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题库

中国大学mooc分析化学作业答案查询-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安全微伴习题 正文

作者2023-07-14 21:01:23安全微伴习题 78 ℃0 评论
第一章 绪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随堂测验

1、分析化学按原理来分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按任务来分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随堂测验

1、分析化学依据任务来分,可以分为: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结构分析
    d、仪器分析

1.2 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随堂测验

1、常量分析、微量分析就是常量组分分析和微量组分分析

本章测试题

1、下列有关分析化学定义的论述中,最符合的是哪一项
    a、化学中的信息科学,以提高分析测定的准确度为主要目的。
    b、获得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测定理论和有关方法的科学。
    c、仅仅获得物质的化学组成,不包括确定化学结构的科学。 ·
    d、研究化学信息的科学,以获得最多信息量为目的

2、定量分析方法按试样用量分类,可分为常量、微量、半微量、超微量分析方法,常量分析的试样取用量的范围应在
    a、大于0.1g或大于10ml
    b、小于0.1g或小于10ml
    c、大于0.5g或大于30ml
    d、在0.01-0.1g或1-10 ml

3、分析化学按任务来分可包括以下哪种分析方法:
    a、滴定分析
    b、容量分析
    c、定量分析
    d、光学分析

4、分析化学中常量分析就是常量组分分析

5、分析化学按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但现在主要是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已过时。

第二章 定量分析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2.1 定量分析的误差随堂测验

1、误差的正确定义是
    a、某一测定值与算数平均值之差
    b、含有误差值与真实值之差
    c、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d、错误值与其真实值之差

2、下列那种情况会引起系统误差
    a、砝码被腐蚀
    b、天平两臂不等长
    c、滴定时不慎将试液溅失
    d、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3、系统误差遵循正态分布规律

2.1 定量分析的误差随堂测验

1、系统误差是由某些固定的原因所造成,具有单向性、重现性和可测性

2.1 定量分析的误差随堂测验

1、偶然误差是由一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原因造成的。其大小、正负难以预料和控制,它是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而增大

2.2 准确度与精密度随堂测验

1、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偶然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偏差小
    d、相对平均偏差小

2.2 准确度与精密度随堂测验

1、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2.2 准确度与精密度随堂测验

1、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
    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c、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d、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2.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随堂测验

1、如果要求分析误差小于0.2%,问至少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a、0.2
    b、0.1
    c、0.3
    d、0.4

2、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能够减小系统误差

2.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随堂测验

1、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a、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b、减小测定误差
    c、增加测定次数,减小偶然误差
    d、消除和减免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2.4 有限次分析数据的处理随堂测验

1、多次平行测定出现可疑值的原因是由于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引起的

2.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随堂测验

1、将2.36504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是2.37

2.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随堂测验

1、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0.07,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应为
    a、0.85
    b、0.851
    c、0.8511
    d、0.8

2.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随堂测验

1、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都是有效数字

2.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随堂测验

1、0.608001有效数字位数是
    a、6
    b、7
    c、3
    d、5

本章测试题

1、ph = 12.03 是几位有效数字
    a、1
    b、2
    c、3
    d、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密度是表示测定值和真实值得符合程度
    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c、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3、用碳酸钠作基准试剂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其三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0.1023 ,0.1026和0.1024,如果第四次测定结果不为q值检验法(n=4时,q0.90=0.76))所舍去,则最低值应为
    a、0.1017
    b、0.1014
    c、0.1008
    d、0.1015

4、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
    a、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b、对照试验
    c、仪器校准
    d、空白试验

5、滴定分析实验时,使用的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会给实验引起什么误差?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过失
    d、没有误差,对实验没影响

6、从误差的基本性质分可将其分为三类;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7、对照实验是检验系统误差最有效的方法

8、偏差是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偏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9、0.27克换算为毫克是270

10、实验中产生可疑值的原因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过失。

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论

3.1 滴定分析概述随堂测验

1、滴定管中的溶液称为滴定剂,它只可以是标准溶液。

2、滴定分析法通常适用于组分含量在1% 以上的常量组分分析。

3.1 滴定分析概述随堂测验

1、按照滴定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析法可分为哪几类?
    a、酸碱滴定法
    b、配位滴定法
    c、氧化还原滴定法
    d、沉淀滴定法

2、任何一个反应都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3.1 滴定分析概述随堂测验

1、当被测物质不能直接与标准溶液作用,却能和另一种可与标准溶液作用的物质反应时,可以采用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2、滴定分析法中用 edta 测定铝离子采用的是返滴定滴定方式

3.2 滴定分析的标准溶液随堂测验

1、不管基本单元是什么,同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一个值。

2、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中,溶质质量和试样总质量的单位要保持一致。

3.2 滴定分析的标准溶液随堂测验

1、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是基准物质

2、高锰酸钾溶液必须保存在棕色瓶内。

3.3 滴定分析的计算随堂测验

1、现有0.1200 mol/l 的 naoh 标准溶液 200 ml,欲使其浓度稀释到 0.1000 mol/l,需要加水( ) ml。
    a、240 ml
    b、45 ml
    c、40 ml
    d、200 ml

2、由固体物质配制溶液的计算中需要遵循的是配制前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3.3 滴定分析的计算随堂测验

1、铝离子、锌离子与 edta 配位时的配位比是:
    a、都是1:1
    b、分别是 1:3 和 1:2
    c、都是 1:3
    d、都是1:2

2、到化学计量点时,各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与它们在反应式中的系数成正比。

3.3 滴定分析的计算随堂测验

1、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 0.2000 mol/l hcl 滴定碳酸钠溶液,该盐酸溶液对碳酸钠的滴定度是多少?
    a、2.650 g/ml
    b、106000 g/ml
    c、0.2120 g/ml
    d、0.01060 g/ml

2、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某盐酸溶液对碳酸钠的滴定度是 0.1060 g/ml, 用该盐酸溶液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碳酸钠溶液,消耗了20.00 ml, 问待测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多少?
    a、1.060 g
    b、2.120 g
    c、3.180 g
    d、不能确定

本章测试题

1、标定0.1naoh溶液时,将滴定的体积控制在25ml左右。若用邻苯二甲酸氢钾(m=204.2 )为基准物,应称取( )g。
    a、0.51g
    b、1.0g
    c、1.5g
    d、2.0g

2、在被测溶液中,加入已知量且有过量的标准溶液,当其与被测物反应完全后,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第一种标准溶液的剩余量,这种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
    b、返滴定
    c、置换滴定
    d、间接滴定

3、欲配制500ml 0.2 hcl 溶液,应量取12 浓hcl 的体积为( )ml。
    a、0.84
    b、4.2
    c、8.4
    d、16.8

4、作为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a、纯度应足够高,即含量≥99.9%
    b、组成要恒定,应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c、性质要稳定
    d、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5、哪些物质可以通过间接法配制?
    a、盐酸
    b、氢氧化钠
    c、高锰酸钾
    d、重铬酸钾

