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料与集料第1讲 岩石组成分类及物理和力学性质随堂测验1、在岩石形成过程中,对岩石的性能特点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岩石的矿物组成
b、岩石的化学成分
c、岩石的成岩过程
d、岩石的结晶程度
2、同一岩石的毛体积密度与岩石的真密度相差越大,说明( )。
a、岩石的化学组成越复杂
b、岩石中的造岩矿物越多
c、岩石的结构越单一
d、岩石中存在的孔隙越多
3、岩石的饱水系数较低,意味着( )。
a、岩石有较好的耐久性
b、常压下岩石易吸水
c、岩石有较高的开口孔隙
d、岩石饱水率偏低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岩浆岩的力学强度要好于沉积岩或变质岩
b、岩石的力学强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岩石本身还取决于评定强度的方法和条件
c、岩石毛体积密度的高低与岩石的力学强度有关联
d、吸水性小的岩石力学强度高
5、毛体积密度越大的岩石,岩石的孔隙率相对就越低。
第2讲 岩石化学性质和耐久性、技术等级和标准随堂测验1、岩石酸碱性分类依据是( )。
a、岩石的ph值
b、岩石矿物组成
c、岩石的化学成分
d、岩石中二氧化硅含量
2、在道路工程应用中,岩石的酸碱性将会影响到使用时的( )。
a、力学性质
b、耐久性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3、采用在饱和硫酸钠溶液中反复浸泡的坚固性试验目的是评价( )。
a、岩石的化学性质
b、岩石的抗冻性
c、岩石的力学性质
d、岩石的抗腐蚀性
4、与岩石技术等级高低无关的因素是( )。
a、岩石的酸碱性
b、岩石中的孔隙分布
c、岩石的力学性能
d、岩石力学试验操作方法
5、岩石的抗压强度越高,则岩石的抗冻性就越好。
第3讲 集料分类、物理性质随堂测验1、某集料样品筛分后,在26.5mm和19mm通过率都是100%,16mm和13.2mm通过率分别是97%和91.5%,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a、最大粒径26.5mm,公称最大粒径16mm
b、最大粒径19mm,公称最大粒径16mm
c、最大粒径19mm,公称最大粒径13.2mm
d、最大粒径26.5mm,公称最大粒径13.2mm
2、同一集料试样毛体积密度与表观密度不同,产生差别的原因可能是( )。
a、闭口孔隙偏多、开口孔隙偏少
b、闭口孔隙偏少、开口孔隙偏多
c、闭口孔隙相同、开口孔隙偏多
d、闭口孔隙偏多、开口孔隙相同
3、同一种材料不同密度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真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b、真密度>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c、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真密度>堆积密度
d、表观密度>真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
4、集料按一定方式堆积后,影响空隙率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
a、集料的棱角性
b、集料中针片状颗粒
c、集料的密度
d、集料的化学组成
5、砂颗粒表面越粗糙,相同装填方式下得到砂的空隙率越大。
第4讲 粗集料力学性质、细集料的有害成分和矿粉随堂测验1、下列选项中针对粗集料的压碎值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压碎值间接表示集料的抗压能力
b、压碎值越高集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c、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越高,集料的压碎值就越高
d、同类集料其毛体积密度越大,集料的压碎值就越低
2、集料洛杉矶磨耗率的高低,意味着( )。
a、磨耗率偏高的集料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b、磨耗率偏低的集料具有较差的综合力学性能
c、磨耗率偏高的集料具由较高的抗磨耗能力
d、道路工程中首选洛杉矶磨耗率较低的集料
3、表述砂中有害物造成消极影响的正确选项是( )。
a、砂中碱活性物质将对混凝土的钢筋造成锈蚀
b、砂中的泥土成分将对混凝土的水稳性带来不利影响
c、砂中氯离子成分对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带来消极作用
d、砂中的有机物或硫化物将影响混凝土的拌合效果
4、针对矿粉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矿粉的功能在于更多的与沥青接触并吸附沥青
b、矿粉必须采用氧化硅含量偏高的石灰岩加工磨细制成
c、矿粉在水中分散程度越高,表明该矿粉的性能越好
d、矿粉既可用于沥青混合料也可用于水泥混凝土
5、集料洛杉矶磨耗率越小,集料的抗磨光能力就越强。
第5讲 集料筛分、级配和级配设计理论随堂测验1、当筛分试验各级过筛不彻底时,计算出的砂的细度模数 ( )。
a、偏小
b、因各级均不彻底,最终不影响细度模数的大小
c、偏大
d、变化无法确定
2、针对不同级配类型特点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连续级配应用广泛的原因在于施工质量控制的便利性
b、开级配属于连续级配
c、间断级配组成的混合料不密实
d、任何级配都可在实际工程中加以应用
3、细度模数相同的砂具有相同的级配;级配相同的砂具有相同的细度模数,下列针对这一描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后两种描述全部错误
