥萨克》
c、《安娜·卡列尼娜》
d、《复活》
7、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都与下列哪位人物密切相关的是:
a、拿破仑
b、克伦威尔
c、华盛顿
d、林肯
8、关于托尔斯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其心理描写的特点被概括为“心灵辩证法”。
b、他主张“爱一切人”,“勿以暴力抗恶”,主张通过道德自我完善来改造人和人类。
c、他晚年思想转变之后所创作的最重要作品是《安娜·卡列尼娜》。
d、他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9、关于托尔斯泰,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出身于一个平民家庭
b、主张“爱一切人”、“勿以暴力抗恶”
c、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影响
d、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杰出代表
10、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不包括:
a、《童年》
b、《少年》
c、《青年》
d、《我的大学》
11、下列哪个人物出自《安娜·卡列尼娜》:
a、安德烈
b、娜塔莎
c、卡列宁
d、聂赫留朵夫
第九讲作业(沙河)1、二选一作文: (1)从当代视角看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追求。 (2)列文精神探索的内容、特点及当代启示。
期末考试(沙河)2020 ~2021学年第2学期《西方文学经典鉴赏》期末考试1、试比较分析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阿基琉斯和赫克托尔两个英雄的形象。
2、有关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主人公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中的延宕,国内外有哪些有代表性的看法?同时谈谈你的理解。
3、歌德的《浮士德》精神发展历程有哪几个主要阶段?意义是什么?
4、试分析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期末考试(学院路)2020 ~2021学年第2学期《西方文学经典鉴赏》期末考试1、《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延宕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文主义思潮加以解释?
2、分析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形象。
3、分析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艺术特色。
4、分析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及其悲剧产生的原因。
期末考试(沙河)-正确入口2020 ~2021学年第2学期《西方文学经典鉴赏》期末考试1、试比较分析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阿基琉斯和赫克托尔两个英雄的形象。
2、有关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主人公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中的延宕,国内外有哪些有代表性的看法?同时谈谈你的理解。
3、歌德的《浮士德》精神发展历程有哪几个主要阶段?意义是什么?
4、试分析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猜你喜欢
- 2023-10-22 23:40
- 2023-10-22 23:24
- 2023-10-22 22:42
- 2023-10-22 22:39
- 2023-10-22 22:33
- 2023-10-22 22:15
- 2023-10-22 22:13
- 2023-10-22 22:12
- 2023-10-22 22:06
- 2023-10-22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