6、滴定终点就是化学计量点

7、由于现代仪器分析的优点,可以完全取代滴定分析方法。

8、任一化学反应,可以直接采用标准溶液对试样溶液进行滴定。

9、返滴定法主要应用于发生副反应的滴定分析中。

10、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4.1 酸碱质子理论随堂测验

1、按照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哪一项不是两性物质( )。
    a、
    b、
    c、
    d、

2、从酸碱质子理论来看,下列物质中既是酸又是碱的是( )。
    a、
    b、
    c、
    d、

3、由质子理论对酸碱的定义可知, nahco 3 只是一种碱。 由质子理论对酸碱的定义可知,只是一种碱。

4.1 酸碱质子理论随堂测验

1、某酸性物种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

4.1 酸碱质子理论随堂测验

1、质子和溶剂结合可形成溶剂合质子,例如水合质子。

4.2 酸度对酸碱型体分布的影响随堂测验

1、在弱酸或弱碱平衡体系中,存在的多种型体的浓度由溶液的浓度和酸度共同决定。

2、对于一定的酸或碱,分布系数仅仅是溶液酸度的函数。

3、溶液ph越高,越有利于酸性型体的存在。

4.2 酸度对酸碱型体分布的影响随堂测验

1、分布系数是指一定型体的平衡浓度占相关型体浓度之和的百分比。

2、分布系数决定于该酸碱物质的性质和溶液的酸度,而与其总浓度(又称分析浓度)无关 ,各种型体的分布系数之和为1。

4.2 酸度对酸碱型体分布的影响随堂测验

1、n元弱酸及其盐有n种型体。

2、n元弱碱及其盐有n 1种型体。

4.3 酸碱溶液中酸碱度的计算随堂测验

1、将ph = 2.0和ph = 5.0的两种盐酸,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是
    a、2
    b、2.3
    c、3.5
    d、11.7

4.3 酸碱溶液中酸碱度的计算随堂测验

1、已知0.10 mol/l的一元弱碱溶液的ph = 8.0,则其0.10 mol/l的共轭酸溶液的ph是( )。
    a、2.0
    b、3.0
    c、3.5
    d、4.0

2、浓度相等的下列水溶液ph最小的是( )。
    a、
    b、
    c、
    d、

4.3 酸碱溶液中酸碱度的计算随堂测验

1、溶液的酸度越高,其ph值就越大。

2、稀释可以使醋酸的电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酸性增强。

4.4 酸碱指示剂随堂测验

1、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a、温度
    b、指示剂用量
    c、离子强度
    d、溶剂

2、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变色敏锐、用量少。

3、酸碱指示剂用量的多少只影响颜色变化的敏锐程度,不影响变色范围。

4.4 酸碱指示剂随堂测验

1、某酸碱指示剂的=5,其理论变色范围是( )。
    a、2~8
    b、3~7
    c、4~6
    d、5~7

2、对酚酞不显颜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4.4 酸碱指示剂随堂测验

1、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现酸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碱色。

4.5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1、若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为 7.0~9.0,则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
    a、甲基红(4.4~6.4)
    b、中性红(6.8~8.0)
    c、甲酚红(7.2~8.8)
    d、酚酞(8.0~10.0)

2、强酸滴定强碱时,滴定突跃的影响因素是酸和碱的浓度。

3、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4.5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1、以下四种滴定反应中,突跃范围最大的是( )。
    a、0.1 mol/l naoh滴定0.1 mol/l hcl
    b、1.0 mol/l naoh滴定1.0 mol/l hcl
    c、0.1 mol/l naoh滴定0.1 mol/l hac
    d、0.1 mol/l naoh滴定0.1 mol/l hcooh

2、0.1000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hac,滴定突跃为7.74~9.70,可用于这类滴定的指示剂是( )?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溴酚蓝

3、强碱滴定弱酸时,滴定突跃的影响因素是酸和碱的浓度以及酸的强度大小。

4.5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1、强酸滴定弱碱时,一般要求碱的离解常数与浓度的乘积( ),才可能选择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a、
    b、
    c、
    d、

2、用0.1000 mol/l 溶液滴定0.1000 mol/l 和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 )个突跃?
    a、2
    b、1
    c、4
    d、3

4.5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1、多元酸准确分步滴定的条件是(  )。
    a、
    b、
    c、
    d、,

2、用标准溶液滴定浓度相同的和时,它们化学计量点的ph均为7。

3、各种类型的酸碱滴定,其化学计量点的位置均在突跃范围的中点。

4.6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随堂测验

1、常用于标定hcl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 和 。
    a、无水碳酸钠
    b、碳酸氢钠
    c、硼砂
    d、氢氧化钠

2、常用于标定naoh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 和 。
    a、盐酸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硼砂
    d、草酸

3、硫酸标准溶液可以用来直接配制。

4、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后者也称标定法。

4.6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随堂测验

1、某碳酸盐混合碱样,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液 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标液 ml,若 ,则此碱样的组成为( )?
    a、
    b、
    c、
    d、

2、铵盐中氮的测定可以采用naoh直接滴定法来测定。

4.6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随堂测验

1、和混合物可用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两种指示剂是( )。
    a、百里酚蓝、酚酞
    b、百里酚酞、酚酞
    c、中性红、酚酞
    d、甲基橙、酚酞

2、和混合物可用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两种指示剂的滴加顺序是()。
    a、甲基橙、酚酞
    b、酚酞、甲基橙
    c、酚酞、百里酚蓝
    d、百里酚蓝、酚酞

3、无论何种酸或碱,只要其浓度足够大,都可被强碱或强酸溶液定量滴定。

本章测试题

1、欲配制500 ml 0.2 mol/l hcl溶液,应量取12 mol/l浓hcl体积为( )ml。
    a、8.4
    b、0.84
    c、4.2
    d、12.6

2、用甲基红作指示剂,能用naoh标准溶液准确滴定的酸是( )。
    a、
    b、
    c、
    d、

3、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同体积的草酸和盐酸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说明( )。
    a、两种酸的浓度相同
    b、两种酸的电离度相同
    c、草酸浓度是盐酸溶液的两倍
    d、盐酸浓度是草酸溶液的两倍

4、有一碱液,可能是,或或者二者的混合物组成,今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分析,若时,则溶液组成可能为( )。
    a、
    b、
    c、
    d、

5、常用于标定naoh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 和 。
    a、硼砂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无水碳酸钠
    d、草酸

6、在酸碱溶液中,分布系数只与溶液的酸度有关,而与酸碱的本性无关.

