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决定中国文化特质的四个背景(上)1、【单选题】中国人的勤劳勇敢是受中国文化产生的()背景所决定的。
a、气候
b、经济
c、政治
d、地缘
2、【单选题】传统中国是一个很典型的()国家。
a、工业
b、商业
c、农业
d、畜牧业
3、【单选题】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a、刚健有为
b、重视家庭
c、重视道德
d、独自发展
4、【多选题】下列文化的产生属于北纬30度现象的有()。
a、古巴比伦文化
b、古埃及文化
c、古玛雅文化
d、古中国文化
5、【判断题】古代中国文化产生的气候背景十分优越。()
6、【判断题】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意识。()
1.2决定中国文化特质的四个背景(下)1、【单选题】周人用()的观念来解释自己政权合法性的问题。
a、天命
b、道德
c、军事
d、卜筮
2、【单选题】如果与中国的农业文明相对于,希腊文明属于()。
a、丘陵文明
b、城邦文明
c、畜牧文明
d、海洋文明
3、【多选题】以下属于中国文化特性的是()。
a、关注认知
b、刚健有为
c、重视家庭
d、重视道德
4、【判断题】中国文化十分关注成德问题。()
5、【判断题】中国文化基本是独立发展起来的。()
1.3中西方哲学的差异1、【单选题】中国哲学对于认知的态度是()。
a、注重世界的本源问题
b、很少关心宇宙本体问题
c、关注日常的琐碎之知
d、没有任何与认知相关的内容
2、【单选题】中国哲学的产生与()密切相关。
a、清闲
b、好奇
c、忧患
d、恐惧
3、【多选题】以下对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人类对于形上问题追问的反思
b、哲学注重考察事物背后的根据问题
c、哲学要解决很多具体问题
d、哲学的本义是爱智之学
4、【多选题】中国哲学关注的重点有()。
a、如何治世
b、如何认知
c、如何成德
d、如何永生
5、【判断题】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都是哲学,具有相同的基本精神。()
6、【判断题】中国哲学的很多重要概念(如“仁”)很难给与一个准确的定义。()
1.4近现代中国哲学史述评1、【单选题】1919年胡适出版的有关中国哲学史的著作是()。
a、《中国哲学简史》
b、《中国哲学史大纲》
c、《中国哲学大纲》
d、《中国哲学史》
2、【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出版的有关中国哲学史最著名的代表作是()。
a、《中国哲学简史》
b、《中国哲学小史》
c、《中国哲学史》
d、《中国哲学史新编》
3、【判断题】以西方哲学的模式来研究中国哲学虽然有开创之功,但仍有不少缺陷。()
4、【判断题】近百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可以分为金鸡破晓、大江分流与叶落归根时期。()
1.5学习先秦哲学的方法1、【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各具特色
b、中国哲学比西方哲学更加优越
c、西方哲学比中国哲学更加优越
d、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完全没有共通之处
2、【多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方哲学是先进的,中国哲学是落后的
b、晦涩的才是哲学,平实的不是哲学
c、学哲学在一定意义上是需要作出牺牲的
d、道德都是虚假的,个性自由才是真实的
3、【判断题】学哲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自己变得聪明。()
4、【判断题】应当把先秦哲学作为一门纯粹知识来学习。()
2.1为什么中国离不了孔子1、【单选题】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都曾提出了()的思想。
a、仁学
b、礼学
c、中庸
d、天命
2、【单选题】孔子与基督教都曾提出了()的思想。
a、爱人
b、知人
c、知言
d、爱神
3、【多选题】孔子思想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可以分为()。
a、生产方式
b、经济方式
c、政治方式
d、道德方式
4、【判断题】孔子的思想主要是教导人们如何过一种内心平静的生活。()
5、【判断题】孔子为中国人所提供的生活方式是独特而合理的。()
2.2中国文化重礼的特质1、【单选题】中国文明最重要的特点是讲()。
a、法
b、礼
c、契约
d、宗教
2、【单选题】下列有关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儒最初是一种职业
b、儒最早有很多是殷的遗民
c、孔子之后才有儒
d、儒的作风通常比较柔弱
3、【多选题】礼的两大功能是()。
a、治国
b、教人
c、经济
d、艺术
4、【判断题】孔子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儒家从一种职业变成了一个学派。()
5、【判断题】中国文化同样适合走契约的路线。()
2.3孔子复周礼的主张1、【单选题】孔子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的方案是()。
a、行仁政
b、行王道
c、复周礼
d、用夏政
2、【单选题】孔子对于周礼的态度不正确的是()。
a、周礼很好曾经将天下治理的很成功
b、整个社会应该按照周礼来重新运作
c、人们只要按周礼去做社会便可恢复平治
d、对于周礼不应做任何的改动
3、【多选题】孔子认为理想的社会治理状况是()。
a、天下人都有参政的权利
b、政权由天子掌握
c、诸侯不掌握天下的政权
d、老百姓不议论政治
4、【判断题】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周文疲敝。()
