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1.3 绪论-单元测试1、以下关于“物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b、物理环境分天然物理环境和人工物理环境。
c、天然物理环境又叫原生物理环境。人工物理环境又叫次生物理环境。
d、以上说法均正确。
2、()的过程构成了物理环境。
a、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化
b、物质的交换
c、能量的转化
d、物质的转化
3、物理因素的()超过人的耐受限度,称作物理性污染。
a、多少
b、强度
c、数量
d、范围
4、以下关于物理性污染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局部性
b、即停即失性
c、一般无残留物质
d、一般在自然界中本身存在
5、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过程即构成了物理环境。
6、“物理性污染控制”是环境工程专业技术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与处置课程一起,成为环境工程专业技术污染控制类课程体系。
7、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明确“物理性污染控制”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
8、物理因素(或者叫物理环境的要素)超过人的耐受程度而造成的污染,叫物理性污染。
1.4 绪论-作业1、列举几项困扰你的物理性污染,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声、光、热、辐射或其它的哪一类?并具体分析你所列举的物理性污染的特征。
第二章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2.2 声学基础-测试1、我们能听到声音,需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声源,即产生振动的物体;二是媒质,即传播振动的介质
2、真空环境中,我们不能听到声音
3、声源和媒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声音的传播实质上是振动的传播,传播出去的是能量而不是物质本身
5、在无限大的介质中传播的为实体波,在界面传播的波为表面波
6、纵波是指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7、纵波具有交替出现的密部和疏部,又称疏密波或压缩波
8、纵波也称一次波(primary wave),即p波
9、纵波的产生是基于传播介质质点的体积弹性,因此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都可能产生纵波
10、横波是指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互垂直
11、横波又称剪切波,传播速度仅次于纵波,称为二次波(secondary wave),简称s波
12、描述声音的基本物理量有频率、波长、声速
13、频率是指质点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为hz,是描述声音的主要物理量
14、声速媒质特性函数
15、质点振动一个周期,波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
16、可听声频率范围一般为20~20,000hz,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
17、为了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把这一宽广的频率范围按倍数变化,划分为若干较小的段落,每一段就是一个频程
18、频程划分后,一般采用中心频率进行命名
19、频带宽是指每一段频程的跨度大小,其值为上下限频率之差
20、两个频率的比值是2的多少(比如n)次方,该频率就是另一个频率的多少(n)倍频程
21、将噪声的强度(声压级、声强级或声功率级)按一定的顺序展开,使噪声的强度成为频率的函数,并考察其形状,这就是频谱分析
22、一些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频谱一般是线状谱
23、大部分的噪声是连续谱
24、大部分的噪声是复合谱
25、有调的噪声属于复合谱
2.4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1、对于吸声,描述错误的是