7、相等浓度的naoh滴定hcl时,若浓度增加10倍,则滴定突跃范围增加1个ph单位。

8、甲基橙的实际变色范围为 到4.4。

9、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受指示剂用量、溶剂、 离子强度和 等因素的影响。

10、某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为5.5~7.5,则其等于 。

酸碱滴定分析法 单元作业

1、

2、

第五章  配位滴定分析法

5.1 配位滴定分析法概述随堂测验

1、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的特点是:
    a、稳定性高
    b、水溶性好
    c、一般形成1:1配合物
    d、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稳定配合物

5.1 配位滴定分析法概述随堂测验

1、在高酸度条件下,edta相当于几元酸?
    a、4
    b、2
    c、5
    d、6

5.1 配位滴定分析法概述随堂测验

1、edta有5个配位原子

5.2 配位平衡随堂测验

1、什么是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a、配合物的离解常数。
    b、配体的离解常数。
    c、生成配合物的平衡常数。
    d、合成配体的平衡常数。

5.2 配位平衡随堂测验

1、金属m各存在型体的分布系数与配体l的平衡浓度无关。

5.2 配位平衡随堂测验

1、配合物mln的水溶液中,金属离子m有n种存在形体。

5.3 配位平衡随堂测验

1、未参与主反应的edta包括哪几种存在形体?
    a、hy, h3y
    b、h2y, h6y, y
    c、h4y
    d、h5y

5.3 配位平衡随堂测验

1、在edta 和 金属离子m的水溶液中,只存在两种副反应:酸效应和配位效应。

5.3 配位平衡随堂测验

1、配位滴定中,主反应就是金属离子m与edta的反应。

5.3 配位平衡随堂测验

1、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和绝对稳定常数的关系
    a、条件稳定常数是用副反应系数矫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
    b、二者没有确定的计量关系。
    c、条件稳定常数比绝对稳定常数大。
    d、计算条件稳定常数时只需考虑绝对稳定常数和配位效应。

5.4 配位滴定曲线随堂测验

1、关于配位滴定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配位滴定曲线是ph随滴定体积的变化规律。
    b、配位滴定曲线是电极电势随滴定体积的变化规律。
    c、配位滴定曲线是pm随滴定体积的变化规律。
    d、配位滴定曲线是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随滴定体积的变化规律。

5.4 配位滴定曲线随堂测验

1、滴定曲线中,pm是指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的负对数。

5.4 配位滴定曲线随堂测验

1、随着配位滴定的进行,溶液中的酸度有所增加。

5.5 金属离子被准滴的判据随堂测验

1、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有
    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b、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指示剂的用量。
    d、滴定时溶液的温度。

5.5 金属离子被准滴的判据随堂测验

1、金属离子能够被准滴的条件是其浓度与其条件稳定常数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 的负6次方。

5.5 金属离子被准滴的判据随堂测验

1、金属离子浓度一定时,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滴定的突跃范围就越大。

5.6 金属离子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随堂测验

1、在酸效应曲线图中,能够通过金属离子的最高酸度判断出共存离子是否干扰滴定。

5.6 金属离子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随堂测验

1、金属离子的最低酸度是根据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求算的。

5.6 金属离子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随堂测验

1、从酸效应曲线图可见,不能通过调节溶液的ph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5.7 金属指示剂随堂测验

1、金属指示剂是在配位滴定中能够通过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的显色剂。

5.7 金属指示剂随堂测验

1、金属指示剂的僵化是指滴定到达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没有颜色的变化。

5.7 金属指示剂随堂测验

1、金属指示剂的选择,要通过理论和实验的结合来完成。

5.8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随堂测验

1、在水的硬度测定中,加入三乙醇胺的目的是为了掩蔽
    a、钙离子
    b、铝离子
    c、铁离子
    d、镁离子

5.8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随堂测验

1、为了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常用的掩蔽法有:配位掩蔽法,酸碱掩蔽法,氧化还原掩蔽法和沉淀掩蔽法。

5.8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随堂测验

1、沉淀掩蔽法的缺点
    a、共沉淀现象
    b、有色沉淀影响终点观察
    c、掩蔽效率低
    d、吸附指示剂

5.9 配位滴定分析法的应用随堂测验

1、配置edta标准溶液时,如果采用间接法,溶液的浓度是通过计算得到的。

5.9 配位滴定分析法的应用随堂测验

1、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首先要取两份水样。

5.9 配位滴定分析法的应用随堂测验

1、配置edta标准溶液时,如果采用直接法,要用去离子水作溶剂。

配位滴定分析法 单元测验

1、下列指示剂,哪个属于金属指示剂
    a、酚酞
    b、淀粉
    c、钙指示剂
    d、甲基红

2、.下列哪种试剂不能作为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试剂?
    a、caco3
    b、zn
    c、zno
    d、k2cr2o7

3、下列关于配位滴定副反应的表达式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金属离子m没有副反应,则配位效应系数为0.
    b、条件稳定常数等于绝对稳定常数除以酸效应系数和配位效应系数.
    c、配位效应系数是h 浓度的函数.
    d、若不考虑酸效应,则酸效应系数为0.

4、下列情况,哪些是配位滴定中可能存在的副反应
    a、酸效应
    b、配位效应
    c、水解效应
    d、共存离子效应

5、. edta是乙二胺四乙酸,它是一个四元弱酸,其有五种共同存在的型体。

6、edta 在酸性溶液中配位能力最强.

7、在配位滴定中,指示剂在计量点附近无颜色变化的现象叫指示剂的封闭.

8、配位滴定中,溶液的酸度高于m要求的最高酸度也可以进行准确滴定。

9、共沉淀和沉淀不完全是沉淀掩蔽法的两大缺点.

10、金属离子和edta形成的配合物中有5个5元环。

分析化学期中测验

1、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对照试验
    c、空白试验
    d、仪器校准

2、标准溶液是( )的溶液。
    a、基准物质配制
    b、已知其准确浓度
    c、能与被测物质完全反应
    d、分析纯试剂配制

3、
    a、化学计量点时ph=8.3
    b、化学计量点时ph=7.0
    c、选酚酞为指示剂
    d、选甲基红为指示剂

4、下列物质能用naoh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a、
    b、
    c、
    d、

5、
    a、
    b、
    c、
    d、

6、
    a、0.5000
    b、0.500
    c、0.250
    d、0.2500

7、下列因素中可以使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变小的是
    a、增大edta的浓度
    b、减小edta的酸效应系数
    c、增大金属离子的浓度
    d、增大氢离子的浓度

8、15、向被测溶液中加入定量且过量的标准溶液,待反应完全后,用另一标准溶液滴定前一标准溶液的剩余量,这种滴定方式叫作( ).
    a、直接滴定
    b、间接滴定
    c、返滴定
    d、置换滴定

9、某混合碱可能含有naoh、na2co3或nahco3. 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时,若v2﹥v1 ﹥0,则该混合碱由( )组成.
    a、naoh、na2co3
    b、nahco3、na2co3
    c、nahco3
    d、naoh

10、若溶液的ph=2.377,则溶液中的浓度是( )
    a、
    b、
    c、
    d、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d、系统误差具有可测性

12、
    a、2
    b、3
    c、4
    d、5

13、下列基准物质不能用作标定edta的是. ( )
    a、zno
    b、caco3
    c、金属zn
    d、kmno4

14、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指示剂应在ph=7.00时变色
    c、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完全部落在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