5、【判断题】孔子复周礼的思想是保守的,完全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2.4复周礼的两大意义(上)1、【单选题】以下有关中与和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与和基本上是近义词
b、和是指不同元素组成适当的比例关系
c、礼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和
d、和与同也是两个相近的概念
2、【单选题】中庸的庸字是什么意思?()
a、和
b、正
c、用
d、平
3、【多选题】以下关于中庸说法正确的是()。
a、中庸和折中的意义相同
b、中庸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c、中庸启示我们要找到事物合适的点
d、中庸要在肯定一个事物原则的前提下
4、【判断题】孔子曾经说过“礼之用,何为贵”。()
5、【判断题】中庸只涉及事物量的问题,折中则涉及事物质的问题。()
2.5复周礼的两大意义(下)1、【单选题】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方式是()。
a、道德
b、法律
c、宗教
d、武力
2、【单选题】正名的思想与春秋时期哪个国家的背景有关?()
a、鲁国
b、卫国
c、齐国
d、晋国
3、【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以德治国是目的
b、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c、孔子认为一个社会大家都要各安其位,各行其是
d、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法律也很重要
4、【判断题】孔子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道德的理想主义。()
5、【判断题】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方面法律是最高的追求。()
2.6孔子复周礼主张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性贡献1、【单选题】中国文化走的是()的路线。
a、道
b、法
c、礼
d、情
2、【多选题】以下属于中国人精神的有()。
a、积极竞争
b、崇尚安分不争
c、相信性善
d、重视对欲望的满足
3、【判断题】礼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民主代表西方文化的特殊性。()
3.1孔子的外学思想1、【单选题】在孔子之前,君子主要是一个与()相关的概念。
a、品格
b、地位
c、血缘
d、性别
2、【单选题】中国诗歌特有的思维方式是()。
a、论
b、赋
c、比
d、兴
3、【多选题】孔子认为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a、诗
b、礼
c、乐
d、射
4、【判断题】孟子很好的继承了孔子学习的思想。()
5、【判断题】重视知识是西方伦理学的特性。()
3.2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上)1、【单选题】伦理学界的金银铜铁律中的银律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人施于己,反施于人
d、己所不欲,先施于人
2、【多选题】仁最初的含义有()。
a、义
b、美
c、好
d、善
3、【判断题】孔子曾经以爱人来解说仁。()
3.3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下)1、【单选题】孔子有关仁的论述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特点。
a、重视家庭
b、刚健有为
c、独立发展
d、重视认知
2、【单选题】中国文化遇事首先想到的是()
a、自己
b、神
c、别人
d、自然
3、【多选题】中国文化家庭伦理最重要的是()
a、爱
b、孝
c、悌
d、恭
4、【判断题】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互以他人为重。()
5、【判断题】西方文化强调原子式的个人。()
3.4对孔子仁学的诠释和评价(上)1、【单选题】仁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a、认知性
b、外在性
c、内在性
d、宗教性
2、【单选题】仁表现为()。
a、道德情感
b、道德知识
c、道德认知
d、道德想象
3、【多选题】以下人物中继承了孔子内求思想的有()
a、孟子
b、荀子
c、朱熹
d、王阳明
4、【判断题】孔子认为单凭自己不能做到仁。()
5、【判断题】孔子思想既有外向性学习的一路,又有内向性自求的一路。()
3.5对孔子仁学的诠释和评价(下)1、【单选题】用全德之名来解说仁是()的做法。
a、胡适
b、冯友兰
c、熊十力
d、张岱年
2、【单选题】杨泽波老师认为仁是一种()。
a、伦理心境
b、道德心境
c、社会心境
d、人类心境
3、【多选题】杨泽波老师认为伦理心境的形成与()有关。
a、生物遗传
b、天命流行
c、社会生活
d、智性思维
4、【判断题】仁的全部涵义就是爱人。()
5、【判断题】孔子的仁与孟子的良心所指相同,都是指道德本体。()
4.1墨子的生平事迹1、【单选题】墨子大约与下列哪位思想家处于同一时期?()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2、【单选题】墨子希望回到()代的政治制度。
a、虞
b、夏
c、商
d、周
3、【多选题】以下属于墨子对儒家的批评有()。
a、虚伪而不实
b、烦扰而不说
c、糜财而贫民
d、伤身而害事
4、【判断题】墨子曾经学于儒家,但后来自立一派。()
5、【判断题】墨学一直是显学,并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及其重要的影响。()