a、可以采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达到吸声的目的
b、吸声技术主要用于室内噪声控制
c、吸声不能用于室外降噪
d、吸声是从传播途径控制噪声
2、对于吸声系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吸声系数定义为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表面的声能之比,其值在0-1之间
b、吸声系数表征的是材料吸声性能的好坏,值越大,吸声性能越好
c、吸声系数表征的是材料吸声性能的好坏,值越大,吸声性能越差
d、材料不吸声,吸声系数为0;声能全部被吸收,吸声系数为1
3、关于多孔吸声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最初的多孔吸声材料以麻、棉、棕丝、毛 发、 甘蔗渣等天然动植物纤维为主
b、现在吸声材料包括了玻璃棉、矿渣棉等无机纤维
c、吸声材料可以是松散的,也可以加工成棉絮状或粘结成毡状或板状
d、多孔吸声材料对高频声吸收效果比对低频声的吸收效果好
4、影响多孔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包括
a、材料的孔隙率与密度
b、材料和腔的厚度
c、护面层透气性
d、周围环境状况
5、改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吸声性能的措施有
a、空腔中,沿框架四周放置多孔吸声材料,如矿棉、玻璃棉等
b、直接采用木丝板、草纸板等可吸收中、高频声的板材,拓宽吸声频带
c、组合不同单元或不同腔深的薄板结构
d、薄板结构边缘(板-龙骨交接处)填置能增加结构阻尼的软材料,如泡沫塑料条、软橡皮、海绵条、毛毡等,增大吸声系数
6、为改善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吸声性能,可采取的办法包括
a、穿孔板孔径取偏小值,以提高孔内阻尼
b、在穿孔板后蒙一薄层玻璃丝布等透声纺织品,以增加大孔颈摩擦
c、在穿孔板后面的空腔中填放一层多孔吸声材料
d、采用不同穿孔率、不同腔深的多层穿孔板结构,以改善频谱特性
7、关于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一般穿孔板相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由于孔很小,所以声阻就大得多,从而提高了结构的吸声系数(有的可达0.9以上)
b、开孔率较低,对高频噪声,微穿孔板相当于多孔吸声材料消耗声能。对低频噪声,微穿孔板相当于共振薄板消耗声能。因此吸声频带宽,克服了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吸声频带较窄的缺点
c、成本低、构造简单,耐高温、耐腐蚀,不怕潮湿和冲击,甚至可承受短暂的火焰,适用环境广泛
d、由于孔径太小,易堵塞,因此宜用于清洁场所
8、吸声技术可以采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这种噪声控制技术一般可以使室内噪声降低3db-5db,对噪声特别严重的车间可以降噪6db-10db
9、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在0.2以上
10、理想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在0.5以上
11、理想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在0.7以上
12、混响室法吸声系数又叫无规入射吸声系数,驻波管法吸声系数又叫垂直入射吸声系数
13、垂直入射吸声系数又叫混响室法吸声系数,驻波管法吸声系数又叫无规入射吸声系数
14、驻波管法吸声系数常用于测试材料的声学性质和鉴定,在消声器的设计中也常采用
15、同种吸声材料对不同频率的声波具有不同的吸声系数
16、工程中通常采用125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六个频率的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某种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
17、实际应用中,房间的等效吸声面积可以定量评价房间的吸声效果
18、薄板、穿孔板和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均为亥姆霍兹共振吸声原理
19、穿孔板吸声结构是薄板上穿以小孔,板与刚性壁面间留一定深度的空腔。孔颈中空气柱相当于质量块,空腔内的空气相当于弹簧
20、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一般是在厚度小于1mm的金属薄板上穿孔,孔径一般小于1mm、穿孔率1%~5%