c、前后两种描述全部正确
d、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4、推导富勒公式的主要目的是( )。
a、设计最大密实程度的集料组成
b、描述集料颗粒组成特点
c、分析连续级配的矿料组成特点
d、确定公式中的指数取值范围
5、采用不同级配的砂石原材料,可以配制出具有相同级配的矿料。
第6讲 集料组成设计方法随堂测验1、级配设计需要的具备的条件包括了( )。
a、原材料的筛分结果和目标级配范围
b、集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c、原材的级配类型和细集料的细度模数
d、集料的化学成分和密度
2、下列针对级配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
a、在以通过百分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越靠上的曲线所代表的粒径越粗
b、在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越靠上的曲线所代表的粒径越粗
c、在以通过百分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越靠下的曲线所代表的粒径越粗
d、在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越靠下的曲线所代表的粒径越粗
3、图解法框图中相邻两根折线位置关系最常见的形式是重叠关系的原因在于( )。
a、这种关系操作较为便利
b、这种关系设计结果较为准确
c、所用原材料颗粒分布特点所致
d、图解法本身特点造成
4、级配设计得到的各原材料在组成中所占比例具有唯一性。
5、目标级配范围越宽,进行级配设计的难度越小。
第三章 有机结合料第1讲 分类、工艺组成及胶体结构随堂测验1、1、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可按四组分方法划分,不属于四组分的是()。
a、沥青质
b、蜡分
c、胶质
d、饱和分
2、2、在沥青的三种胶体结构中,()具有较好的自愈性和低温时变形能力。
a、凝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
c、溶胶型结构
d、以上均不对
3、3、在沥青的三种胶体结构中,()具有较好的粘弹性和高温抗变形能力。
a、凝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
c、溶胶型结构
d、以上均不对
4、1、道路工程中,最常用的沥青是石油沥青,其次是天然沥青。
5、2、在沥青四组分中,胶质的贡献主要是提高沥青的热稳定性和黏结性。
第2讲 密度及绝对黏度随堂测验1、1、现行规范中对石油沥青该指标范围未作要求,仅记录实测结果的是()。
a、延度
b、密度
c、针入度
d、软化点
2、2、以下不属于沥青绝对黏度的指标是()。
a、动力黏度
b、运动黏度
c、标准黏度
d、布式黏度
3、3、关于密度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参数
b、用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c、反映沥青的高温性能
d、用于沥青储存、运输和设计沥青容器
4、1、运动黏度的测试温度为135℃。
5、2、动力黏度的测试温度为135℃。
第3讲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随堂测验1、1、我国现行规范中沥青的分级指标的是()
a、粘度
b、针入度
c、软化点
d、延度
2、2、软化点试验,升温速度过慢,软化点测值()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以上说法均不对
3、3、石油沥青的软化点反映了其()性能。
a、高温
b、低温
c、疲劳
d、施工
4、1、沥青的针入度越高,说明该沥青粘稠程度越大。
5、2、沥青粘滞性越大,其相应的高温稳定性越差。
第4讲 低温及感温性随堂测验1、1、石油沥青以下技术指标中,()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有关。
a、针入度
b、延度
c、软化点
d、粘度
2、2、以下指标中不属于沥青三大指标的是()
a、粘度
b、针入度
c、软化点
d、延度
3、3、以下指标中,不属于沥青的低温性能的是()
a、延性
b、软化点
c、脆性
d、低温劲度和蠕变速率
4、1、延度试验中,测试值单位为mm。
5、2、当沥青化学组分不协调、胶体结构不均匀时,沥青的延度值会相对降低。
第5讲 加热稳定性随堂测验1、1、评价沥青老化性能的试验方法是()
a、闪点试验
b、薄膜烘箱试验
c、软化点试验
d、溶解度试验
2、2、以下试验方法中,不属于评价石油沥青耐老化性能的试验是()
a、水煮法
b、压力老化试验
c、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d、薄膜烘箱试验
3、3、石油沥青在薄膜加热试验后,对其残留物未作要求的指标是()
a、质量变化
b、密度
c、针入度
d、延度
4、1、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将变小。
5、2、石油沥青老化后,其针入度将变大。
第6讲 改性沥青随堂测验1、1、以下沥青改性剂中,可以同时改善沥青的抗疲劳性能、抗低温性能、抗永久变形能力的是()
a、sbr
b、sbs
c、eva
d、pe
2、2、以下沥青改性剂中,专门用于改善沥青低温性能的是()
a、sbr
b、sbs
c、eva
d、pe
3、3、关于改性沥青,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性沥青可一定程度地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
b、改性沥青可一定程度地改善沥青的低温性能
c、改性沥青可一定程度地减低沥青的成本
d、改性沥青可一定程度地提高沥青的抗老化及疲劳性能