4.2尚贤和尚同1、【单选题】墨子认为最理想的君主权力继承制度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贤子继承制
c、禅让制
d、任命制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墨子三表法的内容是()。
a、古者圣王之事
b、百姓耳目之实
c、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d、贤者任免之用
3、【多选题】墨子认为选举官员应该做到()。
a、不党父兄
b、不偏富贵
c、亲亲尊尊
d、不嬖颜色
4、【判断题】墨子思想中的一部分对自然科学有着重要的贡献。()
5、【判断题】墨辨是与亚里士多德相同的逻辑系统。()
4.3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和非乐1、【单选题】墨子认为我们最爱的应该是()。
a、自己
b、父母
c、邻里
d、以上三者均相同
2、【单选题】与墨子兼爱思想紧密相关的概念是()。
a、尚贤
b、互利
c、节用
d、非命
3、【多选题】以下属于墨子经济主张的有()。
a、节用
b、非攻
c、节葬
d、非乐
4、【判断题】墨子自己积极践行着自己非攻的主张。()
5、【判断题】儒家与墨家一样主张薄葬。()
4.4非命、天志和明鬼(上)1、【单选题】墨子否定命,重视()的作用
a、天
b、时
c、力
d、运
2、【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当时普遍流行命的观念
b、墨子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命的合理性
c、儒家对待命的态度是消极的
d、墨子坚决反对命的观念
3、【判断题】儒家不讲命。()
4.5非命、天志和明鬼(下)1、【单选题】“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行难为也”是()中对墨子的评价。
a、《孟子》
b、《列子》
c、《庄子》
d、《荀子》
2、【单选题】天志明鬼思想主要是为了解决道德()的问题。
a、根据
b、动力
c、认知
d、结果
3、【多选题】墨子哲学上的主张主要有()。
a、非命
b、天志
c、明鬼
d、兼爱
4、【判断题】天志明鬼思想代表了墨子思想中保守落后的一面。()
5、【判断题】墨家学说具有强烈的道德动力。()
4.6墨学失传的原因1、【单选题】墨家失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a、刚健有为
b、独立发展
c、重视道德
d、重视家庭
2、【多选题】墨家失传的原因有()。
a、忽视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b、立论高深,难以为世俗接受
c、宗教之路无法走通
d、对道德动力问题没有回应
3、【判断题】中国文化在孔子之后不可能走宗教的道路》()
5.1现代学者对儒家容隐的批评1、【单选题】兼爱与别爱的现代之争与()的传入密切相关。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单选题】在孟子对于窃负而逃的论述中,有关舜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舜阻止皋陶逮捕他的父亲
b、舜坚持认为他的父亲无罪
c、舜支持将他的父亲绳之以法
d、舜带着他的父亲逃到海边
3、【多选题】以下事例中与儒家容隐思想密切相关的有()。
a、八佾舞庭
b、告父攘羊
c、窃负而逃
d、大义灭亲
4、【判断题】容隐指如果家庭当中有人犯了罪,允许亲人对其隐匿。()
5、【判断题】孔子对于告父攘羊的行为做出了积极的评价。()
5.2回应对儒家容隐的批评1、【单选题】中国法的特点可以被概括为()。
a、习惯法
b、伦理法
c、成文法
d、宗教法
2、【单选题】以下人物中不赞成容隐思想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苏格拉底
d、以上人物均赞成
3、【多选题】中国法律的特点有()。
a、以宗法、家庭伦理为最高的考量
b、经常以宗教戒律来代替法律
c、宗法伦理被视为法的一个渊源
d、伦理和法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4、【判断题】中国法比起西方的法律十分落后,没有合理性。()
5、【判断题】西方法律不讲容隐。()
5.3儒家容隐原则的合理性1、【单选题】法律的所有规定都必须符合()。
a、期待之不可能性
b、无期待之不可能性
c、期待之可能性
d、无期待之可能性
2、【单选题】“相隐之道离,则君臣之义废,则犯上之奸生”出自()。
a、《孟子》
b、《礼记》
c、《史记》
d、《晋书》
3、【多选题】以下属于容隐的合理性有()。
a、符合立法原则
b、保护个人利益不被国家所侵害
c、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d、为家庭亲情,为道德保留一个位置
4、【多选题】容隐思想对于法律的态度是()。
a、承认法律的基本作用
b、在法律外有所保留
c、不承认法律的基本作用
d、在法律外无所保留
5、【判断题】容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再具有合理性。()
6、【判断题】儒家认为家庭的伦理高于正义。()
5.4儒家容隐的复杂性1、【单选题】儒家认为在家庭内部对于小罪的态度是()。
a、可以隐匿
b、秉公执法
c、罪加一等
d、求助司法
2、【单选题】在儒家看来,门外之治最重要的是()。
a、恩
b、义
c、爱
d、亲
3、【多选题】战国时期,讲容隐的国家有()。
a、齐国
b、韩国
c、鲁国
d、秦国
4、【判断题】儒家在社会范围内不支持容隐。()
5、【判断题】目前容隐思想在法律界出现了回归。()
6.1老子的生平及概况1、【单选题】据记载,孔子曾经向老子问()。
a、仁
b、礼
c、道
d、德
2、【单选题】目前有关《老子》最通行的注本是()。
a、帛书本
b、竹简本
c、河上公本
d、王弼本
3、【多选题】在《史记》中,下列人物中可能是老子的有()。
a、李耳
b、荷蓧丈人
c、老莱子
d、太史儋