21、直达声场是指经过壁面一次或多次反射所形成的声场
22、混响声场是由声源直接到达听者所形成的声场
23、混响时间是声音完全消失的时间
24、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后,声源立即停止发声,室内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10-6),即声压级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25、室内总声压级是直达声和混响声共同作用的结果。离声源很近的点主要受直达声影响,混响声可以忽略;而离声源很远的点则受混响声影响更大,直达声可以忽略
26、室内吸声降噪主要针对的是混响声,对直达声是不起作用的
2.5 噪声控制技术-隔声测试 1、关于插入损失,说法正确的是
a、插入损失定义为隔声构件设置前、后同一接收点的声压级之差
b、透声系数和隔声量虽然可以表征隔声构件的隔声能力;但由于使用时隔声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c、实际中,插入损失通常在现场用来评价隔声罩、隔声屏等构件的隔声效果
d、隔声构件的插入损失与其隔声量等同
2、关于单层匀质墙的隔声频率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在阻尼控制区,受基频和谐波频率的影响,隔声量有一定的波动;在阻尼控制区后半段,由于共振影响逐步消失,因此隔声量总体趋势随声波频率增大而增加
b、在质量控制区,隔声量随入射声波频率的增加以6db/倍频程直线上升
c、在吻合效应区,由于吻合效应的影响,隔声量会出现一个低谷
d、刚度控制区,隔声量随着入射声波频率的增加以6db每倍频程的斜率下降。当入射声波达到第一共振频率时,发生共振,隔声量最低
3、为了降低孔洞和缝隙对隔声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经常开启的门窗与边框的交接处,在保证开启方便的前提下,尽量加以密封,密封材料可以是柔软而有弹性的细软橡皮、泡沫塑料、毛毡等
b、对于隔声间的各种管线通过墙体结构需要打孔时,在孔的周围用柔软材料包扎封紧
c、在建筑工程中,注意砖墙灰缝的饱满,混凝土墙的灰浆捣实
d、对于隔声间的通风口,需要加装消声器
4、以下关于隔声窗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隔声窗通常采用两层以上的玻璃,中间夹空气层的结构,以提高隔声效果
b、相邻两层玻璃不宜平行布置,朝声源的一侧玻璃有定的倾角,以减弱共振效应
c、选用不同厚度的玻璃,以便错开吻合效应的频率,削弱吻合效应的影响
d、两层玻璃的层间四周边框可以做吸声处理严格密封,玻璃要嵌在弹性垫子中
5、以下关于隔声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隔声罩是将噪声源封闭在一个相对小的空间内,以减少向周围辐射噪声的罩状壳体
b、隔声罩主要用于控制机器噪声,如空压机、鼓风机、内燃机、发电机组等
c、隔声罩通常是兼有隔声、吸声、阻尼、隔振和通风、消声等功能的综合结构体
d、隔声罩技术简单、投资少、隔声效果好,降噪量一般在10~40db之间
6、隔声罩的设计要点包括
a、隔声罩的材料需要有足够的隔声量,且便于制造、安装和维修,一般采用0.5-2mm的钢或铝等轻薄、密实材料
b、罩体与声源设备及其机座之间不能有刚性接触,罩内所有缝隙应密封严实,隔声罩内一般会进行吸声处理
c、隔声罩与设备间应留有较大空间,各内壁面和各设备间的空间距离不得小于100mm
d、隔声罩的形状,一般选择曲面形体,尽量少用方形平行罩壁
7、以下关于隔声屏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隔声屏一般指设置在声源与接收点之间阻断声波直接传播的挡板
b、隔声屏降噪原理是阻挡声波直接通过,并将高频声反射回去,在屏障后形成的声影区内噪声明显降低
c、隔声屏具有简单、经济,便于拆装与移动等特点,常用于车间、办公室或道路两侧,应用十分广泛
d、隔声屏可以是混泥土和轻质多层复合板等材质
e、隔声罩、隔声屏对声影区的降噪效果通常用插入损失来衡量
8、以下关于隔声屏的插入损失,说法正确的是
a、隔声屏的插入损失与路程差和入射声波长密切相关
b、入射声波相同时,路程差愈大,隔声屏插入损失愈大
c、路程差相同时,入射声波长愈长,隔声屏插入损失愈低
d、增高屏障,使之靠近声源或接收点,均可提高隔声屏的降噪效果
9、关于隔声屏的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a、隔声屏主要是遮挡直达声,用于室外防止直达声时效果明显;在混响明显的房间中隔声效果不明显,必须配合吸声措施
