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题库

中国大学mooc农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k8凯发

欢迎来访!

k8凯发-凯发官网入口高升专习题 正文

作者2023-10-22 05:14:28高升专习题 78 ℃0 评论
绪论

农业昆虫学绪论随堂测验

1、农业昆虫学是昆虫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2、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具有广泛理论基础的应用学科。

3、广义的农业昆虫应该包括益、害虫两个方面。

4、农业昆虫学不仅关系到人类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而且影响到环境质量。

5、农业昆虫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6、要学好《农业昆虫学》这门课,必须具备广泛的与此有关的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的农业科学知识。

7、《农业昆虫学》与环境学、社会学、经济学、决策学及计算机等发生了愈来愈密切的联系。

8、唐代农民创造了“挖沟治蝗”的方法。

9、1600多年前,我国广东农民就应用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 fabricius) 来防治柑橘病害。

10、2200年前我国已经应用砷剂、汞剂、藜芦和六六六来毒杀害虫。

11、我国害虫防治曾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历史上难以解决的害虫,比如东亚飞蝗、三化螟、小麦吸浆虫等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第一章 害虫综合治理

1 害虫综合治理的基础随堂测验

1、害虫综合治理ipm是下列哪个词组的缩写:
    a、intensified pest management
    b、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c、international pest management
    d、intensive pest management

2、害虫综合治理的3个基本观点是( )
    a、生态学
    b、经济学
    c、社会学
    d、人类学

3、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4、我国植物保护的方针是 。

3 农业防治随堂测验

1、农业防治对害虫的防治作用方式有
    a、直接杀灭害虫
    b、切断食物链
    c、耐害和抗害
    d、恶化生境

4 化学防治随堂测验

1、化学防治的优点有:
    a、杀虫谱广
    b、作用快
    c、使用方便
    d、不受地区和季节性限制

2、化学防治的缺点有
    a、如保管使用不慎,会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和造成公害如保管使用不慎,会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和造成公害
    b、长期大量使用农药还会引起害虫的抗药性,并杀伤天敌
    c、导致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和某些害虫的再猖獗。
    d、杀虫效果差。

5 生物防治随堂测验

1、生物防治的优点有
    a、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极少
    b、有时dui 某些害虫可以达到长期抑制的作用
    c、资源丰富,便于利用
    d、杀虫作用快

2、生物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以虫治虫
    b、以菌治虫
    c、虫生病毒治虫
    d、昆虫外激素

6 物理机械防治随堂测验

1、树干束草或包扎麻布诱集梨星毛虫、梨小食心虫等越冬幼虫,属于( )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
    b、物理机械防治
    c、化学防治
    d、生物防治

2、利用害虫的趋性或其他习性进行诱集,也可以在诱捕器内加入洗衣粉或杀虫剂,直接杀死害虫。

害虫综合治理单元测验

1、树干束草或包扎麻布诱集梨星毛虫、梨小食心虫等越冬幼虫,属于( )防治法
    a、农业
    b、化学
    c、生物
    d、物理机械

2、广泛应用于害虫诱集或诱杀的光源是20w( ),波长为365nm。
    a、黑光灯
    b、白炽灯
    c、荧光灯
    d、红外灯

3、下列哪一条不是化学防治的优点
    a、杀虫谱广
    b、作用快
    c、防治效果好
    d、不污染环境

4、下列哪项措施不是生物防治措施
    a、以虫治虫
    b、以菌治虫
    c、昆虫激素防治害虫
    d、喷施氯虫苯甲酰胺

5、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农业防治措施
    a、调整植物播期
    b、种植诱集作物
    c、棉花的整枝打叉
    d、灯光诱杀

6、害虫综合治理的3个基本观点,包括( )的观点。
    a、生态学
    b、经济学
    c、社会学
    d、应用学

7、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耕作栽培制度( )等来抑制或减轻害虫的发生。
    a、选用抗(耐)虫品种
    b、加强保健栽培管理
    c、经常肥水漫灌
    d、改造自然环境

8、农业防治对害虫的防治作用有( )。
    a、直接杀灭害虫
    b、切断食物链
    c、耐害和抗害作用
    d、食饵诱杀

9、农业防治对害虫的防治作用有( )。
    a、避害作用
    b、诱集作用
    c、恶化害虫生境
    d、灯光诱杀

10、农业防治对害虫的防治作用有( )。
    a、创造天敌繁衍的生态条件
    b、诱集作用
    c、释放赤眼蜂
    d、马粪诱杀

11、农业防治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 )
    a、有明显的地域性
    b、不能作为应急措施
    c、无污染环境的弊端
    d、是贯彻预防为主的主动措施

12、化学防治的优点有( )
    a、杀虫谱广
    b、作用快
    c、防治效果好
    d、不污染环境

13、化学防治的优点有( )
    a、使用方便
    b、不受地区和季节性局限
    c、适于大面积机械化防治
    d、节约用水

14、化学防治的缺点,如保管使用不慎,会引( )
    a、人、畜中毒
    b、保护植物
    c、污染环境
    d、绿化环境

15、长期大量使用农药还会引起( )
    a、害虫抗药性
    b、杀伤天敌
    c、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d、有效防治害虫

16、在化学防治时要注意( )
    a、合理用药、节制用药
    b、选用广谱性农药
    c、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
    d、具有选择性的农药

17、使用农药时,必须了解( )
    a、农药性能
    b、剂型和使用方法
    c、防治对象
    d、注意事项

18、为防止和延缓害虫产生抗性,采取的对策有( )、节制用药。
    a、轮换使用农药
    b、正确掌握农药使用浓度和防治次数
    c、合理混合农药
    d、对抗性害虫换用有交互抗性的农药

19、生物防治的优点有( )
    a、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极少
    b、有时对某些害虫可以达到长期抑制的作用
    c、天敌资源丰富,使用成本较低,便于利用
    d、杀虫作用速效

20、生物防治的局限性包括
    a、杀虫作用缓慢,不如化学杀虫剂速效
    b、污染环境
    c、天敌的人工繁殖技术难度较高
    d、其中多数天敌对害虫的寄生或捕食有选择性,范围较窄

21、生物防治的局限性包括
    a、杀虫作用速效
    b、其中多数天敌对害虫的寄生或捕食有选择性,范围较窄
    c、能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昆虫种类不多
    d、防治效果常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22、生物防治主要包括( )、昆虫激素等利用。
    a、杀虫剂
    b、以菌治虫
    c、其他有益生物
    d、以虫治虫