4、【判断题】现存的《老子》文本可能已经加入了后人的一些思想。()
5、【判断题】老子曾经西出大散关后不知所终。()
6.2道之缘起1、【单选题】老子更多地看到了文明的()。
a、进步性
b、负面性
c、正确性
d、传承性
2、【单选题】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状态。
a、自然
b、仁义
c、道德
d、礼乐
3、【多选题】以下说法出自《老子》的有()。
a、失道而后德
b、失德而后仁
c、失仁而后义
d、失义而后礼
4、【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老子认为整个社会应当“尚贤”
b、老子的学说主要是为了理性的兴趣而出现的思辨
c、老子认为善和恶是相对的
d、老子学说的抽象度很高
5、【判断题】老子思想的背景是周文疲敝。()
6、【判断题】老子对于礼乐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6.3自然、道、德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老子哲学中重要概念的是()。
a、自然
b、道
c、德
d、天地
2、【单选题】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a、上帝
b、道
c、德
d、理
3、【多选题】关于道与德的说法正确的有()。
a、道比德更为根本
b、德可以独立存在
c、德是指有得于道
d、《老子》中区分了上中下三德
4、【判断题】“道”这一概念只有道家使用。()
5、【判断题】老子哲学中的自然指的是自然界。()
6.4道与有无1、【单选题】以下概念在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是()。
a、有
b、无
c、是
d、非
2、【单选题】有与无的关系是()。
a、异出而异名
b、异出而同名
c、同出而异名
d、同出而同名
3、【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道有一个具体的形象
b、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
c、道不是具体的有
d、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4、【判断题】道是指绝对的无。()
5、【判断题】無字的含义是“似有而实无”。()
6.5以道论证自然1、【单选题】老子认为最高的德是()。
a、至德
b、道德
c、玄德
d、明德
2、【单选题】老子哲学中的自然指的是()。
a、自然界
b、自然而然
c、自然景观
d、自然规律
3、【多选题】以下说法出自《老子》的有()。
a、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b、天地与我并生
c、道生之,德畜之
d、在圆而法圆,在方而法方
4、【判断题】道是为了说明自然而服务的。()
5、【判断题】道家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为自然家。()
7.1老子的政治思想(上):绝智1、【单选题】老子对于智巧的思想可以概括为()。
a、少智
b、重智
c、绝智
d、养智
2、【单选题】以下老子最崇尚的是()。
a、智
b、愚
c、仁
d、义
3、【多选题】以下说法出自《老子》的有()。
a、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b、绝伪弃诈,民复孝慈
c、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d、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4、【判断题】老子认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判断题】老子对于理性持肯定态度。()
7.2老子的政治思想(下):绝智1、【单选题】老子认为君主做到无为,百姓就可以()。
a、自生
b、自存
c、自为
d、自化
2、【单选题】老子认为为学与为道各自的要领是()。
a、为学日益,为道日益
b、为学日损,为道日益
c、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d、为学日损,为道日损
3、【多选题】以下思想是老子提倡的有()。
a、无为
b、不敢为
c、无立
d、无执
4、【判断题】老子对老百姓漠不关心,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判断题】老子认为治大国要像炒大菜一样。()
7.3老子理想的政治形态:小国寡民1、【单选题】老子认为最理想的政治状态对于统治者的态度是()。
a、不知有之
b、亲而誉之
c、畏之
d、侮之
2、【多选题】以下属于对小国寡民的描述有()。
a、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b、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c、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3、【判断题】老子提倡功成身退的含义是事成了以后,也要任其自己的发展。()
7.4老子的生存智慧(上):守柔1、【单选题】老子认为我们应当守()。
a、刚
b、强
c、柔
d、直
2、【单选题】“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坚强”的意思是()。
a、勇敢
b、成熟
c、智慧
d、坚硬
3、【多选题】以下概念在《老子》中出现的有()。
a、高下
b、长短
c、智愚
d、正奇
4、【判断题】老子思想具有很深的权谋性。()
5、【判断题】老子认为任何一个事都是由不同的两个方面组成的。()
7.5老子的生存智慧(下):守柔1、【单选题】老子经常用()来做比喻赞美道。
a、天
b、地
c、水
d、火
2、【单选题】老子思想后来在政治方面的发展被称为()。
a、老庄之学
b、黄老之学
c、孔老之学
d、老列之学