b、防治交通噪声的隔声屏,若表面不加吸声材料,噪声容易在道路两旁的隔声屏间多次反射,形成声廊,并向屏障外辐射,使隔声屏失去应有的降噪效果
c、隔声屏本身须有足够的隔声量,隔声量最少应比插入损失高出约10db;隔声屏应有足够的高度,通常宽度大于高度,一般宽度为高度的1.5~2倍
d、多块隔声屏并排使用时,应尽量减少各块间接头处的缝隙;移动式隔声屏可装扫地橡皮,以减少漏声
10、隔声技术利用隔声构件来降低噪声,该技术一般可以降低噪声15db-20db
11、具有隔声能力的屏蔽物称作隔声构件
12、隔声技术是通过隔声构件对入射到其表面的声波进行反射、吸声等作用,使通过隔声构建的声能量减小,从而保护隔声构建后面形成的声阴影区内的受体
13、透声系数可以用透射声功率与入射声功率的比值来表示
14、透声系数越大,表明透过隔声构件的声能越多,隔声能力就越弱
15、透声系数越大,表明透过隔声构件的声能越多,隔声能力就越强
16、隔声量与透声系数成反比,透声系数值愈小,r值越大,隔声性能愈好
17、隔声量与透声系数成正比,透声系数值愈小,r值越小,隔声性能愈差
18、隔声构件的隔声能力只能用隔声量来表征
19、隔声构件的隔声能力可以用透声系数和隔声量来定量描述
20、工程上常用125~4000hz内6个倍频程(即125、250 、500、1000 、2000 、4000 hz频率下)的隔声量的算术平均来表示某一隔声构件的隔声性能,称作平均隔声量
21、增大隔墙阻尼,可以有效遏制共振及吻合效应对隔墙隔声量的影响
22、一定频率的声波以入射角θ达到墙板上,激起构件弯曲振动;若入射声波的波长λ在墙板上的投影与墙板的固有弯曲波波长λb相等时,墙板弯曲波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声波向墙板的另一面辐射较强,即透声吸声较大,此时墙板隔声量明显下降,此现象称为“吻合效应”
23、产生吻合效应的最低频率称为临界吻合频率
24、根据“隔声质量定律”,当入射声波一定时,隔声量与隔声构件的质量成正比
25、双层墙的隔声优势在质量控制区隔声量较单层墙大大增加
26、门窗的缝隙和隔声罩的安装缝隙以及各种管道的孔洞等都会大大降低墙板等组合件的隔声量
27、隔声门通常做成双层,两层之间可以加吸声处理。在安装使用时还需要注意门缝等的密封性
28、对于隔声间,选用隔声性能好的隔墙和提高接收间的平均吸声系数,都可以获得高的噪声衰减
29、对于隔声间,只能选用隔声性能好的隔墙来获得高的隔墙噪声衰减
30、隔声罩的形状,一般选用方形平行罩壁
31、隔声屏对高频声的降噪效果优于低频声
2.6 噪声控制技术-消声测试1、对消声器的要求有哪些
a、足够大的消声量
b、气流阻力小
c、压力损失不太大
d、消声器的结构要求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制作安装和维修
2、影响阻性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a、声波的频率
b、消声器的结构形式
c、消声器的材质
d、气体流量的大小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单通道直管式消声器结构简单、气流阻力损失小,比较适和小流量气流的消声
b、片式消声器是在单通道直管式消声器的直管内插入吸声片而成
c、将片式消声器中的直板改为折板就是折板式消声器
d、与片式消声器相比较,折板式消声器可增加声波在管道内的传播路程,使吸声材料能更多地接触声波,增加反射次数,提高高频消声量
4、关于蜂窝式消声器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有效周长与截面积之比值p/s较大,所以蜂窝式消声器消声量也较高
b、由于尺寸很小即d大大减小,所以上限失效频率也大大提高,从而改善了高频消声特性
c、不仅消声量较大,消声频带宽也得到扩展
d、消声量通过计算一个小型直管消声器的消声量得到
5、关于扩张室消声器,说法正确的是
a、单节扩张室消声器由连接管和扩张室组成
b、从理论上来说,管道截面收缩m倍或是扩张m倍,消声作用相同;工程中为了减少对气流的阻力,常用扩张管,因此常称此类消声器为扩张室消声器
c、扩张室消声器扩张比越大,消声量也越大;但由于扩张室截面当量直径越大,消声器的上限截止频率就越小,其消声频率范围就越窄,因此,实际中扩张比的选择,要兼顾消声量和消声频率两个方面
d、扩张室消声器在通过频率处消声量为0
6、以下关于共振消声器,说法正确的是
a、共振消声器通过旁接共振腔来达到消声的目的
b、共振消声器是共振吸声结构在气流噪声控制方面的应用
c、共振消声器的消声原理亥姆霍兹共振
d、无声手枪是消声器应用的典型
7、对于阻抗复合消声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阻抗复合消声器常用形式有阻性-扩张室复合,阻性-共振腔复合,以及阻性—扩张室—共振腔复合式等
b、阻抗复合消声器的消声原理是阻性和抗性原理的结合
c、阻抗复合消声器的消声量由阻性消声量和抗性消声量相加