23、寄生性天敌昆虫的一般特点有
    a、一生仅寄生1个对象
    b、其虫体较寄主体小
    c、以幼虫期寄生于寄主体内或体外,最后寄主随天敌幼虫的发育而死亡
    d、成虫则营自由生活

24、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 )三大类,还包括少数的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线虫等。
    a、霉菌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25、以下哪几种方法是利用阻隔法防止害虫为害或阻止其蔓延( )
    a、果实套袋
    b、树干上涂胶或刷白
    c、粮囤表面覆盖草木灰
    d、粮囤表面覆盖糠壳

26、利用网纱覆盖防止蚜虫为害菜苗,具有如下哪种防治效果( )
    a、减轻蚜害的效果
    b、预防病毒病发生的作用
    c、诱集蚜虫
    d、捕捉蚜虫

27、农业防治的优点
    a、是贯彻预防为主的主动措施
    b、可以把害虫消灭在农田以外或为害之前
    c、由于结合作物丰产栽培技术,不需增加防治害虫的劳力和成本
    d、可充分利用害虫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
    e、农业防治不利于天敌生存,有污染环境的弊病

28、农业防治对害虫的防治作用有
    a、避害作用
    b、诱集作用
    c、恶化害虫生境
    d、灯光诱杀

29、农业防治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
    a、有明显的地域性。
    b、不能作为应急措施,在害虫暴发时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c、无污染环境的弊病
    d、是贯彻预防为主的主动措施

30、生物防治的优点
    a、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极少
    b、有时对某些害虫可以达到长期抑制的作用
    c、天敌资源丰富,使用成本较低,便于利用
    d、杀虫作用速效

31、生物防治的局限性包括
    a、杀虫作用缓慢,不如化学杀虫剂速效
    b、其中多数天敌对害虫的寄生或捕食有选择性,范围较窄
    c、天敌的人工繁殖技术难度较高
    d、污染环境

32、为防止和延缓害虫产生抗性,采取的对策有
    a、轮换使用农药
    b、正确掌握农药使用浓度和防治次数
    c、对抗性害虫换用没有交互抗性的农药
    d、节制用药

33、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34、综合防治将有害生物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5、近年来,我国的植物保护理念已由“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转向“实现可持续植物保护”“绿色植保”。

36、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37、综合治理过分强调预期的防治效果或短期效应。

38、综合治理比较注重长期的累积效应。

39、综合治理在防治技术上不必重视各种防治措施的协调运用。

40、ipm的英文全称是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即害虫综合治理。

41、eil的英文全称是economic injury level,即经济损害允许水平。

42、eil作为研究防治指标的理论依据。

43、et的英文全称是economic threshold,即经济阈值。

44、经济阈值又称为防治指标。

45、et的涵义是“采用防治措施阻止害虫种群密度增长,以免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的虫口密度”。

46、et经济阈值是较eil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低的种群密度或受损程度。

47、农业防治的优点是贯彻预防为主的主动措施,可以把害虫消灭在农田以外或为害之前。

48、农业防治由于结合作物丰产栽培技术,不需增加防治害虫的劳力和成本。

49、农业防治可充分利用害虫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如越冬期、不活动期采取措施。

50、农业防治有利于天敌生存,无污染环境的弊病,符合生态防治的要求。

51、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杀灭害虫。

52、化学农药也称为杀虫剂。

53、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林作物及其产品等免受有害生物为害,具有直接杀灭作用的化学药剂。

54、在应用高毒农药时,要严格按照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操作。

55、使用农药时注意作物安全间隔期,特别是在果、蔬上使用时尤应严格掌握,以免引起公害。

56、使用农药时还要注意了解农作物对药剂的反应,防止作物药害。

57、狭义的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

58、广义的生物防治概念是指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以达到压低或消灭害虫的目的。

59、生物防治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防治措施。

60、生物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61、以其他昆虫作为食料的昆虫称为天敌昆虫。

62、天敌昆虫也称为食虫昆虫。

63、天敌昆虫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

64、捕食性天敌用于生物防治效果较好,常见的类群有瓢虫、草蛉、食蚜蝇等。

65、捕食性昆虫一生一般只捕食1头昆虫。

66、捕食性昆虫的猎物比自身大。

67、捕食性天敌成虫和幼虫的猎物通常相同,均营自由生活。

68、寄生性天敌大多数种类均属膜翅目和双翅目,即寄生蜂和寄生蝇。

69、我国目前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最成功的事例是利用赤眼蜂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

70、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称为微生物防治。

71、微生物防治也被称为“以菌治虫”。

72、我国生产和使用的真菌杀虫剂有蚜霉菌、白僵菌、绿僵菌等。

73、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真菌杀虫剂是白僵菌。

74、白僵菌剂制有油剂、乳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和黏胶制剂等不同剂型。

75、白僵菌广泛用于防治松毛虫、玉米螟、食心虫、豆荚螟、蛴螬等。

76、啄木鸟和灰喜鹊等能捕食果树和林木的多种害虫。

77、家养雏鸭是捕食稻田飞虱和叶蝉的能手。

78、鸡可捕食大量棉花晒花时掉落在地面的红铃虫幼虫。

79、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光、电、色、温湿度等及机械设备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法。

80、使用红外线、超声波、高频电流、高压放电杀虫,不属于物理机械防治的内容。

81、物理机械防治中使用红外线和高频电流,不能杀死隐蔽为害的害虫。

82、原子能辐射不属于物理机械防治的内容。

83、原子能辐射能消灭一定范围内害虫的种群,且多数没有化学防治所产生的副作用。

84、物理机械防治的局限性之一是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力或巨大的费用,有些方法对天敌也有影响。

85、人工器械捕杀是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使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器械捕杀,如兜捕杀黏虫,用铁丝钩捕杀树干中的天牛幼虫等。