3、【多选题】老子所说的“我有三宝”指的是()。
a、慈
b、俭
c、道
d、不敢为天下先
4、【多选题】以下属于老子提供给中国人的生存智慧的是()。
a、养浩然之气
b、生性乐观,充满着辩证的智慧
c、有富不敢露
d、以柔克刚
5、【判断题】老子格外提倡不争。()
6、【判断题】老子经常喜欢用青少年进行比喻。()
8.1孟子生平及概况1、【单选题】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a、仁
b、义
c、礼
d、智
2、【多选题】以下属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有()。
a、三迁
b、断织
c、杀豚
d、杖责
3、【判断题】孟子曾直接学于孔子。()
8.2孟子的王道思想1、【单选题】王道是与()相对的政治概念。
a、臣道
b、霸道
c、仁道
d、人道
2、【单选题】在孟子看来,以下最重要的是()。
a、天时
b、地利
c、人和
d、神助
3、【多选题】以下属于行王道的好处有()。
a、上天护佑
b、达到人和
c、得到多助
d、有战必胜
4、【判断题】王道与仁政是同样的概念。()
5、【判断题】王道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保民而王”。()
8.3孟子的“民本论”思想1、【单选题】孟子重视民,曾把民抬到()的高度。
a、道
b、天
c、性
d、理
2、【单选题】王道的历史命运是()。
a、一直成功
b、一度成功
c、失败
d、成为绝学
3、【多选题】孟子认为行霸道的不好之处有()。
a、只能得民力,不能得民心
b、只能以力服人,不能以心服人
c、只能得势一时,不能得势长久
d、只能纸上谈兵,不能付诸实行
4、【判断题】孟子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相同。()
5、【判断题】在王道思想中,人民是政治的主体。()
8.4孟子“理想化的君本论”思想1、【单选题】杨泽波老师认为,在王道思想中,政治的主体是()。
a、君
b、民
c、士
d、贵戚
2、【单选题】在孟子看来,官员应当是老百姓的()。
a、领主
b、父母
c、兄弟
d、公仆
3、【多选题】以下关于王道思想说法正确的有()。
a、王道的基础仍然是君本
b、王道是“理想化的君本论”
c、王道的核心是道德
d、王道极其重视民心的作用
4、【多选题】以下说法符合王道思想的有()。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b、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c、得民心者得天下
d、为人民服务
5、【判断题】王道政治是一种“好人政治”。
6、【判断题】王道政治坚持的是以法治国的路线。
8.5张力说1、【单选题】理想政治的蓝图是由()描述的。
a、黄帝
b、周公
c、孔孟
d、老庄
2、【单选题】理想政治的代表是()系统。
a、君主
b、宰相
c、诸侯
d、祭祀
3、【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张力指理想政治与现实政治间的紧张度
b、理想政治始终约束着现实政治
c、张力保持的时候,社会一般也治理得比较好
d、中国传统政治是一种受张力限制的专制制度
4、【判断题】在“张力说”中,现实政治是宰相系统。()
5、【判断题】杨泽波老师认为,中国政治是政教合一的。()
9.1孟子的性善理论1、【单选题】性字的本义是()。
a、天
b、心
c、生
d、命
2、【单选题】以下人性理论不属于孟子当时面对的是()。
a、性无善无不善
b、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c、有性善有性不善
d、性者善恶混
3、【多选题】孟子证明性善的方法有()。
a、以逻辑论性善
b、以亲情论性善
c、以不忍论性善
d、以上帝论性善
4、【判断题】孟子通过逻辑证明了人性善。()
5、【判断题】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
9.2孟子的“良心学说”1、【单选题】孟子将每个人都具有的好的心称为()。
a、善心
b、道心
c、良心
d、爱心
2、【多选题】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
a、恻隐之心
b、羞恶之心
c、辞让之心
d、是非之心
3、【判断题】是非之心所处理的是道德的善恶问题。()
9.3良心学说中的“生长倾向”1、【单选题】孟子将人天生的有的向善的端倪称为()。
a、端
b、才
c、初
d、始
2、【单选题】杨泽波老师用()来诠释孟子有关自然向善端倪的思想。
a、发展方向
b、成长动向
c、生成路向
d、生长倾向
3、【多选题】生长倾向可以()。
a、决定这个物可以成为它自己
b、决定这个物道德的产生
c、决定一个物的生存与死亡
d、决定这个物作为一个类,可以健康有序的繁衍
4、【判断题】在性善论系统中,性比心更为重要。()
5、【判断题】性善论系统坚决反对白板说。()
9.4良心学说中的“伦理心境” 1、【单选题】杨泽波老师认为,良心的来源主要是()的。
a、先天
b、后天
c、先验
d、超验
2、【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伦理心境是先天就有的
b、伦理心境与生长倾向无关
c、伦理心境是后天形成的
d、伦理心境可以看做是一种结晶得成果
3、【判断题】生长倾向是伦理心境的基础。()
9.5道德的根据在自己内心1、【单选题】孟子对于如何找到自己良心最重要的说明是()。
a、外求诸人
b、外求诸礼
c、反求诸己
d、反求诸人
2、【单选题】熊十力认为良知是()。
a、假说
b、公社
c、理想
d、呈现
3、【多选题】以下出自《孟子》的有()。
a、爱人不亲,反其仁
b、治人不治,反其智
c、行事不果,反其义
d、礼人不答,反其敬
4、【判断题】儒家没有什么教条给人,有之,便是教人反省自己一条而已。()
5、【判断题】性善论告诉人们每个人原本就有成德的根据。()
9.6良心“当下呈现”1、【单选题】孟子认为的大体是()。
a、天命
b、道德
c、物欲
d、认知
2、【单选题】孟子处理大体与小体的观点是()。
a、先立其大