d、当声波波长较长时,阻抗复合后因耦合作用而相互干涉,声波的衰减机理极为复杂,难以确定简单的定量关系,其消声量在应用中由试验或实测确定
8、允许气流通过,又能有效阻止或减弱噪声向外传播的装置就是消声器,消声技术一般可以降低噪声20db~40db
9、阻性消声器是指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吸收型消声器,吸声材料相当于电阻,故称阻性消声器
10、高频失效是入射声波的频率对消声器性能影响的具体体现
11、高频失效对应的频率为上限失效频率
12、气流再生噪声是指高速气流经过消声器时因局部阻力和摩擦阻力形成湍流产生的噪声
13、辐射噪声是指高速气流激发消声器构件振动而产生的再生噪声
14、气流再生噪声是指高速气流激发消声器构件振动而产生的再生噪声
15、某气流,通过单通道直管式和片式消声器时,由于后者d减小,上限失效频率提高,因此消声频带宽扩大
16、将折板式消声器的折角平滑,可以减少气流流通阻力,形成声流式消声器
17、蜂窝式消声器,相当于是若干个小型直管消声器排列而成,形似蜂窝
18、消声弯头是在弯管壁面衬贴吸声材料。其形式有圆管弯头、矩形管弯头、圆弧形弯头和直角形弯头等
19、消声弯头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改变气流方向
20、抗性消声器主要依靠管道截面的突变或旁接共振腔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声阻抗的改变,而产生声波的反射、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消声器向外辐射的声能,达到消声的目的
21、扩张室消声器消声量是随频率作周期性变化的
22、当入射声波频率和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时,会发生共振,使消声器不但不能消声,反而会将声音放大,该频率称为扩张室消声器的下限频率
23、抗性消声器有消声选择性较强,消声频带宽比较窄的特点
24、可以通过多节扩张室串联或在扩张室内插入内接管的方法来改善通过频率对扩张室消声器的影响
第三章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3.3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作业1、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 举例你身边的电磁辐射污染源,说明电磁辐射污染的特征。
第四章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第三、四章 测试1、核电站一旦发生爆炸,将会像广岛原子弹一样彻底摧毁所在的城市地区。
2、第三代、第四代新型核电站已经基本杜绝了核泄漏污染外界环境的可能。
3、楼顶的5g基站会导致下层建筑室内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
4、5g基站对室内电磁环境的影响小于家中常用的wi-fi路由器。
5、我国实行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不如美国的严格。
6、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第四代新型核电站。
7、大力发展核电是当前缓解大气污染、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8、与核电站相比,燃煤电站具有无放射性污染的优势。
4.3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作业1、说说核辐射的主要来源及其防护原则和方法。
第六章 光污染及其防治6.3 光污染及其防治-测试1、关于光污染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局部性
b、随距离增加而迅速减弱
c、在环境中无残余物
d、光源消失,污染即消失
2、夜景照明光污染包括:()
a、颜色污染
b、眩光污染
c、侵扰光污染
d、大气光污染
3、对直接眩光的控制包括:()
a、透光材料控制法
b、保护角控制法
c、增加眩光源的背景亮度
d、增加作业照度
4、防治反射眩光的措施主要有:()
a、光源的亮度应比较低
b、灯具布置在反射眩光区以外
c、增加光源的数量,提高照度
d、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少亮度对比
5、对紫外光污染的防治包括:()
a、定期检查灯罩,发现破损,立即更换
b、紫外消毒设施在无人状态下进行消毒
c、杜绝将紫外灯作为照明灯使用
d、加强个人防护,配戴防护镜和面罩等
6、过量光辐射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