86、广泛应用于害虫诱集或诱杀的光源是20w黑光灯,波长为365nm。

87、树干束草或包扎麻布诱集梨星毛虫、梨小食心虫等越冬幼虫,属于农业防治法。

88、潜所诱集是利用害虫的潜伏习性,造成各种适合场所引诱害虫来潜伏,然后及时消灭。

89、利用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的趋黄习性,可设置黄色黏虫板进行诱杀。

90、在十字花科蔬菜的苗床四周和上方挂银色薄膜带,具有避蚜防病的效果。

91、利用高温低湿或低温冷冻杀死害虫的方法,多用于防治储粮害虫。

92、粮食烘干、夏季暴晒,几乎对所有的储粮害虫都不能起到杀死作用。

93、用开水浸泡蚕豆种30s不能直接杀死其中的蚕豆象。

94、用开水浸泡豌豆种25s不能直接杀死其中的豌豆象。

95、利用高频电流在物质内部产生的高温,可以消灭隐蔽为害的害虫。如防治储粮害虫、木材害虫等。

96、狭义的害虫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

97、广义的害虫生物防治概念是指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以达到压低或消灭害虫的目的。

98、物理机械防治的局限性之一是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力或巨大的费用,但对天敌没有影响。

99、综合防治将有害生物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 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00、植保方针是 。

101、害虫综合治理的3个基本观点:生态学、经济学和 的观点。

102、综合治理并不过分强调预期的防治效果或短期效应,而是比较注重长期的累积效应,在防治技术上也重视各种防治措施的 。

103、ipm的英文全称是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即 。

104、我国目前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最成功的事例是利用 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

105、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 、真菌、病毒三大类,还包括少数的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线虫等。

106、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光、电、色、温湿度等及机械设备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 。

107、利用高频电流在物质内部产生的 ,可以消灭隐蔽为害的害虫。

108、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称为微生物防治,或称为“ ”

第二章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单元测验

1、暗黑鳃金龟成虫喜食( )。
    a、榆、杨、槐等树叶
    b、灌木叶
    c、杂草
    d、阔叶杂草

2、蝼蛄为害幼苗根茎的典型症状( )
    a、缺刻
    b、空洞
    c、乱麻状
    d、开刀状

3、蝼蛄出窝迁移阶段是进行药剂拌种和撒药保苗的( )
    a、防治指标
    b、预测方法
    c、薄弱环节
    d、关键时期

4、小地老虎在我国的主要为害区,以( )代幼虫在4—6月为害春播作物幼苗。
    a、4
    b、3
    c、2
    d、1

5、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小地老虎产卵盛期为( )
    a、3月下旬至4月上旬
    b、4月上旬至4月中旬
    c、4月底至5月上旬
    d、5月底前后

6、地下害虫是指活动为害期或主要为害虫态生活在( )的一类害虫。
    a、茎部
    b、叶部
    c、土中
    d、地表

7、蛴螬是鞘翅目( )的总称。
    a、黄粉虫幼虫
    b、金龟甲幼虫
    c、瓢虫幼虫
    d、步甲幼虫

8、暗黑鳃金龟成虫有喜食榆、杨、槐、柳、桑、梨、苹果等 ( )
    a、乔木
    b、灌木
    c、阔叶杂草
    d、杂草

9、蝼蛄为害幼苗根茎的典型症状( )
    a、缺刻
    b、空洞
    c、乱麻状
    d、刀切状

10、蝼蛄出窝迁移阶段是进行药剂拌种和撒药保苗的( )
    a、防治指标
    b、预测方法
    c、薄弱环节
    d、关键时期

11、小地老虎在我国的越冬北界为( )等温线。
    a、1月份0℃
    b、2月份0℃
    c、3月份0℃
    d、4月份0℃

12、用糖醋酒液和黑光灯监测小地老虎( )的种群动态。
    a、成虫
    b、幼虫
    c、卵
    d、蛹

13、地下害虫多数种类的发生特点是(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和耕作栽培制度的关系密切。
    a、生活周期和为害期长
    b、多春秋两季为害
    c、寄主种类复杂
    d、主要为害植物的种子、地下部及近地面的根茎部

14、地下害虫化学防治主要采用( )等方法。
    a、药剂拌种
    b、土壤处理
    c、毒饵
    d、肥水浇灌

15、蛴螬是地下害虫中( )的一大类群。
    a、分布最广
    b、种类最多
    c、危害最重
    d、食叶为害

16、暗黑鳃金龟成虫的习性有( )
    a、隔日出土
    b、趋光性强
    c、有群集性
    d、有假死性

17、蝼蛄若虫和成虫咬食( )
    a、刚播的种子
    b、刚萌发的芽
    c、绿叶
    d、嫩尖

18、蝼蛄咬食( ),使植物整株枯死。
    a、块根
    b、块茎
    c、花
    d、果实

19、蝼蛄在土中窜行,形成隧道( )。
    a、使土壤透气性更好
    b、不容易造成土壤积水
    c、能使植物吊根
    d、能使作物种子和幼苗与土壤分离

20、蝼蛄具有明显的趋化性,它们对( )等很喜好。
    a、香、甜等物质
    b、煮至半熟的谷子
    c、炒香的豆饼及麸皮
    d、枯稻草

21、小地老虎在我国主要为害区的特点( )
    a、理位置在南岭以北长江以南
    b、理位置在南岭以北黄河以南
    c、发生4—5代区
    d、发生7—9代区

22、小地老虎年发生2—3代区的特点( )。
    a、大致位于黄河以北及西北海拔1600m以上的地区
    b、以2代幼虫在7、8月份为害蔬菜及旱作作物幼苗
    c、秋季向南回迁的虫源地
    d、此地适宜于水稻生产

23、小地老虎成虫昼伏夜出、喜趋食( )作为补充营养。
    a、马粪
    b、甜酸味的液体
    c、甜酸味的发酵物
    d、花蜜及蚜虫排泄物等

24、小地老虎产卵多选择( )。
    a、粗糙的或多毛的表面
    b、土块上、地面缝隙内
    c、土面根须和草棒上
    d、小蓟等杂草幼苗叶片的反面

25、小地老虎1—2龄幼虫的取食活动特点( )
    a、昼夜活动
    b、昼伏夜出
    c、啮食叶肉
    d、咬成小孔洞

26、小地老虎幼虫在3龄后( )。
    a、白天咬食嫩茎
    b、夜出咬食嫩根
    c、昼伏夜出
    d、假死习性

27、种蝇的农业防治包括( )
    a、清除田间被害作物和腐烂植株
    b、萝卜等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耕
    c、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
    d、有机肥撒施均匀,不要露于土面