b、先立其小
c、大小并立
d、不立大小
3、【多选题】孟子认为成就道德之后的境界有。()
a、无愧于心
b、仰不愧于天
c、俯不怍于人
d、乐莫大焉
4、【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欲本身是正常的,但它层次低
b、道德之乐远在物欲之乐和事功之乐之上
c、道德是虚假的、压抑人性的
d、不能对他人提出道德的要求
5、【判断题】孟子认为物欲完全是负面的。()
6、【判断题】一时欺骗自己的良心问题不大。()
10.1庄子的生平与思想核心1、【单选题】庄子的思想可以被概括为()与无待逍遥。
a、与造物游
b、绝智自化
c、不谴是非
d、天地并生
2、【单选题】庄子认为万物的生长是()。
a、自生
b、他生
c、共生
d、以上三种都不是
3、【多选题】下列说法出自《庄子》的有()。
a、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b、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c、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d、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
4、【多选题】以下寓言出自《庄子》的有()。
a、揠苗助长
b、机事机心
c、混沌七窍
d、诗礼发冢
5、【判断题】无待逍遥的思想可以追溯至老子有关道的思想。()
6、【判断题】庄子认为产生物的那个物同样是物。()
10.2无待消遥思想的提出1、【单选题】庄子的思想可以被概括为()与无待逍遥。
a、与造物游
b、绝智自化
c、不谴是非
d、天地并生
2、【单选题】庄子认为万物的生长是()。
a、自生
b、他生
c、共生
d、以上三种都不是
3、【多选题】下列说法出自《庄子》的有()。
a、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b、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c、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d、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
4、【多选题】以下寓言出自《庄子》的有()。
a、揠苗助长
b、机事机心
c、混沌七窍
d、诗礼发冢
5、【判断题】无待逍遥的思想可以追溯至老子有关道的思想。()
6、【判断题】庄子认为产生物的那个物同样是物。()
10.3庄子开出的治世药方1、【单选题】庄子认为“名者,实之()也”。
a、主
b、宾
c、客
d、形
2、【单选题】庄子曾讲惠子比作()。
a、鹓鶵
b、鷦鷯
c、偃鼠
d、猫头鹰
3、【多选题】以下属于庄子为世人开出的药方有()。
a、弃功名
b、绝有用
c、外死生
d、行仁义
4、【多选题】以下事物因为有用而死的有()。
a、支离疏
b、桂
c、不能鸣之雁
d、漆
5、【判断题】庄子对于许由的让天下持批评态度。()
6、【判断题】庄子曾经想到魏国取代惠子担任相。()
10.4庄子“人生的四个境界”1、【单选题】庄子《逍遥游》开篇所用的比喻是()。
a、雄鹰
b、日月
c、鲲鹏
d、松竹
2、【多选题】以下属于庄子描绘的人生境界有()。
a、功德境界
b、超凡境界
c、御风境界
d、无待境界
3、【判断题】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0.5无待逍遥之反思 1、【单选题】以下西方思潮与庄子思想最为接近的是()。
a、新康德主义
b、存在主义
c、现象学
d、科学主义
2、【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道德都在压抑人性
b、无待逍遥在现实中是可以达到的
c、道德本身也可以看做自然
d、破除我可以不受限制
3、【多选题】以下达到无待境界的有()。
a、至人
b、鲲鹏
c、神人
d、圣人
4、【判断题】社会生活当中的道德绝对不合自然。()
5、【判断题】我们应当努力追求“本真的我”。()
11.1道盈物偏1、【单选题】庄子认为真正全的只有()。
a、天
b、地
c、道
d、物
2、【单选题】庄子将我们先在的会对认知万物发生影响的心称为()。
a、天心
b、成心
c、人心
d、知心
3、【多选题】以下事物在庄子看来是一偏的有()。
a、朝菌
b、蟪蛄
c、大椿
d、冥灵
4、【多选题】在庄子看来有局限性的事物有()。
a、道
b、语言
c、认知
d、成心
5、【判断题】北海不是一偏。()
6、【判断题】庄子认为真正的全是天籁。()
11.2不谴是非1、【单选题】坐忘在《庄子》中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a、孔子
b、颜回
c、惠子
d、墨子
2、【单选题】《齐物论》的篇名可以有()种断句方式。
a、一
b、二
c、三
d、四
3、【多选题】庄子认为要明白他的道理,需要做的功课有()。
a、心斋
b、导引
c、坐忘
d、服气
4、【判断题】庄子认为我们应当采用以物观物的态度。()
5、【判断题】庄子不谴是非的理论基础是道盈物偏。()
11.3不谴是非的教益1、【单选题】庄子认为应该站在()的角度去观察万物。
a、道
b、德
c、物
d、人
2、【单选题】道枢中枢的含义是()。
a、前面
b、后面
c、上面
d、中心点
3、【多选题】以下属于庄子提出的哲学命题有()。
a、梦化蝶
b、辩无胜
c、白马非马
d、濠梁之辨
4、【判断题】在濠梁之辨中,惠子是完胜的一方。()
5、【判断题】庄子对理性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11.4不谴是非的负面性 1、【单选题】全性保真与()传统有关。
a、饮者
b、农夫
c、隐者
d、手工业者
2、【单选题】庄子的生活态度是()。
a、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b、知其可而不为
c、知其可而为
d、知其不可而不为
3、【多选题】以下故事出自《庄子》的有()。
a、螳臂当车
b、庖丁解牛
c、守株待兔
d、疑邻窃斧