7、光污染主要指人工光源导致的违背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或有损于生理与心理健康的现象。
8、彩光污染源的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远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9、夜景照明形成的光污染是复合光污染,有颜色污染、眩光污染、侵扰光污染和大气光污染等。
10、对室内光环境来说,遇到的基本上都是不舒适眩光。只要将不舒适眩光控制在允许限度以内,失能眩光也就自然消除了。
11、光污染不仅影响人类,对动植物乃至生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2、对于天然光环境的评价一般用采光系数c,参照采光系数标准实施。
13、对于人工光环境的评价,有适当的照度水平、舒适亮度比和亮度分布、适宜的光色、避免眩光干扰、立体感等参数。
14、光污染可以分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
15、2013年我国修订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对室内照度进行了一定的规范。
16、对于眩光的评价方法,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眩光指数(cgi)较为通行。
17、根据眩光对视觉的影响程度分为失能眩光和不舒适眩光。不舒适眩光,影响注意力的集中,时间长会增加视觉疲劳;失能眩光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视力。
18、光污染按照光波波长分为可见光污染、红外线污染和紫外线污染等。
19、可见光,主要是防治眩光污染。
20、高亮度光源被光泽的镜面材料或半光泽表面反射,会产生干扰和不适。在作业范围以外的视野中出现时,称反射眩光;在作业内部呈现时,称光幕反射。
mooc期末考试mooc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期末考试1、下列不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是:
a、微波炉
b、变电站
c、导热管
d、电热毯
2、关于防治电磁辐射污染,下面选项中错误的是: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电磁辐射污染环境的报告后,应当进行调查。
b、只要有电磁波就有电磁辐射污染。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d、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且限于非电离辐射。
3、以下关于放射性污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放射性污染可以迅速消除。
b、放射性污染按放射性损伤产生的效应,可能影响遗传因素,给后代带来隐患。
c、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有原子能工业排放的放射性废物,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以及医疗、科研排除的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废气、废渣等。
d、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使人工辐射和人工放射性物质大大增加,环境中的射线强度随之增强,危及生物的生存,从而产生了放射性污染。
4、下列那种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x射线
5、下列不属于水体热污染危害的是
a、.增强水体与大气热交换
b、威胁水生生物生存
c、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d、引发流行性疾病
6、下列哪项措施对于大气热污染防治无效:
a、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b、增强建筑物规划,保持城市空气流通。
c、提高洗煤的比例。
d、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7、下列哪项不是大气热污染可能会导致的结果
a、局部地区干旱
b、海平面上升
c、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d、1. 微生物大量死亡