15、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等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误差
    c、滴定
    d、滴定终点

16、关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小系统误差
    b、减小偶然误差
    c、减小测量误差 
    d、快滴慢摇

17、
    a、7.25
    b、8.00
    c、10.45
    d、8.25

18、
    a、6.88
    b、9.65
    c、9.88
    d、8.88

19、下列指示剂使用时,用试验方法选择确定的是
    a、酚酞
    b、甲基红
    c、钙指示剂
    d、甲基橙

20、如果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其准确度( )高。
    a、一定高
    b、也高
    c、不一定
    d、不确定

21、ph=0.085, 其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位
    a、2
    b、3
    c、4
    d、1

22、间接法配置标准溶液时,溶液的浓度是通过( )得到的。
    a、精确计算
    b、标定
    c、估算
    d、无法

23、在水溶液中,三元的弱酸有( )个共同存在的形体。
    a、1
    b、2
    c、3
    d、4

24、
    a、3.5 - 5.5
    b、3.5 - 4.5
    c、3.0 - 4.5
    d、3.5 - 5.0

25、滴定突跃范围的规定:在滴定分析中,计量点前后( )的体积对应的ph范围。
    a、0.01%
    b、1.0%
    c、0.2%
    d、0.1%

26、盐酸滴定等浓度氨水时,溶液的浓度越大滴定的突跃范围越大,浓度大到10倍时,突跃范围增加( )个ph单位。
    a、2
    b、3
    c、4
    d、1

27、在混合碱的测定中,如果v1>v2>0, 则混合碱是由( )组成。
    a、碳酸钠
    b、氢氧化钠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d、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28、
    a、酸式色
    b、碱式色
    c、混合色
    d、过渡色

29、正态分布反映出( )误差的分布特点.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相对误差
    d、误差

30、下列何种情况会引入偶然误差( )。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没做空白实验。
    c、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称量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31、下列关于标准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表示结果的精密度。
    b、标准偏差越小, 精密度越低。
    c、表示结果的准确度。
    d、标准偏差不如平均偏差更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

32、对于反应速度较慢的反应,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 (  )。
    a、返滴定
    b、间接滴定
    c、置换滴定
    d、直接滴定

33、用naoh滴定hcl溶液时,用酚酞指示剂所引起的指示剂误差为( )误差。
    a、负误差
    b、正误差
    c、0 误差
    d、不确定

34、
    a、2.0
    b、3.0
    c、3.5
    d、4.0

3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c,若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以下叙述滴定曲线突跃ph大小, 正确的是 ( )。
    a、化学计量点前后0.1%体积的ph均增大。
    b、化学计量点前0.1%体积的ph不变,后0.1%体积的ph增大。
    c、化学计量点前0.1%体积的ph减小,后0.1%体积的ph增大。
    d、化学计量点前后0.1%体积的ph均减小。

36、浓度相等的下列水溶液,其ph最低的是 (  )。
    a、naac
    b、na2co3
    c、nh4cl
    d、nacl

37、下面有关配位滴定副反应的表达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  ) 。
    a、
    b、
    c、
    d、

38、金属离子m能否用edta准确滴定的条件为 (  )。
    a、
    b、
    c、
    d、

39、edta滴定m, 随滴定的进行c(h ) 的增大,下面哪一个量减小? (  )
    a、
    b、
    c、poh
    d、

40、
    a、0.2000
    b、0.5000
    c、0.01000
    d、0.02000

41、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叫仪器分析法。

42、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差。

43、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

44、精密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表示。

45、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高其精密度不一定高。

46、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有效地减小系统误差。

47、同一组数据,4d法和q检验法的结果相矛盾时,以4d法为准。

48、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是四舍六入无成双。

49、在有效数字的运算中,加减法是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为准,先修约后计算。

50、ph=3.219,这个数有4位有效数字。

51、标准溶液是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52、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时,溶液浓度是由标定确定的。

53、滴定度是指1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克数。

54、质子理论认为,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做酸。

55、共轭酸碱对的酸常数和碱常数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56、在一元弱酸的滴定中,如果弱酸不变,改变溶液的浓度至原来的10倍,则突跃范围增加2个ph单位。

57、酸碱指示剂变色点的ph等于其酸常数的负对数值。

58、edta是一个4元酸,有5个共同存在的形体。

59、edta在碱性条件下,配位能力较强。

60、在配位滴定中,指示剂在计量点时没有颜色的变化,这个现象叫指示剂的封闭。

61、用配位滴定法中测定水中钙镁含量时,加入三乙醇胺的目的是掩蔽铜离子。

62、edta是一种氨羧配体,名称叫乙二胺四乙酸。

63、普遍性是edta和金属离子配位的特点之一,它的意思是指edta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非常稳定。

64、在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滴定中,为了使酸效应降低,一般ph值应较大,但也不能太大,还需要考虑待测金属离子的水解。

65、滴定分析中终点误差是指理论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完全一致引起的误差。

66、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大于edta的配合物时,就会发生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67、要想得到一个准确度较高的分析结果,首先要有一个较高的精密度。

68、滴定度表示每毫升待测物溶液所对应的基准物质的毫克数。

69、基准物质二水合草酸可用于标定hcl标准溶液 。

70、根据酸碱质子理论, 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

71、

72、

73、

74、从精密度好就可以判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系统误差小。

75、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76、基准物质的用途(1) 用来直接配置标准溶液,(2)用来标定标准溶液。

77、将置于普通干燥器保存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的浓度,则盐酸的浓度将偏高。

78、在配位滴定中,配位效应系数的大小与ph值有关。

79、

80、

配位滴定分析法 单元作业

1、

2、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6.1 条件电极电势随堂测验

1、影响电对条件电位的决定因素是
    a、温度与酸度
    b、电对氧化态及还原态的副反应程度
    c、离子强度
    d、电对的化学性质或标准电极电势

2、氧化还反应的实质是
    a、质子得失
    b、电子得失
    c、电子转移
    d、配位键的生成或断裂

6.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随堂测验

1、可以用来衡量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或反应的快慢
    b、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c、氧化还原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
    d、氧化剂及还原剂电对的条件电位值的大小

2、当氧化还原反应的完全程度大于99.9%时,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1)都等于1;(2)都等于2;(3)一个等于1,另一个等于2。这三种情况下氧化剂电对与还原剂电对的条件电位差分别应该是多少(v), ,
    a、0.177
    b、0.266
    c、0.354
    d、0.400

3、电对的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的关系类似与条件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

6.3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速率随堂测验

1、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外因有
    a、温度
    b、浓度或酸度
    c、副反应(生成配合物或沉淀)的存在
    d、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差

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a、温度
    b、浓度
    c、催化剂
    d、诱导剂

3、氧化剂与还原剂电对的条件电位会因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二者条件电位差正负值的变化,进而导致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改变。因此,我们可得出结论:从理论上来讲,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就能让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进行

6.4 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1、
    a、各自电对的条件电位值
    b、1.23v,1.00v
    c、1.45v,1.23v
    d、1.23v,0.98v