28、地下害虫多数种类的发生特点是 ( )
    a、生活周期和为害期长
    b、多春秋为害,寄主种类复杂
    c、主要为害植物的种子、地下部及近地面的根茎部
    d、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和耕作栽培制度的关系密切

29、地下害虫化学防治主要采用主要方法 ( )
    a、药剂拌种
    b、土壤处理
    c、毒饵
    d、毒水浇灌

30、蛴螬是地下害虫中( )的一大类群。
    a、分布最广
    b、种类最多
    c、危害最重
    d、食叶为害

31、暗黑鳃金龟成虫的习性( )
    a、有隔日出土习性
    b、趋光性
    c、假死性
    d、群集性

32、蝼蛄若虫和成虫咬食( )
    a、种子
    b、刚萌发的芽
    c、绿叶
    d、嫩尖

33、蝼蛄咬食( ),使植物整株枯死。
    a、块根
    b、块茎
    c、花
    d、果实

34、蝼蛄在土中窜行,形成隧道( )
    a、使土壤透气性更好
    b、不容易造成土壤积水
    c、能使植物吊根
    d、能使作物种子和幼苗与土壤分离。

35、蝼蛄具有明显的趋化性,它们对( )等很喜好。
    a、香、甜等物质有特别的嗜好
    b、煮至半熟的谷子
    c、香的豆饼及麸皮
    d、枯稻草

36、小地老虎在我国的主要为害区为 ( )
    a、地理位置在南岭以北长江以南
    b、地理位置在南岭以北黄河以南
    c、年发生4—5代区
    d、年发生7—9代区

37、小地老虎年发生2—3代区的特点( )
    a、大致位于黄河以北及西北海拔1600m以上的地区
    b、以2代幼虫在7、8月份为害蔬菜及旱作作物幼苗
    c、此处是小地老虎在我国的主要度夏场所
    d、秋季向南回迁的虫源地。

38、小地老虎成虫昼伏夜出、喜趋食( )作为补充营养
    a、马粪
    b、甜酸味的液体
    c、甜酸味的发酵物
    d、花蜜及蚜虫排泄物等

39、小地老虎产卵多选择( )
    a、粗糙的或多毛的表面,
    b、田间主要产在土块上、地面缝隙内、土面根须和草棒上
    c、如在小蓟、小旋花、灰荣、泥胡菜、一年蓬等杂草上产卵,则产在幼苗叶片的反面。
    d、绿肥田则产在鲜草层下的土面或植物残体上。

40、小地老虎1—2龄幼虫的取食活动特点( )
    a、昼夜活动
    b、在植物幼苗的心叶间或叶背上活动
    c、啮食叶肉,留下一层表皮
    d、咬食成小孔洞或缺刻

41、小地老虎幼虫在3龄后( )
    a、白天潜伏在表土下
    b、夜出活动为害
    c、咬断嫩茎
    d、将嫩头拖入土穴内取食

42、诱集小地老虎卵的方法有 ( )
    a、棕丝束诱卵
    b、棕片诱卵
    c、淘土查卵
    d、瓦块诱卵

43、地下害虫是指活动为害期或主要为害虫态生活在土中的一类害虫。

44、地下害虫在农田、果园、草原和高尔夫球场等均有发生,而以长江以北各省发生较重。

45、韭蛆在北方各省(自治区)以及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危害韭菜比较严重,造成韭菜减产和农药残留超标。

46、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幼虫的总称。

47、蛴螬咬食作物的嫩根、茎和种子,或者花生嫩果和块根、块茎。

48、蛴螬为害根茎切口整齐,产生的虫孔容易引起病菌的侵染和进一步的间接为害。

49、成虫金龟子同幼虫蛴螬一样取食作物的块根和块茎。

50、暗黑鳃金龟成虫羽化后在土中潜伏数日,待鞘翅硬化后才出土活动,且在黄昏出土。

51、暗黑鳃金龟幼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52、暗黑鳃金龟的防治适期为成虫出土高峰期至产卵始盛期。

53、黄淮海花生、大豆产区,植物生长期防治暗黑鳃金龟幼虫的适期为盛孵末期。

54、防治暗黑鳃金龟的综合治理策略是,播种期防治和作物生长期防治相结合,防治成虫和防治幼虫相结合。

55、暗黑鳃金龟成虫没有趋光性。

56、根据其习性,暗黑鳃金龟成虫可以进行灯光诱杀。

57、暗黑鳃金龟成虫没有假死性,所以不能进行人工捕捉。

58、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

59、蝼蛄出窝迁移阶段地表呈现出大量弯曲虚土隧道。

60、利用蝼蛄明显的趋化性,可以用毒饵进行诱杀。

61、马粪对蝼蛄没有引诱作用。

62、在堆积有马粪、粪坑和有机质丰富的地方,蝼蛄比较多。

63、俗话说“蝼蛄跑湿不跑干”。

64、小地老虎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切根夜蛾亚科。

65、小地老虎是世界性害虫,国内分布遍及各地。

66、小地老虎以雨量丰富、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各省发生最重。

67、西南、西北地区的河谷地带以及北方的地势低洼、沿河、沿湖的滩地,亦是小地老虎常年遭受为害的地区。

68、小地老虎为单食性害虫。

69、小地老虎在江苏的寄主植物有60多种,主要为害春播棉花、玉米、高粱、瓜类、蔬菜、烟草、绿肥等作物的幼苗,造成缺苗断垄,在果园苗圃,也为害苗木。

70、小地老虎不是迁飞性害虫。

71、小地老虎在我国的越冬北界为1月份0℃等温线。

72、小地老虎在我国的越冬北界为北纬33°一线。

73、小地老虎在南岭以南1月份高于10℃等温线的地区,可终年繁殖。

74、小地老虎在南岭以北1月份4℃等温线以南的地区,可以少量幼虫和蛹越冬。

75、小地老虎在我国1年发生1—2代。

76、小地老虎发生世代自南向北呈阶梯式逐渐下降。

77、南岭以南不是小地老虎在国内的虫源地。

78、小地老虎在长江中、下游年发生4—5代,属—代多发型。

79、小地老虎幼虫通常13龄。

80、小地老虎老熟幼虫在土内筑土室化蛹。

81、小地老虎羽化后的成虫陆续迁出,蛾量突减,此后各代在田间很少发现。

82、小地老虎对黑光灯和嫁钻灯趋性强。

83、小地老虎雌蛾产卵量大,一生可产800—1000粒,多的2000粒以上。

84、小地老虎卵散产或数粒散聚在一起。

85、不同龄期的小地老虎幼虫取食活动特点相同。

86、小地老虎4—6龄为暴食期,其食量占幼虫期总食量的97%以上。

87、小地老虎幼虫有假死性,遇惊扰,就蜷曲成环形。

88、小地老虎幼虫不会相互残杀。

89、小地老虎发育的适宜温度18-26℃,相对湿度为70%,高温对其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90、相对湿度小于45%,小地老虎卵孵化、幼虫存活率都很低。