4、【判断题】事物绝对没有标准。()
5、【判断题】《庖丁解牛》的中心思想是熟能生巧。()
11.5庄子思想总评1、【单选题】庄子思想最大的问题是()。
a、蔽于道而不知德
b、蔽于德而不知道
c、蔽于人而不知天
d、蔽于天而不知人
2、【单选题】庄子思想与老子相比更加()。
a、积极
b、消极
c、抽象
d、系统
3、【多选题】庄子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有()。
a、人的自然并不是一片空白的
b、应当在是非当中追求那个不谴是非
c、“在世存在”本身,就是有待的
d、应当在有待当中追求那个无待
4、【判断题】庄子的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
5、【判断题】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全生”。()
12.1荀子的生平及概况1、【单选题】荀子生活的主要时期是()。
a、春秋晚期
b、战国早期
c、战国晚期
d、秦朝
2、【多选题】以下时期中荀子不太受欢迎的有()。
a、先秦
b、汉
c、宋
d、明
3、【判断题】荀子教出了法家的学生。()
12.2性恶论的基本进路1、【单选题】下列对荀子所讲的性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
b、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c、生之所以然者
d、生之自然之资
2、【单选题】荀子“伪”概念的含义是()
a、虚伪
b、伪装
c、人为
d、有为
3、【多选题】以下出自《荀子》的有()。
a、顺情性则不辞让矣
b、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c、无性则伪之无所加
d、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4、【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荀子以物质欲望无限度发展产生的结果为恶
b、荀子认为人天生有个恶性
c、荀子认为善性是后天养成的
d、荀子不重视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5、【判断题】《荀子》大部分是荀子自己所写。()
6、【判断题】荀子对物质欲望持本恶的观点。()
12.3性恶论的理论贡献之一1、【单选题】荀子在性恶论中预设人有()的能力。
a、道德
b、认知
c、欲望
d、生存
2、【单选题】在荀子看来,认知的主要对象应当是()。
a、自然事物
b、自然规律
c、礼义法度
d、各种技艺
3、【多选题】以下环节属于荀子认知理论的有()。
a、人心有辨
b、知礼知义
c、虚壹而静
d、知道守道
4、【多选题】下列人物中很好地继承了孔子学习思想的有()。
a、孟子
b、荀子
c、陆象山
d、朱熹
5、【判断题】荀子认为“唯圣人不求知天”。()
6、【判断题】“学不可以已”的著名口号出自《荀子》。()
12.4性恶论的理论贡献之二1、【单选题】荀子有关礼与法的思想可以被概括为()。
a、轻礼重法
b、崇礼抑法
c、隆礼重法
d、援礼入法
2、【多选题】下列概念在性恶论中出现的有()。
a、性
b、群
c、知
d、伪
3、【多选题】以下属于荀子对礼的论述的有()。
a、礼者,国之干,国之纪,国之常
b、礼者,人道之极
c、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
d、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
4、【判断题】中国的社会重家庭,西方的社会重契约。()
12.5荀子于西方政治思想比较1、【单选题】下列人物的政治思想与西方最有接近度的是()。
a、孟子
b、荀子
c、老子
d、庄子
2、【单选题】荀子性恶论的起点是()。
a、恶
b、性
c、群
d、伪
3、【判断题】荀子不相信圣贤政治。()
4、【判断题】西方政治理论源于原罪说。()
5、【判断题】荀子在道德之外,有更大的制度方面的考量。()
13.1性善论与性恶论孰是孰非?1、【单选题】性善论的理论基础是()。
a、逻辑推证
b、孟子独断
c、生命体验
d、公设假说
2、【单选题】孟子性善论的性指的是()。
a、自然资质
b、四端之心
c、物质欲望
d、认知能力
3、【多选题】以下属于荀子性恶论理论贡献的有()。
a、特别重视认知
b、诱导每个人成为一个好人
c、非常重视律法的作用
d、注重内求工夫
4、【判断题】性善论与性恶论二者只能成立一个。()
5、【判断题】相比性善论,性恶论更难理解。()
13.2荀子理论的问题1、【单选题】荀子思想最大的问题是道德的()问题。
a、认知
b、保障
c、自愿
d、善恶
2、【单选题】在荀子看来,好的律法是由()制定的。
a、善性的圣人
b、恶性的圣人
c、恶性的群众
d、以上都不是
3、【多选题】以下思想家中,道德动力得到很好解决的有()。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康德
4、【判断题】荀子没有很好地解决道德中的动力问题。()
5、【判断题】荀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禹。()
13.3怎样解决荀子思想中的困难?1、【单选题】荀子所讲的天是()之天。
a、神秘
b、义理
c、自然
d、命运
2、【单选题】如果要解决荀子的理论困难必须承认有一个()的部分。
a、性善
b、认知
c、天命
d、礼义
3、【多选题】下列说法出自《荀子》的有()。
a、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b、此天之所以我者
c、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d、阴阳大化,风雨博施,夫是之谓天
4、【判断题】荀子认为对天应当保持敬畏之心。()
5、【判断题】我们应当崇尚大无畏的精神。()
14.1法家及韩非概况1、【单选题】《汉书·艺文志》认为法家出于()。
a、司徒
b、理官
c、礼官
2、【多选题】下列人物属于法家的有()。
a、李悝