8、对于吸声系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吸声系数定义为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表面的声能之比,其值在0-1之间
b、吸声系数表征的是材料吸声性能的好坏,值越大,吸声性能越好。
c、吸声系数表征的是材料吸声性能的好坏,值越大,吸声性能越差。
d、. 材料不吸声,吸声系数为0;声能全部被吸收,吸声系数为1。
9、关于多孔吸声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多孔吸声材料是应用最广泛的吸声材料。
b、最初的多孔吸声材料以麻、棉、棕丝、毛发等天然动植物纤维为主。随着发展,吸声材料还包括了玻璃棉、矿渣棉等无机纤维。
c、吸声材料可以是松散的,也可加工成棉絮状或粘结成毡状或板状。
d、多孔吸声材料对高频声吸收效果好。
10、改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吸声性能的措施有:
a、空腔中,沿框架四周放置多孔吸声材料,如矿棉、玻璃棉等。
b、直接采用木丝板、草纸板等可吸收中、高频声的板材,拓宽吸声频带。
c、组合不同单元或不同腔深的薄板结构。
d、薄板结构边缘(板-龙骨交接处)填置能增加结构阻尼的软材料,如泡沫塑料条、软橡皮、海绵条、毛毡等,增大吸声系数。
11、关于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一般穿孔板相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由于孔很小,所以声阻就大得多,从而提高了结构的吸声系数。
b、开孔率较低,对高频噪声,微穿孔板相当于多孔吸声材料消耗声能。对低频噪声,微穿孔板相当于共振薄板消耗声能。因此吸声频带宽,克服了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吸声频带较窄的缺点。
c、成本低、构造简单。
d、由于孔径太小,易堵塞,宜用于清洁场所。
12、以下属于隔声构件的有:
a、.隔声墙
b、. 隔声屏
c、隔声罩
d、隔声间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经常开启的门窗与边框的交接处,在保证开启方便的前提下,尽量加以密封,密封材料可以是柔软而有弹性的细软橡皮、泡沫塑料、毛毡等。
b、对于隔声间的各种管线通过墙体结构需要打孔时,在孔的周围用柔软材料包扎封紧。
c、在建筑工程中,注意砖墙灰缝的饱满,混凝土墙的灰浆捣实。
d、. 对于隔声间的通风口,需要加装消声器。
14、以下关于隔声窗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隔声窗通常采用两层以上的玻璃,中间夹空气层的结构,以提高隔声效果。
b、相邻两层玻璃不宜平行布置,朝声源的一侧玻璃有定的倾角,以减弱共振效应。
c、选用不同厚度的玻璃,以便错开吻合效应的频率,削弱吻合效应的影响。
d、两层玻璃的层间四周边框可以做吸声处理严格密封,玻璃要嵌在弹性垫子中
15、以下关于隔声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隔声罩是将噪声源封闭在一个相对小的空间内,以减少向周围辐射噪声的罩状壳体。
b、隔声罩主要用于控制机器噪声,如空压机、鼓风机、内燃机、发电机组等。
c、隔声罩通常是兼有隔声、吸声、阻尼、隔振和通风、消声等功能的综合结构体。
d、隔声罩技术简单、投资少、隔声效果好,降噪量一般在10~40db之间。
16、隔声罩的设计要点包括:
a、隔声罩的形状,一般选用方形平行罩壁。
b、隔声罩与设备间应留有较大空间,各内壁面和各设备间的空间距离不得小于100 mm。
c、隔声罩内一般会进行吸声处理,表面敷设护面层。
d、罩体与声源设备及其机座之间不能有刚性接触,与地面间应隔振处理。
17、以下关于隔声屏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隔声屏设置在声源与接收点之间阻断声波直接传播。
b、隔声屏降噪原理是阻挡声波直接通过,并将高频声反射回去,在屏障后形成的声影区内噪声明显降低。
c、隔声屏具有简单、经济,便于拆装与移动等特点,常用于车间、办公室或道路两侧,应用十分广泛。
d、隔声屏对声影区的降噪效果通常用插入损失来衡量。
18、关于隔声屏的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a、隔声屏主要是遮挡直达声,用于室外防止直达声时效果明显。
b、在混响明显的房间中隔声效果不明显,必须配合吸声措施。
c、防治交通噪声的隔声屏,若表面不加吸声材料,噪声容易在道路两旁的隔声屏间多次反射,形成声廊,并向屏障外辐射,使隔声屏失去应有的降噪效果。
d、隔声屏本身须有足够的隔声量,隔声量最少应比插入损失高出约10db。
19、对消声器的要求
a、足够大的消声量.