2、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称移数分别为1和2,反应完全程度达99.9%时,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应为
    a、大于0.177v
    b、等于0.177v
    c、等于0.266v
    d、大于0.354v

3、两种氧化还原滴定体系(1)用0.1mol/l kmno4溶液滴定0.05mol/lfe溶液。 (2)用0.001mol/lkmno4溶液滴定0.005mol/l溶液。试判断上述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的大小是
    a、(1)>(2)
    b、(1)=(2)
    c、(1)<(2)
    d、题中所给数据不足

4、
    a、0.50v,0.41v,0.32v,计量点前后电位改变相等
    b、0.50v,0.41v,0.32v ,计量点前后的电位高于计算点后的电位
    c、0.23v,0.32v,0.50v ,计量点前后位改变不等,这是由两电对的电子改变数不等
    d、0.17v,0.32v,0.56v,计量点前后电位改变不等,这是由于铁电对的条件电位高于另一电对的条件电位

6.5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随堂测验

1、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选择原则与酸碱、配位指示剂的选择原则相同

6.6 1 高锰酸钾法 重铬酸钾法随堂测验

1、以0.01000mol/l溶液滴定25.00毫升二价铁溶液,耗溶液25.00毫升。每毫升二价铁溶液含铁(mg)(m(fe)=55.85)( )
    a、0.3351
    b、0.5585
    c、1.676
    d、3.351

2、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注意事项中的“三度一点”是:
    a、温度:常将溶液加热到70~80℃。反应温度过高会使c2o42-部份分解,低于60℃反应速率太慢
    b、酸度:保持的酸度(0.5~1.0 mol ·l-1 h2so4)。为避免fe3 诱导kmno4氧化 cl-的反应发生,不使用 hcl 提供酸性介质
    c、速率:室温下反应速率极慢,利用反应本身产生的mn2 起自身催化作用加快反应进行
    d、滴定终点:高锰酸钾自身指示终点(淡粉红色30秒不退)

3、重铬酸钾法测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时,加磷酸的作用是:
    a、避免因加浓盐酸的挥发而对实验室环境造成的污染
    b、络合fe3 降低条件电势
    c、络合fe3 消除fe3+黄色
    d、控制酸度

4、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那么同属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的高锰酸钾法的标准溶液也可用直接法配制

5、教材中重铬酸钾法测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方法就是当前最环保的测全铁含量的方法

6.6 2 碘量法随堂测验

1、某一含的试剂,使 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后用酸溶解,加入过量ki,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则n(): n()为( )
    a、1:3
    b、2:3
    c、1:6
    d、1:2

2、用间接碘量法测定的纯度时,先将沉淀为,洗涤后溶解并酸化,加入过量的ki,然后用溶液滴定,此处与的计量关系比为:( )
    a、1:12
    b、1:3
    c、1:6
    d、3:1

3、直接碘量法与间接碘量都利用了i2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

氧化还原滴定法 测试题

1、下列物质可以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浓hcl
    b、naac
    c、k2cr2o7
    d、naoh

2、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对称的是
    a、
    b、
    c、
    d、

3、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如n1=n2=2,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99.9%,则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的最小差值为
    a、0.354 v
    b、0.266 v
    c、0.177 v
    d、0.148 v

4、用ce(so4)2滴定 2价的铁离子时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相等的情况是
    a、在每加一滴滴定剂平衡后;
    b、仅在化学计量点时;
    c、在滴定剂加入50%时;
    d、仅在指示剂变色时

5、
    a、lgk≥3,≥0.44(v)
    b、lgk≥6,≥0.35(v)
    c、lgk≥9,≥0.27(v)
    d、lgk≥12,≥0.24(v)

6、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
    a、象酸碱滴定那样快进行
    b、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然后再慢
    c、开始时快,然后缓慢
    d、在分析化学计量点时加快进行

7、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适宜时间为
    a、滴定开始时
    b、在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时
    c、滴定至近终点时
    d、滴定至碘3-负离子的红棕色褪尽,溶液无色时

8、
    a、在卤离子中只有碘负离子能被盗价铁离子氧化
    b、在卤离子中只有溴负离子能被盗价铁离子氧化
    c、在卤离子中只有氟负离子能被盗价铁离子氧化
    d、全部卤离子都能被盗价铁离子氧化

9、重铬酸钾氧化性比较强,所以标准溶液需要间接法配制

10、目视比色法和吸光光读法的测定原理基本相同

氧化还原滴定法 作业题

1、称取0.4903g纯k2cr2o7,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0ml。移取25.00ml,加入h2so4及ki,以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5.00ml。计算此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r(k2cr2o7)=294.2]

2、称取软锰矿0.1000g。试样经na2o2碱熔后,得到mno42-,煮沸溶液以除去过氧化物。酸化溶液,此时mno42-歧化为mno4-和mno2。然后滤去mno2,用0.1012 mol·l-1 fe2 标准溶液滴定mno4-,用去25.80ml。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mr(mno2)=86.94g·mol-1 )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

7.1 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随堂测验

1、滴定时,溶液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0倍,沉淀滴定的突跃范围增大( )个pcl单位。
    a、1
    b、2
    c、不变
    d、0.5

7.2 莫尔法随堂测验

1、莫尔法中的指示剂是( )
    a、nacl
    b、
    c、
    d、铁铵矾

7.3 佛尔哈德法随堂测验

1、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
    a、
    b、
    c、曙红
    d、荧光黄

7.4 法扬司法随堂测验

1、曙红不适于作滴定( )的指示剂?
    a、
    b、
    c、
    d、

沉淀滴定法测试题

1、微溶化合物a2b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 a2b3==2a 3b。今已测得b的浓度为3.0×10-3mol/l,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是
    a、1.1×10-13
    b、2.4×10-13
    c、1.0×10-14
    d、2.6×10-11

2、佛尔哈德法测定i-时,必须在加入过量agno3后,方可加入指示剂,其原因是
    a、防止fe3 的水解
    b、fe3 氧化i-
    c、agi对i- 的吸附性过强
    d、agi对fe3 的吸附性过强

3、某吸附指示剂pka=4.0,以银量法测定cl-时,酸度应控制在下围列范围:
    a、ph< 4.0
    b、ph> 5.0
    c、4.0≤ph≤10.0
    d、ph>10.0

4、在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徳法所用的指示剂是
    a、k2cro4
    b、k2mno4
    c、nh4fe(so4)2
    d、甲基橙

5、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在6.5~1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a、agcl沉淀不完全
    b、agcl吸附cl-增强
    c、agcl沉淀易胶溶
    d、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

8.1 吸光光度法概述随堂测验

1、1.吸光光度法所有仪器与滴定分析法的相同。

2、2.吸光光度法测试的准确度高。

8.1 吸光光度法概述随堂测验

1、某有色溶液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则该溶液呈现的颜色是
    a、红色
    b、青色
    c、黄色
    d、紫色