91、凡上年秋雨多,邻湖及川、河滩地内涝积水的农田,次年小地老虎为害重。

92、小地老虎低龄幼虫期雨水偏大,雨日过多,幼虫死亡率高。

93、小地老虎成虫产卵和幼虫的生长发育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10%-20%。

94、疏松的沙质土壤小地老虎发生较黏土重。

95、从棉作类型看,紫云英埋青或留种套种棉田及苕子茬棉田,小地老虎幼虫发生密度比白茬棉、麦套棉和蚕豆茬棉田高。

96、小地老虎的天敌有金星步甲、甘蓝夜蛾拟瘦姬蜂、螟蛉绒茧蜂、粘虫缺须寄蝇等。

97、小地老虎的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病毒、真菌等。

98、种蝇属于双翅目花蝇科。

99、种蝇为局部性害虫,而非世界性广布种,全国各省、自治区均匀分布。

100、种蝇寄主范围广,主要为害棉花、黄瓜,而非韭菜和葱类等作物。

101、种蝇幼虫常被称为根蛆。

102、种蝇幼虫不在土中食害发芽的种子或植物的根茎部。

103、种蝇危害棉花常导致缺苗断垄。

104、种蝇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

105、种蝇成虫喜在晴朗干燥的天气活动,早晚隐蔽在土块缝隙中。

106、种蝇产卵前取食花蜜和蜜露,对腐烂的有机质有很强的趋性。

107、种蝇卵多产在比较潮湿的有机肥料附近的土缝下,也可产在近地面作物的子叶上。

108、种蝇每雌产卵20一150粒,多至200粒。

109、种蝇卵期2—4d。

110、种蝇幼虫共3龄。

111、种蝇幼虫孵化后、钻入播下的种子内,食害胚乳。

112、在1粒种子内可有根蛆10余头。

113、种蝇可以钻入植物的幼根、嫩茎为害。

114、种蝇以第2代幼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害洋葱、韭菜、蒜等。

115、种蝇以第3代幼虫,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为害洋葱、韭菜、大白菜、秋萝卜等。

116、在一年中,以春季种蝇的第1代幼虫发生数量最多。

117、在一年中,以夏季种蝇发生最多。

118、种蝇蛹期20d以上。

119、种蝇幼虫喜欢生活在潮湿、疏松、有机质多的土壤中。

120、种蝇对高温敏感。

121、当气温超过35℃时,种蝇卵大量死亡,幼虫不能存活,蛹也不能羽化。

122、未腐熟有机肥能引诱种蝇成虫大量产卵。

123、种蝇成虫喜在晴朗温暖的天气活动。

124、种蝇成虫早晚隐蔽在土块缝隙中。

125、种蝇成虫产卵前取食花蜜和蜜露。

126、种蝇成虫对腐烂的有机质有很强的趋性。

127、种蝇卵多产在比较潮湿的有机肥料附近的土缝中。

128、种蝇成虫盛发期,每亩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ml,兑水900ml,喷洒在植株周围地面和根际附近,隔7~10天再喷一次,共2次。

129、播种或者定植前防治种蝇,每公顷用3%米乐尔颗粒剂60kg喷洒播种沟内。

130、作物生长期防治种蝇,是在幼虫刚开始发生危害,田间出现个别虫害株时进行。

131、地下害虫分布遍及全国,在农田、果园、草原和高尔夫球场等均有发生,而以长江以北各省发生较重。

132、韭蛆(韭菜迟眼蕈蚊)在北方各省(自治区)以及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危害韭菜比较严重,造成韭菜减产和农药残留超标。

133、蛴螬咬食作物的嫩根、茎和种子,或者花生叶片、果树嫩叶而不是花生嫩果和块根、块茎。

134、蛴螬为害根茎切口整齐,产生的虫孔容易引起病菌的侵染和进一步的间接为害。

135、金龟子大多食害果树和作物的叶片,也食用花生嫩果和块根、块茎,均会造成损失。

136、暗黑鳃金龟成虫羽化后在土中潜伏数日,待鞘翅硬化后才出土活动,黄昏出土。

137、暗黑鳃金龟幼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138、暗黑鳃金龟的防治适期:为成虫出土高峰期至产卵始盛期。

139、黄淮海花生、大豆产区,植物生长期防治暗黑鳃金龟幼虫的适期为盛孵末期。

140、掌握暗黑鳃金龟的发生期,采取播种期防治和作物生长期防治相结合,防治成虫和防治幼虫相结合的策略,进行综合治理。

141、利用暗黑鳃金龟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

142、可以利用暗黑鳃金龟成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捉。

143、利用蝼蛄明显的趋化性,可以用毒饵进行诱杀。

144、蝼蛄对马粪等有机粪肥具有趋性。

145、在堆积马粪、粪坑和有机质丰富的地方,蝼蛄就多。

146、俗话说“蝼蛄跑湿不跑干”。

147、小地老虎属鳞翅日夜蛾科切根夜蛾亚科。

148、小地老虎是世界性害虫,国内分布于长江流域。

149、小地老虎以雨量丰富、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各省发生最重,西南、西北地区的河谷地带以及北方的地势低洼、沿河、沿湖的滩地,亦是常年遭受为害的地区。