b、气流阻力小。
c、压力损失不太大。
d、消声器的结构要求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制作安装和维修。
20、以下关于扩张室消声器,说法正确的是:
a、单节扩张室消声器由连接管和扩张室组成。
b、从理论上来说,管道截面收缩m倍或是扩张m倍,消声作用相同。
c、工程中,为了减少对气流的阻力,常用扩张管。因此常称此类消声器为扩张室消声器。
d、扩张室消声器在通过频率处消声量为零。
21、电磁辐射防治的基本方法有:
a、屏蔽技术
b、接地技术
c、滤波
d、电磁辐射阻波抑制器
22、放射性污染的来源主要有
a、核试验
b、核事故
c、核工业生产过程
d、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
23、下列属于放射性废液处理技术的是:
a、絮凝沉淀
b、蒸发
c、离子交换和吸附
d、膜分离和过滤
24、放射性气体的处理技术包括:
a、吸附
b、吸收
c、分馏
d、贮存衰变
25、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
a、城市下垫面的影响
b、人工热源的影响
c、日益加剧的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
d、高耸入云的建筑物造成近地表风速小且通风不良
26、以下关于城市热岛效应,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引起暴雨,飓风和云雾等异常天气现象。
b、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夏季经常发生市郊降雨而远离市区却干燥的现象。
c、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很高,因此不存在城市热岛效应。
d、降低自然下垫面的比例,是防治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
27、隔声技术利用隔声构件来降低噪声,该技术一般可以降低噪声15db-20db
28、具有隔声能力的屏蔽物称作隔声构件。
29、隔声技术是通过隔声构件对入射到其表面的声波进行反射、吸声等作用,使通过隔声构建的声能量减小,从而保护隔声构建后面形成的声阴影区内的受体。
30、透声系数可以用透射声功率与入射声功率的比值来表示。
31、透声系数越大,表明透过隔声构件的声能越多,隔声能力就越弱。
32、透声系数越大,表明透过隔声构件的声能越多,隔声能力就越强。
33、隔声量与透声系数成反比,透声系数值愈小,r值越大,隔声性能愈好。
34、隔声量与透声系数成正比,透声系数值愈小,r值越小,隔声性能愈差。
35、隔声构件的隔声能力只能用隔声量来表征。
36、隔声构件的隔声能力可以用透声系数和隔声量来定量描述。
37、产生吻合效应的最低频率称为临界吻合频率。
38、根据“隔声质量定律”,当入射声波一定时,隔声量与隔声构件的质量成正比。
39、隔声间或叫隔声室,是由不同隔声构件组成的具有良好隔声性能的房间。
40、由于声波的衍射,孔洞和缝隙对隔声间的影响很大。门窗的缝隙、各种管道的孔洞、隔声罩的安装缝隙等都会大大降低墙板等组合件的隔声量。
41、允许气流通过,又能有效阻止或减弱噪声向外传播的装置就是消声器,消声技术一般可以降低噪声20db~40db。
42、阻性消声器是指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吸收型消声器,吸声材料相当于电阻,故称阻性消声器。
43、高频失效是入射声波的频率对消声器性能影响的具体体现。
44、高频失效所对应的频率为上限失效频率。
45、单通道直管式消声器结构简单、气流阻力损失小等特点,比较适和小流量气流的消声。
46、片式消声器是单通道直管式的改进,在单通道直管式消声器的直管内插入吸声片而成。
47、将片式消声器中的直板改为折板就是折板式消声器。
48、与片式消声器相比较,在给定直线长度情形下,折板式消声器可增加声波在管道内的传播路程,使吸声材料能更多地接触声波,增加反射次数,提高高频消声量。
49、将折板式消声器的折角平滑,可以减少气流流通阻力,形成声流式消声器。
50、消声弯头是在弯管壁面衬贴吸声材料,其形式有圆管弯头、矩形管弯头、圆弧形弯头和直角形弯头等,消声弯头可以改变气流方向。
51、固化技术是指在放射性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易向环境扩散的固体。
52、环境中的热污染通过适当的手段可以彻底消除
53、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区冬季缩短,夏季高温天气加剧。
54、温室效应指的是在人口稠密、工业集中的城市地区,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热量与其他自然条件共同作用致使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郊区的现象。
55、光污染的来源包括玻璃幕墙光污染、夜景照明光污染以及室内光污染等。
56、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即构成了物理环境。
57、物理因素超过人的耐受程度而造成的污染,叫物理性污染。
猜你喜欢
- 2023-02-27 01:10
- 2023-02-27 00:57
- 2023-02-26 23:51
- 2023-02-26 23:47中国大学mooc软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慕课答案大全
- 2023-02-26 23:36
- 2023-02-26 23:28
- 2023-02-26 23:18
- 2023-02-26 22:57
- 2023-02-26 22:42
- 2023-02-26 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