第7讲 沥青分级及技术要求随堂测验1、1、以下不属于常用道路石油沥青标号的有()
a、100
b、70
c、90
d、50
2、2、广东地区修建某高速公路,应该优先选用的沥青标号是()
a、130
b、70
c、110
d、90
3、3、沥青以下试验方法中,仅对改性沥青所要求的试验是()
a、针入度
b、软化点
c、密度
d、弹性恢复
4、1、根据聚合物类型,可以将改性沥青分为ⅰ、ⅱ、ⅲ三类。
第8讲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随堂测验1、1、关于乳化沥青的形成机理,以下不正确的有()
a、乳化剂降低界面能作用
b、界面电荷稳定作用
c、蒸发作用
d、增强界面膜的保护作用
2、2、以下指标中,不属于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指标的有()
a、破乳速度
b、软化点
c、黏度
d、储存稳定性
3、1、泡沫沥青的性能评价包括膨胀率和半衰期两个指标。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第1讲 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结构与强度形成机理随堂测验1、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不包括()
a、悬浮密实结构
b、悬浮空隙结构
c、骨架密实结构
d、骨架空隙结构
2、沥青混合料类型可按其公称最大粒径进行分类,分类中不包括()
a、细粒式
b、中粒式
c、粗粒式
d、巨粒式
3、沥青混合料ac-25,ac指的是()
a、半开级配沥青碎石
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c、密实式沥青混凝土
d、密实式沥青稳定碎石
4、矿粉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则沥青混合料中结构沥青比例越高,粘聚力也越大。
5、悬浮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但低温性能及耐久性较弱。
第2讲 沥青混合料的基本路用性能随堂测验1、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是()
a、车辙试验
b、劈裂试验
c、小梁弯曲试验
d、浸水马歇尔试验
2、残留稳定度表征沥青混合料的()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稳定性
c、水稳定性
d、抗疲劳性
3、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可直接测得的两个指标是()
a、动稳定度、流值
b、动稳定度、劈裂强度
c、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
d、马歇尔稳定度,流值
4、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的破坏应变越小,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越好。
5、冻融劈裂强度比越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越好。
第3讲 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与技术要求随堂测验1、关于沥青路面气候分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沥青路面气候分区考虑了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降雨量3个因素
b、根据工程所在地近30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分为3个区
c、根据工程所在地近30年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分为4个区
d、沥青路面气候分区中,分区的标号数字最小,表明气候越严酷
2、关于沥青混合料密度测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b、改性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一般采用计算法
c、蜡封法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d、体积法适用于测定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3、已知沥青混合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456,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为2.543,则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vv为()。如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vma为17.6%,则沥青饱和度vfa为()。
a、3.4%、14.2%
b、3.4%、80.7%
c、96.6%、14.2%
d、96.6%、80.7%
第4讲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选用方法随堂测验1、在()建设沥青路面,宜用高标号、低粘度的沥青。
a、气候炎热地区
b、重交通路段
c、渠化交通路段
d、北方寒冷地区
2、关于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选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级沥青可应用于各个等级公路和各结构层
b、大温差地区宜选用针入度指数大、感温性小的沥青