150、小地老虎在江苏的寄主植物有60多种,主要为害春播棉花、玉米、高粱、瓜类、蔬菜、烟草、绿肥等作物的幼苗,造成缺苗断垄,在果园苗圃,也为害苗木。

151、小地老虎在我国的越冬北界为北纬33°一线。

152、小地老虎在1月份0~4℃等温线之间的江淮区,愈北越冬的虫口密度愈低,甚至难以发现。

153、小地老虎老熟幼虫在土内筑土室化蛹。

154、小地老虎对黑光灯、高压汞灯和嫁钴灯趋性强。

155、小地老虎雌蛾产卵量大,一生可产800—1000粒,多的2000粒以上。

156、小地老虎4—6龄为暴食期,其食量占幼虫期总食量的97%以上。

157、小地老虎2龄幼虫高峰期为防治适期。

158、诱杀成虫采用糖醋酒液、甘薯或胡萝卜的发酵液,或者性诱剂进行诱杀的方法。

159、诱捕幼虫时,先把泡桐叶或莴苣芭叶放于田间,翌日清晨到田间捕捉幼虫。

160、对小地老虎的高龄幼虫可以采用毒饵或毒草的方法进行防治。

161、蝼蛄属 目,蝼蛄科。

162、根据食性划分,小地老虎为 食性害虫。

163、小地老虎在南岭以南1月份高于 ℃等温线的地区,可终年繁殖;

164、小地老虎南岭以北1月份 ℃等温线以南的地区,可以少量幼虫和蛹越冬。

165、我国 以南为小地老虎在国内的虫源地。

166、小地老虎在长江中、下游年发生4—5代,属—代 发型。

167、蝼蛄对马粪等 粪肥具有趋性。

168、小地老虎在我国的越冬北界为北纬 °一线。

169、小地老虎老熟幼虫在 筑室化蛹。

170、小地老虎幼虫 龄以上有相互残杀习性。

171、小地老虎 龄幼虫高峰期为防治适期。

第三章 水稻害虫

1. 水稻害虫概述随堂测验

1、下列不属于水稻害虫的昆虫是()
    a、二化螟
    b、三化螟
    c、褐飞虱
    d、大地老虎

2、在已知稻田624种昆虫种,按照所在的目划分,()目的昆虫种类最多
    a、鞘翅目
    b、半翅目
    c、鳞翅目
    d、双翅目

3、下列水稻害虫中属于迁飞性害虫的有()
    a、二化螟
    b、三化螟
    c、稻纵卷叶螟
    d、褐飞虱

4、下列取食水稻的昆虫中,属于钻蛀性昆虫的有()
    a、褐飞虱
    b、三化螟
    c、大螟
    d、稻纵卷叶螟

2. 水稻螟虫的生活史随堂测验

1、二化螟在国内一年发生1~5代, 其中长江流域如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及浙江北部( )代。
    a、1-2代
    b、2-3代
    c、4-5代
    d、6-7代

2、三化螟以老熟幼虫在( )滞育越冬
    a、土中
    b、稻桩内
    c、水稻叶鞘
    d、水稻秸秆

3、三化螟原以( )一带一年发生3代而得名
    a、浙江省
    b、江西省
    c、辽宁省
    d、江苏省

3. 水稻螟虫的种群动态随堂测验

1、三化螟的发生受气候、水稻栽培制度和品种及天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 )是决定三化螟发生量和为害程度的关键因子
    a、水稻品种
    b、水稻栽培制度
    c、气候
    d、天敌

2、三化螟是( )的昆虫,以幼虫蛀茎为害,形成枯心、枯孕穗、白穗等症状。
    a、多食性
    b、寡食性
    c、单食性
    d、杂食性

3、二化螟在国内一年发生1~5代, 其中长江流域如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及浙江北部( )代。
    a、3-4代
    b、2-3代
    c、5-6代
    d、1代

4、螟蛾产卵有明显的选择性。凡生长嫩绿茂密,处于分蘖、孕穗至露穗初期的稻田,或施( )肥较多的稻田,卵块密度大。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硅

5、三化螟幼虫对临界光周期感应虫期是1~2龄幼虫。

6、由于二化螟越冬场所小气候环境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的时间很不整齐。一般在茭白中越冬的最早,其次是稻桩,再次是春暖侵入夏熟作物的。

4. 水稻螟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随堂测验

1、二化螟寄主除水稻外,还有( )等禾本科植物,早春越冬幼虫还能为害麦苗、蚕豆、油菜、绿肥等。
    a、茭白
    b、玉米
    c、甘蔗
    d、棉花

2、三化螟原以( )一带一年发生3代而得名。
    a、江苏省
    b、湖南省
    c、浙江省
    d、河北省

3、三化螟幼虫对临界光周期感应虫期是1~2龄幼虫。

4、水稻栽培制度由单纯改向复杂,三化螟代代都有适宜生存繁殖的寄主,发生量就增多,为害加重;栽培制度由复杂改为单纯,缺少适于三化螟发生的条件,种群数量就会受到抑制,为害就轻。

5、水稻螟虫的预测预报中,两查两定是指( )

6、三化螟以老熟幼虫在( )滞育越冬。

5. 稻纵卷叶螟幼虫的识别与为害习性随堂测验

1、稻纵卷叶螟产卵是 ()
    a、成块产在叶片上
    b、成块产在叶鞘内
    c、散产在叶面上
    d、散产在稻茎上

2、稻纵卷叶螟幼虫田间为害卷( )片水稻叶片。
    a、1
    b、2
    c、3
    d、4

3、稻纵卷叶螟雌成虫习性有()
    a、昼伏夜出
    b、趋光性
    c、补充营养
    d、卵散产

4、稻纵卷叶螟的寄主( )。
    a、水稻
    b、小麦
    c、甘蔗
    d、狗尾草

5、稻纵卷叶螟幼虫钻蛀水稻茎杆为害。

6、稻纵卷叶螟为迁飞性害虫。

7、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调查方法为

8、稻纵卷叶螟偏食 ,偶见为害小麦、甘蔗和栗。

6.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随堂测验

1、稻纵卷叶螟各地主发代基本上与水稻( )相吻合。
    a、分蘖期
    b、拔节期
    c、穗期
    d、苗期

2、稻纵卷叶螟产卵是
    a、成块产在叶鞘内
    b、成块产在叶片上
    c、散产在叶面上
    d、散产在稻茎上

3、稻纵卷叶螟成虫的天敌有( )
    a、瓢虫
    b、蛙类
    c、鸟类
    d、寄生蜂

4、稻纵卷叶螟在我国不同地方可以发生的代数( )
    a、1-3
    b、4-5
    c、5-6
    d、9-11

5、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开始转苞为害,此时称为束叶期。

6、稻纵卷叶螟喜选择生长嫩绿、叶面积指数高的丰产田产卵。

7、稻纵卷叶螟的两查两定为 , , , 。

8、稻纵卷叶螟为害时,幼虫躲在苞叶内取食 和 ,形成 .