8.2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1、下列有关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有关
    b、溶液的浓度越大,摩尔吸光系数也越大
    c、测定的温度改变时,摩尔吸光系数也改变
    d、摩尔吸光系数随着入射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2、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可见光中某一波段的光所致。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可见光中的
    a、蓝色光
    b、绿色光
    c、黄色光
    d、紫色

3、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面因素中有关的量是
    a、比色皿厚度
    b、有色配合物的浓度
    c、吸收池材料
    d、入射光波长

4、在吸光光度分析法中,在某浓度下以1.0 cm吸收池测得透光率为t。若浓度变为原来的3倍,则透光率为
    a、
    b、t/3
    c、3t
    d、

5、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a、a=-t
    b、a=-lgt
    c、lg t = a
    d、a=1/t

8.2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1、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入射光波长
    b、被测物质的浓度
    c、掩蔽剂
    d、测定时液层的厚度

8.3 显色反应及其条件的选择随堂测验

1、用吸光光度法测时,用下列显色剂测定灵敏度最高的是
    a、 ε=1.2×
    b、pan ε=4.5×
    c、 ε=3.7×
    d、铜试剂 ε=1.3×

8.4 吸光光度分析方法及其仪器随堂测验

1、分光光度计中的基本部件棱镜或光栅的功能是
    a、盛放待测溶液
    b、可以读数
    c、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d、通过分光产生单色光

2、分光光度计中的基本部件比色皿的功能是
    a、盛放待测溶液
    b、可以读数
    c、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d、通过分光产生单色光

8.4 吸光光度分析方法及其仪器随堂测验

1、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中,可选用的光源是
    a、氘灯
    b、空心阴极灯
    c、碳硅棒
    d、钨灯

8.5 光度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随堂测验

1、用光度法测定某试液时,若a>0.8,为提高其读数的准确度,应采取的最简便的措施是
    a、减小入射光波长
    b、稀释被测液
    c、改换厚度较小的比色皿
    d、改换厚度较大的比色皿

2、吸光光度分析中测量误差最小时的吸光度是
    a、0
    b、1
    c、0.368
    d、0.434

3、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a、0.1~1.2
    b、0.2~1.5
    c、0.2~0.8
    d、0.05~0.6

8.5 光度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随堂测验

1、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被测物质浓度的相对误差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透光度成反比
    b、与透光度成正比
    c、与透光度的绝对误差成反比
    d、只有透光度在36.8时才是最小的

8.6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随堂测验

1、fe(phen)3的颜色是
    a、红色
    b、无色
    c、蓝色
    d、绿色

2、磷钼蓝的颜色是
    a、黄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测试题

1、高锰酸钾稀溶液呈红色,它吸收什么颜色的光
    a、兰色
    b、青色
    c、红色
    d、黄色

2、吸光光度法对显色反应的要求不包括
    a、显色剂能很多物质发生显色反应
    b、选择性好
    c、灵敏度高
    d、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之间的颜色差别大

3、光栅属于
    a、光源
    b、单色器
    c、吸收池
    d、检测器

4、吸光光度法测量误差最小时,透光率的值为
    a、0
    b、1
    c、0.434
    d、0.368

5、当显色剂和其他试剂在测定波长处都无吸收时,而样品溶液有吸收时,这时的空白溶液称为
    a、溶剂空白
    b、试剂空白
    c、样品空白
    d、以上都不是

6、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是
    a、盖斯定律
    b、朗伯比耳定律
    c、稀释定律
    d、牛顿定律

7、吸光光度法需要选择与控制的显示反应条件的有
    a、显色剂的用量
    b、溶液的酸度
    c、显色时间
    d、溶剂
    e、共存离子的干扰

8、吸光光度法的特点有
    a、灵敏度高
    b、准确度高
    c、操作简便快速
    d、应用广泛

9、吸光度的数值越大,测量误差越小

10、实际测量时的波长都是最大吸收波长,因为此时的灵敏度最高

11、同一种物质的水溶液,当浓度发生变化时,最大吸收波长也发生变化

12、标准曲线法是吸光光度法中最常用的方法

13、磷钼蓝比磷钼黄的灵敏度更高

14、透光率值越大,吸光度值越小

15、蓝色的互补色光是黄色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

1、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进行空白试验
    b、进行对照试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

2、用kmno4滴定h2o2时,调节溶液酸度的酸是
    a、h2so4
    b、hac
    c、hcl
    d、hno3

3、定量分析方法按试样用量分类,可分为常量、微量、半微量、超微量分析方法,常量分析的试样取用量的范围应在
    a、大于0.1g或大于10ml
    b、小于0.1g或小于10ml
    c、大于0.5g或大于30ml
    d、在0.01-0.1g或1-10 ml

4、用na2co3作基准试剂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其三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0.1023 ,0.1026 和0.1024 ,如果第四次测定结果不为q检验法(n=4时,q0.90=0.76)所舍去,则最低值应为
    a、0.1017
    b、0.1012
    c、0.1008
    d、0.1015

5、在被测溶液中,加入已知量且有过量的标准溶液,当其与被测物反应完全后,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第一种标准溶液的剩余量,这种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6、欲配置草酸钠溶液以标定0.02000 mol•l-1 kmno4溶液,如果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则草酸钠应配置的浓度为( ) mol•l-1
    a、0.04000
    b、0.08000
    c、0.05000
    d、0.02000

7、下列物质能用作基准试剂的是
    a、kmno4
    b、hcl
    c、k2cr2o7
    d、naoh

8、用0.1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 mol•l-1的一元弱酸溶液(pkθa=4.0),其突跃范围为7.0——9.7,用同浓度的naoh滴定pkθa=3.0的一元弱酸时,其突跃范围为
    a、6.0——10.7
    b、7.0——10.7
    c、8.0——9.7
    d、6.0——9.7

9、下列物质能用naoh直接滴定的是
    a、naac (hac 的kθa=1.8×10-5)
    b、h3bo3( kθa=5.8×10-10)
    c、nh4cl(nh3•h2o的kθb=1.8×10-5 )
    d、hcooh (kθa=1.8×10-5)

10、对于对称性的氧化还原反应n2ox1 n1red2=n2red1 n1ox2,若n1=3,n2=1,反应的完全程度达99.9%,则lgk和δфθ¹至少应为
    a、lgk≥6 δфθ¹≥0.35(v)
    b、lgk≥12 δфθ¹≥0.24(v)
    c、lgk≥9 δфθ¹≥0.27(v)
    d、lgk≥15 δфθ¹≥0.15(v)

11、标准溶液是由( )的溶液
    a、已知其准确浓度
    b、由基准物质配制
    c、能与被测物质完全反应
    d、由分析纯试剂配制

12、下列指示剂使用时,用试验方法选择确定的是
    a、淀粉
    b、酚酞
    c、钙指示剂
    d、二苯胺磺酸钠

13、用0.1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 mol•l-1nh4cl存在下的0.10 mol•l-1的hcl溶液(nh3•h2o的kθb=1.8×10-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点时ph=8.3
    b、化学计量点时ph=7.0
    c、选酚酞为指示剂
    d、选甲基红为指示剂