c、沥青混合料可以采用表面光滑的粗集料,以改善施工和易性
d、可以少量采用水泥、石灰代替部分矿粉,利于改善水稳定性
3、天然砂、机制砂、石屑都可以作为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但优先选用机制砂。
4、填料一般采用酸性石料研磨而成。
第5讲 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组成设计方法随堂测验1、对于矿质混合料级配选用和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应根据沥青面层厚度确定矿料的公称最大粒径,公称最大粒径一般为1/3层厚
b、根据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可分为粗型和细型
c、在重交通路段,沥青混合料宜采用细型级配
d、气候炎热地区,沥青混合料宜采用粗型级配
2、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持续降低的指标是()
a、毛体积密度
b、沥青饱和度
c、空隙率
d、流值
3、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oac1时,()指标不会用到。
a、马歇尔稳定度
b、流值
c、空隙率
d、饱和度
4、对寒区公路,可在试验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基础上,适当()沥青用量。
a、提高
b、减小
c、无变化
d、以上说法均不对
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三阶段中不包括()。
a、目标配合比设计
b、生产配合比设计
c、生产配合比验证
d、基准配合比设计
第6讲 热拌沥青混合料superpave设计方法随堂测验1、关于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空隙率4%对应的沥青用量为设计沥青用量
b、击实和旋转压实法都可以用来成型superpave试件
c、以7%空隙率的试件进行水敏感性评价
d、superpave法要求进行试件的短期老化
2、关于superpave矿料级配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横座标为集料粒径的0.45次方
b、控制点为级配曲线必须绕开的几个特定尺寸范围
c、禁区为最大密度线附近0.3-2.36mm范围,不希望级配曲线通过的区域
d、纵座标为集料质量的通过百分率
3、旋转压实能模拟压路机和行车的搓揉碾压作用,更接近现场压实过程。
第7讲 sma沥青玛蹄脂碎石组成设计方法随堂测验1、以下特征中,不属于sma沥青混合料的是()
a、骨架空隙结构
b、沥青用量大
c、矿粉用量大
d、粗集料用量大
2、开展sma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采用()限定最大沥青用量,采用()限定最小沥青用量。
a、析漏试验、车辙试验
b、析漏试验、飞散试验
c、飞散试验、车辙试验
d、飞散试验、马歇尔试验
3、在sma混合料中,掺入纤维的作用不包括()
a、吸收沥青
b、加筋作用
c、稳定沥青
d、改善施工和易性
4、如粗集料干捣空隙率小于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空隙率,则说明sma沥青混合料形成了骨架结构。
5、较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sma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更大。
第8讲 再生沥青混合料随堂测验1、关于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就地热再生节省了材料转运费用,原路面材料利用率高
b、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一般优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c、较之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技术仅能处治浅层病害
d、较之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易产生不均匀性
2、关于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的对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较之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技术节省了材料转运费用,原路面材料利用率高
b、较之热再生,冷再生施工过程的能耗低、烟气排放少
c、就地热冷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一般优于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d、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较大,一般需要加铺较厚的路面结构层
3、按再生层位和厚度的不同,就地冷再生的技术分类不包括()。
a、就地面层冷再生
b、就地基层冷再生
c、全深式冷再生
d、乳化沥青冷再生
猜你喜欢
- 2022-12-05 21:35
- 2022-12-05 21:21
- 2022-12-05 21:15
- 2022-12-05 21:00
- 2022-12-05 20:51
- 2022-12-05 19:58
- 2022-12-05 19:45
- 2022-12-05 19:44
- 2022-12-05 19:14
- 2022-12-05 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