7. 稻飞虱随堂测验

1、根据食性划分,褐飞虱为( )害虫
    a、多食性
    b、单食性
    c、杂食性
    d、寡食性

2、褐飞虱在我国的终年繁殖区为()
    a、北纬19°以南
    b、北纬25°以南
    c、北纬25°以北
    d、北纬30°以南

3、褐飞虱对水稻的为害主要表现在()方面
    a、直接刺吸
    b、产卵
    c、传播或诱发水稻病害
    d、钻蛀水稻茎秆

4、褐飞虱的生态控制手段包括( )
    a、调整播种期
    b、田边留草
    c、冬季种植绿肥
    d、间作茭白

5、褐飞虱在北纬27°地区可以少量越冬()

6、长翅型褐飞虱成虫有趋光习性,因此灯诱可作为迁入预测的方法。()

7、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 , ”是褐飞虱大发生的有利条件

8、褐飞虱属远距离迁飞性害虫,除了常规预测预报外,搞好 亦十分重要

水稻害虫测试

1、褐飞虱为()食性害虫
    a、单食性
    b、多食性
    c、杂食性
    d、寡食性

2、根据各地发生代数、虫源的迁入和迁出情况、水稻栽培制度以及我国有关气候与昆虫区划,褐飞虱在我国的发生地可分为()个发生区
    a、3
    b、5
    c、8
    d、10

3、稻纵卷叶螟一生可为害( )叶片。
    a、1-2
    b、5-10
    c、20-30
    d、50-100

4、在水稻上,稻纵卷叶螟产卵于( )。
    a、成块产在叶片上
    b、成块产在叶鞘内
    c、散产在叶面上
    d、散产在稻茎上

5、三化螟是( )的昆虫,以幼虫蛀茎为害,形成枯心、枯孕穗、白穗等症状。
    a、单食性
    b、多食性
    c、寡食性
    d、杂食性

6、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孕穗至破口露穗期外,( )是三化螟蚁螟易于侵入的危险期。
    a、秧苗期
    b、分蘖期
    c、拔节期
    d、乳熟期

7、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总科( )科害虫
    a、螟蛾科
    b、草螟科
    c、夜蛾科
    d、尺蛾科

8、三化螟原以江浙一带一年发生 ( ) 代。
    a、1
    b、2
    c、3
    d、4

9、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调查方法为 。
    a、灯光诱集
    b、田间赶蛾
    c、田间网捕
    d、性诱剂诱集

10、二化螟与三化螟均可为害水稻,二化螟为害后形成的各种症状中不同于三化螟的是
    a、枯心
    b、虫伤株
    c、枯鞘
    d、白穗

11、褐飞虱的拉丁学名是什么褐飞虱的拉丁学名是什么?
    a、nilaparvata lugens (stal)
    b、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c、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
    d、nilaparvata striatellus (horvath)

12、下列哪种昆虫是褐飞虱的卵期寄生性天敌
    a、稻虱螯蜂
    b、黑肩绿盲蝽
    c、稻虱缨小蜂
    d、松毛虫赤眼蜂

13、下列水稻生长期中,哪一个是褐飞虱的主要迁出期
    a、苗期
    b、分蘖期
    c、成熟期
    d、灌浆期

14、稻纵卷叶螟雌成虫习性( )
    a、昼伏夜出
    b、趋光性
    c、补充营养
    d、群居性

15、大螟可以以幼虫在( )的根部越冬
    a、水稻
    b、茭白
    c、洋葱
    d、芦苇

16、大螟可以为害(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甘蔗

17、二化螟幼虫越冬场所复杂,除主要在稻桩和稻草中越冬外,还可以在( )中越冬
    a、茭白
    b、三棱草
    c、枯叶
    d、杂草

18、稻纵卷叶螟成虫的天敌有( )
    a、蜻蜓
    b、瓢虫
    c、蛙类
    d、鸟类

19、下列可以做为稻纵卷叶螟寄主的植物有( )
    a、水稻
    b、小麦
    c、甘蔗
    d、狗尾草

20、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中,两查两定包括 ( )。
    a、查害虫虫量
    b、查害虫发育进度
    c、查天气温度
    d、定防治面积
    e、定防治时期

2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褐飞虱大发生的有利条件包括()
    a、盛夏不热
    b、晚秋不凉
    c、夏季高温
    d、夏秋多雨

22、褐飞虱对水稻的为害主要表现在()方面
    a、直接刺吸为害
    b、钻蛀水稻茎秆
    c、产卵为害
    d、传播或诱发水稻病害

23、三化螟原以在( )一年发生3代而得名
    a、河北省
    b、山东省
    c、浙江省
    d、江苏省

24、褐飞虱为害的方式有哪些
    a、刺吸为害
    b、产卵
    c、传播病毒
    d、诱发真菌病害

25、褐飞虱在中国的常年越冬区域有哪些省份?
    a、海南
    b、云南
    c、台湾
    d、广东

26、褐飞虱长短两种翅型的特点是?
    a、长翅型起迁移扩散作用,短翅型则定居繁殖
    b、短翅型雌成虫的产卵前期比长翅型短
    c、短翅型雌成虫比长翅型发育历期短
    d、短翅型雌成虫比长翅型产卵量高

27、大螟的趋光性超过二化螟和三化螟,扑灯盛期在午夜11点至1点半。

28、机器收割水稻会残留稻桩,对越冬螟虫幼虫有利。

29、二化螟幼虫抗寒能力弱,但抗高温能力弱,适应夏季高温干旱。

30、由于二化螟越冬场所小气候环境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的时间很不整齐。一般在茭白中越冬的最早,其次是稻桩,再次是春暖侵入夏熟作物的。

31、三化螟为害水稻形成枯鞘、枯心、白穗、枯孕穗和虫伤株等症状。

32、水稻栽培制度由单纯改向复杂,三化螟代代都有适宜生存繁殖的寄主,发生量就增多,为害加重;栽培制度由复杂改为单纯,缺少适于三化螟发生的条件,种群数量就会受到抑制,为害就轻。