14、0.10 mol•l-1 的hcl溶液滴定0.10mol•l-1 的na3a(h3a的ka1=1.0×10-3, ka2=1.0×10-8, ka3=1.0×10-13),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na3a的第一级和第二级能被准确分步滴定
    b、na3a不能被准确滴定
    c、na3a能被准确滴定至第二级,不能分步滴定
    d、na3a能被准确滴定至第三级

15、用0.0200 mol•l-1 edta溶液滴定0.1000gcaco3(m=100.0)试样溶液时,耗去edta溶液25.00ml,则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a、0.5000
    b、0.500
    c、0.250
    d、0.2500

16、下列因素中可以使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变小的是
    a、增大edta的浓度
    b、增大金属离子的浓度
    c、增大氢离子的浓度
    d、减小edta的酸效应系数

17、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若滴定前,由于操作不慎,将被滴溶液加热至沸了半分钟,尚若冷却到75ºc时继续滴定,可推断标定结果是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d、不确定

18、用吸光光度法测cu2 时,用下列显色剂测定灵敏度最高的是
    a、nh3 ε=1.2×102
    b、pan ε=4.5×104
    c、tpps4 ε=3.7×105
    d、铜试剂 ε=1.3×104

19、在波长508nm处,用2.0cm的比色皿,测得558.5ug/l的fe2 溶液的吸光度为0.2,则该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是( )mol-1•l•cm-1 m(fe)=55.85
    a、5. 585×105
    b、5. 585×104
    c、2.0×104
    d、1.0×104

20、影响氧化还原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是
    a、
    b、
    c、 —
    d、不确定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系统误差具有可测性
    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22、(1.369 x 5.62) 6.58 x - 0.00365 x 0.0258的计算结果应保留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2
    b、3
    c、4
    d、5

23、关于光吸收曲线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浓度稀释吸收峰值变小
    b、浓度稀释峰值不变
    c、溶液的浓度不同,吸收曲线的形状不同
    d、只有最大吸收波长处对应的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24、某溶液吸收红光,则该溶液是
    a、红色
    b、青色
    c、无色
    d、黑色

25、下列基准物质不能作为标定edta的是
    a、zno
    b、caco3
    c、k2cr2o7
    d、zn

26、某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为4.5-6.5,则该指示剂的pka是
    a、4.5
    b、5.5
    c、6.5
    d、不确定

27、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淀粉指示剂的加入时间为
    a、滴定一开始加入
    b、滴定进行中的任何时间
    c、滴定到接近终点时
    d、滴定结束时

28、若弱酸的pka = 4.750,则 ka 的值为
    a、1.8
    b、1.800
    c、1.80
    d、1.8000

29、某混合碱可能含有naoh、na2co3、na2co3,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时,若v2v1,v10,则该混合碱的组成为
    a、naoh、na2co3
    b、na2co3、nahco3
    c、naoh
    d、na2co3

30、标定kmno4的基准物质是
    a、caco3
    b、k2cr2o7
    c、ki
    d、na2c2o4

31、某同学测定纯碱中na2co3含量,平行测定四次,结果分别为为0.3044 ,0.3022 和0.3060及0.3052 ,用q检验法应舍去的可疑值是,q0.95=0.84
    a、0.3022
    b、0.3060
    c、0.3022和0.3060
    d、均需保留

32、edta与金属离子生成配合物时其配位比一般为
    a、1:1
    b、1;2
    c、1;3
    d、1;4

33、在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ph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d、酸效应系数愈大,pm突跃范围愈大

34、下列标准溶液能用直接法配制的是
    a、kmno4
    b、naoh
    c、hcl
    d、k2cr2o7

35、某混合碱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时,若v1v2,v20,则该混合碱的组成为
    a、naoh、na2co3
    b、na2co3、nahco3
    c、na2co3
    d、nahco3

36、配制kmno4标准溶液的正确方法是
    a、采用直接配制法
    b、采用标定法
    c、是溶液呈碱性
    d、配制后立即标定

37、na2s203.5h2o标准溶液用间接法配制的原因为
    a、na2s203.5h2o试剂纯度不高
    b、na2s203.5h2o与i2反应的定量关系不准
    c、na2s203.5h2o化学式与组成不一致
    d、na2s203.5h2o不能与k2cr2o7直接反应

38、用naoh溶液滴定某弱酸ha,若两者浓度相同,滴定至50%时溶液ph=5.00,滴定至100%时溶液ph=8.00,则该酸pka为
    a、6
    b、8
    c、12
    d、5

39、间接碘量法测铜时,加入过量的ki,其主要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还原剂
    b、配位剂
    c、沉淀剂
    d、提高淀粉指示剂变色的灵敏度

40、下列二元酸能被naoh溶液准确滴定且产生两个突跃范围的是
    a、h2c2o4(ka1=5.6,ka2 = 5.6)
    b、h2so4(ka2=4.2 )
    c、h2co3(ka1=4.2,ka2 = 5.6)
    d、h2so3(ka1=1.3,ka2 = 5.6)

41、一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 hcl溶液滴定同浓度的na2co3溶液,hci和a2co3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及化学计量点的ph值是
    a、2:1,小于7.0
    b、1:1,小于7.0
    c、2:1,大于7.0
    d、1:1,大于7.0

42、同样物质的量的ti和mo两元素分别被显色成体积相同的溶液,前者用1cm比色皿时与后者用2cm比色皿时所测得吸光度相同,则两种显色反应产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为
    a、基本相同
    b、ti是mo的四倍
    c、mo是mo的两倍
    d、ti是mo的两倍

43、在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d、标准溶液和待测物必须是1:1反应

44、对配位反应中的条件稳定常数,正确的叙述是
    a、条件稳定常数是实验条件下的绝对稳定常数
    b、酸效应并不总是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
    c、所有的副反应均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
    d、条件稳定常数与滴定突跃范围无关

45、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钠,滴定应
    a、象酸碱滴定那样快进行
    b、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接近化学计量点时再慢
    c、开始快然后慢
    d、只要在化学计量点时加快进行就行了

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照实验可以检验系统误差
    b、空白实验可以检验系统误差
    c、系统误差无法检验并减免
    d、校准仪器可以减免系统误差

47、在1l0.2000mol.hcl溶液中,需加入多少毫升水,才能使稀释后的hcl溶液对cao的滴定度是0.005000 m(cao)=56.08
    a、60.8ml
    b、121.6ml
    c、243.2ml
    d、182.4ml

48、已知0.10mol.一元弱碱的ph = 8.0,則其0.10mol.的共轭酸hb溶液的ph 是
    a、2.0
    b、3.0
    c、3,5
    d、4,0

49、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如n1=n2=1,要是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99.9%,则两个电对的条件电势的最小差值为()v
    a、0.266
    b、0.354
    c、0.177
    d、0.158