b、商鞅
c、吴起
d、李斯
3、【判断题】韩非曾经学于荀门。()
14.2法家论法1、【单选题】在韩非之前,对法的思想发展最完善最有影响的是()。
a、商鞅
b、吴起
c、申不害
d、李悝
2、【单选题】韩非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工具是()。
a、道德
b、君主
c、法
d、礼
3、【多选题】以下说法可以解释法家不好结局的有()。
a、法不两适
b、大臣苦法
c、细民恶治
d、自相矛盾
4、【判断题】韩非不相信圣贤政治。()
5、【判断题】法家到后来被人诟病主要在于法的思想。()
14.3法家论术1、【单选题】术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a、商鞅
b、李悝
c、申不害
d、慎到
2、【单选题】以下是法与术的区别的是()。
a、法用于吏,术用于民
b、法可任意更改,术必须始终如一
c、术莫如显,而法不欲见
d、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3、【单选题】术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a、商鞅
b、李悝
c、申不害
d、慎到
4、【单选题】以下是法与术的区别的是()。
a、法用于吏,术用于民
b、法可任意更改,术必须始终如一
c、术莫如显,而法不欲见
d、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5、【多选题】以下属于术的思想的有()。
a、用人也鬼
b、倒言反事
c、暗探暗杀
d、深一警重
6、【多选题】以下属于术的思想的有()。
a、用人也鬼
b、倒言反事
c、暗探暗杀
d、深一警重
7、【判断题】韩非认为“明主治民不治吏”。()
8、【判断题】韩非的思想是来源于老子的。()
9、【判断题】韩非认为“明主治民不治吏”。()
10、【判断题】韩非的思想是来源于老子的。()
14.4法家论势1、【单选题】势的思想主要渊源于()。
a、吴起
b、李悝
c、邹忌
d、慎到
2、【单选题】法家认为以下权力可以由臣下专权的有()。
a、兵权
b、财权
c、人权
d、以上都不行
3、【多选题】法家所讲的二柄是()。
a、德
b、礼
c、法
d、刑
4、【判断题】法家特别反对越权行为。()
5、【判断题】君主应该支持手下大臣行惠取众。()
14.5法家思想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1、【单选题】韩非对于人性的态度是()。
a、性善论
b、性朴论
c、自利论
d、利他论
2、【单选题】韩非的思想与哪位西方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接近程度最高?()
a、亚里士多德
b、马基雅维利
c、洛克
d、罗尔斯
3、【多选题】法家思想的合理性有()。
a、认识到了人不可能完全靠道德来管理
b、反对把治理国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圣人身上
c、重视刑无等级
d、认识到政治环境的险恶
4、【判断题】依照法家思想可以建立起完善的法制。()
5、【判断题】韩非对于君王的权力无法进行有效的限制。()
15.1物欲幸福1、【单选题】物欲在儒家被称为()。
a、气欲
b、食色
c、兽性
d、欲性
2、【单选题】在物欲幸福中,付出越多,得到的幸福感()。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时大时小
3、【多选题】以下对物欲持负面态度的有()。
a、先秦儒学
b、宋明儒学
c、佛教
d、基督教
4、【判断题】哲学应该为人们提供一种有意义生活方式。()
5、【判断题】物欲不是最高的价值所在。()
15.2事功幸福1、【单选题】人有事业的需要是因为人有()的能力。
a、物欲
b、认知
c、道德
d、审美
2、【单选题】事功的幸福必须积累一定的()才能够有一定的幸福感。
a、运气
b、质
c、量
d、德
3、【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b、我们必须尽力把自己的潜力全部发挥出来
c、女孩子可以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
d、我们应当提倡凡事都无所谓的佛性人生
4、【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选择职业参考的有()。
a、选择自己喜欢的
b、选择赚钱多的
c、选择自己擅长的
d、坚持再坚持,不留半点余地
5、【判断题】事功的需要高于物欲的需要。()
6、【判断题】事功方面的成功是人生意义的全部。()
15.3道德幸福(上)1、【单选题】在儒学中,道德幸福又被称作()。
a、周孔乐处
b、孔颜乐处
c、孔孟乐处
d、孟荀乐处
2、【单选题】在儒学中,与信仰紧密相联的幸福是()。
a、物欲幸福
b、事功幸福
c、道德幸福
d、审美幸福
3、【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道德的牺牲有时必须付出自然生命
b、付出和所得的正比关系对道德幸福不适用
c、儒家最重要的命题就是道德
d、中国文化走的是人文的道路
4、【判断题】每个人都有道德的要求。()
5、【判断题】做善事一定能得到好报。()
15.4道德幸福(下)1、【单选题】人生最高层次的幸福应当是()幸福。
a、物欲
b、认知
c、道德
d、审美
2、【单选题】老庄思想在后来的发展中出现了()。
a、周易八卦
b、谶纬图书
c、奇门遁甲
d、黄老玄学
3、【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幸福是欲望的满足
b、人生是乐,不是罪也不是苦
c、在中国文化系统当中,道德有类似宗教的功能
d、人有不同的欲望,就有不同的幸福
4、【判断题】幸福可以看作成就自己的附属品。()
5、【判断题】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努力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