33、稻纵卷叶螟幼虫钻蛀水稻茎杆为害。

34、稻纵卷叶螟为迁飞性害虫。

35、稻纵卷叶螟喜选择生长嫩绿、叶面积指数高的丰产田产卵。

36、褐飞虱可以北回归线两侧以少量虫量越冬。

37、长翅型褐飞虱的繁殖能力弱于短翅型褐飞虱。

38、稻纵卷叶螟食叶为害,影响水稻植株的株高和抽穗,使千粒重降低,空秕率增加,导致严重减产。

39、对大螟的防治策略是狠治一代,挑治二、三代。

40、稻纵卷叶螟1-2龄的取食量大于5龄幼虫的食量。

41、稻纵卷叶螟在1月份平均气温16°以南是终年繁殖区。

42、三化螟幼虫对临界光周期感应虫期是1~2龄幼虫。

43、二化螟着卵部位因水稻生育期而不同,秧苗至分蘖期多数产在第1~3叶片正面离叶尖3~150px处;分蘖后期至抽穗期,绝大多数卵产在离水面7~250px的第2叶鞘上。

44、天敌对二化螟的数量消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卵寄生蜂为最重要,主要种类有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等腹黑卵蜂等。

45、大螟产卵有明显的趋边和趋稗习性。水稻圆秆到孕穗期,卵多产于田边,穗期则向田中心扩散,但田边卵量仍较多。玉米田及杂交稻制种田父本上的卵量则全田分布。

46、褐飞虱在蒙古有分布。

47、褐飞虱在澳大利亚有分布。

48、褐飞虱产卵前期,从羽化到开始产卵所需的天数,通常5-7天。

49、中南半岛是我国褐飞虱种群每年初发世代虫源。

50、食料条件是褐飞虱迁飞的主要因素。

51、褐飞虱只可以在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上取食和繁殖后代。

52、褐飞虱喜温热。

53、二化螟成虫的习性,大致与三化螟相似,白天( )在稻丛和杂草中,夜晚活动。

54、螟蛾产卵有明显的选择性。凡生长嫩绿茂密,处于分蘖、孕穗至露穗初期的稻田,或施( )肥较多的稻田,卵块密度大。

55、稻纵卷叶螟偏食 ,偶见为害小麦、甘蔗和栗。

56、褐飞虱属远距离迁飞性害虫,除了常规预测预报外,搞好 亦十分重要。

57、大螟产卵有明显的趋边和趋()习性。

58、稻纵卷叶螟在我国东半部地区的越冬北界为1月份平均 ( )℃ 等温线。

59、水稻螟虫趋光性强,对( )更为敏感。

60、一般粳稻比籼稻、( )比常规籼稻有利于三化螟的生长发育。

61、控制三化螟为害,宜采取( )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62、三化螟以幼虫滞育越冬,其感应光周期的敏感虫期是( )龄幼虫。

63、二化螟为害水稻形成的最初症状是()。

64、褐飞虱只能在 上取食和繁殖后代

65、褐飞虱种群在一定地理区域内有明显“ ”现象

66、龄若虫是褐飞虱翅型分化的临界虫期

67、褐飞虱预测预报中的两查两定指的是:查 ,定防治适期

第六章 棉花害虫

棉蚜随堂测验

1、棉蚜的拉丁学名是
    a、aphis gossypii glover
    b、aphis atrata zhang
    c、acyrthosiphon gossypii mordvilko
    d、aphis craccivora koch

2、有翅棉蚜对()有负趋性
    a、绿色
    b、红色
    c、蓝色
    d、银灰色

3、在黄河流域,棉蚜可以以卵越冬,以下是棉蚜越冬寄主的是( )
    a、花椒
    b、石榴
    c、木槿
    d、棉花

4、棉蚜在田间的数量消长与( )密切相关
    a、气候条件
    b、棉花栽培方式
    c、天敌
    d、抗药性

5、棉蚜是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各棉区均有分布和危害,长江流域又是棉蚜发生最严重的区域。

6、棉蚜以若蚜在木槿的木本植物的芽腋内、树皮的裂缝中或草本植物的根际处越冬。

棉盲蝽随堂测验

1、中黑盲蝽属于( )昆虫
    a、寡食性
    b、单食性
    c、多食性
    d、杂食性

2、绿盲蝽完成若虫发育需经过( )个龄期。
    a、3
    b、4
    c、5
    d、6

3、长江流域棉区发生的盲蝽害虫主要是( )
    a、苜蓿盲蝽
    b、中黑盲蝽
    c、牧草盲蝽
    d、绿盲蝽

4、绿盲蝽主要将卵产于( )等植物组织内越冬。
    a、冬绿肥
    b、蚕豆
    c、杞柳
    d、棉花

5、中黑盲蝽的越冬卵主要产生在杞柳的茎髓内,苕子、苜蓿、蚕豆等越冬寄主的表皮内。

6、绿盲蝽的越冬卵主要产在棉花的叶柄和叶脉内,并随叶片脱落而遗留在棉田土表越冬。

棉红铃虫随堂测验

1、以下属于麦蛾科的昆虫是 ( )
    a、棉铃虫
    b、棉红铃虫
    c、二化螟
    d、大螟

2、棉红铃虫在以下哪个时间活动最盛()
    a、9:00
    b、11:00
    c、20:00
    d、3:00

3、影响棉红铃滞育的条件有( )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食料

4、以下对于棉红铃虫为害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幼虫钻蛀蕾铃为害,1头红铃虫一生可蛀多个蕾或铃。
    b、幼虫蛀入棉铃后,先咬食纤维,再蛀食棉子。
    c、幼虫常吐丝缀合花瓣形成圆筒形或风车状的虫害花。
    d、幼虫多从青铃基部蛀入,蛀孔为1黑色小点。

5、棉红铃虫是以幼虫为害棉花的繁殖器官。

6、田间棉红铃虫世代重叠严重,主要原因是越冬幼虫化蛹持续时间长。

棉铃虫随堂测验

1、棉铃虫以( )越冬。
    a、卵
    b、老熟幼虫
    c、蛹
    d、成虫

2、华北棉区1代棉铃虫的主要寄主是( )
    a、小麦
    b、玉米
    c、棉花
    d、高粱

3、棉铃虫能为害下列哪些作物( )
    a、玉米
    b、棉花
    c、芝麻
    d、番茄

4、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棉铃虫的诱杀( )
    a、种植诱集作物
    b、灯光诱杀
    c、杨树枝把
    d、性诱剂

5、棉铃虫适宜偏湿润的环境条件。

6、对棉铃虫的化学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期和初孵幼虫。

网站分类
最新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地图