50、用ce(so4)2滴定时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相等的情况是
    a、仅在化学计量点时
    b、滴定剂加入50%时
    c、每加一滴滴定剂平衡后
    d、仅在指示剂变色时

51、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光度范围是
    a、0.1-0.2
    b、0.2-1.0
    c、0.2-0.8
    d、0.05-0.5

52、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溶液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将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不确定

53、在hac水溶液中,hac的分布系数的变化取决于下列那个因素的改变
    a、hac的分析浓度
    b、hac的平衡浓度
    c、溶液的ph值
    d、hac的pka

54、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
    a、精密度高,准确度也一定高
    b、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
    c、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高的前提
    d、精密度和准确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55、强酸滴定弱碱,以下指示剂不能使用的是
    a、甲基橙
    b、酚酞
    c、甲基红
    d、溴甲酚绿

56、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质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为
    a、增加、增加、增加
    b、减小、不变、减小
    c、减小、增加、增加
    d、增加、不变、减小

57、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指示剂应在ph=7变色才行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全部落在ph突跃范围以内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突跃范围以内

58、下列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b、实验中加错试剂
    c、测定时环境温度的微小改变
    d、实验方法给实验造成的误差

59、滴定分析中要求相对误差不会大于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2mg,则称取试样的最少质量为()g
    a、0.1
    b、0.2
    c、0.3
    d、0,4

60、分光光度计中的基本部件棱镜和光栅的作用是
    a、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b、把电信号以吸光度或透光度的方式显示并记录下来
    c、将光源发出的的连续光分解为所需要的单色光
    d、提供合适的入射光光源

61、保留4位有效数字,1.23550修约后是1.236

62、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是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63、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两者统称为标定法。

64、能够被准确滴定的弱酸及其共轭碱可用强酸溶液准确滴定。

65、测定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无机分析。

6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67、条件稳定常数和绝对稳定常数没有关系。

68、edta为乙二胺四乙酸,它是一个四元弱酸,但在水溶液中总共有七种存在型体。

69、k2cr2o7和kmno4都可以作为自身指示剂。

70、h2c2o4.2h2o,既可以标定naoh,又可以标定kmno4。

71、指示剂在计量点附近无颜色变化的现象称为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72、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的本性有关,与该溶液的浓度也有关。

73、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仪器分析方法。

74、吸光光读法测定时,当a=0.434,t=36.8%时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最小。

75、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76、从误差的基本性质分类,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三类。

77、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测定结果偏高。

78、配位滴定中,溶液的酸度越高,条件稳定常数越小,滴定突跃范围也越小。

79、k2cr2o7法测铁是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拉长滴定突跃范围,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80、透过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可以混合成白光,因此这两种光为互补色光。

81、某试液用2.0cm的比色皿,t=50%,若改用1.0cm的比色皿,t=30% 。

82、偶然误差的存在是偶然的,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

83、在分析化学试验中,常用化学纯试剂。

84、同一氧化还原滴定反应,在不同介质中,曲线形状,理论终点电位和突跃范围是不同的。

85、某有色溶液吸收白光中的黄光,则该溶液呈现蓝色。

86、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值随入射光波长的增加而增加。

87、配位滴定中所用指示剂一般根据实验确定

88、在酸碱溶液中,分布系数除了与酸碱的本性有关外,只与溶液的酸度有关。

89、配位滴定中,fe3 和al3 共存时(起始浓度相同),可通过调节溶液的酸度达到分别滴定的目的。lgkf(fey)=25.1,lgkf(aly)=16.3

90、有0.1000mol.l-1弱酸hcooh(ka=1.8 x)溶液20.00ml,以酚酞为指示剂,能用0.1000mol.l-1naoh溶液直接滴定。

91、用0.01000mol.l-1naoh标液滴定等浓度的hcl溶液时,滴定突跃的ph范围是4.30-9.70

92、分析数据处理时,数据的加减应与小数点后数据最少的为准。

93、用hcl滴定naoh时,用酚酞为指示剂所引起的误差为负误差。

94、蒸馏法测定铵盐时,nh3用h3bo3吸收后,hcl溶液滴定,应选甲基红做指示剂。

95、edta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均是1:1配位。

96、间接碘量法测铜时,必须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防止铜的水解。

97、重铬酸钾法测铁时,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终点是无色转变为紫色。

98、分光光度法中将试液稀释,最大吸收波长不变,而吸收峰值变小。

99、滴定分析中,所有的指示剂均需在滴定开始就应该加入。

100、配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条件稳定常数及酸效应系数的大小。

101、分析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02、滴定时不慎将试液溅失属于系统误差。

103、对照实验、空白实验和多次的平行测定是检验并消除系统误差最有效的方法。

104、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可以用偏差表示,精密度可以用误差表示。

105、先向被测试样中加入已知量且过量的第一种标准溶液,使其与被测物质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第一种标准溶液的剩余量,根据两种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滴定方式称为返滴定法。

106、naoh和hcl都可以作为标准溶液,因此他们都是基准物质。

107、邻苯二甲酸氢钾(m=204.22)和二水合草酸(m=126.07)都可作为基准物质标定naoh溶液,但前者效果更好。

108、混合指示剂和单一的指示剂相比,具有变色敏锐、变色范围窄的优点。

109、naoh滴定hac时,可以选用甲基橙、甲基红、酚酞作为指示剂。

110、某标准naoh标准溶液保存不当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用此溶液来滴定盐酸,分别用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测定结果不同。

111、在酸碱滴定中,无论何种类型的滴定,当酸碱浓度改变10倍的情况下,滴定突跃范围改变2个ph单位。

112、在配位滴定法中,当条件稳定常数不变,而金属离子的浓度改变10倍时,突跃范围改变1个pm单位。

113、配好的edta标准溶液应储存在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

114、配位滴定中,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edta和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绝对稳定常数越大,滴定时允许的酸度就越高。

115、在计算电对电极电势时,若有该条件下的条件电势,就用该条件下的电极电势;若没有该条件下的条件电势,就用标准电极电势来代替。

116、氧化还原滴定中,滴定突跃范围的上限有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决定,滴定突跃范围的下限有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决定。

117、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都是基准物质,两者都可用直接法来配制标准溶液。

118、滴定分析法测定的相对误差0.1%-0.2%,吸光光读法测定的相对误差为2%-5%,因此吸光光读法没有滴定分析法测定的准确度高。

119、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某一有色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都随吸光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120、当待测组分无吸收,而显色剂和试剂有吸收时,可用不加样品的显色剂、试剂溶液作参比溶液,称为试剂空白或试剂参比。

猜你喜欢

  • 2023-07-14 20:59
  • 2023-07-14 20:52
  • 2023-07-14 20:45
  • 2023-07-14 19:56
  • 2023-07-14 19:51
  • 2023-07-14 19:48
  • 2023-07-14 19:40
  • 2023-07-14 19:29
  • 2023-07-14 18:46
  • 2023-07-14 18:33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